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性状论文_李蕾娜,程备久,朱苏文

导读:本文包含了对生性状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玉米,性状,生性,杂种,产量,自交系,核型。

对生性状论文文献综述

李蕾娜,程备久,朱苏文[1](2009)在《利用单酶切cDNA-AFLP技术分离玉米对生性状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片段》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深入地研究对生玉米这一珍贵的高产育种种质资源和植物形态发育突变材料形成的分子机理和调控机制,通过构建合适的玉米对生、互生近等基因系总RNA池,首次采用改进的单酶切cDNA-AFLP技术,对扩增的玉米对生性状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片段进行筛选、分离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共获得29条差异表达片段:对生玉米增强表达23条、抑制表达6条。选取其中5条(STT-TT、STT-TC、STT-CC、STT-GC、SCT-TG)增强表达片段进行克隆和测序,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STT-GC与烟草细胞色素b5基因有80%的同源性、SCT-TG与玉米、牛筋草、大麦、狗尾草、水稻等的α-微管蛋白基因有90%以上的同源性。实验证明:单酶切cDNA-AFLP技术是一种研究玉米基因差异表达的实用方法。(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09年04期)

蒋培东,李展,朱苏文,程备久[2](2006)在《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选择和组配效果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F4代的26个转育的对生自交系进行对生性状的连续10代定向选择,以及叁种不同的组配方式(对生×互生、对生×对生、互生×互生)对对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定向选择是获得稳定对生系的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对生性状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其定向选择的进程和效率是不同的。不同的组配方式,对于选育F1全对生植株组合的效果是不同的,从F1对生率来看,对生×对生>对生×互生>互生×互生;从F1优势来看,互生×互生>对生×互生>对生×对生。(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06年04期)

杜天庆,苗果园[3](2006)在《氮肥施用量对生土地大豆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氮肥的运筹方式是调节产量结构的最有效方式,合理施用氮肥是提高大豆产量的有效途径。在试验条件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氮肥对生土地大豆根瘤形成的抑制作用加大,但对大豆后期根系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氮肥的施用增加了全生育期的叶面积指数和干物质积累,改善了各产量构成因素,提高了产量。(本文来源于《山西农业科学》期刊2006年03期)

蔡丽琼,程备久,李展,朱苏文[4](2006)在《对生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对生基因转育获得的对生与互生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研究了对生性状对玉米主要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自交系籽粒品质性状的配合力效应一般高于互生玉米,在蛋白质含量上,对生F1杂种优势与普通互生F1无明显差异,而在油份和淀粉含量上对生F1较互生表现出明显的优势。不同组配方式对F1对生群体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存在差异,在对生组合利用中通过互×互组配较对×对组配能使F1获得更高的蛋白质含量;选育含油量较高的对生系,利用对×对组合有助于选育高油杂交种;选育淀粉含量较高的含有不同对生基因的互生自交系作亲本,利用互×互组配有助于选育高淀粉对生杂交组合。(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06年02期)

蔡丽琼,李展,朱苏文,程备久[5](2005)在《玉米对生基因转育对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对生基因转育获得的对生与互生近等基因系及其杂交组合,分析了对生基因转育对玉米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自交系的产量性状一般低于互生自交系;对生系的油脂和淀粉含量高于互生系,而在蛋白质、赖氨酸和色氨酸含量上两者差异不明显;对生基因转育对玉米产量和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无不良影响。因此,对生基因的转育不影响玉米的产量和品质性状的同步改良。(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05年03期)

李蕾娜[6](2005)在《利用单酶切cDNA-AFLP技术分离玉米对生性状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片段》一文中研究指出对生玉米既是一种玉米高产育种的优良种质资源,又是研究植物形态发育难得的变异材料。为了深入地研究这一珍贵突变材料形成的分子机理和调控机制,本研究中,通过构建合适的玉米对生、互生近等基因系总 RNA池,采用改进的单酶切cDNA-AFLP 技术,对扩增的玉米对生性状相关基因的差异表达片段进行筛选、分离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表明: 1.利用 Trizol 法提取的对生、互生玉米总 RNA质量高、完整性好,适于等量混合构建对生、互生玉米总 RNA池。 2.利用 SMART~(TM) PCR cDNA Synthesis Kit 反转录成的对生、互生双链 cDNA长度为 200~8000bp 之间,完整性好。 3.用识别 4 碱基的限制性内切酶——Sau3AⅠ消化 cDNA,所得片段长度为 100~1000bp 之间,符合 cDNA-AFLP技术要求。 4.酶切片段与人工接头连接后,用与接头序列对应的通用引物进行预扩,获得相当浓度的 100~1000bp 的酶切片段拷贝。 5.用 136 对选扩引物对稀释的预扩产物进行全面、系统地选择扩增。改进选扩程序,采用高温(65℃)退火结合循环降温方法,获得高浓度的特异性产物。 6.用 6%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结合银染对选扩产物进行差异展示,结果共获得 29条差异表达片段:对生玉米增强表达 23 条、抑制表达 6 条。 7.选取其中 5 条进行克隆和测序,分别是 S_(TT-TT)、S_(TT-TC)、S_(TT-CC)、S_(TT-GC)、S_(CT-TG),均属于对生玉米增强表达片段。序列同源性分析表明:这 5 条片段都与已经分离的玉米 mRNA 有很高的同源性,S_(TT-GC)与烟草细胞色素 b5基因有 80%的同源性、SCT-TG与玉米、牛筋草、大麦、狗尾草、水稻等的 α-微管蛋白基因有 90%以上的同源性。 本研究首次将单酶切 cDNA-AFLP技术应用于玉米基因的差异表达研究,并对其加以改进,成功分离到玉米对生性状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片段。可以根据这些差异片段序列制作探针或转化成相应的分子标记,为对生基因的定位、克隆以及基因表达特性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5-06-01)

蔡丽琼,李展,朱苏文,程备久[7](2005)在《对生玉米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利用对生基因转育获得的对生与互生自交系及其杂交组合,研究了对生性状对产量性状杂种优势和配合力的遗传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生玉米同互生玉米一样具有普遍的杂种优势,在产量性状上F1对生株优势互×互组合大于对×对组合和对×互(互×对)组合;对生性状的转育对产量性状的一般配合力有降低效应,而含有对生基因的互生玉米具有较高的一般配合力效应,因此,在对生玉米育种中可以利用含有不同对生基因的互生自交系作亲本来组配杂交组合(互×互),从而获得较高的制种产量和高产的对生杂交种。(本文来源于《激光生物学报》期刊2005年02期)

蒋培东[8](2004)在《对生玉米核型、同工酶及其对生性状遗传表现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玉米的对生性状是一个新的变异类型,其叶片和果穗均为对生,是高产育种极其珍贵的种质资源。本试验利用对生性状转育获得的六组对生和互生姊妹系,首次研究了对生玉米与互生玉米的染色体核型差异;对其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过氧化氢酶同工酶、多酚氧化酶同工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同工酶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还对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选择和组配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采用风油精法制片,对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染色体进行核型分析。首次发现对生玉米的染色体含有2对随体,而互生玉米却只有1对。除了第6对染色体短臂上有随体外,另外1对随体主要分布在第10对染色体短臂上,且随体大小、形态与第6对染色体有所不同。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在核型上的差异,为对生玉米的细胞遗传学研究提供参考依据。但这一差异是染色体结构变异还是基因表达形式,有待进一步探讨。2.通过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前期Ⅰ的观察,发现对生玉米在减数分裂偶线期和粗线期出现双核仁,在终变期有两对染色体连在核仁上,而在互生玉米中未曾发现。这一现象与对生玉米染色体含有两对随体有一定的内在联系。3.在染色体制片过程中,用5种预处理药剂对试验材料进行预处理,其中以1.25μl /ml风油精溶液(以饱和对二氯苯为溶剂)的效果最好。本试验还对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片和风油精法制片进行了比较。就玉米染色体而言,风油精法制片效果比去壁低渗火焰干燥法制片要好。这种染色体制片技术可以为其他植物染色体制片提供一定的借鉴。4.通过6组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姊妹系的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同工酶分析,发现4种同工酶的酶带多态性水平都较高。在4种同工酶中,对生玉米和互生玉米姊妹系都存在一条共有带,且属于强宽带;同时对生玉米自交系都存在特征带。试验材料中对生玉米为对应互生玉米的近等基因系,所以认为在同工酶谱中,对生玉米显现的特征性酶带可能是对生性状基因表达的结果。5.通过连续定向选择,大多数对生玉米自交系后代的对生频率,均随选择世代的增加而增加,以至于达到遗传稳定。所以连续定向选择对获得稳定对生系是一种有效的技术途径。对生性状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其定向选择的进程和效率是不同<WP=4>的。6.利用对生×对生、对生×互生或互生×对生、互生×互生叁种组配方式,可以进行全对生F1杂交种的选育。不同的组配方式,其选育效果是不同的。从F1对生率来看,对生×对生>对生×互生(互生×对生)>互生×互生;从F1优势来看,互生×互生>对生×互生(互生×对生)>对生×对生。因此,可以利用含有不同对生基因的互生自交系来组配杂交组合,以期获得全对生F1杂交种。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首次系统的进行了对生玉米的核型和同工酶分析,并对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选择和组配效果加以分析研究,为对生和含有不同对生基因自交系的选择、对生杂交组合的亲本选配以及对生玉米有效地应用于玉米高产育种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大学》期刊2004-06-01)

刘正,刘芳荣,朱付群[9](2003)在《两个对生系杂交后代对生率及产量性状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对二个对生系不同世代对生频率及其组配的对生杂交种产量性状的研究,初步探索玉米高产育种的新路径。(本文来源于《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期刊2003年04期)

刘正,陈晓东[10](2003)在《糯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用对生玉米与白糯玉米杂交 ,合成对群糯原始群体。对其中的杂交F1 、F2 、F34个单株后代系统的遗传特点分析 ,判定控制对生性状的基因是多个位点 ,对生率有的高有的低 ,对生率遗传符合 1∶1。(本文来源于《安徽农业科学》期刊2003年05期)

对生性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F4代的26个转育的对生自交系进行对生性状的连续10代定向选择,以及叁种不同的组配方式(对生×互生、对生×对生、互生×互生)对对生率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连续定向选择是获得稳定对生系的一条有效的技术途径,对生性状在不同的遗传背景下,其定向选择的进程和效率是不同的。不同的组配方式,对于选育F1全对生植株组合的效果是不同的,从F1对生率来看,对生×对生>对生×互生>互生×互生;从F1优势来看,互生×互生>对生×互生>对生×对生。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对生性状论文参考文献

[1].李蕾娜,程备久,朱苏文.利用单酶切cDNA-AFLP技术分离玉米对生性状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片段[J].激光生物学报.2009

[2].蒋培东,李展,朱苏文,程备久.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选择和组配效果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6

[3].杜天庆,苗果园.氮肥施用量对生土地大豆生物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山西农业科学.2006

[4].蔡丽琼,程备久,李展,朱苏文.对生玉米籽粒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J].激光生物学报.2006

[5].蔡丽琼,李展,朱苏文,程备久.玉米对生基因转育对主要农艺性状影响的研究[J].激光生物学报.2005

[6].李蕾娜.利用单酶切cDNA-AFLP技术分离玉米对生性状相关基因差异表达片段[D].安徽农业大学.2005

[7].蔡丽琼,李展,朱苏文,程备久.对生玉米产量性状的杂种优势和配合力分析[J].激光生物学报.2005

[8].蒋培东.对生玉米核型、同工酶及其对生性状遗传表现的研究[D].安徽农业大学.2004

[9].刘正,刘芳荣,朱付群.两个对生系杂交后代对生率及产量性状的分析[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3

[10].刘正,陈晓东.糯玉米对生性状的遗传特点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3

论文知识图

季节对产仔数、产活数及初生窝重的影响菌丝油脂(叁)药材鉴定概述京海黄鸡MDH基因AA型和BB型测序图谱野生型和T1代突变体cr-isa1-1表型Figur...内生真菌分离、纯化、发酵的过程

标签:;  ;  ;  ;  ;  ;  ;  

对生性状论文_李蕾娜,程备久,朱苏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