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把园区建成现代化城市的新亮点(论文文献综述)
卢杭华[1](2020)在《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崛起,和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服务需求,政府管理和政务服务低效率、不共享、不联动的问题逐步突显。为此,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统筹发展电子政务和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的重要决策部署,加快推动政务信息化建设体制改革。为适应政府管理和服务现代化发展需要,2017年12月,广东省政府正式出台了广东“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案,大力推进广东“数字政府”建设,促进政府职能和服务模式转变,提升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并将这项工作作为省政府“头号工程”。2018年2月,肇庆市列为了全省3个“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在此历史环境下,肇庆迎来了依托大力发展数字政府、推进实现共建共治共享的重大机遇。目前,肇庆数字政府已基本构建起“一办、一中心、一平台”的数字政府发展框架,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已具雏形。因此,研究如何通过数字政府建设推动肇庆市政务服务变革和市民群众办事模式的转变,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本文站在政务服务变革的视角,以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为研究对象,首先从数字政府的概念、理论和肇庆市乃至广东省进行数字政府的改革意义来分析;其次分析肇庆市进行数字政府改革建设的形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再次运用对比分析方法,对国内外数字政府以及电子政务改革进行比较,从改革模式、建设成效、应用效果、发展规划等方面进行研究以及借鉴思考,从而得出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影响;最后,提出通过数字政府建设完善政务服务的建议:一是完善政务信息化整合共享机制,实现政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互联互通;二是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改变以往各自独立的信息孤岛状况,实现政务信息共享共治。三是以便民为目标,以数据为基础,以信息化为手段,创新网上便民服务模式,优化市民群众办事渠道,提高政府服务效能。
李伟[2](2014)在《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湿地公园指的是:以拥有明显或特殊的美学、文化、生态以及生物多样性价值的湿地景观为主体,具备一定的范围和规模,其功能是为了保障实体生态系统的完整,以及维护其生态过程和服务,并以此为前提,全面促使湿地的多类功能效益得以发挥,其宗旨是合理利用湿地,可以提供给民众休闲游览,或者是展开科研、教育等活动的特定的湿地区域,就称之为湿地公园。在广西南宁,首个湿地公园是相思湖湿地公园。加快建设相思湖湿地公园,是提升南宁市生态水平的重要举措;是展示地域特色、彰显城市魅力的窗口;是提升相思湖片区城市价值、提升南宁市乃至西部片区发展水平的载体。本论文以南宁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管理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国内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的相关理论的基础上,针对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符合自身特色的项目建设管理方案及保障措施。本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首先,对湿地公园国内外的研讨情况作了解析,对于城市湿地公园的关键做法作了说明,同时,对于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管控有关理论作了研讨,对于其发展模式作了详细说明。接着,介绍了南宁相思湖湿地公园的园区概况和建设情况,并着重分析和总结了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然后,从发展定位、功能规划、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规划、资金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的建设管理方案,并制定了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方案的实施保障措施。最后,对论文全文进行了归纳,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结论,而且对今后更深层次的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
张公博[3](2013)在《悦庄镇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镇域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板块,是城乡经济统筹发展的桥梁和纽带。中国有数量众多的乡镇,镇域经济的发展程度决定着广大乡镇、农村的发展水平,决定着中国城镇化发展的进程。而中国目前镇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粗放式、盲目性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普遍存在,影响了国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速度,制约了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城镇化的推进,制约了政府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影响着民生社会事业的发展。所以,结合中国镇区实际,开展镇域经济发展研究不仅对丰富经济理论体系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对指导镇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中国城镇化和建设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本文第一部分从当前中国镇域经济发展的背景入手,结合当前中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和城镇化发展的趋势,阐述镇域经济发展研究的现实意义,概述镇域经济发展的内涵、特征和国内外对镇域经济研究的现状。第二部分对山东省镇域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综述,简述了山东镇域经济发展的历史,对山东镇域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问题进行了简略概括分析。论文第三到五部分以山东省沂源县悦庄镇为主体开展镇域经济研究。文中概述了悦庄镇的发展现状。论文第三部分在分析镇域经济现状的基础上,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悦庄镇域经济的发展的优势、劣势和机遇、挑战进行了详细分析。文章在第四部分提出了悦庄镇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提出了“建设现代农业强镇、工业强镇、服务业名镇、城镇化示范镇”。依据这一目标,在论文第五部分提出“坚持科学发展;调整产业结构,增加经济总量;建立制度保障”等保障措施。论文最后对悦庄镇的发展和镇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了展望,指出镇域经济发展的前景将十分广阔而光明,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
王雪颖[4](2013)在《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全球范围内民主、法制等不断健全和公共利益、政府效率等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研究新公共服务理论在政府管理模式变革中的作用日益受到推崇。我国各级政府也相继提出了服务型政府的框架概念,同时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尝试。因此,通过服务型政府的建设解决我国政府管理中现存的经济、政治、社会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具有较强的研究意义。开发区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我国共有各类开发区4000多家,发展程度差异较大,政府管理模式也不尽相同。本文对国内外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的特点进行了分类比较,同时总结了开发区管理模式改革中取得的成功经验。在对新公共服务理论基本内涵和实践启示进行概括综述的基础上,本文以山东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总结了开发区的发展历程及其相应时期政府管理模式的演变特点,剖析了滨海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并依据开发区现有经济社会基础和发展定位,进一步研究了开展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对管理模式改革的内外部因素进行了SWOT分析,找准突破方向。最后,本文提出了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开展新公共服务管理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可能的有效途径。本文研究对象为具有一定经济基础、进入后工业化阶段且具有新城发展定位的工业园区,针对性强,对实现工业园区向综合性新城区转变具有较好的研究意义。
贾霆[5](2011)在《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于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的现实,国家在积极落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大力推进中部崛起战略措施。在此政策背景和国际产业转移的大背景下,我国中部地区成为了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和我国东部产业转移的热点地区,也涌现出一大批新生的承接产业转移的现代产业集聚区。相比过去的产业园区来说,这类产业集聚区的发展有着自身的时代性和特殊性。时代性在于要应对当前国家宏观政策要求和市场出现的新局面,如国家土地宏观调控和集约利用、产业结构升级等新要求,要将土地集约化利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节能环保等方面的要求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特殊性在于这类产业园区除具备现代产业园的所有特点外,还需要有针对性地推动产业转移和产业聚集,并使其能够在新的环境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了更好地将承接产业转移与聚集产业联系起来,全国各地相继出台了一些新政策,加快推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甚至制定了一些强制性指标,如每亩项目投资强度和年营业收入、产业协作配套能力、相关企业数目等。这些强制性指标与产业集群内在规律的科学性相一致吗?这些强制性的指标能否完全实现?相关实践是否符合科学理论、现实需求以及未来发展要求?目前国内对这些问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相关规划对策的系统性、规范性有待提高与完善。基于以上认识,本文在界定了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区的相关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国内外产业转移的发展经验变及其规律后,进一步探讨了国内产业转移面临的新形势与新问题、明确了中部地区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动力和阻力,进而提出了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宏观对策。其次,本文在收集了大量的国内外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实践案例基础上,分析了国内外相关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建设的经验,通过中国(湖南)轻工业产业园和河南安阳新东产业集聚区的实证研究,进而从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提出了我国产业集聚区规划的相关对策,并对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规划思维的新模式进行了初步的探索,以便我国中部地区在产业转移的重大机遇面前,能够审慎面对与科学判断,逐步提升产业集聚区规划在生态效益、土地集约化利用、产业链形成和产城融合等方面的科学性和预见性,促进产业集聚区在中部地区的良性发展与持续进步。
王保民[6](2010)在《安阳市现代城镇体系的构建研究》文中提出城镇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城镇化快速发展的历史阶段,如何进一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城镇化战略,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是摆在我们面前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研究安阳市城镇体系构建,对于带动安阳市产业结构转换和生产力布局调整,安阳市城市带农村战略的实施,以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立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研究和解决安阳市发展中面临的城镇体系的问题。通过对城镇化基础理论、历史演变的阐述。着重分析了安阳市城镇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并提出了加快城镇化进程,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对策和建议。安阳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城镇化进程缓慢,城镇之间联系不紧密:(2)资源条件制约,空间发展不均衡;(3)城镇职能单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4)中心城市扩散效应初步显现,但中心城区布局结构欠优;(4)城乡发展不平衡;(5)工业企业布局分散,大部分规模过小;(6)镇区面积小,空间结构不平衡;(7)人口集聚功能弱,分布不平衡;(8)基础设施建设不足;(9)土地利用机制不合理;(10)主导产业不明确,产业结构不合理。安阳市城镇化发展对策建议:(1)高起点规划,加强城镇体系发展战略研究(2)加强制度创新,从体制上扫除城市化的障碍(3)突出产业支撑,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4)制定多元化的城市化建设投入政策(5)制定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政策(6)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7)突出解决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8)建立城市化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马晓晨[7](2009)在《60年,民和奏出铿锵乐章》文中研究表明六十年冬去春来,风雨同舟,六十年沧桑巨变,激情跨越。六十年来,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始终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发展的第一要务。在党中央和省委、地委的正确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邓小平理论
王振松[8](2007)在《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兼论福州城市经营战略》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愈来愈显得重要。那么,如何使我国的城市健康、可持续地发展,如何提高城市竞争力已成为理论和实践工作亟待解决,但又不可回避的问题。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采取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比较研究等方法,对城市经营理论及福州城市经营战略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国内外城市经营的研究背景和现状作简要总结、梳理,在肯定成果的基础上,也指出其中的不足,并以此作为本文研究的起点;接着对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和一般原理及主要内容进行分析,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城市经营概念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并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重新界定了城市经营的概念,同时指出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是城市经营的最终目标;在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研究中,既阐述了城市定位、战略规划、产业政策、城市形象等宏观经营,也分析了城市土地、基础设施、城市生态等微观经营。接着对城市经营理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比较研究,其中,通过对相关概念的辨析,使城市经营的概念内涵更加明晰;通过对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比较,使城市经营的目标进一步明确,防止短期行为的发生;通过对国内外城市经营内涵和实例的对比分析,归纳出不同国家、不同城市以及同一城市的不同发展阶段都有不同的特点,使城市经营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在对城市经营一般原理研究的基础上,接着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和绩效评价方法对城市经营理论作进一步深入分析,丰富了城市经营理论体系。最后,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又通过实证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城市经营的具体实践进行研究,总结出中国城市经营的三种典型模式,即环境导向模式、品牌导向模式、功能导向模式。同时也指出在城市经营过程中,还存在种种误区现象,并分析了现象的根源,提出对策建议。最后,针对福州的具体情况,从宏观上对城市经营战略提出自己的若干经营对策。
宋燕波[9](2007)在《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结构转换速度不断加快,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前牵动全社会的重大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协调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现代化的实现。大连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和“沿海开放城市”之一,产业结构转换升级的方式和途径在全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就业结构也具有一定的典型性。大连市正处于产业结构不断升级、优化的转型时期,但是就业情况却不容乐观。研究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不仅可以了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而且,在劳动力供求失衡矛盾日益突出的情况下,可以为扩展就业、实现劳动力由第一、二产业向第三产业顺利转移提供政策思路。本文依据配第一克拉克定理、结构演变趋势理论、就业弹性理论和相关分析理论,首先分析大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现状,探讨了产业结构滞后原因和影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的因素。其次对大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进行实证研究,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了解到大连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存在相关关系,并从结构偏离度、就业弹性、分产业劳动生产率等角度进一步阐述大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关系,得出了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的结论。最后针对结构偏差寻找化解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矛盾的对策,提出加快城市化进程、积极调整农业结构、加快传统工业结构调整和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促进就业的措施。
李云[10](2007)在《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研究与探讨》文中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城市新区的发展经历了开发区启动和综合发展两个阶段,逐渐成为城市空间拓展的主要形式。特别是90年代后期以后,各城市新区的建设规模大,建设速度快,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竞争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论文的第一、二章:通过对城市新区发展基础理论的综述,总结得出城市新区发展的理论研究集中于下述三个方面:(1)对城市形态,特别是城市空间结构布局的研究;(2)对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城市经济增长、社会演变和环境变化的关系的研究,如工业园区和卫星城的动力机制、演变规律、发展趋势等;(3)对城市空间疏散与拓展(即郊区化)方面的研究。并在评述国内外城市新区发展实践的基础上,对城市新区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论文的第三章:以山东省内青岛、烟台、威海、潍坊、济宁、枣庄等6个设区城市,荣成、寿光、曲阜、邹城等10个县级市为例,深入分析了城市新区发展的现状,提出3种分类方法,总结出城市新区发展在吸引投资、产业集聚、经济增长、城市功能完善、推进城市化进程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并归纳出城市新区发展上的主要问题。论文的第四、五章:明确提出城市新区进一步发展的六大定位,提出了实现山东省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八项对策。
二、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把园区建成现代化城市的新亮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把园区建成现代化城市的新亮点(论文提纲范文)
(1)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1.4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数字政府建设理论分析 |
2.1 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务服务变革的概念界定 |
2.1.1 数字政府建设的涵义 |
2.1.2 政务服务变革的涵义 |
2.2 数字政府建设与政务服务变革的关系 |
2.2.1 数字政府建设是政务服务变革的必然趋势 |
2.2.2 政务服务变革是数字政府建设的重要体现 |
2.2.3 政务服务变革对数字政府建设提出的新要求 |
2.3 数字政府建设的必要性分析 |
2.3.1 数字化时代的到来 |
2.3.2 数字政府的公共物品属性 |
2.3.3 非数字化政府所提供的政务服务出现信息不对称 |
2.3.4 政务服务的深入变革需要数字政府建设的推动 |
2.3.5 “互联网+”条件下政务服务变革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
2.4 数字政府建设的结构要素分析 |
2.4.1 组织制度 |
2.4.2 信息技术 |
2.4.3 政务信息资源 |
2.4.4 群众满意度 |
2.5 数字政府建设的主要内容 |
2.5.1 组织制度建设 |
2.5.2 资源平台建设 |
2.5.3 应用场景建设 |
2.5.4 数据整合开放 |
2.6 应用的公共管理学理论 |
2.6.1 新公共管理理论 |
2.6.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6.3 网络治理理论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
3.1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 |
3.1.1 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的政策环境 |
3.1.2 肇庆市建设数字政府的基础条件 |
3.1.3 肇庆市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总体情况 |
3.1.4 肇庆市政务服务变革的存在问题 |
3.2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现状 |
3.2.1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措施 |
3.2.2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成效 |
3.2.3 肇庆市以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发展现状 |
3.3 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现阶段的存在问题 |
3.3.1 行政对象观念认识差异较大 |
3.3.2 信息孤岛现象仍然存在 |
3.3.3 服务事项标准化仍未完善 |
3.3.4 数据共享开发利用效率低 |
3.3.5 行业发展基础薄弱,创新活力不足 |
3.4 存在问题原因分析 |
3.4.1 主体建设意识未跟上,导致整体建设效果良莠不齐 |
3.4.2 数据标准未建立,导致统筹推进受阻 |
3.4.3 政务信息资源多样性,导致整合难度加大 |
3.4.4 重平台轻规划,导致网络治理未成体系 |
3.4.5 信息基础薄弱,导致产业发展滞后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数字政府建设的经验借鉴 |
4.1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1.1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
4.1.2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亮点 |
4.1.3 美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1.4 启示 |
4.2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2.1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进程 |
4.2.3 英国数字政府转型战略特点 |
4.2.4 英国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2.5 启示 |
4.3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经验 |
4.3.1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背景及进程 |
4.3.2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成效 |
4.3.3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政务服务变革的推动作用 |
4.3.4 杭州市数字政府建设对肇庆市的启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完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的对策建议 |
5.1 破除体制牢笼,健全协同联动机制 |
5.1.1 聚焦强化组织与规划 |
5.1.2 构建网络治理新局面 |
5.2 推进电子政务一体化发展 |
5.2.1 完善政府信息化标准的政策法规 |
5.2.2 完善电子政务信息基础 |
5.2.3 构建一体化电子政务设施环境 |
5.3 完善政务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机制 |
5.3.1 建立政务信息跨地区、跨部门协同机制 |
5.3.2 推动政府部门信息共享共用 |
5.3.3 建立政务数据开放机制 |
5.4 创新便民服务模式 |
5.4.1 优化营商服务环境 |
5.4.2 充分拓宽市民网上办事渠道 |
5.4.3 利用大数据实现政务服务人脸画像 |
5.4.4 实现政务服务主动推送办理 |
5.4.5 创新数字政府建设持续发展模式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关于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推动政务服务变革的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决议书 |
(2)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
1.2 国内外研究及实践状况 |
1.3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3.1 本论文的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2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安排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工程项目建设管理基础理论 |
2.2 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的相关理论 |
2.2.1 湿地公园的相关概念及定义 |
2.2.2 湿地公园的界定标准与设立的基本要素 |
2.2.3 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 |
2.2.4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管理的原则及控制要素 |
2.3 城市湿地公园发展模式及实践 |
2.3.1 城市湿地公园模式 |
2.3.2 城市湿地公园发展实践 |
第三章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现状及主要问题 |
3.1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现状分析 |
3.1.1 社会经济发展与城市化进程分析 |
3.1.2 项目区自然条件 |
3.2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
3.2.1 对建设内容和性质政策定位不清晰 |
3.2.2 资金、政策保障力度仍有欠缺 |
3.2.3 相配套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相对滞后仍需进一步完善 |
3.2.4 对区域项目建设的规划与控制缺乏科学引导 |
3.2.5 监测和评估缺乏专门的科研机构 |
3.2.6 管理主体及机制建设尚待规范 |
第四章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方案 |
4.1 相思湖湿地公园目标及发展定位 |
4.1.1 项目建设的主要目标及定位 |
4.1.2 项目建设的发展战略 |
4.2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规划 |
4.2.1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规划范围 |
4.2.2 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的项目建设内容规划 |
4.3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市政基础设施配套规划 |
4.4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的资金筹措 |
第五章 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方案的实施保障 |
5.1 目标定位保障措施 |
5.2 资金筹措保障措施 |
5.3 管理体制保障措施 |
5.4 配套服务保障措施 |
5.5 其它保障措施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3)悦庄镇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镇域经济的发展概述 |
1.3 论文研究方法和主要研究内容 |
2 山东省镇域经济发展概况 |
2.1 山东省镇域经济发展基本情况 |
2.2 山东镇域经济发展的优势 |
2.3 山东省镇域经济发展的问题 |
3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
3.1 悦庄镇域经济现状 |
3.2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优势 |
3.3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劣势 |
3.4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机遇 |
3.5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挑战分析 |
4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目标 |
4.1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目标设定依据 |
4.2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 |
4.3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的分类目标 |
4.4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目标实施步骤 |
5 悦庄镇域经济发展举措 |
5.1 坚持科学发展的理念思路 |
5.2 优化产业结构 |
5.3 建立制度保障 |
6 全文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
CONTENTS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2.2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动态 |
1.3 论文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的创新之处与研究不足 |
第2章 国内外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
2.1 国外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
2.1.1 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
2.1.2 大学和科研机构管理模式 |
2.1.3 公司管理型模式 |
2.1.4 协会管理模式 |
2.1.5 国外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
2.2 国内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及其经验借鉴 |
2.2.1 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 |
2.2.2 政区合一型管理模式 |
2.2.3 政企合一型管理模式 |
2.2.4 政企分立型管理模式 |
2.2.5 国内开发区管理模式的启示与借鉴 |
第3章 新公共服务理论与开发区政府管理 |
3.1 新公共服务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创新之处 |
3.1.1 基本概念 |
3.1.2 创新之处 |
3.2 新公共服务理论视角下政府的定位 |
3.2.1 政府职能是服务而非掌舵 |
3.2.2 公共利益是目标 |
3.2.3 思想的战略性与行动的民主性 |
3.2.4 责任并不简单 |
3.2.5 重视人而不仅只重视生产率 |
3.3 新公共服务理论对潍坊滨海开发区政府管理的启示 |
3.3.1 以公共服务为核心 |
3.3.2 以公共利益为目标 |
3.3.3 以战略性的决策与民主化的行动为策略导向 |
3.3.4 敢于承担责任 |
3.3.5 以人为本为基本理念 |
第4章 潍坊滨海开发区管理模式分析 |
4.1 潍坊滨海开发区情况介绍 |
4.1.1 区位介绍 |
4.1.2 空间发展布局 |
4.1.3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4.2 潍坊滨海开发区管理模式发展历程及现状 |
4.2.1 开发区行政发展历程 |
4.2.2 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演变历程 |
4.2.3 开发区现行政府管理模式 |
4.3 潍坊滨海开发区管理模式评价 |
4.3.1 主要成就 |
4.3.2 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5章 潍坊滨海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的改革思路 |
5.1 潍坊滨海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改革的目标与路径 |
5.2 潍坊滨海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SWOT分析 |
5.2.1 改革的必要性 |
5.2.2 改革的SWOT分析 |
5.3 潍坊滨海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改革的实现途径 |
5.3.1 建设高效型政府 |
5.3.2 建设服务型政府 |
5.3.3 建设法制型政府 |
5.3.4 建设创新型政府 |
5.3.5 建设责任型政府 |
结论与展望 |
结语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来源与问题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 |
1.6 研究内容与框架 |
2 国际产业转移理论及其发展历程 |
2.1 产业转移理论的相关研究综述 |
2.2 国际产业转移的轨迹 |
2.3 国际产业转移发生的源动力 |
2.4 国际产业转移对我国的启示 |
2.5 本章小结 |
3 国内外产业集聚区规划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
3.1 国内外产业集聚区规划相关研究综述 |
3.2 国际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实践发展概况 |
3.3 国内产业集聚区规划与实践发展概况 |
3.4 国内产业集聚区当前存在的问题与启示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产业转移背景的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实证研究 |
4.1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必然性分析 |
4.2 中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发展分析 |
4.3 中部地区的产业集聚区的发展分析 |
4.4 中国(湖南)轻工产业园的实证研究 |
4.5 河南安阳市新东产业集聚区的实证研究 |
4.6 本章小结 |
5 基于产业转移背景的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对策 |
5.1 宏观层面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对策 |
5.2 微观层面的产业集聚区规划对策 |
5.3 产业集聚区规划思维模式的探索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获奖情况 |
致谢 |
(6)安阳市现代城镇体系的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城镇及城镇体系的概念与内涵 |
1.1.1 城镇体系的概念 |
1.1.2 城镇体系的基本内涵 |
1.1.3 城镇体系演化规律 |
1.1.4 城镇体系组织结构模式 |
1.1.5 城镇体系规划要达到的目标 |
1.2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态势和经验教训 |
1.2.1 国内外城市化发展态势 |
1.2.2 国内外城市化经验 |
1.2.3 国内外城市化主要教训 |
1.2.4 城市化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1.3 现代城镇体系的相关标准 |
1.3.1 经济现代化标准 |
1.3.2 基础设施标准 |
1.3.3 社会现代化标准 |
1.3.4 文化现代化标准 |
1.3.5 环境现代化标准 |
1.3.6 生活现代化标准 |
1.3.7 政治现代化标准 |
1.4 构建现代城镇体系的意义 |
1.4.1 城镇化是解决需求严重不足问题的“切入点” |
1.4.2 城镇化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
1.4.3 城镇化是推动乡村工业的集聚发展和结构升级的“突破口” |
1.4.4 城镇化是农业产业化向深层次发展的载体 |
1.4.5 城镇化是转变农民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催化剂” |
2 引言 |
2.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1.1 研究的目的 |
2.1.2 研究的意义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3 安阳市城镇化发展概况 |
3.1 概述 |
3.1.1 历史沿革 |
3.1.2 区位优势 |
3.1.3 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
3.2 中心城区规划建设现状 |
3.3 中小城市(县城)规划建设现状 |
3.3.1 林州市 |
3.3.2 安阳县 |
3.3.3 汤阴县 |
3.3.4 滑县 |
3.3.5 内黄县 |
3.4 安阳市城镇化发展的成效 |
3.4.1 中心城区功能不断完善 |
3.4.2 中小城市建设发展步伐加快 |
3.4.3 重点镇规划建设加速推进 |
3.5 存在的问题 |
3.5.1 安阳市城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3.5.2 安阳市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 |
4 “十二五”时期安阳市构建现代城市体系的总体构想 |
4.1 指导思想 |
4.2 基本思路 |
4.3 总体目标 |
4.4 主要任务 |
4.4.1 加快推进豫北区域性中心强市的建设 |
4.4.2 完善中心城区功能 |
4.4.3 加快东南新区建设步伐 |
4.4.4 加强旧城与城中村改造力度 |
4.4.5 加强街景整治工程 |
4.4.6 推进园林绿化工程 |
4.4.7 加快推进中小城市发展 |
4.4.8 推进重点镇建设 |
4.4.9 构建现代化交通体系 |
4.4.10 建设高效通信基础设施 |
4.5 安阳市城镇空间结构规划构想 |
4.5.1 市域城镇空间结构规划 |
4.5.2 中心城区城市总体结构 |
5 安阳市加快现代城镇体系建设的关键举措 |
5.1 高起点规划,加强城镇体系发展战略研究 |
5.1.1 突出特色,扬长避短,科学定位 |
5.1.2 长期努力,着力构建安阳市域的城镇体系 |
5.1.3 加快构建安阳大市区大交通格局 |
5.1.4 统一城乡规划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 |
5.2 加强制度创新,从体制上扫除城市化的障碍 |
5.2.1 建立城乡居民自由迁移的人口管理制度 |
5.2.2 深化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制度改革 |
5.2.3 培育城乡平等的劳动力市场 |
5.2.4 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 |
5.3 突出产业支撑,进一步提高城市综合实力 |
5.3.1 强化产业支撑 |
5.3.2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5.3.3 加快发展培育产业集聚区 |
5.4 制定多元化的城市化建设投入政策 |
5.5 制定城市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政策 |
5.6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
5.7 突出解决制约城市化健康发展的难点热点问题 |
5.8 建立城市化工作激励约束机制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英文摘要 |
(8)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兼论福州城市经营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和现实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2 研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2.3 城市经营理论研究的成果与不足 |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论文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1.4.1 论文结构 |
1.4.2 创新之处 |
1.5 小结 |
第2章 城市经营的理论基础 |
2.1 基础设施的自然垄断性 |
2.2 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与政府规制改革 |
2.2.1 自然垄断与传统规制体制 |
2.2.2 自然垄断性的变化和政府规制改革的理论依据 |
2.3 政府再造理论 |
2.3.1 政府再造运动的基本背景 |
2.3.2 世界性政府再造的内容 |
2.4 小结 |
第3章 城市经营的一般原理 |
3.1 经营的概念及新的经营理念 |
3.1.1 经营的概念 |
3.1.2 经营要素 |
3.1.3 经营过程 |
3.1.4 非摩擦经济的经营理念 |
3.2 城市经营的概念 |
3.3 城市经营的主客体和原则 |
3.3.1 城市经营的主体 |
3.3.2 城市经营的客体 |
3.3.3 城市经营的原则 |
3.4 城市经营的最终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
3.4.1 城市经营和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
3.4.2 城市经营的最终目标: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
3.5 小结 |
第4章 城市经营的主要内容 |
4.1 城市的宏观经营 |
4.1.1 宏观环境及城市定位 |
4.1.2 城市经营的战略制定 |
4.1.3 城市形象的经营 |
4.2 城市的微观经营 |
4.2.1 城市基础设施的经营 |
4.2.2 城市土地的经营 |
4.2.3 城市生态的经营 |
4.3 小结 |
第5章 城市经营比较研究 |
5.1 城市经营相关概念辨析 |
5.1.1 城市经营与经营城市 |
5.1.2 城市经营与城市管理 |
5.1.3 城市经营与城市管治 |
5.1.4 城市经营与城市营销 |
5.2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比较研究 |
5.2.1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不同之处 |
5.2.2 城市经营与企业经营的相同之处 |
5.2.3 城市经营的特点 |
5.3 国内外城市经营的概念和内涵比较及中国城市经营的特点 |
5.3.1 国内外城市经营的概念和内涵比较 |
5.3.2 中国城市经营的特点 |
5.4 中外城市经营的实例分析 |
5.4.1 大连的城市经营 |
5.4.2 神户的城市经营 |
5.4.3 大连、神户城市经营的比较分析 |
5.4.4 大连、神户城市经营的经验总结 |
5.5 小结 |
第6章 基于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城市经营理论分析 |
6.1 城市核心竞争力概述 |
6.1.1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和特点 |
6.1.2 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城市核心竞争力的区别 |
6.2 城市核心竞争力的三个维度:密度、宽度、广度 |
6.2.1 密度 |
6.2.2 宽度 |
6.2.3 广度 |
6.3 城市核心竞争力下的城市经营分析 |
6.3.1 资源配置能力 |
6.3.2 区域创新能力 |
6.3.3 可持续发展能力 |
6.4 城市核心竞争力下的城市经营战略模式 |
6.4.1 根据城市性质,定位城市核心竞争力 |
6.4.2 通过功能强化,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 |
6.4.3 引导产业集聚,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
6.4.4 借助重大项目,强化城市核心竞争力 |
6.4.5 通过制度创新,营造城市核心竞争力 |
6.5 小结 |
第7章 城市经营的绩效评价 |
7.1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的意义和原则 |
7.1.1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的意义 |
7.1.2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的原则 |
7.2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模型构建 |
7.2.1 城市经营绩效模型简评 |
7.2.2 城市经营绩效模型构建及内涵 |
7.3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指标设计 |
7.3.1 城市经营主体指标设计 |
7.3.2 城市经营产业指标设计 |
7.3.3 城市经营资产指标设计 |
7.3.4 城市经营要素指标设计 |
7.3.5 城市经营环境指标设计 |
7.4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方法选择 |
7.4.1 城市经营绩效指标处理法 |
7.4.2 城市经营绩效一般评价法 |
7.4.3 城市经营绩效综合评价法 |
7.5 城市经营绩效评价应用处理 |
7.5.1 主成分分析法内涵 |
7.5.2 主成分分析法模型 |
7.5.3 主成分分析法应用 |
7.6 小结 |
第8章 中国城市经营的实践总结 |
8.1 中国城市经营的制度背景与动力机制 |
8.1.1 经济体制的转变,是城市经营基本社会条件 |
8.1.2 土地市场的建立,成为中国城市经营的起点 |
8.1.3 分税制的实施,为城市经营提供了基本的财力资源 |
8.1.4 城市化的迅速推进,使城市经营成为普遍的自觉行为 |
8.1.5 城市之间的竞争,产生了城市经营极大的推动力 |
8.2 中国城市经营典型模式和主要特征 |
8.2.1 大连、青岛、杭州城市经营实证分析 |
8.2.2 主要特征 |
8.3 中国城市经营存在的误区及根源探析 |
8.3.1 城市经营存在的误区 |
8.3.2 城市经营误区产生的原因探析 |
8.4 应对误区的对策与建议 |
8.4.1 坚持公平公正原则 |
8.4.2 明确城市自身发展定位 |
8.4.3 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
8.4.4 保障城市经营进入良性循环 |
8.4.5 促进市场经济快速发展 |
8.5 小结 |
第9章 福州城市经营战略探讨 |
9.1 背景与现状分析 |
9.1.1 背景 |
9.1.2 城市经营现状 |
9.2 福州城市经营的战略分析 |
9.2.1 城市经营环境 |
9.2.2 指导思想 |
9.3 城市经营对福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
9.3.1 有利于加快城市建设步伐 |
9.3.2 有利于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 |
9.3.3 有利于提高城市对市场化、全球化的适应能力 |
9.4 福州城市经营战略的若干对策 |
9.4.1 大力拓展新区,实现城市空间由江向海跨越式发展 |
9.4.2 加快港口建设,强化城市集聚和辐射功能 |
9.4.3 坚持工业适度重型化,提升城市产业竞争力 |
9.4.4 发挥对台优势,开创农业合作新局面 |
9.4.5 挖掘旅游资源,做好滨海旅游新篇章 |
9.4.6 做大做强文化产业,积极推进“文化强市”战略 |
9.4.7 加强城市形象建设,打造城市“名片” |
9.5 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一、重要结论 |
二、尚待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论着部分 |
论文部分 |
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2.1 产业和产业结构 |
1.2.2 就业和就业结构 |
1.2.3 就业的产业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与思路 |
1.4.2 主要研究方法 |
2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配第一克拉克定理 |
2.2 结构演变趋势理论 |
2.3 就业弹性理论 |
2.4 相关分析理论 |
3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变动规律分析 |
3.1 大连市产业结构的比较分析 |
3.2 产业结构滞后的原因分析 |
3.3 大连市产业结构变动规律 |
3.4 大连市就业结构变动规律 |
4 大连市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关系分析 |
4.1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相关性分析 |
4.1.1 产业与就业的相关性检验 |
4.1.2 分产业就业的相关性分析 |
4.1.3 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互动关系分析 |
4.2 结构偏离度分析 |
4.3 就业弹性分析 |
4.4 分产业相对劳动生产率分析 |
5 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关系调整的对策分析 |
5.1 影响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偏离的因素 |
5.1.1 严格的户籍制度 |
5.1.2 劳动力市场分割严重 |
5.1.3 教育和培训水平低 |
5.1.4 社会保障不完善 |
5.2 化解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矛盾的对策 |
5.2.1 加快户籍制度改革 |
5.2.2 建立统一的劳动力市场 |
5.2.3 加强发展教育和培训 |
5.2.4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5.3 顺应产业与就业结构变动规律的就业措施 |
5.3.1 加快城市化进程 |
5.3.2 积极调整农业结构 |
5.3.3 加快传统工业结构调整 |
5.3.4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
6 结论 |
6.1 本文的创新点 |
6.2 论文的局限性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10)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研究与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的背景 |
1.1.2 选题的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2.1 研究方法 |
1.2.2 研究框架 |
1.3 概念、术语 |
第二章 城市新区发展基础理论 |
2.1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 |
2.1.1 “理想城市” |
2.1.2 “带形城市” |
2.1.3 “田园城市” |
2.1.4 “进化中的城市” |
2.1.5 “卫星城镇” |
2.1.6 《雅典宪章》与《马丘比丘宪章》 |
2.1.7 “新城市主义” |
2.2 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与经济、社会和环境 |
2.2.1 工业化与城市化 |
2.2.2 经济增长、产业升级与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2.2.3 空间经济集聚、扩散与都市区发育 |
2.2.4 规模收益、产业集群与产业园区 |
2.2.5 产业分布与产业布局 |
2.2.6 城市结构模式、城市社区环境和利益受损群体 |
2.2.7 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绿色城市和生态城市 |
2.3 国内关于城市空间拓展的理论研究 |
2.3.1 整体的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
2.3.2 具体城市的空间发展战略 |
2.3.3 开发区和工业园区 |
第三章 城市新区发展实践述评 |
3.1 国外城市新区发展简述 |
3.1.1 城市美化运动 |
3.1.2 《绿带法》与大伦敦规划 |
3.1.3 郊区化 |
3.1.4 从“卫星城”到“新城” |
3.1.5 巴黎拉德方斯新区 |
3.2 中国城市新区发展回顾 |
3.2.1 嵌入式发展阶段 |
3.2.2 零星发展阶段 |
3.2.3 蓬勃发展阶段 |
3.3 城市新区的实质和定义 |
第四章 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
4.1 山东省城市新区分类 |
4.1.1 区位分类法 |
4.1.2 成因分类法 |
4.1.3 功能分类法 |
4.2 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主要作用 |
4.2.1 城市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
4.2.2 城市人口集聚的新载体 |
4.2.3 展示城市形象的新窗口 |
4.2.4 疏解老城功能的新平台 |
4.2.5 城市资产经营的新支点 |
4.3 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主要问题 |
4.3.1 规划的前瞻性、整体性和权威性不够 |
4.3.2 建设用地不足与土地利用粗放并存 |
4.3.3 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 |
4.3.4 产业发展总体质量不高 |
4.3.5 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缺乏创新 |
4.3.6 对保护农民利益重视不够 |
4.3.7 没有处理好新区开发与旧城改造的关系 |
第五章 新形势下城市新区发展的综合定位 |
5.1 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优越平台 |
5.2 进行经济结构调整的良好基地 |
5.3 遵循城市发展规律的积极策略 |
5.4 增强城市集聚效益的关键举措 |
5.5 推动城市集群发展的重要节点 |
5.6 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必由之路 |
第六章 实现山东省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对策 |
6.1 明确城市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总体思路 |
6.1.1 城市新区发展的指导思想 |
6.1.2 城市新区发展的总体思路 |
6.1.3 城市新区发展的新观念 |
6.2 妥善处理影响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重大关系 |
6.2.1 城区拓展与保护耕地的关系 |
6.2.2 产业园区与新型城区的关系 |
6.2.3 政府引导与市场主导的关系 |
6.2.4 新区发展与农民利益的关系 |
6.2.5 开发建设与生态保护的关系 |
6.2.6 新区与老城的关系 |
6.2.7 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
6.3 高起点编制和组织实施新区规划 |
6.3.1 搞好研究策划 |
6.3.2 强化新区选址 |
6.3.3 精心编制规划 |
6.3.4 改进和强化规划管理 |
6.4 高标准建设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 |
6.4.1 大力加强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建设 |
6.4.2 高度重视交通设施建设 |
6.4.3 注重搞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
6.4.4 切实强化园林要化建设 |
6.5 高速度、高质量培育发展新区产业 |
6.5.1 明确发展重点 |
6.5.2 积极招商引资 |
6.5.3 培育产业集群 |
6.6 高水平开展新区资产经营 |
6.6.1 突出抓好新区土地资产经营 |
6.6.2 积极开展城市基础设施资产经营 |
6.7 精心抓好新区中的村庄改造 |
6.7.1 分类开展改造 |
6.7.2 分区加强管制 |
6.7.3 择机分期实施 |
6.8 营造促进城市新区健康发展的软环境 |
6.8.1 抓紧修编城市总体规划 |
6.8.2 采取更加有利于城市发展的土地管理政策 |
6.8.3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6.8.4 完善新区中村庄改造的制度和政策 |
6.8.5 加快新区管理体制和体制创新 |
6.8.6 适时调整行政区别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四、高起点规划 高标准建设 把园区建成现代化城市的新亮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务服务变革视角下的肇庆市数字政府建设研究[D]. 卢杭华.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2]南宁市相思湖湿地公园项目建设管理研究[D]. 李伟. 广西大学, 2014(08)
- [3]悦庄镇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D]. 张公博. 华中科技大学, 2013(10)
- [4]新公共服务视角下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研究[D]. 王雪颖. 山东大学, 2013(10)
- [5]产业转移背景下中部地区产业集聚区规划对策研究[D]. 贾霆. 华中科技大学, 2011(07)
- [6]安阳市现代城镇体系的构建研究[D]. 王保民. 河南农业大学, 2010(05)
- [7]60年,民和奏出铿锵乐章[J]. 马晓晨. 中国土族, 2009(04)
- [8]城市经营理论研究 ——兼论福州城市经营战略[D]. 王振松. 福建师范大学, 2007(02)
- [9]大连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变动关系研究[D]. 宋燕波. 大连理工大学, 2007(06)
- [10]山东省城市新区发展的研究与探讨[D]. 李云. 同济大学, 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