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克勇河北省廊坊市第三中学065000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我们在教学中要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数学,“思维的体操”,理应成为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的最前沿学科。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数学教学中我们尤其应当注重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精神,尽量鼓励他们探索问题,自己得出结论,支持他们大胆怀疑、勇于创新,不“人云亦云”,不盲从“老师说的”和“书上写的”。那么,数学教学中我们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呢?
一、挖掘教材的思想性,激发创新思维
教学中,可根据教材的内容特点,向学生介绍数学家创造发明的历史事迹,突出他们的思维过程、研究方法、意志品质和献身精神,激发学生的创造欲望。
如教学“质数与合数”时向学生介绍“哥德巴赫猜想”等。教学中,要适时向学生介绍一些相关的概念、历史背景、发明过程等,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随着社会进步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不断地发展,从而增强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二、自主探究性学习,培养创新思维
自主探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自身的思考和探索,去发现并提出问题,然后在讨论、交流、争辩中自主探索和研究问题结论、形成创见、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品格的过程。它一般由以下四步进行:一是提出探究问题,根据新课内容的重点、难点、算理等,提出自学问题的要求。二是学习探究。学生带着自学专题进行探究,通过分析、观察、操作、解题等形式进行研讨验证,相互讨论交流。三是师生共同归纳。根据多向交流和信息反馈做出重点讲解、点评,准确地归纳出新知识的特点、方法及规律性的内容,以消除知识疑点。学生学习数学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尽可能地引导学生独立地思考问题,不要包办代替,学生不能独立思考的问题,教师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分析、探索、发现、总结其中的规律性,启发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成为知识的主人和新知识的“发现者”。
例如,讲“梯形面积的计算”时,在复习已学过的图形面积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利用课前准备的梯形模型拼成平行四边形,并讨论平行四边形底与梯形上底和下底的关系、平行四边形高与梯形高的关系,通过联系对比,由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在学生掌握了梯形面积计算后,根据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间的内在联系,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发现其中的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促使学生多渠道、多方法地解决问题。如:能不能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上述图形的面积呢?教学时,设计一组三角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直观图,标出条件,让学生讨论。通过计算验证,学生发现梯形面积公式是通用公式,这些平面图形的面积都能用梯形面积公式计算。这就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同样,在曲线图形的教学中,如圆、圆环、扇形的面积,能不能用梯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呢?随时激起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创新思维。
三、构建教学模式,培养创新思维
教学模式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完成所提出教学任务的比较稳固的教学程序及其实施方法的策略体系。它是人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不断总结、改良教学而逐步形成的。它源于教学实践,又反过来指导教学实践,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要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就应该有与之相适应的、能促进创思维培养的教学模式。当前数学创新教学模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开放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在通常情况下都是由教师通过开放题的引进,学生参与下的解决,使学生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本质,品尝进行创造性数学活动的乐趣的一种教学形式。开放式教学中的开放题一般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结果开放,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有不同的结果;二是方法开放,学生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而不必根据固定的解题程序;三是思路开放,强调学生解决问题时的不同思路。
2.活动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让学生进行适合自己的数学活动,包括模型制作、游戏、行动、调查研究等方式,使学生在活动中认识数学、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3.探索式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只能适应部分的教学内容。对于这类知识的教学,通常是采用“发现式”的问题解决,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这种教学尽管可能耗时较多,但是“磨刀不误砍柴工”,它对于学生形成数学的整体能力、发展创造思维等都有极大的好处。
四、创设问题情境,发展创新思维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的内容和学生已有的知识,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如在平面几何教学中,从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性质出发,从正反两方面启发引导学生进行了深入的探究,挖掘、推广出了一组相关的新命题。命题: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为创设问题情境,三角形有三类,即直角、钝角、锐角三角形,大家能联想到什么命题?通过学生讨论验证,又得出新的命题:“三角形中,直角对边上的中线等于直角对边的一半。”“三角形中,锐角对边上的中线大于该锐角对边之半。”“钝角三角形中,钝角对边上的中线小于钝角对边之半。”根据以上命题,还可引导学生推出逆命题。通过教师创设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学生相互启发、相互补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需要教师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只有教师用创造性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研究问题,带动学生去探索,让学生主动参与,养成学生敢想、敢说、敢问、敢做的好习惯,才能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