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面微生物论文-杨红武

叶面微生物论文-杨红武

导读:本文包含了叶面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土壤微生物群落,叶面微生物群落,烟草青枯病,烟草黑胫病

叶面微生物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武[1](2018)在《不同耕作制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叁种烟草病害的关系》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烟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烟草土传性病害和叶面病害的发生密切相关,然而前期的研究大多聚焦在土壤和叶面单一拮抗菌的分离筛选与应用上,而烟草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烟草主要病害发生及防治之间的关系未得到全面的认识。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对于获得高效拮抗生防菌群、减少烟草的农药施用量、实现烟草农药减量、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研究主要解析了烟草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叁种烟草主要病害—青枯病、黑胫病和野火病之间的相关性,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通过16SrDNA高通量测序分析植烟土壤中细菌群落结构,并解析了其与烟草青枯病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OTU数和Chao1)与青枯病发病率呈显着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对植物健康有很强的作用;PCA和UPGMA分析表明相同青枯病感染烟田土壤中微生物群落有类似的组成,此外研究结果也表明冬闲期和旺长后期土壤细菌群落均对烟草青枯病发病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当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组成与健康土壤中微生物群落类似时,这种土壤可认为是病害抑制型土壤。2.基于随机矩阵理论构建分子生态网络,结果显示生态网络复杂度和链接数与烟草青枯病发病率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p<0.05),表明复杂的土壤分子生态网络关系有益于控制烟草青枯病的发生;当一些有益微生物作为土壤生态中的关键类群时,可以有效的降低烟草土传病害如青枯病的发生。病害抑制型土壤应该是有较高的微生物群落多样性、相似的群落组成、复杂的分子生态网络且以作物有益微生物作为生态网络中的关键成员。3.ITS高通量测序分析冬闲期(WF)和夏耕期(SG)真菌群落的研究结果显示,轮作措施可以调节冬闲期土壤微生物群落,有效的抑制烟草土传性病害的发生。与连作相比,轮作玉米、萝卜和百合可以有效的降低烟草黑胫病的发生;WF时期土壤中真菌OTU数目显着(t检验,p<0.001)高于SG样品,且真菌群落多样性在WF时期要显着高于SG时期(t检验,p<0.001),真菌多样性在SG期并没有随轮作制度改变而表现出差异,但在WF期随轮作制度发生显着变化。4.群落组成分析的研究结果表明,真菌群落发生了明显的季节性演替。不仅SG和WF土壤中真菌群落组成存在有显着(ANOSIM R=0.914,p=0.001)的差异,而且不同轮作制度下真菌群落的组成也有明显的差异,真菌群落组成的差异主要是由Dothideoycetes菌纲的真菌导致的。CCA和Mantel等分析表明,真菌群落组成的差异主要是由土壤温度、有机质含量等造成的;对真菌群落的发育组成分析结果显示,WF时期真菌群落的物种比SG群落中具有更高的发育多样性(t检验,p<0.001)。5.对真菌的构建机制进行“零模型”模拟的研究结果显示,均匀扩散主导了SG期真菌群落的构建,而限制性扩散则主导了WF期真菌群落的构建。就不同的轮作制度而言,SG期所有制度下真菌群落的构建过程类似,而WF期真菌群落的构建则随着轮作制度有所不同。土壤真菌群落的演替一部分是由于土壤有机质的不同导致的,土壤真菌群落的构建过程也是导致真菌群落演替的主要原因。此外,真菌群落特征的差异也与烟草黑胫病发生密切相关。6.将富集的已验证具有拮抗能力的3种高效菌群外源施加防治烟草野火病的试验结果表明,3个高效菌群都显着(ANOVA,p<0.05)抑制了烟草野火病的发生;16s rDNA高通量测序的技术分析细菌微生物群落显示,高效菌群A、B、C的优势菌分别为放线菌纲(Actinobacteria)、杆菌纲(Bacilli)和γ变形菌纲(Gammaproteobacteria);加入菌群A对烟草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显着的影响(ANOSIM,p=0.19),加入菌群B和C后,叶面群落结构发生了显着变化(ANOSIM,p<0.05),表明菌群B和C的定殖能力显着强于菌群A。3个优势菌群的丰度都与烟草野火病的发病率呈显着的负相关(皮尔森相关,p<0.05),表明这3个菌群对烟草野火病有良好的防治效果。分子生态网络分析菌群的抑病机理表明,加入菌剂后叶面细菌间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联系更加紧密,因此推测拮抗菌群可以通过增强叶面微生物间的相互作用来抑制烟草野火病的发生。(本文来源于《湖南农业大学》期刊2018-06-01)

李娜[2](2017)在《乌头叶面微生物区系与乌头霜霉病的相关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是常用药用植物,母根称为川乌,加工处理后的子根称为附子,均是着名的川产道地药材。乌头的栽培历史悠久,在其栽培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叶斑病、根腐病、白绢病、病毒病等等,其中乌头霜霉病、根腐病以及白绢病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这几种病害往往相互交叉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药材超到一半的减产。其中乌头霜霉病是乌头栽培过程中极易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严重影响乌头植株的健康生长以及附子、川乌中药材的质量。植物的叶面(phylloplane),附生或寄生着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降解环境污染物,固定大气中的氮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叶面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可能存在定性和定量的关系,病害的发生与叶面微生物群体水平有关,叶面微生物菌群的失衡则是植物发生病害的直接诱因之一。已有学者对叶面微生物多样性与叶部病害发生与防治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如山茶、烟草毛白杨等,但在药用植物的研究中,鲜见报道。本文以乌头叶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乌头叶面微生物多样性及种群变化,试图探索乌头霜霉病病原菌入侵下叶面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特征,为乌头霜霉病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乌头叶面细菌、真菌PCR-DGGE分析体系: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乌头叶面细菌16S rDNA V3区和真菌ITS1区序列,利用该扩增产物进行乌头叶面细菌、真菌DGGE电泳条件的优化。采用DGGE垂直电泳法筛选电泳最佳变性梯度,时间间隔法筛选电泳最佳电泳时间。乌头叶面细菌的最佳电泳分析条件为:变性梯度30%~65%(Gel 10%),电泳7 h;乌头叶面真菌DGGE最佳分析条件为:变性剂梯度25%~52%(Gel 10%),电泳8 h,细菌、真菌电泳温度均为60℃,电压均为120 V。2.明确了乌头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区系特征:采用PCR-DGGE法分析青川、北川、安县等5个产地,江油6个时期以及不同叶龄乌头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乌头叶面细菌、真菌组成丰富,除环境中未培养菌外,共检测到细菌10属,其中,约70%来自于γ-变形菌纲和α-变形菌纲,假单孢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占比最大;真菌共检测到17个属,均来自担子菌门、子囊菌门。乌头叶面细菌、真菌种群多样性受叶龄、地理位置以及生长期的差异的影响而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变化。乌头各叶龄样品有着大部分相似以及少量差异的优势菌种。生长期差异对细菌群落组成影响较大,而对真菌影响较小;产地差异对真菌群落组成影响较细菌大。3.研究了乌头叶面菌群变化与乌头霜霉病的相关性:采用平板计数法、PCR-DGGE法分析不同病害程度的乌头在整个生长期的叶面细菌、真菌数量、种群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患病与健康乌头叶面微生物数量及种类多样性存在差异。患病乌头叶面细菌、真菌数量以及种类数相较于健康乌头都有所增加,细菌数量在健康和1级病害之间上升速度较快,真菌数量随着病害程度的增加表现出较有规律的在逐渐增加趋势,种群多样性呈上下波动趋势,且在不同生长期表现不一。(2)患病与健康乌头叶面微生物类群存在差异。某些微生物(如假单孢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的一些细菌,链格孢属、丝黑粉菌属的真菌)伴随着乌头霜霉病病原菌在叶面上的不断增殖而增殖,某些健康叶上的优势菌种(如甲基杆菌属细菌、葡萄孢盘菌属及Epicoccum sp.真菌等)伴随病原菌的不断增殖而逐渐减少。(3)乌头叶面正常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与乌头霜霉病病害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乌头健康叶真菌种群丰富度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表明霜霉病的发生可能与乌头叶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相关,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乌头叶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的减少可能是造成霜霉病进一步爆发的原因。(本文来源于《成都中医药大学》期刊2017-05-01)

李娜,胡亮,王婷,欧洪,王光志[3](2017)在《乌头叶面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乌头霜霉病相关性》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以四川江油栽培乌头为研究对象,探索乌头叶面微生物菌群动态变化特征及其与乌头霜霉病的相关性。方法:收集不同病害等级的乌头霜霉病叶片,摇床震荡与超声结合的方法提取乌头叶面微生物,稀释平板计数法测定乌头叶面细菌,真菌数量。结果:乌头霜霉病发病情况与环境温度相关,患病乌头叶面细菌,真菌数量相较于健康乌头都有所增加,且叶面其他真菌数量随着病害程度的逐渐加重而呈现出较有规律的逐渐增加趋势。结论:乌头霜霉病在其生长期的3月末至5月末发病迅速,且日平均气温15~20℃比较适宜乌头霜霉病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乌头叶面真菌数量的变化与乌头霜霉病病害程度呈正相关。(本文来源于《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期刊2017年05期)

杜佳,张晓娟,吴钢,周瑞生,崔宇慧[4](2016)在《雪茄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叶面微生物区系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在恒温恒湿箱内对海南光村茄衣发酵42 d,并对整个过程中烟叶表面微生物进行分离、纯化和鉴定,研究探讨了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叶面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结果显示:在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细菌为优势菌群,霉菌所占比例很小,没有检测出放线菌和酵母菌;所有细菌均为芽孢杆菌,数量由高到低依次是:巨大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蜡状芽孢杆菌>环状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嗜热脂肪芽孢杆菌>短小芽孢杆菌>凝结芽孢杆菌;茄衣表面各菌种数量在发酵过程前24 d内呈急剧下降趋势;巨大芽孢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为雪茄茄衣人工发酵中的优势菌种,分别占芽孢杆菌数量的50%以上和19%左右。(本文来源于《生物技术进展》期刊2016年03期)

雷亮,陶朕,徐凡,吴媚[5](2013)在《芹菜叶面微生物吡哆醛还原酶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植物叶际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是一个复杂的微生态系统,叶际表面微生物通过与宿主植物的互作,改善其栖居环境并促进植物生长。从芹菜叶际生态系统中分离得到吡哆醛还原酶(Pyridoxal Reductase,PLR),采用苯肼衍生方法检测其活性并确定PLR的来源,对叶际表面微生物进行分离、计数,确定储藏过程中芹菜叶片表面微生物的变化情况,并对PLR的基本酶学性质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PLR主要来源于真菌,在相同菌浓度下,PLR活性的强弱依次为真菌>细菌>放线菌。该酶的最适温度为37℃,最适反应pH值为7.5,并且在NADPH的参与下,其催化活性显着提高。(本文来源于《广东农业科学》期刊2013年11期)

田晓燕,赵蕾,赵辉,孙红炜,李凡[6](2012)在《转Bt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区系和细菌生理群多样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Bt基因玉米Mon810及其亲本玉米DK647作为材料,在玉米的不同生育期,于2010年和2011年连续2年测定玉米叶面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并对细菌生理群的数量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年份和生育期2个玉米品种叶面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但年度间和相同的发育时期叶面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趋势一致,由苗期开始增多,到生育后期达到数量高峰。转Bt基因玉米对叶面细菌和真菌影响较大,大部分生育期内Bt玉米叶面真菌和细菌数量与亲本玉米有显着差异,而放线菌数量与亲本相比差异不显着。2010年,苗期、拔节期和完熟期Bt玉米叶面细菌生理群Shannon-Wiener群落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高于亲本玉米,2011年除喇叭口期Bt玉米细菌生理群的3种群落特征参数均大于对照。(本文来源于《作物学报》期刊2012年11期)

田晓燕[7](2012)在《转Bt玉米叶面微生物区系及Bt蛋白表达规律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随着转基因作物全球化的应用和推广,转Bt基因作物释放后对生态环境产生的潜在影响受到广泛重视。转Bt基因玉米的释放对土壤微生态的影响、与野生近缘种的基因流、对非靶标昆虫的影响和靶标害虫抗性问题是近年研究的热点,然而转Bt基因玉米对叶面微生物的影响鲜有报道,因此研究田间自然条件下转Bt基因玉米对叶面微生物群落及多样性的影响对Bt玉米的生态风险评价具有重要意义。2010年和2011年,在农业部转基因植物环境安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济南)专用试验基地内种植转Bt基因玉米和亲本玉米,于苗期、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抽丝期、乳熟期和完熟期采样,研究大田自然状态下转Bt基因玉米对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的影响。主要研究方法为Biolog微平板法、传统微生物分离培养法和酶联免疫法。利用传统培养法,于2010和2011连续两年测定转Bt基因玉米MON810及其亲本玉米DK647叶面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数量变化,并对细菌生理群的数量和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不同年份和生育期两个玉米品种叶面微生物数量存在差异,但是,年度间和相同的发育时期叶面微生物的数量变化趋势一致,一般由苗期开始增多,到生育后期达到数量高峰。转Bt基因玉米对叶面细菌和真菌影响较大,大部分生育期内Bt玉米叶面真菌和细菌数量与亲本玉米有显着差异,而放线菌数量与亲本相比差异不显着。2010年的抽雄期Bt玉米叶面细菌生理群Shannon-Wiener群落多样性指数、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显着低于亲本,2011年苗期和拔节期Bt玉米细菌生理群的叁种群落特征参数显着大于对照。利用Biolog微平板法对转Bt基因玉米及其亲本玉米叶面微生物的单一碳源利用水平进行分析,探讨转基因玉米对其叶面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样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玉米叶面微生物总体活性苗期最低,抽丝期最强,完熟期有所减弱;与非转基因亲本相比,苗期、喇叭口期和完熟期转Bt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活性大于非转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对碳源的利用主要集中在糖类及其衍生物类上,代谢中间产物和次生代谢物类碳源利用程度最低;整个生育期内Bt玉米叶面微生物群落Shannon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常规玉米,其中喇叭口期差异显着(P<0.05),均匀度指数和优势度指数在整个生育期无显着差异(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苗期、喇叭口期和抽丝期,转Bt基因玉米与非转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群落的碳源利用模式相似,不同生育期分异明显;完熟期转Bt基因与非转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在PC2轴上存在显着差异。PC1轴和PC2轴分别对不同生育期和不同基因型玉米叶面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造成主要分异。应用Biolog方法研究了转Bt基因玉米粉碎叶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功能多样性的影响。取腐解10 d、25 d、40 d、55 d的土样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指数及对不同类碳源的利用情况。结果表明:在腐解的第25 d、40 d、55 d,转Bt基因玉米粉碎叶处理土壤微生物群落丰富度指数(H)、优势集中性指数(D)和均匀度指数(E)与常规玉米处理均无明显差异,腐解10d抽雄期转Bt基因玉米粉碎叶处理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均匀度显着高于常规玉米(P<0.05),而乳熟期的优势集中性显着低于常规玉米(P<0.05)。主成分分析表明,转Bt基因玉米粉碎叶对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模式的影响随腐解时间延长而减小,腐解第10 d影响最大,第55 d已基本无影响。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对转Bt基因玉米不同发育时期和不同组织器官Bt晶体蛋白表达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叶、茎、花丝、雌穗轴,雄穗小花和雄穗秆中均可检测到Bt杀虫蛋白,外源Bt蛋白占可溶性蛋白的比例随着作物的生长呈上升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Bt蛋白表达量与玉米生长时间呈显着正相关,Bt玉米对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没有显着影响,作物生长时间比玉米基因型对叶面微生物的影响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5-16)

赵辉[8](2012)在《转Bt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近年来,随着转Bt基因植物的大量环境释放,转基因作物的生态安全问题越来越受人们的关注与重视。尤其是外源性基因(包括目的基因,标记基因和启动子等)的插入打乱了原有的基因网络,可能对转基因作物的生理生化过程或物理化学结构产生影响。本研究针对当前转Bt基因植物农田生态安全风险评价中关注的主要问题,在2年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Bt基因玉米MON810和亲本玉米DK647为试材,利用玉米苗期、拔节期、喇叭口期、抽雄期、抽丝期、乳熟期和完熟期的叶面样品分析大田自然状态下叶面微生物群落变化。研究方法为磷脂脂肪酸标记法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具体结果如下:1、利用磷脂脂肪酸图谱技术对2011年样品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进行分析,共检测到23种PLFAs,以直链饱和脂肪酸和支链脂肪酸为主,不饱和脂肪酸和环丙烷脂肪酸种类含量较少;叶面细菌PLFA含量大于真菌和放线菌占总PLFA含量的70%。不同时期间PLFA的种类差别不大,Bt玉米叶面微生物总PLFA、细菌PLFA、真菌PLFA的含量均小于非Bt玉米,玉米叶面环境中革兰氏阴性菌的含量小于革兰氏阴性菌。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苗期、乳熟期、完熟期在非Bt玉米和Bt玉米之间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它时期Bt玉米和非Bt玉米间相似性较高,没有显着性差异。因此,转Bt基因对玉米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的影响除个别时期,大部分时期都没有表现出显着性差异。2、从目前已报道的文献中选取4种不同的环境微生物DNA提取方法和不同细菌、真菌保守区序列扩增引物进行研究,得出能够获得高质量、大片段DNA的土壤试剂盒提取方法以及细菌16SrRNAV3区扩增引物F357/R518,真菌ITS序列扩增引物ITS1-F/ITS4、 ITS1-F/ITS2。这为后续DGGE的顺利进行提供了保障。3、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Bt玉米和非Bt玉米的叶面微生物群落遗传多样性是否有差别,随后的克隆和测序进一步确定了叶面微生物群落中主要微生物种类及特异性微生物种类。DGGE图谱条带测序结果显示叶面环境中不可培养的微生物占很大部分;2010年和2011年叶面细菌主要为4个菌门,其中变形杆菌门(Proteobacteria)所占比例最大,然后是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真菌主要为2大菌门子囊菌门(Ascomycota)和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玉米叶面微生物在2010年和2011年中的变化趋势相似,2010年样品中玉米叶面细菌的丰富度大于真菌,且差异明显,可能与该年降水频繁致使真菌无法长期定殖玉米叶面而生长有关。连续2年样品显示,不同时期两种基因型玉米DGGE图谱中都会有或多或少的特异性条带出现,但特异性条带代表的微生物种类在不同时期及同一时期不同年份都不一样,未发现明显规律。总结看来,叶面微生物受不同生育期及当时的环境条件影响较大,Bt玉米和非Bt玉米叶面微生物生育期内的群落遗传多样性相似度较高,转Bt基因对其没有产生显着性影响。(本文来源于《山东师范大学》期刊2012-04-02)

赵辉,李世国,孙红炜,李凡,田晓燕[9](2012)在《玉米叶面微生物DNA提取方法及PCR引物的筛选》一文中研究指出传统的微生物培养方法在反映叶面微生态信息上具有局限性,因此逐渐被分子生态学所代替,而获得高质量、大片段、无偏好的总DNA是研究叶面环境微生物的基础。本文采用改进的Sambrook法、CTAB法、改良的化学法以及试剂盒法对玉米生长初期、中期、末期的叶面微生物总DNA进行提取,并对4种方法提取的DNA片段的大小和产量进行综合评价。将得到的DNA用引物357/518以及984/1387对细菌16S rDNA进行扩增;用5种常见引物NS1/fung、ITS1-F/ITS2、NS1/AM1、EF4/fung5、SSU-0817/SSU-1196对真菌18SrDNA进行扩增。结果表明:4种方法提取的DNA片段均适用于PCR,但DNA的得率和纯度有一定差别,其中以试剂盒提取效果最好。PCR结果显示,除化学法外,其他3种方法提取的DNA均能够获得目的条带;并通过比较得出引物984/1387对16S rDNA以及ITS1-F/ITS2对18S rDNA扩增效果较好且扩增量最大。(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科学》期刊2012年02期)

王元格[10](2007)在《转Bt基因抗虫棉叶面微生物多样性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为了探讨转基因植物的商业化生产对生物安全性的影响,本试验在2年大田栽培条件下,以转Bt基因抗虫棉GK-12 (Bt cotton)和常规棉泗棉3号(non-Bt cotton)为材料,利用传统的培养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其叶面微生物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如下:1.棉花叶面可培养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与其生长发育呈正相关。苗期叶面微生物的数量少,现蕾期开始增多,到花铃期叶面微生物的数量达到高峰,吐絮期下降。虽然Bt cotton和non-Bt cotton叶面微生物的数量随棉花生长发育变化趋势一致,但同一生育期两个品种叶面微生物数量存在显着差异:现蕾期和花铃期Bt cotton叶面细菌的数量远远多于non-Bt cotton,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在吐絮期,Bt cotton和non-Bt cotton叶面真菌的数量变化存在显着差异;在现蕾期,Bt cotton叶面真菌的数量少于non-Bt cotton,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在现蕾期Bt cotton叶面放线菌的数量远远多于non-Bt cotton,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在花铃期non-Bt cotton叶面放线菌的数量多于Bt cotton,且差异达到极显着水平。2.根据各细菌生理群数量等级的划分,在花铃期和吐絮期,Bt cotton和non-Bt cotton叶面细菌生理群共同的优势类群为好气性纤维素分解菌和乳酸杆菌;两个品种叶面其它细菌生理群则存在较大差异。3.对Bt cotton和non-Bt cotton叶面细菌生理群的多样性变化分析表明:在花铃期Bt cotton叶面细菌生理群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比non-Bt cotton高;在吐絮期Bt cotton叶面细菌生理群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和均匀度比non-Bt cotton低。4.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建立了棉花叶面微生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方法,最佳设计为:SDS浓度为20mg/mL,溶菌酶浓度为30mg/mL,蛋白酶K浓度为10mg/mL,37℃温育时间180min。5.利用PCR-PAGE对叶面微生物进行分析, Bt cotton和non-Bt cotton的叶面微生物在苗期、现蕾期、花铃期具有较高的相似性,遗传多样性较为一致,遗传相似性系数分别为87%、88%、81%;在吐絮期,Bt cotton和non-Bt cotton的叶面微生物相似性低于65%,表明Bt cotton和non-Bt cotton叶面微生物的遗传多样性差异明显。(本文来源于《山东农业大学》期刊2007-06-04)

叶面微生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毛茛科植物乌头Aconitum carmichaeli Debx.是常用药用植物,母根称为川乌,加工处理后的子根称为附子,均是着名的川产道地药材。乌头的栽培历史悠久,在其栽培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病害,主要有霜霉病、叶斑病、根腐病、白绢病、病毒病等等,其中乌头霜霉病、根腐病以及白绢病对产量的影响较大,这几种病害往往相互交叉影响,严重时会造成药材超到一半的减产。其中乌头霜霉病是乌头栽培过程中极易发生的一种叶部病害,具有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危害性大等特点,严重影响乌头植株的健康生长以及附子、川乌中药材的质量。植物的叶面(phylloplane),附生或寄生着数量庞大且种类丰富的微生物群体,这些微生物在促进植物生长,增强植物抗病性,降解环境污染物,固定大气中的氮等方面有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叶面微生物与植物病害可能存在定性和定量的关系,病害的发生与叶面微生物群体水平有关,叶面微生物菌群的失衡则是植物发生病害的直接诱因之一。已有学者对叶面微生物多样性与叶部病害发生与防治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特别是在经济作物,如山茶、烟草毛白杨等,但在药用植物的研究中,鲜见报道。本文以乌头叶为研究对象,通过研究乌头叶面微生物多样性及种群变化,试图探索乌头霜霉病病原菌入侵下叶面微生物区系的变化特征,为乌头霜霉病的微生态防治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建立了乌头叶面细菌、真菌PCR-DGGE分析体系:采用巢式PCR技术扩增乌头叶面细菌16S rDNA V3区和真菌ITS1区序列,利用该扩增产物进行乌头叶面细菌、真菌DGGE电泳条件的优化。采用DGGE垂直电泳法筛选电泳最佳变性梯度,时间间隔法筛选电泳最佳电泳时间。乌头叶面细菌的最佳电泳分析条件为:变性梯度30%~65%(Gel 10%),电泳7 h;乌头叶面真菌DGGE最佳分析条件为:变性剂梯度25%~52%(Gel 10%),电泳8 h,细菌、真菌电泳温度均为60℃,电压均为120 V。2.明确了乌头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微生物区系特征:采用PCR-DGGE法分析青川、北川、安县等5个产地,江油6个时期以及不同叶龄乌头叶面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乌头叶面细菌、真菌组成丰富,除环境中未培养菌外,共检测到细菌10属,其中,约70%来自于γ-变形菌纲和α-变形菌纲,假单孢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占比最大;真菌共检测到17个属,均来自担子菌门、子囊菌门。乌头叶面细菌、真菌种群多样性受叶龄、地理位置以及生长期的差异的影响而各自表现出不同的变化。乌头各叶龄样品有着大部分相似以及少量差异的优势菌种。生长期差异对细菌群落组成影响较大,而对真菌影响较小;产地差异对真菌群落组成影响较细菌大。3.研究了乌头叶面菌群变化与乌头霜霉病的相关性:采用平板计数法、PCR-DGGE法分析不同病害程度的乌头在整个生长期的叶面细菌、真菌数量、种群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患病与健康乌头叶面微生物数量及种类多样性存在差异。患病乌头叶面细菌、真菌数量以及种类数相较于健康乌头都有所增加,细菌数量在健康和1级病害之间上升速度较快,真菌数量随着病害程度的增加表现出较有规律的在逐渐增加趋势,种群多样性呈上下波动趋势,且在不同生长期表现不一。(2)患病与健康乌头叶面微生物类群存在差异。某些微生物(如假单孢菌属、鞘氨醇单胞菌属的一些细菌,链格孢属、丝黑粉菌属的真菌)伴随着乌头霜霉病病原菌在叶面上的不断增殖而增殖,某些健康叶上的优势菌种(如甲基杆菌属细菌、葡萄孢盘菌属及Epicoccum sp.真菌等)伴随病原菌的不断增殖而逐渐减少。(3)乌头叶面正常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与乌头霜霉病病害的发生存在一定的相关性。乌头健康叶真菌种群丰富度与病情指数呈负相关,表明霜霉病的发生可能与乌头叶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相关,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乌头叶面真菌群落多样性水平的减少可能是造成霜霉病进一步爆发的原因。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叶面微生物论文参考文献

[1].杨红武.不同耕作制土壤和叶面微生物群落与叁种烟草病害的关系[D].湖南农业大学.2018

[2].李娜.乌头叶面微生物区系与乌头霜霉病的相关性研究[D].成都中医药大学.2017

[3].李娜,胡亮,王婷,欧洪,王光志.乌头叶面微生物菌群变化特征及其与乌头霜霉病相关性[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2017

[4].杜佳,张晓娟,吴钢,周瑞生,崔宇慧.雪茄茄衣人工发酵过程中叶面微生物区系研究[J].生物技术进展.2016

[5].雷亮,陶朕,徐凡,吴媚.芹菜叶面微生物吡哆醛还原酶的研究[J].广东农业科学.2013

[6].田晓燕,赵蕾,赵辉,孙红炜,李凡.转Bt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区系和细菌生理群多样性变化[J].作物学报.2012

[7].田晓燕.转Bt玉米叶面微生物区系及Bt蛋白表达规律的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2

[8].赵辉.转Bt基因玉米叶面微生物多样性变化[D].山东师范大学.2012

[9].赵辉,李世国,孙红炜,李凡,田晓燕.玉米叶面微生物DNA提取方法及PCR引物的筛选[J].山东农业科学.2012

[10].王元格.转Bt基因抗虫棉叶面微生物多样性变化[D].山东农业大学.2007

标签:;  ;  ;  ;  

叶面微生物论文-杨红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