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孝”作为父母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中国古代社会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最基本的一项伦理道德规范。文章以《论语》为中心,认为“孝”应从养亲、敬亲、谏亲、继志做起,子女对父母不仅要有物质上的奉养和精神上的关怀,而且还要能够做到谏亲、继志,这样的“孝”才是真正的“孝”。
关键词:孝;养亲;敬亲;谏亲;继志
《孝经》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孝”乃“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是人伦中最重要的东西。因而,“百善孝为先”。“孝”作为人类诞生以来父母子女之间相生相养的一种自然情感,是中国社会上至天子下至庶民最基本的一项伦理道德规范。
1.4.2 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 观察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12、24、48 h 血浆中 IFN-γ、IL-10水平。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以ELX-800型酶标仪(美国BioTek公司)检测IFN-γ、IL-10水平[试剂盒由艾博抗(上海)贸易有限公司提供]。
西周时期“孝”的观念就已经产生和流行,儒家的创始人孔子将人类的孝行为提升到理论的高度,提出了孝道。首先,孔子肯定“孝”是做人的根本。“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仁”古与“人”通。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认为:“君子凡事专用力于根本,根本既立,则其道自生。若上文所谓孝弟,乃是为仁之本。”可见,“孝”是做人的根本。其次,孔子所提倡的仁学是建立在“孝”的基础之上的。在孔子的心目中,“仁”是一种最高德性,它能够开启人性的自觉,而这种至高的德性并不是高悬在天空中的,它之所以能够成为人人内心都向往追求的德性,是建立在情感之上的。尤其是在孔子所处的宗法血缘社会里,“仁”又首先是建立在“孝”这种自然情感的基础之上的。孔子认为,一个理想社会的建立,必须先从“孝”这种发自内心的真实情感开始,即从亲子这个环节开始,由近及远、由亲及疏地辐射开来,一直到“民吾同胞,物吾与也”的“仁民爱物”,即亲子情可以扩展成为对芸芸众生以及宇宙万物的广大博爱。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孝”不仅是做人的根本,而且是为“仁”的起点。那么,应该如何“孝”,从而更好地为“仁”呢?笔者认为,就《论语》而言,为“孝”至少应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一、养亲
在《论语》中,“孝”最根本的含义就是“善事父母”。“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说文解字》说:“孝,善事父母者。”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中也说“善事父母为孝”。
“善事父母为孝”,也就是说,一个人出生的时候,没有独立生活能力,父母抚养子女含辛茹苦,历尽艰辛。当子女成人后,父母老了,丧失了劳动能力,当思鸟兽反哺之情,尽心尽力奉养、照料双亲,使父母在物质生活上尽可能地得到满足。这也是“孝”的最基本的要求。
对父母不仅要养亲、敬亲、谏亲,如果能够做到继志,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孝子。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曾子进一步发挥说:“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鲁大夫孟庄子的其他孝行虽有可称赞之处,但皆不如用其父之臣、守其父之政更为难能可贵。《中庸》说:“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父亲尚在时,儿子还小,没有自立的能力,他理应遵循父亲的指引和教诲。同时,他也在慢慢成长,尝试独立思考、评价世界,开始形成自己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虽然父亲并不愿意儿子违背自己的意志,但儿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有独立的意志。如果发生冲突时,该如何判定一个人是否为“孝”呢?
在日常饮食起居上,子女要发自内心地敬亲,才能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钱穆在《论语新解》中认为,“色难”有两解:第一,难在承望父母之颜色。能在无形无声中体会得到父母之意,始为孝;第二,孝子奉侍父母,以能和颜悦色为难。人之面色,即其内心的真情流露,如果子女深爱自己的父母,这种发自内在的情感就会体现在面色、神情上,就会显现为一种和气的、愉悦的容貌。如果子女只是为了尽义务而尽义务,或是基于社会和他人的舆论压力,而对父母没有一种爱的情感、感恩的意识,姑且不谈他的奉养能不能尽心尽力,他的容色必定带着勉强抱怨,这样父母即使有子女奉养,他们的心里并不舒畅,精神上也不会愉快。因而,“敬亲”更多地是体现出对父母的一种精神慰藉,孝子对父母要有更多精神上的关怀。
二、敬亲
孔子认为“孝”起源于子女对父母之恩、父母之爱的一种反哺的情感,因而,对父母要有敬爱之心。孔子论“孝”,不仅仅建立在一种血缘关系的自然情感上,更是借“敬”这种情感心理状态与动物做一个区分。
她,金枝立刻觉得自己发羞,看一看自己的衣裳也不和别人同样,她立刻讨厌从乡下带来的破罐子,用脚踢了罐子一下。
在孔子看来,“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因而子女也应该“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其实孔子之所以批评宰我“不仁”,不仅因为他违礼,因为在当时“三年之丧”为“天下之通丧”,而且更重要的是因为他的“心安”(忍心义)。“安”是个带有强烈感情心理色彩的词语,“心安”故能“理得”。正是因为宰我的心安,所以孔子才深责他。
三、谏亲
孔子说:“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父母有过错,孔子建议子女反复婉言相劝,如果父母仍一意孤行、刚愎自用,子女不应滋生怨恨之心,而应一如从前孝敬双亲。换言之,父母若有错误,为子者可以用婉转的语气进行劝谏,以免陷父母于不义,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事父母几谏”。这里强调的是注意观察时机和讲求方式,不要违背“敬”的原则,但又不能盲目服从。孔子的主张和《礼记·内则》所谓“父母有过,下气怡色柔声以谏,谏若不入,起敬起孝,说则复谏。不说,与其得罪于乡党州闾,宁孰谏”的说法是一致的,虽然要注重方式方法,但在关系到违反社会公论的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即使父母面上再不高兴也得极力劝阻。可见,“几谏”的原则兼顾到孝敬与社会群体利益这两个方面,与后世“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种说法全然异质,它具有一定的民主精神。
在儒家看来,“人非圣贤,孰能无过”?父母也是凡人,也会有过错。对于父母的过错,儒家并不主张一味顺从,而是认为子女要婉言劝谏。
四、继志
“善事父母”关键是要依照礼节来侍奉父母。“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无违”就是不违背礼节,顺从父母的意志。父母在世时,要奉养、尊敬、服从父母。父母去世了,用礼节去埋葬和祭奠他们。而孔子的学生宰我却列举了许多理由反对三年之丧,认为一年即可。“宰我问∶‘三年之丧期已久矣!……’子曰∶‘予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孝”,不单单是赡养父母,更重要的是对父母的一片情感,即尊敬父母,否则供养父母和饲养犬马有什么不同?这种“敬”的情感,断然是动物所缺乏的,这是一种文化意识上的情感。“孝”作为“孝”,不仅在于“口体之养”,它的真正含义是“敬”,即尊敬父母。这不仅是报答父母的生育和养育之恩,而且包含着对父母一生勤劳、无私奉献、人生经历等人格力量的尊敬,包含着文化的积累和传承,不只是简单的血缘关系。人们用血缘关系解释“孝”这种最基本的情感,固然指出了人的生物性一面、基础性一面,但是却忽略了另一面,即精神性一面。孔子很重视亲子之间的情感因素,认为“孝”是由父母对子女的爱从而引发子女对父母的爱。在这种爱的基础上产生的尊敬的心情、愉悦的颜色,乃至奉养的行动,必然是纯真无伪的情感的流露。
其中的关键在于看一个人的精神世界中,有没有产生思想的背逆,是否滋长违背父辈的理想和价值观。如果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是矛盾的,如果存在背叛的理想和价值观,那么这个人就难以说是孝子了。反之,如果他的外在表现和内在精神是统一的,即他不仅在行为上遵循父亲的教诲,同时,他的理想和价值观跟父辈一致,他继续沿着父辈指引的方向前进,这样他就是一个孝子。因而,就“父之道”得以延续和继承这点来说,是有一定意义的。比如一位孝子发愿:“我要继承父亲遗业,将它发扬光大。将来要做一个成器的人,以慰藉父母之心。”在此愿望中,父母岂不就活在将来与当下,而不只活在那褪了色的蒙尘的过去。
从图8(a)、图8(b)可以看出,带内误差补偿前,成像场景中强目标距离向旁瓣很高,远端旁瓣数值也较高,会遮盖周围弱目标,成像效果很差。经过带内幅度和相位误差补偿后,旁瓣数值降低十分明显,远端旁瓣对周围目标的影响非常小,成像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综合以上处理结果可知,子带内幅度和相位误差得到了有效的补偿。
两淮平原气候条件优越,水资源充足并且土壤肥沃松软,适宜农耕。而怀远县种植石榴历史悠久,自汉唐以来,经过不断发展,形成了今天的种植方式。而如此悠久的种植历史为怀远县石榴产业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各农户保留了祖先几千的种植智慧与经验。了解石榴的生长特性,并且掌握着种植石榴的技巧方法,能够种植出较高品质的石榴。并且悠久的历史可以成为良好的宣传口号,让消费者更容易产生兴趣。多年积累的经验也为产业创新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坚实的基础才能使创新不会脱离实际。
综上所述,《论语》中的“孝”体现在养亲、敬亲、谏亲、继志四个方面。为“孝”不仅是物质上的奉养和精神上的关怀,如果还能够做到谏亲、继志,让自己的志向在天下大行其道,那他就是一个真正的孝子、真正的仁者。
参考文献:
[1][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5.
[2]钱穆.论语新解[M].北京:三联书店,2002.
[3]李泽厚.实用理性与乐感文化[M].北京:三联书店,2005.
[4]蒙培元.人是情感的存在——儒家哲学再阐释[J].社会科学战线,2003,(02).
On"Filial Piety"in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LUO Xiang-ping
(Guangdong Industry Polytechnic,Guangzhou,Guangdong 510300,China)
Abstract:"Filial piety",as a kind of natural emotion between parents and children,is one of the most basic ethical and moral norms in Chinese society.This article takes the Analects of Confucius as the center,and believes that "filial piety"should start from the adoption of relatives,respect relatives,relatives,and aspirations.Children should not only have material support and spiritual care for their parents,but also be able to achieve relatives and successors.Such"filial piety"is the true"filial piety."
Key words:filial piety;parenting parents;respect parents;admonish parents;inheritance ambition
中图分类号:D66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7-0089-02
收稿日期:2019-06-26
作者简介:罗香萍(1983-),女(汉族),江西赣州人,中山大学哲学博士,哲学讲师,研究方向:中国哲学。
标签:父母论文; 孔子论文; 子女论文; 情感论文; 论语论文; 政治论文; 法律论文; 中国政治论文; 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 《教育教学论坛》2019年第47期论文;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