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导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导向,动脉瘤,目标,外伤,恒牙,装置,牙周炎。
导向治疗论文文献综述
熊崇呈[1](2019)在《脓毒症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再评价及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脓毒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方案起源于2001年,其在脓毒症休克临床复苏广泛应用,并且受到了临床的广泛认可。在近期多个中心随机试验中显示,采用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进行复苏,未能降低脓毒症休克的死亡率,并且可能引起患者肾衰竭,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笔者结合近期脓毒症休克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结果,对脓毒症早期目标导向治疗进行再评价和重新认识,同时对其研究进展进行概述。(本文来源于《中国处方药》期刊2019年12期)
陆显明[2](2019)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将其分成观察组(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与对照组(药物镇痛镇静)各50例,对比2组患者舒适度及谵妄发生率。结果在舒适度上,观察组(82.00%)显着比对照组(60.00%)高(P<0.05);而在谵妄发生率上,观察组(2.00%)显着比对照组(14.00%)低(P<0.05)。结论将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应用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可显着减少谵妄发生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值得应用与推广。(本文来源于《基层医学论坛》期刊2019年35期)
刘超,邹亮[3](2019)在《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应用每搏量变异度(stroke volume variation, SVV)进行目标导向液体治疗(goal-directed fluid therapy, GDFT)对肝癌手术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8月1日至2019年5月1日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行择期肝脏手术的肝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SVV组)和对照组(central venous pressure, CVP组)。SVV组:恒速缓慢输注乳酸林格液补充生理需要量2 ml/(kg·h),若患者SVV值>9,则在5 min内予50 ml羟乙基淀粉130/0.4快速输注,观察SVV值变化;若SVV值仍>9,则重复给予直至SVV<9。CVP组:按照经典补液方案进行液体治疗,若术中MAP<基础值的80%,且CVP<8 mmHg(1 mmHg=0.133 k Pa),则在5 min内予50 ml羟乙基淀粉130/0.4快速输注。记录术中出入量、手术时间,术后3 d的AST、ALT、SCr、BUN,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结果实验组术后肝功能、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第1天SCr高于对照组,但术后第2、3天的SCr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GDFT对肝癌患者术后肝肾功能、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日等短期预后指标无影响。(本文来源于《北京医学》期刊2019年12期)
蒋玉兰,谌绍林,谢立琴,李思思,吴杰[4](2019)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呼吸治疗护理带教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呼吸治疗护理临床带教模式在护理实习生(护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1日~2017年4月30日某校全日制护生40名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实习带教;将2017年6月1日~2018年4月30日全日制护生42名作为研究组,在传统带教基础上采用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呼吸治疗护理带教模式。比较两组护生理论与操作成绩、岗位胜任力与教学满意度。结果:研究组理论与操作成绩、专业综合分析能力评分、教学满意度方面均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护生在动手能力、实践技能、创新思维、学习和专业发展兴趣、自信心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呼吸治疗护理带教模式能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提升临床教学满意度和教学质量。(本文来源于《齐鲁护理杂志》期刊2019年23期)
邓桥,冯文峰[5](2019)在《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以单侧眼睑下垂为首发表现的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主要用于血管腔内治疗成人颈内动脉岩骨段至垂体上动脉开口处近端的大型或巨大宽颈动脉瘤,对于超适应证范围的,如后循环动脉瘤、串珠型多发动脉瘤和梭形夹层动脉瘤也有较好的血流导向效果。现将我院采用单纯Pepiline密网支架植入术治疗,以单侧眼睑下垂为首发表现的颈内动脉巨(本文来源于《介入放射学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李玉超,潘亚萍[6](2019)在《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联合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病例分析1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牙周炎是一种以菌斑为主要致病因素的慢性感染性疾病,控制菌斑和消除炎症是牙周炎治疗的首要目标,在菌斑控制的基础上,再实现恢复牙周组织的功能、恢复牙周组织生理形态、维持长期疗效防止复发等目标,从而使牙周组织保持健康状态。该文报道了1例牙周炎第Ⅲ阶段、B级的患者,基础治疗时采用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炎症控制后对具有深牙周袋位点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术(guided tissue regeneration,GTR)联合植骨术,患者定期复查,获得满意疗效。(本文来源于《口腔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刘建武,陈志华,赖贤良,宋书欣,毛国华[7](2019)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PED)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的安全性和效果。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5年12月至2018年6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使用PED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住院患者7例,均为未破裂动脉瘤,并分析其临床及随访资料。使用Kamran分级评价动脉瘤栓塞即刻效果及载瘤动脉的改变。术后6个月,采用Raymond栓塞分级评价栓塞效果;采用改良Rankin量表(m RS)评分评价预后,0~2分为预后良好,3~6分为预后不良,6分为死亡。结果 7例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患者均成功置入单枚PED,其中单纯使用PED栓塞2例,PED联合弹簧圈栓塞5例。栓塞后即刻造影,Kamran分级2a级7例,术后m RS评分0分6例,1分1例; 1例M1段动脉瘤术中支架内局部急性血栓形成; 1例M1段动脉瘤术后同侧枕叶小灶梗死。术后6~12个月随访,7例均为Raymond栓塞分级Ⅰ级,其中6例患者动脉瘤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 1例大脑中动脉分叉处动脉瘤术后6个月复查动脉瘤少许显影,术后12个月时复查动脉瘤未显影,载瘤动脉通畅。术中及术后随访期间(6~18个月),7例均无动脉瘤破裂出血或脑实质出血,无神经功能缺损。结论 PED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安全、有效,远期效果尚需进一步随访及大样本研究证实。(本文来源于《中国脑血管病杂志》期刊2019年11期)
沈录峰,肖泽埠,杜晓梅,许开英,魏星[8](2019)在《任务导向性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慢性腰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评价任务导向性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慢性腰痛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在该院康复医学科门诊诊断为慢性腰痛的患者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B组,每组40例。2组均进行运动康复治疗,A组以腰背部桥式运动为主,B组以患者腰部滚动巴氏完成指定任务的方式进行运动训练,2组均每天2次,每次10min。疗程3个月,分别于1、3个月时门诊复查,进行效果评定。结果同组治疗前后比较,2组疼痛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均有明显改善(P<0.05)。但治疗后A、B组比较,虽然疼痛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但B组ODI优于A组(P<0.05)。半年后电话随访,B组复发率[5.0%(2/40)]低于A组[25.0%(10/40)]。结论任务导向性脊柱核心稳定训练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慢性腰痛的方法。(本文来源于《现代医药卫生》期刊2019年21期)
柳春芳[9](2019)在《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理念融入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与护理中的价值评价》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将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理念融入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与护理中的价值评价。方法:选取进行治疗的颅脑外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镇痛镇静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理念指导下的镇痛镇静方法进行护理,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24 h镇静剂的使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时长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出现非计划性拔管的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符合镇静目标的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理念融入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与护理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与护理中进行推广和使用。(本文来源于《吉林医学》期刊2019年11期)
周媛,杨燃,黄睿洁[10](2019)在《儿童牙外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 预后导向的年轻恒牙根折TPPT四维治疗策略》一文中研究指出年轻恒牙根折是一种相对少见的儿童牙外伤类型,常伴断端不同程度脱位或移位。为获得可能的最佳预后、远期保留患牙,年轻恒牙根折治疗需根据就诊延迟时间及牙根发育阶段、牙周/牙槽骨状态、牙髓状态及牙体状态四个主要因素制定系统的序列方案,即采取Time-Perio-Pulp-Tooth(TPPT)四维治疗策略。根据病例分析,对牙根发育NOLLA8期的年轻恒牙根折伴部分脱位并延迟就诊的患牙,进行及时复位固定、冠髓切断术及延长固定时间,获得随访2年后牙根发育完成、无阳性体征的良好预后。结合系列根折病例回顾,总结对该类年轻恒牙根折病例应尽量采取积极处理策略,1)T:根据牙根发育状态,决定根尖端处理策略;随访决定固定周期;2)P:及时复位弹性固定,口腔健康宣教维护良好微环境;3)P:判断冠髓活力及延后处理可能不良预后,合理决策牙髓治疗方案及时机;4)T:必要时调合杜绝合干扰及早接触,择期修复牙体缺损。通过TPPT四方面的综合分析,理清思路、序列治疗,将会优化年轻恒牙根折治疗预后。(本文来源于《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口腔医学技术进步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汇编》期刊2019-11-15)
导向治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目的探讨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2017年6月—2018年6月收治的100例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住院号尾数单双将其分成观察组(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的程序化镇静镇痛)与对照组(药物镇痛镇静)各50例,对比2组患者舒适度及谵妄发生率。结果在舒适度上,观察组(82.00%)显着比对照组(60.00%)高(P<0.05);而在谵妄发生率上,观察组(2.00%)显着比对照组(14.00%)低(P<0.05)。结论将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应用于机械通气重症患者中,可显着减少谵妄发生率,提升患者舒适度,值得应用与推广。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导向治疗论文参考文献
[1].熊崇呈.脓毒症休克早期目标导向治疗的再评价及研究进展[J].中国处方药.2019
[2].陆显明.以浅镇静为目标导向性程序化镇静镇痛方案在机械通气重症患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9
[3].刘超,邹亮.目标导向液体治疗对肝癌手术患者短期预后的影响[J].北京医学.2019
[4].蒋玉兰,谌绍林,谢立琴,李思思,吴杰.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呼吸治疗护理带教模式在护理实习生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9
[5].邓桥,冯文峰.血流导向装置Pipeline治疗以单侧眼睑下垂为首发表现的颈内动脉巨大动脉瘤1例[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9
[6].李玉超,潘亚萍.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联合引导性组织再生术病例分析1例[J].口腔医学.2019
[7].刘建武,陈志华,赖贤良,宋书欣,毛国华.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治疗大脑中动脉复杂动脉瘤的初步经验[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9
[8].沈录峰,肖泽埠,杜晓梅,许开英,魏星.任务导向性脊柱核心稳定训练在慢性腰痛康复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9
[9].柳春芳.早期目标导向镇静理念融入颅脑外伤患者治疗与护理中的价值评价[J].吉林医学.2019
[10].周媛,杨燃,黄睿洁.儿童牙外伤的临床和基础研究预后导向的年轻恒牙根折TPPT四维治疗策略[C].2019年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口腔医学技术进步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汇编.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