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建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意蕴论文

李建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意蕴论文

摘 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对当代全球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是在对近现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治理理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全球治理理念;作为一种新型全球治理理念,它既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深远意义不仅在于使人们明确当代世界究竟应当如何发展以及发展的未来图景,而且还更加深刻地蕴涵在人类应当选择何种生存方式这一价值考量之中。

关键词:资本原则;存在方式;人类命运共同体;和谐社会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在参与全球治理过程中自觉形成的基本方略,是解决当今世界各种难题、消弭全球各种乱象、促进世界和谐发展、实现人类社会合作共赢的“中国钥匙”“中国方案”。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新型的全球治理理念,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具有坚实的现实实践基础与深厚的理论渊源。它既体现着当今全球治理实践的迫切需要,又彰显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法论旨趣与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追求;它既在传统全球治理的陈旧理念和思维方式中寻求超越,又闪烁着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的智慧光芒。

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必然

马克思主义认为:“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 相反, 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1]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分析框架中,价值理念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有其基础和根源。作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战略思想是当今全球治理实践的现实需要的理论反应,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对当代全球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以及对当代人类生存处境与命运的深刻洞察与理性自觉。具体来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一种全球治理理念导向,是建立在对当今世界人类日益交融为一个相互影响的命运共同体这一基本实事的深刻洞识与体认之上的理论自觉。早在2013 年3 月,习近平就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2]习近平的这一深刻洞识是建立在以下事实之上的科学判断。

首先, 随着经济全球化广泛而深入的发展,世界各国已然深度嵌入全球市场体系之中,各个经济体或各国之间形成了深度交融与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共同构成了利益链条中的各个环节,任一环节的脱节都会造成整个利益纽带的中断。在此背景下, 一个经济体或一个国家的经济决策或贸易政策,特别是经济危机的发生会迅速通过全球市场机制的传导而波及全球,甚至影响世界整体的经济发展。 例如,1998 年东南亚引发而波及全球的金融危机, 以及2008 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经济大衰退,没有一个国家能毫发未损地独善其身而幸免于难,至今仍然有许多国家的经济未能完全恢复元气。 这些现象至少已经充分说明,人类已然生活在全球经济命运共同体之中。

其次,随着科学技术的高度发展,人类面临的各种安全挑战日益全球化,人们已然生活在一个共同的安全境况之中,面对着共同的安全挑战。 一方面,随着核武器、生化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出现,人类面临着自我毁灭的生存挑战,一旦爆发大规模战争,人类将无一能够幸免;一方面,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不仅把世界各国空前紧密地连在一起,而且人类经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已然对互联网形成了高度依赖;另外,交通工具及其技术的快速发展, 把人类居住的星球变成了“地球村”,在极大地缩短了人类交往的时空距离的同时,也缩短了疾病全球扩散的时空距离,最近几年的埃博拉病毒疫情和2003 年爆发的萨斯病毒皆曾引起世界性的恐慌。

再次, 全球性的环境资源和气候问题的出现,直接威胁着世界各国的生存与发展,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命运紧紧链接在一起。 一方面,二氧化碳过度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导致的气候变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诸如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降雨失调、气候异常等问题,不仅会给海洋岛国和沿海各国的大陆居民带来灭顶之灾,也直接威胁着全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和粮食安全,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地球人口的不断增加使得资源的消耗急剧增加以及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这不仅关乎人类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更直接涉及到人类文明的命运问题。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是对当代人类生存处境与命运的深刻洞察和理性自觉,是在对近现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治理理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全球治理理念。 作为一种新型全球治理理念的“中国方案” 和“中国智慧”,它既是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鲜明地体现着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和合”精神与“天下为己任”的博大情怀,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一脉相承。

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呈现

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是对以资本驱动为导向的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的超越。经济全球化发轫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全球扩展,迄今为止,这一全球化进程本质上走的是一条由资本驱动的发展道路。这一由资本驱动的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 不仅不可能真正实现全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带来全球性的发展危机,如经济危机、生态危机、资源危机等。一方面,它通过掠夺式的血腥剥削造成了世界范围内的巨大的贫富悬殊鸿沟,“导致了中心与边缘国家之间富裕与贫穷、 发达与落后的不平衡关系, 制约着世界的发展与稳定”[5];另一方面,资本驱动的经济全球化发展道路可能带来人类生存环境的崩溃。资本驱动的经济全球化道路服从的是资本增值的逻辑,而自然环境资源只能仅仅以有用性的方式呈现在这一逻辑面前成为资本增值的一个因素,因而这一由资本驱动的经济全球化发展必然导致资本对全球资源的残酷掠夺。事实上,这种掠夺已经触及自然的底线,即将导致人类生存环境的崩溃。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具有扭转或超越这种发展道路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规范价值。 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呼吁和倡导损人利己行为应当在世界各国加以杜绝,要“坚持合作共赢”的发展理念,尽力缩小国家之间发展的不均衡,“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6]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认为,“人与自然是共生共存的关系,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自然环境资源用之不觉,失之难续,因此它提出了人类应该坚持永续发展之路,“坚持绿色低碳, 建设一个清洁美丽世界”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之路。 [7]

尽管处于同一个命运共同体中的现实,要求人类应当以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和视角,寻求新型全球治理理念以维护人类共同的利益和价值,而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已经被正式写入联合国决议。 但是,由于狭隘和短视的民族国家利己主义利益观念的蒙蔽,再加上陈旧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思维方式“像梦魇一样纠缠着活人的头脑”[4],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尚未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人类自觉意识或全球政治家的普遍共识。 当然,也正因此而彰显出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必要性、紧迫性, 从而体现其现实意义与价值意蕴的重要性。具体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构建的必要性及其重大规范价值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成果的继承和发展,是对全球治理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升华。 理论源于实践,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发展是一个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 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已有成果的继承和发展。众所周知,为了应对全球化问题,从把握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出发,中国共产党人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曾先后提出了“包容性发展”和“建构和谐世界”等主张,2011 年更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提出,要以“命运共同体”的新视角,寻求人类共同利益和共同价值的新内涵……[12]。 这些探索及其相关理论的初步提出,无疑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的提出作了前期准备,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正是在这些前期准备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发展的。 另一方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也是对全球治理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升华。 随着全球性的经济、资源、气候、环境等非传统安全问题的不断涌现,国际社会也逐步建立了一些应对这些问题的全球性合作机制, 同时,这些非传统安全问题的层出不穷也迫使人们对传统国家利益观进行反思。 在这样的背景下,人们对共同利益也有了新的认识,并逐渐认识到人类社会是一个相互依存的共同体,随之一种以应对人类共同挑战为目的的全球价值观亦逐渐形成。习近平正是在深刻洞察到了这一国际发展大势,并在总结和升华已有实践经验与初步理论成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也正因为如此——因为一个理论的受欢迎程度直接跟人们对该理论的需要密切相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才能一经提出就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响应,并被写入联合国决议。

由于移植的脂肪组织术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吸收,因此单纯自体脂肪注射隆乳可能需要多次操作才能达到理想的胸部外形。移植脂肪的体积大多移植到3~6个月时才能达到稳定,因此再次手术实际也常选择在此期间[27]。而在移植脂肪时选择加入ADSC或ADSC+PRP,一次填充有效率则会明显上升,再次填充的概率及再次填充的次数也会相应降低[28]。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倡议的对持久和平的世界、普遍安全的世界、共同繁荣的世界、开放包容的世界、清洁美丽的世界的建构都是直接立足于当今人类全球治理现实实践需要而提出来的,它在超越和否弃陈旧的全球治理理念和思维方式的同时,为新时期全球治理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价值导向与理论指引,具有重大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必将对全球治理产生巨大影响。

总酸含量是反映酱油品质的主要指标之一,各有机酸与相应醇类经酯化反应可生成具有芳香气味的各种酯,从而赋予酱油特殊的风味[27],但过高的总酸能使酱油酸味突出,降低酱油的品质。《GB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28]中严格规定总酸含量不得超过 2.5 g/100 mL,本试验所检出的总酸含量均在标准限值之下,如图2。

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创新

综上分析可知,对当今人类来说,无论其国籍、民族、肤色、信仰如何不同,也无论其是否意识到,甚或愿意与否,事实上皆已处在同一个命运共同体中。从“人们的意识取决于人们的存在而不是相反”[3]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来看, 当今人类已然处在同一个命运共同体之中的事实, 就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出的客观现实基础,这说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并非偶然, 而是有其历史的必然性。

1.2.1 超促排卵 采用黄体中期短效长方案,于排卵后7 d开始使用短效达必佳针剂0.1~0.05 mg/d至扳机日,注射达必佳14 d后经超声及激素证实达到垂体降调标准后,使用果纳芬或果纳芬+乐芮/果纳芬+乐宝得促进卵泡生长。在1个卵泡直径≥20 mm或2~3个卵泡直径≥18 mm、每个直径≥14 mm卵泡平均血E2达到200~300 pg/ml时,根据卵泡多少及E2值分别给予注射HCG10 000 IU或艾泽1支,注射后36~37.5 h左右取卵。

其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是对霸权主义安全观的否定。 在美国等大国的主导下,全球安全治理体系一直朝着霸权主义的方向演变,它们否弃在国内奉为圭臬的平等与民主原则,在国际上奉行强权政治,在极力维护“一国独霸”的优势或大国之间“几方共治”的势力均衡的同时,肆无忌惮地践踏弱小国家的主权, 肆意干涉他国内政,妄图把本国的安全建立在他国的动荡之上,其结果不仅未能实现世界和平与安全,反而使自己也陷入了恐怖主义袭击的不安之中。 显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等倡议,[8]就是对这种霸权主义全球安全治理理念的彻底否定。“坚持对话协商”就是倡导一种主权平等与全球共治的民主协商原则,就是对强权政治与霸权主义的否定,而“坚持共建共享”则是旨在提倡互帮互助、责任共担、利益共享,共同营造合作共赢的全球安全治理新模式,是对“单边主义”“以邻为壑”的“零和博弈”思维的彻底否定。它要求命运共同体成员在追求本国发展时要兼顾他国的合理关切,在交往过程中坚持“合作共赢”的价值原则, 在谋求本国安全中促进命运共同体的整体安全,实现人类共同利益的持续增进。

再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是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摒弃。“文明的冲突”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根源之一,而“文明的冲突”现象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源于“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错误观念。原本人类文明的多样性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但在“西方文化中心主义”错误观念的左右下,“作为强势文化的西方文化常常将自身的文化价值观强加于其他国家,并且标榜自己代表了‘进步’和‘文明’,而给对方贴上‘落后’和‘愚昧’的标签”[9],这必然会导致其他文明群体的愤恨与不平,甚至激烈的反抗,由此使得文明差异演变成文明的冲突,甚至演变成世界冲突。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指出,“每种文明都有其独特魅力和深厚底蕴,都是人类的精神瑰宝”,不同文明之间会碰撞出艺术和智慧的火花,文化的差异性和多样性主张要开放包容,要“坚持交流互鉴”,要“让文明交流互鉴成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维护世界和平的纽带”。 [10]毫无疑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的这些主张是对“西方文化中心主义”的彻底摒弃。

再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充满着中国情怀与中国智慧,是对中国传统优秀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一种新型全球治理理念充满着中国情怀与中国智慧。 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充满着“以天下为己任”“天下一家亲”的家国情怀和“以民为本”“以民为先”的为民情怀,以及充满智慧的“和合”精神。继承和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秀基因,既是对中华文明的传承和延续,也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渊源。对此,习近平曾在2014 年中国国际友好大会暨中国人民友好协会成立60 周年纪念活动上的讲话中深刻地指出:“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 中华文化崇尚和谐, 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涵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习近平既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强调“文化自信”,又反对复古主义,强调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换与创新性发展,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中的中国情怀与中国智慧正是对此主张的生动写照。一方面,习近平始终以“实现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目标”, 积极推动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为己任,充分展露了他“以天下为己任”“天下一家亲”的家国情怀和“以民为本”“以民为先”的为民情怀。 同时,他在多个国际场合引用“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的诗句来表达推动世界各国共赢共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博大胸怀和历史担当。 另一方面,习近平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本原则作出了具体的阐释,提出了伙伴关系要“平等相待、互商互谅”、文明交流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生态体系要“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等等主张,充分彰显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充满智慧的“和合”精神。

首先,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彰显着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坚持人民主体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亦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价值立场, 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有机构成,亦必然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 习近平指出:“人类命运共同体, 顾名思义,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 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 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也就是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其根本价值追求是“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1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的实质是一种合作共赢的全球治理思想, 其核心是人民主体论,“合作共赢” 是其引导性价值规范,“合作” 就是要将世界各国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享” 就是全世界人民共享文明发展成果。因此,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重大战略思想就是要把中国人民和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结合起来, 顺应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不断创造、发展,实现全世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终极目标是实现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使“自由人的联合体”得以落实和建成。

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共生本真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立,离不开人类生存论的视角。建立共享共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前提是共生,没有共生就不可能有共享。 生存自古以来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人类生存的状态、生存的意义以及应该怎样生存等问题不断困扰着我们,也吸引着哲学社会科学不断进行思考和解答。 诉诸于“共生”这一途径,才能赋予“生”最实质的意义和最根本的价值。 违背共生的悲剧,在当今世界时常发生: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只是地区性事件,它关乎人类发展的可持续性,最终人类是在用自己的双手威胁着自身的存续;竞争关系的激烈演变,致使人际交往中信任缺失,群体关系弥漫着掠夺和欺骗,甚至于为了擭取最大化利益而采取战争等极端暴力的方式让群体之间、 人际之间极度紧张。 “生”的忧虑与挑战,激发人们对“共生”这一美好愿景的渴望。

在进行目标检测与跟踪时,仍然存在误检和漏检的问题,这时,对于检测到的目标是否是越界人的二次判断就比较重要。二次判断流程如图3所示。

共生是生物的自然选择和存在常态。生物普遍存在着趋利避害的特性,单独个体在面临外部危险时遭遇攻击的可能性高, 抵御风险的能力较弱,生存机率也比较低,因此,群居生活是生物的有利选择。 在整个生物进化过程中,群居性物种拥有明显的优势,也占据着更有利的地位。 群体力量要强于个体,群居生物在食物获取上更容易,物种也更加强壮和高大;群居环境更利于生存和成长,群居生物能够给予群体更好的庇护。人类的发展史其实就是群体不断整合、社会化日益加强、群体特征日趋鲜明的历史。 在现代文明发展进步的今天,“共生”受到人们的重视,但“共生”问题由来已久。 “共生”是反思的结果, 在饱受了两次世界大战的荼毒之后,“何以和平共生”成为国家间共处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后的冷战又把“何以族群共生”的问题摆上了发展的议程;面对着越来越频繁的民族冲突,“何以民族共生”的问题成了热议的焦点;经济全球化与政治多极化的发展,使得“何以文化共生”问题成为我们无法回避的现实;全球气候变暖、自然资源枯竭、自然条件恶化等现象又让“人与自然共生”成为时代的主题。

“共生”不只是简单的现代流行语,它具有深刻的生存哲学意蕴,与生物学意义上的“共生”有着本质差异。 达尔文提出的“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进化论思想, 过分强调了世界进化过程中的竞争关系,物种之间“共生”的模式被简单地视作优胜劣汰、征服与被征服的关系。特别是人类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总以征服者的姿态出现,妄图战胜自然进而确保自身的优先性。 共生现象存在于自然界之中,反映的是同质物种的共栖状态,比如狼、蚂蚁以及蜜蜂, 同种的物种为了维持基本的生理需求、保存自己、提高生存概率,在本能的驱使下展开合作。 自然环境中物种的合作与“共生”是被动的,只发生于同类物种之间,对异质物种则大多数情况下处于关闭状态。 但这并不是我们所谓的现代意义上的“共生”,现代概念的“共生”打破了原有相同物种的界限和桎梏, 肯定群体间的差异性和自由交往的能力,接受物种的异质性,建立的是一种积极的社会联系。与此同时,现代意义上的“共生”与过去的“和平共处”的区别在于,“和平共处”是权宜之策,具有消极的倾向和特征,“共生”则积极化解相互对立的局面,以互相理解为前提,谋求双方的合作与共赢,主张“积极共生”。 “和平共处” 的参与方在观念以及价值体系上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双方立场坚定、互不认可,难以实现彼此认同,最终只能采取妥协和退让,权宜地接纳共同存在的现实。 “和平共处”是参与双方相互对立下的稳定状态, 是一种平衡的制约关系和控制张力,一旦平衡的局面被打破,冲突和矛盾可能就会相继而生,进而影响和改变整个“和平共处”的格局。“积极共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时代也为“积极共生”提供生存土壤,创造着历史机遇:世界全球化进程加快,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交通网络日益便捷,世界逐渐链接为一个整体;国家经济交往中的利益联系和多元合作日益密切, 相互依赖性增强; 冷战的结束告别了意识形态差异的争端,世界各国文化互动愈加频繁,异质文化的排斥性减小,文化宽容度、认同度以及欣赏水平提高;外部环境的变化为“共生”提供存在的可能,并且产生了“共生”的诉求。 “共生”的基本理念在现代社会不可或缺。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人在本性上是社会的、共同的存在,这句话意味着人完全不能过个别的、分散的、孤立的生活,不能没有自己所属的某种共同体或集团。 但人通常不能不同时营造这样的社会生活, 即与另外的种种层次和意义上不同的共同体和集团保持着某种关系。 ”[13]如马克思所言,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是具体的存在,其本质在于社会属性,而非动物属性。社会属性决定了人在本质上是社会的动物,社会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合作互惠成为可能。 但是,人的“共生”同样具有前提条件, 按照日本学者山口定的观点,这些制约包括人类的“共生”不只是赤裸裸的利益关系的联结,还蕴含着情感、理性、道德以及伦理等因素, 这与仅为谋求生存和利益的动物共栖明显不同。

需要注意的是进行仿写训练,应选准范文的仿写点,注意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这样才能使学生吸收前人的经验,提高知识迁移的能力,从而更好地促使阅读,形成一种良性的循环。“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学生与文本的深层次对话,在学生的情感世界里激起层层涟漪。可以说,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凭借读写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从而实现语言的外化,达到跳出文本用语言,加深对文本的感悟,体味“语文味”。

总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大战略思想既是对当代全球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更是对当代人类生存处境与命运的深刻洞察和理性自觉,是在对近现代以来资本主义全球治理理念认真反思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新型全球治理理念。作为一种新型全球治理理念,它既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以推动不同文明开放交流、包容互鉴,不同国家和平发展、合作共赢为旨趣,既否定了霸权主义的全球发展与治理模式, 又摒弃了“零和博弈”“以邻为壑”的落后思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深邃的世界意识和胸怀天下的责任当担。尽管不和谐的声音目前在世界上依然存在,尽管一些罔顾人类已经处于命运共同体这一实事,仍然奉行霸权主义、单边主义,仍然采取违背合作共赢原则的以邻为壑、危机外嫁等倒行逆施的行为,然而正所谓“寒冰不能断流水”“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全球性问题的凸显注定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完全脱离其他国家而独立发展,任何国家想要获得持续长久的发展就必须坚持国际合作,在合作中寻求共同的发展,共同创立安全稳定的环境,共同创建美好生活。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8,9.

[2]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272.

[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669.

[5]陈学明,等.科学发展观与人类存在方式的改变[J].中国社会科学,2008(5).

[6][7][8][10]习近平.习近平主席在出席世界经济论坛2017 年年会和访问联合国日内瓦总部时的演讲[Z].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27,29,24-25,29.

[9]刘舫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超越[N].光明日报,2017-09-23.

[11]习近平.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的主旨讲话[N].人民日报,2017-05-14.

[12]曲星.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价值观基础[J].求是,2013(4).

[13]尾关周二.共生的理想[M].卞崇道,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132.

Philosophical Implication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LI Jianhua
(School of Marxism, Zhejiang Normal University,Jinhua 321004, China)

Abstract: The proposal of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completely conforms to the contemporary global development tendency, and is a new global governance idea which has been proposed based on the reflection of capitalism globe governance thought since modern times. As a new global governance idea, it is not only a creative transformation and an innovativ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but also a newest achievement of sinicization of Marxism. Building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has a deep significance in making people understand how to develop and the future global development blueprint, and which way that people will choose to live by.

Key words: capital principle; state of existence; a community with a shared future for mankind; harmonious society

中图分类号:B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65(2019)02-0055-06

收稿日期:2018-12-20

作者简介:李建华,男,湖南桃江人,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特聘长江学者,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

[责任编辑 杨 捷]

标签:;  ;  ;  ;  ;  ;  ;  ;  ;  ;  ;  

李建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哲学意蕴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