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论文和设计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输送装置技术领域,进料斗与输送台左侧上方固定为一体,且进料斗底端左侧焊接有外壳,可避免模具之间相互堆积造成拥堵的情况,防止碰撞后造成模具表面零部件受损,凹槽内部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外壁呈环绕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分隔板,传送带外壁且位于分隔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且传送带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辊筒,传送带内部右侧转动连接主辊筒,可稳定模具的放置,避免模具在传送带上翻倒;解决了模具中的零部件较精密,模具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相互碰撞,尤其在进入传送带之前,模具之间堆积,碰撞后造成模具表面零部件受损,影响到使用的精度的问题。

主设计要求

1.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所述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1)和凹槽(102),所述凹槽(102)开在输送台(1)顶端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2)内部设置有传送带(2),且传送带(2)外壁呈环绕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分隔板(202),所述传送带(2)外壁且位于分隔板(202)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201),且传送带(2)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辊筒(3),所述传送带(2)内部右侧转动连接主辊筒(4),且主辊筒(4)前端中部开有贯穿口(401);进料斗(5),所述进料斗(5)与输送台(1)左侧上方固定为一体,且进料斗(5)底端左侧焊接有外壳(6),所述外壳(6)顶端中部及进料斗(5)顶端左侧中部均开有开口(601),且开口(601)之间相互对应,所述外壳(6)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泵(7),且液压泵(7)顶端传动连接有伸缩杆(701),所述伸缩杆(701)顶端焊接有堵块(702)。

设计方案

1.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所述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1)和凹槽(102),所述凹槽(102)开在输送台(1)顶端中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02)内部设置有传送带(2),且传送带(2)外壁呈环绕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分隔板(202),所述传送带(2)外壁且位于分隔板(202)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201),且传送带(2)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辊筒(3),所述传送带(2)内部右侧转动连接主辊筒(4),且主辊筒(4)前端中部开有贯穿口(401);

进料斗(5),所述进料斗(5)与输送台(1)左侧上方固定为一体,且进料斗(5)底端左侧焊接有外壳(6),所述外壳(6)顶端中部及进料斗(5)顶端左侧中部均开有开口(601),且开口(601)之间相互对应,所述外壳(6)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泵(7),且液压泵(7)顶端传动连接有伸缩杆(701),所述伸缩杆(701)顶端焊接有堵块(7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台(1)前端右上角且位于主辊筒(4)正前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101),且电机(101)由转子、电机转轴和齿轮等结构组成,且电机(101)的电机转轴通过贯穿设置于输送台(1)与贯穿口(40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辊筒(3)前后两侧均嵌接在输送台(1)内壁且与输送台(1)转动连接,且辅助辊筒(3)与主辊筒(4)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主辊筒(4)随电机(101)的电机转轴转动而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带(2)位于进料斗(5)正右侧,且进料斗(5)顶面并位于开口(601)右侧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嵌珠(501),所述嵌珠(501)与进料斗(5)滚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液压泵(7)由电缆、液压阀块、集成块、油管和换向阀等结构组成,且液压泵(7)的电缆贯穿设置于外壳(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701)和堵块(702)均贯穿设置于开口(601),且堵块(702)通过伸缩杆(701)上下移动。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输送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由于模具中的零部件较精密,模具在运输的过程中容易相互碰撞,尤其在进入传送带之前,模具之间堆积,碰撞后造成模具表面零部件受损,影响到使用的精度,故而,我们提出避免模具之间相互堆积造成拥堵的情况,防止碰撞后造成模具表面零部件受损,可稳定模具的放置,避免模具在传送带上翻倒,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所述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和凹槽,所述凹槽开在输送台顶端中部,所述凹槽内部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外壁呈环绕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分隔板,所述传送带外壁且位于分隔板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且传送带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辊筒,所述传送带内部右侧转动连接主辊筒,且主辊筒前端中部开有贯穿口;

进料斗,所述进料斗与输送台左侧上方固定为一体,且进料斗底端左侧焊接有外壳,所述外壳顶端中部及进料斗顶端左侧中部均开有开口,且开口之间相互对应,所述外壳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泵,且液压泵顶端传动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顶端焊接有堵块。

作为优选的,所述输送台前端右上角且位于主辊筒正前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且电机由转子、电机转轴和齿轮等结构组成,且电机的电机转轴通过贯穿设置于输送台与贯穿口固定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辅助辊筒前后两侧均嵌接在输送台内壁且与输送台转动连接,且辅助辊筒与主辊筒位于同一水平面,所述主辊筒随电机的电机转轴转动而转动。

作为优选的,所述传送带位于进料斗正右侧,且进料斗顶面并位于开口右侧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嵌珠,所述嵌珠与进料斗滚动连接。

作为优选的,所述液压泵由电缆、液压阀块、集成块、油管和换向阀等结构组成,且液压泵的电缆贯穿设置于外壳。

作为优选的,所述伸缩杆和堵块均贯穿设置于开口,且堵块通过伸缩杆上下移动。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上述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模具进入传送带之间间隔时间来控制伸缩杆的时间,当模具进入到进料斗中时,伸缩杆收缩,模具接触到传送带的左侧,伸缩杆升起,堵块在开口中上移,即使再有模具传输到进料斗,模具也无法进入到进料斗内,可避免模具之间相互堆积造成拥堵的情况,防止碰撞后造成模具表面零部件受损。

本实用新型主辊筒随电机的电机转轴转动而转动,主辊筒转动过程中带动传送带运行,同时通过辅助辊筒支撑在传送带左侧,且不影响到传送带的正常运行,组成传送结构,传送带带动定位柱旋转,定位柱贯穿进模具底部的槽孔中,可稳定模具的放置,避免模具在传送带上翻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传送带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外壳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液压泵零件结构示意图。

图中:1输送台;101电机;102凹槽;2传送带;201定位柱;202分隔板;3辅助辊筒;4主辊筒;401贯穿口;5进料斗;501嵌珠;6外壳;601开口;7液压泵;701伸缩杆;702堵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一个详细的说明。

请参阅图1-2所示,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包括输送台1和凹槽102,凹槽102开在输送台1顶端中部,凹槽102内部设置有传送带2,且传送带2外壁呈环绕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分隔板202,传送带2外壁且位于分隔板202之间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定位柱201,且传送带2内部左侧转动连接有辅助辊筒3,传送带2内部右侧转动连接主辊筒4,且主辊筒4前端中部开有贯穿口401,首先将输送台1放置在模具加工位置,输送台1前端右上角且位于主辊筒4正前方通过螺栓连接有电机101,且电机101由转子、电机转轴和齿轮等结构组成,且电机101的电机转轴通过贯穿设置于输送台1与贯穿口401固定连接,并将外部电源接入到电机101中,电机101开始运行,电机101进行转轴旋转,辅助辊筒3前后两侧均嵌接在输送台1内壁且与输送台1转动连接,且辅助辊筒3与主辊筒4位于同一水平面,主辊筒4随电机101的电机转轴转动而转动,且主辊筒4随电机101的电机转轴转动而转动,主辊筒4转动过程中带动传送带2运行,同时通过辅助辊筒3支撑在传送带2左侧,且不影响到传送带2的正常运行,组成传送结构;

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4所示,进料斗5,进料斗5与输送台1左侧上方固定为一体,且进料斗5底端左侧焊接有外壳6,外壳6顶端中部及进料斗5顶端左侧中部均开有开口601,且开口601之间相互对应,外壳6内部通过螺栓连接有液压泵7,且液压泵7顶端传动连接有伸缩杆701,伸缩杆701顶端焊接有堵块702,液压泵7由电缆、液压阀块、集成块、油管和换向阀等结构组成,且液压泵7的电缆贯穿设置于外壳6,伸缩杆701和堵块702均贯穿设置于开口601,且堵块702通过伸缩杆701上下移动,使用者可将液压泵7的电缆接入到外部电源中,通过外壳6让液压泵7安装在进料斗5的下方,且液压泵7可带动伸缩杆701伸缩,并且根据模具进入传送带2之间间隔时间来控制伸缩杆701的时间,当模具进入到进料斗5中时,伸缩杆701收缩,模具从进料斗5上滑下,传送带2位于进料斗5正右侧,且进料斗5顶面并位于开口601右侧均匀嵌接有若干个嵌珠501,嵌珠501与进料斗5滚动连接,通过嵌珠501垫住模具的底端,嵌珠501通过滚动来配合模具的移动,避免模具直接与进料斗5摩擦导致磨损,模具接触到传送带2的左侧,伸缩杆701升起,堵块702在开口601中上移,即使再有模具传输到进料斗5,模具也无法进入到进料斗5内,可避免模具之间相互堆积造成拥堵的情况,防止碰撞后造成模具表面零部件受损,传送带2带动定位柱201旋转,定位柱201贯穿进模具底部的槽孔中,可稳定模具的放置,避免模具在传送带2上翻倒。

其中本实用新型中应用的仪器:

电机为Y2-90-Y2-160型号;

液压泵为T6C-003-1R00-C1型号。

上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描述,只用于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定,本领域的技术工程师根据上述实用新型的内容对本实用新型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290762.8

申请日:2019-03-07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32(江苏)

授权编号:CN209796531U

授权时间:20191217

主分类号:B65G15/42

专利分类号:B65G15/42;B65G65/42

范畴分类:申请人:江苏华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江苏华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215431 江苏省苏州市太仓市浏河镇新闸村

发明人:李慧晶

第一发明人:李慧晶

当前权利人:江苏华兑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邓文武

代理机构:31297

代理机构编号:上海宏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97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具有高效率的模具输送装置论文和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