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细胞素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细胞,弧菌,创伤,肿瘤,溶酶体,免疫,噬菌体。
细胞素论文文献综述
杜坤,杨喜,卞炳贤,任懿倩,张广慧[1](2018)在《血清presepsin(sCD14-ST)、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介细胞素-6诊断血流细菌感染的诊断性能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 :探讨感染性标志物presepsin[可溶性CD14分子亚型(soluble CD14 molecular subtype,sCD14-ST)]在血流细菌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并分析sCD14-ST、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ukin 6,IL-6)检测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7年5月期间经血培养确诊为细菌感染的患者79例(≥18岁成人组,34例;<18岁儿童组,45例),并纳入同期57名正常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血清presepsin、PCT,CRP、IL-6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估不同生物标志物对细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并探讨应用presepsin辅助诊断细菌感染在不同年龄阶段患者间是否存在差异。结果:细菌感染组(688.32 pg/mL)与对照组(34.89 pg/mL)间的血清presepsin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细菌感染组按照年龄分层,成人感染组与儿童感染组间的血清presepsin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ROC曲线分析,比较各生物标志物,细菌感染患者血清presepsin的曲线下面积为0.854,高于PCT(0.802)、CRP(0.772)和IL-6(0.693),且血清presepsin诊断细菌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优于PCT、CRP及IL-6。血清PCT区分革兰阴阳性菌的曲线下面积最大,为0.944,高于presepsin的0.915和IL-6的0.904和CRP的0.780。结论 :感染标志物presepsin对细菌感染疾病的辅助诊断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其,诊断价值优于PCT、CPR,且血清presepsin浓度没有年龄差异,在不同年龄阶段中都可以应用;而各项指标中,血清PCT区分革兰阴阳性菌的诊断效能高于presepsin。(本文来源于《诊断学理论与实践》期刊2018年05期)
潘振,吕鹏,邵淑丽,毕艳梅,孙梅[2](2018)在《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特定氨基酸序列分析及其人源化单链抗体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V.vulnificus)溶细胞素的蓖麻毒素结构域内氨基酸序列并合成多肽,筛选人工合成的单链抗体噬菌体文库Tomlinson I+J,为创伤弧菌感染的抗体阻断治疗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未经处理的大容量Tomlinson I+J噬菌体文库进行3轮特异性亲和筛选,从中筛到特异性结合溶细胞素多肽的克隆,命名为scFv-D2,经氨基酸序列分析验证其含有完整的人源化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将scFv-D2克隆转化E.coli HB2151并诱导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其可溶性scFv片段与溶细胞素毒性多肽的结合活性。结果显示从Tomlinson I+J文库成功筛选出一株具有结合活性的人源化噬菌体单链抗体,可用于创伤弧菌感染抗体阻断治疗策略的研究。(本文来源于《现代免疫学》期刊2018年05期)
帅维正,刘剑飞,吴成林,刘妍,蒲倩[3](2018)在《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坏死性凋亡的作用及机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探讨创伤弧菌溶细胞素(VVc)对永生化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i BMDM)坏死性凋亡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i BMDM细胞按照不同浓度的VVc刺激以及是否接受受体相互作用蛋白1(RIP1)特异性抑制剂Nec-1的预处理分为5组:对照组、VVc 2μg/ml组、VVc 4μg/ml组、Nec-1+VVc 2μg/ml组和Nec-1+VVc 4μg/ml组。Nec-1各组在VVc处理前1h加入5μmol/L Nec-1,实验中各组在VVc处理2h后收集培养上清及细胞。采用乳酸脱氢酶(LDH)法评价VVc对细胞的毒性情况;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状态;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焦亡和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GSDMD(gasdermin D protein)和混合系列蛋白激酶样结构域(MLKL)的表达。结果培养基上清内LDH水平随VVc浓度上升而升高,且可被Nec-1预处理所抑制(P<0.05)。流式细胞检测结果显示,VVc处理后呈Annexin V/PI双标阳性的细胞比例明显增加,使用Nec-1预处理后,该比例明显下降(P<0.05)。Western blotting检测结果显示,VVc处理组p MLK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和Nec-1+VVc处理组(P<0.05),各组均未观察到焦亡相关蛋白存在剪切体活性形式。结论 VVc可通过RIP1诱导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本文来源于《解放军医学杂志》期刊2018年05期)
郑蒙蒙,高晖,郑易,谢旦立,楼永良[4](2017)在《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对小鼠脾脏和肺脏T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差异性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rVvhA)对小鼠脾脏和肺脏T细胞亚群细胞毒活性作用及其组织差异性,了解其对脾脏和肺脏CD4~+初始T细胞和效应T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创伤弧菌溶细胞素(rVvhA),体外作用于C57BL/6小鼠的脾脏和肺脏单细胞悬液,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CD45.2、CD4、CD8、CD44、CD62L和Live/Dead等荧光抗体(或探针)检测分析rVvhA对CD4~+T细胞和CD8~+T细胞的存活率及组织差异性的(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4-21)
郑易,黄显辉,郑蒙蒙,谢旦立,楼永良[5](2017)在《溶细胞素膜成孔模序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初探》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创伤弧菌膜成孔多肽(rMpf)对小鼠巨噬细胞株J774A.1细胞毒性作用及活性氧簇(ROS)和溶酶体(lyso)的影响,并了解其作用细胞后的胞内定位情况。方法利用大肠杆菌表达系统重组表达rMpf,体外作用于小鼠J774A.1细胞,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分析rMpf对小鼠J774A.1细胞毒性作用及活性氧簇(ROS)和溶酶体(lyso)的影响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技术观察其胞内定位情况。结果低浓度(4μg/ml)rMpf作用后的小鼠J774A.1细胞后其存活率、胞内ROS和溶酶体无明显变化。20μg/ml、60μg/ml rMpf作用(本文来源于《第五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期刊2017-04-21)
张宏[6](2017)在《胃癌组织中细胞素D_1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及预后关系的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通过检测细胞周期素D_1在正常胃组织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与胃癌分化程度及5年生存率间的关系。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FCM)对13例正常胃组织及27例胃癌组织细胞进行细胞周期素D_1含量的定量检测。结果细胞周期素D_1在正常组的表达均为阴性,77.8%(21/27)的胃癌组织细胞周期素D_1呈阳性表达,其表达量(FI值)和阳性表达率与胃癌组织分化程度及5年生存率有明显相关性(P﹤0.01)。结论细胞周期素D_1过表达与胃癌组织的分化程度及预后有明显相关性,其高表达与胃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检测cyclin D_1蛋白有助于胃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判断。(本文来源于《疾病监测与控制》期刊2017年02期)
李昱[7](2017)在《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致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创伤弧菌(V.vulfinicus)溶细胞素VvhA蛋白是由V.vulfinicus的vvhA基因所编码的一种外分泌蛋白。它通过在靶细胞膜表面形成小孔发挥其生物作用,具有溶血活性和细胞毒性,既往研究认为该基因的编码产物在创伤弧菌感染人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对vvhA基因及其编码产物VvhA蛋白免疫应答的研究报道。本文以V.vulfinicus临床分离菌株Y066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生物学、原核重组表达技术、生物信息学、动物模型和流式细胞术等手段对vvhA基因及其编码产物的机体免疫应答规律进行了探究,这为深入研究其在V.vulfinicus致病机制中的地位及相关疫苗的制备奠定了基础。方法:1.将V.vulfinicus Y066于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中培养,采用普通生化反应联合16S rRNA序列分析法对其进行鉴定。采用PCR手段,以V.vulfnicus Y066菌株基因组为模板,采用特异性引物扩增vvhA基因片段,采用原核重组表达技术构建vvh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送测序进行验证;2.原核表达载体经测序后,推导其编码产物的氨基酸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获得vvhA基因推导蛋白的基本理化性质、细胞定位、信号肽及空间结构等相关信息;3.以IPTG诱导E.coli Rosetta(DE3)宿主表达融合蛋白VvhA。用Ni2+-NTA亲和层析柱对融合蛋白进行纯化和鉴定。以纯化后的VvhA为抗原,通过免疫Balb/c小鼠制备抗-VvhA多克隆抗体,通过ELISA方法检测抗体效价并检测多克隆抗血清是否具有保护作用;4.采用同源重组的方法构建vvhA基因敲除质粒pBlueKM40-△vvhA::kan,采用电转化法将其转入V.vulfinicus Y066感受态细胞中以获得vvhA基因缺失株;5.通过构建动物感染模型,腹腔注射V.vulfinicus Y066野生株及vvhA基因缺失株,检测小鼠脾脏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同时分离小鼠血清检测IFN-γ的含量,以探讨VvhA蛋白所引起的免疫应答类型;同时取小鼠的肝脏、肾脏、小肠、肺脏、心脏和脑等组织,进行固定及染色以检测其组织病理学变化,分离小鼠血清检测相关炎症因子含量。结果:1.以V.vulfnicusY066为模板,成功构建了 vvh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vhA;2.生物信息学分析显示,vvhA基因全长1416bp。该基因可编码分子量为52.87kDa的由471个氨基组成的蛋白质。该蛋白的等电点为7.55,属于亲水性的稳定蛋白,该蛋白在1-20个氨基酸处存在信号肽,其细胞定位也预测该蛋白为外分泌蛋白;3.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vhA经诱导纯化后获得了高纯度的VvhA蛋白。通过免疫小鼠获得了效价为1:51200的鼠抗-VvhA多克隆抗体,并显示出保护性作用;4.成功构建了vvhA 基因的敲除载体pBlueKM40-△vvhA::kan,并获得了 vvhA基因缺失株;5.通过动物感染模型、流式细胞术等免疫学手段检测了小鼠脾脏Th1/Th2细胞亚群的变化,结果显示,创伤弧菌野生株组小鼠脾脏Th1细胞亚群应答明显增强,Th2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其血清IFN-γ浓度也显著高于缺失组。病理学检测结果表明,小鼠肝组织受损最严重,且野生株肝脏损伤程度明显重于缺失株,血清学检测结果也与组织损伤结果一致(野生株:ALT 160U/L,AST 717 U/L;缺失株:ALT41U/L,AST147U/L)。结论:1.成功构建了 vvhA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pET-28a-vvhA(1353bp)。2.VvhA蛋白是一种亲水性高、稳定性强的外分泌蛋白,有较强的抗原性,适合抗体的制备。该蛋白含有杀白细胞素和RICIN超家族,与该蛋白的细胞毒性作用密切相关。3.获得了目的蛋白和高效价的鼠源VvhA多克隆抗体,动物实验证实该多克隆抗体具有中和毒素的保护作用。4.成功构建了vvhA基因缺失株。5.VvhA蛋白能引起小鼠Th1型细胞免疫应答并对组织引起损伤,这可为VvhA蛋白免疫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和疫苗的制备提供了基础。(本文来源于《大连医科大学》期刊2017-02-01)
李军,白娟,窦科峰,安家泽[8](2016)在《β细胞素下调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在肝癌细胞系中通过下调β细胞素(BTC)的表达研究其对肝癌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并探究其影响机制。方法:通过siRNA转染下调BTC后,通过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SMMC7721和MHCC97-H细胞的侵袭能力变化,并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与肝癌侵袭能力相关的PI3K/AKT-XIAP信号通路的表达变化。结果:与阴性对照组相比,siRNA下调组中SMMC7721和MHCC97-H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降低,PI3K/AKT-XIAP信号通路受到明显抑制。结论:下调BTC表达可能通过抑制PI3K/AKT-XIAP信号通路抑制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本文来源于《陕西医学杂志》期刊2016年06期)
郭劝劝[9](2016)在《β细胞素基因外显子1TGC19GG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研究目的:探索β细胞素基因外显子1TGC19GGC基因多态性在正常人群及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分布特点,并探究其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选取268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160例健康体检者,依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将268例糖尿病患者分为A组、B组、C组,GFR≥90mL/(min·1.73m~2)为A组,90ml/(min·1.73 m~2)>GFR≥60ml/(min·1.73 m~2)为B组,GFR<60ml/(min·1.73 m~2)为C组。同时依据尿白蛋白排泄率(AER),把糖尿病患者分为糖尿病非肾病组(AER<30mg/24h)和糖尿病肾病组(AER≥30mg/24h)。抽取各组受检者静脉全血,提取血液标本基因组DNA,以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对2型糖尿病及正常对照组β细胞素基因外显子1TGC19GGC基因多态性进行筛查,比较各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情况。并对糖尿病患者不同基因型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研究结果:1、对照组与2型糖尿病组T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A、B、C叁组间T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糖尿病非肾病组与糖尿病肾病组T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分布频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2、在TG基因型中Homa2-%β小于TT基因型(P<0.05),△C30/△G30、△C2h/△G2h、Homa2-IR、Homa2-%S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3、A、B、C叁组的空腹血糖、餐后30min血糖、餐后2h血糖大于对照组(P<0.05),餐后30min C肽小于对照组(P<0.05)。4、对照组△C30/△G30、△C2h/△G2h、Homa2-%β、Homa2-%S大于A、B、C叁组,Homa2-IR小于A、B、C组(P<0.05);B组Homa2-%β大于C组(P<0.05),A、B组Homa2-IR、Homa2-%S小于C组(P<0.05)。5、相关分析显示年龄、病程、收缩压、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C反应蛋白、Homa2-IR、Homa2-%S与GFR呈负相关;空腹血糖、餐后30min血糖、餐后2h血糖、Homa2-%β与GFR呈正相关。6、年龄、血肌酐、尿微量白蛋白、餐后30min血糖、Homa2-IR、Homa2-%S与糖尿病患者GFR具有独立相关性(R=0.662,R~2=0.438)。对GFR影响大小为:年龄>Homa2-IR>Homa2-%S>尿微量白蛋白>血肌酐>餐后30min血糖。研究结论:1.β细胞素基因外显子1TGC19GGC基因存在单核苷酸多态性。2.未发现β细胞素基因外显子1TGC19GG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存在相关性。3.TT基因型对皖北地区2型糖尿病患者基础状态下胰岛素分泌功能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本文来源于《蚌埠医学院》期刊2016-05-01)
张婷,高晖,谢旦立,楼永良[10](2015)在《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对小鼠肝脏免疫细胞的细胞毒性差异》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研究重组创伤弧菌溶细胞素(rVVC)对小鼠肝脏自然杀伤细胞(NK)、自然杀伤T细胞(NKT)、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存活的影响,比较rVVC对肝脏中不同免疫细胞的毒性差异。方法:利用不同密度Percoll分离液提取小鼠肝脏单个核细胞,再经重组表达的rVVC体外作用6h,采用流式细胞术结合TCRβ、NK1.1、CD1d-tetramer、CD4、CD8、B220和live/dead等相应的荧光抗体(或染料)染色分析rVVC对肝脏NK、NKT细胞、T细胞和B细胞存活的影响。结果:PBS、0.25HU/ml、0.5HU/ml或0.75HU/ml rVVC体外作用6h后,NK细胞的存活率为65.3%、64.8%、63.4%和59.3%,NKT细胞存活率为50.0%、40.5%、32.8%和20.2%,肝脏单核细胞中CD4+T细胞存活率为80.9%、80.2%、62.1.0%和16.1%,CD8+T细胞存活率为88.8%、88.5%、86.2%和43.3%。相比之下,B细胞对rVVC的细胞毒性较为敏感,0.5HU/ml作用时的存活率仅为34.5%。结论:rVVC的细胞毒性对肝脏NK细胞、NK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和B细胞具有一定选择性差异,NK细胞、NKT细胞和CD8+T细胞对rVVC的细胞毒活性耐受度明显高于CD4+T细胞和B细胞,其中以NK细胞对该毒素细胞毒杀伤作用最不敏感。(本文来源于《2015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期刊2015-08-19)
细胞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研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创伤弧菌(vibrio vulnificus, V.vulnificus)溶细胞素的蓖麻毒素结构域内氨基酸序列并合成多肽,筛选人工合成的单链抗体噬菌体文库Tomlinson I+J,为创伤弧菌感染的抗体阻断治疗研究奠定基础。通过对未经处理的大容量Tomlinson I+J噬菌体文库进行3轮特异性亲和筛选,从中筛到特异性结合溶细胞素多肽的克隆,命名为scFv-D2,经氨基酸序列分析验证其含有完整的人源化抗体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将scFv-D2克隆转化E.coli HB2151并诱导表达,用ELISA方法检测其可溶性scFv片段与溶细胞素毒性多肽的结合活性。结果显示从Tomlinson I+J文库成功筛选出一株具有结合活性的人源化噬菌体单链抗体,可用于创伤弧菌感染抗体阻断治疗策略的研究。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细胞素论文参考文献
[1].杜坤,杨喜,卞炳贤,任懿倩,张广慧.血清presepsin(sCD14-ST)、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和白介细胞素-6诊断血流细菌感染的诊断性能比较[J].诊断学理论与实践.2018
[2].潘振,吕鹏,邵淑丽,毕艳梅,孙梅.创伤弧菌溶细胞素特定氨基酸序列分析及其人源化单链抗体筛选[J].现代免疫学.2018
[3].帅维正,刘剑飞,吴成林,刘妍,蒲倩.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对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坏死性凋亡的作用及机制[J].解放军医学杂志.2018
[4].郑蒙蒙,高晖,郑易,谢旦立,楼永良.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对小鼠脾脏和肺脏T细胞细胞毒活性的差异性影响[C].第五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5].郑易,黄显辉,郑蒙蒙,谢旦立,楼永良.溶细胞素膜成孔模序对小鼠巨噬细胞功能影响及机制初探[C].第五届全国人畜共患病学术研讨会论文摘要集.2017
[6].张宏.胃癌组织中细胞素D_1的表达与胃癌分化程度及预后关系的探讨[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
[7].李昱.创伤弧菌溶细胞素致病机制与机体免疫应答的研究[D].大连医科大学.2017
[8].李军,白娟,窦科峰,安家泽.β细胞素下调对肝癌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探讨[J].陕西医学杂志.2016
[9].郭劝劝.β细胞素基因外显子1TGC19GGC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研究[D].蚌埠医学院.2016
[10].张婷,高晖,谢旦立,楼永良.创伤弧菌溶细胞素对小鼠肝脏免疫细胞的细胞毒性差异[C].2015浙江省检验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