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昕鑫杨静董玉军米魁马强孙燕红刘娣
(吉林省长春市朝阳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长春130061)
【中图分类号】R18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4-0413-02
【摘要】炭疽是由炭疽杆菌所致的一种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主要存在于食草动物和牲畜群落之中,并能造成环境的广泛污染。人类主要通过破溃的皮肤黏膜接触病死畜及其血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死畜产品引起皮肤炭疽,进食感染本病的牲畜肉类及被芽孢杆菌污染的食物、水等引起咽喉炭疽和肠炭疽,吸入带有炭疽芽孢杆菌的芽孢的气溶胶和尘埃引起吸入性炭疽,以及接触污染的动物毛皮等畜产品而患病。对炭疽疫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探讨炭疽疫情预防控制措施,为今后发生类似事件处置工作积累经验。
【关键词】肺炭疽人畜共患急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经验
1疫情报告
2011年8月25日20时44分,朝阳区疾控中心接到吉林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报告:8月25日20时10分该院急诊科接诊由内蒙古乌兰浩特市旗医院120车转运至一例“疑似皮肤炭疽”患者,8月25日20时55分朝阳区疾控中心就该起疫情立即指派流行病学专业人员赶赴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及落实预防控制措施,同时向长春市疾控中心及区卫生局领导进行汇报,听取和落实上级领导的处理指导意见。
2患者情况
xx,男,56岁,农民,家住乌兰浩特市永联郊区,患者8月22日出现周身疼痛,当晚出现发热,8月23日该患双侧腋窝淋巴结出现肿大,8月24日早测试体温38.5℃,前往当地个体诊所接受静点治疗,当晚患者自觉头晕头痛。8月25日早头晕头痛加重,当日10时许就诊于旗医院,诊断疑似皮肤炭疽、败血性脑炎综合症,并收治入院,当日13时患者头痛加剧,出现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当日20时10分,由120直接送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接诊时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呈急性病容,呼吸略急促,血压130/80mmHg,脉搏130次/分,项强三指,双手小指、右腕上部及前臂可见黑色皮损,突出皮肤,经专家会诊诊断疑似皮肤炭疽,鉴于吉林大学第一医院不具备收治条件,当日23时该患由吉林大学第一医院120车转诊至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入院治疗,8月26日2时胸片显示右下肺片状阴影,上纵隔增宽,经市级专家组会诊,诊断为肺炭疽、脑膜炭疽、皮肤炭疽。该病例于8月26日14时50分死亡,死亡原因为脑膜炭疽导致的高颅压、脑疝至呼吸、循环系统衰竭。
3流行病学特点
患者妻子姐姐家养牛10余头,8月1日病死1头牛,整只出售,8月18日再次出现病死1头牛,该患与姐夫一同将病牛屠宰,妻子及妻姐协助,屠宰过程中,患者及姐夫双手被多处割伤,屠宰后将牛皮和部分牛肉出售,部分牛肉食用。8月19日至21日患者在家建房。8月22日和23日在家休息。8月24日在妻子陪同下到家附近个体诊所就诊,接诊医生1名,治疗过程中未接触其他人,25日10时就诊于旗医院,20时10分由120直接送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急诊科,23时由120车转诊至长春市传染病医院入院治疗,8月26日14时50分死亡。
截止8月28日与该患一同宰杀病牛及同食牛肉的3人中,妻姐和姐夫出现皮肤黑色破损,患者妻子无不适症状。
4实验室诊断
患者皮肤渗出物经涂片镜检、分离培养、PCR毒力基因检测、动物接种试验,检测到典型的炭疽芽孢杆菌,经进一步噬菌体裂解试验及青霉素敏感试验确认为炭疽芽孢杆菌。
5控制方法
5.1病人、接触者及其环境控制。对炭疽病例整个病程实施单人单间隔离治疗,对病损部位脱落物及其污染的物品进行随时消毒,对患者曾就诊的地点、转运患者的120车及被患者污染的其他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处理,病人的废弃物品进行焚毁,所有受到污染的物品也尽可能焚毁。对该患就诊期间与其有密切接触但未采取防护的医护人员、陪护人员和其他患者进行登记管理,开展医学观察和随访。
5.2预防控制。第一,加强卫生宣传教育,使群众认识炭疽的危害性,了解炭疽的生存环境、传播途径、临床表现和防治方法。第二,对高危人群实施接种,对所有危险家畜进行免疫,并每年进行在免疫。第三,设立动物卫生监督检查站以及加强进物品的检疫检验,坚决杜绝外疫传入和生物恐怖事件的发生。
5.3统一思想,建立联防联动工作机制。我们要以此次炭疽疫情为契机,加强对人畜共患传染病的监测工作,与多地区、多部门采取信息共享、联防联控,以便发生疫情时快速反应,果断处理,确保我区我重大炭疽疫情发生。
参考文献
[1]郝爱华,鲍道日娜,杨枢敏,陈营.甘肃省1990~2000年炭疽流行状况分析.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2年23卷第06期.
[2]王双凤,王建全,马重义,马坤林,李鸿坤.一起动物源性人间皮肤炭疽疫情调查报告.疾病监测,2008年23卷第04期.
[3]傅明蓉,张强,卢鸿孝.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发生1例肺炭疽的启示.卫生职业教育,2004年22卷第16期.
[4]马健,杨振亚,马利平,郑寿红,万芳,王君.炭疽80例临床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年12卷第03期.
[5]杨海,刘继峰,曾令城.“肺炭疽”误诊原因分析.疾病监测,2006年21卷第06期.
[6]王占忠,苏景秀.高原牧区156例皮肤炭疽流行病学分析.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年13卷第08期.
[7]刘建忠,孙福军.出入境口岸炭疽的紧急监测和控制.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2001年24卷第06期.
[8]赵永才,陈明智.对玛曲县一起肺炭疽疫情控制的反思.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年23卷第01期.
[9]地震灾区炭疽疫情应急处理预案.中国社区医师,2008年24卷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