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论文和设计-刘晓威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包括瓶子。瓶子的外部设置有保护装置。保护装置包括柔性保护垫以及卡紧装置。柔性保护垫一侧的边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卡紧装置包括卡条、转盘、两个挡条、转轴以及限位橡胶杆。其中,卡条安装在柔性保护垫的另一侧上。两个挡条均与卡条的一端铰接。两个挡条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转轴的一端穿过柔性保护垫的侧壁与转盘连接。转轴的另一端穿过卡条并位于两个挡条之间。限位橡胶杆与转轴的另一端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柔性保护垫沿着瓶子的瓶身绕一圈。然后将卡紧装置与相对应的卡槽进行卡接,使得柔性保护垫将瓶子包裹着,避免所述瓶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而破损。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包括:瓶子(1);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1)的外部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柔性保护垫(2),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4),所述至少一个卡槽(4)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所述卡槽(4)呈凸字状;与至少一个卡槽(4)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卡紧装置,每个所述卡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另一侧,且所述至少一个卡紧装置排成一列;其中,每个所述卡紧装置均包括:卡条(3),其安装在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另一侧上,且所述卡条(3)与所述卡槽(4)呈对角线设置;转盘(5),其与所述卡槽(4)位于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同一侧上;两个挡条(6),所述两个挡条(6)均与所述卡条(3)的一端铰接,所述两个挡条(6)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7),两个所述限位槽(7)相对设置;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一端穿过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侧壁与所述转盘(5)连接,所述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条(3)并位于两个所述挡条(6)之间;限位橡胶杆(9),其与所述转轴(8)的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挡条(6)呈垂直状。

设计方案

1.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包括:

瓶子(1);

其特征在于,所述瓶子(1)的外部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柔性保护垫(2),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4),所述至少一个卡槽(4)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所述卡槽(4)呈凸字状;

与至少一个卡槽(4)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卡紧装置,每个所述卡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另一侧,且所述至少一个卡紧装置排成一列;

其中,每个所述卡紧装置均包括:

卡条(3),其安装在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另一侧上,且所述卡条(3)与所述卡槽(4)呈对角线设置;

转盘(5),其与所述卡槽(4)位于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同一侧上;

两个挡条(6),所述两个挡条(6)均与所述卡条(3)的一端铰接,所述两个挡条(6)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7),两个所述限位槽(7)相对设置;

转轴(8),所述转轴(8)的一端穿过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侧壁与所述转盘(5)连接,所述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条(3)并位于两个所述挡条(6)之间;

限位橡胶杆(9),其与所述转轴(8)的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挡条(6)呈垂直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8)通过一个轴承与所述卡条(3)连接,所述转轴(8)与所述柔性保护垫(2)为过盈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瓶子(1)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保护套(10),其位于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上方用于保护所述瓶子(1)的顶端,所述保护套(10)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11),所述瓶子(1)的顶端位于所述凹槽(11)内;

保护底座(13),其位于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下方,所述保护套(10)通过至少两个线绳(12)与所述保护底座(13)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与至少两个线绳(12)相对应的至少两个线框(15),每个所述线框(15)均安装在所述保护底座(13)的上端面,所述线绳(12)的一端与所述保护套(10)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线绳(12)的另一端穿过相应的线框(15)。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底座(13)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1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套(10)为橡胶保护套(10),保护底座(13)为橡胶保护底座(13)。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底座(13)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柔性保护垫(2)长度的1\/2。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形槽(14)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保护垫(2)的外壁开设有防滑纹。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瓶子保护装置领域,具体为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

背景技术

玻璃瓶是我国传统的饮料包装容器,玻璃也是一种很有历史的包装材料。在很多种包装材料涌入市场的情况下,玻璃瓶子仍为主流包装设备。这和玻璃瓶本身具有其它包装材料无法替代的优点分不开。具体的,玻璃瓶子的优点主要为以下两点:第一,玻璃瓶可以反复多次使用,降低包装成本;第二,玻璃瓶安全卫生、且其具有良好的耐腐蚀能力和耐酸蚀能力,并且具有耐热、耐压、耐清洗等独特的优点。

为减少玻璃瓶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破碎的机率,现有技术中往往会将玻璃瓶子放置在包装盒内,同时在包装盒内放置许多泡沫。而在这个过程中,需使用大量的泡沫,会造成白色垃圾污染。同时,运输后需检验瓶子1内的物质是否发生变质,还需要打开包装盒检验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应用泡沫避免玻璃瓶子破碎而带来的白色垃圾污染问题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包括:

瓶子;

所述瓶子的外部设置有保护装置,所述保护装置包括:

柔性保护垫,所述柔性保护垫的一侧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所述至少一个卡槽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所述卡槽呈凸字状;

与至少一个卡槽相对应的至少一个卡紧装置,每个所述卡紧装置均设置在所述柔性保护垫的另一侧,且所述至少一个卡紧装置排成一列;

其中,每个所述卡紧装置均包括:

卡条,其安装在所述柔性保护垫的另一侧上,且所述卡条与所述卡槽呈对角线设置;

转盘,其与所述卡槽位于所述柔性保护垫的同一侧上;

两个挡条,所述两个挡条均与所述卡条的一端铰接,所述两个挡条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两个所述限位槽相对设置;

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穿过所述柔性保护垫的侧壁与所述转盘连接,所述转轴的另一端穿过所述卡条并位于两个所述挡条之间;

限位橡胶杆,其与所述转轴的另一端连接并与所述挡条呈垂直状。

优选的,所述转轴通过一个轴承与所述卡条连接,所述转轴与所述柔性保护垫为过盈配合。

优选的,所述柔性保护垫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瓶子的直径。

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保护套,其位于所述柔性保护垫的上方用于保护所述瓶子的顶端,所述保护套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所述瓶子的顶端位于所述凹槽内;

保护底座,其位于所述柔性保护垫的下方,所述保护套通过至少两个线绳与所述保护底座连接。

优选的,所述保护装置还包括:

与至少两个线绳相对应的至少两个线框,每个所述线框均安装在所述保护底座的上端面,所述线绳的一端与所述保护套的外侧壁连接,所述线绳的另一端穿过相应的线框。

优选的,所述保护底座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

优选的,所述保护套为橡胶保护套,保护底座为橡胶保护底座。

优选的,所述保护底座的直径不小于所述柔性保护垫长度的1\/2。

优选的,所述环形槽的宽度不小于所述柔性保护垫的宽度。

优选的,所述柔性保护垫的外壁开设有防滑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将柔性保护垫沿着瓶子的瓶身绕一圈。然后将卡紧装置与相对应的卡槽进行卡接,使得柔性保护垫将瓶子包裹着,避免所述瓶子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而破损。同时,本实用新型的防护装置也不需要采用白色泡沫对瓶子进行防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白色垃圾的污染。具体的,本实用新型中是通过将卡条插入卡槽内。然后手动顺时针转动转盘。转盘带动限位橡胶杆转动,使得限位橡胶杆的两端转动挤压两个挡条。当限位橡胶杆继续转动时,限位橡胶杆与限位槽卡住,从而避免挡条又往回偏转恢复原样。最终使得柔性保护垫能很好的对瓶子进行防护。

2、本实用新型还通过将所述瓶子放置在所述保护底座上,并使得柔性保护垫围成的虚拟圆柱的底端落在所述环形槽上。然后再将保护套卡在所述瓶子的顶端,并使得瓶子的顶端位于所述凹槽内。最后将所述线绳从相应的线框穿过并紧系在所述线框上,以便利用所述保护套和保护底座加大对所述瓶子的保护。同时,由于所述保护套与所述柔性保护垫之间还存在段距离,使得所述瓶子还有一段瓶身露在外部,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所述瓶子内部装有的物质,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变质。相比于打开包装盒检验所述瓶子内的物质是否发生变质,本实施例中的检验方法更为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柔性保护垫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柔性保护垫另一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A-A结构示意图;

图5为挡条和限位橡胶杆组合结构的放大侧视图;

图6为实施例2中所述瓶子和保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瓶子1、柔性保护垫2、卡条3、卡槽4、转盘5、挡条6、限位槽7、转轴8、限位橡胶杆9、保护套10、凹槽11、线绳12、保护底座13、环形槽14、线框1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其包括瓶子1。

参考图1,瓶子1的外部设置有保护装置用于保护瓶子1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破损。保护装置包括柔性保护垫2以及卡紧装置,柔性保护垫2包裹着瓶子1的瓶身。柔性保护垫2的长度不小于瓶子1的直径,以保证柔性保护垫2能将瓶子1包裹住。且柔性保护垫2的外壁开设有防滑纹,避免柔性保护垫2打滑。

其中,参考图2,柔性保护垫2一侧的边缘上开设有至少一个卡槽4。至少一个卡槽4在竖直方向上排成一列,且卡槽4呈凸字状。卡紧装置的数目至少为一个,且至少一个卡紧装置与至少一个卡槽4相对应。至少一个卡紧装置设置在柔性保护垫2另一侧的边缘上。每个卡紧装置均设置在柔性保护垫2的另一侧,且至少一个卡紧装置排成一列。

参考图3-5,每个卡紧装置均包括卡条3、转盘5、两个挡条6、转轴8以及限位橡胶杆9。

其中,如图3所示,卡条3安装在柔性保护垫2的另一侧上。且卡条3与卡槽4呈对角线设置;转盘5与卡槽4位于柔性保护垫2的同一侧上。如图4所示,两个挡条6均与卡条3的一端铰接。两个挡条6的侧壁均开设有限位槽7。两个限位槽7相对设置。转轴8的一端穿过柔性保护垫2的侧壁与转盘5连接。转轴8的另一端穿过卡条3并位于两个挡条6之间。且转轴8通过一个轴承图中未示出与卡条3连接,且转轴8与柔性保护垫2为过盈配合,从而保证转轴8不会在卡条3上发生晃动。限位橡胶杆9与转轴8的另一端连接并与挡条6呈垂直状如图4和图5所示。

本实施例中,将柔性保护垫2沿着瓶子1的瓶身绕一圈。然后将卡紧装置与相对应的卡槽4进行卡接,使得柔性保护垫2将瓶子1包裹着,避免瓶子1在运输过程中发生碰撞而破损。同时,本实施中的防护装置也不需要采用白色泡沫对瓶子1进行防护,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白色垃圾的污染。同时,柔性保护垫2还具有减震的作用。卡紧装置与相对应的卡槽4的卡接原理为:当卡条3进入卡槽4内时,手动顺时针转动转盘5。转盘5带动限位橡胶杆9转动,使得限位橡胶杆9的两端转动挤压两个挡条6。两个挡条6发生相反方向的偏转。当限位橡胶杆9继续转动时,限位橡胶杆9与限位槽7卡住,从而避免挡条6又往回偏转恢复原样。此时,呈“凸”字状的卡槽4的横向一段将挡条6挡住,使得卡条3不能从卡槽4内滑出。最终使得柔性保护垫2能很好的对瓶子1进行防护。

实施例2

为进一步的保护瓶子1不发生损坏以及防止瓶子1在柔性保护垫2内发生上下晃动,本实施例将对实施例1中的保护装置做出进一步的改进,具体改进如下。

参考图6,保护装置还包括保护套10、保护底座13以及线框15。保护套10为橡胶保护套10,保护底座13为橡胶保护底座13。这样可利用保护套10和保护底座13缓冲外界对瓶子1的冲击力。

其中,位于柔性保护垫2的上方用于保护瓶子1的顶端。保护套10的下端面开设有凹槽11。瓶子1的顶端位于凹槽11内。保护底座13位于柔性保护垫2的下方。保护底座13的上端面开设有环形槽14,环形槽14的宽度不小于柔性保护垫2的宽度。这样当利用柔性保护垫2对瓶子1进行防护时,柔性保护垫2围成的虚拟圆柱的底端落在环形槽14内。且保护底座13的直径不小于柔性保护垫2长度的1\/2,使得保证柔性保护垫2落在保护底座13上,从而可利用保护底座13对瓶子1的瓶底进行防护。保护套10通过至少两个线绳12与保护底座13连接。线框15的数目至少为两个。本实施例中,线绳12和线框15的数目均为两个。至少两个线框15与至少两个线绳12相对应。每个线框15均安装在保护底座13的上端面,线绳12的一端与保护套10的外侧壁连接,线绳12的另一端穿过相应的线框15。

本实施例中,先将瓶子1放置在保护底座13上,并使得柔性保护垫2围成的虚拟圆柱的底端落在环形槽14上。然后再将保护套10卡在瓶子1的顶端,并使得瓶子1的顶端位于凹槽11内。最后将线绳12从相应的线框15穿过并紧系在线框15上,以便利用保护套10和保护底座13加大对瓶子1的保护。同时,由于保护套10与柔性保护垫2之间还存在段距离,使得瓶子1还有一段瓶身露在外部,可以很清楚的观察到瓶子1内部装有的物质,在运输过程中是否发生变质。相比于打开包装盒检验瓶子1内的物质是否发生变质,本实施例中的检验方法更为方便。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设计图

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4448.8

申请日:2019-01-15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4(安徽)

授权编号:CN209582226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5D 23/08

专利分类号:B65D23/08

范畴分类:34B;

申请人:合肥融泽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合肥融泽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长江西路2221号北楼202号

发明人:刘晓威;赵海鹏

第一发明人:刘晓威

当前权利人:合肥融泽科技咨询有限公司

代理人:方荣肖

代理机构:34144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市泽信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运输当中不易破损的瓶子论文和设计-刘晓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