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鲜于绰《传信录》真伪辨析(论文文献综述)
傅荣贤,华建铭[1](2020)在《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文中提出新中国成立70年来的古典文献学研究,总体上体现了持续性、全面性、交叉性、实践性等特点,相关成果主要集中在古籍文献的整理出版、文献学基础理论的探讨、分支学科的构建与完善、研究方法及与相关学科关系的分析、文献学史与研究史的梳理、各类专题问题的研究等方面。学者们前后继踵的孜孜求索,有力地推动了古典文献学学科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但70年的研究成果也存在领域开拓创新不够、理论研究有待严谨深入、分支学科研究用力不均、"问题意识"亟待加强等不足。
杨婷[2](2018)在《李廌及其诗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李廌是“苏门六君子”成员之一,因是苏轼的学生,至北宋始,他们之间的师生关系一直被世人关注、研究,但对李廌的作品鲜有关注。《济南集》是李廌的诗文合集,本文选取其中的诗歌作为研究对象,以此来分析李廌的交游情况,诗学思想的特点,诗歌题材意蕴,诗歌艺术特色等。作为“苏门”之人,李廌的交游特点是以苏轼为中心,辐射四周的交游模式。除了与苏轼及“苏门六君子”其余五人的交往,他还与其他文人、僧人等有所往来。李廌的诗学思想深受苏轼及“苏门六君子”的影响,在继承和发展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溯源风雅,追昔建安;钟情陶潜,尚承李杜。同时,他提出了着名的“四说论”,即“体、志、气、韵”,为诗歌创作和诗歌评论踏出新的道路。言及诗歌内容,纪行诗、景物诗、咏史怀古诗、唱和诗、生活诗以及挽歌诗等皆在他的创作范围内。其中,纪行诗包括情感复杂的漂泊诗和格调明快的游赏诗;景物诗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那一部分;在咏史怀古诗中,诗人不仅以追述隐士之事表达仕途遭遇的矛盾心境还以刻画古今之变表露世事变迁的无奈之感;描绘日常生活、展现身世遭遇以及赞颂才贤政绩三部分是唱和诗的主要内容;生活诗,一方面展现了诗人生活的场景,另一方面反映出人生哲理;挽歌诗表达了诗人对逝者深深的缅怀。总体上,诗歌内容丰富,血肉饱满。从艺术特色上看,诗人长于古风绝句,钟情次韵分韵,体现了诗歌体裁的多样性;李廌诗歌语言凝练深刻、详缓典雅;其诗歌总体上呈现淡朴瘦硬、纡余委备之风。李廌诗歌在宋代诗坛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许起山,张其凡[3](2017)在《赵甡之与《中兴遗史》》文中提出《中兴遗史》一书,共有六十卷,南宋初赵姓之撰,为编年体史书,主要记载了宋钦宗、宋高宗两朝的历史。该书约成书于宋孝宗朝中后期,亡佚于宋元之际,其内容被《三朝北盟会编》《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宋宰辅编年录》等史籍大量引用,幸可知其大概。赵姓之为南宋初年将领赵哲之子,一生声名不显,少有事迹流传,但其撰《中兴遗史》是一部史料价值极高的着作。着名史家李心传因乡情、家世等原因,对《中兴遗史》的评价有失公允。
范学辉[4](2017)在《王安石自作《讨交趾敕榜》说质疑》文中研究指明宋朝于熙宁八年十二月颁布的《讨交趾敕榜》,向来被认定为时任首相的王安石亲笔"自作"。但王安石自作《讨交趾敕榜》说最早与唯一的史源,只是王安石政敌司马光所作之《涑水记闻》,又显然与宋代内制皆由翰林学士等词臣草拟的制度不合。更为重要的是,榜文以彗星天变来咒诅交趾的核心内容,不仅与王安石"天变不足畏"的素来主张、"最不信《洪范》灾变之说"一以贯之的思想势若冰炭;特别是与其在当年十月末答宋神宗手诏札子当中,王安石具体所论的该次彗星等天变"不足信"完全抵牾。其实是司马光等旧党以讹传讹甚至有意编造出来的"谤言谤语",目的在于丑化王安石,并非真为事实。《讨交趾敕榜》应是宋神宗本人授意词臣所作,当从王安石文集当中予以删除。
申慧青[5](2008)在《范祖禹史学思想初探 ——以史学的义理化倾向为主》文中研究指明范祖禹(1041-1098)字淳甫,生于宋仁宗康定二年,卒于哲宗元符元年。他二十三岁中进士甲科,长于文史。宋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司马光组织修撰《资治通鉴》,范祖禹作为编修人员之一负责唐代部分的撰写工作,对史学、尤其是唐史的研究,自此成为纵贯其一生的主要工作。范祖禹的主要史学着作是《唐鉴》和《帝学》,前者以唐史为鉴,结合北宋政局,从国家制度、民族关系、礼教文化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重要见解,后者着重于历朝帝王治学的经历,以此作为规劝北宋皇帝求学治心的范本。范祖禹所生活的时期,正是宋代学术大发展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旧的学术观念与治学方法受到了冲击,新的学术体系开始形成和发展。反映到史学领域,一方面是对历史的借鉴作用的强化,不仅“以史为鉴”成为历史研究的第一要义,“史鉴”的范围也开始由就事论事扩大到了对帝王心性修养等方面的内容;另一方面,一些长期以来已经成为定论的历史观念受到了冲击,北宋诸学者从心、性、理等多个方面对历史做出了新的诠释。在这种学术背景之下,范祖禹对历史的研究也有着不同于前人的特点,他从本朝政事出发,本于宋朝的社会现实,有针对性的将前朝历史中可供参考的部分提炼出来,作为其史学着作的核心内容。他继承司马光编修《资治通鉴》的目的,将“以史为鉴”的意图发挥到淋漓尽致,同时更加注重以史学维护皇权的正统位置,维护儒家的礼教精神。他的史学思想也体现了宋学、特别是理学的影响,在“正统论”和“心性论”等方面,亦有许多阐述。此外,范祖禹的史学着作是直接针对皇帝本人,作为讲读课本而呈现于帝王的,因此,对帝王的劝诫在其史着中体现得格外突出。范祖禹的史学着述出于实际,将史事与史论相结合,历史与现实相结合,治国与治心相结合,既富有个人特色,又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精神。本文旨在论述范祖禹史学思想的渊源、发展以及对后人的影响。论文分为四部分,从学术背景、师承交游、着作分析、历史影响等几方面,综合性的论述了范祖禹的史学思想的重要特色及其历史意义。
史广超[6](2006)在《《永乐大典》辑佚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永乐大典》是编纂于明初的大型类书,所收文献多为宋元旧本,是辑佚宋元典籍之渊薮。从明至今,有近千种文献从其中辑出。《永乐大典》辑佚研究是《永乐大典》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诸家论着,多有涉及。然多限于某一方面之研究,缺乏系统性、全面性。本文尽可能竭泽而渔地占有材料,力图全面展现各时期《永乐大典》辑佚之面貌,弄清辑佚之成就。同时用还原分析之方法剖析具体辑本,对其辑佚之得失进行探讨,为我们今天之辑佚提供借鉴。笔者根据《永乐大典》存缺之情形、辑佚之特点,将《永乐大典》辑佚分为四个时期:四库馆前、四库馆、全唐文馆、全唐文馆后。本文致力于前三个时期的研究。绪论部分概述《永乐大典》编纂、散亡及重新收集的历史,《永乐大典》辑佚研究现状、本文研究之重点及方法等等。第一章研究四库馆前《永乐大典》辑佚。此时期《永乐大典》所存最多,随见随录为其辑佚特点。笔者根据所得若干新材料,探讨张四维、全祖望二人开创之功。此时期辑佚总成就作为附录一。第二章研究四库馆《永乐大典》辑佚。此时期辑佚规模宏大,成果丰富。本章所论包括以下方面:分析辑佚之初人员之调配,佚书确定之原则;比较现存两种详注《永乐大典》各卷存缺的目录,考查此时《永乐大典》之存缺,探讨馆臣辑佚之文献基础;统计参与辑佚之人员,考察总裁于敏中、纪昀在辑佚中的作用;探究辑佚之程序,考察馆臣在《永乐大典》中签出文献之详目,列为附录二、附录三;分析确定一辑本具体纂修官之原则,考究其中四十名纂修官所纂之辑本;调查并胪陈未经发现之辑本;详论馆臣辑本之得失等等。第三章研究全唐文馆《永乐大典》辑佚。此时期徐松辑佚成绩斐然。第一节概述该时期辑佚总成就。第二节讨论徐松辑佚之成绩。其中方志及《中兴礼书》是此节论述之重点。其方志辑佚主要集中在《河南志》、《唐两京城坊考》、《登科记考》三书之中。《中兴礼书》之讨论则涉及其版本、逸文在《永乐大典》中的位置、类目设定、卷次分合、缺卷补遗五个方面。并补录蒋光焴本之逸文,作为附录四。馀论部分简述全唐文馆后之辑佚,调查该时期辑佚之总成就,列为附录五。并探讨今天《永乐大典》辑佚之热门:方志,介绍张国淦、黄燕生对此问题之意见。
李清凌[7](2003)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概述》文中提出
何勇强[8](2002)在《鲜于绰《传信录》真伪辨析》文中认为据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着录 ,鲜于绰《传信录》是记载“元丰后朝廷政事得失、人物贤否”的一部史书 ,而杭州大学 (今浙江大学西溪校区 )图书馆所藏题为鲜于绰所撰的《皇朝中兴传信录》则是记载南宋绍兴初年的一部编年体史书。本文通过对鲜于绰生平的考订、对历代《传信录》引用、着录情况的调查以及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一书内容、引书的分析 ,断定《传信录》与《皇朝中兴传信录》无论从体例看 ,还是从内容看都是两本不同的着述 ;《传信录》确有其书 ,今已失传。鲜于绰是北宋时期的一个历史人物 ,不可能撰写南宋时期的历史 ,现在传世的《皇朝中兴传信录》不是鲜于氏的原着 ,纯系后人伪作。本文还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相关卷次进行比较 ,认为《皇朝中兴传信录》全篇抄自《三朝北盟会编》 ,而且抄袭手段十分拙劣 ,所抄内容也没有围绕着某一中心问题展开 ,抄袭者不过偶然将它们凑在一起 ,草草成书。论文最后对《皇朝中兴传信录》与《三朝北盟会编》传世诸版本进行对比 ,发现其内容与《四库全书》本最为接近 ,由此推测它可能是清人伪作 ,而假托从《永乐大典》辑出。
李清凌[9](2002)在《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综述》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分政治、经济、文化 3个方面 ,综述了提交给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的论文内容 ,为了解当前海内外这方面研究的前沿信息提供了一个窗口
二、鲜于绰《传信录》真伪辨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鲜于绰《传信录》真伪辨析(论文提纲范文)
(1)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文献整理与出版 |
1.1 新中国成立之后3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1949-1978年) |
1.1.1 成立了古典文献出版机构及出版规划领导机构 |
1.1.2 创立了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现代范式及文献学专业 |
1.1.3 确定了文献整理出版定位与首个重点规划 |
1.1.4 取得了文献整理出版上的非凡成就 |
1.2 改革开放40年的文献整理与出版(1979-2019年) |
1.2.1 一个转折性文件与7个规划出台 |
1.2.2 文史成果品类完备,重大项目批量出现 |
1.2.3 出土文献汇集问世,海外汉籍整理加快 |
1.2.4 专科成果精彩纷呈,整理成果总量可观 |
1.2.5 文献编目成绩可观,珍稀文献渐次出版 |
1.2.6 创新解决“藏”“用”矛盾,数字存储渐成主流 |
2 古典文献学的理论研究与体系构建 |
2.1 古典文献学的命名、定义及其学科边界 |
2.2 文献学研究方法探讨 |
2.3 文献学史与研究史考察 |
2.4 文献学学科理论体系及学科建设研究 |
2.4.1 古典文献学理论及学科体系探讨 |
2.4.2 古典文献学学科建设与实践探讨 |
3 中国古典文献学分支研究 |
3.1 目录学研究 |
3.1.1 目录学基础理论研究 |
3.1.2 目录学研究方法探讨 |
3.1.3 目录学史及学术史研究 |
3.1.4 目录学专题研究 |
3.2 版本学研究 |
3.2.1 版本学基础理论研究 |
3.2.2 版本实践方面的研究 |
3.2.3 版本学史及学术史研究 |
3.2.4 版本学专题研究 |
3.3 校勘学研究 |
3.3.1 校勘学基础理论研究 |
3.3.2 校勘法研究 |
3.3.3 校勘学史研究 |
3.3.4 校勘学专题研究 |
3.4 辑佚学研究 |
3.4.1 辑佚学基础理论研究 |
3.4.2 辑佚史及学术史研究 |
3.4.3 辑佚学专题研究 |
3.5 辨伪学研究 |
3.5.1 基础理论研究 |
3.5.2 文献辨伪方法探讨 |
3.5.3 辨伪学史及学术史 |
3.5.4 专题研究 |
3.6 专科文献研究 |
4 结语 |
(2)李廌及其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李廌生平、创作及交游 |
第一节 李廌生平、创作 |
一、李廌生平 |
二、李廌创作 |
第二节 李廌交游考 |
一、与苏轼之交 |
二、与“苏门六君子”之交 |
三、与其他文人之交 |
四、与僧人之交 |
五、与弟子之交 |
六、与亲人之交 |
第二章 李廌诗学思想 |
第一节 苏轼及苏门六君子诗学思想 |
一、苏轼诗学思想 |
二、苏门六君子诗学思想略述 |
第二节 李廌诗学思想 |
一、“四说论” |
二、师承古人论 |
三、学苏而不类苏 |
第三章 李廌诗歌题材意蕴 |
第一节 “流浪沧浪二十年”—纪行诗 |
一、情感复杂的漂泊诗 |
二、格调明快的游赏诗 |
第二节 “少华连延翠烟水”—景物诗 |
一、写景绘物诗 |
二、托物言志,借物抒情的景物诗 |
第三节 “断垣苔涩树萧萧”—咏史怀古诗 |
一、追述隐士之事表达仕途遭遇的矛盾心境 |
二、刻画古今之变表露世事变迁的无奈之感 |
第四节 “我思佳人在何许”—唱和诗 |
一、描绘日常生活 |
二、展现身世遭遇 |
三、赞颂贤才政绩 |
第五节 “草花竹叶插满头”—生活诗 |
一、描摹生活场景 |
二、反映人生哲理 |
第六节 “白驹过隙事堪悲”—挽歌诗 |
第四章 诗歌艺术特色 |
第一节 诗体特征 |
一、诸体兼备,长于古风绝句 |
二、唱和酬赠,钟情次韵分韵 |
第二节 语言特征 |
一、详缓典雅 |
二、凝练深刻 |
第三节 风格特征 |
一、纡余委备 |
二、淡朴瘦硬 |
附录 :李廌部分行迹汇总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5)范祖禹史学思想初探 ——以史学的义理化倾向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北宋前期的史学发展 |
一、"正统论"与"尊王攘夷"思想的兴起 |
二、"以史为鉴"观所引发的唐五代史研究热潮 |
第二章 范祖禹的生平、师承与交游 |
一、范祖禹的生平 |
二、范祖禹的师承与交游 |
1 、家学渊源:范祖禹对范镇史学观点的继承、改造和扬弃 |
2 、涑水传人:范祖禹与司马光 |
3 、洛阳交游:范祖禹居洛期间与二程等人的交往 |
第三章 范祖禹史学思想述评 |
一、范祖禹着作的流行情况和版本 |
二、范祖禹史学思想综述 |
1 、以史为鉴、关注时事 |
2 、"人才论"与"心性论" |
3 、天下正统与尊王攘夷 |
第四章 范祖禹史学思想的影响与传播 |
一、《唐鉴》的影响 |
1 、《唐鉴》在北宋的流传与影响 |
2 、南宋时期人们对《唐鉴》的评价与争议 |
3 、南宋之后的士人们对《唐鉴》的认识和看法 |
二、《帝学》的影响 |
结语 |
参考书目 |
(6)《永乐大典》辑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第一章 四库馆前《永乐大典》辑佚 |
第一节 张四维与《永乐大典》辑佚 |
第二节 全祖望与《永乐大典》辑佚 |
一 清代倡议《永乐大典》辑佚第一人 |
二 全祖望《永乐大典》辑佚 |
第二章 四库馆《永乐大典》辑佚 |
第一节 《永乐大典》辑佚之议起 |
第二节 《永乐大典》存缺考 |
第三节 《永乐大典》辑佚人员考 |
第四节 《永乐大典》辑佚程序考 |
一 签佚书单 |
二 裒辑草本 |
三 校勘 |
四 改编 |
第五节 四库馆《永乐大典》辑本纂修人考 |
一 陈昌图 |
二 励守谦 |
三 王嘉曾 |
四 吴寿昌 |
五 黄轩 |
六 闵思诚 |
七 陈昌齐 |
八 平恕 |
九 邹炳泰 |
十 黄寿龄 |
十一 余集 |
十二 邵晋涵 |
十三 周永年 |
十四 戴震 |
十五 杨昌霖 |
十六 吴典 |
十七 孙辰东 |
十八 刘湄 |
十九 邹玉藻 |
二十 翁方纲 |
廿一 邹奕孝 |
廿二 郑际唐 |
廿三 刘权之 |
廿四 汪如藻 |
廿五 程晋芳 |
廿六 任大椿 |
廿七 张羲年 |
廿八 沈孙琏 |
廿九 王汝嘉 |
三十 沈叔埏 |
卅一 徐步云 |
卅二 周兴岱 |
卅三 彭元珫 |
卅四 黄良栋 |
卅五 林澍蕃 |
卅六 陈初哲 |
卅七 周厚辕 |
卅八 徐天柱 |
卅九 秦泉 |
四十 钱大昕 |
第六节 四库馆《永乐大典》辑本数量考 |
第七节 四库馆《永乐大典》辑本之评价 |
一 出处 |
二 全 |
三 真 |
四 编排 |
第三章 全唐文馆《永乐大典》辑佚研究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徐松与《永乐大典》辑佚研究 |
一 《中兴礼书》及《续编》研究 |
1、版本研究 |
2、《永乐大典》中佚文位置 |
3、类目 |
4、分卷 |
5、《续修四库全书》影印蒋光焴抄本补遗 |
二 徐松与《永乐大典》方志辑佚 |
1、《登科记考》中《永乐大典》方志考 |
2、《唐两京城坊考》中《永乐大典》方志考 |
馀论 |
附录一 四库馆前《大典》辑佚书目 |
附录二 《永乐大典书目》残本 |
附录三 上图本《永乐大典书目》 |
附录四 蒋光焴抄本《中兴礼书》补遗 |
附录五 唐文馆后《大典》辑佚书目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鲜于绰《传信录》真伪辨析(论文参考文献)
- [1]新中国70年(1949-2019)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综述[J]. 傅荣贤,华建铭. 图书馆杂志, 2020(02)
- [2]李廌及其诗歌研究[D]. 杨婷. 西北师范大学, 2018(06)
- [3]赵甡之与《中兴遗史》[J]. 许起山,张其凡. 宋史研究论丛, 2017(02)
- [4]王安石自作《讨交趾敕榜》说质疑[J]. 范学辉. 史学集刊, 2017(03)
- [5]范祖禹史学思想初探 ——以史学的义理化倾向为主[D]. 申慧青. 河北大学, 2008(S1)
- [6]《永乐大典》辑佚研究[D]. 史广超. 复旦大学, 2006(02)
- [7]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论文概述[J]. 李清凌. 中国史研究动态, 2003(01)
- [8]鲜于绰《传信录》真伪辨析[J]. 何勇强. 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4)
- [9]中国宋史研究会第十届年会暨唐末五代宋初西北史研讨会综述[J]. 李清凌. 甘肃社会科学, 20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