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社会空间论文-彭定萍

城市社会空间论文-彭定萍

导读:本文包含了城市社会空间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老龄化,参与组织程度,活动空间,社会参与

城市社会空间论文文献综述

彭定萍[1](2019)在《社会空间视角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从社会空间角度入手,利用浙江临安区老年人闲暇时间活动的调查和案例,分析城市公共空间老年人社会活动行为的意义。通过"社会空间—社会活动参与—老年人精神状态",阐释老年社会参与的社会空间意涵;通过对老年人社会参与有无组织性的分类研究,发现在空间上呈现"空间差序"特点,处于不同空间的老年人社会融合有着不同的影响机制。建议政府要关注邻里和社区公共活动空间,创设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渠道,引导他们走进社区空间。(本文来源于《周口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王海若,陈晓键[2](2019)在《社会—空间视角下的连云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住分异有愈演愈烈之势。该文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出发,采用住房数据与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房价分异与居民阶层分化的内在联系,对连云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研究,进而总结出其居住分异的特征。具体来说,首先,用聚类分析法将住宅分成六类,利用分异指数对城市不同品质住区进行整体上的宏观测度。其次,以街道为中观尺度,从行政区与圈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测度。最后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居民住宅选择的微观因素进行剖析。(本文来源于《华中建筑》期刊2019年11期)

盛明洁,张博,邓丽君,赵岩[3](2019)在《基于社会区理论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以长春市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城市社会阶层不断分化,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也面临着新的挑战。现有的因子生态分析存在理论基础薄弱,指标选取偏重社会经济信息,反映居民态度和意愿的指标不足等问题。基于此,本文基于社会区理论,从社会经济地位、城市化和隔离叁个维度,结合普查和问卷调查数据,重新构建因子生态分析的指标体系,以更均衡地反映城市社会转型特征,最大程度地减小指标选取带来的分析结果偏差。进一步地,以长春为例,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和主城区范围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除未呈现"多核心"的隔离情况,长春社会空间结构能很好地被社会区理论解释。未来,需针对不同规模和发展阶段的城市开展实证研究,以进一步验证社会区理论在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中的适用性。(本文来源于《活力城乡 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总体规划)》期刊2019-10-19)

王洋[4](2019)在《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空间视角下》一文中研究指出在传统理论框架基础上,针对外来人口这一特定群体和租房这一特定行为的区位选择特点,从社会空间视角出发,构建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开展理论创新。以期为研究我国特大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的影响特征与内在机制提供理论支撑和研究路径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房地产》期刊2019年27期)

留意[5](2019)在《以建筑与城市更新语言辨析当代监狱社会空间及建筑问题——“因人而异”的创新型监狱设计》一文中研究指出我们将以中国当代监狱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古今中外对比,走访相关人员,收集各方资料,总结一般规律及数据等手段批判现有监狱的形式,重点了解和探究中国当代监狱制度和设计等问题以及相关对策,总结出以建筑与城市更新语言完善监狱各方面条件的新思路。(本文来源于《居业》期刊2019年08期)

何深静[6](2019)在《中国飞地城市主义及其社会空间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飞地城市主义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从最早的围合式居住,即有数千年历史的城寨和庭院住宅,到当代由单位大院、门禁商品房住区和流动人口聚居地组成的错综复杂的马赛克飞地。然而,它的演变不是一个向西方趋同的过程,其机制也远超历史继承或文化惯性过程的复杂性。文章的前半部分以广州为例,展示飞地城市主义的发展过程和中国飞地城市主义动力机制。中国飞地城市主义是在多样的社会经济、文化、制度和政治背景下演化发展的,这其中空间组织的制度安排和社会控制起到了根本性的作用。文章的后半部分从公共空间、城市治理和城市碎片化叁个方面讨论飞地城市主义对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的影响。结合地方营销、社区建设和其他城市战略,中国的飞地城市主义已经产生了复杂矛盾的社会空间结果,即城市公共空间的挪用、城市物质空间结构和社会结构的改变以及城市治理策略的调整和挑战。(本文来源于《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期刊2019年01期)

陈旭华,宣朝庆[7](2018)在《观念转变与城市创新:基于天津贫民工厂的社会空间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城市发展过程中人口集聚所导致的空间矛盾,是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之一。民国时期贫民工厂这一公共空间所承载的社会救助实践揭示了贫民工厂建设的内在逻辑,即建设主体随着观念层面对贫民认知的转变,不断创新其实践逻辑。国家与社会力量在建设贫民工厂的过程中,经历了从授予贫民技艺到保障个体权利的变化;从空间发展的角度来看,经历了从建构教养空间到构筑良性的生存空间的改变,这种改变背后是对城市空间治理逻辑的不断体认。该过程蕴含了中国城市建设早期城市伦理、国家责任及公民权利的发轫与进步,厘清它有助于在城市发展中加深对以人为本理念的认识。(本文来源于《城市史研究》期刊2018年02期)

吴志宏[8](2018)在《城市社区衰败的社会空间机制及培力性营造》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对中国城市社区演化过程的研究,说明了中国城市社区他组织和二元性的特征;然后从资源配置规则和社区能力两个层面揭示了老社区衰败的社会空间机制,梳理了社区衰败问题的脉络。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适合国情的培力性营造模式、外生性活化牵引的内生性活化模式和与之相适应的永续更新的规划设计策略。(本文来源于《城市建筑》期刊2018年34期)

贾晓婷,雷军,张小雷[9](2018)在《民国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一文中研究指出对民国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进行深入研究。研究结果如下:民国时期乌鲁木齐呈现出以迪化城南门为界,城内城外种族、阶层、文化差异悬殊的社会空间格局;清末民初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社会空间呈现出满族官兵居住区、汉族商人居住区、维吾尔和回族人口聚居区、俄国侨民聚居区和农牧业人口散居区5种社会区;民国末期,社会空间呈现出高级官署区、汉族商人居住区、少数民族聚居区和农牧业人口散居区4种社会区;政治军事力量是社会空间演变的主导因素。(本文来源于《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王春兰,杨上广,何骏,刘陆雪[10](2018)在《上海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研究——基于户籍与职业双维度》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上海市人口地理信息库与2000年、2010年两期人口普查分居村委统计数据,采用局部分异指数及空间分析方法,从职业和户籍两个维度刻画全球化、市场化背景下上海城市社会空间的演化特征。结果表明:中观尺度上,上海市在职业和户籍两个维度的居住分异特征明显,"中心—边缘"的社会空间结构特征较为稳定,中心城绅士化、白领化发展,普通白领阶层、跨省移民居住空间边缘化发展。在中观尺度上职业维度的居住分异较之户籍维度的居住分异更为明显,微观社区尺度上存在超越职业身份的户籍维度居住分异现象,居住隔离程度快速攀升。弱势群体在边缘社会空间集聚可能进一步加剧社会不公平问题,应重视空间维度上的城市治理。(本文来源于《地理研究》期刊2018年11期)

城市社会空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住分异有愈演愈烈之势。该文从社会—空间的视角出发,采用住房数据与问卷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建立起房价分异与居民阶层分化的内在联系,对连云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进行研究,进而总结出其居住分异的特征。具体来说,首先,用聚类分析法将住宅分成六类,利用分异指数对城市不同品质住区进行整体上的宏观测度。其次,以街道为中观尺度,从行政区与圈层两个方面分别进行测度。最后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对居民住宅选择的微观因素进行剖析。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城市社会空间论文参考文献

[1].彭定萍.社会空间视角下城市老年人社会参与的研究[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9

[2].王海若,陈晓键.社会—空间视角下的连云港城市居住空间分异研究[J].华中建筑.2019

[3].盛明洁,张博,邓丽君,赵岩.基于社会区理论的中国城市社会空间结构研究——以长春市为例[C].活力城乡美好人居——2019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11总体规划).2019

[4].王洋.城市外来人口租房区位选择研究的理论框架——社会空间视角下[J].中国房地产.2019

[5].留意.以建筑与城市更新语言辨析当代监狱社会空间及建筑问题——“因人而异”的创新型监狱设计[J].居业.2019

[6].何深静.中国飞地城市主义及其社会空间影响[J].城市与区域规划研究.2019

[7].陈旭华,宣朝庆.观念转变与城市创新:基于天津贫民工厂的社会空间分析[J].城市史研究.2018

[8].吴志宏.城市社区衰败的社会空间机制及培力性营造[J].城市建筑.2018

[9].贾晓婷,雷军,张小雷.民国时期乌鲁木齐城市的社会空间结构[J].中国科学院大学学报.2018

[10].王春兰,杨上广,何骏,刘陆雪.上海城市社会空间演化研究——基于户籍与职业双维度[J].地理研究.2018

标签:;  ;  ;  ;  

城市社会空间论文-彭定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