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神经解剖学论文_李军平,焦旭文,张莲香,何仲义

导读:本文包含了化学神经解剖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解剖学,神经,延髓,羟色胺,酪氨酸,化学,神经肽。

化学神经解剖学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平,焦旭文,张莲香,何仲义[1](2015)在《内吗啡肽2在大鼠结肠黏膜下丛的神经解剖学化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早期药理学和形态学研究已经表明,μ-阿片受体在胃肠道内有广泛的分布。但其高亲和性和特异性配体内吗啡肽(EM)在胃肠道神经系统一直未见。因此本实验设计探索EM2在大鼠结肠黏膜下丛的分布及神经解剖学化学特性。取大鼠横结肠,剥离黏膜层、纵行肌和环形肌层.保留黏膜下层进行铺片后,荧光免疫组织化学双重标记法进行染包。免疫组织化学显包结果显示,在大鼠结肠黏膜下丛内有EM2阳(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5-08-08)

李军平,高昌俊,吕伯昌,张婷,马江波[2](2011)在《内吗啡肽2能神经元在大鼠结肠粘膜下层的分布和神经解剖学化学特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内吗啡肽2(endomorphin2,EM2)是μ-阿片受体(MOR)的内源性特异性配体,在神经系统有大量分布。在肠神经系统,药理学和形态学研究显示有大量MOR分布,但一直未发现有EM2阳性神经元。本实验用SD雄性大鼠20只,取大鼠中结肠全层铺片后,通过免疫荧光多重标记的方法探索EM2在大鼠结肠粘膜下层的分布和神经解剖学化学特性。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在大鼠中结肠的粘膜下从内有大量EM2阳性细胞分布,而且所有EM2阳性细胞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共存。大约91%,36%,44%and 44%的EM2能神经细胞与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P物质(SP)、肠血管活性肽(VIP)和一氧化氮合酶有共存。未见EM2能神经细胞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共存。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在大鼠结肠粘膜下从内有EM2能神经细胞分布,这些神经细胞同多种神经递质有共存。(本文来源于《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期刊2011-08-08)

王劼,赵忠球,潘艳春,彭裕文,刘才栋[3](2002)在《根性痛发病机理的化学神经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深入探讨根性痛的发病机理,本文从化学神经解剖学角度出发,做了以下几方面的研究工作:对大鼠右侧腰4脊神经后根结扎硅胶管进行压迫,用Weil染色方法和电镜观察,建立大鼠根性痛模型;利用大鼠根性痛模型,应用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方法,观察后根神经节和脊髓后角内nNOS、SOM、kv2.1和kv4.2型通道的mRNA阳性神经结构的分布和变化。主要结果(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期刊2002-06-30)

刘能保,廖敏,张敏海[4](2002)在《慢性捆绑应激损伤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解剖学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Y迷宫测试慢性捆绑大鼠和对照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运用免疫组化结合图像分析研究突触素Ⅰ(Synapsin Ⅰ)和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免疫反应产物在两组大鼠脑海马CA3区和齿状回的分布;运用透射电镜观察两组大鼠CA3区锥体神经元的超微结构。实验组大鼠每天捆绑6h,持续21d,其余处理同对照组,即常规喂养,光暗周期12:12h。于d22进行Y迷宫测试。结果如下:1)Y迷宫测试显示,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学会躲避电击的次数分别为(本文来源于《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期刊2002-06-30)

吴馥梅[5](2001)在《一个新型的分支学科——化学神经解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神经解剖学(Neuroanatomy)是神经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各种神经结构的形态与定位,如脑结构的形态及分区、神经核团定位、神经细胞构筑情况以及神经纤维的走向与分布等等。20世纪30年代电子显微镜问世以后,人们的视线逐渐延伸到亚细胞水平,于是神经解剖学深入到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层次,随着神经系统内化学物质的研究不断发展,又出现了"化学神经解剖学"(ChemicalNeuroanatomy),这是神经生物学的一个新型分支学科,主要是研究神经系统各种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本文来源于《现代特殊教育》期刊2001年04期)

葛煦,饶志仁,杨志军[6](1999)在《猫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观察儿茶酚胺类(以酪氨酸羟化酶为标记物)、5羟色胺以及神经肽( P物质、神经肽 Y、甲硫氨酸脑啡肽)等物质在猫延髓内脏带细胞、纤维和终末中的分布. 方法:免疫组织化学 A B C法. 结果:上述物质均较集中地分布于延髓中尾段一条从背内侧至腹外侧的弧形带状区内. 结论:延髓内脏带是一相对独立的机能结构区.(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99年07期)

杨志军,饶志仁,陈良为,邱建勇[7](1998)在《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采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观察儿茶酚胺类(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标记物)、5-羟色胺及神经肽(P物质、亮氨酸-脑啡肽、胆囊收缩素、神经肽Y、生长抑素)在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的分布及形态特点。结果发现,上述物质均程度不同地集中分布于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即位于延髓中尾段的一条从背内侧至腹外侧的弧形带状区。这表明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机能结构区,其化学构筑具有独特特点。(本文来源于《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期刊1998年04期)

刘少君[8](1998)在《哺乳动物垂体后叶比较化学神经解剖学 Ⅱ.NT和CCK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猴、狗、大鼠垂体后叶的比较分布》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报道了神经紧张素和胆囊收缩素免疫阳性神经纤维不仅存在于大鼠垂体后叶,也存在于猴和狗的垂体后叶.神经紧张素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3种动物垂体后叶均为少量稀疏分布,狗和大鼠稍密集,猴最少;猴和狗垂体柄及其邻近的神经叶相对较多,大鼠垂体后叶形成弥散的阳性纤维网,局部可见岛状增密的纤维簇。胆羹收缩素阳性纤维以大鼠垂体后叶密度为最大,狗次之,猴最少;大鼠垂体后叶的中等密度的胆囊收缩素阳性纤维网,吻侧部多于尾侧部,周边区比中央区稍密;猴、狗垂体后叶胆囊收缩素阳性纤维为散在分布。本文还注意到一些神经紧张素和胆翼收缩素免疫阳性神经纤维盘绕于血管分布的现象,其功能意义尚不清楚。(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1998年03期)

刘少君[9](1998)在《哺乳动物垂体后叶比较化学神经解剖学Ⅰ.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人、猴、狗、猫及大鼠垂体后叶的分布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垂体后叶是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对于垂体后叶的形态和功能研究是神经科学研究的热门课题。但以往对垂体后叶的研究大都是以大鼠、兔等低等动物为材料,而动物种间的差异很大。仅以大鼠等啮齿动物的资料为根据难以得出全面的解释。为此,作者对包括人、恒河猴在内的多种哺乳动物的垂体后叶内13种神经活性物质的分布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到了较为全面的资料。还发现2种新的神经纤维也存在于哺乳动物垂体后叶。本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证明了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不但存在于大鼠垂体后叶,也存在于人、猴、狗和猫的垂体后叶。比较五种动物垂体后叶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密度,以狗垂体后叶为最高,人和大鼠次之,猴垂体有稀疏的分布,猫垂体后叶密度最低。在人和猴垂体后叶,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主要分布在垂体柄、神经叶的中央部和腹后部,其它部位仅见散在纤维。在狗垂体后叶背部和漏斗壁可见非常密集的纤维网,腹后部仅见中等密度P物质阳性纤维。猫漏斗壁的纤维束为中等密度,并沿漏斗隐窝壁直达漏斗隐窝底壁,其它部位仅见稀少的阳性纤维。大鼠垂体后叶周边部纤维密度高于中央区,吻侧端又稍多于尾侧端。(本文来源于《神经解剖学杂志》期刊1998年02期)

何扬举[10](1997)在《大鼠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一文中研究指出大鼠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陈良为,饶志仁,施际武.解剖学报,1996;27(4):386~390]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PAP法和ABC法),对儿茶酚胺类(以酪氨酸羟化酶-TH作标记物)、5-羟色胺、胆碱类(以胆碱乙酰化酶-ChAT作标记物)以...(本文来源于《第四军医大学学报》期刊1997年02期)

化学神经解剖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内吗啡肽2(endomorphin2,EM2)是μ-阿片受体(MOR)的内源性特异性配体,在神经系统有大量分布。在肠神经系统,药理学和形态学研究显示有大量MOR分布,但一直未发现有EM2阳性神经元。本实验用SD雄性大鼠20只,取大鼠中结肠全层铺片后,通过免疫荧光多重标记的方法探索EM2在大鼠结肠粘膜下层的分布和神经解剖学化学特性。免疫荧光双标结果显示,在大鼠中结肠的粘膜下从内有大量EM2阳性细胞分布,而且所有EM2阳性细胞都与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共存。大约91%,36%,44%and 44%的EM2能神经细胞与乙酰胆碱转移酶(ChAT)。P物质(SP)、肠血管活性肽(VIP)和一氧化氮合酶有共存。未见EM2能神经细胞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共存。根据以上结果我们认为,在大鼠结肠粘膜下从内有EM2能神经细胞分布,这些神经细胞同多种神经递质有共存。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化学神经解剖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军平,焦旭文,张莲香,何仲义.内吗啡肽2在大鼠结肠黏膜下丛的神经解剖学化学特性[C].中国解剖学会2015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5

[2].李军平,高昌俊,吕伯昌,张婷,马江波.内吗啡肽2能神经元在大鼠结肠粘膜下层的分布和神经解剖学化学特性[C].中国解剖学会2011年年会论文文摘汇编.2011

[3].王劼,赵忠球,潘艳春,彭裕文,刘才栋.根性痛发病机理的化学神经解剖学研究[C].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2002

[4].刘能保,廖敏,张敏海.慢性捆绑应激损伤大鼠学习和记忆的免疫组织化学和神经解剖学研究[C].解剖学杂志——中国解剖学会2002年年会文摘汇编.2002

[5].吴馥梅.一个新型的分支学科——化学神经解剖学[J].现代特殊教育.2001

[6].葛煦,饶志仁,杨志军.猫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9

[7].杨志军,饶志仁,陈良为,邱建勇.猴及人胎儿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J].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1998

[8].刘少君.哺乳动物垂体后叶比较化学神经解剖学 Ⅱ.NT和CCK免疫阳性神经纤维在猴、狗、大鼠垂体后叶的比较分布[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8

[9].刘少君.哺乳动物垂体后叶比较化学神经解剖学Ⅰ.P物质免疫反应神经纤维在人、猴、狗、猫及大鼠垂体后叶的分布比较[J].神经解剖学杂志.1998

[10].何扬举.大鼠延髓内脏带的化学神经解剖学[J].第四军医大学学报.1997

论文知识图

HRP注射例CE13、CE25、CE31、CE56注射...受体的结构结肠肠肌丛神经元内EM2(A)、ChAT(...科技普及推广自治区第六届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认知神经科学发展的四个层次网状结构中的共标记脑区A:蓝斑;B:中...

标签:;  ;  ;  ;  ;  ;  ;  

化学神经解剖学论文_李军平,焦旭文,张莲香,何仲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