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论文_覃雯霞,吴伟平,彭福燕,陈元松,彭健

导读:本文包含了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人工林,生物量,落叶松,生长,密度,刺槐,模型。

人工林论文文献综述

覃雯霞,吴伟平,彭福燕,陈元松,彭健[1](2019)在《西南桦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有叁门江林场11 a生的西南桦桂中地区引种造林试验林为试材,通过样地调查和标准木树干解析探讨西南桦人工林的生长规律。结果表明:西南桦树高平均生长量5 a达到最大值1.98 m·a~(-1),连年生长量4 a达到最大值3.02 m·a~(-1),树高的快速生长时期是造林后5 a内;胸径平均生长在幼林期间增速较快,6 a达到最大值1.56 cm·a~(-1),随后呈现逐年降低趋势,连年生长量有波动且明显,前后出现2次生长高峰,分别是在3 a和6 a,连年生长量分别达到2.30 cm·a~(-1)和1.90 cm·a~(-1);单株材积平均生长变化平缓,呈现逐年增加趋势,11 a平均生长量达到0.014 44 m~3·a~(-1),连年生长量达到0.027 57 m~3·a~(-1),材积连年生长量与平均生长量均未出现最大峰值和尚未有相交的迹象,说明西南桦人工林还没达到数量成熟。(本文来源于《湖北林业科技》期刊2019年06期)

王宁,毕华兴,郭孟霞,孔凌霄,侯贵荣[2](2019)在《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明确在干旱缺水地区,植被对深层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以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选取林分密度1 300株/hm~2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为对照,利用Enviro-SMART土壤水分监测系统(FDR)和热扩散探针(TDP)技术对当地刺槐人工林地0—150 cm范围内各土层体积含水量与树干液流量进行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土壤有效水与单株刺槐耗水量的比值来衡量研究区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结果表明:(1)月降水量和月土壤储水量是决定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主要环境因子,且二者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之间均呈现显着的正比例关系(P<0.05)。(2)根据构建的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计算出当地林龄为19年的刺槐人工林0—15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1 224株/hm~2,稍小于研究区实际林分密度(1 300株/hm~2),为保证当地刺槐人工林分耗水深度控制在0—150 cm土层范围内,同时也为促进当地林分生产力处于最优水平,建议在今后的营林造林过程中将刺槐人工林密度控制在当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范围之内,在减少林地深层水分消耗、调整林地土壤水资源平衡的同时,促进当地林业产业的合理发展。(本文来源于《水土保持学报》期刊2019年06期)

苟睿坤,陈佳琦,段高辉,杨瑞,卜元坤[3](2019)在《基于GF-2的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反演》一文中研究指出油松是黄土高原地区重要的造林树种.快速准确地估测其地上生物量,对开展该地区森林资源动态监测等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选取陕西省黄龙山林区石堡林场的油松人工林为对象,结合国产卫星高分二号(GF-2)的多光谱遥感影像与野外同时段实测样地数据,对其地上生物量进行了估算.提取了5种植被指数和8种纹理信息,基于普通回归、逐步回归、岭回归、拉索回归与主成分回归5种方法在4种纹理窗口(3×3、5×5、7×7和9×9)下建模,使用留一法交叉验证测试了每个模型的估算精度.结果表明:提取的遥感因子之间存在着较为严重的多重共线性关系,大部分遥感因子与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有较为显着的相关性;GF-2数据在石堡林场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的反演中可以实现较高精度,其中估算效果最好的是使用了9×9纹理窗口的主成分回归模型,估算效果最差的是使用了3×3纹理窗口的普通回归模型.利用国产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对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进行反演研究,可以为西北地区林业部门进行森林生物量监测、资源管理与可持续经营提供科学依据.(本文来源于《应用生态学报》期刊2019年12期)

马秀刚[4](2019)在《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根据植物和土壤养分元素的分布、积累及其循环特性对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的营养元素含量随植物器官、年龄和分布层的变化而变化。落叶松生态系统中营养元素的累积总量为27098kg/hm2,其中土壤累积量和植物积累量分别为268946kg/hm2和2040. 602kg/hm2;年吸收铵态氮元素含量为197. 394kg/hm2,其中铵态氮的保留和铵态氮的返回分别为76. 183kg/hm2和121. 211kg/hm2。与其它森林群落相比,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各营养元素的循环速率相对较高。本研究基于N、P、K、Ca、Mg等营养元素的测定,对中国北方东部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进行分析。(本文来源于《农业与技术》期刊2019年23期)

梁晓静,梁文汇,黄开顺,李开祥,武建云[5](2019)在《肉桂人工林生物量回归模型应用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迅速而准确地预测肉桂林分的生物量,以广西防城不同密度肉桂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基于线性和非线性关系拟合肉桂树干、树皮、树叶和树枝生物量模型,并估算和比较分析不同密度肉桂人工林地上各器官生物量和林分径阶生物量。结果表明,建立的肉桂各器官生物量最优模型相关系数均达到了0.93以上。应用模型估算4个不同密度的肉桂人工林各器官生物量均表现为树干>树枝>树皮>树叶,地上总生物量的变化趋势为密度Ⅱ>CK>密度Ⅰ>密度Ⅲ,肉桂人工林中大径材生物量蓄积的最佳密度是2400株/hm2(密度Ⅱ)。(本文来源于《中国农学通报》期刊2019年35期)

段传宏,王晓云,晏燕,周宁宁,李凤英[6](2019)在《青钱柳人工林在豫南地区冠积特征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分析豫南地区青钱柳人工林树冠、胸径、树高在不同海拔地带,不同密度样地发育情况,确定冠积和树木生长指标的定量关系.试验表明,青钱柳在豫南地区较低海拔地区生长较快,而林地海拔较高时,冠积生长变慢,林间空隙变大,不同海拔各分级木冠积差异明显;青钱柳在林木密度较大时,树高与冠积的相关性反而会更大,当林木密度较小时林间空地增多,杂树杂冠增加当密度较小时被压木减少,影响冠积生长的因子变多;7~9年生的青钱柳密度为1200株/hm~2冠积指标最高;不同海拔、不同密度样地青钱柳的胸径、树高与冠积均呈线性相关.(本文来源于《河南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李云州,毛晓旭,王星奎[7](2019)在《抚育间伐对人工林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抚育间伐在人工林生长管理中发挥重要的作用,实践证明合理的间伐抚育不仅有助于提高人工林生长质量,而且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本文立足于多年的实践调查,阐述抚育间伐对人工林生长环境的影响。(本文来源于《农家参谋》期刊2019年23期)

汪霖,李明阳,方子涵,李超,钱春花[8](2019)在《基于无人机数据的人工林森林参数估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无人机凭借低成本、高精度的优势在森林资源调查中被广泛应用,基于无人机高分影像及点云数据的森林主要参数估测及评价方法研究,可以为无人机技术在人工林调查中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参考。选取南京林业大学树木园内东方杉(Taxodium mucronatum)人工实验林为研究对象,以2018年无人机高分影像、点云数据以及地面实测数据为主要信息源,通过局部最大值以及种子点分割的方法对株数、树高、冠幅、郁闭度等森林参数进行提取,并进行精度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提取的株树探测率为0.92,株数准确率为0.97,F参数为0.95。2)单木树高估测的决定系数(R~2)为0.795 7,均方根误差(RMSE)为0.594 0;单木冠幅直径的决定系数(R~2)为0.800 8,均方根误差(RMSE)为0.897 8。3)提取的总冠幅的提取率达到0.95,准确率达到0.93,f参数达到0.94。4)提取的样地郁闭度相对误差只有0.32%。基于无人机高分数据及少量地面实测数据的人工林主要参数估测,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替代全林实测,在人工林中具有较大的推广价值。(本文来源于《林业资源管理》期刊2019年05期)

李永涛,王霞,周健,魏海霞,杜振宇[9](2020)在《基于林龄的黄河叁角洲白蜡人工林细根分布与活力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研究黄河叁角洲盐碱区白蜡人工林的细根空间分布与生长特征,选取5a、12a和18a典型白蜡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挖掘法和图像扫描分析法,对细根(≤2mm)的生物量密度(RBD)、根长密度(RLD)、根表面积密度(SAD)、比根长(SRL)、比表面积(SSA)根尖数、分支数、交叉数以及根系活力等9个指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白蜡人工林细根RBD随林龄的增大而增加,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种林龄的细根多集中在0~40cm的表层土和亚表层土中,RBD在总RBD中所占的比例为70.91%~81.39%,而在深层土中细根RBD所占的比例为1.16%~3.71%,细根有随林龄增大而向土壤深层延伸的趋势,且表层土根系生物量与次深层土和深层土均差异显着(P<0.05);随着林龄和土壤深度的增加,RLD、SAD、细根根尖数、分支数和交叉数分别呈增加和下降趋势,细根平均直径在土层垂直结构上则呈相反的变化趋势,而SRL与SSA的变化规律有所差异;根系活力在表层土和亚表层土中的变化趋势相似,主要表现为12a>5a>18a,而在次深层土和深层土中则表现为12a>18a>5a,且随着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小;相关分析表明,3种林龄细根生物量密度与土壤含盐量、容重呈极显着负相关,除12a林龄细根生物量密度与土壤总孔隙度呈显着正相关外,其它林龄均与土壤总孔隙度、有机质、铵态氮、速效磷、有效钾及根系活力呈极显着正相关。(本文来源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期刊2020年01期)

杜燕,罗梅,冯陆春,孟伟[10](2019)在《基于Voronoi图的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文章选取金沟岭林场6块落叶松人工林选调查样地,利用基于Voronoi图确定的空间结构单元计算林分和林木的空间结构因子:聚集指数(R)、混交度(M)、大小比数(U)、开敞度(K)和竞争指数(CI),构造空间结构综合指数(P)模型;采用灰色关联法,分析5个结构因子与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结果:①空间结构单位多以1株对象木和5~7株最近邻木构成。②样地以聚集分布为主,混交度较低,林木之间的分化不明显,平均竞争指数基本趋势为林龄越大,竞争越小。③落叶松树种的混交度低,生长空间较为不足,竞争指数相对偏小,在林分中处在较为优势的地位。④空间结构因子对林分空间结构综合指数的关联度大小为M> K> U> R> CI。结论: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综合指数偏低,树种混交度不高、树木生长空间不足,林木之间存在较大的竞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期刊2019年06期)

人工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明确在干旱缺水地区,植被对深层土壤水分的过度消耗以及水资源的承载能力,在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选取林分密度1 300株/hm~2的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裸地为对照,利用Enviro-SMART土壤水分监测系统(FDR)和热扩散探针(TDP)技术对当地刺槐人工林地0—150 cm范围内各土层体积含水量与树干液流量进行长期连续定位观测,采用土壤有效水与单株刺槐耗水量的比值来衡量研究区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结果表明:(1)月降水量和月土壤储水量是决定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的主要环境因子,且二者与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之间均呈现显着的正比例关系(P<0.05)。(2)根据构建的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模型,计算出当地林龄为19年的刺槐人工林0—150 cm土层深度的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为1 224株/hm~2,稍小于研究区实际林分密度(1 300株/hm~2),为保证当地刺槐人工林分耗水深度控制在0—150 cm土层范围内,同时也为促进当地林分生产力处于最优水平,建议在今后的营林造林过程中将刺槐人工林密度控制在当地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范围之内,在减少林地深层水分消耗、调整林地土壤水资源平衡的同时,促进当地林业产业的合理发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人工林论文参考文献

[1].覃雯霞,吴伟平,彭福燕,陈元松,彭健.西南桦人工林生长规律研究[J].湖北林业科技.2019

[2].王宁,毕华兴,郭孟霞,孔凌霄,侯贵荣.晋西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土壤水分植被承载力研究[J].水土保持学报.2019

[3].苟睿坤,陈佳琦,段高辉,杨瑞,卜元坤.基于GF-2的油松人工林地上生物量反演[J].应用生态学报.2019

[4].马秀刚.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J].农业与技术.2019

[5].梁晓静,梁文汇,黄开顺,李开祥,武建云.肉桂人工林生物量回归模型应用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9

[6].段传宏,王晓云,晏燕,周宁宁,李凤英.青钱柳人工林在豫南地区冠积特征分析[J].河南科学.2019

[7].李云州,毛晓旭,王星奎.抚育间伐对人工林生长与环境条件的影响[J].农家参谋.2019

[8].汪霖,李明阳,方子涵,李超,钱春花.基于无人机数据的人工林森林参数估测[J].林业资源管理.2019

[9].李永涛,王霞,周健,魏海霞,杜振宇.基于林龄的黄河叁角洲白蜡人工林细根分布与活力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20

[10].杜燕,罗梅,冯陆春,孟伟.基于Voronoi图的落叶松人工林空间结构研究[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19

论文知识图

年各地区主要有色金非金属矿产基...各季节坡面不同坡位幼苗密度特征(S1...国家林业局种苗基地站群Figure5-9the...面向对象TLDI天然林与人工林信息...3种相思人工林凋落物的组成樟子松人工林林分经营后模拟效果

标签:;  ;  ;  ;  ;  ;  ;  

人工林论文_覃雯霞,吴伟平,彭福燕,陈元松,彭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