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论文_郭抗美,滑晶晶

导读:本文包含了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力学,沥青路面,正交。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郭抗美,滑晶晶[1](2018)在《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下的重载铁路轨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受力特征,得出车辆荷载在轨枕上的分担规律。基于二维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建立了重载铁路轨道结构的层状体系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编制相应的程序计算出弹性层状体系的理论解,将得出的计算数据和大秦线实测数据做对比分析,检验出计算程序的正确性和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研究方法的可行性,为今后重载铁路轨道结构动力响应的研究提供了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来源于《科学技术与工程》期刊2018年17期)

余华[2](2017)在《关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假设的几点讨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研究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探讨了几点关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假设的看法,提出这些假设的理论依据及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为沥青路面施工及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本文来源于《山西建筑》期刊2017年08期)

陈松强[3](2016)在《非轴对称垂直荷载下层状黏弹性体系理论解与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国内外沥青路面设计方法的力学模型是双圆垂直均布荷载下层状弹性体系。然而一方面,众多实测或数值模拟显示轮胎接地压力并非典型的圆形均布荷载形式,其接地形式多呈现非轴对称形式,而且接地荷载形式与胎压及荷重相关。这样采用圆形均布荷载来计算不能完整的反映轮胎荷载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另一方面,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典型的黏弹性材料,材料性能会随着荷载作用时间或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构建非轴对称垂直荷载,考虑模型的简洁性和适用性,采用Huet本构模型描述沥青混合料黏弹性能,分析双曲抛物面荷载、椭圆荷载及材料性能变化对路面力学行为的影响。首先基于非轴对称荷载下层状弹性体系一般解,结合非轴对称荷载下弹性半空间体表面荷载形式及无穷远处边界条件,得到非轴对称垂直荷载下弹性半空间体的应力和位移计算表达式;基于实测结果,引入双曲抛物面及椭圆荷载函数形式,得到两种荷载形式下弹性半空间体理论解。根据公式编写计算程序,分析不同荷载下弹性半空间体表面垂向应变分布;计算结果表明,圆形均布荷载下路基顶部垂向应变在荷载圆内相等,椭圆荷载下垂向应变在荷载圆中心最大、沿半径方向逐渐减小,而双曲抛物面荷载在圆心处最小、沿半径方向逐渐增大,在荷载圆边界处达到最大值。其次,结合双层连续体系层间结合条件表达式,推导双层连续体系中各层力学参数计算公式。根据公式编写计算程序,分析不同荷载下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分布;计算结果表明,椭圆荷载下,荷载圆中心处的第一主应力、第一主应变、最大剪应力都比抛物面荷载、圆形均布荷载大。再次,结合多层体系层间结合条件表达式,采用系数递推法推导多层体系荷载参数表达式,结果表明,非轴对称垂直荷载下层状弹性体系荷载参数只有iA、iB、iC、iD四项,并且推导得到椭圆荷载和双曲抛物面垂直荷载下应力、位移理论解;编写计算程序,采用半刚性基层及柔性基层作为算例,分析圆形均布荷载、双曲抛物面荷载及椭圆荷载下路面结构验算结果;计算结果表明,椭圆荷载下沥青层疲劳及永久变形验算趋于不利状态,而叁种荷载下半刚性基层疲劳及路基顶面永久验算结果相当;分析一天不同时刻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环境温度的变化,第一主应力、第一主应变、最大剪应力的最大值的位置会随着时间而发生改变。最后,分析Durbin法、Dubner法、FILT法及FT法四种Laplace数值反演方法精度、效率、长时间计算的有效性及参数的选取;结合弹性-黏弹性对应原理,得到非轴对称垂直荷载下层状黏弹体系力学响应理论解,引入Huet黏弹本构方程,编写计算程序,分析长期固定荷载和连续半正弦波荷载下路面结构永久变形演化过程及不同时刻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计算结果表明,荷载圆中心处的永久变形随着时间增加而逐渐增加,最后趋于稳定值;路面结构应变分布随着时间发生变化,而应力分布在一定时间之后不发生变化。本研究得到非轴对称垂直荷载下层状弹性/黏弹性体系理论解,并编写了计算程序,其计算软件及研究成果对路面力学及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工业大学》期刊2016-06-01)

张秉灿[4](2014)在《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重载铁路轨下结构竖向位移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目前,我国尚无完善的重载铁路设计规范,对于重载铁路轨下结构缺乏系统的理论计算方法,在其设计上一直沿用基于实测数据的半经验法,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本文在借鉴公路路基路面设计中常用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基础上,采用刚度矩阵法,引入二维傅里叶变换和高斯积分,推导了道床层、基床表层、基床底层、地基层等结构层的刚度矩阵,并基于有限单元法的思想,引入工程梁单元以及弹簧单元模拟上部轨道结构中的钢轨、轨枕及扣件部分,手动实现了单轮轴5轨枕分担模型的结构离散及单元划分,推导得到了重载铁路系统整体结构的总刚度矩阵。在以上分析理论的基础上,使用MATLAB数学软件计算平台,编写了上部梁单元、弹簧单元、各有限厚度弹性层、半无限空间体的矩阵函数以及所需的部分组装函数,求解得到了重载铁路整体结构的总刚度矩阵,从而实现了理论计算模型的电算过程,运算过程稳定且无溢出。使用以上计算程序,对不同轴重不同数量轮载作用下重载铁路轨下结构竖向位移进行较系统的计算分析:⑴轴重25t单轮轴作用,轨下结构顶面的最大竖向位移为1.90mm,最大轨枕节点力为77.5k N,轨下基础表面最大应力为0.605MPa;⑵轴重27t双轮轴作用,轨下结构顶面最大竖向位移为1.81mm,最大轨枕节点力为69.1k N,轨下基础表面最大应力为0.539MPa;⑶轴重30t四轮轴作用,轨下结构顶面最大竖向位移分别为2.28mm,最大轨枕节点力为91.8k N,轨下基础表面最大应力为0.716MPa。最后,人为设定了四种不同的工况,与通用有限元软件的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数值相差较小,变化规律趋于一致,验证了本文理论及计算程序的可行性。(本文来源于《河北工业大学》期刊2014-11-01)

刘英伟[5](2014)在《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的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四层弹性体系在双圆垂直均布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及位移的计算程序。以一种典型的半刚性路面结构为例,设计了正交试验分析多个沥青路面的材料和结构变化情况下路面的力学响应,并将各参数对力学响应的敏感程度进行了排序。(本文来源于《中国水运(下半月)》期刊2014年01期)

施威特,李志刚[6](2011)在《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多孔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计算》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对多孔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进行数值分析,建立了荷载应力的回归模型,得到了回归模型的各项系数,结果表明回归系数均能通过检验,由此得到的多孔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计算公式精度好,表达形式简单,使用方便,可满足工程设计和理论研究的需要;最后分别采用刚性路面规范设计公式和回归公式2种方法对荷载应力进行计算,结果显示前者的计算值偏于保守。(本文来源于《现代交通技术》期刊2011年05期)

张傲南[7](2010)在《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轨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带来铁路路基设计在理念及方法上的革新,本文致力于将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运用于铁路路基设计实践。如此,铁路路基便能真正意义上地被当成是一个由不同材料层组成的土工结构物来对待。鉴于传统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公式仅能适用于柱坐标体系,本文求同存异,传承了传统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基本思想,引用一些重要的求解方法,例如我国东南大学王凯教授提出的“递推回代法”,并利用傅里叶变换和傅里叶叁角级数推导了可适用于直角坐标系下的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公式。在本文中所推导的理论计算公式可分为二维和叁维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计算公式,每一种理论模式都考虑了多种荷载形式作用可能下的理论求解方法,并推导了相应的理论计算公式。在理论计算公式得以成功推导的基础上,本文应用了相应的数值方法(如高斯-勒让德积分公式)来计算弹性层状体系内各点的应力与位移。最后,待理论计算公式与计算方法均得到确定后,本文提出了铁路路基的相应设计流程,并为此编制了相应的设计计算程序。本文的主要任务在于提供一种可真正意义上地将铁路路基看成是土工结构物来对待的思路,其目的在于抛砖引玉,以求诞生更多更好的关于铁路路基设计的理念与方法。(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0-09-01)

刘英伟[8](2007)在《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我国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设计年限通常为15年,但是路面的实际使用寿命低于设计寿命的现象较为普遍,甚至过早的出现破坏,通过调查发现有些沥青混凝土路面虽然发生了破坏但其路表弯沉却很小,这是由于人们把过多的研究重点放到保证路表弯沉和结构层底面拉应力的指标上。路面结构是很复杂的结构,不能仅仅因为某一因素对整体性能的有较明显的改善而对其过分依赖,而应全面的综合的分析各个影响因素。本文通过学习和吸收路面结构设计的方法,使用FORTRAN语言编制了四层弹性体系在双圆垂直均布轴对称荷载作用下应力、应变及位移的计算程序。以一种典型的半刚性路面结构为例,分析了沥青路面在车辆荷载变化情况下产生的力学响应;分析了面层最大剪应力随面层厚度的变化规律;通过改变沥青路面的材料和结构参数来分析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设计了正交试验分析多个参数变化情况下沥青路面的力学响应,并将各参数对力学响应的敏感程度进行了排序。(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15)

钟阳,孙林,黄永根[9](1998)在《轴对称半空间层状弹性体系动态反应的理论解》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Laplace-Hankel联合积分变换和传递矩阵相结合的方法推导出了轴对称半空间层状弹性体系动态反应的理论解。为进行路间结构的动态反应分析和路面材料参数的动态反算提供了一种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通过理论计算结果与FWD的测试数据的比较,证明了本文理论推导的正确性。(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1998年02期)

王凯[10](1990)在《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及其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首先导出了在圆形分布荷载作用下层状弹性体系应力与位移计算的一般性公式。据此进一步导出了在多种圆形分布荷载作用下多层弹性体系应力与位移计算的实用解答并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作为该理论的一个应用,文章最后对具有半刚性基层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本文来源于《中国公路学报》期刊1990年04期)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通过研究弹性层状体系理论,探讨了几点关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假设的看法,提出这些假设的理论依据及其与实际应用之间的差距,为沥青路面施工及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1].郭抗美,滑晶晶.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下的重载铁路轨道结构动力响应分析[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8

[2].余华.关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假设的几点讨论[J].山西建筑.2017

[3].陈松强.非轴对称垂直荷载下层状黏弹性体系理论解与应用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16

[4].张秉灿.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重载铁路轨下结构竖向位移分析[D].河北工业大学.2014

[5].刘英伟.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的沥青路面结构力学响应研究[J].中国水运(下半月).2014

[6].施威特,李志刚.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多孔混凝土基层荷载应力计算[J].现代交通技术.2011

[7].张傲南.基于弹性层状体系理论的轨下结构设计方法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0

[8].刘英伟.基于层状弹性体系理论的沥青路面结构分析[D].吉林大学.2007

[9].钟阳,孙林,黄永根.轴对称半空间层状弹性体系动态反应的理论解[J].中国公路学报.1998

[10].王凯.层状弹性体系理论及其在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分析中的应用[J].中国公路学报.1990

论文知识图

电阻应变片惠斯通电桥在轴向力拉伸作用下,导体...剪切仪根据弹性层状体系理论分...8 第 2 种路面结构体系动态弯沉峰值组合式沥青路面结构力学模型荷载百分比-弯沉曲线在现行的弹性

标签:;  ;  ;  ;  ;  ;  ;  

弹性层状体系理论论文_郭抗美,滑晶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