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分子烙印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烙印,分子,聚合物,选择性,技术,色谱,麻黄碱。
分子烙印论文文献综述
曹泽彧,丁玥,苏真真,李娜,曹亮[1](2015)在《分子烙印-活性筛选结合评价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成分活性贡献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明确桂枝茯苓胶囊治疗原发性痛经、盆腔炎和子宫肌瘤的主要药效成分,该研究基于分子烙印技术将桂枝茯苓胶囊中主要成分梯度敲除(分别敲除10%,30%,50%,70%,90%,100%)后,分别在离体子宫收缩、LPS诱导RAW264.7释放TNF-α、小鼠脾淋巴细胞(SPL)增殖及子宫肌瘤细胞增殖模型上考察桂枝茯苓胶囊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梯度敲除芍药苷、丹皮酚和苦杏仁苷,桂枝茯苓胶囊抑制离体子宫收缩作用逐步减弱;2梯度敲除没食子酸、桂皮醛、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茯苓多糖,桂枝茯苓胶囊抑制TNF-α释放作用逐步减弱;3梯度敲除没食子酸、芍药苷、桂皮醛、槲皮素和茯苓多糖,桂枝茯苓胶囊促SPL细胞增殖作用逐渐减弱;4梯度敲除芍药苷、丹皮酚、五没食子酰葡萄糖和白芍苷,桂枝茯苓胶囊制剂体外抑制子宫肌瘤细胞的作用逐渐减弱。该研究提示,上述成分可能是桂枝茯苓胶囊发挥治疗原发性痛经、盆腔炎和子宫肌瘤作用的重要活性基础。(本文来源于《中国中药杂志》期刊2015年12期)
张瑞苗,朱兴一,王平[2](2012)在《采用分子烙印技术分离厚朴酚》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烙印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特定选择性和高亲和性的分子识别材料,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分子烙印膜是分子烙印聚合物的一种类型。本研究利用厚朴酚作为模板分子,以商业滤纸作为支持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醋酸纤维素酯为粘合剂,通过热引发聚合制备了不同比例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酰胺(MAM)和丙烯酸(AA))及不同致孔剂的厚朴酚分子烙印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表征。同时考察分子烙印膜对模板分子厚朴酚及其模板分子类似物和厚朴酚的吸附选择能力。结果表(本文来源于《2012长叁角药物化学研讨会论文集》期刊2012-11-02)
田志浩,黄建梅,马长华[3](2012)在《分子烙印亲和色谱在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色谱技术的不断发展,色谱技术应用于中药及其复方的质量控制技术也随之进步,但在进步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以中药复方有效成分或一类有效成分的母核作为模版,用非共价键法制备具有强亲和性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然后用分子烙印聚合物进行色谱柱的填充。这样制备成的分子烙印亲和色谱对中药复方的有效成分具有着一定的保留能力。本文通过论证分子烙印亲和色谱在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的可行性,试图为中药复方建立快速、客观、重复性好的质量控制的方法。(本文来源于《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期刊2012-07-01)
周波,庞小琳,刘凤艳,王艳[4](2012)在《分子烙印技术选择性分离识别中草药有效成分中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对近年来分子烙印技术选择性分离识别中草药有效成分(如黄酮类、生物碱类、萜类、蒽醌类等)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分子烙印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辽宁化工》期刊2012年05期)
周俊,饶跃峰,吴葆华[5](2011)在《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一种采用分子烙印技术识别分离甲磺酸伊马替尼及其类似物的方法。方法以酪氨酸激酶抑制剂甲磺酸伊马替尼为模板,采用本体聚合制备分子烙印聚合物,采用固相萃取等方法,以平衡吸附量为指标对其分子识别能力进行考察。结果分子烙印聚合物对甲磺酸伊马替尼有特异性吸附能力。结论本实验制备的分子烙印聚合物可以用于从天然产物识别分离甲磺酸伊马替尼类似物。(本文来源于《中国药学杂志》期刊2011年17期)
宛彤昕[6](2009)在《分子烙印技术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污染物特别是重金属被排放到土壤及水体中,导致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下降,水生生态体系遭到严重破坏,并通过食物链最终对人类健康产生重大影响,由此可见,金属离子的检测十分重要。而在环境样品中,目标化合物的浓度较(本文来源于《河南科技》期刊2009年08期)
孙汉文,刘广宇,乔凤霞[7](2009)在《水兼容性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建立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的新方法。方法:以甲基丙烯酸为功能单体,恩诺沙星为模板分子,在强极性溶剂甲醇-水体系中制备分子烙印聚合物,考察和评价分子烙印聚合物的特性。鸡肉样品经乙腈提取浓缩后过分子烙印固相萃取柱,乙腈-叁氟乙酸(99:1,V/V)洗脱液由高效液相色谱分离和荧光法检测。结果:高亲合力的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Kd1=7.19×10-5mol/L,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1=110.19μmol/g;低亲和力结合位点的解离常数为Kd2=2.44×10-3mol/L,最大表观结合位点数Qmax,2=965.51μmol/g。氧氟沙星、诺氟沙星、环丙沙星和恩诺沙星等氟喹诺酮类药物的校准曲线在1.0~500μg/k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1),检出限(S/N=3)为0.06~0.09μg/kg,平均回收率为75.4%~86.4%(n=3),相对标准偏差小于6%。结论:以水兼容性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可实现氟喹诺酮药物的有效分离和灵敏测定。(本文来源于《食品科学》期刊2009年08期)
单伟光,张轶,唐岚,占扎君[8](2009)在《分子烙印技术分离识别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分子烙印技术是高分子科学、材料科学、生物学和化学工程等学科的有机结合.该技术以目标烙印分子为模板,选用能与目标烙印分子产生特定相互作用的功能性单体,在烙印分子周围与交联剂进行聚合,形成叁维交联的聚合物网络.通过萃取除去烙印分子,在聚合物网络中形成形态和化学功能团与烙印分子互补的孔穴,其对烙印分子具有特殊的亲合性.从分子烙印技术的历史发展及其在分离识别生物碱成分中的研究进展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分子烙印技术在该领域的发展趋势.(本文来源于《浙江工业大学学报》期刊2009年01期)
许志锋,邝代治,张复兴,邓芹英[9](2009)在《麻黄碱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结合性能》一文中研究指出用甲基丙烯酸(MAA)或2-乙烯吡啶(2-Vpy)作为功能单体,CHCl3、CH3CN或CH3OH作致孔剂,制备了一系列麻黄碱的分子烙印聚合物(MIP)。平衡吸附实验结果表明,用MAA作功能单体,CHCl3作致孔剂制备的P1对麻黄碱具有明显的选择性,其特异性吸附量ΔCP=91.98μmol/g,烙印因子IF=4.42;用CH3OH作致孔剂时,MIP对模板分子的高吸附量更多来源于非特异性吸附。改变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的用量比对MIP的分子识别性能有重要的影响。紫外光谱和1HNMR结果表明,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之间依靠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在聚合前的混合溶液中生成1∶2的复合物,MAA与麻黄碱生成的复合物在甲醇、氯仿和乙腈中的平衡离解常数分别为48 450.8、45 813.3和23 418.2(mol/L)-2。(本文来源于《应用化学》期刊2009年01期)
李剑勇,杨亚军,张继瑜,才学鹏[10](2008)在《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与分子烙印技术》一文中研究指出应用现代科学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是中药现代化研究的重要内容。利用分子烙印高分子制成亲和色谱柱,利用色谱分离技术的高速高效性和质谱测定技术的高灵敏度和独有的混合解析能力,在线连接HPLC-MS,可以直接从中药复杂体系中分离、筛选出有效成分并进行直接鉴定,实现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文章简要从分子烙印聚合物及其制备、模板分子、功能性单体及聚合条件的选择、技术特点、应用状况及前景等方面简单介绍中草药有效成分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中最有应用前途的分子烙印高分子技术。(本文来源于《时珍国医国药》期刊2008年12期)
分子烙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分子烙印聚合物是一种具有特定选择性和高亲和性的分子识别材料,它具有很多优良的特性。分子烙印膜是分子烙印聚合物的一种类型。本研究利用厚朴酚作为模板分子,以商业滤纸作为支持物,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醋酸纤维素酯为粘合剂,通过热引发聚合制备了不同比例功能单体(甲基丙烯酰胺(MAM)和丙烯酸(AA))及不同致孔剂的厚朴酚分子烙印膜,利用红外光谱(FT-IR)和扫描电镜(SEM)对所制备的薄膜进行表征。同时考察分子烙印膜对模板分子厚朴酚及其模板分子类似物和厚朴酚的吸附选择能力。结果表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分子烙印论文参考文献
[1].曹泽彧,丁玥,苏真真,李娜,曹亮.分子烙印-活性筛选结合评价桂枝茯苓胶囊主要成分活性贡献度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
[2].张瑞苗,朱兴一,王平.采用分子烙印技术分离厚朴酚[C].2012长叁角药物化学研讨会论文集.2012
[3].田志浩,黄建梅,马长华.分子烙印亲和色谱在中药复方质量控制中的应用[C].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分析分会第五届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2
[4].周波,庞小琳,刘凤艳,王艳.分子烙印技术选择性分离识别中草药有效成分中的研究进展[J].辽宁化工.2012
[5].周俊,饶跃峰,吴葆华.甲磺酸伊马替尼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及识别性能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1
[6].宛彤昕.分子烙印技术在金属离子分析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09
[7].孙汉文,刘广宇,乔凤霞.水兼容性分子烙印固相萃取-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鸡肉中氟喹诺酮类药物残留[J].食品科学.2009
[8].单伟光,张轶,唐岚,占扎君.分子烙印技术分离识别生物碱成分的研究进展[J].浙江工业大学学报.2009
[9].许志锋,邝代治,张复兴,邓芹英.麻黄碱的分子烙印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结合性能[J].应用化学.2009
[10].李剑勇,杨亚军,张继瑜,才学鹏.中药有效成分的分离筛选鉴定一体化技术与分子烙印技术[J].时珍国医国药.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