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箕状断陷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缓坡,湖盆,盆地,油气,沙河,性气,地层学。
箕状断陷论文文献综述
姜大朋,何敏,张向涛,彭光荣,牛胜利[1](2019)在《箕状断陷控洼断裂上下盘油气成藏差异性及勘探实践——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X洼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箕状断陷是中国东部陆架边缘盆地常见的洼陷样式,其陡坡带是有利的油气成藏区带之一。控洼边界断裂对于陡坡带油气成藏具有明显控制作用。断裂带内部结构导致下盘油气成藏模式不同于上盘。以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X洼控洼边界断裂(X断裂)为例,分析认为其为一条长期继承性活动的大断层,发育完善的破碎带和断层核二元结构,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X断裂对下盘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及其与上盘的差异。采用定性+定量的方法评价认为,X断裂发育连续的致密断层岩,在主要目的层具有良好的侧向封闭性;导致两盘成藏差异的是断层垂向封闭性。X断裂下盘油气成藏的运移方式异于上盘,由于断层核的遮挡,油气并不是直接充注圈闭,而是通过断层末端或者转换带的连通砂体以类似于螺旋楼梯式的方式运移至下盘。综合认为,X洼下盘断圈构造具有勘探潜力并得到了钻井证实。(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期刊2019年02期)
代登亮,董清水,任燕宁,王继远,刘哲[2](2015)在《松辽盆地深层箕状断陷岩性气藏成藏规律分析——以王府断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地震、钻探及测试资料综合分析表明,王府断陷气藏类型主要以火山穹窿构造-岩性型、砂岩上倾尖灭型及透镜型岩性气藏为主。内部具有储集区段的火山穹窿与火石岭组或沙河子组烃源岩构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火山穹窿构造--岩性气藏形成的基础;同沉积控盆断裂边缘扇叁角洲上倾尖灭舌状砂体与优质烃源岩指状交互是上倾尖灭岩性气藏形成的主要条件;沙河子组烃源岩包裹火石岭组松散火山锥体垮塌重力流是构成透镜型岩性气藏的关键要素。并概括出了王府断陷成藏模式,指出断陷斜坡区是上倾尖灭岩性气藏有利成藏带,次级凸起区是火石岭组火山穹窿构造-岩性气藏与沙河子组透镜型岩性气藏的迭合发育带,与次级洼槽相邻的隆起边缘区易于形成火山穹窿气藏。(本文来源于《世界地质》期刊2015年04期)
刘磊,钟怡江,陈洪德,王峻[3](2015)在《中国东部箕状断陷湖盆扇叁角洲与辫状河叁角洲对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东部箕状断陷湖盆短轴方向,常常发育扇叁角洲和辫状河叁角洲,二者均可形成良好的油气储集体,但在岩芯以及地球物理资料的识别上常常容易混淆。通过对它们沉积特征、地球物理资料特征、含油气性和控制因素的对比研究和分析认为:扇叁角洲是陡坡带冲积扇直接入湖形成,地震反射特征为楔形前积,沉积物成分成熟度和结构成熟度均低于辫状河叁角洲,沉积特征反映重力流和牵引流双重作用;辫状河叁角洲是缓坡带辫状河入湖形成的叁角洲,向湖盆方向推进较远,地震反射特征为迭瓦前积,沉积特征反映牵引流作用。扇叁角洲易形成构造—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有利相带为扇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席状砂以及前扇叁角洲容易发育的滑塌浊积扇;辫状河叁角洲易形成地层—岩性油气藏和岩性油气藏,有利相带为辫状河叁角洲平原辫状分流河道,辫状河叁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席状砂以及半深湖中的浊积岩体。古气候变化、构造—古地貌以及湖平面变化速率叁者共同作用于扇叁角洲和辫状河叁角洲的沉积特征,其中构造—古地貌是主控因素。结合二者沉积特征差异,建立了中国东部箕状断陷湖盆扇叁角洲和辫状河叁角洲沉积模式图,以期能对相似构造背景下扇叁角洲和辫状河叁角洲的分析与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本文来源于《沉积学报》期刊2015年06期)
李青松,张世奇,程浩,郭峰,魏孟吉[4](2015)在《陆相箕状断陷湖盆沉积差异性研究——以冀中富油凹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冀中富油凹陷古近系沙河街组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区内地震资料、岩心资料、测录井资料的研究,将陆相箕状断陷湖盆按盆缘类型划分为高盆缘型和低盆缘型两种;并且对廊固、霸县及饶阳叁个凹陷各个时期的盆缘类型进行了判定。在整个Es3-Es4发育时期,廊固凹陷大部分时期属于高盆缘类型,霸县凹陷既有高盆缘型也有低盆缘型的特征,饶阳凹陷均为低盆缘型。在此基础上,对不同凹陷相同构造带的沉积特征进行了对比。对比发现,高盆缘型陆相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主要发育粗粒的近岸水下扇,中央洼槽带半深湖-深湖沉积范围广阔并发育湖底扇;低盆缘型陆相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主要发育较细粒的扇叁角洲,中央洼槽带发育规模较小的滨浅湖;二者之间缓坡带沉积特征没有太大差异,都主要发育辫状河叁角洲。最后分析得出箕状断陷湖盆沉积特征差异性主要受构造活动等因素控制。(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5年17期)
宋国奇,郝雪峰,刘克奇[5](2014)在《箕状断陷盆地形成机制、沉积体系与成藏规律——以济阳坳陷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中国大陆东部自进入地台活化阶段以来形成的诸如济阳坳陷等沉积盆地,主要表现为箕状断陷形式,剖面为典型的"断超结构"。其成因与太平洋板块向中国大陆俯冲,引起地壳拉张减薄,进而导致一系列断裂发生伸展活动有关;箕状断陷盆地陡坡带、洼陷带和缓坡带构造活动强度不同,受其控制的沉积体系及其组合,表现出与古地貌背景的对应性;受构造-沉积充填特征控制,盆地内圈闭类型、输导体系、成藏动力等成藏要素分布的有序性,决定了盆地油藏类型分布的有序性;不同构造岩相带成藏主控因素及其组合样式的差异性,衍生出区带油气富集与控藏模式的差异性。对应于不同区带的代表性隐蔽油气藏,陡坡带以砂砾岩体成岩封堵成藏模式为主,洼陷带以浊积扇体压力-隐蔽输导控藏模式为主,缓坡带以滩坝砂岩叁元控藏模式为主。总之,中国东部古近纪箕状断陷盆地具有明显的石油地质"四性"特征,即箕状断陷盆地形成的必然性、沉积体系发育的对应性、油藏类型分布的有序性以及成藏主控因素的差异性。(本文来源于《石油与天然气地质》期刊2014年03期)
周立宏,韩国猛,牟智全,唐鹿鹿,董素杰[6](2013)在《箕状断陷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以歧北斜坡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箕状断陷缓坡区面积大,坡度缓;砂体远源输送,分选好,物性好;油气近源充注、供油面积大;成藏条件优越。歧北斜坡为大面积多阶挠曲缓坡,受孔店、港西和燕山物源波及,以辫状河叁角洲和远岸水下扇为主体的多种类型砂体迭置于多阶斜坡之上,形成满坡含砂的格局。中、低斜坡位于古近系有效烃源岩范围内,近源-源内复式联合疏导,具有"两期充注、先油后气、差异聚集、高油低气"的特点,形成多层系岩性地层油气藏大面积迭置连片分布,是勘探的最有利靶区。(本文来源于《石油地质与工程》期刊2013年01期)
金凤鸣,李宝刚,崔周旗,董雄英,王海潮[7](2011)在《箕状断陷缓坡带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箕状断陷缓坡带勘探面积大,长期继承性发育,紧邻洼陷带生油中心,具有优越的成藏条件。缓坡带油气的富集取决于多个地质因素:缓坡带烃源岩的分布增加了高倾角缓坡带油气的丰度,直接决定着低倾角缓坡带油气的分布;地层倾角控制缓坡带油气横向运移距离和油气分布范围;鼻状构造带是缓坡带油气区域运移的指向;缓坡带内侧同生断层的断距控制油气富集的层位,断距大,油气富集层位多;缓坡带反向断层侧向封堵性强,靠近凸起规模较大的反向断层控制着油气分布,构成了缓坡带油气的成藏边界。(本文来源于《断块油气田》期刊2011年06期)
刘传虎,王学忠[8](2010)在《陆相箕状断陷缓坡带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勘探实践——以埕岛东坡东营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济阳坳陷陆相箕状断陷缓坡带地层是逐渐超覆于中生界、古生界潜山上的披覆状沉积。这类沉积在渤海湾下第叁系地层中广泛发育,并极大地受古地貌特征的控制。在特定的古地貌条件下,基准面旋回控制下的沉积充填序列及生储盖组合的分析加深了对储层及隐蔽油气藏成藏机理的认识,并对济阳坳陷缓坡带油气勘探具有较大的指导作用。埕岛地区东部斜坡带东营组勘探程度相对较低,进行层序地层学研究、建立其地层格架是油气勘探的重要研究内容。将层序地层学原理应用于陆相断陷盆地缓坡带,并结合沉积发育特征、厘定地层界线、划分地震旋回,建立层序地层序列,有效地指导了济阳坳陷缓坡带油气的勘探。(本文来源于《特种油气藏》期刊2010年06期)
谭先锋,田景春,陈兰,张守鹏,王伟庆[9](2010)在《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对成岩演化控制作用探讨——以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层序地层研究为基础,根据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镜质体反射率、X衍射及地球化学等分析,对东营凹陷沙河街组层序与成岩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层序部位具有不同的成岩响应,低位体系域主要发育微晶方解石胶结、硬石膏胶结、黄铁矿胶结等,湖盆扩张体系域主要发育有铁碳酸盐胶结、粘土矿物胶结等;高位体系域主要发育有白云石胶结、铁白云石胶结、溶蚀作用、粘土矿物胶结等;层序界面附近主要发育溶蚀现象和铁碳酸盐岩胶结现象。层序发育过程中,原始水介质条件及元素富集规律是引起早期成岩响应的主要因素,并对早期的成岩物质组分造成强烈影响;讨论了层序对成岩演化的控制作用,主要体现在3个方面:a.层序发育控制了原始成岩组分,进而控制后期成岩改造;b.早期成岩作用对层序发育过程具有一定的响应关系,后期成岩改造掩盖了部分成岩响应;c.层序界面通过河流作用、沉积间断减缓压实作用、后期成岩流体的侵入作用对成岩演化造成影响。(本文来源于《中国地质》期刊2010年05期)
田景春,李明瑞,张世平,谭先锋,谢峰[10](2010)在《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相特征——以东营凹陷北陡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东营凹陷在古近纪沙河街组沉积期为北陡南缓的箕状断陷湖盆。通过钻井岩心、测井、薄片及扫描电镜分析,在断陷湖盆的北陡带沙河街组中识别出了洪积扇-扇叁角洲-近岸水下扇-滑塌浊积扇-湖泊沉积体系,建立了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及层序演化模式。在此基础上,详细研究了层序地层格架内的成岩作用特征,主要成岩作用特征有压实作用、压溶作用、溶解作用等;东营凹陷北部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不同层序内的成岩相类型、特征,主要有铁碳酸盐胶结、石英次生加大、高岭石充填、塑性组分溶蚀、铁碳酸盐胶结、混层黏土及硬石膏充填成岩相。(本文来源于《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期刊2010年03期)
箕状断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地震、钻探及测试资料综合分析表明,王府断陷气藏类型主要以火山穹窿构造-岩性型、砂岩上倾尖灭型及透镜型岩性气藏为主。内部具有储集区段的火山穹窿与火石岭组或沙河子组烃源岩构成有利的生储盖组合是火山穹窿构造--岩性气藏形成的基础;同沉积控盆断裂边缘扇叁角洲上倾尖灭舌状砂体与优质烃源岩指状交互是上倾尖灭岩性气藏形成的主要条件;沙河子组烃源岩包裹火石岭组松散火山锥体垮塌重力流是构成透镜型岩性气藏的关键要素。并概括出了王府断陷成藏模式,指出断陷斜坡区是上倾尖灭岩性气藏有利成藏带,次级凸起区是火石岭组火山穹窿构造-岩性气藏与沙河子组透镜型岩性气藏的迭合发育带,与次级洼槽相邻的隆起边缘区易于形成火山穹窿气藏。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箕状断陷论文参考文献
[1].姜大朋,何敏,张向涛,彭光荣,牛胜利.箕状断陷控洼断裂上下盘油气成藏差异性及勘探实践——以南海北部珠江口盆地惠州凹陷X洼为例[J].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2019
[2].代登亮,董清水,任燕宁,王继远,刘哲.松辽盆地深层箕状断陷岩性气藏成藏规律分析——以王府断陷为例[J].世界地质.2015
[3].刘磊,钟怡江,陈洪德,王峻.中国东部箕状断陷湖盆扇叁角洲与辫状河叁角洲对比研究[J].沉积学报.2015
[4].李青松,张世奇,程浩,郭峰,魏孟吉.陆相箕状断陷湖盆沉积差异性研究——以冀中富油凹陷为例[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
[5].宋国奇,郝雪峰,刘克奇.箕状断陷盆地形成机制、沉积体系与成藏规律——以济阳坳陷为例[J].石油与天然气地质.2014
[6].周立宏,韩国猛,牟智全,唐鹿鹿,董素杰.箕状断陷缓坡带油气成藏模式——以歧北斜坡为例[J].石油地质与工程.2013
[7].金凤鸣,李宝刚,崔周旗,董雄英,王海潮.箕状断陷缓坡带油气富集的主要地质因素[J].断块油气田.2011
[8].刘传虎,王学忠.陆相箕状断陷缓坡带层序地层学研究与勘探实践——以埕岛东坡东营组为例[J].特种油气藏.2010
[9].谭先锋,田景春,陈兰,张守鹏,王伟庆.陆相断陷湖盆层序对成岩演化控制作用探讨——以东营箕状断陷湖盆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J].中国地质.2010
[10].田景春,李明瑞,张世平,谭先锋,谢峰.箕状断陷湖盆陡坡带层序地层格架内成岩相特征——以东营凹陷北陡坡带古近系沙河街组为例[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