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论文和设计-冯涛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该限位结构包括短行星轮轴、长行星轮轴和卡环;所述的短行星轮轴的一端与长行星轮轴配合,另一端与卡环配合;所述的卡环嵌入差速器右壳的环形凹槽和短行星轮轴的端面凹槽;所述的卡环的两端钩形与差速器右壳的凸台配合;所述的差速器右壳的凸止口与从动锥齿轮的圆孔配合,并用螺栓固定。本实用新型是供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降低重量和成本,解决了现有汽车驱动车桥中,由于采用从动锥齿轮的内孔轴向限位短行星轮轴,导致从动锥齿轮的重量增加,短行星轮轴的重量增加,差速器右壳的重量增加等问题。

主设计要求

1.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该限位机构安装在差速器总成上,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结构包括短行星轮轴(2)、长行星轮轴(4)和卡环(3);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的一端与长行星轮轴(4)配合,另一端与卡环(3)配合;所述的卡环(3)嵌入差速器右壳(1)的环形凹槽和短行星轮轴(2)的端面凹槽;所述的卡环(3)的两端钩形与差速器右壳(1)的凸台配合;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的凸止口与从动锥齿轮(5)的圆孔配合,并用螺栓(6)固定。

设计方案

1.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该限位机构安装在差速器总成上,其特征在于,该限位结构包括短行星轮轴(2)、长行星轮轴(4)和卡环(3);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的一端与长行星轮轴(4)配合,另一端与卡环(3)配合;所述的卡环(3)嵌入差速器右壳(1)的环形凹槽和短行星轮轴(2)的端面凹槽;所述的卡环(3)的两端钩形与差速器右壳(1)的凸台配合;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的凸止口与从动锥齿轮(5)的圆孔配合,并用螺栓(6)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卡环(3)采用半圆环形状,半圆环的两端采用钩形结构,半圆环的截面为矩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采用圆形轴径,与差速器右壳(1)的径向分布孔配合;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的一端采用对称平面,与长行星轮轴(4)的凹槽配合,另一端采用凹槽结构,与卡环(3)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采用四个径向分布孔,其中两个径向分布孔与长行星轮轴(4)配合,另外两个径向分布孔与短行星轮轴(2)配合;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上设置有四个径向分布的凸台,所述的凸台采用环形凹槽结构,与卡环(3)配合。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车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

背景技术

国内汽车驱动车桥中,采用从动锥齿轮的内孔轴向限位两个短行星轮轴,防止其脱出。此种结构,为配合行星轮轴限位,缩小了从动锥齿轮的内孔尺寸,从而增加了从动锥齿轮的重量;短行星轮轴与差速器右壳轴孔配合位置的轴向尺寸增加,增加了差速器右壳和短行星轮轴的重量。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降低重量和成本,解决了现有汽车驱动车桥中,由于采用从动锥齿轮的内孔轴向限位短行星轮轴,导致从动锥齿轮的重量增加,短行星轮轴的重量增加,差速器右壳的重量增加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结合附图说明如下:

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该限位机构安装在差速器总成上,该限位结构包括短行星轮轴2、长行星轮轴4和卡环3;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的一端与长行星轮轴4配合,另一端与卡环3配合;所述的卡环3嵌入差速器右壳1的环形凹槽和短行星轮轴2的端面凹槽;所述的卡环3的两端钩形与差速器右壳1的凸台配合;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的凸止口与从动锥齿轮5的圆孔配合,并用螺栓6固定。

所述的卡环3采用半圆环形状,半圆环的两端采用钩形结构,半圆环的截面为矩形。

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采用圆形轴径,与差速器右壳1的径向分布孔配合;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的一端采用对称平面,与长行星轮轴4的凹槽配合,另一端采用凹槽结构,与卡环3配合。

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采用四个径向分布孔,其中两个径向分布孔与长行星轮轴4配合,另外两个径向分布孔与短行星轮轴2配合;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上设置有四个径向分布的凸台,所述的凸台采用环形凹槽结构,与卡环3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差速器右壳上镶嵌大卡环结构,实现轴向限位两个短行星轮轴的功能。与从动锥齿轮内孔限位结构相比,此种结构降低了从动锥齿轮、短行星轮轴、差速器右壳三个零件的重量,并降低了材料成本。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在差速器总成上时的剖视图;

图1b为图1a中B向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实用新型中短行星轮轴的主视图;

图3b为本实用新型中短信行轮轴的俯视图;

图4a为本实用新型安装的差速器右壳的主视图;

图4b为图4a中A—A处剖视图。

图中:1、差速器右壳;2、短行星轮轴;3、卡环;4、长行星轮轴;5、从动锥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a、图1b,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该限位机构安装在差速器总成上,该限位结构包括短行星轮轴2、长行星轮轴4和卡环3;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的一端与长行星轮轴4配合,另一端与卡环3配合;所述的卡环3嵌入差速器右壳1的环形凹槽和短行星轮轴2的端面凹槽;所述的卡环3的两端钩形与差速器右壳1的凸台配合,限制卡环3旋转;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的凸止口与从动锥齿轮5的圆孔配合,并用螺栓6固定。

参阅图2,所述的卡环3采用半圆环形状,半圆环的两端采用钩形结构,与差速器右壳1配合,用于防转;半圆环采用矩形截面,与差速器右壳1的环槽、短行星轮轴2的端面凹槽配合。

参阅图3a、图3b,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采用圆形轴径,与差速器右壳1的径向分布孔配合;所述的短行星轮轴2的一端采用对称平面,与长行星轮轴4的凹槽配合,另一端采用凹槽结构,与卡环3配合。

参阅图4a、图4b,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采用四个径向分布孔,其中两个径向分布孔与长行星轮轴4配合,另外两个径向分布孔与短行星轮轴2配合;所述的差速器右壳1上设置有四个径向分布的凸台,所述的凸台采用环形凹槽结构,与卡环3配合。

设计图

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9789.X

申请日:2019-01-10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2(吉林)

授权编号:CN209638366U

授权时间:20191115

主分类号:F16H 48/40

专利分类号:F16H48/40;F16H48/38

范畴分类:27D;

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30000 吉林省长春市长春汽车经济技术开发区东风大街76号

发明人:冯涛;吴乃云;黄河;胡晓;姚临喆;刘春伟;孙国晖

第一发明人:冯涛

当前权利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代理人:崔斌

代理机构:22201

代理机构编号: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201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  ;  

一种差速器行星轮轴限位结构论文和设计-冯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