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云南省大红山矿区构造和大红山群的划分(论文文献综述)
卢映祥,施玉北,孙涛,曾妍,李蓉,曹晓民,程胜辉[1](2021)在《云南关键矿产重要矿床成矿系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云南地处特提斯成矿域与滨太平洋成矿域交汇部位,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成矿条件优越。本文将铅、锌、铜、锡、钨、金、银、磷、钛、稀土金属(16种)、稀有金属(9种)和分散元素(8种)列为云南优势关键矿产,总结其资源特征,并针对这些矿产开展矿床成矿系列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全省共可划分出88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其中与以上优势关键矿产有关的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有48个,共118个矿床式;以成矿省为单元,华南(陆块)成矿省(云南部分)有8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16个矿床式;上扬子(陆块)成矿省(云南部分)有16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35个矿床式;三江(造山带)成矿省(云南部分)有19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57个矿床式;腾冲(造山带)成矿省有5个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10个矿床式。按成矿时代,新生代矿床成矿系列或亚系列有16个、中生代12个、古生代12个、前寒武纪5个和跨中生代和新生代3个,成矿强度依次为新生代→中生代→古生代→前寒武纪。
金廷福,李佑国,罗伟,向贤礼,兰叶芳,孟中能[2](2021)在《扬子西南缘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成矿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子西南缘是我国重要的铁铜金矿产资源产区,分布许多小—大型铁铜多金属矿床,而本次研究的大红山矿床属扬子西南缘内最大的铁铜多金属矿床之一.基于铁、铜矿体的主要赋矿岩石岩石学研究,并结合成矿背景和同位素资料研究,认为其岩性并非火山岩,实际上是由伴随基性岩浆上升的不混溶富硅碱和碳酸盐流体交代混染辉长岩岩体或原地层岩石在大红山岩群某些部位形成的交代蚀变岩(包括蚀变辉长岩).同时,根据矿区观察到的磁铁矿石与钠长石碳酸岩相互穿插、包裹所表现出的不混溶特点,暗示交代蚀变岩形成和铁成矿是同时的,可为下一步在周边寻找铁矿提供新的思路.
苏帅星[3](2021)在《基于InSAR的大红山铁矿地表形变灾害与采动耦合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金属矿区高强度、大规模的开采会造成地表结构破坏存在安全隐患,给矿区周边人群的生命及财产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因此掌握金属矿山风险灾害总体情况,确定其采动空间分布,明确其发展动态,获取采动与地表形变灾害之间的耦合关系至关重要。因此,基于时序InSAR技术对金属矿区地表形变进行监测,然后对地表形变与采动之间的耦合关系开展深入研究。首先基于地形因子分析及雷达可视性分析对数据进行选取,采用时序InSAR技术对矿区采动引发的地表形变信息进行提取。对InSAR监测结果中受几何畸变影响的区域进行掩膜处理,获取有效形变区的形变信息。对数据的精度进行评估、InSAR数据与水准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及监测结果形变特征与形变灾害情况进行对比验证分析,保证了数据的可靠性。其次详细分析了沉降漏斗的时空形变趋势、矿区地表开采沉陷规律,基于概率积分法模型深入对地表沉陷及滑移机制进行分析,且以岩体的变形特征进行变形分区。最后以采动因子为主,深入地研究分析了地表形变与采动因子之间的耦合关系,以自然因素为辅,分析地质因素、降雨因素对形变的影响。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1)采用时序InSAR技术,利用2006~2009年ALOS PALSAR降轨数据和2014~2019年Sentinel-1A升降轨数据,对矿区采动引发的地表形变信息进行提取。对InSAR结果中受几何畸变影响的区域进行掩膜处理,获取有效形变区的形变信息。共监测出14处形变区,其中3处潜在滑坡区,11处地表沉降区。(2)SBAS-InSAR监测的结果与采动工作推进的时间节点完全吻合,体现了SBAS-InSAR技术在采动引发的地表形变监测方面具有极高的可靠性。分析了采动并未快速引发地表沉降的原因,并揭示了地表沉降主要受高强度采矿作用与采空区围岩卸荷作用控制,采动过程中岩体空间的相互压覆、时空采动顺序、开采深度及无底柱分段崩落法的开采方式是引发地表沉降的主导因素。(3)由地表形变时序曲线与采动关系分析可知,由采动引起地表沉降到衰退,再到采动引起二次沉降的时序变化,表明相邻采区采动的联动牵引拖拉会致使采空区地表沉降发生重复活,平均在采后2~3个月进入二次沉降期。(4)通过分析地表沉陷与采动因子之间的相关性可知,采动时,下沉速度循环峰值与开采厚度存在正比关系,采动工作停止后,下沉速度循环周期与开采深度存在正比关系,而与工作面的推进速度及开采厚度成反比关系。但应注意不同的研究区实际的采动情况及地质因素的不同,相关性会存在一定的差异。(5)结合InSAR技术获取的地表形变图与采区采动地质剖面图,发现由于采区顶板及围岩稳固性较差,岩体的崩落致使地表发生沉陷变形,采区的采动与卸荷共同作用会使相邻采区产生拉伸滑移形变。垂直冒落区是采空区上方岩体逐渐冒落至地表而形成的,但由于地质条件复杂,加之采动顺序的影响,冒落区的范围与采空区范围不完全一致。(6)论证了降雨对地表形变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降雨峰值上和累计降雨量上。2006~2009年监测期间,雨季后多次出现月降雨量超过100mm时,累计降雨量是促使沉降及滑移变形加剧的重要因素。2014~2019年监测期间,在降雨量峰值过后会在短期内致使沉降速率的加剧,且稳定期形变有周期性的小幅度波动,但长期内并未使沉降趋势加剧,表明降雨并不是构成地表沉降发展趋势的主导因素。
叶紫枫,杨光树,覃龙江,陈爱兵,王凯,周艳,毛致博,戴智慧[4](2021)在《云南省大红山铁铜矿床含矿变质岩系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文中指出大红山铁铜矿床产于下元古界大红山群变质火山-沉积岩建造中,目前对于含矿变质岩系的成因和原岩构造环境还存在较大争议,制约了对区内成矿过程和规律的认识。为查明赋矿围岩的原岩类型及其成岩环境,本文系统研究了主要含矿变质岩系(变钠质火山岩、云母片岩及大理岩等)和辉长辉绿岩体(脉)的主量、微量及稀土元素组成,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其成岩构造环境。分析结果显示,含矿岩系具有贫钾、低钛、富钠的特征;变钠质火山岩明显亏损Ba、Sr、Ti,轻微亏损Zr、Hf、Nb,相对富集Th、Nd、Sm、La等,稀土元素含量总体较低,相对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HREE=1.84~9.43),具较显着的Eu正异常(8Eu=0.91~3.59,平均值为1.62)和不明显的Ce异常,与现代洋中脊、陆内裂谷等构造背景下的喷流沉积或高温海底火山作用产物的特征相似。综合研究认为,云母片岩原岩为钙质泥岩,变钠质熔岩和变钠质凝灰岩原岩为半深海环境喷发的富钠火山岩,且受到了后期热液叠加作用的影响。变钠质火山岩、辉长辉绿岩等具有非造山的大陆裂谷玄武岩特征,可与区域上同期岩浆岩对比,表明它们均为同一大陆裂谷环境下岩浆活动的产物,可能代表了Columbia超大陆的裂解过程在扬子板块西缘的响应,大陆裂解为幔源岩浆的运移提供了通道,进而为康滇铁铜多金属成矿带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黄钊[5](2021)在《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是一项量化土地质量、实现动态管理和成果数据利用的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是合理利用土地、提高粮食产量和农产品品质、改善生态环境的基础,可广泛应用于土地管理、现代农业发展和区域环境保护等领域。但由于土地类型、生态地质环境及地形地貌条件变化大,因而土地质量的地球化学评价的指标体系及方法等仍在不断探索中。为此,本次以滇南哀牢山地区(新平县境内)为研究选区,以生态环境地球化学理论为指导,以土壤、大气、灌溉水、农作物为主要调查介质,采用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评价的方法技术和手段,详细开展了研究区的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和评价,查明土地质量等级及分布特征,揭示其控制因素和成因,为该区域及类似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农业经济区建设规划、区域种植结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本次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成果与认识:(1)区内土壤养分状况总体良好,综合评价等级以三等(中等)为主,其面积占比超过一半(53.93%),次为二等(相对丰富)和四等(相对缺乏),面积占比分别为25.39%和15.05%;而一、五等分布极少,其面积占比分别为4.25%和1.39%。(2)本区土壤环境质量优良,综合评价等级以一、二等的优质土壤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78.74%和13.36%(合计达92.10%),仅存在极少量的四、五等污染土壤,面积占比约为5.32%。其中,受污染土壤区主要集中分布在平掌乡-孟弄乡-建兴乡和腰街-鱼塘-黎明一带,前者主要与光山-和平丫口超基性岩体(群)的风化淋滤作用有关,污染元素以Cr、Ni为主;而后者主要与中元古界大红山群含铁铜矿的岩层风化淋滤作用有关,污染元素以Cu为主。(3)区内大气环境和灌溉水环境等级均为一等,农作物安全质量整体较好。其中,农作物安全占比高达88.78%,重金属超标的农作物安全占比为11.22%。(4)本区土地质量综合等级以一、二、三等为主,面积占比分别为19.06%、45.25%和26.46%,并存在少量的四、五等土地,面积占比分别为3.91%和5.32%。其中,四等(差等)、五等(劣等)土地主要集中分布在戛洒-漠沙一带的中元古界大红山群及平掌-建兴一带的超基性岩分布区附近,与土壤环境分布基本一致。(5)针对区内存在的土地质量问题,对土壤硒资源和重金属分布进行综合评价,查明了富硒土壤成因、土壤重金属来源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区内表层土壤中除Zn元素为中等变异外,其它重金属元素均为超强变异,局部富集趋势超强,尤其是Pb、Hg、Cr、Cu、Ni,其污染来源主要受地质背景、矿业活动和人类生活等因素影响;土壤硒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硒的次生富集,灌溉水和大气干湿沉降的影响较小,其中二叠系、石炭纪地层发育区土壤的硒含量显着高于其他地层成土母质发育土壤。对区内土壤的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开发利用建议,提升了研究成果的实用价值。(6)本研究结果可为滇南哀牢山地区(新平县境内)的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农业经济区划、种植结构调整等提供决策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类似调查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董江涛,李建飞[6](2021)在《云南大红山歇牛场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歇牛场铜矿位于大红山铜铁矿区的东南部,矿体赋存于早元古界大红山群红山组第三段强风化的变钠质熔岩、云母片岩和弱风化的白云石大理岩中,呈似层状、透镜状产出,矿石以孔雀石、蓝铜矿等氧化矿为主。矿石风化越强烈,氧化程度越高,矿化程度也较高,矿区内含黄铜矿的白云石大理岩为矿床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初步分析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风化残积矿床。
高峰[7](2020)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是扬子板块乃至华南板块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的重要科学问题之一。深入理解该科学问题对于进一步精确地重建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的古地理格局并约束其裂解机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在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基础上,本文通过系统的地层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同位素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和锆石Hf同位素等多学科方法对扬子板块西北缘碧口微地块北部新元古代中期横丹群的地层序列、沉积时限、沉积物源、沉积环境和构造变形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前人研究成果限定和重建了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的构造演化背景及演化过程,并对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在新元古代Rodinia超大陆古地理格局中的位置及该超大陆的裂解机制进行了探讨。主要取得以下进展和认识:1.横丹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总体呈向上变细的层序特征。白杨组主体为一套灰绿色火山质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等,上段岩石类型以浅灰绿色-灰绿色凝灰质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秧田坝组主体为一套灰色-灰黑色陆源碎屑重力流沉积岩系,可划分为下段和上段两个岩性段,下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粉砂质泥质板岩、含砾粗砂岩和砾岩为主,上段岩石类型以灰色-灰黑色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为主。口头坝组岩石类型主体为层厚为厘米级-毫米级的细砂岩、粉砂岩和粉砂质-泥质板岩,呈韵律互层状,单层厚度较小,但累计厚度较大,局部可见硅质岩条带或团块。白杨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分为火山质碎屑浊流沉积相、火山质碎屑碎屑流沉积相和火山质碎屑液化流沉积相等。秧田坝组岩相类型根据沉积过程中支撑沉积物颗粒的主要作用机理可进一步划分为陆源碎屑浊流沉积相、陆源碎屑碎屑流沉积相等。口头坝组主体为陆源碎屑浊流相-深海相沉积组合。横丹群垂向沉积序列组合的类型多样,主要包括滑塌沉积与浊流沉积的垂向沉积组合、多期叠置的碎屑流沉积组合、多层叠置的浊流沉积组合和浊流与深水悬浮沉积组合等典型沉积序列,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综合指示横丹群为一套半深海-深海相斜坡重力流沉积。2.岩相学和碎屑骨架成分统计表明横丹群砂岩的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均较低,杂基含量较高且多为泥砂质。白杨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长石岩屑砂岩和岩屑砂岩,秧田坝组砂岩的主要岩石类型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二者平均碎屑骨架成分分别为Q19F18L63和Q32F34L34,且它们的物源区具有从未切割弧或过渡弧向切割弧演化的趋势。此外,秧田坝组砾岩层中两颗花岗岩砾石的结晶年龄(743±6 Ma和762±4 Ma)和岩相学特征指示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中的新元古代岩浆岩可能为横丹群的重要物源。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较为相似,与国际标准(PAAS,NASC和UCC)地层相比,Si O2、Na2O含量较高,Ti O2,Fe2O3T,Mg O,K2O,P2O5含量较低,具轻稀土元素相对富集,呈轻稀土元素右倾、重稀土元素平坦的配分曲线模式,且主体呈正Eu/Eu*和Ce/Ce*异常。砂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指示横丹群砂岩物源区的化学风化作用和搬运过程中的沉积物再循环作用程度较弱,同时表明横丹群的物源区主体应由中-酸性岩浆岩组成且该群的沉积环境应与大陆岛弧体系相关。碎屑锆石U-Pb年代学研究表明白杨组、秧田坝组和口头坝组砂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组成特征也较相似,碎屑锆石年龄主体均介于ca.950-740 Ma,均显示出单峰的特点,与汇聚构造环境中碎屑沉积物的碎屑锆石U-Pb年龄谱特征相似。此外,该年龄段(ca.950-740 Ma)的碎屑锆石主体为次棱角-棱角状且发育岩浆振荡环带,指示横丹群的物源区分布较近且主体应由新元古代早-中期岩浆岩构成。最年轻的峰值年龄(n≥3)限定白杨组和秧田坝组的沉积下限为740 Ma,口头坝组的沉积下限则为ca.722 Ma。3.结合前人研究成果,横丹群为一套于ca.740-717 Ma期间沉积就位于扬子板块西北缘叠置于碧口岩群之上弧前盆地中的半深海-深海斜坡重力流沉积岩系,物源主要为分布于扬子板块西北缘的新元古代岩浆岩,米仓山-汉南微地块为其主要物源区。4.根据对横丹群现今构造变形特征及相关构造要素的统计和分析,按照构造变形岩石及组合差异,划分出四期构造变形序列。第一期(D1)(主构造变形期)构造变形主体为压扁-剪切褶皱变形并伴随有韧性逆冲断层构造,该期构造变形与新元古代中-晚期(ca.717-700 Ma)扬子板块西北缘陆-陆或弧-陆碰撞造山作用相关;第二期(D2)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斜向逆冲推覆构造变形,该期构造变形与扬子板块西北缘印支期陆内造山作用相关;第三期(D3)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或应力集中带中发育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变形,与燕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西挤出逃逸过程相关;第四期(D4)构造变形为地质体边部脆韧性-脆性剪切变形,与喜山期碧口微地块的向东楔入过程相关。5.扬子板块西北缘在新元古代早-中期(ca.835-720 Ma)为活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结合区域地质研究成果,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可以划分为:(1)中元古代晚期(ca.1200-1000 Ma)被动大陆边缘构造环境阶段;(2)新元古代早-中期(ca.950-720 Ma)长时期俯冲作用阶段,发育增生造山作用;(3)新元古代中-晚期陆-陆或弧-陆碰撞(ca.720-700 Ma)阶段及随后的伸展裂解阶段(ca.700-541 Ma)三个主要构造演化阶段。其中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还可细分为前进式俯冲作用阶段(ca.950-820 Ma),构造体制转换阶段(ca.820-800 Ma)和后撤式俯冲阶段(ca.800-720 Ma)。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获得了扬子板块(或华南板块)应位于Rodinia超大陆的西北缘和Top-down模型是导致超大陆边缘位置裂解的主导性作用机制等初步结论。
宋钊刚[8](2020)在《某矿山Ⅰ号铁铜矿体地质特征及探边摸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开采的不断消耗,某矿Ⅰ号铁铜矿体保有资源量逐渐减少,矿山持续稳定生产面临困难。为保障矿山持续发展,扩大资源储量,结合现有资料认真梳理,对I号铜矿区边部矿体特征、侵入体发育延伸情况等进一步深化认识,总结成矿规律,分析找矿方向,合理选定靶区,预测矿体延伸分布情况,提出了开展探边摸底实施方案的技术路线和思路。
宋钊刚,韩繁国[9](2020)在《大红山铁铜矿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文中指出根据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探采工程揭露控制情况和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大红山铁铜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红山铁、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海底火山活动,此后矿床又经后期变质作用、构造及与岩体侵入有关的热液活化等多期地质作用改造;在诸多成矿控制因素中,地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和分布;岩性岩相控制着矿体及矿石类型;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火山活动中心控制了矿床类型及规模;岩体侵入相关的热液活动对矿床起到进一步的改造和富集作用。
唐玉飞,王正兴,余璨,杨涛,刘长城,梁宇航[10](2020)在《云南新平佐思孔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文中研究指明佐思孔矿床是云南"山"字型前弧西翼与哀牢山构造带交汇部位的铅锌多金属矿床,由于矿床同时存在多种矿化类型而备受关注,然而针对矿床成矿特征差异性缘由尚未厘定,有关成矿作用的综合研究尚显薄弱,整体成矿模式亟待成立。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化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矿(化)体赋存于早元古代大红山群基底地层的石英脉及上三叠统地层与下伏大红山群地层不整合面的层间构造裂隙带中;燕山期末—印支期的构造作用是矿床形成的主导因素,大红山群作为矿源层,为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大量成矿物质,成矿元素在构造作用的驱使下得以活化、运移,断裂构造为矿质提供了运移通道和赋矿场所。
二、云南省大红山矿区构造和大红山群的划分(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南省大红山矿区构造和大红山群的划分(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关键矿产重要矿床成矿系列(论文提纲范文)
1 云南关键矿产基本特征 |
1.1 铅锌矿产基本特征 |
1.2 铜钼矿产基本特征 |
1.3 锡钨矿产基本特征 |
1.4 金银矿产基本特征 |
1.5 钛矿产基本特征 |
1.6 磷矿产基本特征 |
1.7 稀土金属、稀有金属和分散元素矿产基本特征 |
2 云南关键矿产重要矿床成矿系列 |
3 云南关键矿产重要矿床成矿系列基本特征 |
3.1 滇东南地区与燕山期构造旋回岩浆作用有关的锡、钨、铅锌、银、铜、金、铟、铍、脉石英、祖母绿、水晶矿矿床成矿系列(Mz-y-1) |
3.2 新平-元谋地区与古元古代海相火山岩有关的铜、铁矿床成矿系列(Pt-y-5) |
3.3 滇中地区与中元古代火山-沉积-变质作用有关的铜、铁矿床成矿系列(Pt-y-4) |
3.4 滇中-滇东北地区与寒武纪沉积作用有关的磷块岩、稀土金属、岩盐、石膏、钒、钼、镍、页岩气矿床成矿系列(Pz-c-7) |
3.5 昭通-会泽地区与印支期-燕山期含矿流体作用有关的铅、锌、银、金、重晶石、萤石矿床成矿系列(Mz-h-4) |
3.6 滇中地区与白垩纪含矿流体作用有关的红层砂页岩型铜矿床成矿系列(Mz-h-3) |
3.7 扬子陆块西缘与古近纪“富碱斑岩”有关的金、银、铜、钼、铅锌、铁矿床成矿系列(Cz-y-5) |
3.8 扬子陆块西缘与第四纪表生作用有关的铁矿、钛铁矿、稀土及稀有金属、磷、高岭土、陶瓷土、重晶石、砂锡、砂金、水晶、玛瑙、碧石等宝玉石矿床成矿系列(Cz-f-2) |
3.9 三江(造山带)与第四纪表生作用有关的镍、锰、高岭土、稀土及稀有金属、玛瑙、菱锌矿、石英质玉、砂金矿矿床成矿系列(Cz-f-6) |
3.1 0 兰坪-普洱盆地与古近纪含矿流体作用有关的铅锌、银、铜、钴、金、锑、砷、汞、锶(天青石)矿矿床成矿系列(Cz-h-11) |
3.11三江(造山带)之剪切带与喜马拉雅期含矿流体作用有关的金矿成矿亚系列(Cz-h-10a) |
3.12三江(造山带)与喜马拉雅期富碱斑岩有关的铅、锌、银、钼、铜、金、锑矿床成矿系列(Cz-y-9) |
3.13香格里拉(陆块)与印支期岩浆作用有关的铜、铅锌、银、铁矿矿床成矿系列(Mz-y-6)及香格里拉休瓦促-热林-铜厂沟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钨、钼、铜、铅、锌、锑、铁矿床成矿系列(Mz-y-5) |
3.14三江(造山带)与印支期-燕山晚期岩浆侵入作用有关的铜、钨、锡、铁、铅、锌、银、铜、锑、汞、金、脉石英、宝石、白云母、稀土、稀有金属、石英质玉、绿柱石矿矿床成矿系列(Mz-y-7) |
3.15腾冲-陇川地区与第四纪表生作用有关的稀土及稀有金属、高岭土、锰、砂锡矿矿床成矿系列(Cz-f-12) |
3.16腾冲-贡山地区与燕山期花岗岩有关的锡、钨、铅、锌、铁、铜、金、银、硫铁矿、硅灰石、红柱石、萤石、宝石、云母、稀有金属矿床成矿系列(Mz-y-9) |
4 结语 |
(2)扬子西南缘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成矿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交代蚀变岩的产出特征 |
2 主要赋矿岩石特征 |
2.1 蚀变辉长岩 |
2.2 钠长石岩 |
2.3 铁铝榴石矽卡岩 |
2.4 钠长石碳酸岩 |
3 讨 论 |
3.1 主要赋矿岩石成因 |
3.1.1 富硅碱和碳酸盐流体的提出 |
3.1.2 岩石类型厘定 |
3.2 成矿意义 |
4 结 论 |
(3)基于InSAR的大红山铁矿地表形变灾害与采动耦合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InSAR矿区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时序InSAR形变监测技术 |
2.1.1 小基线集干涉测量(SBAS-InSAR) |
2.1.2 SAR影像成像几何特征分析 |
2.2 地表沉陷及滑移机制分析方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InSAR矿区地表形变灾害监测 |
3.1 研究区概况 |
3.2 数据与处理 |
3.2.1 有效形变信息分区 |
3.2.2 数据的获取 |
3.2.3 数据的处理 |
3.3 监测结果分析 |
3.3.1 形变特征分析 |
3.3.2 数据精度评估 |
3.3.3 水准数据监测分析 |
3.3.4 形变灾害情况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矿区地表形变与采动耦合关系分析 |
4.1 时空形变趋势演化特征分析 |
4.1.1 矿区总体时空形变趋势反演 |
4.1.2 深部铁矿时空形变趋势分析 |
4.2 矿区地表开采沉陷分析 |
4.2.1 地表沉陷及滑移机制分析 |
4.2.2 岩体变形特征及变形分区 |
4.2.3 地表沉陷与采动因子相关性分析 |
4.2.4 降雨因素对地表形变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 B 攻读硕士期间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
(5)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的依据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1.3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
1.2.1 研究目的 |
1.2.2 主要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案与总体思路 |
1.3.2 技术路线 |
1.3.3 主要技术方法 |
1.4 研究工作概况 |
1.4.1 工作进度 |
1.4.2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成果与认识 |
第2章 地理地质概况 |
2.1 地理环境条件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形地貌 |
2.1.3 气候气象 |
2.1.4 水文水系 |
2.1.5 土壤植被 |
2.1.6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
2.2 地质背景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2.3 岩浆活动 |
2.2.4 矿产资源 |
2.3 土壤类型及其母质特点 |
2.4 土地利用现状 |
第3章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特征 |
3.1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特征 |
3.1.1 土壤氮、磷、氧化钾、有机质地球化学特征 |
3.1.2 土壤Mn、B、Mo、V、Co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1.3 土壤F、Ge、Se有益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特征 |
3.2.1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
3.2.2 土壤酸碱度地球化学特征 |
第4章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评价等级划分 |
4.1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等级 |
4.1.1 土壤N、P、K_2O、有机质地球化学等级 |
4.1.2 土壤Mn、B、Mo、V、Co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
4.1.3 土壤氟、锗、硒有益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
4.1.4 土壤养分地球化学综合等级 |
4.2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等级 |
4.2.1 土壤重金属元素地球化学等级 |
4.2.2 土壤酸碱度地球化学等级 |
4.2.3 土壤环境地球化学综合等级 |
4.3 土壤质量地球化学等级 |
第5章 农作物根系土壤地球化学特征 |
5.1 农作物根系土壤总体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
5.2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
5.2.1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中有效养分元素含量特征 |
5.2.2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有效养分元素含量特征 |
5.2.3 不同农作物根系土壤F、Ge、Se有益元素含量地球化学特征 |
5.3 根系土壤Cd、Se元素含量形态特征 |
第6章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环境保护措施 |
6.1 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 |
6.1.1 土壤重金属污染分布 |
6.1.2 土壤重金属来源分析 |
6.1.3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
6.2 土壤环境保护措施 |
6.2.1 水土保持 |
6.2.2 退耕还草 |
6.2.3 调节土壤酸碱度 |
6.2.4 采用“低氮高钾”的施肥方式 |
6.2.5 水旱轮作 |
第7章 富硒土壤评价及特色土地开发利用对策 |
7.1 土壤硒资源及富硒土壤综合评价 |
7.1.1 富硒土壤分布及开发利用现状 |
7.1.2 富硒土壤发育的影响因素 |
7.1.3 富硒土壤的成因分析 |
7.1.4 农产品有益元素含量特征及富硒情况评估 |
7.1.5 土壤硒资源综合评价 |
7.2 特色土地开发利用对策 |
7.2.1 耕(园)地特色土地资源现状 |
7.2.2 特色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对策 |
第8章 结论 |
8.1 主要结论 |
8.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云南大红山歇牛场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背景 |
2 矿区地质特征 |
2.1 地层 |
2.2 构造 |
2.3 岩浆岩 |
3 矿体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特征 |
4 矿床成因 |
4.1 矿化富集规律 |
4.2 矿床成因类型 |
5 结论 |
(7)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1 Rodinia超大陆的重建及裂解机制 |
1.1.2 增生型造山带研究现状 |
1.1.3 华南板块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及与Rodinia超大陆的联系 |
1.1.4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过程研究现状 |
1.2 选题来源及科学意义 |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思路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 实验测试方法 |
1.4.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1.4.2 全岩岩石地球化学分析 |
1.4.3 LA-MC-ICP-MS锆石U-Pb定年 |
1.4.4 Lu-Hf同位素分析 |
1.5 论文主要创新点及完成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1 完成的主要实物工作量 |
1.5.2 论文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扬子板块东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1.1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地层和火山岩 |
2.1.2 扬子板块东南缘新元古代侵入岩 |
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2.1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2.2 扬子板块西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3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3.1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3.2 扬子板块北部前寒武纪岩浆岩 |
2.4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系地质特征 |
2.4.1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地层和火山岩 |
2.4.2 扬子板块西北缘前寒武纪岩浆岩 |
2.5 小结 |
第三章 碧口微地块地质特征 |
3.1 碧口微地块的大地构造位置及边界断裂特征 |
3.1.1 区域大地构造位置 |
3.1.2 边界断裂特征 |
3.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地质特征 |
3.2.1 碧口地区新元古代地层研究简史 |
3.2.2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物质组成特征 |
3.2.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地层构造变形、变质特征 |
3.3 碧口微地块新元古代侵入岩体地质特征 |
第四章 横丹群地层层序划分与沉积序列分析 |
4.1 横丹群地层特征及地层划分 |
4.2 横丹群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1 白杨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2 秧田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2.3 口头坝组岩相类型及沉积特征 |
4.3 横丹群典型沉积序列及沉积体系演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横丹群物源区及沉积环境综合分析 |
5.1 测试分析结果 |
5.1.1 砂岩碎屑骨架成分统计 |
5.1.2 砂岩全岩岩石地球化学 |
5.1.3 锆石U-Pb年龄 |
5.2 横丹群沉积时限分析 |
5.3 物源区化学风化和沉积物再旋回程度判别 |
5.4 横丹群物源区分析 |
5.4.1 碎屑组分证据 |
5.4.2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4.3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和Lu-Hf同位素证据 |
5.5 横丹群沉积构造环境判别 |
5.5.1 砂岩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
5.5.2 碎屑锆石U-Pb年代学证据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
6.1 横丹群地层构造变形总体特征 |
6.2 横丹群构造变形序列 |
第七章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及其地质意义 |
7.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1.1 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背景:地幔柱还是增生造山带 |
7.1.2 扬子板块西北缘中元古代晚期-新元古代构造演化过程 |
7.2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及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的讨论 |
7.2.1 扬子板块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位置:边缘还是中心位置 |
7.2.2 Rodinia超大陆裂解机制:Top-down模型还是Bottom-up模型 |
第八章 主要进展及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清单及参与项目情况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致谢 |
附录 |
(8)某矿山Ⅰ号铁铜矿体地质特征及探边摸底(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及含矿地层 |
2 矿区构造及矿体特征 |
3 成矿模式及侵入体特征 |
4 试验效果 |
5 结论 |
(9)大红山铁铜矿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矿区地质特征 |
1.1 地 层 |
(1)老厂河组(Pt1dl)。 |
(2)曼岗河组(Pt1dm)。 |
(3)红山组(Pt1dh)。 |
(4)肥味河组(Pt1df)。 |
(5)坡头组(Pt1dp)。 |
1.2 构 造 |
1.3 古代海相火山活动地质特征 |
1.3.1 沉积旋回、韵律及其含矿特征 |
1.3.2 古火山活动中心地质特征 |
(1)曼岗河组火山喷发—沉积中心。 |
(2)红山组火山喷发中心。 |
1.4 矿区主要岩石类型及特征 |
1.5 围岩蚀变 |
2 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 |
2.1 矿带(体)产出及赋存特征 |
2.2 矿床成因 |
3 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 |
3.1 地层控矿 |
3.2 古海相火山喷发—沉积旋回控矿 |
3.3 岩体侵入改造富集作用 |
4 结 语 |
(10)云南新平佐思孔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成矿背景 |
2 矿区地质特征 |
2.1 地层岩性 |
2.2 矿区构造 |
2.3 岩浆岩 |
2.4 围岩蚀变 |
3 矿床地质特征 |
3.1 矿体特征 |
3.2 矿石矿物特征 |
3.3 石英脉体特征 |
4 成矿规律 |
4.1 热液脉状矿化成矿机制 |
4.2 不整合面成矿机制 |
4.3 岩体及接触带成矿机制 |
5 成矿模式 |
6 结论 |
四、云南省大红山矿区构造和大红山群的划分(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关键矿产重要矿床成矿系列[J]. 卢映祥,施玉北,孙涛,曾妍,李蓉,曹晓民,程胜辉. 地质与勘探, 2021(04)
- [2]扬子西南缘大红山铁铜多金属矿床交代蚀变岩岩石学及其成矿意义[J]. 金廷福,李佑国,罗伟,向贤礼,兰叶芳,孟中能.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1(04)
- [3]基于InSAR的大红山铁矿地表形变灾害与采动耦合关系研究[D]. 苏帅星.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4]云南省大红山铁铜矿床含矿变质岩系原岩恢复及其形成环境[J]. 叶紫枫,杨光树,覃龙江,陈爱兵,王凯,周艳,毛致博,戴智慧.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21(02)
- [5]滇南哀牢山地区土地质量地球化学评价与利用研究[D]. 黄钊. 昆明理工大学, 2021(01)
- [6]云南大红山歇牛场铜矿地质特征及成因[J]. 董江涛,李建飞. 中国金属通报, 2021(01)
- [7]扬子板块西北缘新元古代早-中期构造演化 ——来自碧口微地块横丹群沉积地层的证据[D]. 高峰. 长安大学, 2020
- [8]某矿山Ⅰ号铁铜矿体地质特征及探边摸底[J]. 宋钊刚. 采矿技术, 2020(05)
- [9]大红山铁铜矿矿床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J]. 宋钊刚,韩繁国. 现代矿业, 2020(08)
- [10]云南新平佐思孔铅锌矿矿床地质特征与成矿规律[J]. 唐玉飞,王正兴,余璨,杨涛,刘长城,梁宇航. 现代矿业, 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