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分析

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分析

孙芸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江苏无锡214000)

【摘要】目的:探究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中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比较治疗后临床效果及死亡率、气管插管率、住院时间。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插管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经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氧和,改善心功能,提高其存活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气管插管率。推荐在临床中使用。

【关键词】急性左心衰;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5)10-0080-02

急性左心衰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有该种疾病的患者死亡率较高。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现象的加剧,急性左心衰的患病率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1]。研究表明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治疗能够提高治疗的成功率。我院对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入院的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施以无创呼吸机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实验组中男15例,女10例;年龄61~80岁,平均年龄(75.6±6.2)岁;所患基础病为高血压5例、冠心病10例、心脏瓣膜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5例、先天性心脏病1例。对照组中男16例,女9例;年龄59~81岁,平均年龄(74.2±7.1)岁;所患基础病为高血压4例、冠心11例、心脏瓣膜病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4例、先天性心脏病2例。两组患者均神志清楚、血液动力学稳定、能够基本合作、无严重呼吸道阻塞、无影响面罩使用的面部创伤,排除慢性肾功能不全、严重感染、贫血、脑梗死的患者。患者均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咳嗽、端坐呼吸、肺部湿罗音等症状,且X线片结果显示肺部有水肿或是淤血的症状,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4》中的急性左心衰的定义和呼吸衰竭的诊断标准,基础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镇定处理和体位优化,并施以强心、扩血管、利尿等常规的治疗,为患者提供氧气,心电监护及经皮氧饱和度监测。如果该治疗手段在两小时后没有达到治疗的效果,则要使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辅助性通气。实验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无创呼吸机治疗。将呼吸机设置为S/T模式,将其备用呼吸频率调节至15~20次/min,将呼吸压调节至4~8cm,吸气压调节为8~15cm,将氧流量调节为5~10L/min。治疗期间严密监测患者症状,适当调节呼吸机参数。当患者的身体指标满足撤机条件时,可以将呼吸机撤离。如果经无创呼吸机治疗3小时后患者的病情依然没有得到改善,则要通知患者家属,经过家属同意后对患者施以有创通气治疗。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要为患者做动脉血气、心超及脑利钠肽前体的检测。

1.3临床观察指标

比较治疗2小时后动脉血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呼吸频率(RR)变化情况,在治疗72小时后比较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脑利钠肽前体(pro-BNP),同时比较两组患者的死亡率和气管插管率及住院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数据包进行分析和整合,计数资料使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PaO2和PaCO2的变化情况

治疗结束后实验组患者的PaO2和PaCO2变化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4住院时间

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平均时间为(10.33±1.13)天,对照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为(15.32±1.06)天,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在使用无创呼吸机进行急性左心衰并发症并呼吸衰竭的治疗时,呼吸机中的正压能够克服患者气道中的阻力,同时降低吸气所用的功,不会造成呼吸肌的过度疲劳。呼吸机也可以在患者呼气时保持一定的正压,避免因患者支气管萎缩对治疗造成不良的影响,有利于二氧化碳气体的顺利的排出[2]。此外无创呼吸机还能够降低患者的胸腔负压,使其左心室的跨壁压下降,从而降低患者心室后负荷,减少回心血量和心排量。患有左心衰的患者多伴有肺间质水肿,采用无创呼吸机对患者进行治疗能够使其肺泡和间质液进入到血管腔之中,从而改善患者水肿现象[3]。

本研究中,实验组EF和pro-BNP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常规治疗组,这主要是由于无创呼吸机在治疗心衰疾病时具有很强的可调性,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患者的情况随时改变治疗模式,使患者的心衰得到更大程度的改善,减少不良事件的发生。观察还发现接受无创呼吸机治疗患者的死亡率、插管率以及住院时间显著低于接受常规治疗的患者,这也说明无创呼吸机在针对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治疗中能够降低插管及死亡率、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呼吸机相关性并发症的发生率。

在实际治疗中,患者的情绪和急诊室的环境都会影响治疗的效果,因此在治疗的过程中还要对影响治疗效果的因素加以控制[4]。如果患者因呼吸困难而无法配合治疗,则应反复调整患者的面罩,并对其进行语言上的鼓励。如果患者出现焦虑和恐惧等心理,则应对其进行镇定处理。如果患者出现胀气现象,应告诫患者不要张口,以减少其压力的支撑水平。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昏迷等现象,要对其及时施以插管治疗,改善通气情况。

【参考文献】

[1]李彬.早期或延迟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伴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分析[J].慢性病学杂志,2014,15(03):213-215.

[2]周小曼.无创呼吸机治疗急性左心衰的效果分析[J].安徽医学,2013,34(03):307-308.

[3]党宗彦,徐凌云,刘小健等.无创呼吸机在急性左心衰竭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和延迟治疗的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2,9(15):69-71.

[4]谷永江.无创呼吸机早期及延迟治疗在急性左心衰并Ⅱ型呼吸衰竭早期治疗中的临床价值[J].中国卫生产业,2013,8(24):42-43.

标签:;  ;  ;  

急性左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无创呼吸机治疗效果分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