导读:本文包含了种群历史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种群,多样性,线粒体,世系,雅鲁藏布江,湿地,墨脱。
种群历史论文文献综述
俞丹,张智,张健,林鹏程,熊淑蓉[1](2019)在《基于Cyt b基因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墨脱裂腹鱼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以线粒体Cyt b基因为分子标记,对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墨脱裂腹鱼进行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结果显示, 167尾墨脱裂腹鱼样本共检测到21个单倍型,呈现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h=0.768)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π=0.00167)。基于单倍型构建的分子系统发育树及Network网络关系图表明,所有来自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单倍型不能按照地理分布各自聚类,而是相互混杂聚在一起。不同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为–0.014—0.771,其中金珠藏布(JZZB)与其他种群呈现出高度分化(F_(ST):0.372—0.771)。分子方差分析(AMOVA)显示当JZZB种群为一组,剩余6个种群为一组时,组间遗传差异最大,表明JZZB种群与其他种群具有显着分化。相反,虽然察隅河与墨脱江段的地理距离较远,但是察隅河与墨脱江段其他种群之间(除了JZZB)的F_(ST)为0.093—0.169,仅显示中等分化水平,表明察隅河种群与雅鲁藏布江种群尚有少量的基因交流。中性检验、错配分析及BSP (Bayesian skyline plot)分析显示,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的墨脱裂腹鱼种群在末次间冰期(0—0.137 Ma)发生过种群扩张现象。(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陈浩,杨银盆,张慧,陈咏霞[2](2019)在《叁个地理种群的董氏须鳅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采用线粒体DNA Cyt b和D-loop基因分析西辽河、松花江和穆棱河3条水系董氏须鳅(Barbatula toni)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并探讨其种群演变历史。结果表明:3条水系119个董氏须鳅样本共检测出57个单倍型,各群体间不存在共享单倍型; 3个董氏须鳅地理群体均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05—0.92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095—0.00458); AMOVA分子方差分析、群体间分化指数(F_(ST))、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图均表明3个地理种群已经出现高度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9.45%,遗传分化显着(P<0.01)。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表明,松花江和穆棱河群体历史上发生了群体快速扩张。参考鳅科鱼类Cyt b基因0.68—0.84%/Ma的进化速率,估算3个地理群体的分歧时间为1.082—0.669 Ma前,松花江和穆棱河群体扩张时间为0.071—0.047 Ma前,推测我国董氏须鳅在中更新世期随冰期迁移至不同避难所,形成各地理群体,并于晚更新世早期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洪波[3](2019)在《我国枣食芽象甲种群遗传结构、适生性及种群历史动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枣食芽象甲Scythropus yasumatsui Kono et Morimoto又名枣飞象,属鞘翅目象甲科(Coleoptera:Curculionidae),是我国枣树上一种重要的灾害性害虫。该虫1977年首次在我国河南新郑、濮阳等地区被报道,近几十年来,受全球气候变化、枣树栽培面积增加、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其种群密度不断增加,分布区域逐渐北移,目前已在新疆、宁夏部分地区发生,为害程度日趋严重。本研究以采自我国5个省份12个地理种群的枣食芽象甲样本为材料,利用微卫星、线粒体基因与核基因分子标记的方法,分析枣食芽象甲不同地理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预测枣食芽象甲在我国的适生区域和适生关键环境因子,分析枣食芽象甲不同种群的历史动态,并预测其种群扩散来源及潜在扩散路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一、基于转录组数据的枣食芽象甲微卫星位点筛选利用二代测序技术对枣食芽象甲成虫进行转录组测序,并筛选适用于枣食芽象甲种群遗传学研究的微卫星位点。在枣食芽象甲转录组数据的171322条Unigene中发现2613个微卫星位点,二核苷酸与叁核苷酸重复为主要重复类型,分别占微卫星位点总数的48.22%和46.12%。在二核苷酸重复微卫星中,AT/TA为优势重复基元;在叁核苷酸重复微卫星中,AAT/ATT为优势重复基元类型,且微卫星重复单元的重复次数主要分布在5-12次之间。基于筛选得到的微卫星位点,利用Primer Premier 5设计出50对微卫星引物,最终开发出16个具有多态性的微卫星位点,可用于枣食芽象甲的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研究。二、枣食芽象甲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与系统发育研究利用二代测序技术测定出枣食芽象甲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序列全长16472bp,DNA为闭合双链,包括13个PCGs基因、22个tRNA基因和2个rRNA基因,另外含有2段较长的非编码区。利用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核苷酸序列建立贝叶斯系统发育树,明确枣食芽象甲与其它近缘的7个亚科12个物种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与同属于粗喙象亚科Entiminae的大灰象甲亲缘关系最近。叁、基于微卫星的枣食芽象甲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利用8个微卫星位点对我国5个省份(山西、陕西、宁夏、河北和河南)12个地理种群的371头枣食芽象甲样本进行种群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枣食芽象甲种群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各位点的有效等位基因数(N_e)为2.113~8.016,等位基因丰富度(A_r)为2.648~5.665,多态信息含量(PIC)为0.561~0.908,期望杂合度(H_e)为0.476~0.865;种群间遗传分化系数(F_(st))平均值为0.151;基因流(N_m)平均值为1.594。基于UPGMA和NJ系统进化树、主成分分析与STRUCTURE分析3种方法均支持将12个地理种群分为3组,组1包括陕西神木、陕西佳县、陕西清涧、陕西延川、山西临县、山西柳林与山西永和种群,组2包括河北沧县与河南新郑种群,组3包括陕西阎良、河南灵宝与宁夏同心种群。各组之间受太行山脉、黄土高原等地理隔离的影响,存在明显的遗传结构。其中组1这7个种群间的N_m平均值为6.258,表明它们具有高度的基因交流。Mantel检验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各种群间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呈显着正相关关系。四、基于线粒体与核基因的枣食芽象甲种群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研究利用线粒体(COI、COII和Cytb)和核基因(ITS1和ITS2)分子标记分析9个地理种群的枣食芽象甲样本的遗传多样性,计算得出各种群的线粒体单倍型多样性平均值为0.527,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为0.0018;ITS序列单倍型多样性平均值为0.318,核苷酸多样性平均值为0.0005,单倍型多样性高(H_d>0.5),核苷酸多样性低(π<0.005)的特征表明枣食芽象甲为古老群体,可能在第四纪冰期时曾经历过瓶颈效应。基于单倍型数据,通过系统进化树、邻接网络图和BAPS 3种方法分析枣食芽象甲种群的遗传结构,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各种群间形成了明显的系统地理结构。线粒体单倍型支持将枣食芽象甲9个地理种群分为5个分支,而ITS单倍型结果与微卫星相同,支持将不同种群分为3个分支。各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与基因流分析结果表明,陕西和山西黄河谷地区域的各种群间不存在遗传分化,黄河没有成为种群间基因交流的地理障碍,这与微卫星的研究结果相同。五、枣食芽象甲在我国的适生性与适生环境因子分析利用MaxEnt生态位模型,结合枣食芽象甲在我国的分布区域,以及末次间冰期(LIG)、末次盛冰期(LGM)、现代和未来4个时期的Worldclim全球气象环境数据,预测枣食芽象甲在我国不同历史时期的潜在适生区,并预测出末次盛冰期前后的太行山脉东部华北平原地区、陕西渭河谷地和山西汾河谷地这3个区域始终为枣食芽象甲的适生区域,推测这些区域可能为枣食芽象甲在第四纪冰期的避难所。利用2070年的气候环境因子进行枣食芽象甲的适生性分析表明该虫的适生区域有在未来继续北移的趋势,内蒙、辽宁、新疆、甘肃和宁夏等地都将成为枣食芽象甲的适生区。通过Jackknife分析法得出影响枣食芽象甲分布最重要的环境因子是温度,冬夏温差较大且气候干燥的环境条件最适宜枣食芽象甲的发生。六、枣食芽象甲种群历史动态及扩散路径分析利用BEAST估算出枣食芽象甲种群的最初分歧时间在2.54 Ma(百万年)左右,错配分布分析和中性检验结果表明,枣食芽象甲有5个地理种群的错配分布为单峰模式,Tajima′s D和Fu′s Fs中性检验值在这几个种群达到显着水平(P<0.05),证明枣食芽象甲曾经历过种群扩张,扩张时间从末次间冰期开始,到末次冰期后结束(0.012-0.15 Ma),贝叶斯天际线分析(BSP)也得到相似的结论。使用Migrate-n对种群间的历史迁移率进行分析,推测出可能的扩散起源地有2个:山西吕梁和河南灵宝,目前已扩散至河北沧县、陕西榆林和宁夏同心等种群所在地区。使用ArcGIS的SDMtoolbox工具中的最低成本路径法(LCP),结合枣食芽象甲分子标记数据和地理分布数据,预测枣食芽象甲在我国的潜在扩散路径。结果表明,黄河中下游谷地区域是枣食芽象甲种群最可能的扩散通道。本研究为阐明我国枣食芽象甲的种群遗传结构,了解其在我国的分布和扩散趋势提供了理论依据,为揭示其成灾规律和制定综合防治策略提供了重要参考,同时也为研究其对环境、寄主及人类活动的适应性和进化机制提供了帮助。(本文来源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期刊2019-04-01)
李耀华,王绪波,刘锦荣[4](2018)在《港城湿地鸟类数量种群突破历史记录》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报讯(记者 李耀华 王绪波 通讯员 刘锦荣)昨日,我市临洪河口湿地又迎来一批南下的候鸟。据市林业部门监测显示,历经数年湿地保护与修复,加上良好的野生动植物保护,今年过境候鸟及留鸟历史记录已由290余种累计增至302种,其中丹顶鹤等为今年重返港城;过境候(本文来源于《连云港日报》期刊2018-12-23)
杨计平,李策,陈蔚涛,李跃飞,李新辉[5](2018)在《西江中下游鳤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动态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鳤(Ochetobius elongatus)曾经是我国许多河流的重要经济鱼类,然而由于环境污染和人为干扰等原因,鳤的资源量萎缩严重,种群处于极度濒危的境地。目前,常规采样方法获得鳤样本的难度较大,致使相关研究难以开展。本研究通过仔鱼采集和成鱼采集的手段,测定两个线粒体基因和两个核基因,对西江中下游鳤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动态历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江中下游鳤的遗传多样性处于较低水平并且出现了衰退的迹象,可能经历了遗传瓶颈效应。此外,种群动态历史分析发现,西江中下游鳤在后更新世期间(0.06和0.13百万年前)经历了种群扩张,刚好处于中更新世(0.78–0.126百万年前)冰期褪去之后,表明更新世气候的波动影响了西江中下游鳤的种群动态。作为鳤可能的重要产卵场,西江中下游部分江段可以考虑建立鳤的自然保护区,用于保育和修复鳤的种质资源。(本文来源于《生物多样性》期刊2018年12期)
张怡[6](2018)在《东亚及秦岭野猪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野猪的种群遗传结构和系统地理学研究上,目前的报道多集中在对欧洲野猪的研究,国内多集中关注家猪和野猪的亲缘关系、家猪的驯化中心和起源研究,而对东亚野猪的种群遗传结构研究较少。本研究通过对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变异分析,同时结合19个气候因子和物种空间分布数据,探讨东亚野猪的分布格局及其形成原因,以及更新世(Pleistocene)气候变化对野猪系统地理格局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研究收集东亚野猪样品318个,结合GenBank下载的数据,共680条序列,定义172个单倍型。发现27个单倍型是独有的,145个单倍型在采样点之间共享,东亚野猪的遗传多样性显着高于欧洲。2.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系统发生分析,揭示东亚野猪由12个独立的分支构成。台湾岛及琉球群岛的野猪各自形成独立的特定分支,而海南和日本野猪均分散在许多分支中,朝鲜半岛的野猪分布在3个亚支中,该结果表明东亚野猪在不同地理区域经历了不同的种群历史。历史上,东亚野猪经历的2次种群扩张,第一次扩张发生在距今约30万年前,第二次扩张起源于秦岭和大巴山,约8万年前。不对称的基因流和2次种群扩张对东亚野猪地理种群空间遗传结构和分布格局的影响较更新世气候波动更为重要。3.使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对末次盛冰期和当今的19个气候因子的模拟分析表明,东亚野猪在末次盛冰期和当今的潜在适生区的分布范围差异较小,无较大波动,模型预测的AUC值分别为0.930和0.940。年平均温度、最冷季平均温度和最暖季降水量对末次盛冰期野猪分布具有较高贡献,而最暖季降水量和最干旱月降水量对当今野猪分布具有较高贡献。在其他气候因子保持不变时,最暖季降雨量贡献最大,是影响LGM野猪分布的重要限制因子。4.秦岭地区野猪具有较高的单倍型和核苷酸多样性,其个体分布在东亚野猪系统发生树的多个支系中。通过对秦岭地区83个野猪样品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和12个微卫星位点的变异分析,共获得78个线粒体控制区序列(943bp),定义17个单倍型,其中8个单倍型在采样点之间共享,其它9个单倍型是各样点独有的。基于线粒体控制区的贝叶斯系统发生树揭示秦岭野猪分为2个主要支系(CladeⅠ与CladeⅡ),CladeⅠ包含9个单倍型,分布于秦岭东部EQL,秦岭西部WQL,米仓山Micang,巴山Bashan种群;CladeⅡ包含8个单倍型广泛分布于秦岭地区的秦岭东部,秦岭中部,秦岭西部,米仓山,巴山等5个种群中,控制区单元型无明显的地理格局。基于微卫星标记的Structure揭示秦岭野猪分为两个遗传簇,但是两大群系之间无明显的空间分化。(本文来源于《南京师范大学》期刊2018-05-25)
马夕尧[7](2018)在《基于线粒体数据在全球视角下解析家驴的种群系统地理关系和种群历史》一文中研究指出家驴作为马属中的一种动物,和马具有一些相似的特征。但它的抗旱和耐压能力更为出众,因此多见分布在一些极端环境中。家驴的驯化标志着人类社会中的生产模式从固定的农耕模式变为了更具移动性的模式,对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如今野驴几近灭绝,家驴种质多样性急剧下降,探明家驴进化起源问题从而找到保护多样度相关对策变得迫在眉睫。从线粒体DNA分析及考古的证据都认为,在约5000年前的非洲东北部存在家驴驯化事件,进一步的分子证据认为驯化后分为了两支:努比亚世系(NUB)和索马里世系(SOM),努比亚世系被认为是由努比亚野驴驯化而来,而索马里世系则起源于一种可能已灭绝的但关系与索马里野驴很近的野驴。然而目前尚未可知这两个世系是否源自同一驯化事件,即是否具有相同的驯化历史。在前期本研究假设两个世系具有相同驯化历史,则两个世系应当具有相似遗传特征。为了进一步确认该假设,我们选用了来自非洲及中亚地区以及中国的113个样品(包括家驴,亚洲野驴,马)对线粒体D-loop区以及其中77个样品进行线粒体全基因组测序,再结合网上已发表的531条涵盖非洲,亚洲等地区的线粒体基因进行综合分析。之后我们基于线粒体全基因组构建了NJ和ML系统发育树和首棵单倍型系统发育树,初步得到了家驴相关系统关系及序列分类结果。又利用D-loop序列进行了系统关系分析及世系分类后,结合分类结果以及地理信息进一步分析了家驴两个世系的中介网络图结构、多样度递减程度、不同地区的分布频率、群体数量的演化历史初步分析。以上结果均表现出明显差异,提示家驴的两个世系可能具有不同的驯化历史和迁移扩散路线,即与我们的假设正好相反。由此为家驴种质资源的保护与利用提供了重要信息,并为进一步深入探讨远古时期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提供了重要线索。(本文来源于《云南大学》期刊2018-05-01)
张昊[8](2018)在《中国栎属麻栎组叁个近缘物种的群体遗传学和种群动态历史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栎属(Quercus)是壳斗科(Fagaceae)中最大的属,该属内植物种类繁多且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温和地带。栎树森林是常见的森林建群种和优势种,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此外,栎属物种之间的界限模糊,种间杂交或渐渗情况频繁,其演化历史与气候和环境变化密切相关。因此该属物种也被认为是研究物种适应性进化或生态物种形成的典型物种。本研究设计出596对EST-SSR引物,并对分布于中国的栎属麻栎组(Section Aegilops)叁个近缘物种,即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麻栎(Quercus acutissima)以及小叶栎(Quercus chenii)的44个天然群体的759个个体(栓皮栎:19个群体336个个体,麻栎:20个群体338个个体,小叶栎:5个群体85个个体)的叶片样本进行植物基因组DNA提取。然后,从596对引物中筛选出16对扩增效果最好、多态性较高的引物,对所有基因组DNA进行扩增。最后,对所有扩增产物片段大小进行统计,并结合群体遗传学方法、ABC和SDMs对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叁个物种的遗传结构、遗传多样性,并预测了其可能的进化历史与分布格局,以期揭示叁个物种的遗传变异水平和对过去气候的响应模式。结果表明,在16对EST-SSR位点中,共有206个等位基因。平均观测杂合度(Ho)和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是0.348和0.774。每个物种也均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栓皮栎:He=0.710,Ho=0.260,PIC=0.681;麻栎:He=0.677,Ho=0.369,PIC=0.645;小叶栎:He=0.681,Ho=0.599,PIC=0.743)。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每个物种的变异主要发生在群体内,分别是91.03%(栓皮栎),78.63%(麻栎)和94.55%(小叶栎)。对所有物种而言,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表明,总的群体内变异(68.72%)也占到了大多数,但在物种间和群体间的遗传变异比例分别为19.52%(FCT=0.195)和11.76%(FSC=0.146),这也表明物种间有较强的遗传分化和群体间有中等程度的遗传分化。STRUCTURE聚类分析的结果显示最佳分组为3,叁个物种较完整地分为叁支,但小叶栎与麻栎之间仍有一定程度的基因渐渗。距离隔离(Isolation-by-distance,IBD)检验结果表明叁个物种的遗传距离与地理距离之间有显着相关性(栓皮栎:P=0.02,R2=0.056;麻栎:P=0.01,R2=0.056;小叶栎:P=0.05,R2=0.412)。Migrate分析结果表明栓皮栎和小叶栎之间有不对称的历史基因流。Bayes Ass分析结果证明麻栎和小叶栎之间有不对称的当代基因流。近似贝叶斯计算(Approximate Bayesian Computation,ABC)分析结果表明叁者的进化模型最接近一种简单分化模型(Simple split model)。物种分布模型(Species Distribution Models,SDMs)结果显示栓皮栎和麻栎这两个广布种的潜在分布区从末次间冰期(LIG)到末次盛冰期(LGM)都发生扩张,而小叶栎恰好相反。(本文来源于《西北大学》期刊2018-05-01)
张蕴[9](2018)在《环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一文中研究指出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蕴)3月20日至25日,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完成普氏原羚春季专项调查。观测结果显示,在环湖地区13个普氏原羚观测样区,共观测记录到普氏原羚个体数量2057只,较此前2017年8月记录到的2010只增加47只,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再(本文来源于《科技日报》期刊2018-03-30)
李文静,王环珊,刘焕章,曹文宣,王小明[10](2018)在《赤水河半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在赤水河的水潦、茅台、二合、太平、赤水市5个样点共采集了168尾半Hemiculterella sauvagei,通过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序列分析了半种群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获得序列长度为1137 bp,其中包含42个变异位点,13个单突变位点,29个简约信息位点。168条序列共检测到38种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_d)和核苷酸多样性(P_i)分别为0.895±0.012和0.00487±0.00695。分子方差分析(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AMOVA)显示:遗传变异主要来源于种群内部(80.95%)。F_(st)值统计表明,赤水市种群与茅台、二合、水潦种群之间存在高度分化,与太平镇种群之间存在中度分化,其他种群之间无显着差异,这表明分布在赤水市和其他4个地理种群的半应作为不同的管理单元(MU)进行保护。Mega 6.0软件计算5个种群之间的平均净遗传距离范围为0.004—0.006。中性检验结果为水潦、太平和赤水市的F_s值为负值,表明这3个地理种群的半曾发生过种群扩张。采用1%per Myr的突变速率推算出半水潦种群扩张时间大约在0.43百万年前,太平镇种群大约在0.40百万年前,赤水市种群大约在0.37百万年前。(本文来源于《水生生物学报》期刊2018年01期)
种群历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研究采用线粒体DNA Cyt b和D-loop基因分析西辽河、松花江和穆棱河3条水系董氏须鳅(Barbatula toni)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结构,并探讨其种群演变历史。结果表明:3条水系119个董氏须鳅样本共检测出57个单倍型,各群体间不存在共享单倍型; 3个董氏须鳅地理群体均呈现出较高的单倍型多样性(0.805—0.926)和较低的核苷酸多样性(0.00095—0.00458); AMOVA分子方差分析、群体间分化指数(F_(ST))、系统发育树及单倍型网络图均表明3个地理种群已经出现高度分化,群体间遗传变异占总变异的79.45%,遗传分化显着(P<0.01)。中性检验和错配分析表明,松花江和穆棱河群体历史上发生了群体快速扩张。参考鳅科鱼类Cyt b基因0.68—0.84%/Ma的进化速率,估算3个地理群体的分歧时间为1.082—0.669 Ma前,松花江和穆棱河群体扩张时间为0.071—0.047 Ma前,推测我国董氏须鳅在中更新世期随冰期迁移至不同避难所,形成各地理群体,并于晚更新世早期经历了群体扩张事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种群历史论文参考文献
[1].俞丹,张智,张健,林鹏程,熊淑蓉.基于Cytb基因的雅鲁藏布江下游墨脱江段及察隅河墨脱裂腹鱼的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9
[2].陈浩,杨银盆,张慧,陈咏霞.叁个地理种群的董氏须鳅遗传多样性及种群历史动态[J].水生生物学报.2019
[3].洪波.我国枣食芽象甲种群遗传结构、适生性及种群历史动态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9
[4].李耀华,王绪波,刘锦荣.港城湿地鸟类数量种群突破历史记录[N].连云港日报.2018
[5].杨计平,李策,陈蔚涛,李跃飞,李新辉.西江中下游鳤的遗传多样性与种群动态历史[J].生物多样性.2018
[6].张怡.东亚及秦岭野猪种群遗传结构和历史动态[D].南京师范大学.2018
[7].马夕尧.基于线粒体数据在全球视角下解析家驴的种群系统地理关系和种群历史[D].云南大学.2018
[8].张昊.中国栎属麻栎组叁个近缘物种的群体遗传学和种群动态历史研究[D].西北大学.2018
[9].张蕴.环青海湖地区普氏原羚种群数量创历史新高[N].科技日报.2018
[10].李文静,王环珊,刘焕章,曹文宣,王小明.赤水河半的遗传多样性和种群历史动态分析[J].水生生物学报.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