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移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朝鲜移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导读:本文包含了朝鲜移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朝鲜,移民,东北地区,纽约州,夏威夷群岛,朝鲜人,明末清初。

朝鲜移民论文文献综述写法

徐天姝[1](2019)在《20世纪中期美国朝鲜移民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美国纽约州是朝鲜移民主要聚集地之一,主要从事商业活动区别于其他地区的朝鲜移民。本文以20世纪中期纽约州朝鲜移民为例,探究了美国朝鲜移民潮的背景、美国对朝鲜移民政策的演变以及朝鲜移民文化适应等问题。文章由绪论、正文、结语构成,其中正文分为叁部分。第一部分美国朝鲜移民潮背景分析,主要梳理美国叁次朝鲜移民潮并从美国社会拉动因素和朝鲜半岛推动因素两个方面对移民背景进行客观分析。第二部分美国对朝鲜移民的政策演变,重点阐述美国国会相继出台的一系列针对亚洲移民的法案,其中包括1882年《排华法案》、1924年《移民配额法》、1952年《外来移民和国籍法》和《1965年外来移民和国籍法修正案》等,通过以上移民法案揭示其对朝鲜移民的政策演变。第叁部分纽约州朝鲜移民生活概况及文化适应。以纽约州朝鲜移民为例,着重阐述美国朝鲜移民的经济活动、宗教活动以及家庭生活。纽约州朝鲜移民不断适应美国社会,创办自营小生意、积极组织并广泛参与教会活动,努力提高其社会地位。此外,通过对纽约州朝鲜移民语言能力增强、饮食习惯的改变、接触大众传媒、宗教信仰的融合以及参与其他民族协会的研究,由点及面地剖析美国朝鲜移民的文化适应问题。20世纪中期,朝鲜移民在不断参与美国社会活动中提升了自身地位,其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国本土文化不断融和,相互影响,既体现了其一定的文化适应性又保留了独特的民族性。(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师范大学》期刊2019-06-01)

单清丛[2](2019)在《浅析第叁空间视角下在日朝鲜人的身份建构过程——以移民小说《弹球盘》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日朝鲜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民族集团,其身份认同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移民小说《弹球盘》,以第叁空间理论为基础,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建构过程,从在日朝鲜人身份危机的产生、身份追寻中的困惑、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叁方面分析这一群体无法回归祖国也无法融入新环境,在边缘境地不断挣扎,又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求自我身份回归的社会现实。(本文来源于《文化学刊》期刊2019年05期)

马德义[3](2019)在《试论20世纪初朝鲜人移民夏威夷之动因》一文中研究指出数千朝鲜人在20世纪初短短的两年时间内移民至夏威夷。尽管朝鲜内部存在一些阻碍移民的因素,但更存在推动移民外迁的诸多因素。由于朝鲜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变化、夏威夷甘蔗种植园的在朝宣传活动、美国传教士在朝鲜半岛的鼓动以及美国外交官哈罗斯.安连的活动等诸多因素的共同作用最终开启了这场移民活动。(本文来源于《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3期)

羊书圣[4](2019)在《伪满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人口特征和生活状况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1931年7月,朝鲜移民和我国本土农民之间发生了“万宝山事件”,日本警察借机煽动朝鲜移民,挑拨两族人民的矛盾,借此机会介入这场纷争,武力镇压了中国农民,紧接着两个月后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又蓄意制造“九·一八”事变,悍然开启侵华战争,1932年,利用废帝溥仪制造“伪满洲国”。伪满洲国、关东军、满铁、朝鲜总督府为了加强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直接或间接地推广鼓励移民的政策。我国东北地区的朝鲜移民的数量逐年递增。伪满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人口数量逐年增加,朝鲜移民在“九·一八”事变前的3年间增加不到5万,年平均增加1.6万人,而“九·一八”事变后的3年间,增加了21万,年平均增加7.1万人。事变前后的朝鲜移民增长了近4.5倍,可见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从根本上改变了朝鲜移民的性质,使朝鲜移民从自然迁徙转变为政策性的被迫迁徙。另外,伪满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性别比较高,首先,移民初期,通常男性先行移民,生活稳定后再整个家族迁入移民地;其次,日本帝国主义为了达到侵华战争目的,鼓励朝鲜移民迁入我国东北地区,主要是服务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所以朝鲜移民中男性人口普遍高于女性人口。同时,追溯了清朝和民国时期朝鲜移民中国东北的历史。伪满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生活也受到各种压榨,首先,政治方面,当在日本移民面前,朝鲜移民要为其“让路”,日本移民最优先,通过“集团部落”“保甲法”等手段将朝鲜移民集中在殖民统治之下,令其彻底的为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服务。其次,经济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对朝鲜移民的职业进行限制,仍以服务于日本的侵略战争为主,主要安排在农业及苦力上,且工资较低。第叁,文化方面,日本帝国主义对其进行奴化教育,推进“内鲜一体”的政策使朝鲜人从思想上成为“皇国臣民”,忠诚于日本帝国主义。由此可见,日本帝国主义鼓励朝鲜移民至我国东北地区,并非是为了改善朝鲜移民的生活状态,而是完全服务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战争,具有阴谋性、统治性、利用性。(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19-05-01)

陈陶然[5](2019)在《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社会团体——以长吉图叁地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清末民初,随着朝鲜移民的不断涌入,在中国东北地区出现了很多朝鲜移民建立的社会团体,它们五花八门,类型繁多。早期朝鲜移民为了加深相互之间的感情,团结互助,谋求生存与发展,自发建立了一些社会团体,这种团体相对较少。及日本灭亡朝鲜后,朝鲜移民为争取民族解放,自觉地建立了一些反日团体,这种团体数量很多。此时,日本扶持的亲日社会团体也广泛存在。朝鲜移民建立的社会团体一般都是秘密的,数量多,规模小,存在时间短,目的性强,重视教育,在当时都起了很特殊的作用。(本文来源于《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孙春日[6](2019)在《晚清时期朝鲜移民“犯越”国境与中俄两国的对策》一文中研究指出晚清时期朝鲜移民大量"犯越"图们江,移居中、俄境内,主要原因是朝鲜咸镜北道一带连年发生自然灾害和朝鲜李朝势道政治的横行,而朝鲜李朝传统上对咸镜道居民实行的歧视政策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之一。中、俄两国对朝鲜移民一改过去的驱逐政策,将他们收容和安置以利于开发东北和远东地区。在这一过程中,中国体现传统的行政管理方式,加深了朝鲜移民的归属感,而沙俄政府对朝鲜移民政策出尔反尔,与清政策不可同日而语。(本文来源于《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1期)

张嘉琳[7](2018)在《朝鲜移民与近代东北区域文化的多元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代以来,由于多种原因,数量众多的朝鲜人民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在这片土地上劳作、生活,为东北边疆的开发做出了贡献。本篇文章从饮食文化、稻作文化、建筑家居文化、语言文化、教育、宗教等几个方面研究了朝鲜移民迁居到东北地区以后,与东北各民族产生的文化和生活交流,朝鲜移民自身在这次迁徙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他们为东北地区所带来的影响。迄今为止,关于朝鲜移民的大部分研究都侧重于研究朝鲜移民的文化及其变化,本篇论文从新的角度探讨朝鲜移民给东北区域文化带来的影响,展示东北区域文化的多元化发展状况,并探讨不同的民族如何才能更好的生活在一起,进行友善的文化交流,降低冲突发生的可能性。(本文来源于《山西青年》期刊2018年23期)

张春植[8](2018)在《朝鲜流亡文人的身分认同与中国朝鲜族移民文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朝鲜朝后期或大韩帝国末期,朝鲜着名文人金泽荣、申柽和申彩浩在朝鲜亡国即1910年韩日合并前后来到中国,在中国渡过了漫长的流亡生活。叁位作家在中国一直从事文学创作,因此将他们的文学当作朝鲜族作家文学起步阶段的特殊现象是无可非议的,绝大部分朝鲜族文学史都浓墨重彩地阐述他们的创作,也是出于这个原因。虽然在他们的作品中仍然流露出朝鲜人或者韩国人的感觉和情感,也带有相当浓郁的朝鲜情结和身分认同,但已不同程度地流露出与中国和中国人相同或者相似的情感,以及自我同一性。同样,虽然他们的文学里包含着很多朝鲜文学或者韩国文学的成分,因此朝鲜文学史或者韩国文学史写入他们的文学成果也并不奇怪,但是这种身分认同的变化是不可否认的,我们之所以把他们当作朝鲜族作家文学中最早的移民作家,关键的理由也在于此。(本文来源于《民族文学研究》期刊2018年06期)

裴磊敏[9](2018)在《安寿吉小说中朝鲜移民者生存意识变化的考察》一文中研究指出安寿吉在解放前中国生活22年,这期间他创作的小说横跨了朝鲜移民的早期、后期,较为全面地反映了朝鲜移民者的生存意识变化。因此,可以称安寿吉是在中朝鲜人作家群当中记录朝鲜移民者生活最真实、最全面的一位作家。在安寿吉的小说中,朝鲜移民者们在移居、开拓、定居过程中表现出了对生存的渴望、追求安定生活的心愿、建设民族共同体的"北乡情节",生存意识发生了从"利己"到"利民族"的变化。而这些小说中的生存意识也在反映朝鲜移民者的生存意识变化。(本文来源于《北方文学》期刊2018年24期)

李丹[10](2018)在《明末清初朝鲜移民金氏新达理家族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明末,朝鲜人金氏新达理率其子弟归顺后金。其家族后人因多有功绩而任要职于清,逐渐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金氏家族作为朝鲜移民未遗失朝鲜人的民族记忆,他们恋慕朝鲜方物,常亲自或命人前往朝鲜致祭祖坟,并为朝鲜周旋事务。然与朝鲜交涉中,始终效忠于清朝,对清朝有着强烈的民族认同感。从某种程度上讲,金氏家族也是跨境民族的民族融合和中华民族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本文来源于《中州学刊》期刊2018年05期)

朝鲜移民论文开题报告范文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在日朝鲜人是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一个民族集团,其身份认同问题一直备受关注。本研究通过移民小说《弹球盘》,以第叁空间理论为基础,分析小说主要人物的身份建构过程,从在日朝鲜人身份危机的产生、身份追寻中的困惑、自我身份的重新建构叁方面分析这一群体无法回归祖国也无法融入新环境,在边缘境地不断挣扎,又在此过程中不断寻求自我身份回归的社会现实。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朝鲜移民论文参考文献

[1].徐天姝.20世纪中期美国朝鲜移民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9

[2].单清丛.浅析第叁空间视角下在日朝鲜人的身份建构过程——以移民小说《弹球盘》为例[J].文化学刊.2019

[3].马德义.试论20世纪初朝鲜人移民夏威夷之动因[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

[4].羊书圣.伪满时期我国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人口特征和生活状况分析[D].吉林大学.2019

[5].陈陶然.清末民初东北地区朝鲜移民的社会团体——以长吉图叁地为例[J].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6].孙春日.晚清时期朝鲜移民“犯越”国境与中俄两国的对策[J].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

[7].张嘉琳.朝鲜移民与近代东北区域文化的多元化[J].山西青年.2018

[8].张春植.朝鲜流亡文人的身分认同与中国朝鲜族移民文学[J].民族文学研究.2018

[9].裴磊敏.安寿吉小说中朝鲜移民者生存意识变化的考察[J].北方文学.2018

[10].李丹.明末清初朝鲜移民金氏新达理家族研究[J].中州学刊.2018

标签:;  ;  ;  ;  ;  ;  ;  

朝鲜移民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