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山市大陆连岛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顾一凡[1](2020)在《连岛工程及海平面上升对舟山海域泥沙迁移机制影响》文中指出中国第一大群岛—舟山群岛,位于我国东南海沿岸。建设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构建一条全天候的连接大陆通道,使舟山与大陆连成一体对进一步开发舟山具有深远的意义。连岛工程自1999年起,至今已建成5座大桥,途径4个大小岛屿,跨越5条水道。大规模的人类活动改变了海洋的水动力及大气环境,淤积减缓,水温增加,冰川溶解等导致了全球海平面变化。海平面上升会加强海洋动力,减弱了沿岸防护堤坝的能力,加大工程建设难度,给沿海地区居民带来了危害。大规模的桥梁建设及海平面变化将改变舟山海域的水动力环境。本文对连岛工程及海平面上升对舟山海域的宏观影响进行了研究,利用MIKE 21软件建立水动力数学模型,与实测资料对比验证后,分析舟山海域的水动力环境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研究了连岛三期工程(舟岱跨海大桥)及海平面上升情形下舟山海域的水动力泥沙冲淤环境的变化。主要影响如下:(1)舟岱大桥工程对舟山海域的影响主要集中在大桥所在位置15 km范围内的水域,阻挡削弱了来自海域的潮汐动力,在靠近大陆侧,潮流流速降低,潮差减小;桩基所在位置有明显的圆柱绕流现象,在迎水面流速降低,潮位增加,桩基之间则相反;面向海洋侧的变化呈现波动性变化,离大桥23 km处变化最明显。对悬浮泥沙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流速上升对挟沙力的提升,这些影响随着与桩基布置轴线距离的延长而减小,令原本会淤积在大桥附近的泥沙淤积在了更远的地方,并产生长期的影响。(2)海平面上升主要影响近岸海域与江河入海口区域,使河口区域的潮汐动力大幅增加,增加幅度随海平面上升而上升;在近岸开阔海域与入海口水道区域,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几乎截然相反,在开阔海域,随着海平面上升,有潮位差减小,潮流流速降低,悬浮泥沙浓度降低,淤积情况加剧等情形出现;而在近海海域的群岛区域,由于岛群的存在,该区域特别是岛屿间水道区域,由于水流在水道间汇聚,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影响与近海开阔区域不同,潮位变化与开阔区域相同但在潮流流速、悬浮泥沙浓度、淤积情况变化上与开阔区域相反。海平面上升所带来的影响在舟岱大桥所在水域有所降低,具体体现在大桥所在水域的潮流流速降低、海平面上升幅度的降低等。
苑中丹,王维礼[2](2018)在《陆岛连通工程与地方交通的衔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文章从交通衔接影响范围的划定、对接交通组织、交叉口交通组织改善等方面,借鉴国外实践经验,提出了针对陆岛连通的具体方法;以舟山陆岛连通工程为例,依据提出的方法,对衔接工程进行整体分析并提出改善方案。
宓泽锋,朱菲菲,曾刚[3](2017)在《海岛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合作创新网络演化——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文中指出海岛地区海洋产业发展面临产业创新能级低的问题。从创新网络的视角出发,运用Gephi、Arcgis等软件对专利数据和论文数据进行分析,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刻画其2000—2014年的合作创新网络演化。研究显示:(1)定海区海洋产业的创新网络发展实现了从高校和研究所推动到以高校和大型企业为主要创新推动力的转变;(2)定海区海洋产业的创新知识获取以浙江省内合作为主,但其合作范围逐步增大,呈现良好势头;(3)经济危机对定海区海洋产业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说明创新能级低的产业竞争力不高、抗风险能力弱。尽快构建海洋产业创新网络,提升创新能级对提升定海区海洋产业综合竞争力有重要意义。
李春林,王颖[4](2016)在《大陆连岛工程对舟山发展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舟山大陆连岛工程施工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新材料、新构造、新工艺,众多的原创桥梁技术刷新了多项国际和国内纪录。工程全线贯通后,舟山实现了从"孤岛"到"半岛"的跨越,迎来了良好的发展机遇。带动舟山各产业迅速发展产生不菲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真实地改变了舟山人的生活方式。"十三五"期间,舟山还将建设六横公路大桥和甬舟铁路等跨海通道,使舟山宁波连成一个圈,并规划建设沪舟甬大通道及甬舟铁路等一系列跨海工程。
潘艺[5](2016)在《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陆岛联动的响应研究》文中提出在海洋经济大发展的背景下,海岛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地带,陆岛联动成为一种新的发展趋向。由于海岛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决定海岛生态保护、特色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和迫切性。长期以来海岛重开发轻保护,缺乏动态监测,规划和管理明显滞后。因此开展海岛城市化演变及其驱动力和效应分析十分必要,将为海岛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以浙江省主要海岛为研究对象,利用遥感、地理信息系统、景观生态学和空间统计学等方法,对1980-2013年间海岛土地利用变化和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展开研究;并以陆岛联动为切入点,比对陆岛城市化水平差异,探索不同联动模式下陆岛城市时空格局演变规律。借助空间回归模型,深入挖掘城市化对海岛景观格局演变的影响机制;并以浙江省洞头县为典型案例,从生态保护和城市扩张角度出发,利用最小累积模型构建海岛生态适应性分区;最后提出海岛合理开发利用的科学建议。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基于长时间序列的遥感数据(1980-2013),对不同区位、不同功能类型的海岛土地利用变化进行分析,突出量化海岛围垦用地功能演变规律。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浙江省海岛城市发展与土地资源矛盾日益加剧,1980至2013年通过大量围垦新增土地241.26 km2,围垦强度和围垦速度持续增加,2000-2013期间围垦面积是前二十年(1980-2000)的11倍,年均增长率远高于整个研究期水平(0.91 km2/年v.s.0.43 km2/年)。围垦区域土地利用类型剧烈变化,建设占比不断升高。33年间,49.52%的新增土地转为建设用地,25.33%变成水体。围垦为海岛发展提供大量土地空间,也导致海岛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发生转变。研究初期,土地利用变化主要集中在本岛陆域范围。随着建设用地需求急剧增加,海岛耕地、水体和林地被陆续开发,至2013年建设用地面积赶超耕地,成为海岛地区第二重要的土地类型,林地优势度持续降低,土地利用变化热点区域不断向沿海移动,围垦区域建设占比高于整个海岛水平(25.34%v.s.20.38%)。不同功能类型的海岛在土地开发利用方面存在显着差异,综合型海岛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变化最为剧烈(变化总量为355.25 km2),其中建设占用耕地是其首要变化方向。港口物流型和临港工业型海岛凭借其良好的区位条件和岸线资源优势,近年来迅速发展,土地利用变化程度远高于其他类型海岛,向海要地是建设用地扩张和水体增加的主要来源。以嵊泗县的洋山岛为例,为了打造洋山岛深水港区,整个研究期间围垦范围超过本岛面积三倍,超过70%的围垦新增土地转换成建设用地。随着人类加大海岛开发力度,区位条件等自然因素的影响逐渐弱化,政府决策和产业布局对海岛土地利用方式及发展方向起到主导作用。(2)从经济结构、人口城市化与空间城市化角度剖析1980-2013年间浙江省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量化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和地形因素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1980-2013期间浙江省海岛经济高速发展,产业结构由传统农渔业为主转向综合开发利用。33年间建设用地增加394.85 km2,2000-2013年扩张面积约为前20年的三倍(206.46km2 v.s.73.31km2)。新增建设用地大量集聚于海拔高度低于50米、坡度小于5度的近岸海岛。随着城市化进程全面推进,海岛建设用地向高海拔、高坡度地区蔓延,远岸海岛也加入到开发建设中。不同于沿海快速城市化区域,海岛的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限制了人口增长和集聚,人口因子对浙江省海岛建设用地扩张并无显着影响。通过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是其首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调整导致建设用地需求急剧增加,新增建设用地由城市中心向海岛四周沿岸快速蔓延,主要用于港口、物流基地、临海产业集聚区和滨海旅游设施等建设。综合运用景观格局指数和空隙度分维数方法,提取基于斑块信息和空间信息的海岛建设用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海岛建设用地连片扩张显着,但斑块形状更加复杂,城市空间的优势地位逐渐提高。从土地集约利用角度出发,利用城市扩张模型分析海岛建设用地扩张模式及其对政府发展战略的响应。玉环县城市扩张强度最高且扩张模式最为紧凑,建设用地填充式扩张比例逐年上升,政府通过调整空间布局,引导城市朝着更加有序、集约的方向发展。近十年,定海区和普陀区在政府的引导下城市发展也逐步集聚。洞头县、岱山县和嵊泗县的建设用地飞地式扩张占比较高,土地利用相对粗放。总体而言,政府在城市发展和土地征用方面起到一定监管作用,但发展战略对建设用地的布局具有很强的导向性,一些大型开发项目和互联互通工程的实施导致建设用地不断向外蔓延。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优化空间布局仍是未来海岛发展的关键。针对不同海岛的发展阶段和功能布局,要因岛制宜,合理分配建设用地指标。(3)首次以陆岛联动为切入点,以浙江省宁波-舟山陆岛一体化为典型案例,探索陆岛城市发展的联动格局和内在差异。从经济水平、建设强度以及城市空间重心转移的角度揭示陆岛两地城市化水平。宁波市区经济水平、产业结构和建设强度远高于舟山市区。2000年后,舟山市区加快发展速度,不断向其靠拢。两个城市建设用地均表现出早期向市中心集中后向四周扩张的趋势。利用梯度分析结合景观指数探究了陆岛一体化的联动格局演变规律。随着沿海发展战略调整,宁波、舟山两地由独立发展逐渐升级为互联互动发展模式,形成"沿海城市-岛均"联动、"岛屿-岛屿"联动和"港口-岛屿"联动三种主要模式。跨海大桥、连岛工程等重大基础设施的完工,彻底打破了行政界线和自然阻隔,带动宁波市区东部沿岸及大榭岛的迅速扩张,土地利用更为集聚,也使得舟山西部海岛及北部港口焕发生机。"沿海城市-岛屿"联动模式初显成效;与此同时,舟山连岛工程极大增强了舟山本岛的辐射效应,周围海岛主动向其靠拢,"岛屿-岛屿"联动模式进一步提升舟山市整体城市化水平。不同战略导向使得陆岛联动模式呈现多元化。宁波南部的梅山保税港和舟山市的六横岛临港产业区互动发展已逐步显现,"以港兴市"、"港口-岛屿"联动的实施,促使跨区域合作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未来宁波舟山一体化发展要继续强化宁波市区的核心集聚效应,加强舟山地区的推动作用。本文揭示了突破行政区划界限、互联互通工程为支撑、多种联动方式互补共存的陆岛一体化格局,为进一步深化陆岛联动研究和国家沿海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借鉴。(4)海岛快速城市化对其景观格局产生深远而复杂的影响,本文从岸线景观和整体景观两个方面分析浙江省海岛景观格局的时空演变特征。利用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人为活动对海岛岸线形态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1980-2013年,大量围垦导致岸线长度缩减2577.85 km,分形维数下降,形态趋于平直,蜿蜒曲折的自然岸线被人工表面所替代,其景观价值锐减。应用景观指数,从破碎度、优势度、聚集度和多样性等方面对海岛县域范围和网格尺度上的景观格局展开探究。县域尺度上,强烈的人为干扰导致海岛不同景观类型之间迅速转换,生态景观优势度和连通度持续下降。海岛整体景观趋向于破碎化、散布化和无序化。网格尺度分析进一步揭示了海岛景观格局变化的热点区域,城市中心斑块趋于紧凑,随着建设用地蔓延和围垦活动,近年来沿海地带和围垦新区景观格局更加复杂。以玉环县为例,利用空间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城市化因子对景观格局的影响机制。结果显示:玉环县景观指数变化呈现显着空间自相关,且Moran’s Ⅰ数值持续增加,说明其景观指数的空间依赖性不断增强。城市化强度是造成玉环县景观格局破碎的主要原因,道路因子、城市中心并未对海岛景观格局变化产生显着影响。随着城市中心开发接近饱和,中心辐射效应逐步削弱,交通体系不完善成为限制玉环城市发展的重要原因。空间误差模型在驱动机制研究中显示出更好效果,表明影响海岛景观格局变化的因子更加复杂。海岛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化的响应机制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和空间特征,所以在研究中要强调时空尺度的选择。认清二者交互影响的规律,为引导海岛城市合理扩张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从生态保护和城市扩张出发,本文以洞头县为例,利用最小累积模型划分海岛生态适应性分区,结果显示海岛地区适宜开发建设的土地占比较低(小于20%),重点开发区主要集中在个别海岛,优化开发区分布较为分散,不同海岛之间发展条件相差较大。在未来城市发展中应将新增建设用地优先布局在重点开发区内,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优化开发区和限制开发区的划定也有利于城市开发边界的确定,控制城市扩张强度。本节研究方法可为其他海岛地区的城市发展、土地利用规划提供借鉴,对海岛开发与保护、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环境变化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价值。(5)在我国海洋发展战略的推动下,浙江省海岛城市化进程将会持续。当前海岛开发利用面临着重开发轻保护,规划管理滞后的严峻局面,建设占用耕地突出、景观格局破碎化显着、围垦强度剧烈、空间布局粗放。在未来海岛发展中,首先要科学评估海岛价值,做到合理规划、特色开发和分类保护。综合型、港口物流型和临港工业型海岛因其发展需求,建设扩张和岸线开发必然继续增加,因此在发展过程必须升级产业结构、合理配置建设用地指标、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提高土地集约利用,遵循"宜港则港、宜养则养、宜农则农、宜围则围,围促结合"的围垦原则。旅游型海岛应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基础,禁止过度开发和无序围垦,深入探索"一岛一特色"生态友好型开发模式。其次,近岸大型海岛或组团海岛要加强陆岛联动发展,深化产业联动内容,实施差异化发展,尤其提升海岛对陆域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并积极探索联动模式多元化,实现国内国际联动合作机制。最后,要加强科学监管和立法执法制度,实施"数字海洋"平台,对海岛开发利用做到动态监测,优化管理机制,打破行政界线和部门界线,协调促进我国海岛可持续发展,助力海洋强国梦。
黄洁清[6](2015)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文中提出地方文献具有区域性、非时效性、选择性、内容丰富性等特征,其内容可以分为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地方相关的文献、其他文献,这些文献的征集需遵循补充性、针对性、真实性原则,渠道包括通过挖掘、整理等方式收集,通过购买、交流、索取等方式获取,通过组织社会募捐等方式获取。利用方式则包括展示展览,专业的信息挖掘、归纳、整理与汇总等。国外大多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注重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国内方面,湖南、浙江、江苏等地方的地方文献工作经验都值得借鉴,借鉴这些经验,舟山在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的构建中,要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工作,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工作,以此提高地方文献工作水平。舟山地方文献工作在文献整理、舟山群岛历史文献资源目录调查与归类、地方文献收集与保护等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效,此外,舟山市图书馆已经开始建设“舟山地方文献特色数据库”,但总体来看依然存在不少问题,表现在广度与深度不够,保护与利用不够,规划与合作不够等方面。当前,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出现了数字化、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等新趋势,顺势而为舟山可以按照明确数据库需求、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数据库上线运行的基本流程,设置登陆模块、征集模块、编码模块、查询模块、在线阅读模块、在线交流模块、编辑打印模块、安全模块等模块,明确数据库构建的总体目标,中心任务开发出更为完善的地方文献数据库。推动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舟山需要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这样才能推动地方文献研究迈上新的台阶。
王震国,叶治安[7](2012)在《城市:从江河到海洋的时代跨越——蓝海时代滨海城市的海洋战略与海洋资源利用》文中提出引言:从溪流水潭旁起源,在河湾湖泊边兴盛,沿大河大江畔繁荣,这是人类社会过往城市发展的历史轨迹。今天,江河已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科技已足以支撑人类面向蓝海,越洋已成为跨国交往的必需,城市的生态足迹便从江河蔓延到了海洋。利用海洋,是国家科技进步的标志;驾驭海洋,是社会文明开放的象征;直面海洋,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审视当今世界,沿海的国家也许未必发达,但最发达的国家一定是沿海国家;沿海的城市未必先进,但最先进的城市一定是沿海城市。大海给了人类更大的生存空间、更多的可用资源、更便捷的交往渠道,因此,为了真正快捷、有质量地可持续发展,作为正在城市化道路上迅跑的中国大陆,一定要摆脱黄土文明的思维桎梏,敞开胸怀,去迎接蔚蓝色的现代海洋文明。
谢立峰[8](2011)在《舟山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及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通过对舟山海域1298个无居民海岛的开发利用现状进行调查,对不同类型的开发利用活动进行分类统计,调查统计了无居民海岛权属情况,对无居民海岛评估相关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和研究,并且结合舟山海域的自然情况、社会经济发展现状的等主要因素,对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相关政策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舟山市无居民海岛总体开发利用的程度不高,离大陆和大岛(如舟山岛、岱山岛、六横岛、金塘岛等)较近的岛屿,开发利用程度相对较高;而离大陆和大岛较远的偏远小岛则以设置灯塔、灯桩等较为简单的开发利用为主,大多数仍保持相对原生态的状态。据调查,全市共有370个无居民海岛得到不同程度的开发,约占原有海岛总数(1390个)的26.62%。目前,舟山市已建立各类海洋保护区3个,其中鸟类自然保护区1个、海洋特别保护区2个,涉及无居民海岛158个。本文初步探讨了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多层次评估系统,通过评价因子的分类、筛选与细化,逐层分解,最终形成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的多级评估层次。通过本次研究,将对舟山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情况的整体进行梳理,分析研究无居民海岛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与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的主要矛盾,提出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规划的建议,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引导依据及建议。为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和管理理论依据,一定程度上将提高无居民海岛资源的科学配置、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提升海洋产业间的协调发展和无居民海岛资源综合效益。
田翔,洪柳,赵阳[9](2009)在《相伴的日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杨盛福: 让创新回归本质 作为舟山大陆连岛工程西堠门大桥、金塘大桥部省专家技术咨询组成员和指挥部特聘的常年技术专家,原交通部总工杨盛福一直在关注和参与连岛工程建设。舟山大陆连岛工程建设顺利地取得今天的成功,也正是靠了像他这样的一大批国内资深
刘辉[10](2009)在《舟山梦圆——舟山跨海大桥建设纪》文中提出凝聚了海岛百万军民的多年期望,历了大桥建设者十余年拼搏的舟山跨海大桥成通车,宣告舟山本岛及附近小岛,脱离孤海外的海岛行列,成为与大陆连接的半岛。
二、舟山市大陆连岛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舟山市大陆连岛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连岛工程及海平面上升对舟山海域泥沙迁移机制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潮流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2 泥沙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
1.2.3 桥梁对水动力环境研究现状 |
1.2.4 海平面变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第二章 研究区域自然环境概况 |
2.1 地形地貌 |
2.2 水文情况 |
2.2.1 潮汐特征 |
2.2.2 潮流特征 |
2.2.3 悬浮泥沙特征 |
2.3 河口水文特征 |
2.3.1 长江口水文特征 |
2.3.2 钱塘江水文特征 |
2.4 海平面变化 |
第三章 水动力泥沙数值模型 |
3.1 建立水动力数值模型 |
3.1.1 计算区域及网格划分 |
3.1.2 二维潮流模型控制方程 |
3.1.3 泥沙模块控制方程 |
3.1.4 涡粘系数 |
3.1.5 引潮势 |
3.2 数值解法 |
3.2.1 空间离散 |
3.2.2 时间步长 |
3.2.3 定解条件 |
3.2.4 参数确定 |
3.3 模型验证 |
3.3.1 验潮站分布 |
3.3.2 模拟结果验证 |
3.3.3 流场模拟结果验证 |
3.3.4 悬浮泥沙分布结果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连岛工程对环境影响分析 |
4.1 建立跨海大桥数值模型 |
4.2 网格桥墩概化分析 |
4.3 跨海大桥对水动力环境的影响 |
4.3.1 跨海大桥对潮位的影响 |
4.3.2 跨海大桥对潮流的影响 |
4.4 跨海大桥对冲淤状况的影响 |
4.4.1 舟岱大桥建成后悬浮泥沙浓度变化预测 |
4.4.2 舟岱大桥建成后冲淤变化预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海平面上升对环境影响分析 |
5.1 海平面上升后舟山海域水动力变化 |
5.2 海平面上升后泥沙冲淤环境变化 |
5.3 海平面上升对工程海域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陆岛连通工程与地方交通的衔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交通衔接影响范围划定 |
2 流量预测与交通影响分析 |
2.1 流量预测 |
2.2 交通影响分析 |
3 交通网络对接规划 |
3.1 对接交通组织原则 |
3.2 路网交通组织 |
3.2.1 机动车交通组织 |
3.2.2 非机动车交通组织 |
3.3 水运交通 |
4 重点交叉口交通改善 |
4.1 交叉口渠化 |
4.1.1 交叉口范围内的合理利用 |
4.1.2 进口道的改善设计 |
4.1.3 交叉口进口道设置左转专用车道 |
4.1.4 渠化岛的设计 |
4.2 信号控制 |
4.2.1 相位设计 |
4.2.2 相序安排 |
5 工程实例 |
6 结语 |
(4)大陆连岛工程对舟山发展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大陆连岛工程简介 |
1.1 西堠门大桥:“漂”在海面 |
1.2 金塘大桥:“外海第一跨” |
2 规划建设中的连岛新通道 |
2.1 沪舟甬大通道 |
2.2 六横公路大桥 |
2.3 甬舟铁路 |
2.4 岱山—舟山本岛疏港公路 |
3 大陆连岛工程的经济效益 |
3.1 完善交通网络,拓展发展腹地 |
3.2 促进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 |
3.3 盘活优势资源,招商引资显着 |
3.4 促进旅游业快速发展 |
3.5 促进金塘岛的发展 |
4 大陆连岛工程的社会效益 |
4.1 舟山“第二次解放”,美好生活踏桥而来 |
4.2 解放了“岛民”思想,洗礼了“岛民”文化 |
4.3 推进了人才集聚和科技创新 |
5 结论 |
(5)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陆岛联动的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软件环境 |
缩写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海岛重要性及其基本特点 |
1.1.2 海岛发展及陆岛联动新局面 |
1.1.3 海岛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海岛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
1.2.2 海岛城市化遥感监测研究进展 |
1.2.3 "海陆联动"效应研究进展 |
1.3 研究框架和组织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论文组织框架 |
1.3.3 技术路线 |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资料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社会经济概况和城市发展定位 |
2.2 数据介绍及处理 |
2.2.1 遥感影像来源 |
2.2.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2.2.3 遥感影像土地利用分类 |
2.2.4 其它数据 |
3 海岛围垦演变及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析 |
3.1 海岛围垦区土地利用演变规律 |
3.1.1 海岛围垦面积演变规律 |
3.1.2 多目标下海岛围垦用地功能演变规律 |
3.2 海岛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
3.2.1 海岛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 |
3.2.2 海岛土地利用类型转移变化 |
3.2.3 海岛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分析 |
3.3 不同类型海岛的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
3.4 小结与讨论 |
3.4.1 海岛围垦用地演变对发展需求的响应 |
3.4.2 海岛土地利用方式演变规律 |
3.4.3 不同类型海岛土地利用方式演变规律 |
4 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规律 |
4.1 海岛城市扩张的时空演变分析 |
4.1.1 海岛人口经济发展水平 |
4.1.2 海岛GDP的时间变化趋势 |
4.1.3 海岛建设用地扩张的时空变化趋势 |
4.2 海岛城市扩张的社会经济响应分析 |
4.2.1 社会经济因素对建设用地扩张的驱动作用 |
4.2.2 海岛城市化经济结构演变特征 |
4.3 海岛建设用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
4.3.1 景观指数含义与选取 |
4.3.2 海岛建设用地景观变化分析 |
4.4 海岛建设用地集聚度分析 |
4.4.1 空隙度分维数原理及计算方法 |
4.4.2 海岛建设用地聚集度分析 |
4.5 海岛城市扩张模式与发展战略协调性分析 |
4.5.1 城市扩张模型 |
4.5.2 海岛城市空间扩张分析 |
4.5.3 海岛城市发展战略协调性分析 |
4.6 小结与讨论 |
4.6.1 海岛城市化经济结构演变与差异 |
4.6.2 海岛城市化建设用地扩张及驱动机制 |
4.6.3 海岛城市扩张空间格局及合理性分析 |
5 陆岛联动的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
5.1 海岛基本演化模式 |
5.1.1 演化模式一:"海岛单体独立发展"阶段 |
5.1.2 演化模式二:"海岛单向依赖陆域"阶段 |
5.1.3 演化模式三:"海岛-陆域联动"阶段 |
5.1.4 浙江省海岛发展模式分析 |
5.2 陆岛联动城市化水平演变规律 |
5.2.1 典型区概况介绍 |
5.2.2 陆岛联动城市经济水平差异分析 |
5.2.3 陆岛联动城市建设强度差异分析 |
5.2.4 陆岛联动城市空间重心转移轨迹 |
5.3 陆岛联动模式空间格局演变分析 |
5.3.1 网格尺度及样带选取 |
5.3.2 "沿海城市-岛屿"联动的梯度分析 |
5.3.3 "岛屿-岛屿"联动的梯度分析 |
5.3.4 "港口-岛屿"联动的梯度分析 |
5.4 小结与讨论 |
5.4.1 浙江省主要海岛发展模式演变规律 |
5.4.2 陆岛联动城市化水平内在差异 |
5.4.3 陆岛联动模式多元化及其空间演变特征 |
6 海岛城市化进程的景观格局演变响应 |
6.1 海岛景观格局时空演变分析 |
6.1.1 海岛岸线景观演变规律 |
6.1.2 海岛类型水平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
6.1.3 海岛景观水平景观格局演变规律 |
6.1.4 网格尺度海岛景观格局演变分析 |
6.2 海岛景观格局变化对城市化的响应机制 |
6.2.1 城市化因子的选择 |
6.2.2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
6.2.3 空间回归分析 |
6.3 海岛生态适宜性分区—以洞头县为例 |
6.3.1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的分区原理 |
6.3.2 源的确定 |
6.3.3 累积阻力表面分析 |
6.3.4 海岛景观的生态适宜性分区 |
6.4 小结与讨论 |
6.4.1 不同尺度海岛景观格局时空变化特征 |
6.4.2 海岛城市化对景观格局变化的驱动机制 |
7 海岛开发利用战略和决策研究 |
7.1 海岛开发利用的对策建议 |
7.1.1 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发展海岛特色产业 |
7.1.2 因岛制宜,分类开发 |
7.1.3 合理围垦,加强土地集约利用 |
7.1.4 联动模式多元化,深化陆岛统筹 |
7.1.5 创新开放,增强国际合作 |
7.2 海岛保护和管理的建议措施 |
7.2.1 规划先行,加强海岛立法 |
7.2.2 优化政府部门管理体制 |
7.2.3 完善海岛基础设施建设 |
7.2.4 实施"数字海洋"平台,增加科技投入,提升海岛发展的软环境 |
7.2.5 加强科学监管,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1.1 海岛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差异 |
8.1.2 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 |
8.1.3 陆岛联动视角下海岛城市空间格局演变 |
8.1.4 海岛城市化进程的景观格局演变机制 |
8.1.5 海岛合理开发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建议 |
8.2 研究进展 |
8.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论文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项目 |
(6)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地方文献的传承价值有利于史料保存 |
1.2.2 地方文献的情报价值有利于辅助决策 |
1.2.3 地方文献的品牌价值有利于形象提升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综述 |
1.3.3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地方文献概念的界定及其收集利用 |
2.1 地方文献概念界定 |
2.2 地方文献的特征 |
2.2.1 地方文献的区域性 |
2.2.2 地方文献的非时效性 |
2.2.3 地方文献的选择性 |
2.2.4 地方文献的丰富性 |
2.3 地方文献的主要内容 |
2.3.1 官方公开出版或者印刷的地方文献 |
2.3.2 地方相关的文献 |
2.3.3 其他文献 |
2.4 地方文献的收集 |
2.4.1 地方文献收集分类方法 |
2.4.2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原则 |
2.4.3 地方文献收集的基本途径 |
2.5 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
2.5.1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主体与客体 |
2.5.2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原则与目标 |
2.5.3 地方文献开发利用的途径 |
第三章 国内外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的经验与启示 |
3.1 国外地方文献研究经验总结 |
3.1.1 注重发挥公共图书馆在地方文献研究中的作用 |
3.1.2 注重利用信息化渠道来开展地方文献相关工作 |
3.1.3 设立专门的基金支持地方文献研究工作 |
3.1.4 注重发挥政府和社会力量推动地方文献研究 |
3.2 国内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构建的基本经验 |
3.2.1 注重创新的湖南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2 历史悠久的浙江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2.3 规模大成果多的江苏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构建工作 |
3.3 国内外地方文献工作对舟山市的启示 |
3.3.1 高起点规划地方文献工作 |
3.3.2 创新性推进地方文献征集应用工作 |
3.3.3 综合性的完善地方文献数据库建设 |
第四章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现状 |
4.1 舟山市的基本情况 |
4.2 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的成效 |
4.3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的新趋势 |
4.3.1 数字化趋势明显 |
4.3.2 规模化趋势明显 |
4.3.3 专业化趋势明显 |
4.3.4 特色化趋势明显 |
4.4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与数字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4.4.1 广度与深度不够 |
4.4.2 保护与利用不够 |
4.4.3 规划与合作不够 |
第五章 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设构想 |
5.1 舟山市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意义 |
5.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完善的总体目标及中心任务 |
5.2.1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构建目标 |
5.2.2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中心任务 |
5.3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的基本流程 |
5.3.1 完成舟山地方文献分类目录和内容数字化 |
5.3.2 明确数据库功能需求 |
5.3.3 确定开发方法选择合适的软件开发商 |
5.3.4 组织数据库开发并验收 |
5.3.5 数据库上线运行 |
5.4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的总体框架及其功能模块 |
5.4.1 登陆模块 |
5.4.2 征集模块 |
5.4.3 编码模块 |
5.4.4 查询模块 |
5.4.5 在线阅读模块 |
5.4.6 在线交流模块 |
5.4.7 编辑打印模块 |
5.4.8 安全模块 |
5.5 舟山市地方文献数据库开发技术方案 |
第六章 结论及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推动该舟山地方文献研究及数据库建构的建议 |
6.2.1 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 |
6.2.2 加大投入强化文献征集 |
6.2.3 加强培训提高地方文献研究管理水平 |
6.2.4 创新手段发挥信息化管理作用 |
6.2.5 健全制度妥善解决数据库构建中的版权等问题 |
附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7)城市:从江河到海洋的时代跨越——蓝海时代滨海城市的海洋战略与海洋资源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人类:与时俱进的海洋观念 |
二、中国:海洋战略的布局演绎 |
三、舟山:海洋经济的破局拓荒 |
四、城市:走向蓝海的瓶颈困局 |
后记 |
(8)舟山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及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1.3 无居民海岛研究现状 |
1.1.4 无居民海岛评估的研究进展 |
1.1.5 研究内容 |
1.2 舟山市无居民海岛数量概况 |
1.2.1 无居民海岛数量 |
1.2.2 无居民海岛面积 |
1.2.3 无居民海岛分布 |
1.3 舟山市无居民海岛的自然环境 |
1.3.1 风 |
1.3.2 灾害性天气 |
1.3.3 水文 |
1.3.4 泥沙 |
1.3.5 地质 |
1.3.6 地震 |
1.3.7 土壤植被 |
1.4 舟山市无居民海岛自然资源 |
1.4.1 港口资源 |
1.4.2 旅游资源 |
1.4.3 风能资源 |
1.4.4 海洋能资源 |
1.4.5 矿产资源 |
1.4.6 森林植被资源 |
第二章 舟山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 |
2.1 改变无居民海岛属性的利用 |
2.1.1 填海造地连岛工程 |
2.1.2 旅游填海连岛 |
2.1.3 垃圾填海连岛 |
2.2 不改变无居民海岛属性的利用 |
2.2.1 航标铁塔、桥墩等基础设施建设 |
2.2.2 海洋渔业基地 |
2.2.3 海洋旅游业 |
2.2.4 其它开发利用 |
2.3 舟山市无居民海岛相关权属情况调查 |
2.3.1 无居民海岛上已发的林权证 |
2.3.2 无居民海岛已核发土地(房产)证 |
2.4 单岛多用情况 |
2.4.1 多个开发主体 |
2.4.2 一个开发主体多种开发形式 |
第三章 舟山无居民海岛保护利用现状 |
3.1 建立海洋保护区 |
3.1.1 嵊泗马鞍列岛 |
3.1.2 普陀中街山列岛 |
3.1.3 舟山五峙山列岛鸟类省级自然保护区 |
3.2 实行规划保护 |
3.2.1 规划原则 |
3.2.2 规划目标 |
3.3 开展生态修复 |
3.3.1 桥梁山岛生态修复 |
3.3.2 无居民海岛生态修复意义 |
第四章 舟山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评估 |
4.1 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
4.1.1 社会经济因素 |
4.1.2 资源环境因素 |
4.1.3 产业发展因素 |
4.1.4 区域经济因素 |
4.1.5 制度基础设施 |
4.2 评估主要内容 |
4.3 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与指标赋值 |
4.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3.2 评价指标 U_I、V_(IJ)、W_(IJK)权重的确定 |
4.4 开发利用评估工作程序 |
4.4.1 评估基本原则 |
4.4.2 评估目标 |
4.4.3 评估任务 |
4.4.4 评估方法 |
4.4.5 技术路线 |
4.4.6 评估案例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开发利用前后生态环境变化评估 |
4.5.2 存在问题分析 |
4.5.3 建议与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10)舟山梦圆——舟山跨海大桥建设纪(论文提纲范文)
改写孤悬海上的历史 |
十年磨一“桥” |
腾飞的翅膀 |
改写浙江大陆版图 |
四、舟山市大陆连岛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连岛工程及海平面上升对舟山海域泥沙迁移机制影响[D]. 顾一凡. 浙江海洋大学, 2020(01)
- [2]陆岛连通工程与地方交通的衔接研究[J]. 苑中丹,王维礼. 天津建设科技, 2018(06)
- [3]海岛地区海洋产业发展的合作创新网络演化——以舟山市定海区为例[J]. 宓泽锋,朱菲菲,曾刚. 科技管理研究, 2017(07)
- [4]大陆连岛工程对舟山发展的影响[J]. 李春林,王颖. 科技导报, 2016(21)
- [5]海岛城市化时空格局演变及其陆岛联动的响应研究[D]. 潘艺. 浙江大学, 2016(06)
- [6]舟山市地方文献研究与数据库建设构想[D]. 黄洁清. 浙江海洋学院, 2015(09)
- [7]城市:从江河到海洋的时代跨越——蓝海时代滨海城市的海洋战略与海洋资源利用[J]. 王震国,叶治安. 上海城市管理, 2012(05)
- [8]舟山无居民海岛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及评估[D]. 谢立峰. 浙江海洋学院, 2011(10)
- [9]相伴的日子[N]. 田翔,洪柳,赵阳. 中国交通报, 2009
- [10]舟山梦圆——舟山跨海大桥建设纪[J]. 刘辉. 今日浙江, 20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