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货币幻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货币幻觉假说,股票收益率,预期通货膨胀,非预期通货膨胀
货币幻觉论文文献综述
蔡小熊[1](2018)在《通货膨胀与中国股票回报率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国际金融市场局势动荡,全球经济萎靡,多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政策拉动国民经济增长。这种政策的结果就是引起全球货币市场汇率的波动,并使人们产生通货膨胀的预期。无一例外,随着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开放与完善,中国股票市场同样受到国际经济宏观及微观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巨幅波动,导致中国金融市场存在诸多不确定性。各界对股票是否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最优投资资产一直争论不休;而且政策当局在应对通货膨胀时采取的货币政策往往重点考量宏观经济因素,而对股票市场考量不足。基于这样的背景,通货膨胀率与股票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一直都是各界关注的重点。本文站在货币幻觉假说的角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CAPM模型和FamaFrench叁因素模型进行拓展,论证货币幻觉效应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存在性。本文以中国全部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研究预期通货膨胀和非预期通货膨胀对中国股票市场回报率的影响,就通货膨胀对资产定价的影响机制和作用效果提供了一个基于投资者“非理性”的解读。同时本文研究了不同企业特征所受货币幻觉的差异,还分析了长短期回报率所受货币幻觉效应的差异以及各行业间货币幻觉效应的差异,最后分析了在不同的通货膨胀时期中国股票市场上的货币幻觉效应。通过实证分析本文证实了货币幻觉假说在中国股票市场成立,非预期通货膨胀导致了中国股票市场上的货币幻觉效应。而且在长期来看货币幻觉效应更加明显,也证实了货币幻觉假说对中国低通胀时期股票价格膨胀机制有重大解释能力。同时本文发现货币幻觉效应在经济周期行业中的影响大于在非经济周期行业的影响。最后证实了货币幻觉效应有助于解释中国通货膨胀与股票回报率之间的复杂关系。(本文来源于《暨南大学》期刊2018-06-30)
周业安[2](2016)在《费雪与《货币幻觉》》一文中研究指出20世纪初,有两个经济学家迅速成为耀眼的明星,一是英国的凯恩斯,二是美国的费雪。原本费雪可以和凯恩斯一起成就开创宏观经济学的伟业,但很可惜,就差那么一点儿,这个荣耀落在了凯恩斯头上。都是同时代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甚至都可称为当时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为何(本文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报》期刊2016-11-30)
路宽,窦文章,孙雯雪[3](2014)在《主观货币函数:关于货币幻觉现象的形式化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显性数字与隐性数字可表示导致人们对数量发生认知差异的两类数字形式。以显性数字和隐性数字为自变量的"主观货币函数"被构建可得出:在约束性条件下的最优选择中,人们的选择结果受到货币形式的影响,表现出货币幻觉。比较静态分析进一步研究了当约束条件发生变化时,货币幻觉程度的变化。实验结果也支持了理论的关键假设和最优化分析结论。(本文来源于《河北经贸大学学报》期刊2014年01期)
徐富明,罗寒冰,黄宝珍,李海军,李彬[4](2013)在《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产品类型对货币幻觉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幻觉是指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因倾向于以货币的名义价值而非实际价值思考从而对其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影响的一种认知偏差。本研究探讨了在通货膨胀和通货紧缩下以及产品类型对货币幻觉程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在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下,大部分被试判断经济状况时不受货币名义价值的影响,而判断快乐程度和离职意向时受到货币名义价值的影响;在相同的涨价幅度下被试对日常消费品和昂贵消费品涨价幅度的判断差异显着,昂贵消费品引起人们更高程度的货币幻觉。(本文来源于《应用心理学》期刊2013年04期)
林斌,周小亮[5](2013)在《货币幻觉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将货币幻觉因素纳入价格粘性的新凯恩斯经济模型的框架下,建立了货币幻觉对汇率波动影响的理论模型,并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货币幻觉程度上升,除了会直接导致人民币汇率升值幅度加大外,还加剧了货币供应增长率对汇率波动的间接影响;2005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后,货币幻觉的直接效力与间接效力都进一步增强,但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有所回调。此外,在面临重大政策调整或外部冲击时,短期内货币幻觉的直接和间接影响均有大幅变动。(本文来源于《当代财经》期刊2013年08期)
王林雁[6](2012)在《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货币幻觉效应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主要探究国内住宅市场中货币幻觉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从基本的房价收益函数,通过对数线性化等运算,把房价租金比分解成叁部分,分别代表:基本面对房价的影响、风险溢价和货币幻觉效应。通过VAR模型估计出客观预期租金增长率,用房价租金比对数减去客观预期租金增长率得到客观预期收益率,而主管预期收益率可以用风险因子来表示,这样货币幻觉就可以表示为客观预期收益和主观预期收益的残差项。然后分析广州、北京、深圳、天津、大连五个城市中货币幻觉与通货膨胀的关系,以及基本面和风险溢价。本文发现,在2001—2005年的低通胀时期,房价被低估,人们靠投资房地产来保值增值的愿望不是很强烈。2005—2008年,通胀上升速度加快,此时期货币幻觉随着通货膨胀的增大而变大。同时,数据处理过程中得到的主观风险因子为正数。这些数据说明,人们增大了房地产投资以规避风险;因此,这个时期可以用风险溢价效应和货币幻觉来解释这个现象。从2008年第一季度起,当通货膨胀高到一定程度时,货币幻觉消失,人们在做投资决定时已经开始考虑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但天津和大连的误差项依然大于零,说明其货币幻觉并没有消失。由于受到数据限制,本文只研究到2009年第二季度,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本文来源于《广东商学院》期刊2012-06-20)
张琳[7](2011)在《中国股市的错误定价:货币幻觉还是再售期权?》一文中研究指出众所周知,股票市场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但是股票市场的波动却是大起大落,无法预测的,尤其在经济转轨的中国,股票市场的暴涨暴跌更是司空见惯。本文立足于货币幻觉假说和再售期权假说,在估计我国股市的错误定价的基础上,利用通货膨胀率衡量货币幻觉假说,换手率衡量投资者的异质信念即再售期权假说,利用分位数回归模型,检验通货膨胀和异质信念与错误定价的关系,研宄货币幻觉假说和再售期权假说两个理论与我国股票市场错误定价形成之间的因果关系。本文首先从货币幻觉假说的角度出发,来分析股票市场错误定价的形成原因。本文在第四章建立错误定价的分位数回归模型,研究结果发现,通货膨胀率与股票的错误定价呈负向相关关系,这与货币幻觉假说的理念一致;进一步的,本文还发现在低错误定价水平处,货币幻觉假说对其影响较大,在高错误定价水平处,货币幻觉假说对其影响较小。中国股票市场主要以个人投资者为主,信息流动性差,这些都决定了我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之间存在着严重的异质信念。因此,本文第二个研究角度是再售期权假说。投资者在购买股票时,除了会考虑其所购买的股票本身的价值外,还会考虑在将来可能以比其购买时更高的价格转售给其他对股票市场更加乐观的投资者的机会,这个机会也就是再售期权价值。这个再售期权价值会使得股票价格偏离其本身价值,产生投机性的股票错误定价,而且中国的股票市场的卖空限制,也推动了这个错误定价的形成。但是,随着股票市场流动性的增强,投资者之间信息的传播以及随着市场的变动投资者信念的变动,这些积累起来的信息会集中影响市场交易,此时股票价格就会剧烈波动。本文研究发现,再售期权假说对股票的错误定价影响有着正向作用,这与再售期权假说的理论预测一致。但是,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正向作用的程度明显不同,在低错误定价水平处,再售期权假说对其影响较小,在高错误定价水平处,再售期权假说对其影响较大。进一步的,本文还在第五章分别从货币幻觉假说和再售期权假说两个角度对股价错误定价的波动率进行了分析研究。基于分位数回归,选取错误定价波动率不同的分位点,得出了更细致的结论:货币幻觉假说即通货膨胀率对错误定价的波动率无明显影响;然而再售期权假说对波动率有着明显的正向影响作用,并且整体影响作用相同。本文总结了两处可能贡献:第一、本文采用了分位数[回归。分位数回归在金融领域尤其是在股市的错误定价方面的分析迄今为止仍是一个比较崭新的开始,本文利用分为数回归方法不但证实了货币幻觉假说和再售期权假说确是我国股市错误定价的成因,进一步的还发现在错误定价低水平处,货币幻觉是错误定价形成的主要原因,而在错误定价高水平处,再售期权对其影响更大。第二、本文不但针对不同分位点对股价的错误定价的水平部分进行了检验,对其波动率也进行了检验,得出了更细致的结论,货币幻觉对错误定价波动率无明显影响,而再售期权对其波动率有明显正向作用,且整体作用相同。(本文来源于《浙江工商大学》期刊2011-12-01)
邓敏,蓝发钦[8](2011)在《再售期权、货币幻觉与商品住宅价格泡沫》一文中研究指出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两个因素分别从投资者对未来现金流分布的信念差异和对贴现率估计偏差的角度解释房地产价格泡沫的形成和膨胀。本文以上海商品住宅市场为例,运用动态剩余价值模型从租金房价比角度测度上海房价泡沫水平,并检验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对上海房价泡沫的解释作用。经验分析发现,上海商品住宅市场存在再售期权和货币幻觉效应,其中货币幻觉效应对房价泡沫影响具有不对称性但解释作用更强,建议应重点关注高通胀和实际负利率对房价泡沫的影响。(本文来源于《上海金融》期刊2011年08期)
孙茗,孟宪璋[9](2011)在《货币幻觉与奢侈品消费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民收入的不断增加,奢侈品消费引世人瞩目。而货币幻觉是指人们在消费时主要考虑货币的名义价值而非实际购买力时产生的认知偏差,该概念被引入中国时间较短,相关研究较少。本文旨在阐述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本文来源于《商场现代化》期刊2011年08期)
黄宝珍,徐富明,王岚,文桂婵,于会会[10](2010)在《货币幻觉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一文中研究指出货币幻觉是指经济交易活动中,人们因倾向于以货币的名义价值而非实际价值思考而对其消费和投资行为造成影响的一种认知偏差。大量研究表明,货币幻觉普遍存在于房地产投资、股票投资、组织管理以及捐赠等领域中。目前,研究者主要从决策框架、锚定与调整启发式、数目启发式以及神经心理机制这四个方面解释货币幻觉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货币幻觉的影响因素有心境、货币兑换率、通货膨胀率、情感依恋和先前经验。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深入探讨货币幻觉的心理机制、影响因素和探索货币幻觉的应对策略这叁个方面展开。(本文来源于《心理科学进展》期刊2010年11期)
货币幻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20世纪初,有两个经济学家迅速成为耀眼的明星,一是英国的凯恩斯,二是美国的费雪。原本费雪可以和凯恩斯一起成就开创宏观经济学的伟业,但很可惜,就差那么一点儿,这个荣耀落在了凯恩斯头上。都是同时代才华横溢的经济学家,甚至都可称为当时最杰出的经济学家之一,为何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货币幻觉论文参考文献
[1].蔡小熊.通货膨胀与中国股票回报率的研究[D].暨南大学.2018
[2].周业安.费雪与《货币幻觉》[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6
[3].路宽,窦文章,孙雯雪.主观货币函数:关于货币幻觉现象的形式化分析[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4
[4].徐富明,罗寒冰,黄宝珍,李海军,李彬.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产品类型对货币幻觉的影响[J].应用心理学.2013
[5].林斌,周小亮.货币幻觉对人民币汇率波动影响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13
[6].王林雁.我国房地产市场价格的货币幻觉效应研究[D].广东商学院.2012
[7].张琳.中国股市的错误定价:货币幻觉还是再售期权?[D].浙江工商大学.2011
[8].邓敏,蓝发钦.再售期权、货币幻觉与商品住宅价格泡沫[J].上海金融.2011
[9].孙茗,孟宪璋.货币幻觉与奢侈品消费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11
[10].黄宝珍,徐富明,王岚,文桂婵,于会会.货币幻觉的心理机制与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进展.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