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缺氧综合实验的改革初探(论文文献综述)
饶玉良,严钰锋[1](2021)在《课程思政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缺氧”教学中的探讨》文中指出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三全育人纵深发展的关键环节。本文根据以缺氧实验为例探讨了医学功能学科实验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改革教学实施模式,将爱国精神、民族情怀、职业道德、科学素养和敬畏生命等思政元素融入教学环节,潜移默化、润物无声,达到思政育人的目的。
张扬[2](2021)在《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砷是一种持久性污染物,具有活跃的化学性质和极强的生物蓄积性,因其赋存形态多变且环境毒理性强而被广泛关注。湖泊砷污染是当前最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其污染来源、生物毒理与富集、生态响应和环境影响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水体中砷的循环、转化过程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沉积物中砷的赋存体系与迁移释放机制仍存在争议,微生物所参与的生物化学作用尚不明确,理论体系有待完善。阳宗海作为典型的深水高原湖泊之一,是流域数万居民的主要用水源,砷污染事件对湖泊功能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而且实施絮凝修复后湖泊是否产生新的环境问题有待深入研究。为了解决湖泊用水安全和生态环境问题,本研究选取阳宗海沉积物及湖水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水质参数、粒度、碳酸盐、有机质、总砷、离子、重金属元素、亚砷酸盐和砷酸盐的含量、e DNA等指标,通过210Pb-137Cs测年建立了可靠的年代序列,探讨了砷的分布、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重建了湖泊污染历史,总结了二次污染和砷滞留的原因,评估了砷污染对生态造成的影响,讨论了应急措施、环境变化对湖泊自然演化与沉积过程的影响,提出了砷在沉积物水界面的迁移、沉积平衡,总结了微生物参与其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研究结果为解决湖泊当前存在的水安全问题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数据基础,同时完善和补充了砷释放与迁移污染的过程和机制。论文研究结果与主要结论如下:1)查明了阳宗海水体砷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表层水体总砷含量低于底层水体,夏季水体中总砷含量明显低于冬季。夏季阳宗海砷的浓度由表层28.03μg/L增加至底层48.85μg/L,冬季,由表层的48.63μg/L增加至底层的55.35μg/L。夏季水体砷含量差异小,冬季呈现出南部略高于北部、湖岸高于湖心的趋势。砷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湖泊水化学和内源循环的影响。2)确定了阳宗海表层沉积物砷的含量及空间分布特征。总砷含量呈现点源污染和“深度控制”的分布规律。表层沉积物中砷的含量在45.69-334.67 mg/kg之间。在湖滨南岸至湖盆一块区域出现了异常高值高达297-334.67 mg/kg,南部湖盆的在137.41-223.97 mg/kg之间,湖盆中部为89.75-113.42 mg/kg,湖盆北部为45.69-77.62 mg/kg,相同湖区内深水区的表层沉积物中砷含量低于浅水区。砷含量的空间性差异受湖泊地形、沉积物地球化学背景和污染源的共同影响。3)明晰了阳宗海沉积物记录中砷的垂直变化特征。阳宗海沉积物岩芯记录中总砷含量先后呈现缓慢增加、快速增加、波动起伏、快速回落、保持平稳的趋势。总砷含量从35.44 mg/kg增加至281.17 mg/kg,后波动下降至82.35 mg/kg。PCA主成分分析显示,砷的沉积过程经历了区域-自然、流域-自然、流域-非自然、非自然状态四个阶段。砷的时空变化规律主要受人类活动与气候变化的影响。(4)揭示了阳宗海微生物群落对砷转化的影响。阳宗海不同湖区和沉积阶段内微生物群落存在差异。阳宗海沉积物中最占优势的细菌门类始终是变形杆菌(Proteobacteria),相对丰度的平均值为22.2%。厚壁菌(Firmicutes)、酸杆菌(Acidbacteria)、螺旋体(Spirochaetes)、疣微菌(Verrucomicrobia)、浮霉菌(Planctomycetes)、拟杆菌(Bacteroidetes)的相对丰度在1.5-4.2%、2.4-4.2%、1.1-4.6%、3.4-8.2%、1.1-7.7%、2.1-5.6%之间。沉积物中的微生物与环境因子存在响应关系,微生物对砷迁移、转化是有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受应急措施和环境变化的双重影响,阳宗海当前水化学环境异常,水体含氧量低、透明度下降,并伴有酸化的趋势。表层沉积物中富集大量有机质,同时沉积物砷污染危害与风险要明显高于水体砷污染,存在较大的生态隐患。水—沉积物界面的沉积与释放过程是砷滞留于阳宗海水体中的原因,当前存在三种不同的迁移、释放机制,即As-HFO的还原水解、As-Fe S的氧化分解及离子竞争。湖泊砷污染出现于上个世纪90年代,通过区域搬运的风化矿物是污染物的主要赋存形态,2000年后转变为流域三废输入,2009年后污染物通过絮凝沉降的方式进入到沉积物中,当前沉积物更多地反映了湖泊自身的内源循环,而非环境背景和流域状况等外源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环境的改变导致阳宗海砷的迁移途径发生了三次转变,当前的沉积“伪平衡”现象是As-HFO和As-Fe S体系之间的平衡状态。当前沉积物中Agrobacterium、Desulfovibrio等DARPs,将砷酸盐作为电子受体,其异养代谢过程,直接导致砷酸盐被还原。Meiothermus作为HAOs,使用亚砷酸盐作用电子供体获取能量,导致亚砷酸盐被氧化,Bacillus、Shewanella作为ARMs,通过砷还原酶将砷酸盐还原为亚砷酸盐。
马剑峰,马韫韬,邹永新,魏欣冰,马湉,张尚立[3](2020)在《多措并举多学科参与共建技术创新医学实验教学平台》文中提出山东大学基础医学院在推行"基础、综合和创新实验教学相结合的实验课程体系"过程中,建设了一批综合性和创新性实验项目。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综合性、创新性实验项目的开展,发现部分实验技术已远远跟不上实验教学改革的步伐,以基础医学院机能实验教学平台为骨干,药理学、病理生理学、生理学以及遗传发育与细胞生物学实验室部分老师共同参与,多措并举对医学基础实验教学方法和技术进行了创新性改革,构建了一个全新的、资源丰富与共享的、互动的基础医学实验教学新平台。通过技术创新,不仅实验教学效果、教学质量、教学效益得到了显着提高,还在实验室形成了一支重视实验教学,热心实验教学改革的创新团队。
刘杨[4](2019)在《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文中提出教育部要求把核心素养体系作为研究学业质量标准、修订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依据,是继2001年高中课程改革后又一次对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重大变革。为使核心素养在生物学课程中得以落实,彰显生物学学科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中的独特育人价值,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应运而生。但是,学科核心素养具有宏观性、系统性与复杂性,初中一线生物学教师尚存在些许误读,在教学改革热情中还掺杂着几许疑惑。另外,能否有效开展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直接关系到基于核心素养的教育改革的成效。鉴于此,本研究基于现象图析学理论、项目反应理论,综合运用质性研究和量化分析,采用“理论构建——实证测评——对策建议”的研究路径从四个方面开展研究:第一,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的构建。首先,运用内容分析法对相关文献、初中一线优秀生物学教师的半结构式访谈材料进行质性分析,初步确定组成要素和结构维度;其次,运用德尔菲法咨询生物学教育专家对维度和要素的审阅意见;最后,以双重互证的形式构建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该结构包括五个维度及其隶属的36个组成要素,五个维度分别是生物学知识内化、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命科学态度。它们具有各自的功能与作用,但彼此之间也相互联系、互为整体。第二,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基于构建的结构,运用层次分析法明晰各因素之间的隶属关系,并通过计算各判断矩阵的特征向量W和最大特征根λmax对每个指标的权重进行赋值,构建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五个维度的权重由高到低依次为:生命科学态度>生命科学思维>生命科学实践>生物学原理应用>生物学知识内化。测评指标体系的构建能清晰地区别开各个指标的重要性,明确各个要素之间的关系。第三,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基于测评指标体系,结合初中生物学大概念,采用先进的国际通用研发程序,开发了包括试卷、量表、问卷在内的测评工具,并依次采用Rasch模型分析、项目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验证得知评价工具具有较高的信效度。然后,使用正式版的测评工具对1308名八年级学生进行了测评,使用SPSS 24.0、Winsteps 3.72.3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处理分析,并采用Bookmark法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等级水平划分。结果显示:(1)根据学生试卷测评结果,可将学生分为4个水平,从水平Ⅰ到水平Ⅳ素养水平逐渐提升,在Ⅱ水平的学生占比最高;(2)量表测评结果显示,学生“生命科学态度”分数呈现偏正态分布,较高分数区间的学生人数最多;(3)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与试卷测评表现呈正相关关系,即随着水平等级的提升,学生的量表测评表现也越好。第四,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相关因素的揭示与探讨。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收集学校、家庭、教师及学生四方面的背景信息,对学生的测评结果进行差异性检验,揭示各因素对学生的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影响情况,为生物学教育的决策提供事实依据。结果显示:(1)学生因素中,女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男生;无留级现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留级生;非住校生的素养水平显着优于住校生;参加课外辅导课程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高于未参加者。(2)教师因素中,女性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低教龄教师、高学历教师、专业对口的教师教授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教授班级数量越少的教师所带的学生的素养水平越高;教研活动频次过多过少均不利于学生素养水平的提高。(3)家庭因素中,家庭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与父母一起居住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留守(或随迁)儿童的素养水平显着较低;家中学习资源丰富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家人对孩子学习的参与度的提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4)学校因素中,城市学校的学生、私立学校的学生的素养水平显着较高;随着学校学习资源丰富度的增高,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最佳班级规模的确定需要考虑多种因素;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对学生的素养具有显着的正向影响;随着学校安全性的增强,学生的素养水平会显着提升。本研究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结构模型、测评指标体系、评价工具、素养评价结果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讨论,并从国家宏观调控、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以及教师专业发展四个视角进行了学理性分析,以探寻提升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水平的有效对策。
陈立湘[5](2019)在《类Fenton-A/O联合工艺处理电镀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近现代工业化的发展,电镀技术也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之中,但随之产生的废水排放量也急剧上升,电镀废水也因其成分复杂、毒性强、可生化性差、排放量大等特点被列为三大工业污染之一。现阶段电镀企业的废水排放监测大都只针对其中的重金属,而忽视了电镀废水中有机物污染带来的危害。因此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以及电镀废水排放新标准的实施,针对电镀有机废水的处理技术的升级已经成为一个急需解决的环境难题。由于电镀有机废水的可生化性差,单一的处理工艺无法使其出水达标,本文以深圳市某工业园电镀厂的实际除油废水为试验目标,探究了过硫酸盐预氧化+生物处理组合工艺对废水中有机物的去除效果。试验废水主要水质指标如下:pH值为13.213.6,SS浓度约12mg/L,COD浓度在9501150mg/L之间,B/C为0.200.22。本文首先研究了硫酸亚铁活化过硫酸盐产生具有强氧化性的SO4-·对废水的预处理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单独投加亚铁和单独投加过硫酸盐对废水的处理效果较差,而Fe2+-Na2S2O8体系在废水pH值为7.0,S2O82-投加量4g/L,n(Fe2+):n(S2O82-)等于1.0时反应20min,废水COD浓度降低到了310mg/L左右,可生化性也从原水的0.21提高到0.40。为了提高活化剂和氧化剂的利用效率以及解决亚铁活化所带来的阴离子问题,继而采用零价铁作为间接提供活化分子亚铁的铁源,在常温下研究了过硫酸盐投加量、零价铁投加量、初始pH值以及时间等因素对废水处理效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预处理效果随着零价铁的投加量的增加呈先提升后下降的趋势,Fe0-Na2S2O8体系中零价铁投加量为0.8g/L时,反应60min后废水的COD去除率约65%,可生化性提升至0.37,满足后续生物处理的基本要求。综合考虑两种活化方式的处理效果、经济性及利用率,选取零价铁活化过硫酸盐作为后续生物处理的预处理方法。运用A/O生物反应器处理预处理后废水时得到最佳运行条件如下:水力停留时间为9h,硝化液回流比为200%,溶解氧控制在24mg/L,在此运行条件下,A/O生物反应器最终出水COD浓度、总氮浓度分别为43.8mg/L、13.2mg/L,满足《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中表2对电镀废水排放的要求。
邱琪[6](2019)在《物化强化A/O生物过滤工艺处理市政污水二级出水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水资源短缺和水环境污染状况十分严峻,面临着用水量需求不断增加、水资源总量严重不足、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的多重压力。废水深度处理回用,不仅可减少污染物排放,还能大量节约水资源,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市政污水量大面广、污染程度轻、水质相对好、处理难度低、回收潜力巨大。然而,目前大多数城镇污水处理工艺尚无法满足处理出水直接回用的要求,因此,针对城市市政污水二级出水的资源化回用,研究开发技术先进、高效节能、流程简单、结构紧凑和占地面积小的市政污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工艺技术。基于此,本文拟在系统解析典型市政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水质特征的基础上,重点考察缺氧/好氧(A/O)生物过滤、高级氧化和高效膜分离等生化、物化处理单元技术对二级出水中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研究开发市政污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回用关键技术与工艺,以期为污水处理及其资源化研究发展提供技术参考。A/A/O、氧化沟是目前污水厂的主流工艺,生化处理出水水质明显高于A/O工艺,但三种工艺的二级出水水质存在着较大的共性特征。三种典型工艺二级出水的有机物主要以溶解态赋存,约占75%-85%,季节性变化不明显。二级出水B/C值均小于0.3,可生化性较差。A/A/O和氧化沟工艺二级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除个别天数外基本达到一级A标准,但是A/O工艺出水总氮和氨氮含量依然很高,水质状况较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问题,选取某A/O工艺二级出水作为后续试验用水。基于前述水质特征分析结果,市政污水二级处理出水的进一步净化应着重解决有机物、营养盐和出水浊度的控制问题。生物过滤技术具备生物氧化、过滤截留和生物絮凝等综合处理能力,可以作为市政二级出水深度处理回用工艺的核心单元。矿渣复合滤料对氨氮和磷都有着较好的吸附性能,适于作为A/O生物滤池滤料来处理污水。采用人工配水+自然挂膜的方式,按照单池好氧挂模,进而缺氧/好氧驯化的启动程序,在两个月内(55d)完成A/O生物过滤系统的挂膜启动工作,对市政污水二级出水的化学需氧量(COD)和氨氮的去除率分别稳定在60%和95%以上。在连续运行的典型稳态工况中,A/O生物过滤系统对化学需氧量、总有机碳、氨氮、总氮、总磷和浊度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1%、61.9%、96.9%、48.5%、41.03%和90%,出水平均COD、TOC、氨氮、总氮、总磷和浊度分别为23.27mg/L、1.52mg/L、1.49mg/L、12.67mg/L、1.97mg/L和1.3NTU。除总磷外的各项出水指标均优于一级A标准。先后考察了温度、消化液回流比等因素对A/O生物过滤反应器的有机物处理效果,当进水温度由25℃降至5℃时,处理工艺系统对COD的平均去除率由63.58%锐减至33.97%,下降了将近30%;而当进水水温为15℃左右时,COD平均去除率还能维持在51.27%左右。温度对A/O生物过滤系统氨氮的去除效果影响很大,进水温度从25℃下降至15℃时,氨氮平均去除率从91%下降至83%。不过,即使是在5℃的低温下,该A/O生物过滤反应器对氨氮的去除效率仍然可以达到80%以上,出水氨氮平均浓度为3.37mg/L,远远低于一级A标准的限值。提高混合液回流比,对A/O生物过滤系统的COD、氨氮及总氮去除效果有明显强化作用。混合液回流比从100%上升到200%,COD、氨氮和总氮平均去除率分别提高了约30%、11%和15%。采用A/O生物过滤系统深度处理市政二级出水,可取得良好的有机物和氨氮去除效果,但对磷的去除效果不佳。如果采用合适的强化物化方法,完成对磷的去除,进一步提高市政污水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不仅可确保有机物去除达标,还有望改善反硝化碳源条件,进而提高总氮去除率。为此,又探讨了强化混凝、臭氧氧化、高铁酸盐氧化和平板陶瓷膜过滤等物化方法对市政污水二级出水的处理效果。对比了聚合氯化铝(PAC)、聚合硫酸铝(PAS)以及聚合硫酸铁(PFS)三种混凝剂,对市政污水二级出水的强化混凝效果。在弱碱性条件(pH=8)下,三种混凝剂可取得最佳有机物去除效果。PFS、PAC和PAS对COD的去除率分别为39.84%、35.25%和35.65%;最佳投量分别为120 mg/L、120mg/L和80 mg/L。臭氧可氧化有机物,在0-10mg/L范围内,臭氧投加量与有机物去除呈线性关系;继续增加臭氧投量,有机物去除率提升缓慢。臭氧对二级出水中UV254的去除效果较为明显,在0-10mg/L范围内,UV254去除率与臭氧投量呈正相关趋势;臭氧氧化可破坏大多数含不饱和双键结构的有机物,改善可生化性。在实验浓度范围内,臭氧氧化对水中氨氮和磷的去除效果有限。高铁酸钾氧化可以去除二级出水中有机物,可通过絮凝作用同步去除磷和浊度,还对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具有明显改善作用。但无法去除氨氮和总氮。平板陶瓷膜膜清水通量可达到552.9L/m2·h,次临界通量为220 L/m2·h。陶瓷膜对市政污水二级出水浊度去除效果良好,去除率基本稳定在93%-96%。根据前期二级出水水质分析和强化单元试验结果,针对市政污水二级出水深度处理,提出了―预氧化-A/O生物过滤-平板陶瓷膜‖组合工艺路线和关键参数。系统连续运行试验结果表明,组合工艺处理出水水质良好,满足市政杂用水(GB/T18920-2002)和景观环境用水(GB12941-1991)的水质标准要求。
冯儒[7](2018)在《空调准低温储粮技术在稻谷仓储中应用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稻谷在储藏过程中,受外界温度、储粮害虫和微生物等的影响,其品质不断变化。基于粮食自身是热的不良导体,通过储粮设施的外围结构传到进入到储粮仓库内,进而影响库内粮食温度变化,由于不同方位粮库的外围建筑受光照时间和强度不同,以及和粮食表面积的不同,在粮堆内部温度变化往往形成温度梯度。特别是在高温环境影响下,稻谷品质劣变速度加快。低温储粮被公认为一种绿色储粮技术,在粮食的储藏领域有着较为广泛的研究和应用。寻找一个既能实现低温储粮,又能效益最大化的途径,对于粮食加工企业有着重要意义。1、对比了同一年产的稻谷在不同的温度储藏条件下,稻谷温度、糊化特性、脂肪酸值和稻谷食味值的变化。从五月至九月下旬,定期检查实验仓和对照仓内稻谷温度的变化,检测稻谷糊化特性和脂肪酸值,对比不同时期不同储藏条件下的稻谷食味值。结果表明,在实验仓,稻谷的平均温度在20℃以内,处于一种准低温的储藏环境,而没有采用空调制冷的对照仓,仓库稻谷的平均温度较高,最高温度超过30℃,使稻谷处于高温环境,加快了稻谷品质劣变;在实验仓内稻谷的糊化特性和脂肪酸值变化程度较小,而对照仓内稻谷的糊化特性和脂肪酸值变动程度较大。2、在试验仓内,因稻谷的温度变化幅度较小,90天后稻谷的脂肪酸值从最初的13.1 KOHmg/100g变为13.8 KOHmg/100g。稻谷加工大米时,具有明显的米香味。但90天后对照仓内稻谷的脂肪酸值从最初的13.2 KOHmg/100g升至25 KOHmg/100g,按照国家稻谷储藏品质判定规则,已经处于轻度不宜储存的临界值。3、经过一个夏季高温,实验仓内的稻谷仍处于适宜储藏的状态,而对照仓内稻谷的品质已处于不适宜继续储藏的状态。实验仓内稻谷在加工成大米时有明显的米香味,煮饭时可闻到新米香味。经过准低温仓储的稻谷,在经过一个夏季高温后,大米的食味品质变化在5分以内,而对照仓内稻谷的食味值变化范围近10分,从食味品质角度看,已下降一个等级。
刘璐[8](2017)在《常驻高原官兵膳食健康评估及保障策略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的青藏高原地处西南边陲,与多个国家接壤,边境线长达4000多公里,仅和印度的争议领土面积就多达12万多平方公里,军事斗争准备的任务十分紧迫。高原部队肩负着防御外敌入侵,打击境内外三股势力的分裂和恐怖活动等保障国防安全与稳定的重要任务,是保障我国西南地区安全稳定的铁拳头。除了装备、技术以及训练之外,高原官兵的身体健康状况也是保障高原部队战斗力的必要条件之一。高原地区自然环境恶劣,低压、低氧、寒冷、干燥和强紫外线辐射等特殊环境因素可对人体的健康水平产生巨大危害,严重影响高原官兵的军事作业和作战能力。因此,明确高原环境对高原官兵健康状况和战斗力的影响,寻找有效的防护措施,对于提升高原环境下的卫勤保障能力,确保未来部队在高原地区做到“能打仗,打胜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除了习服锻炼和使用抗缺氧药物等方法外,科学的膳食营养结构对减轻高原反应、提高常驻高原官兵身体健康状况和维持长时间高效能的脑-体军事作业能力也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制定高原特殊环境下的膳食保障方案是目前常驻高原部队的迫切需求。当前我军尚无针对常驻高原部队的《军人营养素供给量》和《军人食物定量》标准,高原部队目前所用标准仍以平原标准为主,仅在能量的供给量方面有所提高。同时,我军也尚无针对常驻高原部队的作战口粮和营养补充剂。近几年我军根据高原部队的特殊需求,在抗缺氧野战食品和改善高原官兵认知能力和体能的营养补充剂的研发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所研发产品还不能满足高原不同作训任务、不同劳动强度下的营养素需求。随着高原军事斗争环境日益复杂和激烈,现有的膳食营养保障措施已经不能充分保障高原官兵的高效作战能力。常驻高原部队在执行膳食营养标准、维护官兵健康等方面也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在今天的战场上,优化军事人员的营养状况意味着提高军事人员在恶劣极端环境中的健康水平和作战能力,对于减少非战斗减员和赢得军事斗争胜利必不可少。因此,调查研究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现况,提出针对常驻高原部队的膳食营养保障措施的改进对策和建议,对提高战士高原环境适应能力,增强高原部队战斗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军事意义。研究目的及意义:当前有关我军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研究的空缺较大,本研究紧密结合高原特殊环境中部队的膳食营养保障需求,系统调查常驻高原部队官兵的膳食结构、营养水平、健康状况、脑-体军事作业能力、慢性高原病的发病情况,以期发现膳食营养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验室从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探讨验证补充营养素对维护、提高高原认知和体力作业能力的作用,为提高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能力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线索;在进一步系统分析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对策和建议,研究结果对提高官兵在极端环境下的健康水平和高原部队战斗力生成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研究内容:1.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运用横断面调查方法有针对性的进行现场调研。首先对多个海拔在3000米以上单位开展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了解高原官兵的膳食营养保障现状;其次对高原官兵身体健康状况及认知功能和体能进行调查,探讨高原环境对常驻官兵身体健康及认知和体能的影响;最后通过营养知识-态度-行为调查问卷,了解高原官兵的个人营养素养及其影响因素。2.针对高原环境下官兵认知功能和体能下降的特点,通过动物和细胞模型的实验干预研究,探讨膳食营养素对改善慢性缺氧认知和体力能力下降的保护效应及抗缺氧损伤的效应。3.结合现场调研和实验室研究结果,进一步采用专家咨询的方式建立我军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影响因素的综合评价体系,为优化高原膳食营养保障工作和提出保障对策建议提供依据。4.在文献回顾、现场调研、实验研究和专家咨询的基础上,针对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卫勤保障对策建议。主要结果与结论:1.高原现场调研(1)高原官兵膳食结构不合理,机体缺乏部分营养素,当前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尚未完全满足高原官兵机体对营养素的需求。(1)食物摄入种类及摄入量:A部禽蛋、牛奶、植物油以及B部的牛奶、植物油摄入量达到军标标准,但其余食物摄入量未达标,其中粮食、畜肉、禽肉、鱼虾、大豆、蔬菜、干菜、食用菌、蔗糖和水果的摄入A部分别为军标的39.9%、46.2%、6.0%、24.0%、5.4%、26.7%、13.5%、0%、1.3%和20.0%,B部分别为87.6%、56.1%、30.2%、13.5%、24.0%、68.5%、3.0%、20.0%、16.7%和16.0%;(2)营养素摄入种类和摄入量:三大产热营养素摄入:与军标相比,A部能量摄入不足(仅为70.7%),B部摄入达标;A部和B部的蛋白质产热比达标,其摄入量及优质蛋白摄入比例也均达到标准,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良好;A部和B部CHO产热比不足(分别仅为军标的52.7%和91.8%);B部脂肪产热比超标;维生素与矿物质摄入:与军标相比,A部钾、锌、镁、VD、VC、VB1和VB2摄入量不足(仅为军标的60%-80%),VA、VB6、叶酸和VB12摄入量严重不足(在军标的60%以下),其余营养素摄入充足(在军标的80%以上);B部VB2摄入不足,为军标的75%,钙、碘、VA、VD、VB6、叶酸、VB12摄入量严重不足,其余营养素摄入充足;(3)体格状况评价:与军标相比,84.5%的官兵身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为正常,97.7%的官兵上臂肌围为正常,体成分仪评估发现71.3%的官兵体脂率偏低;高原重度和中度劳动强度会减少脂肪含量和比例以及增加肌肉含量,重度劳动强度会增加基础代谢率;(4)血清蛋白、血脂和维生素检测结果:血清蛋白含量均在军标正常范围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异常率为72.9%,重度劳动强度官兵异常率最高;血中VA、VD、VB1和VB2达标率分别为100%、1.4%、81.9%和18.1%;(5)矿物元素检测结果:头发中锌和铁的充足率较低,分别为42.9%和26.2%,C部官兵(重度劳动强度)头发镁的充足率仅为7.7%,并显着低于A部和B部;官兵食欲降低,食物摄入量减少,是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高原低氧环境下的部分营养素代谢增加,更加剧了官兵机体中营养素的缺乏。通过调整膳食的烹调口味、加强膳食营养宣教和适当服用营养补充剂等方式增加营养素的供给,可维持官兵的军事作业能力。(2)高原官兵营养知识匮乏,营养行为缺乏正确引导,但营养态度积极,改变现有不良饮食习惯和学习营养知识的意愿强烈。高原官兵营养知识与营养行为密切相关,营养行为与机体蛋白质营养状况密切相关。因此,对高原官兵有针对性的进行营养宣教十分必要。(3)常驻高原官兵的慢性高原病症患病率较高,重度劳动强度加剧患病率的增高。高原官兵的慢性高原病症患病率主要表现在HAPC、高原衰退症、睡眠障碍、血脂异常以及心肌酶异常方面,严重影响官兵身体健康水平。其中重度劳动强度官兵的慢性高原病症(HAPC和血脂异常)患病率较高,重度劳动强度加剧了低氧环境对官兵身体健康的影响,增加了非战斗减员的发生风险。因此,定期体检,及时关注和监测高原官兵身体健康状况,制定更加科学的训练方案和提高重度劳动强度部队的膳食营养保障,对维护官兵的战斗力生成尤为重要。(4)高原低氧环境导致官兵的认知功能和体能下降,制约高原部队战斗力生成。认知检测研究发现,常驻高原官兵与平原官兵相比,其系列加减、视觉保留、记忆扫描、听数距广度、曲线吻合、数字筛选、心算、符号译码、动态目标追踪、听觉简单反应时和视觉选择反应时、空间位置记忆广度、动作稳定性等认知能力显着降低,表明高原官兵的认知效率和质量明显下降,导致完成军事作业任务的速度和精确性降低。体能检测发现,常驻高原官兵与平原官兵相比,其VO2max等体能指标降低,高原官兵的有氧劳动能力低于平原水平。军人的脑体作业能力高低是决定未来高原军事斗争胜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改善高原环境对军人认知和体能的影响,维护和提高高原官兵的脑力军事作业能力至关重要。2.膳食营养补充剂可提高耐缺氧能力和减轻缺氧损伤(1)研究结果显示,复合VB和鱼油可以显着缩短大鼠慢性缺氧后寻找目标平台的时间等认知指标,还可以显着改善大鼠慢性缺氧时的乳酸、乳酸与丙酮酸之比、H2O2以及GSH-Px等缺氧损伤指标,结果表明复合VB和鱼油可提高缺氧动物认知能力,并且对慢性缺氧后的运动疲劳有一定的缓解作用。提示两种膳食营养素可能对提高高原官兵的脑体作业能力有帮助,可作为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与食品研发的基础;(2)研究结果显示,丙酮酸钙和丙氨酸可以显着延长小鼠密闭缺氧耐受时间、亚硝酸钠中毒后存活时间、心肌缺氧后标准耐受时间及断头后张口动作持续时间;丙酮酸钠与丙氨酸剂量比例为1:4-1:16时具有协同抗缺氧效应,以上结果表明丙酮酸和丙氨酸可协同提高小鼠耐缺氧时间和减少细胞的缺氧损伤,下一步将在动物行为学实验中对其缺氧保护效应进行验证。3.我军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能力的提高仍受部分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我军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能力提高的主要因素有:保障中人员队伍的专业性和对保障计划的监督考评、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与食品研发的成果转化效率、高原不同劳动强度下的膳食营养保障标准的完善度、高原部队的食物品质及食谱制定、营养宣教、官兵食欲调节以及膳食-体格-生理生化-高原病症-军事作业能力联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我军高原膳食营养保障应重点关注以上七个方面并进行探索和改革。4.对策建议:(1)加强组织管理效能,确保保障计划落实:行政管理人员要提高对高原膳食营养保障的思想重视,并通过掌握部队膳食营养状况的真实性,保证引导的准确性;明确卫生与军需部门职责并增强部门间的有机结合,共同对计划的落实进行考评,形成长效监督和反馈机制。(2)完善高原膳食营养标准,加快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与食品研发:通过深入高原部队调研,为相关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细化高原部队膳食营养相关标准,提升保障的精准水平;对相关标准进行推广宣传,增加标准的可行性;加强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和食品的平台建设和利用;高原营养补充剂和食品的研发方向应以改善氧化应激、能量代谢、抗缺氧能力和预防急性高原病(acute mountain sickness,AMS)为主;加快高原营养相关科研成果的转化效率;优化现有的保障产品。(3)充分发挥高原部队卫生机构的指导和监督职能:卫生部门要形成膳食营养保障小组的组织架构,针对高原营养知识进行宣传,对炊事人员进行高原膳食营养的相关培训,对高原低氧有特异性的生理生化指标及作业能力进行检测,全面精准的监测官兵营养健康状况。(4)加强营养宣教,调整高原官兵饮食行为:增加主食摄入量,丰富副食品种;尤其防止VD、VB1和VB2等营养素的缺乏;增加浓厚口味食物的烹制以调整官兵食欲;提高食物运输储存能力及改善烹饪方式以减少营养素流失;适当服用营养补充剂;保证每日饮水量及杜绝饮酒。
谭福太[9](2013)在《秸秆建材燃烧特性及生命周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市的不断扩大,大片森林被砍伐用于个人家装和经济建设,林木资源正面临采伐殆尽的危险,该现状为我国秸秆建材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此外,秸秆建材以异氰酸酯为胶粘剂,固化后不产生游离甲醛,是很好的绿色环保材料,符合当前政府和民众对绿色产品的需求,成为家具和建筑行业的良好原料,因此,秸秆建材工业将成为我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本文以秸秆瓦、秸秆板材作为研究对象,利用热重试验台、管式炉烟气试验台、生命周期评价方法(LCA),对秸秆建材燃烧时的失重特性、动力学参数、排放情况及其生产各阶段的环境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并将秸秆建材的燃烧特性和环境影响评价与秸秆、一般建材作对比,为秸秆建材的综合评价及秸秆建材工业的环保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利用热重法对水稻秸秆、秸秆瓦和秸秆板在30℃/min加热速率,两种氧气浓度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研究。氧气浓度对水稻秸秆、秸秆瓦和秸秆板的着火温度的影响较不明显,但会对样品残余重量有较大的影响,氧气浓度的提高有助于燃烧更完全。样品最大燃烧速率对应的温度从高到低的排序为:秸秆板>秸秆瓦>水稻秸秆,样品最大燃烧速率从高到低的排序都为:水稻秸秆>秸秆瓦>秸秆板。两种秸秆建材都比水稻秸秆更难燃烧。秸秆板的着火温度比水稻秸秆、秸秆瓦和未经阻燃处理的木材的着火温度要高,更难着火。秸秆板的着火时间超过10min,且同在20vol%氧气浓度气氛下,秸秆板的着火时间比相同条件下秸秆原料的着火时间迟约3min左右,根据火灾发生最初的5到10分钟的最佳时间判断,秸秆板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利用热重法对秸秆瓦、三夹板、石棉吸声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和PVC板在纯氮气和空气气氛中以10℃/min、20℃/min和30℃/min为加热速率进行热解、燃烧失重特性研究。在升温速率为20℃/min空气中燃烧时,秸秆瓦的失重曲线与PVC板最为相似。最大失重速率从大到小依次为:三夹板>秸秆瓦>PVC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石棉吸声板;最大失重速率对应温度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棉吸声板>三夹板>秸秆瓦>PVC板>矿棉天花板>普通石膏板;固体残留量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棉吸声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PVC板>秸秆瓦>三夹板。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值从大到小依次为:三夹板>秸秆瓦>PVC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石棉吸声板。秸秆瓦的综合燃烧特性指数值与PVC板和普通石膏板处于同一数量级,而与三夹板、矿棉天花板和石棉吸声板相差较大。对三夹板、普通石膏板、PVC板和秸秆瓦来说,升温速率的增加会明显导致TG曲线有向右(高温方向)移动,最大失重速率也有所增加,并且升温速率对着火时间和综合燃烧特性指数的影响较大。当升温速率为10℃/min和20℃/min,秸秆瓦在10分钟前不会着火。结合失重规律,利用一级分阶段反应模型对秸秆瓦和五种一般建材的动力学参数进行了计算。在20℃/min升温速率的空气气氛下燃烧时,活化能从大到小依次为:石棉吸声板>普通石膏板>矿棉天花板>三夹板。而秸秆瓦和PVC板的三个反应过程的活化能相差较大,第二个反应过程的活化能最小。秸秆瓦的前两个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比PVC板小,第三个反应过程的动力学参数比PVC板略大。氧气浓度的提高,使秸秆瓦的每一个反应活化能略微变小,说明氧气浓度的提高对反应的进行有一定促进作用。在管式炉-烟气分析实验台上对水稻秸秆和秸秆瓦在三种氧气浓度、五种温度下的气体污染物排放进行了研究。温度对秸秆和秸秆瓦的CO2的排放浓度峰值的影响较小,CO2的排放浓度峰值会随着燃烧气氛中的氧气浓度下降而略有上升。CO、NOx和SO2排放物浓度的峰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与气氛中氧气浓度、物料、排放物种类有关。只有在高温段,水稻秸秆和秸秆瓦CO的排放浓度峰值才会随氧气浓度的降低而上升,燃烧恶化。同一温度下,秸秆和秸秆瓦NOx的排放浓度峰值随氧气浓度的下降而下降。低温段秸秆和秸秆瓦SO2的排放浓度峰值在空气气氛下最大,而高温段秸秆和秸秆瓦SO2的排放浓度峰值在极度缺氧气氛下最大。在同一燃烧气氛下,秸秆瓦粉末的CO2排放浓度比水稻秸秆粉末略小,NOx排放浓度比水稻秸秆要小,但CO和SO2排放浓度比秸秆瓦要高。利用LCA手段对某年产5万m3秸秆人造板的生产项目进行定性、定量的评价分析,得如下结论:秸秆人造板项目每生产1m3的秸秆人造板需消耗212.58kg标煤和0.16kg油,总资源耗竭系数2.18mPR90,总能耗为6228.56MJ,总环境影响潜值为15.03PET2010,此项目整个生命周期中主要消费的能源是煤炭,对酸化的不利影响最大,对粉尘和富营养的不利影响次之,对光化学臭氧合成的影响几乎可忽略,而对全球变暖的影响是有益的。
范明[10](2011)在《生理学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一、引言"十一五"期间,中国生理学有了历史上从未经历的飞速发展,形成了多专业领域百花齐放的局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和科技政策的保障"十一五"期间,国家科技投入的增加有目共睹,这对传统学科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生理学科已经走出求生存的阶段,步入求发展的境界。特别要提到的是在科技政策的保障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保证学科的均衡发展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在生理学科方面给予了政策性支持。项目获准率高于大部分生命科学的其他学科。
二、缺氧综合实验的改革初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缺氧综合实验的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1)课程思政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缺氧”教学中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课程思政融入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的意义 |
1.1 医学功能学科实验概况 |
1.2 缺氧实验 |
1.2.1 缺氧实验基本原理 |
1.2.2 缺氧实验的教学目标 |
2 课程思政案例有机融入缺氧实验 |
2.1 低张性缺氧 |
2.1.1 中国机长 |
2.2.2攀登者 |
2.2 血液性缺氧 |
2.2.1 一氧化碳中毒(煤气中毒) |
2.2.2 亚硝酸盐中毒 |
2.3 组织性缺氧 |
2.4 年龄因素对于缺氧耐受性的影响 |
2.5 辩证思考低氧的好处和临床用途 |
2.6 新冠确诊患者供氧有效保障 |
3 课程思政推动教学方法改革 |
3.1 预习环节 |
3.2 讲解环节 |
3.3 实验环节 |
3.4 报告环节 |
4 结语 |
(2)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砷的基本性质和赋存形态 |
1.1.2 砷的毒理、毒性 |
1.1.3 砷污染来源 |
1.1.4 砷的迁移与赋存特征 |
1.2 水体砷污染研究进展 |
1.2.1 湖泊砷污染 |
1.2.2 砷的转化与释放 |
1.2.3 砷循环与迁移机制 |
1.2.4 阳宗海湖泊及污染研究 |
1.3 选题意义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的 |
1.3.2 主要创新点 |
1.3.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1.1 地理位置及气候状况 |
2.1.2 土地利用及植被状况 |
2.1.3 流域水文及侵蚀状况 |
2.1.4 社会经济状况 |
2.2 流域环境污染现状 |
2.3.1 水环境污染 |
2.3.2 砷污染事件 |
第3章 阳宗海水化学与砷的迁移释放 |
3.1 水样采集与检测方法 |
3.1.1 样品采集与预处理 |
3.1.2 样品分析测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水文特征 |
3.2.3 水化学环境 |
3.2.3.1 离子含量 |
3.2.3.2 离子组分 |
3.2.3.3 砷的变化规律 |
3.3 讨论 |
3.3.1 水体砷滞留现象及原因 |
3.3.2 絮凝吸附HFO体系下砷的迁移释放机制 |
3.4 小结 |
第4章 阳宗海砷的沉积特征与其循环平衡 |
4.1 表层沉积物采集与检测方法 |
4.1.1 沉积物样品提取 |
4.1.2 元素含量 |
4.1.3 粒径组分 |
4.1.4 有机质 |
4.2 数据分析及评估方法 |
4.2.1 重金属污染负荷指数PLI(Pollution Load Index) |
4.2.2 沉积物质量基准(SQGs) |
4.2.3 潜在生态风险指数(RI)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表层沉积物砷的分布特征 |
4.3.2 沉积环境 |
4.3.3 沉积物污染类型与污染等级 |
4.3.4 生物致毒性与生态危害风险评估结果 |
4.3.5 污染来源分析 |
4.4 讨论 |
4.4.1 氯化铁絮凝吸附法的生态环境风险 |
4.4.2 As-Fe S和 As-HFO迁移平衡和影响因素 |
4.5 小结 |
第5章 沉积物记录的阳宗海砷污染历史 |
5.1 岩芯提取与分析方法 |
5.1.1 样品采集与保存 |
5.1.2 样品预处理 |
5.2 样品分析 |
5.2.1 元素定量检测 |
5.2.2 元素扫描 |
5.2.3 ~(210)Pb和~(137)Cs年代学分析 |
5.2.4 数据处理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XRF微区扫描结果 |
5.3.2 高分辨率年代序列的建立 |
5.3.3 钻孔沉积物各代用指标垂向变化特征 |
5.3.4 有机质、粒度和碳酸盐 |
5.3.5 富集因子及主成分分析结果 |
5.4 讨论 |
5.4.1 阳宗海的环境变化过程 |
5.4.2 阳宗海污染历史 |
5.4.3 砷的沉积“伪平衡”状态 |
5.5 小结 |
第6章 阳宗海微生物的环境响应与涉砷影响 |
6.1 准备材料与提取方法 |
6.1.1 实验设备与及试剂配备 |
6.1.2 总DNA提取 |
6.2 16srDNA测序和分析方法 |
6.2.1 PCR扩增DNA序列 |
6.2.2 凝胶电泳分离与生物分析 |
6.2.3 数据处理与分析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微生物群落的变化特征 |
6.3.2 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 |
6.4 讨论 |
6.4.1 微生物的环境响应与影响 |
6.4.2 砷迁移机制中的生物地球化学作用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论文主要结论 |
7.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3)多措并举多学科参与共建技术创新医学实验教学平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建设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基本思路 |
2 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主要内容 |
2.1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初探 |
2.2 基础医学实验教学平台实验技术的创新性 |
3 医学实验教学平台的成效 |
4 结语 |
(4)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际教育高度关注学生素养的评价 |
1.1.2 核心素养的有效测评直接关系到我国新课改的成效 |
1.1.3 教育评价已逐渐由知识的评价转向素养的测评 |
1.1.4 监测性评价可以科学地测评出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
1.1.5 现行测评工具对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缺乏针对性 |
1.1.6 初中阶段即将毕业的学生是测评的主要对象 |
1.2 研究主题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素养 |
2.1.1 概念梳理 |
2.1.2 研究缘起 |
2.1.3 框架体系 |
2.2 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1 概念梳理 |
2.2.2 生命观念 |
2.2.3 科学思维 |
2.2.4 科学探究 |
2.2.5 社会责任 |
2.3 素养的测评 |
2.3.1 概念梳理 |
2.3.2 测评的目标取向 |
2.3.3 科学素养测评框架 |
2.3.4 相关因素问卷设计 |
2.3.5 测评试题的研制 |
2.3.6 评分理念 |
2.3.7 评价结果等级的划定 |
第3章 理论基础与整体研究设计 |
3.1 理论基础 |
3.1.1 现象图析学理论 |
3.1.2 项目反应理论 |
3.2 研究内容 |
3.3 研究方法 |
3.4 研究思路 |
3.5 研究对象 |
3.6 创新之处 |
第4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
4.1 问题提出 |
4.2 研究方法与步骤 |
4.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编码信度分析 |
4.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出现频次分析 |
4.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组成要素的聚类结果分析 |
4.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维度及要素的科学性分析 |
4.3.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说明 |
4.3.6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模型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5.1 问题提出 |
5.2 研究设计 |
5.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5.3.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各级评价指标 |
5.3.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层次结构 |
5.3.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判断矩阵 |
5.3.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指标的权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工具 |
6.1 问题提出 |
6.2 研究设计 |
6.3 研究结果与分析 |
6.3.1 评价试卷 |
6.3.2 测评量表 |
6.3.3 调查问卷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及相关因素 |
7.1 测评的组织与实施 |
7.2 测评工具质量特征 |
7.2.1 试卷的质量特征 |
7.2.2 量表的质量特征 |
7.2.3 问卷的质量特征 |
7.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分析 |
7.3.1 学生试卷测评成绩分析 |
7.3.2 学生量表测评成绩分析 |
7.3.3 学生试卷成绩与量表成绩之间的相关性 |
7.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分析 |
7.4.1 学生因素的分析 |
7.4.2 教师因素的分析 |
7.4.3 家庭因素的分析 |
7.4.4 学校因素的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1.1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结构 |
8.1.2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指标体系 |
8.1.3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评价工具 |
8.1.4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结果 |
8.1.5 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相关因素 |
8.2 研究建议 |
8.2.1 国家宏观调控 |
8.2.2 家庭教育 |
8.2.3 学校教育 |
8.2.4 教师专业发展 |
8.3 启示 |
8.3.1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再理解的启示 |
8.3.2 对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评价的启示 |
8.3.3 对初中生物学教学的启示 |
8.4 局限 |
8.4.1 研究自身的局限 |
8.4.2 研究样本的局限 |
8.5 展望 |
8.5.1 扩大研究范围 |
8.5.2 推广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5)类Fenton-A/O联合工艺处理电镀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镀废水中有机物的来源 |
1.2.1 电镀前处理工艺阶段 |
1.2.2 电镀工艺阶段 |
1.2.3 电镀后处理工艺阶段 |
1.3 电镀废水处理的现状 |
1.4 有机废水的处理方法 |
1.4.1 强化混凝法 |
1.4.2 吸附法 |
1.4.3 微电解法 |
1.4.4 Fenton氧化法 |
1.4.5 臭氧氧化法 |
1.4.6 过硫酸盐氧化法 |
1.4.7 生化处理方法 |
1.5 缺氧/好氧(A/O)工艺 |
1.5.1 A/O工艺简介及产生 |
1.5.2 A/O工艺的应用 |
1.6 课题来源、意义及研究内容 |
1.6.1 课题的来源及意义 |
1.6.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试验原水来源及其基本水质 |
2.1.2 A/O装置中的活性污泥 |
2.2 试验所用仪器和化学药剂 |
2.2.1 试验所用主要仪器 |
2.2.2 试验所用化学药剂 |
2.3 试验装置 |
2.4 主要分析项目及方法 |
2.4.1 MLSS的测定 |
2.4.2 COD的测定 |
2.4.3 BOD5的测定 |
2.5 数据处理 |
第3章 亚铁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除油废水有机物的研究 |
3.1 试验方法 |
3.2 不同体系对废水水样的处理效果 |
3.3 S_2O_8~(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 Fe~(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5 废水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Fe~0活化过硫酸盐处理除油废水有机物的研究 |
4.1 S_2O_8~(2-)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2 零价铁投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3 废水pH值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4 反应时间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4.5 反应稳定性试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A/O生物反应器的运行试验 |
5.1 试验步骤 |
5.2 A/O生物反应器的启动 |
5.2.1 启动阶段pH值的变化 |
5.2.2 启动阶段COD的变化 |
5.2.3 启动阶段TN的变化 |
5.3 预处理出水对系统的驯化 |
5.3.1 驯化阶段pH值的变化 |
5.3.2 驯化阶段COD的变化 |
5.3.3 驯化阶段TN的变化 |
5.4 处理效果的影响因素试验 |
5.4.1 水力停留时间的影响 |
5.4.2 硝化液回流比的影响 |
5.4.3 溶解氧的影响 |
5.4.4 温度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建议 |
结论 |
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物化强化A/O生物过滤工艺处理市政污水二级出水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1.1 水资源与水环境 |
1.1.2 废水处理及其发展 |
1.1.3 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1.2 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与回用的发展及现状 |
1.2.2 我国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及回用现状 |
1.3 我国市政污水深度处理回用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1 民众的环境意识与接受程度 |
1.3.2 社会发展理念与政策保障措施 |
1.3.3 科技创新发展与技术局限性 |
1.4 市政污水深度处理主要工艺与技术 |
1.4.1 强化混凝 |
1.4.2 高效吸附 |
1.4.3 生物过滤 |
1.4.4 化学氧化 |
1.4.5 膜分离 |
1.5 课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技术路线 |
2 市政污水二级处理出水水质特征分析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试验用水 |
2.2.2 试验仪器及试剂 |
2.2.3 水质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种工艺二级出水常规指标特征分析 |
2.3.2 三种工艺二级出水的有机物赋存状态 |
2.3.3 三种工艺二级出水的紫外吸收特征 |
2.3.4 三种工艺二级出水的可生化性 |
2.3.5 三种工艺二级出水的氮元素分布状况 |
2.3.6 三种工艺二级出水的重金属元素 |
2.4 小结 |
3 A/O生物过滤处理市政污水二级出水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试验用水 |
3.2.2 试验装置 |
3.2.3 试验分析方法 |
3.2.4 试验仪器及试剂 |
3.2.5 滤料性能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滤料性能分析与选择 |
3.3.2 A/O生物过滤系统的挂膜启动 |
3.3.3 A/O生物过滤系统的稳态运行效果 |
3.3.4 影响A/O生物过滤系统水处理效果的主要因素 |
3.4 小结 |
4 强化物化法处理市政污水二级出水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试验用水与分析方法 |
4.2.2 强化混凝法 |
4.2.3 臭氧氧化法 |
4.2.4 高铁酸钾氧化法 |
4.2.5 平板陶瓷膜过滤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强化混凝的强化处理效果 |
4.3.2 臭氧氧化的强化处理效果 |
4.3.3 高铁酸钾氧化的强化处理效果 |
4.3.4 平板陶瓷膜直接过滤的处理效果 |
4.4 小结 |
5 预氧化-A/O生物过滤-陶瓷膜工艺处理市政污水二级出水 |
5.1 引言 |
5.2 组合工艺单元及运行 |
5.2.1 工艺组成与试验装置 |
5.2.2 试验用水与分析方法 |
5.2.3 工艺系统运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工艺总体运行效果 |
5.3.2 工艺单元的污染物去除效果分析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空调准低温储粮技术在稻谷仓储中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稻谷 |
2 稻谷的物理性质 |
2.1 稻谷的流散特性 |
2.2 稻谷的热特性 |
2.3 稻谷的吸附性 |
3 稻谷安全储藏的影响因素 |
3.1 储粮微生物对储粮的影响 |
3.2 储粮害虫对储粮的影响 |
4 稻谷仓储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
4.1 常温储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4.2 低温储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4.3 气调储粮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5.1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 |
5.2 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低温储粮对稻谷温度变化的研究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1.2 试验场所 |
2.1.3 实验方案 |
2.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粮面第一层粮温变化情况 |
2.2.2 第二层粮食温度变化情况 |
2.2.3 第三层粮食温度变化情况 |
2.2.4 第四层适量温度变化情况 |
2.2.5 整仓平均温度变化情况 |
2.2.6 仓内廒间温度变化情况 |
2.3 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低温储粮对稻谷品质变化的研究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3.1.2 实验设计与方法 |
3.1.3 实验设计 |
3.1.4 测定指标与方法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空调准低温储藏对稻谷脂肪酸值变化的影响 |
3.2.2 空调准低温储藏对稻谷糊化特性变化的影响 |
3.2.3 空调准低温储藏对大米食味值变化的影响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常驻高原官兵膳食健康评估及保障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
英文摘要 |
中文摘要 |
第一部分 前言 |
1.1 课题来源及相关概念界定 |
1.2 研究背景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
1.5 技术路线 |
第二部分 常驻高原官兵膳食营养、身体健康以及脑-体军事作业能力的现况调查 |
2.1 概述 |
2.2 高原部队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 |
2.3 高原官兵个人营养素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
2.4 高原官兵身体健康水平以及认知能力和体能状况调查 |
2.5 小结 |
第三部分 几种膳食营养素改善慢性缺氧认知和体能的实验研究 |
3.1 复合VB和鱼油对缺氧环境下认知功能的影响 |
3.2 复合VB和鱼油对缺氧环境下体能的影响 |
3.3 丙酮酸和丙氨酸提高抗缺氧能力的实验研究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部分 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能力的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体系构建 |
4.1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体系的初步建立 |
4.2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的筛选 |
4.3 影响因素综合评价指标的权重估计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部分 常驻高原部队膳食营养保障对策建议 |
5.1 在组织管理层面,要发挥组织的引导作用和加强保障计划的落实 |
5.2 在基础研发层面,要完善高原膳食营养标准和加快高原特需营养补充剂与食品研发 |
5.3 在卫生监督和指导方面,要充分发挥高原部队卫生机构的相关职能 |
5.4 在个人营养素养方面,要加强对高原官兵的营养宣教和调整官兵饮食行为 |
5.5 小结 |
第六部分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文献综述 高原低氧环境下营养素摄入量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秸秆建材燃烧特性及生命周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意义 |
1.1.3. 发展秸秆板材的意义 |
1.2.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1.2.1.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技术分类 |
1.2.2.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存在的问题 |
1.2.3. 秸秆资源综合利用的前景 |
1.3. 秸秆在建材行业的利用现状和发展空间 |
1.3.1. 秸秆作为建材原料的优点 |
1.3.2. 秸秆建材的特点与建筑功能 |
1.3.3. 秸秆建材的分类 |
1.3.4. 秸秆建材利用存在的问题 |
1.3.5. 秸秆建材应用前景 |
1.4. 国内外秸秆与秸秆建材研究现状综述 |
1.4.1. 国外秸秆与秸秆建材研究现状综述 |
1.4.2. 国内秸秆与秸秆建材研究现状综述 |
1.5. 本文的研究基础和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的研究基础及课题来源 |
1.5.2. 本文的主要工作 |
第二章 秸秆及秸秆阻燃建材的燃烧特性研究 |
2.1. 热重法简介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样品 |
2.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2.2.3. 实验装置 |
2.2.4. 实验条件 |
2.2.5. 炉内气氛 |
2.3. 失重实验结果与分析 |
2.3.1. TG 和 DTG 分析 |
2.3.2. 燃烧特性的分析 |
2.3.3. 秸秆与秸秆建材的对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秸秆阻燃建材与几种常见建材的燃烧特性对比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样品 |
3.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3.2.3. 实验装置 |
3.2.4. 温度条件 |
3.2.5. 炉内气氛 |
3.3. 失重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空气和惰性气氛下样品热失重曲线特征 |
3.3.2. 不同升温速率下样品热失重曲线特征 |
3.3.3. 秸秆阻燃建材与其他建材的对比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秸秆、秸秆阻燃建材与几种常见建材的燃烧动力学 |
4.1. 燃烧动力学简介 |
4.2. 秸秆材料与一般建材燃烧动力学的求解模型 |
4.3. 动力学求解结果与分析 |
4.3.1. 秸秆燃烧动力学 |
4.3.2. 秸秆板材的燃烧动力学 |
4.3.3. 一般建材燃烧动力学 |
4.3.4. 秸秆瓦与一般建材动力学参数的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秸秆和秸秆阻燃建材的管式炉燃烧气体排放物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样品 |
5.2.2. 实验样品的制备 |
5.2.3. 实验装置 |
5.2.4. 实验条件 |
5.2.5. 炉内气氛 |
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3.1. 温度对秸秆气体排放物的影响 |
5.3.2. 气氛对秸秆气体排放物的影响 |
5.3.3. 温度、气氛对秸秆瓦气体排放物的影响 |
5.3.4. 秸秆和秸秆阻燃建材气体排放物的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秸秆板材的生命周期评价 |
6.1. 引言 |
6.2. 生命周期简介 |
6.3. 生命周期评价 |
6.3.1. 研究对象与系统边界 |
6.3.2. 数据来源与基本假设 |
6.3.3. 清单分析 |
6.3.4. 评价分析 |
6.3.5. 与其他建材的对比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一. 主要结论 |
二. 创新点 |
三.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四、缺氧综合实验的改革初探(论文参考文献)
- [1]课程思政在医学功能学科实验“缺氧”教学中的探讨[J]. 饶玉良,严钰锋.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04)
- [2]阳宗海砷污染记录及砷迁移转化机制研究[D]. 张扬.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9)
- [3]多措并举多学科参与共建技术创新医学实验教学平台[J]. 马剑峰,马韫韬,邹永新,魏欣冰,马湉,张尚立.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20(05)
- [4]初中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测评研究[D]. 刘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5]类Fenton-A/O联合工艺处理电镀难降解有机物的研究[D]. 陈立湘. 湖南大学, 2019(06)
- [6]物化强化A/O生物过滤工艺处理市政污水二级出水试验研究[D]. 邱琪. 兰州交通大学, 2019(04)
- [7]空调准低温储粮技术在稻谷仓储中应用的研究[D]. 冯儒. 南京农业大学, 2018(03)
- [8]常驻高原官兵膳食健康评估及保障策略研究[D]. 刘璐. 第三军医大学, 2017(10)
- [9]秸秆建材燃烧特性及生命周期研究[D]. 谭福太.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10]生理学发展研究[A]. 范明. 2010-2011生理学学科发展报告,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