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是指:以某种伦理理论(价值观念)为指导对日常生活进行改造,使该种价值理念融汇在日常生活之中,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其本质在于,通过价值选择,重塑日常生活的伦理秩序,并为人的日常生存提供新的伦理意义和伦理价值。它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缓性等特点。日常生活是一个“自在”的领域,是一个习惯世界、经验世界,它具有强烈的稳定性。通常,在日常生活相对稳定的时期,伦理构建的要求并不明显。只有当伦理观念发生根本性变革、日常生活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才会产生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需要。但是,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不可能在日常生活领域独立实现,从逻辑上而言一般需要以下基本环节:确定日常生活价值目标,改造日常生活主体,革新日常生活方式。
[关键词]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本质特点;发生依据;根本任务
“日常生活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日常观念活动的总称,它是一个以重复性思维和重复性实践为基本存在方式,凭借传统、习惯、经验以及血缘和天然情感等文化因素而加以维系的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1]31将日常生活纳入哲学研究的视野,是从20世纪的欧洲开始的。科学技术以及资本主义经济的高度发展,使日常生活“异化”“物化”“沉沦”。基于此,胡塞尔、卢卡奇、海德格尔、列斐伏尔、赫勒等西方学者立足人的现实生存状态对日常生活进行了深刻揭示和批判,渴求人道的、能够充分展现人的本质的“总体性的”日常生活的形成,从价值学维度提出了日常生活的应有走向。国内关于日常生活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1986年,《学习与探索》刊载《哲学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接近》,《现代外国哲学社会科学文摘》先后摘登前苏联学者的《日常生活社会学》、侯赛因诺夫的《科学技术进步与日常生活中人们的关系》。自此,日常生活作为一种新型研究范式,作为人类生存的特殊空间,作为一种哲学理论,广受学者重视。但是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始终是日常生活研究的主题。中国学者致力于通过文化转型构建现代日常生活,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然而,日常生活重构的过程也是价值选择、价值重构的过程。因此,“对日常生活的图式结构及其社会历史方位作价值学阐释”[2]292,思考和探索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基本问题,既是日常生活重构的重要任务,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理论问题。
一 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及其特点
所谓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是指:以某种伦理理论(价值观念)为指导对日常生活进行改造,使该种价值理念融汇在日常生活之中,转化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和日常生活习惯。“习惯是心灵秩序与行为秩序的直接统一。”[2]因此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本质在于,通过价值选择,重塑日常生活的伦理秩序,并为人的日常生存提供新的伦理意义和伦理价值。
全部患者28 d内出现的严重并发症依次为细菌感染(293 例,48.3%),急性肾损伤(AKI,237 例,39.1%),肝性脑病(HE,199 例,32.8%)和上消化道出血(48例,7.9%)。常见感染部位为腹腔(232例,38.3%)、肺部(43例,7.1%)、血液(33 例,5.4%)和其他(包括泌尿系、胸腔和胆囊等,49例,8.1%)。
从人的生存本质看,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是人的生存的客观需要。人同动物一样都有自身生产与再生产的需要,但是人的生存不同于动物的生存。“动物和自己的生命活动……直接同一”,“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和自己意识的对象”[3]57;人不仅能够将自身的生命活动对象化,对之进行自觉的认识和思考,而且能够赋予自身的生命活动以意义,使人的生存符合对有意义的、幸福的生活的追求。在日常生活中,人的日常消费不仅仅是通过物质消费维系生命,在日常消费对象、日常消费方式的选择上还体现着人的精神文化需要、道德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日常交往也不是简单的人与人的“共在”,日常交往对象的选择中承载着主体的价值观,日常交往的礼仪中承载着社会普遍的伦理原则和规范;日常观念也不是大脑对外在事物的简单反射,其中包含的是人类经过对客观对象世界的自觉认识、加工、创造而形成的精神文化成果的历史积淀。可见,日常生活不是一个自由的无所顾忌随意妄为的领域,人的日常生活总是遵循特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符合特定的价值理念,体现特定的伦理意义。
从道德自身的运动逻辑看,道德作为人类“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规范体系,必然寻求向生活的渗透,形成相应的生活秩序,使自身成为人们的行为遵循。生活秩序的形成是道德逻辑运动的必然结果。生活秩序的维系主要依赖社会制度和习俗;其中,非日常生活秩序的维系主要依赖社会制度,那么日常生活伦理秩序的维系则主要依赖风俗习惯。于是,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主要内容就在于:以新的伦理道德对日常活动进行引导,使之成为人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达到移风易俗之目的。
当伦理道德向生活秩序转化时,由于其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中借助的力量不同,因而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这正是日常生活伦理构建与非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区别所在。
1)水泥采用河曲县中天隆水泥有限公司生产批号为SP4894 P·O42.5普通硅酸盐水泥,经我公司取样检测各项技术性能指标检验结果均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标准要求,其检验结果见表1。
第二,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具有滞后性。日常生活是自在的领域,非日常生活是自觉的领域;日常思维具有“自发性”,非日常思维具有“自觉性”、“创造性”[4]68-87。对日常生活的伦理反思、伦理批判、伦理构建往往来自非日常生活领域的自觉思考,这种自觉思考首先反映在非日常生活领域制度设计的变革,其后才会深入到日常生活领域的习俗变迁。另外,由于日常生活代表着传统的习惯力量,是习惯力量深深扎根的领域,因此它对于新伦理观念具有本能的强大抵制。如果新的社会制度未能彻底在日常生活领域得以贯彻,传统的日常生活结构和伦理关系未能根本改变,就会给传统习惯力量留下生存空间,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就会迟滞。因此通常情况下,非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是先行的,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是滞后的。
休闲农业融合了农村一二三产业,并且兼具生产、生活、生态功能,最初是依靠农民发展起来的,但如果单纯依靠农民自身来发展,不仅资金问题较难得到解决,规范化管理也难提上日程,客观上需要社会资本与农民、村集体合作共同发展。对此,江西赣州定南县鼓励引导农民和村集体通过租赁、合作、入股等形式参与乡村旅游,增强自身“造血”功能;浙江丽水缙云县试行民宅两权分离、资产入股、受益共享机制,提高了农民的财产性收入。
在慕尼黑奥运会和利达机场发生大屠杀后,兰德创建了“兰德恐怖主义年表”,这是第一个专门记录恐怖分子策略和目标趋势的数据库。
第三,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具有和缓性。非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由于借助社会制度保障完成,因此通常表现为疾风骤雨式的社会变革,制定新制度取代旧制度。如果新旧两种制度的核心价值根本对立,则必会借助于强力加以推行。而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由于借助习俗保障实现,需要重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习惯、常识和经验,因此通常不会采用强制的手段,而是主要采取引导、熏染等润物无声的方式,使人们在相对较长的时间里慢慢养成新习惯。
近代以来,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以及本土资本主义的萌芽,资产阶级的伦理观念开始传播,它以自由、平等、人权等伦理理念对立于传统社会的等级尊卑观念,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势在必行。推翻了满清帝制,民国政府随即颁布制度直指日常生活,例如:禁止缠足,剪发辫、改称呼、设女学……在其影响之下,自由、平等的日常生活新风尚日渐生成。20世纪40年代国民政府开展了“新生活运动”。“新生活运动者,即除去不合理之生活,代之以合理之生活。”为此,必须“提倡以‘礼义廉耻’为日常生活之规律”[5]105,使礼义廉耻在日常生活(“食衣住行”)中被人们践行。然而,由于“改造主要是在国民的日常生活尤其是在衣食住行上,但对国民深处的灵魂触动不大;改造主要是基于基层民众,而上层人士依然故我;改造带有很大的强制性和形式主义”[6],新生活运动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二 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发生依据
日常生活是一个“自在”的领域,是一个习惯世界、经验世界。这表明日常生活世界具有强烈的稳定性,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变化,它所遵循的文化、传统作为一股强大的习惯势力浸入到人们的骨髓之中,让人们习以为常,形成了日常生活原本如此、本该如此的惯性思维。通常,在日常生活相对稳定的时期,伦理构建的要求并不明显。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发生在社会生活发生重大变革、伦理观念发生根本性变化的时期。新的伦理观念亟需在现实生活中得到实现。在其占据主导地位后,往往要寻求向日常生活领域的渗透,以建立新的传统和习惯。因此,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渐进、缓慢的过程,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必然充满了对抗和冲突。
第一,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具有长期性。非日常生活世界作为“自为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本质上是一个由各种制度加以维系的“制度化领域”。人们在其中进行自觉的道德思考和道德实践,它的伦理构建主要表现为伦理道德的制度化,这一过程是通过诸如国家权力等外在强制性力量加以保障实现的。而日常生活世界作为“自在的”类本质对象化领域,本质上是一个由经验、常识、习俗维系的经验世界,这就决定了日常生活伦理构建不能仅仅停留于将新的伦理观念引入日常生活,而是需要将之稳定化为相应的道德经验、道德常识、公序良俗。因此,如果说非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致力于新的伦理观念在社会制度中得到体现和保障,那么,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则致力于新的风俗习惯的养成,这不是依赖外在强制力量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它需要人们对新的伦理道德的集体性接受、认可、内化,并逐渐转化为不假思维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习惯是一股强大的保守力量,总是试图维系现状,因此相较于非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而言,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是一个相对更为漫长的过程。
“绿色”,主要指绿叶蔬菜和瓜果。如绿色蔬菜主要包括:芹菜、油菜、菠菜、韭菜、绿辣椒、空心菜、雪里蕻等。每人每天至少吃250 g蔬菜和水果,它能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和纤维素以及人称第八营养要素的黄酮类,各种绿叶菜以色深为佳。此外,绿豆、茶叶也不可少;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是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比较系统自觉的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基本确立了中华民族古代日常生活的伦理图式——亲亲、尊尊、贵贵、贱贱。西周时期,人的自觉精神开始加强。人们一方面坚持天命王权,另一方面强调君王应当“以德配天”。然而仅此还不够,周公认为必须建立有利于巩固王权统治的一套伦理秩序。周公在夏礼、商礼的基础上制定出周礼,其中包括宗法制、分封制等政治制度,也包括祭祀之礼、婚丧嫁娶之礼等日常生活仪则规范,其宗旨就是明确等级尊卑秩序。周公所作之“乐”规定了乐舞的规格,以此彰显身份地位的差等贵贱。这样一套尊卑有等的伦理秩序随着王权的衰微逐渐被打破,僭越礼制的现象不断发生,故有孔子对鲁国季氏“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的怒斥。
西汉武帝时期儒学上升为显学,其所倡导的伦理秩序日渐通过政策的推行向日常生活领域渗透,并在日常生活领域得到了巩固和加强。在先秦儒家所构建的理论体系中,父子、夫妇、长幼关系直接与日常生活相关,其中又尤其以父子关系为核心,推演至国家即为君臣关系。因此孝道在儒家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在先秦时期,孝道及其礼制建设已经基本完成。汉武帝以“孝”治天下,他通过“举孝廉”的政治制度以及对孝子进行奖励的经济制度,将孝道进一步推行到日常生活之中。
综上,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不可能脱离非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而自发产生,通常情况下,它的推动力量恰恰来自于非日常生活。另一方面,由于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具有长期性、滞后性、和缓性等特点,因此在现实生活中必然引发的结果是——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脱节;非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已经高歌猛进,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却在拖后腿,阻滞着整个社会伦理道德进步的步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确立,是我国伦理观念上的又一次根本变革,随之而来的是马克思主义日常生活化的过程。早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在解放区和根据地首先进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当时解放区和根据地禁止包办婚姻,提倡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官兵平等,革命队伍一律称“同志”,马克思主义的自由、平等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的一段时间里,日常生活渐趋政治化,政治意识强烈渗透于日常生活之中。改造旧思想、旧文化、旧风俗、旧习惯的“文化运动”正是以政治运动的形式开展的,它试图通过像非日常生活领域那样疾风骤雨式的伦理构建对日常生活进行改造。
首先,从纵向的历史发展历程看,伦理观念的每一次根本性变革都会在日常生活领域产生深刻影响,产生对日常生活进行伦理构建的需要。
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及不断深化,社会主义的伦理道德观念也在不断发展变化,人们的日常生活也在日新月异,根据日常生活的新特点,结合伦理道德的新理念,进行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成为当前我国伦理建设的重要任务。
其次,从伦理观念的日常生活根基看,与新的伦理观念相适应的日常生活结构的形成是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取得实质性进展的内生要素。
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要与非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形成联动,非日常生活为日常生活提供指导和保障,日常生活巩固非日常生活的成果。由于日常生活伦理构建是以新的伦理观念改造日常生活,因而它必然不是一个自发的过程。也就是说,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要求不可能从日常生活自发产生,也不可能在日常生活领域独立实现,而且,相较于非日常生活,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完成相对滞后。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从逻辑上一般需要以下基本环节:确定日常生活价值目标——改造日常生活主体——革新日常生活方式。
传统社会的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成功经验是:构建日常生活的价值依据与传统日常生活结构相契合。自西周以来所确立的家国同构、等级尊卑的价值理念适应了中国传统社会君主专制的农耕文明的需要。[7]以之为基础构建的传统日常生活绵延了近两千年之久,具有深厚的日常生活根基。虽然新的伦理观念总是代表进步的力量,但是如果传统势力过于强大,日常生活伦理构建遇到的阻力也就越大。因此,尽管近代以来资产阶级、马克思主义的伦理观念先后在社会制度层面得到支持、保障,但是“乡土中国”的文化基因在日常生活领域依然影响巨大,它阻碍了进步价值观念向日常生活的渗透。或者我们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在近百年的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阻滞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变革日常生活结构,必须借助于生产方式的变革,改变日常生活领域的利益关系,尤其是要注重改变传统日常生活结构稳固、传统伦理观念根深蒂固地区的利益关系。
“毫无疑问,对于任何性质的日常生活的变革与重建来说,最理想的目标都是建立日常生活世界与非日常生活世界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和协调同步发展的人类社会或人的世界模式或格局。”[1]323因此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价值目标也应当与非日常生活的价值目标相互渗透。换言之,日常生活的价值目标应与非日常生活的价值目标统一,只有这样,社会才有统一的价值指导,形成价值观念的统一性和整体性。
三 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根本任务
我们在这里所使用的“日常生活结构”概念主要是指日常生活的基本组织架构,即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组成形式或存在形式。日常生活结构决定了日常生活的伦理关系,日常生活的伦理关系决定了日常生活的基本伦理秩序。日常生活结构不变,日常生活的伦理关系不变,重塑日常生活伦理秩序就缺乏客观需要和内在动力,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也就难以提上日程。旧有的习惯、常识、经验依然发挥有效作用,人们依然按照旧有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进行日常生活。因此,即使当包含着伦理观念的主流意识形态已经在社会生活中得到确认,但是如果与之相对应的日常生活结构未能建立,日常生活就难以发生根本的变化。
1.确定日常生活价值目标
2.3 2组随访复发率比较 中年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为 38.70%(12/31),对照组为 61.29%(19/31);老年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为10.34%(3/29),对照组为51.72%(15/29)。中老年治疗组复发率比较,=3.938,P=0.042(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多重因素加强了城乡之间的人员流动和观念流动,农村的传统日常生活结构日渐松动,日常生活的现代化需要进一步加强,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迎来了新契机。第一,户籍制度的松动以及城镇化建设的加速促进了农村人口向城镇的转移,这从根本上使农村的宗法血缘关系走向脆弱并日趋断裂,农村的日常生活结构也向小型化、个体化发展。第二,农村劳动力向城镇的转移以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加速使大量农民已经实现了向产业工人的转化。生产方式的改变从根基上动摇了其传统的日常生活价值观念。第三,交通的迅速发展缩小了城乡间的空间距离,旅游的兴起增进了城乡居民间的经常性互动。城乡间日常生活方式、伦理道德观念的相互影响、相互渗透加强。第四,信息技术的发展及网络的广泛应用,使具有现代精神的伦理道德观念更为深入地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之中,增强了日常生活主体的自觉精神、批判精神。日常生活伦理构建在传统伦理道德影响甚深的领域终于获得了较为广泛而普遍的内生性需要。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生和成长起来的年轻一代,伴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巨大变革,他们对传统日常生活的反叛更为强烈,从而成为了当前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重要推动力量。
治疗后对患者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血清甲胎蛋白指标予以测量,应用院制《患者生活质量量表》调查其生活质量情况,分数越高证明生活质量越好。显效为患者碘油聚集量≥8ml、术后血清甲胎蛋白低于32ug/L;有效为碘油沉积大于等于6ml、血清甲胎蛋白水平低于46ug/L;无效为上述效果未达到[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它们是人们在非日常生活领域自觉思考的成果,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同。然而,当前深深植根于日常生活的经验、常识之中的某些传统观念却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法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重要内容,它的基本精神是:尊崇法律,敬畏法律,“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也就是说法律是人们行为的基本依循。然而中国传统社会宗法血缘关系下形成的人情观念、面子观念、关系意识,时常使法律、规则遭遇挑战。“平等”精神的要求是人与人之间(不论种族、民族、年龄、性别等)都一律平等,然而中国传统社会中男尊女卑、官尊民卑的等级观念却仍然具有一席之地。因此,确定日常生活价值目标,首先必须落脚到对错误的传统价值观念的批判和祛除,引导人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其次,必须严格从制度层面保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使错误价值观丧失在日常生活的根基。
2.改造日常生活主体
日常生活主体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日常生活的伦理样态。对日常生活进行伦理构建,首先必须致力于日常生活主体的改造。这个过程可以称之为“文化启蒙”。日常生活主体是自在的存在,具有日常生活思维定式,对于既有的伦理观念持习惯性的坚持和遵守。要打破其思维定式,改变其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必须对其进行自觉的伦理观念的改造。人们必须通过自觉的道德思考确定符合社会变革的价值目标,或者为了价值目标的实现而推动社会变革。无论如何,这一价值目标的构建以及价值目标的选择过程都是一个自觉的思考过程,而自觉思考的主体决不是作为日常生活主体的存在。因为这种精神创造活动本身就是科学、哲学等非日常活动的结果。因此,伦理观念的先导者通常是少数文化先行者,他们极为敏锐地感受到社会变革的需要和讯息,并通过自觉的思考,创造出新的道德体系,提出新的价值目标以及社会理想。
非日常生活领域产生的精神成果如何渗入日常生活?人类自觉的理论成果如何转化为日常生活的常识和习俗?谁来推动日常生活的变革?这也必须依赖人类自觉的活动——自上而下的宣传教育和制度推行。一方面,对日常生活伦理秩序的变革首先必须有来自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制度的认同、吸纳和遵循,也就是非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对于日常生活伦理构建起着引领和导向的作用。另一方面,对日常生活伦理秩序的变革还需要借助于非日常生活领域的宣传教育,长久的宣传教育有助于“自觉的人类精神成果在日常观念世界中的积淀与常识化”[1]198,使日常生活世界的常识、风俗、习惯发生改变。当然,激发出日常生活主体的自觉性,抛除惰性,以积极开放的眼光看待传统习俗以及成见常识,亦十分重要。为此,在乡村日常生活的伦理构建中,我们应当重视发挥乡贤的作用,“培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契合、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优良家风、文明乡风和新乡贤文化”[8]。“乡贤文化的复兴”“不是传统士文化的回归,而是要实现社会贤达和社会体系的有机融合、现代社会治理在乡村基层的有效落实”[9]。也就是要借助乡贤在乡村的影响力,以社会倡导的伦理道德观念引领乡村日常生活,引导人们逐渐形成良好价值观念、良好行为习惯。
只有在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的冲击碰撞中,日常生活的文化根基才会逐渐松动,才能有进行新的伦理构建的可能。
3.革新日常生活方式
经过护理干预后,83例患者中的总满意例数为80例,护理满意度为96.38%;不满意的患者例数为3例,不满意度为0.36%。
日常生活方式是日常生活主体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的反映和载体,因而是日常生活伦理构建的直接对象。日常生活方式的革新意味着对旧有生活方式的抛弃,意味着对传统的思维习惯、行为习惯的摒弃。革新日常生活方式,就是要帮助人们形成新的道德常识、道德经验,通过对传统习俗的批判继承以及对新风尚的重塑,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践行新的伦理观念。
首先,根据当前的伦理道德观念建立新的行为规约,对人们的日常消费、日常交往等活动进行规范,倡导良好的行为风尚。由于道德具有相对独立性,传统道德观念影响下的行为规范总是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对人们的行为形成现实的指导。现有的行为规范也很有可能由于日常生活的变革已经不能完全满足需要。因此,根据日常生活的变革,探索社会主义道德对日常活动的规范,有助于为人们的日常活动提供指导。其次要借助传媒的力量加强价值观导向,改变人们旧有的日常观念。习惯性思维的改变依赖新观念的重复性强化。传媒是连接非日常生活与日常生活的重要桥梁,它能及时地把非日常生活领域思考的精神成果通过新闻、艺术、舆论等丰富多彩的形式不断地传递到日常生活之中,使人们在耳濡目染之间逐渐形成日常生活新观念。再次要致力于移风易俗以营造良好的社会风尚,使人们良好的道德思维习惯和道德行为习惯得以固化。风俗是集体性的文化传统,表现为节庆风俗、礼仪风俗、饮食风俗、建筑风俗等等,其中包含着人们共同的价值观念和价值追求,同时也蕴含着人们共同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理念和根本要求渗入日常生活领域,必须与人们的风俗习惯相融合,才能具有牢固的日常生活根基,才能在日常生活中得到稳固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衣俊卿.现代化与日常生活批判[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2] 高兆明.论习惯[J].哲学研究,2011(5):66-76.
[3]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4] 王国有.日常思维与非日常思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
[5] 蒋介石.新生活运动[M].北京:正中书局,1934.
[6] 栗建新.蒋介石国民性思想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 鲁芳.日常生活变革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活化应对[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6(6):62-66.
[8]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N].2016-12-31(01).
[9] 张颐武.重视现代乡贤[N].人民日报,2015-09-30(07).
EthicalConstructiononDailyLife:EssentialCharacteristics,OccurrenceBasisandFundamentalTasks
LU Fang, LI Wei-tong
(Research Center of Social Governance Innovation, 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hangsha 410004,China)
Abstract:The ethical construction of daily life is to transform daily life under the guidance of certain ethical theories (values), in order to make this kind of value melt into daily life and transform into the people’s lifestyle and habits. Its essence is reshaping the ethical order of daily life and providing new ethical meaning and value for people’s daily existence through value choice.It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ong-term, hysteresis and gentle nature.As an area of “being”, a world of habit and experience, daily life is very stable.Generally, the ethical construction of daily life is not urgent when it is stable.Only if fundamental changes have taken place in ethical concepts and in structure of daily life, can produce the need of ethical construction of daily life.However, the ethical construction of daily life cannot be realized independently in the field of daily life.Logically speaking, the following basic steps are generally required: setting daily value goals, transforming the subject of daily life, and innovating the daily life style.
Keywords: daily life; ethical construction; essential characteristics; occurrence basis; fundamental task
*[收稿日期]2019-03-11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日常生活的变革与伦理构建研究(16BZX106)
[作者简介]鲁 芳(1973—),女,湖南桃源人,长沙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哲学博士。研究方向:伦理学。
[中图分类号]B8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19)05—0120—06
标签:日常生活论文; 伦理论文; 观念论文; 日常论文; 价值论文;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论文;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日常生活的变革与伦理构建研究(16BZX106)论文; 长沙理工大学社会治理创新研究中心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