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王菊莲,刘永刚,李玉成[1](2021)在《干旱荒漠区樟子松夏季造林可行》文中研究说明春秋造林季节短促,劳力紧张,为此开展了樟子松干旱荒漠区夏季造林造林试验。结果表明:干旱荒漠区夏季造林可行。樟子松带土球苗木7月中下旬造林,成活优于春季而与秋季相近,定植后一个月内每7 d灌水1次,成活率可达95%以上;新梢生长优于春、秋季造林,次年新梢生长量可达13 cm。樟子松夏季造林达到造林标准,在干旱荒漠区造林实践中可行。
顾兴军,方清,王晓雪,占晓玲,魏林生[2](2021)在《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退化林分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林分退化较为严重,退化林地存在重新沙漠化的可能,治理难度增加,对民勤绿洲的生存与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造成干旱荒漠区林分退化的因素有很多,而最为显着的是人为因素和自然因素。通过观测退化林分不同地类利用不同修复方式的修复成效,探索出适合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地区完整高效的退化林分修复方式,为后期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马维春[3](2021)在《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提高沙漠造林质量的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对荒漠区进行治理已迫在眉睫。荒漠化治理最常用的方式是植树造林,但在荒漠化环境下植树造林工作的开展难度较大,影响了造林质量。本文探讨了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提高沙漠造林质量的对策。
潘从忠[4](2020)在《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是我国生态发展过程中一项重要的举措,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和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文章对干旱荒漠区造林的几种主要技术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实施要点详尽阐述。
车晓旭[5](2020)在《人工绿洲建设对荒漠区植被动态的影响及其防沙树种选择》文中认为乌兰布和沙漠西北部的人工绿洲自2009年集中建设以来,磴口县政府与圣牧高科集团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经过人工培育防沙树种、进行土壤恢复治理、人工灌溉等方法,在该区域多次进行大规模的整治开发,建成大面积的人工绿洲,促使该区域生态环境状况良好的发展。研究该人工绿洲的植被动态变化,确定植被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提出防沙树种选择方案,对于指导该人工绿洲的科学健康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利用遥感技术实现植被动态监测,应用“3S”技术分析2009-2019年的Landsat遥感影像,得出研究区历年NDVI动态变化,探讨研究区NDVI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以及与气候因子的相关关系;分析2009年Landsat影像与2019年Sentinel-2遥感影像,应用监督分类得出植被类型图,指导进行人工植被本底调查,探讨人工绿洲建设对植被类型动态变化的影响。在人工绿洲区外设立3个缓冲区,探讨建设人工绿洲对周围荒漠区NDVI与植被类型变化的影响。应用层次分析法,探讨与该荒漠区匹配的防风固沙树种与种植模型。主要结果如下:(1)2009-2019年间,研究区域内NDVI的总体水平偏低,绿洲区随着时间的变化NDVI总体水平较高且变化较大,缓冲区NDVI随着距离的增加水平下降。气候因子并不是影响研究区植被指数的主要贡献因子,NDVI变化主要依赖于人为因素的影响;(2)研究区域内植被依靠自身进行扩张较难,人为因素对植被覆盖度变化影响较大,灌溉是植被动态变化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3)研究区域内主要植被群落为柽柳、白刺与籽蒿等群落类型,该区域优势树种有新疆杨、垂柳、花棒、梭梭、沙枣、沙东青、胡杨、柽柳、黑沙蒿、白刺;(4)结合层次分析法与实地调查,选出适宜树种有:新疆杨、沙冬青、梭梭、胡杨、柽柳、黑果枸杞、蒙古扁桃、花棒、白刺、垂柳等乔、灌木。根据植被覆盖情况,在绿洲内确定多种种植模式。利用遥感监测技术,得出人工绿洲NDVI与植被类型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是人为因子,通过人工栽植防沙树种可以推动NDVI正向发展,丰富植被群落类型。综上,挖掘出适合该区域种植的防沙树种,确定种植模式,完善该区域生态功能,为绿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对策。
张晓克[6](2020)在《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采用经典群落调查法,针对乌海市甘德尔山的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进行分析。根据山体不同位置以及地形等立地条件,对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对于其中的种类组成、数量特征、结构外貌(乔、灌、草)的原始规划与现状进行对比观察。为了能够使植被恢复有效果,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必须要加强对生态环境脆弱地带植被恢复的研究分析。因此我们对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进行群落学评估,客观认识其群落演替的发展阶段,揭示植被恢复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具体情况如下:1.甘德尔山地区虽然有一些古老孑遗种,但植物种类组成较贫乏。针茅在群落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多度等方面都占有绝对的优势,禾本科植物针茅是甘德尔山的优势种。2.在自然因素中,有许多制约植被生长及存活的因素,对于乌海地区来说,降雨量、海拔、坡向对植被群落盖度影响较大。3.甘德尔山造林树种丰富,适地适树,除部分沙生灌木外,总体造林成活率均在85%以上。植被的成活率整体上表现为乔木>灌木,阴坡>阳坡,低海拔>高海拔,在阴坡低海拔部位树种最容易存活。4.对比2014年~2019年的调查数据,2018年的植被状况较好,其他年份都有不同程度的波动。所以对于乌海在未来的生态建设与绿化过程中,必须落实可持续发展原则,管护与建设并重,特别是需要保护已经取得的生态建设成果。
卢琦,李永华,崔向慧,杨自辉,马全林,辛智鸣,罗凤敏,郝玉光[7](2020)在《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文中研究表明20多年来,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已建成国家级和局级生态站26个,布局涵盖我国八大沙漠、四大沙地、青藏高原高寒区和西南岩溶地区等特殊环境,承担我国荒漠生态系统的定位观测、监测评估、科学研究、示范服务和基地建设等任务。依托研究网络,组织大型沙漠、戈壁综合科考,填补我国沙漠科考的最后空白;探索荒漠化综合治理的中国方案,集成四大典型区域的经典模式,制定相关行业和学科标准。进入新时代,研究网络要立足行业优势,加强联网-并网协作,优化站网布局,精进观测技术,拓展研究尺度,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回答社会和科学关切,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全方位科技支撑。
郭彧[8](2020)在《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吉兰泰盐湖地处阿拉善高原东南部,区域内干旱少雨、风沙肆虐,采取合宜的造林方式是该地区治理沙害、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以吉兰泰盐湖区三种造林方式(抢墒造林、水冲造林、机械穴植造林)样地为试验材料取样点,采取野外调查采样和室内试验分析的方法,对研究区内造林植物梭梭的多种生长性状进行调查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的株高-冠幅-基径特征、地上枝系构型特征、同化枝水分生理特征、地上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等。试验结果能够为吉兰泰盐湖区选取合理有效的造林方式提供理论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及其生长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水冲造林方式下植株属于增高生长模式;抢墒造林则属于横向生长模式;机械穴植造林的个体在横、纵向生长表现相对较差。(2)枝系各构件枝长、枝径、角度、体积以抢墒造林方式下的最优,水冲造林次之,机械穴植造林方式下各指标值均最小。抢墒造林方式中第Ⅳ级枝枝长、分枝角度分别为 7.61±0.70 cm、47.64±2.28°,第Ⅲ、Ⅳ级枝径达到 1.89±0.11 mm、1.27±0.05 mm。在植物分枝率及分形特征方面,水冲造林方式具有较强的优势,其总体分枝率为6.51±:1.95%,树冠分形维数(2.05)、计盒维数(0.49)拟合方程相关系数均为 0.89。(3)植物同化枝含水量等特征均以机械穴植造林更优,植株体内较高的水分含量显着提高了植物在干旱环境中的生存机率。机械穴植造林方式下植物同化枝含水量、肉质化程度分别为63.00±0.01%、1.30±0.04%,同化枝持水时间为50.01 h;同化枝束缚水含量、束缚水/自由水比值表现均最高;而水冲造林方式下的光合生理特征表现最佳。(4)不同造林方式各构件生物量分配特征以水冲造林方式下个体的生物量更大。水冲造林方式下植物因拥有更多的枝系,其同化枝生物量、营养构件生物量、总生物量含量均最大,分别为 1396.98±920.66 g、1857.02±1054.51 g、1865.68±1055.97g。三种造林方式下花-同化枝、干-同化枝、营养构件-生殖构件均呈极显着异速生长关系(P<0.01)。(5)通过主成分综合分析,不同造林方式综合得分顺序为:水冲造林>抢墒造林>机械穴植造林。
陈延军,雷建生,任增茂,胡永权,罗天祥[9](2020)在《改性荒漠沙在甘肃河西荒漠区绿化造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提出针对甘肃河西荒漠区干旱少雨、水资源缺乏的现状,以典型荒漠植物胡杨、密胡杨为试验对象,通过分析铺沙处理和控灌对其幼苗生长量、土壤含水率变化的影响,研究改性荒漠沙在干旱荒漠区绿化造林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改性荒漠沙的应用能够起到防蒸发、保墒节水的作用,有效促进胡杨幼苗的生长发育;在幼苗栽植第2年,顶部铺沙处理和控灌,可大幅提高0~4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率,试验组胸径、地径较对照组提高66.53%和46.74%,7月、8月、9月效果明显,并与常规灌溉相比,灌溉用水减少66.7%,节水效益显着。研究结果对甘肃河西干旱荒漠区绿化造林的节水灌溉具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杨晴雯[10](2020)在《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荒漠化面积占比达国土面积的27%,是全球荒漠化最为严重国家之一,荒漠化问题已严重威胁到人居生态环境安全,地域水源涵养区保护和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荒漠化治理,强化生态保护和恢复,建设美丽中国成为了国家明确政治部署。固土是荒漠化坡面修复的根本途径,然而现有机械固土法无法实现复绿,无机化学固土法破坏了土壤生态,植物根系固土法高度依赖人工补水,而综合固土法成本高昂,尤其这些方法都极难实现由人工干预到自然修复演替过程;在国家要求“最大限度采用近自然方法和生态化修复技术”背景下,环保可持续固土方法亟待研究。本文以最主要荒漠化坡面类型-沙化坡面为研究对象,以课题组自主研发的改性有机材料为固土材料,选择新疆干旱中度荒漠区开挖路堑边坡、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中游半干旱重度荒漠区风沙化坡面、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寒湿润轻-中-重度荒漠区草地沙化坡面3类典型荒漠坡面,基于系列试块试验、盆栽试验、大型样地试验和物理模拟试验,开展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获得以下成果:(1)基于随改性材料老化相关的加固土性能劣化特性和随植物根系生长的根系土性能强化特性测试,系统获得了改性材料加固土、天然植物根系土以及改性材料-根系加固土的基本性质特征:(i)改性材料和根系均能显着提高土体团聚性、力学强度,降低渗透性;(ii)改性材料-根系土固土特性优于单纯材料加固土或单纯根系土;(iii)改性材料-根系固土效果受根系形状、土体密度、有机质影响,即须根加固效果优于直根、低密度土根系发育密度好于高密度土、有机质促进根系发展。(2)基于干湿循环、冻融循环和紫外照射环境下材料加固土团聚性、力学强度和渗透性能的老化测试,获得了材料加固土性能随改性材料老化持续劣化特征,给出了材料加固土性能指标时效劣变定量数学描述;基于材料-根系土物-化-生性能随根系不断生长发育的强化特征,给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能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数学描述。由此,首次提出了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演替固土的方法,并基于此方法开展了至今已3年的大型样地试验,全面获得了改性材料-植物演替过程土体多学科(物理、化学、力学、水力学、生物、生态)指标现场数据,揭示了改性材料根系土指标的动态时变特性,划分了改性材料起始固土、材料-根系演替过度联合固土、植物根系稳定固土的材料-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进一步,以加固土体固化度(S)为指标,引入材料老化度(AI)、根系强化度(F)因子,建立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定量评价体系。(3)基于所选典型荒漠化区环境背景,在一个水文年时间跨度内考虑风蚀、雨蚀、冻融3类主侵蚀营力的动态影响,设计了包含对照组的6个大型物理模型试验,模拟对应植物“春发—夏长—冬枯”年生过程的根系“发育—成长—休眠”阶段改性材料-根系坡面侵蚀,揭示了根系初生期以改性材料加固为主、根系生长成熟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根系休眠期以改性材料-根系联合加固的单年坡面抗侵蚀规律。(4)从多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与坡面生态修复机理:(i)从微观结构层面揭示了改性材料固土的“物理团聚”和“化学黏合”机理,从细观力学层面揭示改性材料固土的依赖小孔隙毛细效应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从宏细观力学层面揭示了植物根系固土的力学“加筋”机理和与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机理;(iii)在此基础上,从微-细-宏观层面系统揭示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的坡面抗侵蚀机理;(iv)进一步从物-化-生层面厘清和论证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坡面土壤熟化内因,探讨了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长期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基于以上研究成果,对所选研究区内三类典型荒漠化坡面开展因地制宜工程示范应用,多年监测结果显示出坡面生态修复获得良好效果,验证了本文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在坡面生态修复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干旱荒漠区樟子松夏季造林可行(论文提纲范文)
1 试验地概况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造林成活率 |
3.2 新梢生长量 |
4 结论与讨论 |
(2)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退化林分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
2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林分退化的原因 |
2.1 自然因素 |
2.2 人为因素 |
3 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退化林分修复技术 |
3.1 补植补造修复技术 |
3.2 补造点播修复技术 |
3.3 平茬复壮造林修复技术 |
4 结束语 |
(3)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提高沙漠造林质量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 衡量干旱荒漠区造林质量的指标 |
2 干旱荒漠区沙漠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分析 |
2.1 影响造林质量的主要因素 |
2.1.1 适地适树 |
2.1.2 苗木质量 |
2.1.3 造林技术 |
2.1.4 造林季节 |
2.1.5抚育管理 |
2.1.6 病虫害防治 |
2.2 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分析 |
2.2.1 主观原因 |
2.2.2 客观原因 |
3 干旱荒漠区提高沙漠造林质量的措施 |
3.1 造林前组织技术人员对造林地块进行实地踏查 |
3.1.1 踏查造林地地貌情况 |
3.1.2 踏查造林区水源取水情况 |
3.1.3 合理规划造林作业道路 |
3.2 选择适生树种 |
3.3 抢抓造林时机 |
3.4 规划造林部位 |
3.5 科学栽植苗木 |
3.5.1 造林时间 |
3.5.2 苗木标准及要求 |
3.5.3用生根粉和磷肥泥浆蘸根 |
3.5.4 栽植深度及要求 |
3.5.5 加强幼林抚育管理 |
4 结束语 |
(4)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的重要意义 |
2 干旱荒漠区造林的几种主要技术 |
2.1 深栽造林技术 |
2.2 容器造林技术 |
2.3 保水剂造林技术 |
2.4 滴灌造林技术 |
2.5 树坑覆膜造林技术 |
2.6 抗旱树种造林技术 |
3 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的实施要点 |
3.1 加强环境考察 |
3.2 加强技术监督 |
3.3 加强树种选择 |
3.4 优化栽植技术 |
4 结语 |
(5)人工绿洲建设对荒漠区植被动态的影响及其防沙树种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资助 |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植被监测的遥感技术研究 |
1.2.2 植被覆盖度变化研究 |
1.2.3 植被分类与群落调查 |
1.2.4 荒漠区植被恢复策略研究 |
2.内容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气候特征 |
2.1.3 地形地貌 |
2.1.4 土壤与植被 |
2.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2.1 研究内容 |
2.2.2 研究方法 |
2.2.3 技术路线 |
2.3 数据来源与处理 |
2.3.1 数据来源 |
2.3.2 数据处理 |
3.植被NDVI时空分析 |
3.1 总研究区植被NDVI年际特征及影响因子 |
3.1.1 NDVI年际变化情况 |
3.1.2 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3.2 绿洲区NDVI年际特征及影响因子 |
3.2.1 NDVI年际变化特征 |
3.2.2 NDVI变化与气候因子相关性分析 |
3.3 缓冲区植被NDVI年际变化情况 |
3.4 人工干扰下植被动态变化 |
3.4.1 绿洲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
3.4.2 缓冲区植被覆盖动态变化 |
3.5 小结 |
4.植被类型变化与群落调查 |
4.1 研究区遥感影像植被分类结果 |
4.2 绿洲区与缓冲区植被分类结果 |
4.2.1 绿洲区与缓冲区植被分类结果 |
4.2.2 绿洲区与缓冲区植被类型动态变化 |
4.3 植被群落本底调查 |
4.4 小结 |
5.人工绿洲防沙树种选择及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5.1 树种选择原则及种类确定 |
5.1.1 植物物种选择与植被恢复原则 |
5.1.2 单因素评价方法原理及其表达 |
5.1.3 确定评价指标权重 |
5.1.4 计算得出评价结果 |
5.2 不同区域恢复种植模式及建议 |
5.2.1 种植流程及要点 |
5.2.2 绿洲内种植模式及建议 |
5.2.3 绿洲荒漠交错区种植模式及建议 |
5.2.4 荒漠区种植模式及建议 |
5.3 人工绿洲可持续发展对策 |
5.3.1 可持续发展遇到的问题 |
5.3.2 可持续发展对策 |
5.4 小结 |
6.结论与讨论 |
6.1 结论 |
6.2 讨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6)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植被的恢复与重建概述 |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目标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区概况 |
2.1.1 地理位置 |
2.1.2 地质地貌 |
2.1.3 水文条件 |
2.1.4 自然气候 |
2.1.5 土壤状况 |
2.1.6 植被情况 |
2.2 研究内容 |
2.3 技术路线图 |
2.4 样地设置 |
2.5 野外调查与数据收集 |
2.6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的选择及配置 |
2.6.1 甘德尔山造林树种选择 |
2.6.2 植被恢复与重建模式 |
2.7 数据处理 |
2.7.1 重要值计算 |
2.7.2 植物多样性计算 |
3 甘德尔山植被群落特征 |
3.1 甘德尔山植物区系组成 |
3.1.1 植物区系组成分析 |
3.1.2 植物区系的分析 |
3.2 甘德尔山植物生活型统计分析 |
3.3 植物水分生态类型统计 |
3.4 甘德尔山研究区群落优势种分析 |
3.5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情况 |
3.5.1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分布及特征 |
3.5.2 甘德尔山研究区山脚到山顶样地植被盖度 |
4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稳定性分析 |
4.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
4.1.1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动态分析 |
4.1.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动态分析 |
4.2 甘德尔山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
4.2.1 甘德尔山植物多样性变化 |
4.2.2 群落多样性相关分析 |
5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分析 |
5.1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气候的影响 |
5.1.1 降雨量对植被群落盖度的影响 |
5.1.2 大风对植物群落盖度的影响 |
5.2 甘德尔山造林成活率受地形地貌的影响 |
5.2.1 坡向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5.2.2 海拔对造林成活率的影响 |
5.3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
5.3.1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 |
5.3.2 甘德尔山山体造林植被存活率分析 |
6 讨论与结论 |
6.1 讨论 |
6.1.1 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 |
6.1.2 植被恢复重建治理的进程 |
6.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7)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发展历程及布局 |
1.1 发展历程 |
1.2 网络设计与布局 |
2 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主要任务 |
2.1 监测评估 |
2.2 科学研究 |
2.3 人才培养与科普基地 |
3 主要科学进展 |
4未来发展 |
附录1:甘肃民勤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
1观测研究任务及方向 |
2研究成果与科学贡献 |
3 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
4科研能力与技术平台 |
5开放与交流 |
附录2:库姆塔格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
1主要研究方向 |
2研究成果与科学贡献 |
3人才队伍建设 |
4 科研能力与技术平台 |
5开放与交流 |
附录3:内蒙古磴口荒漠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 |
1主要研究方向 |
2研究成果与科学贡献 |
3人才培养与队伍建设 |
4科研能力与技术平台 |
5 开放与交流 |
(8)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干旱区造林技术研究进展 |
1.2.2 相关研究进展 |
1.3 科学问题 |
2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地质地貌条件 |
2.3 气候条件 |
2.4 植被资源 |
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3.1 研究内容 |
3.2 技术路线 |
3.3 研究方法 |
3.3.1 三种造林技术简介 |
3.3.2 植株株高、株高、基径特征研究方法 |
3.3.3 植物构型及分形维数研究方法 |
3.3.4 植物水分生理研究方法 |
3.3.5 生物分配及异速生长研究方法 |
3.3.6 数据分析 |
4 结果分析 |
4.1 三种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生长特征对比 |
4.1.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株高-冠幅-基径生长率变化特征 |
4.1.2 小结 |
4.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型特征对比 |
4.2.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型基本特征对比 |
4.2.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枝系构件分形维数特征对比 |
4.2.3 小结 |
4.3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水分生理特征对比 |
4.3.1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含水量特征对比 |
4.3.2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束自比特征对比 |
4.3.3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持水力特征对比 |
4.3.4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肉质化特征对比 |
4.3.5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同化枝叶绿素特征对比 |
4.3.6 小结 |
4.4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分配及其异速关系特征 |
4.4.1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分配特征 |
4.4.2 不同造林方式下的梭梭地上生物量异速关系特征 |
4.4.3 小结 |
4.5 不同造林方式下梭梭生长状况综合分析 |
4.5.1 相关性分析 |
4.5.2 主成分分析 |
5 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抢墒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
5.1.2 水冲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
5.1.3 机械穴植造林对梭梭生长的影响 |
5.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改性荒漠沙在甘肃河西荒漠区绿化造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研究区概况 |
1.2 试验地概况 |
1.3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试验材料。 |
(2)试验方法。 |
1.4 主要指标测定 |
(1)生长量测定。 |
(2)土壤含水率测定。 |
(3)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铺沙处理方式对胡杨生长的影响 |
2.2 顶部铺沙和控灌对胡杨生长的影响 |
2.3 顶部铺沙厚度和控灌对密胡杨幼苗生长的影响 |
2.4 顶部铺沙处理和控灌对土壤含水率的影响 |
2.5 节水效益估算 |
3 结 语 |
(10)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荒漠化类型与成因研究现状 |
1.2.2 荒漠化防治技术研究现状 |
1.2.3 高分子材料、植物根系固土修复机理研究现状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4.1 论文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1.5 论文特色与创新 |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样品区域定性选择与天然土取样 |
2.1.2 改性固土材料研发 |
2.1.3 固土植物遴选 |
2.2 试验方法 |
2.2.1 改性材料加固土试块试验 |
2.2.2 根系加固土盆栽试验 |
2.2.3 演替固土样地试验 |
2.2.4 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物理模拟试验 |
第3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土基本性质及影响规律研究 |
3.1 材料加固土基本性质 |
3.1.1 团聚特性 |
3.1.2 渗透特性 |
3.1.3 强度特性 |
3.2 根系土基本性质 |
3.2.1 团聚特性 |
3.2.2 渗透特性 |
3.2.3 强度特性 |
3.3 改性材料-根系土基本性质 |
3.3.1 团聚特性 |
3.3.2 渗透特性 |
3.3.3 强度特性 |
3.4 改性材料-根系土性质的影响规律 |
3.4.1 植物种类的影响 |
3.4.2 土壤性质的影响 |
3.4.3 生物肥料的影响 |
3.5 小结 |
第4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研究 |
4.1 随改性材料老化的固土时效劣化特性 |
4.1.1 干湿循环劣化作用 |
4.1.2 冻融循环劣化作用 |
4.1.3 紫外照射劣化作用 |
4.2 随植物根系发育的固土时效强化特性 |
4.2.1 根系生长发育特征及耐受性 |
4.2.2 基本理化性质强化 |
4.2.3 力学性质强化 |
4.2.4 水力学性质强化 |
4.2.5 土壤“熟化” |
4.2.6 固土指标时效强化定量描述 |
4.3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方法的提出 |
4.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特性分析 |
4.4.1 物理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
4.4.2 水力学性质变化分析 |
4.4.3 土壤生物化学性质变化分析 |
4.5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的阶段划分 |
4.6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过程定量描述 |
4.6.1 关于时间尺度的换算 |
4.6.2 改性材料时效劣化函数 |
4.6.3 根系时效强化函数 |
4.6.4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固土时效函数 |
第5章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固土演替过程坡面抗侵蚀性能研究 |
5.1 改性材料固土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
5.1.1 风蚀产沙特性 |
5.1.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
5.2 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阶段坡面抗侵蚀性能 |
5.2.1 风蚀产沙特性 |
5.2.2 水蚀产沙产流特性 |
5.2.3 冻融产沙特性 |
5.3 坡面抗侵蚀演替规律 |
第6章 基于“改性材料-植物根系”演替的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 |
6.1 改性材料固土机理 |
6.1.1 微观结构强化机理 |
6.1.2 小孔隙毛细效应 |
6.2 植物根系固土机理 |
6.2.1 力学“加筋” |
6.2.2 以根系生理吸水相关的基质吸力强化 |
6.3 演替过程坡面生态修复机理 |
6.3.1 微-细-宏观抗侵蚀机理 |
6.3.2 基于土壤化学的生态机理 |
6.3.3 演替过程坡面综合修复机理与长期作用 |
第7章 典型荒漠化地区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
7.1 典型荒漠区坡面基本概况 |
7.2 坡面修复设计 |
7.3 坡面生态修复效果分析 |
7.4 讨论 |
结论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干旱荒漠区樟子松夏季造林可行[J]. 王菊莲,刘永刚,李玉成. 甘肃林业科技, 2021(04)
- [2]石羊河流域干旱荒漠区退化林分修复技术研究[J]. 顾兴军,方清,王晓雪,占晓玲,魏林生. 农业灾害研究, 2021(09)
- [3]河西走廊干旱荒漠区提高沙漠造林质量的对策[J]. 马维春. 农业科技与信息, 2021(14)
- [4]干旱荒漠区造林技术探讨[J]. 潘从忠. 农业技术与装备, 2020(11)
- [5]人工绿洲建设对荒漠区植被动态的影响及其防沙树种选择[D]. 车晓旭.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6]乌海市甘德尔山植被恢复现状群落学分析[D]. 张晓克.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7]中国荒漠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网络的建设与发展[J]. 卢琦,李永华,崔向慧,杨自辉,马全林,辛智鸣,罗凤敏,郝玉光.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20(06)
- [8]吉兰泰盐湖区不同造林方式对梭梭生长的影响[D]. 郭彧.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改性荒漠沙在甘肃河西荒漠区绿化造林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 陈延军,雷建生,任增茂,胡永权,罗天祥. 节水灌溉, 2020(05)
- [10]改性有机材料-植物根系固土功能演替过程及坡面生态修复机理研究[D]. 杨晴雯. 成都理工大学,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