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
本论文以西峰东侧地区长8油层组为研究对象,通过钻井岩心观察描述、薄片观察与鉴定、及扫描电镜、孔渗测试、X-衍射、压汞等分析化验资料,并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理论分析,对研究区长8油层组沉积相和储层特征进行了研究,并对储层主控因素进行了分析。大量岩心资料显示:西峰东侧长8油层组主要为一套灰色细-中粒砂岩与深灰色粉砂岩、泥岩互层,局部夹薄层煤或煤线的岩性组合。根据沉积构造、古生物化石及测井曲线等沉积相标志,确定西峰东侧地区长8油层组主要发育浅水三角洲—湖泊相沉积,可划分为4个亚相及12个微相。通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等分析,对研究区储层特征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西峰东部地区长8砂岩总体具有较高的长石含量,岩石类型主要为岩屑长石砂岩和长石岩屑砂岩,少量为长石砂岩;孔隙类型较多,残余原生粒间孔隙是最为重要的储集空间,次为次生溶孔及微裂缝;主要的成岩作用类型包括: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自生矿物充填作用等;长81及长82油层组孔隙度主要在4%12%,而渗透率主要在0.010.5×10-3μm,两者均较低且相关性总体较差,结合其储集空间的特征,确定其主要属于裂缝—孔隙型储层。长8砂体主要发育4种砂体结构类型,砂体结构特征与储层物性存在密切联系,连续叠置的厚层砂体通常具有较高的孔渗,而透镜型砂体一般因钙质胶结而致密化。研究区长8油层组储层主要受沉积相、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控制,其中沉积相主要控制砂体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以及砂岩原始物性的好坏,而成岩作用和构造作用则对储集砂岩进行改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储层最终性质。成岩作用对储层的影响最为关键,其中压实作用、自生矿物充填作用及除绿泥石环边以外的胶结作用均对储层有一定破坏性,而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则属于重要的建设性成岩作用,与构造作用相关的破裂作用能够形成大量微裂缝,特别是在研究区南部大量微裂缝为重要的储集空间类型。储层评价结果表明:发育连续叠置砂体的主河道发育区通常是最为有利的沉积相带。
论文目录
文章来源
类型: 硕士论文
作者: 马茗茗
导师: 王昌勇
关键词: 浅水三角洲,储层主控因素,砂体结构,绿泥石环边,鄂尔多斯盆地
来源: 成都理工大学
年度: 2019
分类: 基础科学,工程科技Ⅰ辑
专业: 地质学,石油天然气工业
单位: 成都理工大学
基金: 项目《西峰东侧长8油藏评价有利目标优选》
分类号: P618.13
DOI: 10.26986/d.cnki.gcdlc.2019.000532
总页数: 99
文件大小: 20312K
下载量: 46
相关论文文献
- [1].西峰油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油气运移特征研究[J].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05)
- [2].定边油田东仁沟区长2油层组储层特征描述[J]. 石化技术 2017(05)
- [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古环境分析[J]. 非常规油气 2017(04)
- [4].红河油田川口条带延长组长6油层组不整合面特征与油气富集规律[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16(06)
- [5].鄂尔多斯盆地义正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特征分析[J]. 辽宁化工 2016(10)
- [6].鄂尔多斯盆地红井子地区长9油层组层序分析与砂体预测[J]. 中国地质 2015(02)
- [7].安塞油田坪桥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沉积相研究[J]. 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 2013(22)
- [8].志靖安塞地区化子坪长2油层组油藏特征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08)
- [9].姬塬油田X区长8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3(04)
- [10].姬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气运移规律及模式探讨[J]. 岩性油气藏 2011(05)
- [11].化子坪上三叠统延长组长6油层组油藏特征研究[J]. 矿业快报 2008(01)
- [12].定44150区长8油层组储量复算研究[J]. 内蒙古石油化工 2020(05)
- [13].安塞油田H区长6油层组储层非均质性与含油性关系研究[J]. 石化技术 2016(12)
- [14].鄂尔多斯盆地x地区长6油层组储层研究[J]. 石化技术 2017(03)
- [15].富县油田水磨沟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J]. 化工管理 2017(21)
- [16].鄂尔多斯盆地什社地区长3油层组沉积相研究[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7(15)
- [17].鄂尔多斯盆地红井子罗庞塬地区长9油层组油藏描述[J].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05)
- [18].鄂尔多斯盆地富县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及控制因素研究[J]. 石油地质与工程 2015(06)
- [19].吴起地区长8油层组油藏主控因素分析及开发目标优选[J]. 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 2016(20)
- [20].定边地区长8油层组储层特征研究[J]. 地下水 2014(06)
- [21].环县地区延长组长6油层组精细地层划分与对比[J]. 石化技术 2015(08)
- [22].陕北下寺湾地区延长组长9油层组沉积相及其控油作用[J]. 智富时代 2015(12)
- [23].鄂尔多斯盆地延长探区南部长8油层组物源性质及构造背景[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3(10)
- [24].定边罗庞塬地区长8油层组双物源对石油分布的控制[J].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2014(03)
- [25].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8油层组沉积及其演化特征[J]. 石油天然气学报 2012(02)
- [26].鄂尔多斯盆地英旺地区长9、长10油层组油源及成藏分析[J]. 岩性油气藏 2012(05)
- [27].鄂尔多斯盆地英旺油田长2+3油层组低产分析[J].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12)
- [28].姬塬油田铁边城区延长组长2油层组地层精细划分与对比[J]. 中国西部科技 2011(05)
- [29].鄂尔多斯盆地姬塬油田长8油层组岩性油藏特征[J]. 地质科技情报 2010(03)
- [30].南翼山Ⅴ油层组措施改造浅谈[J]. 青海石油 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