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稻曲病的接种方法及其效果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李昕洋[1](2020)在《辽宁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文中指出稻曲病是一种水稻穗部真菌性病害,在我国南北方稻区均有发生,现已成为限制水稻高产和稳产的主要障碍之一。本试验采用形态学观察结合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病原菌的种类、同源性及种内群体分化状况;利用菌丝生长速率法、孢子萌发法和相关性分析研究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运用重复序列PCR(repetitive element-based PCR,rep-PCR)技术和田间接种方法探索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差异;使用单因素和正交设计建立稻曲病菌的最佳基于序列扩增多态性(Sequence-Related Amplified Polymorphism,SRAP)的反应体系和筛选SRAP多态性引物,应用最佳SRAP反应体系进一步明确稻曲病菌种群多样性遗传水平,以上研究旨为稻曲病的综合防控和抗病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辽宁省稻曲病菌分离及rDNA-ITS鉴定:2017年自辽宁省8个市区(沈阳市、鞍山市、盘锦市、大连市、丹东市、辽阳市、铁岭市、抚顺市)采集273株稻曲病粒样品,经组织分离法或农用链霉素洗涤法和单孢纯化后共获得159株供试菌株;选取63株代表菌株以通用引物ITS1和ITS4进行PCR扩增均能出现大小在500 bp750 bp内的单一条带;在NCBI上进行BLAST比对发现与稻曲病菌同源性相似度达99%100%;经MEGA 7构建系统发育树发现均处于同一分支。因此,结合形态学观察和rDNA-ITS技术可明确所有供试菌株均为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供试菌株间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0002.000,即不同的稻曲病菌rDNA-ITS序列在进化过程中存在差异。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比较:选取18株代表菌株的最适菌丝生长条件不同,在相同培养条件下,不同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存在显着差异。供试菌株的菌丝生长最适培养基为PDA(1株)、PSA(1株)、XBZ(1株)、Rice(2株)和OA(13株);最适碳源为淀粉(14株)和蔗糖(4株);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17株)和蛋白胨(1株);最适温度为25℃(4株)、28℃(11株)和30℃(3株);最适pH为4(8株)、5(1株)、6(5株)和7(4株);最适光照条件为光照(3株)、黑暗(12株)和12 h光照/12 h黑暗(3株)。所有供试菌株的最适薄壁分生孢子萌发条件不同,在相同条件下,不同菌株的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存在显着差异。供试菌株的薄壁分生孢子萌发最适温度为25℃(12株)和28℃(6株);最适pH为6(3株)、7(13株)和8(2株);最适光照条件为光照(4株)、黑暗(8株)和12 h光照/12 h黑暗(6株)。所有供试菌株的菌丝及薄壁分生孢子致死温度分别为55℃和78℃。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与不同碳源和温度分别呈中度和低度相关;稻曲病菌的菌落背面颜色与不同培养基、碳源、氮源、温度和pH分别呈中度、低度、无、高度和低度相关;其余均无统计意义。辽宁省稻曲病菌rep-PCR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根据BOX1/BOX2、ERIC1/ERIC2和REP1/REP2的3对引物遗传多样性值,故选取均大于0.7的BOX1/BOX2(0.764)和ERIC1/ERIC2(0.707)扩增的DNA指纹图谱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当DNA指纹相似系数为0.78时,以BOX1/BOX2和ERIC1/ERIC2为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分别将供试菌株划分为12个和10个遗传类群;于2018年8月进行稻曲病菌接种辽宁省主栽水稻品种盐丰47试验,根据平均每穗病粒数将供试菌株致病力可划分为弱致病型、中等致病型和强致病型3个致病型,所占比例分别为33.33%、58.82%和7.85%,强致病型菌株仅在沈阳市、鞍山市和大连市出现,所有优势类群均包含3种致病型菌株;表明辽宁省稻曲病菌遗传结构复杂,不同地理来源的稻曲病菌致病力存在一定差异,相同致病型的稻曲病菌分属于不同的遗传类群,同一遗传类群中包含不同的致病型菌株。辽宁省稻曲病菌SRAP体系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选取不同地理位置的3株代表菌株(SY-19、AS-3和DD-8),从100对SRAP引物中筛选出多态性高的8对引物(Me1/Em6、Me2/Em2、Me2/Em4、Me2/Em6、Me3/Em7、Me4/Em3、Me5/Em6、Me6/Em5);建立适用于稻曲病菌的最佳SRAP反应体系(3.5 mmol/L Mg2+、3.5 U/μL TaqTM、200ng/μLDNA模板、0.4μmol/L引物和0.4 mmol/L dNTPs);根据方差分析中p值均小于0.05表明各因素对反应体系均有显着影响,根据方差分析中F值由高到低的顺序表明Mg2+对反应体系影响最大,DNA模板影响最小。利用最佳SRAP反应体系对选取的78株代表菌株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如下:8对引物对供试菌株共扩增出179个清晰的条带,其中93个为多态性条带,每对引物的扩增条带数在1827之间,平均为22;供试菌株等位基因观测数、有效等位基因数、Nei’s基因多样性指数和Shannon信息指数分别为2.000、1.4886、0.3248和0.5047;其中沈阳种群多样性最高,鞍山种群多样性最低;当DNA指纹相似系数为0.88时,以8对引物扩增的DNA指纹图谱将供试菌株划分为14个类群。辽宁省稻曲病菌种群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且SRAP遗传类群划分与地理来源不存在明显的相关性。
张俊喜,成晓松,葛兆建,高波,霍金兰,王凯,李红阳,顾慧玲,陈中兵,孙星星,马晶晶,蒋颖洁,王凡[2](2020)在《稻曲病田间简易接种方法——厚垣孢子直接喷雾法》文中提出介绍一种简易稻曲病田间接种方法(厚垣孢子直接喷雾),包括菌源的采集保存、水稻种植过程、接种体制备、接种实施过程以及最终接种效果,为水稻新品种对稻曲病的抗性田间鉴定、杀菌剂新品种对稻曲病的田间药效试验提供一种简易可行的操作方法,从而为水稻生产上新品种、新药剂的选择提供保障。
胡建坤,黄蓉,李湘民,刘永锋,廖泰珍,黄瑞荣[3](2020)在《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了建立准确的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本研究对水稻生长时期、接种体、接种时间及接种方法对接种效果的影响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接种体菌丝片段-分生孢子混合液最有利于诱导稻曲病的发生;在16:00~17:00接种更有利于稻曲病的发病;注射接种方法比喷雾接种法的发病效果更好;以上3个因素对东乡野生稻稻曲病诱发的影响与对照品种两优培九一致;东乡野生稻稻曲病最佳诱发时期为剑叶与倒二叶叶枕距为(4±0.5)cm时,这与两优培九的(6±0.5)cm不同。
陈天琪[4](2019)在《稻曲球生防菌筛选和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Villosiclava virens在水稻孕穗期侵染水稻花丝造成的真菌性病害,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一个主要的水稻病害。在人工接种条件下,绝大多数水稻品种均表现高度感病,但在田间自然发病条件下品种间的抗病性差异显着。为此,我们对田间抗病性表现明显不同的水稻品种的穗部农艺性状进行了比较分析。通过对孕穗期不同阶段不同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感病品种与抗病品种在叶面积、穗鞘周长、穗鞘最粗处叶鞘的闭合程度、叶鞘夹角、穗长、和着粒密度方面均存在显着性差异。其中以穗部性状的差异表现尤为明显,感病品种相较于抗病品种而言,穗鞘密闭性差,致使其在稻曲病菌侵染的最佳时期稻穗大面积暴露在空气中,直接性的促进了病害的发生、加重了严重度,此重要特征与上述穗部性状的各项差异密切相关。此外我们发现叶片角度及穗鞘最粗处叶鞘的周长与病害发生严重度并无相关性。稻曲病的发生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在水稻孕穗期往往因连续的阴雨导致杀菌剂防控失效的情况发生。为此,本文也筛选到了 2个可侵染和降解稻曲球的生防真菌菌株,分别是粉红粘帚霉菌(G1iocladiumroseum)和淡色生赤壳菌(Bionectria ochroleuca)。粉红粘帚霉菌菌株在接种25 d后菌丝可完全包裹稻曲球,40 d稻曲球完全腐烂。而淡色生赤壳菌在接种10 d即可包住稻曲球,10-15 d就可以使稻曲球腐烂,其降解能力表现最好。超微结构观察表明,两种菌株的菌丝均能沿稻曲球的细胞间隙进入稻曲球,进一步穿透菌丝细胞壁进入其内部并逐步将其降解,也可以穿透厚垣孢子内外壁破坏孢子结构,并最终降解稻曲球细胞壁。同时粉红粘帚霉菌疑似分泌了某些酶类或抗生素类物质,这两种菌株的生防机制与重寄生作用类似。田间降解试验表明,只有粉红粘帚霉菌对稻曲球有明显的降解效果,降解率为16.3%。此外,利用平板对峙法探究两种菌株对稻曲病菌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共同培养15 d后,稻曲病菌便不再生长,到第20 d生防菌株长满整个培养皿。由菌落状态可以推出生防菌通过不断与稻曲病菌竞争培养基中的营养物质及吸收病原菌自身的营养来抑制稻曲病菌的生长。
胡贤锋[5](2018)在《水稻稻曲病缓释药膜剂的筛选及其协同增效作用》文中研究表明稻曲病(Rice false smut)是由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Cooke)Takahashi]侵染水稻颖花引起的真菌性病害。近年来,稻曲病已成为我国各水稻产区普遍发生的重要病害。目前,水稻生产中主要使用丙环唑、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咪鲜胺等化学药剂防治稻曲病,长期使用极易导致“3R1P”(抗药性、农药残留、再猖獗、环境污染)问题。本文以稻曲病为研究对象,筛选防控稻曲病菌的协同增效药剂及天然产物缓释药膜剂,并研究其生物活性及田间防控效果,旨在为稻曲病的防控提供新途径。主要结论如下:1.确定了1种稻曲病菌的快速分离方法,并鉴定了从贵州黄平分离到8株菌株中随机抽取HP-7菌株即为稻曲病菌。采用孢子敲落法分离稻曲病菌成功率为:鲜黄色稻曲球(98.33%)>黄绿色稻曲球(1.66%)>墨绿色稻曲球(0%);火焰灼烧法分离稻曲病菌成功率为:鲜黄色稻曲球(63.33%)>黄绿色稻曲球(31.66%)>墨绿色稻曲球(5%)。鲜黄色稻曲球为稻曲病菌分离最佳材料,墨绿色稻曲球不宜作为分离材料,采用孢子敲落法分离鲜黄色稻曲球分离成功率最高。通过柯赫氏法则、菌落形态及rDNA-ITs序列分析确定HP-7菌株为水稻稻曲病菌。2.明确了HP-7、MT-5、CB-3菌株对常规杀菌剂及天然产物柠檬醛的敏感性。从黄平(HP)7株,湄潭(MT)8株和赤壁(CB)5株稻曲病菌中随机抽出HP-7、MT-5、CB-3菌株进行敏感性测定。HP-7菌株对7种药剂的敏感性大小为:戊唑醇>嘧菌酯>苯醚甲环唑>己唑醇>多菌灵>甲基硫菌灵>井冈霉素;MT-5菌株对6种药剂的敏感性大小表现为:戊唑醇>苯醚甲环唑>多菌灵>嘧菌酯>己唑醇>井冈霉素;CB-3菌株对6种杀菌剂的敏感性表现为:戊唑醇>己唑醇>嘧菌酯>甲基硫菌灵>多菌灵>井冈霉素。柠檬醛对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柠檬醛对HP-7菌株的EC50值为32.0081 mg·L-1。3.筛选出1个对稻曲病菌具有显着抑制作用的协同增效配方。通过对多菌灵与己唑醇,多菌灵与苯醚甲环唑,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等作用方式不同的药剂进行复配,结果表明,共有3个组合具有协同增效作用:多菌灵与己唑醇3:1混配时,CTC值为251.04;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3混配时,CTC值为126.66;嘧菌酯与苯醚甲环唑1:1混配时,CTC值为154.03,大于120,协同增效效果显着。4.研制出1个对稻曲病菌具有良好生物活性的5%天然产物柠檬醛缓释药膜剂。通过测定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对稻曲病菌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稀释50倍和1600倍对稻曲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73.19%,24.92%。并测定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的理化性能,结果发现:柠檬醛包合后其稳定性增强,15 d后30℃的柠檬醛精油的剩余百分率仅为28.4%,而包合物的剩余百分率达74.2%。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的pH值在5.51-7.45之间,粘度值在2-177 mpa·s之间,在波长225-245 nm范围内时,其吸光度值最大。5.明确了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和30%苯·嘧增效组合对稻曲病的田间防效。平均病穗防效结果表明:化学农药中30%苯·嘧增效组合3200倍液效果最好,达87.88%;生物农药中20%井冈霉素可湿性粉剂1600倍液效果最佳,达63.55%。平均病指防效结果表明:化学农药中30%苯·嘧增效组合3200倍液防效最好,达87.21%;生物农药中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800倍液防效最佳,达65.39%。
孙春来,王晓芹,张和兰[6](2016)在《水稻稻曲病田间人工接种及药剂防治探讨》文中提出田间接种试验表明,在水稻孕穗期至破口初期人工接种稻曲病粒浸泡液可显着提高稻曲病发病程度,可提高田间药效试验的可靠性。田间小区试验结果表明,125 g/L氟环唑SC 93.75g/hm2、75%肟菌·戊唑醇WG 168.75 g/hm2、36%丙环·咪鲜胺SC 270 g/hm2等对稻曲病均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水稻破口期前57 d施药1次,防治效果在70%左右。430 g/L戊唑醇SC 129 g/hm2和10%嘧菌酯CS 120 g/hm2防效较低,还需进一步试验。
薄惠文[7](2016)在《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1812、B1241侧翼基因克隆及Uvt-726互作因子的筛选》文中研究表明稻曲病是发生在水稻穗部的一种真菌病害,其病原菌稻曲病菌(Ustilaginoidea virens)可侵染水稻小花,形成的稻曲球严重危及水稻的产量和稻米的品质,进而危害人类和家畜的健康。基于对稻曲病菌的形态、分离技术、孢子萌发、侵染机制等方面的研究,目前对于水稻稻曲病的防治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然而由于稻曲病菌的致病机制仍不明确,尚不能从根本本上防治该病害。研究稻曲病菌的致病机制,有助于深入认识和有效防控稻曲病的发生,同时对于水稻抗稻曲病品种的选育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技术(ATMT,Agrobacterium-mediated transformation technology)对病原菌进行遗传改造,再通过表型筛选进行基因功能的研究已经成为一种简便有效的方法。本实验室前期通过ATMT构建了稻曲病菌P1的突变体库,本研究以从中筛选得到致病力减弱菌株B1812和B1241为研究材料,观察它们的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情况,通过基因克隆的手段获得了 T-DNA插入位点侧翼基因,并初步研究了基因的功能,为研究稻曲病菌的致病机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1.稻曲病菌P1的T-DNA插入突变菌株B1812,其致病力、液体摇培产分生孢子能力与野生菌株P1相比明显下降,且孢子明显小于P1。而在固体培养基PSA和TB3菌落形态和生长速率与P1相比无显着差异,在MM上的生长速率下降。突变菌株B1812在不含潮霉素的PSA平板上转接5代之后,仍能扩增到HPH基因,说明T-DNA已经稳定地插入到B1812的基因组中。Southern杂交表明T-DNA在该突变菌株的基因组中为单拷贝。序列比对显示,侧翼基因UvHac1与UV-8b菌株中的UV8b1075同源。UvHac1全长共2196bp,编码蛋白为转录激活因子Hac1,其中ORF为1690bp,含有一个70 bp的内含子,编码539个氨基酸。5’非编码区长为360 bp,3’非编码区长为146 bp。分析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发现,突变菌株B1812的基因组在T-DNA插入位点处缺失了 42 bp。T-DNA插入在UvHac1的5’UTR区,距起始密码子46 bp。qRT-PCR分析显示该基因表达量显着下降。经NCBI同源性比对,UvHac1编码蛋白Hac1含有一个高度保守的结构域bZIP。2.致病力减弱突变菌株B1241在固体培养基MM、PSA和TB3上的菌落形态、生长速率,以及液体摇培产生的分生孢子形态等与P1相比无显着差异,但分生孢子能力呈极显着下降。T-DNA已经稳定地插入到B1241的基因组中且为单拷贝。经序列比对发现,突变体中T-DNA插入位点处少了 28 bp的稻曲病菌基因组序列,有37bp的序列在T-DNA及稻曲病菌基因组中都没有比对到。侧翼基因UvGH18与UV-8b菌株的UV8b-7878同源,开放阅读框长2317 bp,包含81 bp和106 bp的两个内含子,编码709个氨基酸。UvGH18基因全长2650bp,5·非编码区长度为14bp,3·非编码区长度为319 bp。T-DNA插入在UvGH18的启动子区域,位于起始密码子之前516 bp处。qRT-PCR得知,突变体中UvGH18的表达量下降。UvGH18编码的糖基水解酶18家族蛋白(GH18)含有一个保守结构域D××D×D×E。酵母双杂交筛选稻曲病菌P1的cDNA文库,得到4个可能与GH18互作的蛋白,分别为泛素类、小泛素相关修饰蛋白连接酶、海藻糖-6-磷酸合成酶/磷酸酶和细胞形态蛋白Sog2。3.Uvt-726是致病力减弱的T-DNA插入突变菌株B726通过基因克隆得到的假定基因。为进一步探究致病相关基因Uvt-726的功能,本研究通过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其互作蛋白。将目的基因Uvt-726连接至质粒pGBKT7构建诱饵质粒,并对诱饵蛋白进行了毒性及自激活检测。诱饵质粒和文库质粒分别转化进酵母菌株Y2H和Y187中进行杂交。诱饵蛋白与BD蛋白在二倍体酵母中融合表达,与稻曲病菌P1的cDNA文库酵母中的捕获蛋白结合,从而激活下游报告基因的表达。通过DDO/X/A和QDO/X/A进行筛选,测序后与稻曲病菌全基因组进行比对,筛选得到4个Uvt-726的互作蛋白,包括AP-3复合物β亚基、RNA聚合酶II亚基A磷酸酶、寡糖转移酶STT3亚基和ADP/ATP载体蛋白。
李余生,杨娟,黄胜东,王才林[8](2014)在《水稻对稻曲病致病菌株Pi-1抗病位点检测及效应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了鉴定水稻对稻曲病的抗病基因,利用157个家系组成的大关稻(Japonica)/IR28(Indica)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采用人工接种方法,以发病病情指数作为表型值。2012和2013年,接种鉴定亲本及RILs对水稻稻曲病致病菌株Pi-1的抗性。利用QTL Cartographer分析软件,对水稻抗Pi-1菌株基因进行检测分析。2年共检测到7个QTL,分别为位于第2、7、8、11和12染色体上的qFsr2a、qFsr2b、qFsr7、qFsr8a、qFsr8b、qFsr11、qFsr12,单个位点的贡献率为8.5%17.2%。其中,2012年检测到qFsr2a、qFsr2b、qFsr8a、qFsr11共4个位点;2013年检测到qFsr7、qFsr8b、qFsr11、qFsr12共4个位点。qFsr11在2年中均被检测到,对性状的解释率为13.5%和17.2%,作用效应使病情指数下降9.9%和14.3%,提高了抗病性。根据抗性位点加性效应方向,qFsr2a、qFsr8a、qFsr8b、qFsr11和qFsr12等位点是来自于亲本IR28的增效等位基因,而位点qFsr2b和qFsr7的抗性效应方向相反,是来自于大关稻。稳定遗传的抗病位点qFsr11及其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可以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中得以应用。
王文斌,尹小乐,李燕,陈志谊,陆凡[9](2014)在《影响稻曲病严重度主要因素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在水稻的3个时期接种,发现最佳接种时期为破口前7 d,说明稻曲病菌的最佳侵染时期为水稻破口前1周。用正交试验对影响人工接种稻曲病发病率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品种、播种时间、氮肥水平三因子里,对稻曲病发病严重度影响最大的是水稻品种,播种时间在不影响水稻正常生长时,越晚越有利于稻曲病发病。氮肥水平对稻曲病发病严重度的影响相对较弱。
蒋旭翔[10](2014)在《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及环境因子对稻曲病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稻曲病是一种由病原真菌Villosiclava virens E. Tanaka&C. Tanaka(无性态为Ustilaginoidea virens (Cooke) Takah.)引起的,于水稻穗部显症的病害(Tanaka et al.,2008)。该病害不仅降低水稻的产量,稻曲病菌所产生的毒素对哺乳动物也有潜在的毒害作用,对水稻的品质也有严重的影响。本试验利用已成熟的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方法,将分别分离自2009、2010、2011年的,来源于湖北、江苏、辽宁、陕西、河南、福建的25个稻曲病菌菌株,在IR28、黄华占、晚籼98三种抗病性相异的水稻品种上进行人工接种,并在温室中,使用28℃恒温,定时喷淋保湿的环境条件的基础上,收集并定量分析了平均稻曲球数和穗发病率两个指标,以探究稻曲病菌致病力的分化状况。结果如下:1、三种水稻品种间,IR28和黄华占、晚籼98间的平均稻曲球数和穗发病率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相似性子集,体现出了显着的抗性差异。2、25个不同的菌株间,平均稻曲球数可以被划分为3个不同的相似性子集,穗发病率可以被划分为6个不同的相似性子集,体现出了显着的致病力差异。3、方差分析的结果表明不同的稻曲病菌株间、不同的水稻品种间、以及稻曲病菌和水稻品种相互作用的不同组合间,发病程度均存在着极显着的差异,说明了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存在分化。本试验使用正交试验,在田间设置了播期、氮肥水平、栽培密度3个因素,每因素设置了3个梯度水平,将稻曲病菌YC11-13和YC11-6接种在晚籼98上,以探究这三种因素对水稻的发病程度的影响。结果如下:1、接种YC11-13后,第一播期的水稻出现了明显的发病现象,第二播期的基本没有观察到发病的现象,而第三播期的水稻发病现象有所增加,但程度不及第一播期,且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播期所导致的数据差异极显着,而栽培密度、氮肥水平所导致的差异不显着。2、YC11-6的结果和YC11-13相类似。3、接种时和接种后的一段时间内气温先下降而后上升,湿度均保持在一个利于稻曲病发病的水平。4、不同试验处理间所采集的水稻稻穗的氮素和磷素的检测结果没有表现出显着差异。通过以上的这些结果,可以认为水稻不同播期所导致的发病时期气候环境的不同是导致稻曲病菌发病程度不同的主要原因。为完善稻曲病菌的人工接种方法,将晚籼98在三个不同播期,各播期的接种日早、中、晚三个不同时间段内进行YC11-13和YC11-6两个稻曲病菌菌株的接种,以探究不同时间段的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效率。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播期间,稻曲病的发病有着显着的差异,而同一天内不同时间段的接种结果差异不显着。间接证实了发病时期气候环境的不同是影响稻曲病菌人工接种效率的重要因素。
二、稻曲病的接种方法及其效果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稻曲病的接种方法及其效果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辽宁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1 稻曲病的症状及危害 |
1.2 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进展 |
1.2.1 稻曲病菌的厚垣孢子 |
1.2.2 稻曲病菌的薄壁分生孢子 |
1.2.3 稻曲病菌的子囊孢子 |
1.2.4 稻曲病菌的分离及菌落特征 |
1.3 稻曲病菌的人工接种及致病力研究进展 |
1.3.1 稻曲病菌的人工接种 |
1.3.2 稻曲病菌的致病力 |
1.4 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进展 |
1.4.1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 |
1.4.2 扩增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 |
1.4.3 重复序列PCR技术 |
1.4.4 简单重复序列技术 |
1.4.5 单核苷酸多态性技术 |
1.5 本研究选题依据及意义 |
第二章 辽宁省稻曲病菌分离及rDNA-ITS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2.1.2 样品的采集及分离纯化 |
2.1.3 供试菌株的DNA提取 |
2.1.4 供试菌株的rDNA-ITS扩增及序列测定 |
2.1.5 数据分析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稻曲病粒样品分离结果 |
2.2.2 供试菌株的形态特征 |
2.2.3 供试菌株的rDNA-ITS序列扩增 |
2.2.4 供试菌株的rDNA-ITS序列比对 |
2.2.5 供试菌株的rDNA-ITS序列聚类分析 |
2.2.6 供试菌株的遗传关系分化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比较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3.1.2 供试菌株 |
3.1.3 不同培养基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背面颜色的影响 |
3.1.4 不同碳氮源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背面颜色的影响 |
3.1.5 不同温度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
3.1.6 不同pH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
3.1.7 不同光照条件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
3.1.8 菌丝及薄壁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3.1.9 数据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不同培养基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背面颜色的影响 |
3.2.2 不同碳氮源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及菌落背面颜色的影响 |
3.2.3 不同温度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
3.2.4 不同pH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
3.2.5 不同光照条件对稻曲病菌菌丝生长速率、菌落背面颜色及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的影响 |
3.2.6 菌丝及薄壁分生孢子致死温度测定 |
3.2.7 稻曲病菌的菌丝生长速率与不同菌株和培养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
3.2.8 稻曲病菌的菌落背面颜色与不同菌株和培养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
3.2.9 稻曲病菌的薄壁分生孢子萌发速率与不同菌株和培养环境之间的相关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辽宁省稻曲病菌rep-PCR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4.1.2 供试菌株及水稻品种 |
4.1.3 辽宁省稻曲病菌遗传多样性分析 |
4.1.4 辽宁省稻曲病菌致病力分析 |
4.1.5 数据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辽宁省稻曲病菌DNA指纹图谱分析 |
4.2.2 基于聚类分析的辽宁省稻曲病菌类群划分 |
4.2.3 不同地理来源辽宁省稻曲病菌的致病型 |
4.2.4 辽宁省稻曲病菌不同遗传类群的致病型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辽宁省稻曲病菌SRAP体系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试剂、仪器及培养基 |
5.1.2 供试菌株及引物 |
5.1.3 稻曲病菌DNA提取及检测 |
5.1.4 基准SRAP反应体系及程序 |
5.1.5 SRAP随机引物筛选 |
5.1.6 SRAP反应体系中单因素优化 |
5.1.7 SRAP反应体系优化的正交设计 |
5.1.8 SRAP优化体系的确立及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
5.1.9 数据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SRAP引物筛选 |
5.2.2 SRAP反应体系中单因素优化 |
5.2.3 正交试验扩增图谱的直观分析及方差分析 |
5.2.4 稻曲病菌SRAP-PCR扩增结果 |
5.2.5 稻曲病菌种群遗传多样性 |
5.2.6 稻曲病菌种群遗传分化 |
5.2.7 稻曲病菌种群遗传距离 |
5.2.8 稻曲病菌种群聚类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1.1 辽宁省稻曲病菌分离及rDNA-ITS鉴定 |
6.1.2 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比较 |
6.1.3 辽宁省稻曲病菌rep-PCR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 |
6.1.4 辽宁省稻曲病菌SRAP体系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6.2 讨论 |
6.2.1 辽宁省稻曲病菌分离及rDNA-ITS鉴定 |
6.2.2 辽宁省不同地区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比较 |
6.2.3 辽宁省稻曲病菌rep-PCR遗传多样性及致病力分析 |
6.2.4 辽宁省稻曲病菌SRAP体系建立及遗传多样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2)稻曲病田间简易接种方法——厚垣孢子直接喷雾法(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稻曲球采集保存 |
1.2 水稻种植 |
1.3 接种体制备和接种 |
1.4 对照区设置 |
1.5 调查方法 |
1.6 气象数据 |
2 结果与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3)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水稻的种植与管理 |
1.1.1 东乡野生稻的种植与管理 |
1.1.2 两优培九的种植与管理 |
1.2 稻曲病菌菌株 |
1.3 试验方法 |
1.3.1 东乡野生稻不同生长时期人工接种试验 |
1.3.2 不同接种体人工接种试验 |
1.3.2.1 厚垣孢子 |
1.3.2.2 菌丝片段-分生孢子混合液 |
1.3.2.3 分生孢子悬浮液 |
1.3.2.4 菌丝片段 |
1.3.3 当日不同时间人工接种试验 |
1.3.4 不同接种方法的人工接种试验 |
1.3.4.1 注射接种 |
1.3.4.2 喷雾接种 |
1.4 试验调查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水稻生长时期对接种效果的影响 |
2.2 接种体对接种效果的影响 |
2.3 接种时间对接种效果的影响 |
2.4 接种方法对人工接种效果的影响 |
3 总结与讨论 |
(4)稻曲球生防菌筛选和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文章综述 |
1 稻曲病的研究进展 |
1.1 世界各地稻曲病的分布 |
1.2 稻曲病的症状与危害 |
1.2.1 症状 |
1.2.2 危害 |
1.3 稻曲病的生物学特性 |
1.3.1 病原菌的分类地位 |
1.3.2 产孢类型和病原特征 |
1.3.3 稻曲病菌的分离培养 |
1.3.4 白化菌株 |
1.4 稻曲病菌菌核 |
1.4.1 菌核的形成 |
1.4.2 菌核的萌发 |
1.5 稻曲病的侵染循环 |
1.5.1 稻曲病的越冬和初侵染源 |
1.5.2 稻曲病菌的侵染时期和侵染机制 |
1.5.3 稻曲病菌的中间寄主 |
1.6 稻曲病的人工接种及接种方法的优化 |
1.7 水稻与稻曲病菌的互作机制 |
1.8 稻曲病的防治 |
1.8.1 选用抗病品种 |
1.8.2 农业防治 |
1.8.3 化学防治 |
1.8.4 生物防治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2 稻曲球上分离的菌株对稻曲病菌及稻曲球生防作用的机制研究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的稻曲球和菌株 |
2.2 试验方法 |
2.2.1 稻曲球表面真菌的分离和筛选 |
2.2.2 候选菌株的功能验证 |
2.2.3 菌株的rDNA-ITS测定 |
2.2.4 生防真菌的作用机制分析 |
2.2.5 田间稻曲球降解试验 |
2.3 试验结果 |
2.3.1 稻曲球上真菌的分离和筛选 |
2.3.2 候选菌株的功能验证 |
2.3.3 菌株的rDNA-ITS测定 |
2.3.4 生防菌的作用机制分析 |
2.3.5 田间稻曲球降解试验 |
2.4 讨论 |
2.5 总结与展望 |
3 稻曲病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植物 |
3.2 试验方法 |
3.2.1 不同抗性水稻品种的采集 |
3.2.2 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观察和测量 |
3.2.3 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数据分析 |
3.3 试验结果 |
3.3.1 孕穗期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倒二叶和旗叶的穗鞘周长数据分析 |
3.3.2 孕穗期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倒二叶和旗叶穗鞘最粗处叶鞘的闭合程度、叶鞘夹角及叶鞘周长的数据分析 |
3.3.3 孕穗期不同抗性水稻品种穗长及着力密度的数据分析 |
3.3.4 孕穗期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倒二叶和旗叶的叶片长度、叶片宽度及叶片夹角的数据分析 |
3.4 讨论 |
3.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5)水稻稻曲病缓释药膜剂的筛选及其协同增效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稻曲病的发生与危害 |
1.1.1 稻曲病的发生 |
1.1.2 稻曲病的危害 |
1.2 稻曲病的病原学及分离培养 |
1.2.1 厚垣孢子 |
1.2.2 分生孢子 |
1.2.3 子囊孢子 |
1.2.4 稻曲菌的分离培养 |
1.3 稻曲病的发生特点及防治现状 |
1.3.1 稻曲病的发生特点 |
1.3.2 防治现状 |
1.4 植物保护缓释膜剂的研究进展 |
1.4.1 天然产物缓释膜剂 |
1.4.2 合成产物缓释膜剂 |
1.4.3 复合产物缓释膜剂 |
1.5 论文研究目的、意义及设计思路 |
1.5.1 论文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设计思路 |
第二章 水稻稻曲病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稻曲病菌的分离方法比较 |
2.1.3 HP-7菌株的形态学观察 |
2.1.4 HP-7菌株的致病性鉴定 |
2.1.5 HP-7菌株的分子鉴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分离方法分离稻曲病菌的分离效果 |
2.2.2 HP-7菌株的形态特征 |
2.2.3 HP-7菌株的致病性 |
2.2.4 HP-7菌株rDNA-Its系列 |
2.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水稻稻曲病菌对药剂的敏感性测定及其协同增效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稻曲病菌对戊唑醇等杀菌剂的敏感性测定 |
3.1.3 天然产物柠檬醛对稻曲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3.1.4 稻曲病菌对苯·嘧等组合药剂的敏感性测定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戊唑醇等几种杀菌剂对稻曲病菌的室内毒力 |
3.2.2 天然产物柠檬醛对稻曲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
3.2.3 苯·嘧等组合药剂对稻曲病菌的协同增效作用 |
3.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水稻稻曲病缓释膜剂的初筛及其优化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材料 |
4.1.2 缓释膜剂成膜物质的初筛 |
4.1.3 缓释膜剂成膜配方的筛选 |
4.1.4 缓释膜剂成膜配方的优化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缓释膜剂的初选成膜物质 |
4.2.2 缓释膜剂的初筛配方 |
4.2.3 缓释膜剂的优化配方 |
4.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5%天然产物柠檬醛缓释药膜剂的研制及其性能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柠檬醛包合物的制备 |
5.1.3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的研制 |
5.1.4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对稻曲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 |
5.1.5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的理化性质的测定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柠檬醛包合物 |
5.2.2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 |
5.2.3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对稻曲病菌的室内生物活性 |
5.2.4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的理化性质 |
5.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及30%苯·嘧增效组合的田间应用评价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材料 |
6.1.2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及30%苯·嘧增效组合的田间防效试验 |
6.1.3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对水稻叶绿素合成影响的测定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及30%苯·嘧增效组合的田间防效 |
6.2.2 5%柠檬醛缓释药膜剂对水稻叶绿素合成的影响 |
6.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研究结果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果 |
7.2 论文研究创新点 |
7.3 研究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及专利 |
附录 |
(6)水稻稻曲病田间人工接种及药剂防治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田间人工接种情况 |
1.2 药剂处理情况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人工接种对稻曲病发生的影响 |
2.2 不同药剂对稻曲病的防治效果 |
3 小结与讨论 |
(7)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1812、B1241侧翼基因克隆及Uvt-726互作因子的筛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水稻稻曲病的研究进展 |
1 稻曲病的危害 |
2 稻曲病菌的分类地位 |
3 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3.1 厚垣孢子 |
3.2 分生孢子 |
3.3 子囊孢子 |
4 稻曲病菌代谢产物 |
5 稻曲病菌的分离 |
5.1 厚垣孢子悬液法 |
5.2 组织块分离法 |
5.3 菌核萌发法 |
6 稻曲病菌接种技术 |
7 稻曲病菌的侵染机制 |
8 稻曲病的防治技术 |
9 稻曲病菌的遗传多样性 |
10 稻曲病菌致病机制研究进展 |
10.1 稻曲病菌基因组 |
10.2 稻曲病菌的遗传转化及致病相关基因克隆 |
10.3 稻曲病菌与水稻之间的互作 |
第二章 酵母双杂交技术研究进展 |
1 酵母双杂交的原理 |
2 基于GAL4的双杂交系统 |
2.1 酵母宿主菌 |
2.2 用于检测蛋白相互作用的报告基因 |
2.3 用于调控报告基因的启动子 |
2.4 次序转化和共转化 |
3 基于LexA的双杂交系统 |
4 酵母双杂交系统存在的问题 |
第三章 本研究的选题依据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研究内容 |
第一章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1812侧翼基因克隆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水稻 |
1.3 主要试剂 |
1.4 引物序列 |
1.5 突变菌株B1812生物学特性测定 |
1.6 菌株致病力测定 |
1.7 突变菌株PCR检测及Southern杂交 |
1.8 B1812 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 |
1.9 侧翼基因全长克隆 |
1.10 侧翼基因表达量分析 |
2 结果 |
2.1 突变菌株B1812的生物学性状和致病力观察 |
2.2 突变菌株B1812的T-DNA插入稳定性检测及Southern杂交 |
2.3 突变体B1812的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菌株B1241侧翼基因克隆及GH18互作蛋白的筛选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及供试水稻 |
1.2 主要试剂 |
1.3 引物序列 |
1.4 突变菌株B1241生物学特性测定 |
1.5 菌株致病力测定 |
1.6 突变菌株PCR检测及Southern杂交 |
1.7 B1241 T-DNA插入位点侧翼序列分析 |
1.8 侧翼基因全长克隆 |
1.9 侧翼基因表达量分析 |
1.10 重组质粒的构建 |
1.11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1.12 诱饵质粒的毒性及自激活检测 |
1.13 诱饵菌株与文库菌株杂交 |
1.14 文库阳性克隆的鉴定 |
2 结果 |
2.1 突变菌株B1241侧翼基因克隆 |
2.2 酵母双杂交互作蛋白结果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利用酵母双杂交技术筛选Uvt-726的互作蛋白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主要试剂 |
1.3 引物序列 |
1.4 重组质粒的构建 |
1.5 酵母感受态的制备及转化 |
1.6 诱饵质粒的毒性及自激活检测 |
1.7 诱饵菌株与文库菌株进行杂交 |
1.8 文库阳性克隆的鉴定 |
2 结果 |
2.1 重组质粒的构建 |
2.2 诱饵蛋白的毒性及自激活检测 |
2.3 酵母双杂交的筛选结果 |
3 讨论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水稻对稻曲病致病菌株Pi-1抗病位点检测及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和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材料种植 |
1.2.2 病菌接种 |
1.3 抗病性鉴定 |
1.4 QTL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两个亲本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 |
2.2 RIL群体对稻曲病的抗性表现 |
2.3 抗稻曲病QTL检测及效应分析 |
3 讨论 |
(9)影响稻曲病严重度主要因素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点及供试品种 |
1.2 试验方法 |
1.2.1 不同菌龄分生孢子孢子萌发率、产孢量与稻曲病发病的关系 |
1.2.2 不同接种条件对稻曲病发病的影响 |
1.2.3 不同环境因素对稻曲病菌发病影响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菌龄分生孢子孢子萌发率、产孢量与稻曲病发病的关系 |
2.2 不同接种条件对稻曲病发病的影响 |
2.3 不同环境因素对稻曲病菌发病影响 |
3 讨论 |
(10)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及环境因子对稻曲病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 稻曲病的发现 |
2 稻曲病对水稻的为害 |
3 稻曲病的症状 |
4 稻曲病的侵染过程 |
5 稻曲病菌的生物学特性 |
6 稻曲病菌的孢子 |
7 稻曲病菌的毒素 |
8 稻曲病菌的分离培养 |
9 稻曲病菌的人工接种 |
10 稻曲病菌的致病力分化 |
11 气候条件对稻曲病发病的影响 |
12 田间管理对稻曲病发病的影响 |
第二章 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源及菌株 |
1.2 供试菌株的分离、纯化和保存 |
1.3 供试水稻品种 |
1.4 供试水稻的栽培和管理 |
1.5 接种体的配置 |
1.6 接种方法与结果调查 |
1.7 计算软件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三种水稻品种间的致病力分化 |
2.2 25个稻曲病菌菌株间的致病力分化 |
2.3 不同菌株与不同水稻品种相互作用的致病力分化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环境因子对稻曲病发生程度的影响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水稻品种 |
1.3 试验的因素和水平 |
1.4 正交试验设计 |
1.5 接种体的配置与接种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接种YC11-13的水稻的稻曲病发生程度 |
2.2 接种YC11-6的水稻的稻曲病发生程度 |
2.3 接种时与接种后的温度与湿度 |
2.4 水稻样品氮、磷含量的检测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稻曲病在不同播期及不同时间段接种效率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供试菌株 |
1.2 供试水稻品种 |
1.3 接种体的配置与接种方法 |
1.4 田间管理与结果调查 |
2 结果与分析 |
2.1 YC11-13的接种效率 |
2.2 YC11-6的接种效率 |
3 小结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表 |
四、稻曲病的接种方法及其效果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辽宁省稻曲病菌生物学特性及遗传多样性研究[D]. 李昕洋.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
- [2]稻曲病田间简易接种方法——厚垣孢子直接喷雾法[J]. 张俊喜,成晓松,葛兆建,高波,霍金兰,王凯,李红阳,顾慧玲,陈中兵,孙星星,马晶晶,蒋颖洁,王凡. 江苏农业科学, 2020(06)
- [3]东乡野生稻稻曲病人工接种技术研究[J]. 胡建坤,黄蓉,李湘民,刘永锋,廖泰珍,黄瑞荣. 江西农业学报, 2020(02)
- [4]稻曲球生防菌筛选和不同抗性水稻品种农艺性状的研究[D]. 陈天琪. 浙江大学, 2019(06)
- [5]水稻稻曲病缓释药膜剂的筛选及其协同增效作用[D]. 胡贤锋. 贵州大学, 2018(05)
- [6]水稻稻曲病田间人工接种及药剂防治探讨[J]. 孙春来,王晓芹,张和兰. 现代农药, 2016(05)
- [7]稻曲病菌T-DNA插入突变体B1812、B1241侧翼基因克隆及Uvt-726互作因子的筛选[D]. 薄惠文. 南京农业大学, 2016(04)
- [8]水稻对稻曲病致病菌株Pi-1抗病位点检测及效应分析[J]. 李余生,杨娟,黄胜东,王才林. 华北农学报, 2014(05)
- [9]影响稻曲病严重度主要因素的研究[J]. 王文斌,尹小乐,李燕,陈志谊,陆凡. 西南农业学报, 2014(03)
- [10]稻曲病菌致病力分化及环境因子对稻曲病的影响[D]. 蒋旭翔. 华中农业大学, 201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