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社会分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农村社会分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农村社会分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社会,农村,阶层,乡村,维吾尔族,中产,结构。

农村社会分层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陈开炳[1](2019)在《农村社会分层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以浙东下沙马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根据对村庄的实际调查,认为农村社会阶层构成复杂,阶层分化不明晰、不平衡,且呈现贫富分化现象,为使农村社会阶层结构向良性方向转变,促进农村社会和谐稳定,需要提出相应的措施,如进一步改革城乡二元体制、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政策支持力度、提高农民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声望、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政策倾斜、提升基础教育能力等。(本文来源于《江西农业》期刊2019年16期)

汪鸿波,费梅苹[2](2019)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及分层互嵌》一文中研究指出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以农村社会工作的万载实践模式为分析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分析万载县大量的政策文本,认为,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体制内动员、极度依赖行政性力量和"重声势、轻服务,形式覆盖,内容单薄"等"植入性"特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为避免再次陷入植入性发展陷阱,以"嵌入性"这一理论视角反思万载经验的实践逻辑,发现存在体制嵌入受阻和服务嵌入空间不足等弊端,提出农村社会工作要从体制深度互嵌和服务核心嵌入两个层面实现"互嵌性"发展。(本文来源于《甘肃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01期)

李全生[3](2017)在《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农村社会分层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合作化为主要方式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农村社会分层有密切关系,土改后的农村社会阶层结构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社会基础。中共中央依据对农村社会分层的理论来制定农业合作化政策,由于理论认识的偏差,推行了过急过快的合作化政策,影响了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正常进程,也给不同阶层的农民带来不同影响。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农户之间经济差别基本消失,政治分层标准一元化,农村社会形成了二十多年凝固化的阶层结构。(本文来源于《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期刊2017年05期)

于倩[4](2016)在《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村社会分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上世纪80年代的后半期,“叁农”问题逐步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城乡之间的差距、农村社会组织不健全、农村经济的不稳定、农民的收入水平都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指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既要有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也要有农业现代化和新农村建设,两个方面要同步发展。”“叁农”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国家繁荣昌盛、长治久安的重大问题,不仅是一个经济和社会问题,而且是一个政治问题,历来被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在全国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强调:“要坚持把解决好‘叁农’问题放在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以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核心,推进农业现代化。”由此可见,“叁农”问题关乎国计民生。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1号文件始终聚焦“叁农”问题,从政策的制定上向“叁农”倾斜。财政补贴、新农村合作医疗、农村义务教育、农民工社会福利保障、精准扶贫等等一系列重要的惠农方针政策给中国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整个农村经济和社会环境的不断变化,整个农村社会不再是一成不变的农业劳动者。伴随着市场经济和改革的红利,农村社会也呈现出不同的阶层。在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新时期,系统地总结十六大以来的党的农村政策和具体内容,分析农村社会各阶层的现状特点,提出党的农村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党的农村政策对各社会阶层的影响有助于为未来制定方针政策提供依据。本文特色是选择职业分层作为切入点,将目前的农村社会大致分成农村知识型职业者阶层、农村社会管理者阶层、乡镇企业管理者阶层、私营工商业者和个体劳动者阶层、农民工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六个阶层。第一章,阐述选题的背景,现阶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和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对党的农村政策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进行概述。第叁章简要介绍了十六大以来,党的主要的农村政策。第四章阐述当前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第五章是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村政策在农村社会分层中的作用分析及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沈阳工业大学》期刊2016-03-01)

田珍[5](2015)在《加速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及展望》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进入加速转型期,中国农村社会分层加剧,社会结构快速变迁。因此,全面分析农村社会分层状况对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叁农"问题的解决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论文从农村社会分层的标准、单位、分层现状与趋势以及农村社会分层对农村公共政策的作用和影响等方面对既有的文献进行了系统梳理,并在简单述评的基础上分析了未来农村社会分层的研究方向。(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4期)

王旭光,浦纯钰[6](2015)在《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对农村社会分层的影响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江苏省赣榆区墩尚镇的泥鳅产业进行调查,经过200份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发展高附加值的泥鳅产业促进了当地农民的快速增收,在致富的同时,农村主要形成了四个阶层,分别是村庄富裕阶层、中上层、中等阶层、贫困阶层,其中村庄中产阶层最具有代表性,中产阶层的大量出现更利于农村社会的繁荣发展。(本文来源于《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S2期)

田珍,秦兴方[7](2015)在《农村社会分层与扩大农村消费》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化,过去同质化的农民逐渐分化为职业不同、利益不同、要求和欲望不同的社会阶层。对不同收入阶层农户边际消费倾向及消费结构的理论和实证研究表明:农村低收入者收入水平较低且增长缓慢,虽然消费欲望较强但消费能力有限;农村高收入者大多满足于现有的消费水平,因而边际消费倾向较低,对扩大农村消费的作用有限;而农村中等收入者有较高的边际消费倾向和较强的消费能力,加上其消费行为对庞大的农村低收入者具有明显的示范效应,因而是扩大农村消费的主力军和中坚力量。(本文来源于《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5年03期)

王翔君[8](2015)在《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一文中研究指出社会分层主要是社会成员、社会群体因社会资源占有的不同而产生的层化或差异现象,其实质是社会资源在社会中的不均等分配,即不同的社会群体或不等地位的人占有财富、收入、声望、教育机会等的不等。基于当今学者们对社会分层这一领域研究的基础,对社会分层的理论渊源和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的现状作了一个初步的概述,从而对农民阶层的良性分化提供一定的线索与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经济研究导刊》期刊2015年05期)

马爱菊[9](2015)在《农村社会分层与现代乡村治理》一文中研究指出乡村治理是社会治理的一部分,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层面。明确农村社会的主体和对象是农村治理的基本问题,对农村社会分层结构的分析目的在于把握结构变迁中各阶层的社会需求特征,调动各阶层参与农村治理的方式和途径,使农村社会达到良治,进而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转化为国家治理的效能;摆脱传统人治社会的影响,建设法治社会;使国家各方面制度科学有效运行。因此,将农村社会分层与现代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来源于《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2015年01期)

夏晓莉[10](2014)在《试析转型期维吾尔农村社会分层现状——以喀什地区科村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从社会分层的研究视角探究维吾尔农村的社会结构,选取新疆喀什地区一个维吾尔农村为个案,以职业、土地及收入以及受教育程度为分层标准,描述其社会分层结构的现状,并与陆学艺在全国范围内的社会阶层研究进行对比分析。本文认为,在当前的发展趋势下,该村的社会分层结构并不稳定,职业分化是其发展的必然途径。(本文来源于《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期刊2014年04期)

农村社会分层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农村社会工作发展开拓了巨大空间。以农村社会工作的万载实践模式为分析对象,通过田野调查和分析万载县大量的政策文本,认为,万载农村社会工作的发展脉络呈现出体制内动员、极度依赖行政性力量和"重声势、轻服务,形式覆盖,内容单薄"等"植入性"特征。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工作为避免再次陷入植入性发展陷阱,以"嵌入性"这一理论视角反思万载经验的实践逻辑,发现存在体制嵌入受阻和服务嵌入空间不足等弊端,提出农村社会工作要从体制深度互嵌和服务核心嵌入两个层面实现"互嵌性"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农村社会分层论文参考文献

[1].陈开炳.农村社会分层现状、问题及对策思考——以浙东下沙马村为例[J].江西农业.2019

[2].汪鸿波,费梅苹.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社会工作的实践反思及分层互嵌[J].甘肃社会科学.2019

[3].李全生.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对农村社会分层的影响[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

[4].于倩.十六大以来党的农村政策与农村社会分层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6

[5].田珍.加速转型期我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及展望[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6].王旭光,浦纯钰.农业产业链的发展对农村社会分层的影响研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7].田珍,秦兴方.农村社会分层与扩大农村消费[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

[8].王翔君.当前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综述[J].经济研究导刊.2015

[9].马爱菊.农村社会分层与现代乡村治理[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

[10].夏晓莉.试析转型期维吾尔农村社会分层现状——以喀什地区科村为例[J].中共伊犁州委党校学报.2014

标签:;  ;  ;  ;  ;  ;  ;  

农村社会分层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