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底线思维对当代女性生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研究从生存底线入手分析,进而思考当代女性如何提升生存质量,特别是对女性的思维、心态等精神因素进行引导。
关键词:底线思维;女性;生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善于运用底线思维的方法,凡事从坏处准备,努力争取最好的结果。[1]底线是底线思维的核心内容,但底线不等于底线思维。底线思维“是指某一个行为主体从自身面临的现实情势出发,坚持一定原则,设定最低目标,争取最好结果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与方法。”[2]
现代社会高速发展,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型,给人类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和发展,也带来史无前例的挑战和困难。个体在庞大的社会机器面前如同被裹挟前进的沙砾,并在历史洪流中寻找自身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当代女性,既如同数万年来的同类一般,承载着延续生命的重任,又必须紧紧跟上时代的步伐,更好地生存、生活并扮演好各种社会角色。本文力图探索如何用底线思维对当代女性生存状况给予指导。
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网络学习资源日益增多,随之产生的是资源的质量和共享的问题。为了避免资源浪费,更高效快捷地建设学习资源,有效扩展沟通平台课程,在制作课程时应遵守相关标准。2017 年,在中共中央组织部的领导下,中国干部网络学院开展了中国干部网络教育标准的研制工作,截止到2018 年10 月,第一批10 项标准,已经通过国家标准立项,这10 项标准的主要内容如表2 所示。
加快推进“两治”现代化是新时代赋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历史使命,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赋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重大责任,也是应用型本科院校自身必须完成的崭新课题。随着高等教育现代化进程的持续演进,应用型本科院校改革的难点和重点已经由改善外部环境逐渐转向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大学内部治理体系的完善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一、当代女性生存底线面临着的困惑与考验
与中国传统社会相比,当代人的“生存”底线面临怎样考验呢?由于现代工业化社会的急速发展,社会结构不断调整,使得人们的生活面临更多挑战及诱惑。安贫乐道的旧时代一去不复返,经济动荡、道德滑坡、环境污染、竞争激烈……现代人遭遇强压力、重焦虑、高惶恐已成为普遍现象。不完善、不健全的社会机制又导致一部分人(特别是弱势群体)生活艰辛。精神危机正成为这个物质发达时代的最大威胁因素之一。网络上充斥着“击垮一个成年人有多容易”等等言论,无不展现出当代人的生存困境。突破“生存”这一底线的行为就是放弃生命。研究数据显示,自杀一直是我国人口死亡的主要(第5位)原因。自杀者中一部分(50%左右)是由于患上了精神疾病,在疾病的折磨下选择自杀。[3]但更多的自杀者没有精神疾病,他们选择自杀有非常复杂的因素,既有个人因素又与社会因素密切联系。
上述我国自杀率的下降得益于社会的总体发展及很多原有冲突情境的弱化。相关资料分析指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质量的提升,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制定并实施了各项惠民政策,这些宏观因素促进了民众整体的身心健康,这也是成本效果最佳的通用自杀预防策略。针对经济困难这一自杀危险因素,广泛的脱贫致富不但实现了有效缓解,还减少或避免了因之引发的各种人际矛盾,后者则通常是自杀行为发生的诱发或扳机因素。另外,我国精神卫生领域的发展也为预防自杀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5]
远离自杀仅为对女性生存状态设定的“最低目标”,坚决地拒绝残虐人生和拒绝家暴则是改善女性生存状态的两个重要方面。由于生存环境日趋复杂,当代女性的心理及社会心理环境也出现复杂多变的情况,心理畸形、心理变态激增。有些人在心理压力无处释放时会产生极端行为。如,进行自杀或者自残来摆脱痛苦、逃避现实,从而解决心理危机。广义的自残行为是具有潜在危害的自伤行为;狭义自残行为指常见、造成组织明显损伤,即自残切割伤是对自身身体及精神的双重伤害。经查找关于自残的相关文献多为个例研究,普遍代表性不足。在有限的群体研究报告中,兰州军区总院安宁分院的报告显示,2013~2015年期间,该院就诊自残切割伤患者女性所占比例显著高于男性;平均年龄逐年显著减小,主要年龄段集中于24~28岁;无业、未婚、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单亲家庭、独生子女这几种情况下自残切割伤的发生率显著增高。[6]对于女性出现的自残行为,我们呼吁,改善生活,拒绝自残,有精神问题应积极就医,家人应多给予关爱关注,社会亦应大力扶助弱势女性,避免自残自虐行为出现。
家庭暴力是常在夫妻之间产生的犯罪行为,很显然,男性和女性之间产生的家庭暴力是一种不对称的家庭暴力。[7]家庭暴力分为硬暴力和软暴力。我们通常所说的家庭暴力是指硬暴力。硬暴力以激烈突然的方式出现,是刑事犯罪行为在家庭范围内的表现。据统计,全国2.7亿个家庭中,遭受过家庭暴力的妇女已高达30%,其中,施暴者九成是男性。每年有近10万个家庭因家庭暴力而解体。[8]软暴力也是一种不对称的家庭暴力,通常是女性扮演施暴主体,表现为较硬暴力平和的方式,却是一种虚拟的恐吓式的持久的暴力行为。软暴力的两种典型表现:一是以死相拼;二是消耗式,即我活得不痛快,也不让你活得痛快;我宁愿不要自由,也不能给你自由。而软暴力由于其隐蔽性且无相关法律法规制约,更是难以统计。无论硬暴力或软暴力,都是以暴力为工具,以控制为目的,严重影响家庭成员的生存质量。在此,我们呼吁,女性要坚决抵制家庭暴力,对初次家庭暴力坚决选择零容忍。2016年3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正式施行。女性要懂得使用《反家庭暴力法》维护自身权益,坚定地离开施暴者,社会相关机构要对弱势妇女给予大力扶助。同时要注意,女性虽然是大多数家暴中的受害者,也不能担当家暴的施行者。从个体和婚姻家庭生活的关系看,女性既要建设和谐的家庭生活,更要把个人人格尊严放在首位,切勿为维持家庭关系而扭曲畸变。
当代女性朋友们必须认识到,生存就是底线,放弃生命就是突破底线。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下,精神危机正前所未有地向我们袭来。面对挑战要树立坚定的信念,酸甜苦辣是人生必然要经历的,而人最宝贵的就是生命。当一个人无法承担痛苦,选择自杀离开,或许于个体而言是一种解脱,但是把痛苦和责任都留给了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因此,珍惜生命,珍爱生活,永不放弃,这是女性时刻要牢记的底线原则。
从人员组织安排上,该销售管理系统的信息管理功能包含团队管理模块和信息管理模块。在团队管理模块中,操作人员应当可以实现团队组织和团队管理功能。同时,随着团队组织的逐步发展,还应包括团队的重新组合功能。
二、以底线思维来看待女性生存状态的改善
所幸,相关研究显示,2002~2015年以来我国自杀率的平均水平显著下降。其中女性自杀率的下降幅度高于男性,城市居民自杀率的下降幅度高于农村居民。相关数据为:我国城乡5岁及以上各年龄组2012~2015年平均自杀死亡人数为84841人,其中农村居民占65.5%,城市居民占34.5%。在自杀死亡人数中,男性居民占57%,女性居民占43%。除85岁及以上居民,城乡其他年龄组男性自杀死亡人数均多于女性。[4]对比四组数据发现,城市女性自杀率、城市男性自杀率、农村妇女自杀率、农村男性自杀率渐次上升。由此推知,同等环境中,女性的总体生存状况或是优于男性的。
以往研究发现,农村女性是女性自杀的最主要群体。近年来,这一群体的自杀率也有了显著下降,并可推断是导致我国自杀率下降的内在结构性原因。[3]过去,这一群体由于家庭经济水平差、地位低等原因,常常因家庭矛盾等发生冲动性自杀,且多采取喝农药的方式自杀。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女性地位的提高,农村女性发生冲动性自杀的可能性有所减小。另外,社会发展促进了农药的严格管理,农业生产采用致死性较低的农药,以及农村医疗卫生发展,使得自杀者被救送医时间缩短,生还率得以提高。尽管女性自杀率下降幅度显著,但是2006~2015年我国标化自杀率男女比仍在1.13~1.35之间波动变化。该数据说明,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女性自杀率仍相对较高,未来关于女性群体的自杀问题仍应当受到重点关注。[4]
三、接纳自己,关爱自己和提升自己是提高女性生存质量的重要内容
底线思维中“争取最好结果的积极主动的工作方式与方法”,则是提高女性生存质量的主要思路。提高女性生存质量的一个重要精神途径是发现自己的真实所在,接纳自己,悦纳自己的人生。这也是大多数人一生的课题,达到这一境界需要个人有强烈的自省心,积极的探索,执照地寻找自己,寻找自己真正的需要。如,哲学的终极问题“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其实就是在寻找自己。善于自省的人,热爱思考的人更容易得到答案。而更多的当代人,沉醉于权势名利的追求中,则无暇思考这样“虚无”的问题。宁愿浑浑噩噩地活着,既缺乏独立思考又不能发掘内心真正的需要。很多人无法接纳自己,怀着各种遗憾、委屈、困惑甚至愤恨的情绪生活,严重影响个人心态及行为,影响生活的态度、生存的品质。一个真正成熟的人,能够接纳自己,并且控制自己的欲望与自身的能力相当,从而更好地适应生活,适应社会。
还有学者对二语习得中影响语言迁移的社会因素进行大量的研究,找到影响语言迁移的因素,即年龄、性别、文化水平、社会地位、民族等因素都会影响语言迁移的发生。
关爱自己是女性要想提升生存质量必不可少的内容。关爱自己,就是相信我是可爱的,是值得被爱的,值得家人爱,社会爱,最重要的是我爱自己。在传统父权制封建中国社会,女性往往从小受到的典型教育是,“牺牲自己,成全别人(家人)”,要做好女儿、好妻子、好妈妈,关爱自己的家人,具有较高的责任感,但唯一亏欠的却是自己。什么好的、重要的都是家人的,选择时家人优先,自己永远排在最后一位,理所当然地为家庭牺牲奉献,甚至觉得自己不配得到关爱,不配享受优越的事物和幸福的生活。这些可悲的想法源于幼年时的家庭教育,也源于我们这个传统父权制统治下的国家对女性角色的定位——贤妻良母,任劳任怨,没有自我。然而,这样过度的无我牺牲恰恰会使女性缺乏满足感、幸福感,需要得到更多的补偿,对家人也会产生更高的期望。她们把自己捆绑(寄生)在家人的身上,既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又阻碍他人(家人)的生命成长,造就一个个悲剧。所以,现代女性要想活出自我,既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也要看到自己,关爱自己,满足自己的需要。从精神和物质上都善待自己,使自己的生命得到滋养,并日渐丰盈。
提升自我则是女性提高生存质量的基本保障。现代女性在承担各种重要职责的同时,更应学会不断提升自我,关键就在于具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同时,不断学习,不断成长为更加优秀的女人。拥有一定的经济基础至关重要,是女性生存质量的基本保障,也是女性进行地位抗争的必要条件。关于经济对女性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需另文论述。本文侧重于探讨个体主观可改变的因素。[9]这些因素包括:一是注重身心健康。促进身心健康的方法途径很多。如,坚持运动锻炼。它是保持青春活力的秘诀。科学研究证明,通过体育活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脏功能,保持机体的健康。同时,还能促使头脑清醒,思维敏捷。又如,树立明确的生活目标,“只有伟大的目标,才能产生伟大的毅力”。明确的目标,良好的计划可以使我们行动清晰,态度积极,生活充实,通过努力实现更有意义的人生。二是注意调整心态情致。女性要要加强兴趣培养,拥有业余爱好是生活充实愉快必不可少的,我们在繁忙和紧张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之余,注意劳逸结合,培养并参加一些兴趣爱好活动,对于调养心情、消除疲劳是很有好处的。还可以提高个性修养,培养豁达开朗的心态。用知足常乐、乐观豁达的心态看待生活,调节身心健康情绪是有其科学依据的。宽以待人,协手共进,是使人永远年轻、健康、快乐的“添加剂”。三是对行为习惯的控制。注重饮食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黄帝内经》书:“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这里特别强调了饮食有节,起居有常,自律行为,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对健康的价值是不可低估的。另一大受益终生的习惯就是热爱阅读。阅读是打开走向人类智慧宝库的重要途径,在阅读中,可以开阔视野,了解社会最新动向,完善知识结构,阅读也能让人的心灵受到滋养,灵魂得到净化。
参考文献:
[1]王克修.牢固树立底线思维[N].中国纪检监察报,2018.
[2]董德福,王玖郁.习近平“底线思维”改革方法的哲学意蕴和实际运用[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19(02):25-31.
[3]张杰,景军,等.中国自杀率下降趋势的社会学分析[J].中国社会科学,2011(09):97-98.
[4]刘肇瑞,黄悦勤,马超,尚莉莉,张婷婷,陈红光.2002-2015年我国自杀率变化趋势[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7,31(10):756-767.
[5]李献云.我国自杀率的变动趋势及其影响因素[J].伤害医学(电子版).2015,4(03):1-7.
[6]王君,焦耿军.近三年我院就诊自残切割伤的现状分析[J].甘肃医药,2016,35(11):846-848.
[7]马丽.家庭暴力和婚姻家庭的伦理底线[J].政法学刊,2004,21(10):21-23.
[8]黄力.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法律保护研究[J].法制博览,2018(06)(下):159-160.
[9]毕扬,熊煦.浅论新时代女性与家庭幸福感提升[J].丝路视野,2017(15) :80-81.
作者简介:毕扬(1980—),女,汉族,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思政,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标签:女性论文; 底线论文; 家庭暴力论文; 自己的论文; 思维论文; 社会科学总论论文; 社会学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科学咨询》2019年第16期论文; 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思政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