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微波功率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微波,功率,测量,前门,非核,毫米波,引信。
微波功率论文文献综述
陈杰,刘峰,饶真真,杨春容,李晔[1](2020)在《微波功率器件中AuGe合金焊接界面特征》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微观尺度上,焊点的可靠性取决于焊料同焊盘之间界面反应生成的界面金属间化合物(IMC)的结构。通过金锗合金焊点的界面反应及微观结构随环境的变化表征了焊点的可靠性,研究了AuGe合金焊料与不同金层厚度的Ni/Au焊盘共晶焊接后其界面特征,同时总结了AuGe合金焊料在Cu和Ni等常见焊盘上的焊接润湿性及其焊接界面特征。切片分析结果显示,在共晶焊接后,厚金样品焊接界面冷却时焊料层析出富Au相形成不规则焊接结合层,Au层厚度减薄50%~60%;薄金样品的Au层全部消失,并在界面处形成很薄的一层富Ni的NiGe化合物。实验结果显示,厚Au层样品未出现Ni向焊接层扩散的现象和NiGe化合物的生成,厚Au层起到了阻挡层作用;薄金样品时,Ni通过互扩散缓慢与Ge形成NiGe化合物,在长期使用中焊接层会通过元素扩散等形式演变,使整个焊接层转变为含氧化层、富P层、NiGe层和AuCuGe合金层等多层结构的IMC,降低了焊点强度,严重影响焊接层可靠性。这说明IMC在焊接过程中主要以界面化学反应方式形成,服役过程中主要以元素扩散方式演变。(本文来源于《微纳电子技术》期刊2020年01期)
姚强[2](2019)在《高功率微波:改变战争形态的革命武器》一文中研究指出近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正在就研制可使敌方导弹和无人机失灵的高功率微波武器进行最后协调。该媒体称,防卫省2014年就开始进行高功率微波照射的技术研究,在取得一定进展后研制发射装置。防卫省拟在2021财年预算中列入相关经费并着手研制,除陆基武器和舰(本文来源于《中国航天报》期刊2019-11-30)
陈凯柏,高敏,周晓东,岛新煜[3](2019)在《高功率微波对毫米波引信耦合效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功率微波对毫米波引信的前门耦合效应问题,利用电磁仿真软件对某型毫米波调频连续波引信模型进行辐照试验,并与引信前端限幅电路结合进行联合仿真。在此基础上,继续设计正交试验,对信号参数影响水平进行分析。通过仿真试验发现,在高功率微波信号频率和引信工作频率对准的情况下,辐照场强峰值为60kV/m时,天线末端耦合电压最大可达188V;当辐照场强峰值为40kV/m时,改变辐照信号特征参数,发现长脉宽信号更容易导致限幅器的热击穿效应;信号上升时间会影响天线末端耦合电压波形复杂程度,当信号峰值、脉宽一定时,上升时间为5ns的输入信号导致的尖峰泄漏电压约为5.94V,而当上升时间为0.1ns时,尖峰泄漏电压为18.4V,并且限幅电路更快达到饱和状态;通过正交试验发现,信号上升时间对尖峰泄漏峰值电压的影响最大,信号峰值对其的影响次之。(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1期)
王振坤,顾祥龙,曹锐[4](2019)在《基于物理光学法的建筑物内高功率微波耦合场分布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物理光学法计算了高功率微波在建筑物内的耦合场分布。根据建筑物墙壁和窗户的透射率可以得到墙壁内侧的透射场,将它代入到矢量衍射公式中直接计算出在整个建筑物内的透射场;根据建筑物地面的反射率得到地板表面的反射场,将它代入到矢量衍射公式中可计算出整个建筑物内的反射场;对透射场与反射场进行矢量相加,得到迭加场。将本文方法得到的场分布情况和时域有限差分法得到的场分布进行比较,二者结果一致。物理光学法的优点在于其物理图像清晰,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适合应用在大型建筑物内部耦合场分布计算上。(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1期)
侯宝森[5](2019)在《微波功率测量中的小信号检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微波在人类生产生活中运用越来越广,对于它的测量要求也越来越精准。该文针对微波小信号检测敏锐度不达标的情况,提出改进方案,并简要介绍了微波功率测量中小信号检测的方法,从而给出一种提升微波小信号检测敏感度、提高检测质量的微波功率测量仪优化设计方案。该方案经多次实验,小信号检测效果良好,可作为仪器优化的首选。(本文来源于《科技资讯》期刊2019年31期)
杨阳[6](2019)在《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及开关的设计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无线通信是现代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商用通信以及民用通信的技术发展,充分满足了不同产业的信息传输需求。针对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的电力结构以及系统特点,总结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以及开关设计的方案,旨在通过设计方法以及射频公路模块的设计,增强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以供参考。(本文来源于《中国新技术新产品》期刊2019年20期)
王文祥[7](2019)在《高功率微波功率、频率和模式的测量》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高功率微波的极高功率、极短脉宽的特点,高功率微波功率、频率和模式的测量不同于常规微波的测量,本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已提出的各种高功率微波功率、频率和模式的测量方法,它们的特点和适用性,包括我国国内开展高功率微波研究的各单位采用的各种测量方法和本人在该领域的一些研究成果。由于高功率微波测量还存在不少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本文将为广大学者提供一个讨论基础。(本文来源于《真空电子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王建争,彭少磊[8](2019)在《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影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的威胁,介绍了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的损伤效应和耦合效应,分析了高功率微波的作用对象,从系统、器件以及材料叁个层级给出了接收机的防护措施。(本文来源于《舰船电子工程》期刊2019年10期)
杨浩,闫二艳,郑强林,石小燕,鲍向阳[9](2019)在《临近空间高功率微波辐照放电试验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高功率微波技术的发展,电子设备面临强电磁辐射攻击的威胁越来越严重,对电子设备的防护加固提出了更高要求,临近空间飞行器及其放电效应是目前较少考虑的环节,且缺少相应的环境试验条件。文章提出了一种将临近空间气体环境与高功率微波电磁环境相结合的方法,在柱形真空罐内壁布置吸波材料,使用MW级S波段微波源及辐射聚焦系统在腔室中心形成强电磁辐射区,以便开展相关辐照放电试验研究。针对脉冲微波强场监测,通过光纤电场探头测量小信号连续波的方式进行等效传递,中心场强最高超过2kV/cm。利用该试验装置可开展临近空间电子学系统在高功率微波辐照下的放电击穿研究,对薄弱环节分析及防护加固提供帮助。(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0期)
靳文轩,柴长春,刘彧千,吴涵,杨银堂[10](2019)在《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的结构参数对高功率微波损伤效应的影响(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建立了叁种不同结构的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由T1和T2两个晶体管构成)的二维电热模型,研究了高功率微波对不同结构的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的损伤效应的影响。获得了不同器件结构下导致复合晶体管损伤的损伤功率阈值和损伤能量阈值分别与脉宽的关系。结果表明,当复合晶体管的总体尺寸不变而T2和T1晶体管的面积比值更大时需要更多的功率和能量来损伤器件。通过分析器件内部电场、电流密度和温度分布的变化,得到了复合晶体管的结构对其微波损伤效应的影响规律。对比发现,叁种结构的复合晶体管的损伤点均位于T2管的发射极附近,随着T2和T1晶体管面积比的增大,电场、电流密度和温度在器件内部的分布将变得更加分散。此外,在发射极处增加外接电阻Re,研究表明损伤时间随发射极电阻的增大而增加。因此可以得出结论,适当改变器件结构或增加外接元件可以增强器件的抗微波损伤能力。晶体管的仿真毁伤点与实验结果一致。(本文来源于《强激光与粒子束》期刊2019年10期)
微波功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近日,据日本媒体报道,日本防卫省正在就研制可使敌方导弹和无人机失灵的高功率微波武器进行最后协调。该媒体称,防卫省2014年就开始进行高功率微波照射的技术研究,在取得一定进展后研制发射装置。防卫省拟在2021财年预算中列入相关经费并着手研制,除陆基武器和舰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微波功率论文参考文献
[1].陈杰,刘峰,饶真真,杨春容,李晔.微波功率器件中AuGe合金焊接界面特征[J].微纳电子技术.2020
[2].姚强.高功率微波:改变战争形态的革命武器[N].中国航天报.2019
[3].陈凯柏,高敏,周晓东,岛新煜.高功率微波对毫米波引信耦合效应分析[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4].王振坤,顾祥龙,曹锐.基于物理光学法的建筑物内高功率微波耦合场分布计算[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5].侯宝森.微波功率测量中的小信号检测研究[J].科技资讯.2019
[6].杨阳.单片集成射频微波功率放大器及开关的设计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
[7].王文祥.高功率微波功率、频率和模式的测量[J].真空电子技术.2019
[8].王建争,彭少磊.高功率微波对北斗系统接收机影响分析[J].舰船电子工程.2019
[9].杨浩,闫二艳,郑强林,石小燕,鲍向阳.临近空间高功率微波辐照放电试验技术[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
[10].靳文轩,柴长春,刘彧千,吴涵,杨银堂.硅基单片式复合晶体管的结构参数对高功率微波损伤效应的影响(英文)[J].强激光与粒子束.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