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一步立足江南,做好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祝贺“江南论坛”成立60周年(四篇)

进一步立足江南,做好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祝贺“江南论坛”成立60周年(四篇)

一、进一步立足江南 搞好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贺《江南论坛》创刊60周年(四则)(论文文献综述)

朱倩倩[1](2021)在《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路径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文旅品牌的优劣成为众多游客选择旅游目地的的重要指标。打造优秀的文旅品牌,离不开传播,有效的传播可以扩大城市的影响力,提升城市的综合竞争力。在文旅融合和全媒体理念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的主流报业集团可以更好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在构建文旅融合的大传媒体系中进行有益的探索,推动地方文旅产业跨越式发展。本文从传播学角度出发,以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作为研究对象,以营销学、广告学的相关理论作为铺垫,采用文献分析法、案例研究法、文本分析法,并借助拉斯韦尔“5W”模式对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的传播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合相关的活动案例,分析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的传播策略和主要经验,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包括:媒介宣传形式化严重,忽略互动机制、新媒体运营能力欠佳,受众关注度降低、内容需提质,议程设置功能仍缺失。最后,根据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从内容方面、互动方面、技术方面、活动策划方面四个维度提出相应的文旅品牌传播优化路径,也为其他主流媒体集团现阶段文旅品牌的传播和推广,提供新的发展思路。

苏彬[2](2021)在《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党在宣传战线上的重要任务之一,党中央历来对此高度重视。无神论宣传教育在近年来取得丰硕成果,但在现实中,仍有少数党员“不信马列信鬼神”,宣传无神论仍面临缺乏学科支撑、频频遭受污名的境遇。因此,对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历程及经验启示进行梳理和总结,对于推进马克思主义无神论学科建设,廓清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成见,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都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大量文献研究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的无神论宣传教育可分为五个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清除了“左”的错误,根据毛泽东“研究宗教,批判神学”的批示精神,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进马克思主义宗教学学科建设,为无神论宣传教育确立了理论前提,构筑了学科基础;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党中央对新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作出总体部署。但在学术界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争论之后,无神论宣传教育逐渐失去学科支撑而走向式微,导致有神论的影响失去了制衡力量而持续扩大;上世纪90年代,针对社会转型和神秘主义影响所带来的伪科学、封建迷信蔓延,一批专家学者联起手来大力宣传无神论,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使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世纪之交站在新的起点之上;新世纪之初,面临“宗教热”的蔓延和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中央有关部门就无神论宣传教育和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作出部署,中国社会科学院成立了无神论的实体研究机构,为无神论宣传教育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和有关无神论宣传教育的争议,党中央坚决遏制宗教极端思想蔓延,提出“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等新论断,开辟了无神论宣传教育理论创新和实践发展的全新局面。通过总结这段历程可以发现,无神论宣传教育在不同历史时期总能根据当时的形势,调整工作重心,勇担时代责任,应对风险挑战,在与有神论进行长期思想斗争的过程中表现出此消彼长的发展态势。在新时代进一步推进无神论宣传教育,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基本前提,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有力推动,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重要依托,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坚实基础。

李凯[3](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冷战结束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谋求合作共赢与协同发展为越来越多的国家所认同,以往的军事与政治等硬实力较量已经悄然向硬实力与软实力相结合的综合竞争方向发展。文化作为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综合国力竞争与国家间交往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成为了各国开展国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在现代国际交往中,谁占领了文化领域,谁就占据了主动地位。第一章,主要就文化外交的相关概念和特点进行了具体的概述。文化与文化外交有着深刻而复杂的内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共识,该章通过对文化、外交和文化外交内涵沿革过程的梳理,进而对三者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且对文化外交的三个特征进行了总结,指出文化外交具有长期性、非独立性和双向性的特征。第二章,主要就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的发展脉络进行了系统而详尽的梳理。本章将我国文化外交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改革开放之后至十八大之前,以及十八大至今”三个阶段,并以时间为主线对每个阶段的中国文化外交工作和成就进行了整合与梳理。第三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的特点与作用进行了概括和总结。重视文化外交工作是我们党和国家一直以来保持的优良传统,特别是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秉持原有科学认识和正确做法的基础上,认真总结经验与教训,使我国的文化外交工作实现了重大突破和发展,呈现出了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性、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宣传方式的多样性、内容体系的全面性和交流层次的宽广性五个特点。同时,通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文化外交领域的不断探索与生动实践,也使我国的文化外交工作充分释放了活力并发挥了应有的作用,不仅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而且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深化了我国的国际交往力,还维护了我国的文化安全,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第四章,主要对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提升路径进行了梳理和探索。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我国在文化外交工作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来自国内外的挑战。一是我国文化外交面临着来自文化之间的差异和意识形态的冲突两个方面的外部挑战。二是我国文化外交也存在有一些内在不足,需要进一步优化,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文化外交行为主体建设有待提升;第二,文化外交传播路径仍需优化。因此,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上,要进一步实现新发展,就必须从以下四个方面做起:第一,增强文化外交对象国研究;第二,加强文化外交行为体建设;第三,完善文化外交机制体制;第四,优化文化外交传播路径。

张瑞军[4](2017)在《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政党是当今世界政治舞台的主角,世界上的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是由政党执掌国家政权来治国理政。综合国力的竞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执政党的执政水平和能力及效率的竞争,而这有赖于执政党自身的建设。尽管从世界范围看,各国执政党执政模式有异,执政方式不同,但都面临着政党自身建设的问题,这是一个关乎政党自身命运沉浮和国家前途所在的大问题。众所周知,党建是“五位一体”,但仔细掂量,思想建设排在首位,也是其他建设的前提和基础,而在思想建设中抽丝剥茧,寻求根本,我们会发现,政党价值观作为政党的一种主体认知,对于政党的思想建设意义重大,某种程度上是政党“立党之道”。没有这个“道”,意味着政党没有灵魂。特别是在其中处于中心位置、具有统摄和支配作用的核心价值观,更是一个政党生存发展的灵魂支柱。在此意义上,本文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立足当下中国时空环境,应情应景,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已经进入关键时期,中国共产党自身也在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面临思想建党和制度治党的双重任务。现实中部分党员干部理想信念动摇、精神迷茫、信仰缺失,不仅损害了党的形象,妨碍了党建的伟大工程,也影响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事业,这就急需要一种能重塑党员干部精神脊梁的价值指引;从党执政的角度而言,如何摆脱苏东剧变带来的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阴影而实现长期执政的目标,也急需要一种能凝聚人心的精神支柱;此外,中国社会目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这也需要执政党提供一种意识形态上的价值先导。所有这些都表明有必要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凝练其具体内容,这是党自身建设的要求,也是时代的要求。遵循历史逻辑,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的洗礼中诞生、成长和发展壮大,所以它的核心价值观必然会反映一个马克思主义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宗旨、做事原则和目标指向。找到研究的逻辑起点,就不难层层铺开,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本质和内容。当然,本文并不是单纯为了研究一个概念,证明其存在与否,而是立足上述中国和中国共产党面临的现实境遇,遵循提出依据、基本理论、具体内容、如何建设的内在逻辑理路进行研究。本文分为六章内容,集中研究的主题是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问题,围绕这一主题主要分为三大块内容:前提是分析为什么要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并进行内容凝练,依据是什么,即第一章;主体是具体探讨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包括从基本理论到具体内容,即第二、三、四、五章;第六章是在明确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是什么的研究基础上,联系当代中国党建背景对如何进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作出探讨,是对前文的一个拓展。按照这一逻辑理路,各章内容简述如下:第一章阐述了提出依据,是为了说明这一概念的提出必要性,作为一种事实存在有必要对其进行内容的明确凝练来指导现实。这种依据来自三个方面:首先,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深厚的历史底蕴,它的凝练内容是深深扎根于中国传统历史、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和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史当中;其次,从理论溯源,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和价值圭臬,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所蕴涵的价值理念从理论上证明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真实存在,为其提出提供了理论依据;再次,从当今中国时代背景出发,提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概念并凝练其具体内容有现实依据,对于全面从严治党下坚定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走出世界共产主义运动陷入低潮的阴影,实现执政党的长期执政和引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践行都意义重大。在论述的过程中采取历史分析的方法,比照现实,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必要用清晰明确的语言凝练出来。第二章论述基本理论内涵,为了界定概念并为聚焦凝练其具体内容作理论上的铺垫和先导。从政党价值观的基本概念入手,由表及里、由一般到具体,分析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进而向内挖掘其本质,分析其特征。此外,本章也从国际、国内、党内分析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指向,以期更完整深层地把握其基本概念和本质,并引出其具体的内容构成。本章第三节的内容在全文至关重要,抽象地概括出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即核心价值旨归、基本价值准则和终极价值目标,其中“核心”“基本”“终极”是核心的集中体现,而“旨归”“准则”“目标”则是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这一节在行文上也有铺垫过渡作用,引出了下面凝练的具体内容。本章在论述的过程中遵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逻辑思路,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有着坚实的理论基础。第三、四、五章是本文的主体内容,目的是清晰明确地聚焦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这三章分别论述了三个具体构成,即“人民至上”“实事求是”“人类解放”,将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聚焦到这三点上,是因为它们确实是党价值观当中最“核心”的东西,能集中反映党的阶级属性、宗旨意识、价值准则和价值目标。这三章阐述的逻辑思路也大致相同,遵循了理论逻辑和历史逻辑的统一,都采取了历史分析的方法,间或也运用了比较分析的方法,横向借鉴了苏共等其他执政党的执政经验教训。在阐述各自理论来源或理论内涵的基础上,历史地回顾总结党的认识和实践历程,最后从深层挖掘分析它们为什么能成为党的核心价值观,也是结论性内容。第六章试图从前文研究的基础上,立足当下全面从严治党的党建背景,阐述如何进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因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本身就属于党的思想建设,将其置于全面从严治党的布局、过程和实践中进行战略定位,正视其现实挑战,进而从其他四个维度来阐述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理路,既有针对性,也有操作性。在论述的过程中采取系统分析的思维方法,将党的核心价值观建设置于全面从严治党整个体系中去考量,从而得出结论: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不能单兵作战,而是一项协同并进的系统工程。

姚丹[5](2016)在《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选题源于导师研究方向“古代造物研究”,以兴起于元代吴兴(今湖州市善琏镇)的“湖笔”作为研究对象,因当地笔工至今秉持“尖、圆、齐、健”的工艺和恪守“精、纯、美”的质量标准,在(明)谢肇淛的《西吴枝乘》中被誉为“吴兴毛颖之技甲天下”,又在(明)《湖州府志》中赞为“湖笔名于世”,奠定了它优良品质的声誉。但如今全国各地出现大量劣质“湖笔”,为与这类产品区别,特以“传统湖笔”取而代之。本课题是《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其中“文化生态”是以“文化与环境的关系”和“具体文化形态间的关系”的研究成果为基础,结合“传统湖笔”,从共时性和历时性两方面入手,探究其与产地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间的内在联系;分析其制作的工艺文化、销售的商业文化和使用的文人文化间的关联,勾连出笔工、笔商和书画家间的互动关系。研究的思路是,以毛笔发展的历史为背景,从比对出土毛笔实物和文献记载入手,归纳总结出各主要阶段的毛笔工艺与文化特色,以衬托出湖笔的独特性,借助田野调查法、文献法、比较研究法和个案研究法,从“中国古代造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个维度进行探讨,提出相关理论。综合两方面近三十年相关研究发现,有关“传统湖笔”的历史和文化研究缺失,以及在“非遗后”背景下的探讨也存在严重不足。因此,本文的主旨针对以上内容展开,相关研究成果总结如下:第一,传统湖笔兴起与发展研究。系统研究了在毛笔历史发展的大背景下,湖笔兴起源于元代江浙文人圈的形成。基于元明时期地方府志和文人笔记中有关歌颂笔工诗文的相关记载,揭示出吴兴精英笔工以个人或群体的形式与江浙文人间的互动关系,共同构成一个地域性的文人圈。随后,由于明清时期文化中心的转移和当地产业结构的调整,促成了湖州笔工群体的分化,出现了“笔客”。这一群体在文化中心城市的行商,促进了湖笔向全国范围的扩展,同时伴随其中部分坐贾的形成和湖笔店铺的创立,最终导致湖笔形成全国性的影响力。第二,传统湖笔文化与相关环境研究。提出了传统湖笔“文化场”的概念,分别以制售的物理空间(笔市、笔舫和笔店)和文化环境(传统湖笔组织、节令民俗与信仰)展开。认为笔市和笔舫虽然已随着历史发展而消逝,但曾经却是传统湖笔文化生态的有机构成;笔店前店后坊的布局,体现出制售和展示的功能,又因店内装潢所反映出的文人趣味,而具备了综合性特色,展示了店家的经营策略;“吴县笔业职业工会”是以抗战期间旅居苏州湖州籍笔工为主体成立的传统湖笔组织,它的成立与发展为日后善琏湖笔的复兴保存了有生力量;最后善琏笔业制售的信仰是以“蒙恬会”为具体表现,而相应民俗则是受到节令、蚕桑与农事等因素的直接影响。第三,传统湖笔文化内涵研究。经过系统分析传统湖笔,提出了制作的“工艺性”、承载的“知识性”与经营的“品牌性”。首先,认为制作的“工艺性”是传统湖笔文化的基础,反映出对毛笔制作工艺的继承与发展;其次,研究其承载的“知识性”是通过曾经作为贡品,文人趣味的融入和作为文房陈设等内容表现;最后,经营的“品牌性”是从民国时期外埠湖笔店对“品牌”和“商标”的重视以及对产品种类的“多样化”发展而来。本文旨在通过应用“文化生态”的研究成果,对兼具“一般造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属性的传统湖笔进行研究,深入探讨中国古代造物领域的本体性知识,推进“非遗后”研究,同时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亦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贾伟[6](2016)在《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移民族群与城市化进程的角度,对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现象和相关文学叙事做了梳理,着重分析了江南文化、乡土文化、市民文化与上海城市发展之间的互动和影响。论文从移民族群的文化认同角度,提出了“上海客”、“都市乡愁”等概念,对移民作家、文学社团以及文学作品中的移民生活进行了不同层面的解读和分析,认为20世纪上半页的上海移民不仅处在从乡土向都市的空间转换过程中,也经历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剧烈转型。移民群体乃是上海城市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推动力,包括作家知识分子在内的移民族群一方面保留了诸多原有地域文化的烙印,另一方面又不断融入到上海这座大都市中,通过社会身份的重新建构和对城市的文化认同,逐渐成为新的都市市民。在这一过程中,城市和乡土一样可以成为人们心灵栖息的所在,在对城市生活和文学想象的不断深化中,一批批外来移民从“上海客”成为“上海人”,完成了他们的现代性身份的转换,也形成了上海这座城市特殊的家园记忆。

吴建雄[7](2012)在《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文中提出本文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法律观为指导,运用政治学、宪法学、刑法学、民法学、经济法学、行政法学、诉讼法学多学科知识,立足于中国国情,从政治理论基础、文化历史源流、司法实践传承和改革发展进路等方面,阐明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审判机关与检察机关分享司法权的二元司法模式之科学性和合理性。从组织架构、权力结构、运行方式和完善路径等方面,厘清了中国一元宪政体制下二元司法模式,与西方三权分立宪政体制下审判中心司法模式的结构性差异;通过回应二元司法体制质疑的学术观点,在对司法权配置模式和实践状况进行深入考量的基础上,系统回答了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二元司法模式,怎样建设完善二元司法模式的问题。第一,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概念与基础。主要阐明二元司法模式的概念与内涵,并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人民主权学说和法律监督思想,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基本理论和中国的国情基础及历史文化基础等方面,论证该模式的合理性、必要性。第二,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主要阐述该模式是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选择,形成于域外借鉴,巩固于实践传承,发展于改革开放,并对这一过程中有关审检并列司法体制和检察权的属性等学术争论进行梳理和回应。第三,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组织架构。从二元司法架构的域比较入手,揭示中西司法不同的宪政定位和中西司法机关概念与内涵的差异。从审检并列的宪政依据,审检对应的机构设置,法官检察官管理制度及审检并列的制度价值等方面,论证审检并列的司法体制架构是中国特色的二元司法模式的组织基础。第四,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职权配置。从审检职权配置的历史演进入手,对刑事诉讼中的审检职权、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审检职权、非诉讼活动中的审检职权配置进行阐述和分析,论证以实体裁判为特征的审判权和以程序控制为特征的检察权,是中国特色的二元司法模式的两个核心。第五,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运行方式。从刑事诉讼之司法运行,民事行政诉讼之司法运行和中国特色的司法运行规律等方面,分析论证以协调配合与监督制约并行、诉讼与诉讼监督同步为特征的司法方式,是中国特色的二元司法模式的价值体现。第六,中国二元司法的模式改革完善。在阐明否定推行审判中心主义学术观点的基础上,对二元司法改革的目标、原则、总体设想和具体对策进行分析阐述,旨在实现二元司法模式的理论研究与司法实践特别是当前正在开展的司法改革对接,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建设与完善建言献策。

张赓[8](2011)在《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弘扬创新》文中提出在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实践,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凝结和培育了许多优良的革命传统。党的这些优良传统作为党的历史的一部分,是党的奋斗历程中成功经验的积淀和升华,是党夺取革命、建设、改革、发展胜利的根本保证。党的这些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了我们党特有的品质,是我们党区别于其他任何政党的显着标志。我们党正是长期坚持和发扬了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才能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党的这些优良传统和作风仍然是加强党的建设,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的强大武器。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在传统的基础上塑造时代精神,发掘现代价值,使其发扬光大,推陈出新,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本文主要采取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批判与继承相结合的方法,从全面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和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需要出发,研讨党的优良传统的时代价值及其现代转换,为党建理论研究及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有益补充和借鉴。本文首先阐释了党的优良传统概念的形成,并从总结党的优良传统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对党的建设产生的深刻影响出发,深入分析其历史意义。其次,回顾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历史轨迹,寻找其历史文化渊源和理论基础,并对其所包含的基本内容、主要形态进行归纳,指出它的本质特征。再次,本文分别对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等几代领导人对党的优良传统的践行及理论贡献作初步研究,论述了党的优良传统的当代价值,并对新时期如何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塑造和培育新的时代精神进行系统深入地研究,提出了党的优良传统现代化应遵循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最后,本文还专门就党的优良传统现代化的实现途径进行了一些探索。

顾琴[9](2011)在《海派篆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海派绘画、海派书法研究而无海派篆刻研究,本文就是填补这一课题而做的开拓性、原创性研究。本文是围绕着海派篆刻崛起的原因、存在的依据以及它的商业性格、文化性格及艺术风格依次展开的。海派篆刻的崛起是由于开埠带来的商业繁荣,战乱带来了大批的文化移民,外部新环境使文化移民形成新的文化-----心理结构导致一个篆刻流派的诞生。海派篆刻的商业性格,源于艺术品市场的形成,艺术商品市场促进篆刻创作的发展与多元,而市场多种运行方式又刺激润例的出现。海派篆刻因言利而生发达,又因讲利而使篆刻走向世俗,甚至庸俗。一些印人在经济浪潮中向世俗倾斜,导致篆刻创作主体性的缺少,故海派篆刻的艺术形态走向世俗不可避免。同时,处在全国文化中心的海派篆刻,因感受中西文化的最新成果而充满活力。此外,海派篆刻的印学研究也呈多元文化状态:其中既有沙孟海式的新印学研究构建,即研究视角“新”;亦有邓散木这种向篆刻学科建设方向发展的“广”,具有平民性;更有黄宾虹玺印研究的“深”。这三种层面的学术研究动向,代表了民国海派篆刻的不同文化层次。海派篆刻的最大亮点是艺术风格的创新与风格多样。本文选择不同的印人代表作个案研究,他们分别是吴昌硕、赵时棡、王福厂、简经纶、钱瘦铁、来楚生和韩天衡。本文运用社会学、经济学、文化学及风格学的多重视角观照海派篆刻的兴衰。视角新、材料丰富而详实,故是理解海派篆刻由来、海派篆刻风格内涵的极有价值的新成果。

詹碧文[10](2011)在《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 ——兼与日文报纸新闻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共7章,每章安排如下:第一章:说明本文证据范畴的界定及分类,并介绍与本文有关的理论及方法。首先从“认识情态”的视角出发对“证据范畴”进行定位,然后介绍本文的理论基础--“情报地盘理论”;点出“证据范畴”与认知心理的关系;简述“证据范畴”的语用特征。第二章与第三章是数据统计部分:第二章为中文部分,语料来自2008年人民日报。本章将“证据范畴”分为“判断类—认为、以为、觉得”、“估计类—可能、也许、或许、兴许、大概”、“推测类—好像、似乎、仿佛”、“传闻类—据说、听说”4类13个词,分别统计它们在报纸新闻报道中的使用频率。利用“新闻常用词汇分析法”,检测出本文证据范畴在新闻语言中的常用词语及4类词语的原型成员,并以各版面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证据范畴各词语在新闻语境中的语用功能。第三章为日文部分,分类及调查统计方法基本与第二章相同。只不过语料来源除了2008年朝日新闻的数据之外,还简介笔者硕士论文使用之1966年的统计数字。并以各版面的统计数据为基础,分析日文概言表现各词语在新闻语境中发挥的语用功能。第四章为比较部分。首先对日文部分作一个历时的比较,并从语言学及新闻学视角出发,分别探讨中、日文“证据范畴”在各自的报纸新闻报道中使用情形的异同。第五章透过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受众对新闻报道中“证据范畴”的认知程度。从调查结果分析受众对报纸新闻报道中“证据范畴”使用的理想与现实的认知偏差,并结合“证据范畴”的使用频率、语用功能与受众认知来分析新闻各种性质内容的版面特征。第六章探讨传者与受众对“证据范畴”的认知差异。首先从报社、传者、受众三方面分析其各自的立场所面临的客观报道的理想与现实,进而透过“情报地盘理论”分析传播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传者与受众的认知偏差类型。最后,从认知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切入,解析受众对报纸新闻报道中的“证据范畴”产生认知偏差的原因。第七章是结语。总结本文的内容并提出今后必须进一步研究思考的方向。

二、进一步立足江南 搞好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贺《江南论坛》创刊60周年(四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进一步立足江南 搞好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贺《江南论坛》创刊60周年(四则)(论文提纲范文)

(1)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一)宏观背景
        (二)微观环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关于品牌传播内涵的相关研究
        (二)关于文旅品牌传播发展问题的相关研究
        (三)关于文旅品牌传播策略的相关研究
    四、研究方法与内容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内容
    五、研究的创新点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品牌
        (二)文化旅游品牌
        (三)文化旅游品牌传播
    二、理论基础
        (一)拉斯韦尔5W传播理论
        (二)整合营销传播理论
第二章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现状
    一、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简介
    二、贵州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现状
        (一)传播主体
        (二)传播信息内容
        (三)传播渠道
        (四)传播受众
        (五)传播效果
第三章 贵州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策略、经验及问题
    一、贵州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策略及经验
        (一)案例分析:“六盘水第四届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大会”
        (二)文旅品牌传播策略分析
        (三)文旅品牌传播的主要经验
    二、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文旅品牌传播存在的问题
        (一)媒介宣传形式化严重,忽略互动机制
        (二)新媒体运营欠佳,受众关注度降低
        (三)内容需提质,议程设置功能仍缺失
第四章 贵州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优化路径
    一、内容方面
        (一)划分专题版面,满足受众需求
        (二)创新表达方式,注重个性化传播
    二、互动方面
        (一)重视受众反馈,加强受众互动
        (二)利用话题媒体,变现优质流量
    三、技术方面
        (一)发挥传统媒体优势,提供准确可靠的品牌信息
        (二)利用新媒体优势,强化文旅品牌推广
    四、活动策划方面
        (一)组织大型活动,塑造传媒品牌价值
        (二)立足本土特色,讲好贵州故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部分案例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述评
    1.3 研究方法和理论基础
        1.3.1 研究方法
        1.3.2 理论基础
    1.4 核心概念阐释
        1.4.1 无神论
        1.4.2 马克思主义无神论
        1.4.3 无神论宣传教育
2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启
    2.1 改革开放初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2.1.1 宗教工作的拨乱反正
        2.1.2 对个人崇拜问题的反思
    2.2 确立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理论前提
        2.2.1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研究宗教
        2.2.2 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指导无神论宣传教育
        2.2.3 反对封建主义和蒙昧主义
    2.3 构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学科基础
        2.3.1 恢复宗教研究机构
        2.3.2 启动宗教学学科建设
3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式微
    3.1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时期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3.1.1 在全面改革开放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1.2 在清除精神污染中对待宗教问题的“慎重”态度
        3.1.3 在落实党的宗教政策中克服“左”的思想
    3.2 中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决策部署
        3.2.1 “中央19号文件”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定位
        3.2.2 “八二宪法”制定中关于“宣传无神论的自由”的争论
        3.2.3 1990年全国宗教工作会议对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申
    3.3 无神论宣传教育在学术研究中的失语
        3.3.1 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争论
        3.3.2 中国无神论学会的停摆
        3.3.3 无神论在“宗教与文化”研究中的缺位
4 世纪之交“法轮功”的成势与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1 世纪之交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4.1.1 中国的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
        4.1.2 世界范围内神秘主义的影响
        4.1.3 美国和苏联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
    4.2 “无神论无人讲”与“法轮功”的成势
        4.2.1 “特异功能热”的形成
        4.2.2 伪科学和伪气功的发展
        4.2.3 “法轮功”的组织化扩张
    4.3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起点
        4.3.1 响应新号召:批判封建迷信和伪科学
        4.3.2 凝聚新力量:重建中国无神论学会
        4.3.3 承担新任务:协助中央取缔“法轮功”邪教组织
        4.3.4 营建新阵地:创办《科学与无神论》杂志
5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任务
    5.1 新世纪之初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5.1.1 “宗教热”从农村向城市蔓延
        5.1.2 境外宗教渗透的加剧
    5.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协同推进
        5.2.1 中央六部委出台加强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文件
        5.2.2 抵御境外宗教渗透与防范校园传教
        5.2.3 成立无神论研究机构
6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新局面
    6.1 十八大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形势
        6.1.1 宗教极端主义的崛起
        6.1.2 “党员信教”与“信徒入党”问题的争论
        6.1.3 无神论宣传教育争议再起
    6.2 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创新发展
        6.2.1 “坚持马克思主义无神论是大原则”
        6.2.2 遏制宗教极端思想的影响
        6.2.3 拓展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阵地
7 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的经验启示
    7.1 中央的清醒和重视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基本前提
    7.2 学者的责任和担当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有力推动
    7.3 地方和部门的贯彻落实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重要依托
    7.4 群众的发动和参与是做好无神论宣传教育的坚实基础
8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的选题背景及意义
    二、关于中国文化外交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第一章 文化外交概述
    第一节 文化与外交的内涵
        一、文化的内涵
        二、外交的内涵
    第二节 文化外交的内涵与特征
        一、文化外交的内涵
        二、文化外交的特征
第二章 中国文化外交发展历程
    第一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至改革开放之前的文化外交
        一、有步骤的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在中国的文化控制权
        二、重视同社会主义国家的文化外交关系
        三、拓展同亚、非、拉国家的文化外交关系
        四、推进同资本主义国家的文化外交关系
    第二节 改革开放之后至十八大之前的文化外交
        一、重建我国文化外交机构
        二、创新文化外交新形式
        三、开展多样的大型文化外交活动
    第三节 十八大至今的文化外交
        一、加强同发达国家的文化外交
        二、增进同周边国家的文化外交
        三、延承同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外交
        四、开辟文化外交的新路径
第三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的特点及其作用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外交的特点
        一、超越意识形态的差异性
        二、参与主体的多元性
        三、宣传方式的多样性
        四、内容体系的全面性
        五、交流层次的宽广性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文化外交的作用
        一、树立了良好的大国形象,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
        二、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深化了我国的国际交往力
        三、维护了我国的文化安全,增强了我国的文化软实力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文化外交发展面临的挑战及提升路径
    第一节 新时代文化外交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文化外交面临的外部挑战
        二、文化外交面临的内部挑战
    第二节 新时代文化外交发展的提升路径
        一、增强文化外交对象国研究
        二、加强文化外交行为体建设
        三、完善文化外交机制体制
        四、优化文化外交传播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逻辑框架及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及可能创新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依据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历史依据
        一、中国优秀传统德政文化的滋养
        二、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历史的浸润
        三、中国共产党自身成长历程的积淀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所蕴涵的价值理念
        二、毛泽东思想所蕴涵的价值理念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蕴含的价值理念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提出的现实依据
        一、全面从严治党的迫切要求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需要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涵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本质及特征
        一、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概念
        二、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本质
        三、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特征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功能指向
        一、彰显党的国际价值形象
        二、增进民众对党的价值认同
        三、凝聚党内成员的价值共识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构成
        一、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
        二、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
        三、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人民至上
    第一节 人民至上的思想建构
        一、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扬弃
        二、对西方人本理念的批判借鉴
        三、对马克思主义人学思想的继承发展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民至上的认识和实践历程
        一、党成立之前的认识探索
        二、党成立到新中国成立之间的认识和实践
        三、新中国成立之后的认识和实践
    第三节 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核心价值旨归
        一、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性质和宗旨的集中体现
        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人世界观和人生观的价值表达
        三、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根本要求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实事求是
    第一节 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内涵
        一、实事求是的唯物论内涵
        二、实事求是的辩证法内涵
        三、实事求是的认识论内涵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探索和确立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实践历程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形成和确立
        二、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摇摆和偏离
        三、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塑和发展
    第三节 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基本价值准则
        一、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人党性的集中体现
        二、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思想路线的核心
        三、实事求是是中国共产党的实践方法论
第五章 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人类解放
    第一节 人类解放的唯物史观理论意蕴
        一、生产力高度发达,物资财富极大丰富
        二、生产关系高度和谐,人类历史真正开启
        三、人自由全面发展,自由人联合体建立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人类解放的不懈追求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信
        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守
        三、改革时期中国共产党人对人类解放理想的坚持
    第三节 人类解放是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目标
        一、中国共产党人类解放理想的过程性和终极性
        二、当下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
        三、终极目标:到达实现人类解放的共产主义
第六章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的建设
    第一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战略定位
        一、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布局的“中枢区”
        二、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过程的“压舱石”
        三、党核心价值观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实践的“定盘星”
    第二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现实挑战
        一、思想原动力的缺失:多元思潮下党员干部理想信念的淡化
        二、制度支持力的缺陷:社会转型中相关制度尚未成熟定型
        三、环境助推力的缺乏:冷战结束后“东弱西强”的时空场域
    第三节 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建设的路向选择
        一、补足精神之“钙”
        二、优化组织肌体
        三、加强作风保障
        四、完善制度体系
        五、突出反腐倡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其缘起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2.1“湖笔(毛笔)”的研究综述
        1.2.2“造物、设计与文化生态”的文献综述
        1.2.3“文化生态”概念的提出与发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思路、框架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4.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毛笔史视野下的元代湖笔兴起
    2.1 湖笔兴起前的毛笔发展阶段分析
        2.1.1 毛笔肇始及阶段划分的相关讨论
        2.1.2 正本溯源——秦汉时期传统毛笔的设计特征
        2.1.3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制笔工艺的细化与工序的步骤化
        2.1.4 唐宋文人与宣城笔工的交往兼谈宣笔兴衰
    2.2 元代江浙文人圈的形成与湖笔兴起
        2.2.1 元代湖笔兴起的表征
        2.2.2 湖笔兴起成因争论的分析与总结
        2.2.3 元代江浙文人圈形成的时代背景和文化风尚
        2.2.4 元代江浙文人圈和湖州精英笔工的交往
    2.3 小结
第三章 明清时期湖州(吴兴)笔工、笔客和笔商的身份识别与确立
    3.1 元代笔工冯应科和陆颖
        3.1.1 吴兴三绝之应科笔
        3.1.2 湖笔家族经营模式的开创者——陆颖
    3.2 吴兴笔工群体的形成与发展
        3.2.1 笔工群体分化的初显
        3.2.2 吴兴笔工群体中的“精英与普通”和“能手与俗手”
        3.2.3 最后的湖州(籍)精英笔工——费在山和王皓夫
    3.3 清代湖州“笔客”考——笔商的另一种社会身份
        3.3.1 元明时期湖州籍制笔工匠称谓的缘起
        3.3.2 清代湖州“笔客”肇始及缘由
        3.3.3 清代湖州“笔客”的社会身份
    3.4 小结
第四章 传统湖笔的“文化场”——空间、组织、节令民俗与信仰
    4.1 传统湖笔制售的历史记忆——笔市和笔舫
        4.1.1 善琏东桥头笔市
        4.1.2 笔舫
    4.2 笔店——湖笔制售与文人趣味的综合体
        4.2.1 前店后坊的布局——湖笔的制售和展示空间
        4.2.2 文人趣味的笔店装潢
    4.3 传统湖笔组织的构成、系统与职能——以吴县笔业职业工会(1945-1956)为例
        4.3.1 工会组织的构成
        4.3.2 工会的组织系统
        4.3.3 工会组织的职能
    4.4 善琏笔业制售的节令民俗与信仰考察
        4.4.1 春秋两祭——蒙恬会
        4.4.2 春前选毫与冬管不蛀
        4.4.3“农耕之暇则缚笔”
        4.4.4“三年徒弟,四年半作”和驱霉
    4.5 小结
第五章 传统湖笔中根植的“工艺性”、“知识性”和“品牌性”
    5.1 传统湖笔制作的“工艺性”
        5.1.1 善琏湖笔传统制笔工序的历史演变
        5.1.2 善琏湖笔的传统制笔工具、设备和原料
        5.1.3 善琏湖笔的质量标准——从“尖圆齐健”到专利申请
    5.2 传统湖笔中承载的“知识性”
        5.2.1 作为贡品的湖笔——御用气质地叠加
        5.2.2 有“故事”的湖笔
        5.2.3 作为文房陈设的“湖笔”
    5.3 传统湖笔经营的“品牌性”
        5.3.1 民国时期外埠湖笔店的品牌名与商标
        5.3.2 湖笔品种的“多样化”
    5.4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论文创新点及主要学术贡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苏州市档案馆馆藏“吴县制笔业职业工会”资料
附录二:苏州市档案馆馆藏“湖笔组工人劳资纠纷”资料
附录三:原料一览表
附录四:工艺一览表
附录五:工序一览表
附录六:访谈摘录
附录七: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和参与课题

(6)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题记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成果
    1.3 结构安排
第2章 近代上海移民与城市发展
    2.1 上海移民发展的阶段及特点
        2.1.1 近现代上海移民发展的主要阶段
        2.1.2 上海移民的主要特点
    2.2 上海移民与上海城市文化
    2.3 作为移民的作家知识分子
        2.3.1 关于作家作品的地域性问题
        2.3.2 移民作家的“再社会化”问题
第3章 江南移民与海派文学
    3.1 江南文化对海派文学的影响
    3.2 上海通俗小说中的娼妓文化
        3.2.1 晚清上海都市中的娼妓文化
        3.2.2 晚清狭邪小说中的娼妓形象
        3.2.3 娼妓在上海社会地位的变化
    3.3 旅沪苏州文人与鸳鸯蝴蝶派
        3.3.1 旅沪苏州文人的职业选择
        3.3.2 鸳鸯蝴蝶派中的苏州文人
        3.3.3 鸳鸯蝴蝶派的文学评价问题
第4章 从乡土小说到市民小说
    4.1 苏北移民与现代文学中人力车夫形象
        4.1.1 社会生活史中的苏北人
        4.1.2 上海文学中的人力车夫形象
        4.1.3 从被侮辱者到革命者
    4.2 怀乡与魔都:从移民视角看京派与海派之争
        4.2.1 京海之争中的移民问题
        4.2.2 京派中的移民作家
        4.2.3 从移民角度看“京海论争”的实质
    4.3 从上海市民小说看“都市乡愁”的形成
        4.3.1 侨寓背景下的乡土文学
        4.3.2 上海市民小说中市民身份的形成与确认
第5章 都市书写的困境:移民知识分子的政治选择
    5.1 师陀:蛰居在故乡与城市之间
        5.1.1 抗战之前
        5.1.2 上海体验
        5.1.3 团体归属问题
    5.2 予且:徘徊在附逆与平民之间
        5.2.1 予且的政治立场
        5.2.2 予且的文学立场
        5.2.3 予且笔下的上海市民
    5.3 于伶:斗士与诗人的结合体
        5.3.1 于伶对戏剧运动的组织
        5.3.2 于伶对“孤岛”上海的书写
        5.3.3 三种道路的不同选择
第6章 :从“上海客”到“上海人”——小结上海现代文学中的移民文化认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导论
    0.1 本文的研究意义
        0.1.1 理论意义
        0.1.2 现实意义
    0.2 国内外文献综述
        0.2.1 国外研究现状
        0.2.2 国内研究现状
    0.3 研究的创新点
    0.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基础
    1.1 二元司法模式的概念与结构
        1.1.1 区别于一元司法的二元模式
        1.1.2 审检并列为载体的模式结构
    1.2 二元司法模式的理论基础
        1.2.1 马克思人民主权学说
        1.2.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
        1.2.3 毛泽东人民民主专政理论
        1.2.4 列宁法律监督思想
    1.3 二元司法模式的国情基础
        1.3.1 中国司法与西方司法的不同特征
        1.3.2 中国检察与西方检察的差异与区别
    1.4 二元司法模式的文化基础
        1.4.1 司法溶于行政的中央集权文化
        1.4.2 司法权力分工行使的制衡文化
        1.4.3 维护中央集权的御史监察文化
第二章 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形成与发展
    2.1 社会主义司法体制的必然选择
        2.1.1 苏联审判制度的借鉴
        2.1.2 苏联检察制度的借鉴
        2.1.3 我国二元司法模式的形成
    2.2 二元司法模式的实践传承
        2.2.1 第一阶段:确立与巩固(1949年至1989年)
        2.2.2 第二阶段:建设与加强(1990年至2000年)
        2.2.3 第三阶段:改革与发展(2001年至2011年)
    2.3 二元司法模式的学术之争
        2.3.1 审检并列司法体制的存废之争
        2.3.2 检察机关和检察权的属性之争
        2.3.3 检察权的司法价值辨析
第三章 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组织架构
    3.1 二元司法架构的域外比较
        3.1.1 西方一元司法架构的现状
        3.1.2 中西司法架构不同的宪政定位
        3.1.3 中西司法机关概念与内涵的差异
        3.1.4 中西检察机关地位与职能的差异
    3.2 二元司法的组织体系
        3.2.1 审检对应的机构设置
        3.2.2 审检机关的上下级关系
        3.2.3 审检机关的内设机构
        3.2.4 法官、检察官制度
    3.3 二元司法架构的基本属性
        3.3.1 二元司法架构的政治属性
        3.3.2 二元司法架构的人民属性
        3.3.3 二元司法架构的法律属性
第四章 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职权配置
    4.1 二元司法职权的构成与特征
        4.1.1 配权特征:独立性与制约性
        4.1.2 权属特征:专门性与民主性
        4.1.3 启动特征:被动性与主动性
        4.1.4 运行特征:程序性与终局性
        4.1.5 功能特征:强制性与协调性
    4.2 二元司法职权的配置的演进
        4.2.1 二元司法职权配置的历史发展
        4.2.2 二元司法职权的权能演变
    4.3 二元司法职权配置模式
        4.3.1 刑事诉讼中的审检职权
        4.3.2 民事行政诉讼中的审检职权
        4.3.3 非诉讼活动中的审检职权
        4.3.4 “两高”司法解释权
第五章 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职权运行
    5.1 二元司法运行的特征与原则
        5.1.1 二元司法的运行性质与特征
        5.1.2 二元司法运行的基本原则
    5.2 二元司法运行的基本方式
        5.2.1 刑事诉讼中的二元司法运行
        5.2.2 刑事诉讼中惩治职务犯罪的运行
        5.2.3 民事行政诉讼中二元司法的运行
        5.2.4 诉讼法律监督的司法运行
第六章 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的改革完善
    6.1 坚持改革正确的方向与路径
        6.1.1 一元司法主义不能作为改革参照
        6.1.2 科学吸收世界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
        6.1.3 充分发挥二元司法模式的制度优势
    6.2 二元司法架构的改革完善
        6.2.1 二元司法规格在国家体制的完善
        6.2.2 二元司法组织体制的改革完善
    6.3 二元司法职权的优化配置
        6.3.1 优化二元司法职权配置的法理基础
        6.3.2 优化二元司法职权配置的基本方向
        6.3.3 优化司法权配置的基本设想
    6.4 二元司法运行模式的改革完善
        6.4.1 把握中国特色的司法运行特征
        6.4.2 树立中国特色的公正司法理念
        6.4.3 完善中国特色的司法运行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8)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弘扬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意义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党的优良传统的历史作用
第二章 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背景
        一、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是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现实基础
        二、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历史文化渊源
        三、马克思主义是党的优良传统形成的理论基础
    第二节 党的优良传统的主要内容
        一、坚定的理想信仰
        二、优良的思想作风
        三、科学的组织体制
        四、崇高的政治品格
        五、自主的创新精神
    第三节 党的优良传统的具体形态
        一、井冈山精神
        二、长征精神
        三、延安精神
        四、西柏坡精神
        五、雷锋精神
        六、大庆精神
        七、焦裕禄精神
        八、两弹一星精神
        九、抗洪精神
    第四节 党的优良传统的本质特征
        一、实践性
        二、阶级性
        三、群众性
        四、发展性
第三章 继承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推进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化
    第一节 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党的优良传统身体力行和理论贡献
        一、毛泽东对党的优良传统的贡献
        二、邓小平对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贡献
        三、江泽民对弘扬的党的优良传统的贡献
        四、胡锦涛对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贡献
    第二节 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传统的意义
        一、坚持发展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党的建设的需要
        二、坚持发展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要求
        三、坚持发展和弘扬党的优良传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保证
第四章 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转换
    第一节 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传统的原则
        一、坚持"三个面向"的原则
        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原则
        三、坚持教育引导的原则
    第二节 立足实践需要,努力探讨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内涵
    第三节 结合时代和社会发展要求,弘扬和培育新的时代精神
        一、积极吸纳新的现代精神,赋予党的优良传统新内涵
        二、努力培育新的优良传统,培育出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内容
第五章 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传统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教育引导是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传统的主要途经
        一、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成为践行党的优良传统的表率
        二、教育引导青少年成为党的优良传统的传承人
        三、引导理论工作者成为党的优良传统的弘扬者
    第二节 传媒引导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主阵地
        一、以媒体网络为宣传平台,加强对党的优良传统宣传力度
        二、以"红色主题"为宣传载体,创新宣传方式
    第三节 注重践行是弘扬和培育党的优良的关键所在
        一、融党的优良传统于精神文明构建全过程
        二、融党的优良传统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过程
        三、融党的优良传统纳于党的先进性建设全过程
        四、融党的优良传统于各行业的行为准则之中
    第四节 建立健全长效机制是弘扬党的优良传统的根本保证
        一、建立健全政策法规等制度保障机制
        二、建立健全社会激励约束机制
        三、建立健全社会联动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9)海派篆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关于“海派篆刻”的提出
    第二节“海派篆刻”的研究对象、范围及价值
    第三节 本文重点、基本框架及研究方法
第二章 “海派篆刻”的社会学观照
    第一节“海派篆刻”崛起的原因
        1 海上文人移民的形成
        2 文化移民的“文化---心理结构”
        3“海派篆刻”崛起的文化因素
        4“海派篆刻”崛起的本体要求
    第二节 “海派篆刻”社团的涌现与活动
        1 早期书画社团带有文人雅集的遗意
        2 中期书画社团具有书画研究及工商业会的双重性质
        3 从书画社团的人员构成、活动方式看海派篆刻的性质
    第三节 “海派篆刻”的分期
        1 海派篆刻孕育期
        2 海派篆刻崛起期
        3 海派篆刻多样期
        4 海派篆刻恢复期
        5 海派篆刻新时期
第三章 “海派篆刻”的商业性格
    第一节 艺术(篆刻)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艺术品市场的运行方式
        1 通过书画社团的营销门市部寄售或代售
        2 经纪人或朋友、熟人代销
        3 通过展览销售
    第三节 从润例看民国时期篆刻市场
    第四节 商业经济对篆刻创作的影响
        1 海派篆刻市场的消费群体
        2 市场经济对海派篆刻的负面影响
第四章 “海派篆刻”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海派篆刻”文化中心的确立
        1 海派篆刻文化中心的确立
        2 从出版业繁荣看篆刻外部环境的优越
        3 海派篆刻文化的多元
    第二节 “海派篆刻”研究主体意识的觉醒
        1 沙孟海《古印概论》学术性
        2 篆刻学科化与平民性
    第三节 黄宾虹玺印研究的深度
        1 新观念:完成金石学现代转型
        2 古玺印研究独辟新天地
        3 研究古玺的新方法
第五章 “海派篆刻”的风格学观照
    第一节 “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一:吴昌硕
        1 吴昌硕印风分期
        2 吴昌硕印学观
        3 吴昌硕晚年印风的形式特征
    第二节 “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二:赵时棡
        1 赵时棡全面学养与印学渊源
        2 赵时棡印风分期
        3 赵时棡印学成就与特色
    第三节“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三:王福厂
        1 篆学观念、铁线篆入印
        2 恬淡空灵、茂密渊静
        3 文人雅趣、笔墨刀趣
    第四节“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四:简经纶
        1 简经纶生平艺事
        2 简经纶金文、碑版、隶书体印
        3 简经纶甲骨体印风
    第五节 “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五:钱瘦铁
        1 钱瘦铁早年人生历练与个性
        2 钱瘦铁人生境界与印学观
        3 钱瘦铁印章风格
    第六节“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六:来楚生
        1 来楚生篆刻观念:不求甚解、不求工、支离错落天真
        2 来楚生印风中独创的形式语言
        3 来楚生肖形印图式
    第七节“海派篆刻”领军人物之七:韩天衡
        1 韩天衡印学观
        2 韩天衡篆刻艺术的独创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就“海派篆刻”与韩天衡先生访谈录
附图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作的项目
致谢

(10)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 ——兼与日文报纸新闻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本文研究的缘起与目的
    二. 国内外研究状况简介
第一章 证据范畴与本文的理论基础
    1.1 本文证据范畴的定义与分类
    1.2 证据范畴与认识情态
    1.3 证据范畴与情报地盘理论
    1.4 证据范畴与认知心理
    1.5 证据范畴的语用功能
        1.5.1 证据标记
        1.5.2 焦点凸显
        1.5.3 主观印记
        1.5.4 模糊语言
        1.5.5 礼貌原则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文报纸新闻语言中之证据范畴
    2.1 关于语料及调查的概要
    2.2 各词语出现频率之统计
    2.3 “证据范畴”在各版面的出现序位
    2.4 各词语使用幅度的深、浅、宽、窄
        2.4.1 新闻语言基本词汇检出方法的依据
        2.4.2 出现频率的统计及分类
        2.4.3 各词语的版面分布
    2.5 中文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词语之原型成员
        2.5.1 原型范畴理论
        2.5.2 新闻语言证据范畴之原型成员
    2.6 中文新闻语言中之证据范畴
        2.6.1 判断类--- 认为、以为、觉得
        2.6.2 估计类--- 可能、也许、或许、兴许、大概
        2.6.3 推测类--- 好像、似乎、仿佛
        2.6.4 传闻类--- 听说、据说
    2.7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日文报纸新闻语言中之概言表现
    3.1 1966 年新闻语言中之概言表现
        3.1.1 词语的选定及分类
        3.1.2 调查概要及方法简述
        3.1.3 各词语出现频率之统计
        3.1.4 各词语使用幅度的深、浅、宽、窄
    3.2 2008 年新闻语言中之概言表现
        3.2.1 词语分类与统计概要
        3.2.2 各词语出现频率之统计
        3.2.3 各词语使用幅度的深、浅、宽、窄
    3.3 日文新闻语言中之概言表现
        3.3.1 判断类---と思う、と考える
        3.3.2 估计(推量)类---だろう、かもしれない、まい、にちがいない
        3.3.3 推测(样态)类---(し)そうだ、ようだ、らしい,みたい(だ)
        3.3.4 传闻类---という、そうだ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证据范畴日文历时、中文日文共时之比较
    4.1 日文新闻语言概言表现之历时比较
        4.1.1 原型成员的异同与语用变化的推移
        4.1.2 日文新闻客观报道方式之变革
        4.1.3 客观报道与概言表现之今昔
    4.2 中文、日文新闻语言证据范畴之共时比较
        4.2.1 整体的比较
        4.2.2 词语分别的比较
        4.2.3 版面分别的比较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新闻语言证据范畴与受众认知
    5.1 受众对证据范畴的认知程度
        5.1.1 问卷调查实施概要
        5.1.2 问卷调查结果试析
    5.2 证据范畴反映下之报纸新闻报道
        5.2.1 标题
        5.2.2 新闻版面的分类
        5.2.3 硬新闻与软新闻
        5.2.4 突发性新闻及延缓性新闻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传者与受众认知度的差异
    6.1 报纸新闻语言之理想与现实
        6.1.1 报社的立场---客观报道与发行量
        6.1.2 传者的矛盾---客观报道与主观报道
        6.1.3 受众的需求---全能报道与兴趣本位
    6.2 传播过程中的认知偏差
        6.2.1 传者与受众的认知偏差
        6.2.2 篇章与词汇的认知偏差
    6.3 证据范畴认知偏差的成因
        6.3.1 无视、忽视与省略
        6.3.2 选择性注意与随意注意
        6.3.3 短时记忆与中层认知
        6.3.4 信息冗余与信息距离
        6.3.5 误解、歧解与选择性理解、推理性理解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语
    1.本文的基本思路及目的
    2.本文的研究成果
    3.反省与思考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四、进一步立足江南 搞好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贺《江南论坛》创刊60周年(四则)(论文参考文献)

  • [1]贵州日报当代融媒体集团文旅品牌传播路径研究[D]. 朱倩倩. 贵州民族大学, 2021
  • [2]改革开放以来无神论宣传教育历程与经验研究[D]. 苏彬. 北京科技大学, 2021(02)
  • [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外交研究[D]. 李凯. 中央民族大学, 2019(10)
  • [4]中国共产党核心价值观研究[D]. 张瑞军. 中央财经大学, 2017(08)
  • [5]传统湖笔的文化生态研究[D]. 姚丹. 江南大学, 2016(02)
  • [6]上海客:20世纪上半叶上海文学中的移民生活与文化认同[D]. 贾伟. 上海师范大学, 2016(06)
  • [7]中国二元司法模式研究[D]. 吴建雄. 中南大学, 2012(12)
  • [8]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的现代价值与弘扬创新[D]. 张赓. 湖南师范大学, 2011(11)
  • [9]海派篆刻研究[D]. 顾琴. 上海大学, 2011(10)
  • [10]现代汉语报纸新闻语言证据范畴考察 ——兼与日文报纸新闻比较[D]. 詹碧文. 上海师范大学, 2011(10)

标签:;  ;  ;  ;  ;  

进一步立足江南,做好理论研究和理论宣传——祝贺“江南论坛”成立60周年(四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