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装墙体领域,公开了一种粉煤灰计重装置,包括架体、粉料斗、设置在粉料斗下方的输送带,所述的粉料斗和输送带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架体和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吊杆连接,所述的第一吊杆上设有计重传感器;所述的粉料斗的外周设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和架体之间通过第二吊杆连接,所述的第二吊杆上也设有计重传感器;所述的固定框和支架固定连接。该装置通过多点计重来提高计重的精确度。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粉煤灰计重装置,包括架体、粉料斗、设置在粉料斗下方的输送带,所述的粉料斗和输送带均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和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吊杆连接,所述的第一吊杆上设有计重传感器;所述的粉料斗的外周设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和架体之间通过第二吊杆连接,所述的第二吊杆上也设有计重传感器;所述的固定框和支架固定连接。
设计方案
1.一种粉煤灰计重装置,包括架体、粉料斗、设置在粉料斗下方的输送带,所述的粉料斗和输送带均固定在支架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架体和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吊杆连接,所述的第一吊杆上设有计重传感器;所述的粉料斗的外周设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和架体之间通过第二吊杆连接,所述的第二吊杆上也设有计重传感器;所述的固定框和支架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吊杆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支架的前后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吊杆为两个分别连接在固定框的两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框包括内框和外框,所述的内框固定在粉料斗上,所述的第二吊杆连接在外框上;所述的内框和外框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框和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吊杆包括上杆体和下杆体,所述的计重传感器的上下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的上杆体和下杆体与计重传感器连接的一端均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的上杆体和下杆体均为螺纹杆;所述的上杆体通过螺帽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的下杆体连接在支架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的端部设有竖直布置的两根支撑杆,所述的两根支撑杆的顶部通过横杆连接,所述的下杆体通过螺帽连接在横杆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杆与横杆和支架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送带的上表面的两侧设有侧挡板,所述的侧挡板连接在支架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侧挡板的下部设有与输送带接触的软性挡板,所述的软性挡板和侧挡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快装墙体领域,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粉煤灰计重装置。
背景技术
快装墙体是一种环保的、能够快速装配的新型建筑结构,现有技术中有大量的资料予以介绍,如大连理工申请的一项发明专利CN 201611184504.9公开了一种废弃混凝土回收利用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废弃混凝土破碎后筛分得到粒径为11-15mm的再生混凝土骨料,采用氢氧化钙溶液喷洒在再生混凝土骨料上;(2)二氧化碳强化处理:将步骤(1)中得到的材料置于密闭碳化箱中,55-60℃碳化处理至表面碳化完全;(3)将各种原料按照下述重量份数配比混合:水泥76-85份、粉煤灰25-36份、上述处理后的再生骨料38-45份、羟基羧酸盐15-23份,水20-30份。
因为其能够对混凝土废弃物再利用,属于利国利民的一项项目。
其主要成分包括但不限于:废弃混凝土、水泥、粉煤灰。
上述组分的比例对于墙体的结构稳定性是至关重要的。
粉煤灰采购于电厂,也是一种固体废弃物,其处理工序为筛分、称重、混合。在称重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是计重不准,如何提高计重的精准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粉煤灰计重装置,该装置通过多点计重来提高计重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粉煤灰计重装置,包括架体、粉料斗、设置在粉料斗下方的输送带,所述的粉料斗和输送带均固定在支架上,所述的架体和支架之间通过第一吊杆连接,所述的第一吊杆上设有计重传感器;所述的粉料斗的外周设有固定框,所述的固定框和架体之间通过第二吊杆连接,所述的第二吊杆上也设有计重传感器;所述的固定框和支架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吊杆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支架的前后两端。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第二吊杆为两个分别连接在固定框的两侧。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固定框包括内框和外框,所述的内框固定在粉料斗上,所述的第二吊杆连接在外框上;所述的内框和外框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外框和支架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第一吊杆和第二吊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吊杆包括上杆体和下杆体,所述的计重传感器的上下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的上杆体和下杆体与计重传感器连接的一端均连接有连接螺栓;所述的上杆体和下杆体均为螺纹杆;所述的上杆体通过螺帽连接在架体上,所述的下杆体连接在支架上。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支架的端部设有竖直布置的两根支撑杆,所述的两根支撑杆的顶部通过横杆连接,所述的下杆体通过螺帽连接在横杆上。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支撑杆与横杆和支架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输送带的上表面的两侧设有侧挡板,所述的侧挡板连接在支架上。
在上述的粉煤灰计重装置中,所述的侧挡板的下部设有与输送带接触的软性挡板,所述的软性挡板和侧挡板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支架和粉料斗之间都加设计重传感器,并且将整个支架吊起来,可以提高计重准确性,特别是通过固定框来将粉料斗的重力分散到支架和粉料斗对应的计重传感器上,可以降低支架的重力负荷,通过上述设计,来综合提高计重精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粉料斗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1的第一吊杆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3,一种粉煤灰计重装置,包括架体1、粉料斗2、设置在粉料斗2下方的输送带3,所述的粉料斗2和输送带3均固定在支架4上,所述的架体1和支架4之间通过第一吊杆5连接,所述的第一吊杆5上设有计重传感器6;所述的粉料斗2的外周设有固定框7,所述的固定框7和架体1之间通过第二吊杆8连接,所述的第二吊杆8上也设有计重传感器6;所述的固定框7和支架4固定连接。作为隐含的,输送带3通过电机驱动。
在实际应用中,通过在支架4和粉料斗2之间都加设计重传感器6,并且将整个支架4吊起来,可以提高计重准确性,特别是通过固定框7来将粉料斗2的重力分散到支架4和粉料斗2对应的计重传感器6上,可以降低支架4的重力负荷,通过上述设计,来综合提高计重精确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吊杆5为两个分别连接在支架4的前后两端,所述的第二吊杆8为两个分别连接在固定框7的两侧。
如果将粉料斗2和支架4看做一个整体,那么计重传感器6实际上是分布在这个整体的四个面上,并且充分考虑到中心会计重在粉料斗2的位置,所以这种计重设计的精确度是非常高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固定框7包括内框71和外框72,所述的内框71固定在粉料斗2上,所述的第二吊杆8连接在外框72上;所述的内框71和外框72固定连接,所述的外框72和支架4之间通过连接杆73连接。
从整体来看,固定框7对分散粉料斗2的重力是非常有帮助的,内框71提高粉料斗2的固定稳定性,外框72来主要提高粉料斗2和支架4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吊杆5和第二吊杆8的结构相同,所述的第一吊杆5包括上杆体51和下杆体52,所述的计重传感器6的上下端均设有螺纹孔,所述的上杆体51和下杆体52与计重传感器6连接的一端均连接有连接螺栓53;所述的上杆体51和下杆体52均为螺纹杆;所述的上杆体51通过螺帽连接在架体1上,所述的下杆体52连接在支架4上。上述的第一吊杆5的结构进行了详细说明,第二吊杆8的结构在此省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4的端部设有竖直布置的两根支撑杆41,所述的两根支撑杆41的顶部通过横杆42连接,所述的下杆体52通过螺帽连接在横杆42上,所述的支撑杆41与横杆42和支架4均以可拆卸的方式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的输送带3的上表面的两侧设有侧挡板43,所述的侧挡板43连接在支架4上,所述的侧挡板43的下部设有与输送带3接触的软性挡板44,所述的软性挡板44和侧挡板43之间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这样便于在软性挡板44磨损时,方便的更换软性挡板44。
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范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117269.6
申请日:2019-01-23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1(广州)
授权编号:CN209459747U
授权时间:20191001
主分类号:G01G 17/04
专利分类号:G01G17/04
范畴分类:31H;
申请人:广东海加绿色建筑集成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广东海加绿色建筑集成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510630 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五山路金颖东一街1号自编2栋1层101房(仅限办公用途)
发明人:孙海昭;张文昌;陶燕华
第一发明人:孙海昭
当前权利人:广东海加绿色建筑集成有限公司
代理人:龚元元
代理机构:44467
代理机构编号:广州市科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