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赌博任务论文-李亚真,桑标

儿童赌博任务论文-李亚真,桑标

导读:本文包含了儿童赌博任务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情感决策,VMPFC,IGT,攻击,受欺

儿童赌博任务论文文献综述

李亚真,桑标[1](2012)在《运用赌博任务测查不同攻击/受欺类别儿童的情感决策过程》一文中研究指出攻击行为认知研究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忽视情感对儿童认知加工的影响。考虑了情绪-认知整合过程的儿童行为决策更能全面而真实地反映社会信息加工情境下的攻击/受欺行为卷入过程。情感决策的赌博任务范式被认为能诱发类似于个人真实生活决策的表现,本研究运用计算机程序编制的标准赌博任务,以过程的视角考察了不同攻击/受欺儿童的情感决策特点。结果发现,不同类型儿童的有利-不利选择净分数、对有利-不利选择及奖惩频数的决策偏向存在显着差异。研究结果反映未卷入儿童在赌博任务上的整体表现优于其他类型儿童,攻击-受欺儿童仅次于未卷入儿童;直接攻击、攻击-受欺、未卷入儿童呈现惩罚定向的决策风格,但这叁类儿童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趋势。(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期刊2012年06期)

曾婧[2](2010)在《儿童赌博任务研究述评》一文中研究指出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但定义较为混乱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涉及对思想和动作进行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最初的研究源于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对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损伤的患者所出现的一些神经心理缺陷进行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本文来源于《校园心理》期刊2010年02期)

曾婧[3](2010)在《儿童赌博任务发展的近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爱荷华赌博任务由Damasio等人模拟真实生活中的复杂决策情景设计出来,用来验证"脑损伤患者不能利用过去经验对将来的事件做出决策"的观点。一些发展心理学家把用于考察脑损伤患者情感决策的IGT形式改编后用于儿童情感决策的研究中。但赌博任务具有其特殊性,目前还存在诸多有争议的问题。本文以儿童赌博任务的产生和发展为线索,重点论述儿童赌博任务近期的发展状况,总结了几种解释赌博任务的理论,并就其争论问题归纳出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来源于《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期刊2010年01期)

蒋秋蓉,李红[4](2009)在《灵活表征在儿童赌博任务中的作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用改进前后的儿童赌博任务研究3-4岁儿童热执行功能的发展,尝试探讨刺激强化值的表征及错误表征的转换在儿童赌博任务中的作用。结果表明,3-4岁儿童在两个任务中均表现出显着的年龄差异。信息呈现方式的改变降低了表征的难度,避免了儿童在实验初期做出更多的不利选择,却未能使儿童成绩持续增长的时间提前。表明不同的刺激呈现方式确实会改变儿童对刺激强化值的表征方式,但灵活表征能力并非完成任务所需的唯一主导能力,错误表征的转换可能也不是一个独立的加工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没有显着的性别差异。(本文来源于《乐山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李小晶[5](2007)在《从儿童赌博任务看3~5岁儿童情感决策的发展特点》一文中研究指出情绪与认知过程的交互作用是目前心理学领域研究的新热点,集中体现在关于情感决策问题的研究上。情感决策能力是个体面临价值矛盾而引发情感冲突时针对至少两种价值类型不同或价值大小程度不同的事物做出趋利避害选择的能力,作为一种重要的社会适应能力,情感决策的主要目的在于做出对个体有利或对他人和社会有利的选择和决定。赌博任务因同时包含了真实生活决策中的奖励、惩罚和不确定结果而被认为是最贴近现实生活的任务,也是被运用得最广泛的研究情感决策的工具。对学前儿童情感决策的初步试探虽然还比较零星但却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以往用赌博任务对儿童进行研究时,要么对任务的简化不够,由于任务难度超出了低年龄儿童的认知能力而不能对儿童的发展特点和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考察;要么只探讨了个别影响儿童决策的因素,有的甚至没有很好的控制和离析不同影响因素的作用,因此对儿童情感决策的发展特点探讨得不够。为了弥补以往研究的不足,我们设计了叁个实验分别对赌博任务中一些影响因素进行考察。实验一主要考察即时刺激和延迟刺激的逆转是否影响儿童决策。采用被试内设计,让60个3~5岁的儿童完成一个正向任务(每次都有奖励但偶尔伴随惩罚)和一个逆向任务(每次都有惩罚但偶尔伴随奖励)。总的来说,在任务AB和A’B’中的选择得分上都没有显着的差异。任务的逆转对于在正向任务AB中表现不突出的3~4岁儿童米说影响不大,但对5岁儿童来说,他们在逆向任务A’B’中的表现显着差于在正向任务AB中的表现。由此我们认为,克服及时奖励的诱惑综合得失做出有利选择比克服逃避惩罚的冲动做出有利选择要简单得多。具体考察发现,在正向任务AB中,3、4、5岁儿童表现出显着的发展性差异。这即说明3~4岁是儿童情感决策的“快速发展期”,也说明儿童抵制当前诱惑根据长远结果进行选择的能力在4岁后直到5岁仍然还在不断完善。实验二主要考察奖惩频率对儿童决策的影响。同样是被试内设计,让另外60名3~5岁儿童完成做出了相应调整后的正向、逆向任务(AC和A’C’),在保持总的得失数量不变的情况下,把实验一中纸牌B和B’的延迟刺激(奖励/惩罚)出现频率从30%提高到70%成为纸牌C和C’。结合实验一、二的数据进行分析后发现,儿童对延迟刺激的频率相当敏感:在惩罚/奖励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延迟惩罚频率的增加会促进3岁儿童成绩的显着提高,而延迟奖励频率的增加对3儿童的成绩没有明显影响;对于4~5岁幼儿而言,奖励和惩罚频率的增加都会促使其做出更多更快的正确选择。实验叁主要考察奖惩数量对儿童决策的影响。60名3~5岁儿童完成任务AD和A’D’,任务设计是在得失总量和实验二(AC和A’C’)相同的情况下,调整了纸牌C和C’的奖励和惩罚的数量——把D和D’两副纸牌固定刺激从1:2扩大为1:3。通过和实验二的结果进行比较,我们发现:在总体得失数量相同的情况下,即时刺激数量差异的加大对儿童的决策没有显着的影响;3岁儿童和4、5岁儿童的年龄差异显着,4岁儿童和5岁儿童在情感决策能力上的发展还是存在水平上的差异的,4岁儿童的选择偏好会受延迟惩罚数量的影响,而5岁儿童的决策更加稳定而不容易受单方面因素变化的影响。综合叁个研究所得到的结果,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3-4岁时期是儿童情感决策能力的快速发展时期;4岁以后儿童的情感决策能力发展到一个较高的水平,但仍有继续发展。2.儿童对频率的增加十分敏感。在得失总量不变的情况下,延迟惩罚频率的增加会促进3岁儿童成绩的显着提高,而延迟奖励频率的增加对3儿童的成绩没有明显影响;对于4~5岁幼儿而言,奖励和惩罚频率的增加都会促使其做出更多更快的正确选择。3.儿童对奖惩数量的改变不是很敏感。增加即时刺激和延迟刺激之间的冲突后,3岁儿童的完成任务情况没有明显改变,仍处于较低水平;4岁儿童尽管表现较好,但容易受延迟惩罚加大的影响;5岁儿童表现更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西南大学》期刊2007-04-01)

高山[6](2005)在《热执行功能的发展研究:儿童赌博任务》一文中研究指出执行功能可区分为纯认知的冷执行功能和有高度情感卷入的热执行功能。情感决策是热执行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赌博法是近年来国际上十分盛行的一种情感决策的研究范式。本研究采用适合学前儿童的赌博范式,逐步探测学前儿童的情感决策乃至热执行功能的发展及其背后蕴藏的心理机制。 首先,实验1采用Kerr和Zelazo的儿童赌博任务,检测了60名3-4岁儿童情感决策的发展。结果表明,3岁和4岁儿童在此任务上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情感决策在3-4岁期间发展迅速;另外,儿童此任务上的性别差异在统计上不显着。就情感决策的发展性特征来说,中国儿童与北美儿童之间存在着跨文化一致性。 实验2根据对3岁儿童在赌博任务上存在困难的原因可能是该任务要求较高的归纳概括能力的分析,对该任务作了降低归纳推理难度的改进,并抽取60名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考察对该改进是否降低了该任务对儿童归纳概括能力的要求,结果表明,改进的确降低了归纳概括的难度。 实验3采用改进后的儿童赌博任务,测量了181名3-5岁儿童的情感决策,发现3岁和4岁儿童成绩有显着差异,而4岁和5岁儿童成绩无显着差异,这进一步验证了3-4岁是学前儿童情感决策的迅速发展期。更重要的是,该实验发现降低任务中归纳概括的难度,在总体上可以改善儿童在此任务上的成绩,但大多数3岁儿童仍倾向于选择不利纸牌。这说明归纳概括能力是完成此任务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缺乏足够的归纳概括能力不是引起3岁儿童在此任务上困难的核心因素。另外,本实验将样本量扩大了一倍,性别差异在总体上仍不显着,但最后4个试验段的成绩体现了显着的性别差异,且4岁男孩的成绩明显优于女孩。 实验4在实验3的基础上再次改进,将儿童赌博任务对儿童归纳概括能力的要求降到了最低,结果3岁儿童仍然未能成功完成该任务。这进一步确认了涉及记忆和计算的(本文来源于《西南师范大学》期刊2005-04-01)

李红,高山,白俊杰[7](2005)在《从儿童赌博任务看热执行功能的发展》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考察热执行功能的发展,本研究通过儿童赌博任务检测了60名3~4岁儿童(男女各半)的情感决策。实验结果表明,3岁和4岁儿童在此任务上存在显着的年龄差异,4岁组在各试验组的分数呈上升趋势,他们在试验组2、尤其在试验组4和5中选择有利纸牌的次数显着多于3岁儿童,这反映出情感决策在3~4岁期间发展迅速。此外,儿童在此任务上的成绩存在很多可变性,可能掩盖了性别差异,因而,尽管男孩在最后两个试验组的成绩优于女孩,但性别差异在统计上并不显着。(本文来源于《心理发展与教育》期刊2005年01期)

儿童赌博任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执行功能(executive function,EF)是当前心理学研究中应用广泛但定义较为混乱的一个概念,一般指涉及对思想和动作进行意识控制的心理过程。最初的研究源于从神经心理学的角度对前额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损伤的患者所出现的一些神经心理缺陷进行的研究。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儿童赌博任务论文参考文献

[1].李亚真,桑标.运用赌博任务测查不同攻击/受欺类别儿童的情感决策过程[J].心理科学.2012

[2].曾婧.儿童赌博任务研究述评[J].校园心理.2010

[3].曾婧.儿童赌博任务发展的近期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4].蒋秋蓉,李红.灵活表征在儿童赌博任务中的作用[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9

[5].李小晶.从儿童赌博任务看3~5岁儿童情感决策的发展特点[D].西南大学.2007

[6].高山.热执行功能的发展研究:儿童赌博任务[D].西南师范大学.2005

[7].李红,高山,白俊杰.从儿童赌博任务看热执行功能的发展[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标签:;  ;  ;  ;  ;  

儿童赌博任务论文-李亚真,桑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