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对电子论文_李蓉,陈少平,樊文浩,陈彦佐,徐礼彬

导读:本文包含了孤对电子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构型,路易斯,电子,杂环化合物,原子,蒸气,电子对。

孤对电子论文文献综述

李蓉,陈少平,樊文浩,陈彦佐,徐礼彬[1](2018)在《孤对电子对碲热电传输性能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碲(Te)是一种良好的单质热电(TE)材料,具有很高的Seebeck系数和载流子迁移率,以及非常低的热导率。本工作采用热压法制备了Te以及Sb掺杂的Te多晶,采用垂直布里奇曼下降法制备了Te晶体,并对得到的晶体进行热电性能测试研究。结果表明:Te具有高的Seebeck系数以及电导率,Sb掺杂有效提高了Te的热电性能,由布里奇曼法制备的Te晶体的电导率表现出明显的各向异性。这主要归因于Te具有简并的能带、阶梯状的态密度分布和超大的声子散射相。然而这些有益于热电传输的特征又都源自于Te晶格中的孤对电子。本工作展示了孤对电子与各热电传输性能之间的联系,为热电参数解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寻找优异的热电材料提供了思路。(本文来源于《材料导报》期刊2018年21期)

张文广,彭春玉,王祖浩[2](2018)在《孤对电子与赤道取向——sp~3d杂化轨道中电子对排列的一种有趣现象》一文中研究指出揭示了一种有趣的分子结构现象:在AB_n型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结构中,若中心原子A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3d,且价层有孤电子对时,孤电子对总是呈叁角双锥的赤道取向;若分子中A、B原子间有重键时,B原子也总是呈赤道取向。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并通过归纳法论证了这一规律。(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中英文)》期刊2018年10期)

秦志强[3](2015)在《分子中含价层孤对电子的原子构型的判断方法》一文中研究指出依据杂化轨道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离域π键和实例,总结出了分子中含价层孤对电子原子构型的判断法,其内容为含有2对或3对孤对电子的原子(如F)可以存在sp1、sp2、sp3 3种杂化,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1杂化,则该原子也为sp1杂化(如HC≡CF);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2杂化,则该原子也为sp2杂化(如H2C=CHF);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则该原子也为sp3杂化(如CH3F)。含有1对孤对电子的原子(如N)可以存在sp2、sp3 2种杂化,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1或sp2杂化,则该原子均为sp2杂化(如HC≡CNH2和H2C=CHNH2);若其相连的中心原子为sp3杂化,则该原子为sp3杂化(如CH3NH2)。并讨论了该方法的适用范围以及举例说明了该方法的应用。(本文来源于《化学教育》期刊2015年16期)

卜范龙,郭文丽,段旭川[4](2014)在《含有孤对电子的路易斯碱作为金化学蒸气发生的催化增敏剂的结构特征及增敏效果》一文中研究指出某些路易斯碱可催化增敏硼氢化钠和过渡与贵金属元素的化学蒸气光度计对乙醚、四氢呋喃和叁乙胺对金的化学蒸气发生(CVG)效率增强进行了初步验证[1]。研究结果显示:某些带有孤对电子的路易斯碱对硼氢化钠与金的化学蒸气发生效率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这些路易斯碱主要是醚、胺等及杂环化合物。为了继续探索这些路易斯碱的催化增敏效果与结构特征,本工作继续以下几方面的研究:①选取的胺类路易斯碱有叁甲胺、吡啶、咪唑、N,N-(本文来源于《理化检验(化学分册)》期刊2014年04期)

卜范龙[5](2014)在《含有孤对电子的路易斯碱作为金的化学蒸气发生催化增敏剂的结构特征及增敏效果进一步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实验是在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采取连续进样进—步对金的化学蒸气发生对金的测定的研究。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用连续进样的测定方式比间歇进样方式提高了金的荧光信号强度。但只用硼氢化钠还原—无色散原子荧光光谱法采用连续进样的测定方式也有一些不足:平行性不好,可还原性低,金的荧光信号不够强,还不足以在实践中应用,还需要进一步研究。使用无色散原子荧光来研究叁乙胺、四氢呋喃和乙醚对金的CVG效率增强效果,以其进行上述结论的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叁种路易斯碱都能使金的荧光信号增强,其增强效果与DDTC相似。在最佳条件下:金的标准校正曲线相关性大于0.99,检出限(36)为1μg/L左右,精密度在5%左右。得到重要结论是:带有孤对电子的路易斯碱是能够增强过渡和贵金属CVG效率的重要催化剂。为了使CVG理论系统化,更好的理解催化增敏的本质,本文在原有理论研究基础上,对某些带有孤对电子的路易斯碱能够增强过渡和贵金属化学蒸气发生(CVG)效率做进一步研究,并对继续寻找和应用CVG催化增敏试剂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取了叁甲胺、吡啶、咪唑、N,N---甲基苯胺等胺类路易斯碱;乙醚、四氢呋喃、二乙二醇二甲醚等醚类路易斯碱;甲硫醚、二甲亚砜、氨基硫脲、硫脲等含有硫原子的路易斯碱;次亚磷酸钠和亚磷酸等含磷原子的路易斯碱;铜试剂、DDTC等含有氮氧硫杂环的路易斯碱用来作荧光信号强度的对比。通过对上述的路易斯碱催化硼氢化钠与金的化学蒸气发生效率结果得出,这类路易斯碱尤其以小分子的醚、胺、及含某些硫原子的路易斯碱的催化增敏效果更佳明显。从实验结果可以初步推断:对胺类和醚类化合物,随着分子量增大,其催化增敏效果降低,这可能是由于空间位阻或水溶性降低的原因;而对含硫原子的化合物,催化增敏效果就比较复杂,需要进一步研究。本工作获得的另一个肯定的结论是:在多硼烷阴离子合成及某些有机合成中已经得到成熟应用的水溶性的小分子路易斯碱在催化增敏CVG中同样具有很好的效果。这也正反映了相同或相似的催化剂对硼氢化物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有相同或相似的催化作用,这也进一步显示了硼氢化物还原时其还原的特点是具有规律性的。为下一步研究金的真实样品测定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本文来源于《天津师范大学》期刊2014-03-01)

郑铮,刘振明[6](2011)在《应用HSAB理论通过孤对电子性质对有机化合物亲核性/碱性的定量分析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在密度泛函理论的基础上,根据软、硬酸碱原理,通过孤对电子计算得到的各种化学性质,我们建立了一种定量研究有机化合物亲核性/碱性的方法。这些化学性质描述符包括全局柔性,Fukui方程,局部柔性,局部Mulliken电荷等,它们是通过PC Spartan Pro软件,在密度泛函理论SVWN/DN~*层面上计算得到的量。在本研究工作中,选择了28个化合物,基于计算得到的密度将它们按照亲核性/碱性进行了分类。神经网络中的BP算法被用来研究所选取描述符与亲核性/碱性之间的关系。通过交叉验证避免了在神经网络训练中可能会出现的过度拟合问题。结果显示基于所建立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与已知的实验结果符合的很好。局部柔性与Fukui方程与亲核性之间有着相当好的对应关系,而局部Mulliken电荷更好地反映了碱性。我们期望所建立和训练得到的BP网络模型可以被用来预测未知化合物和功能基团的亲核性/碱性。(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期刊2011年02期)

张巍[7](2010)在《杂原子有孤对电子的多钨酸盐过渡金属衍生物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论文利用水热合成技术,以杂原子含有孤对电子的叁缺位Keggin型[B–α–SbW9O33]9–和[B–α–BiW9O33]9–多阴离子为多酸前驱体,通过过渡金属、过渡金属配合物的桥连作用,成功合成了4个新型多金属氧酸盐化合物,并研究了它们的合成条件及规律。采用元素分析、TG、XRD、IR以及单晶X-射线衍射对化合物进行结构表征。并对这些化合物的电化学性质进行了研究。1.化合物1和2是新的夹心型(Krebs型)多钨酸盐化合物。分子式分别为: [enH2]5[CuII(en)2][CuI2(WO2)2(β–SbW9O33)2]·16H2O(1) [enH2]5[CuII(en)2][CuI2(WO2)2(β–BiW9O33)2]·22H2O (2)化合物1和2是同构的,是由两个叁缺位[B–α–XW9O33]9– (X = SbIII (1), BiIII (2))多阴离子通过Cu(I)和W(Ⅵ)离子连接,形成了两个新的Krebs型夹心结构。这两种新的夹心型多阴离子进一步由Cu(I)离子和[CuII(en)2]2+配位阳离子连接,得到了由Krebs型多钨酸盐建构、Cu(I)离子连接的二维层结构。对化合物1和2的电化学行为和电催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合物1和2的本体修饰碳糊电极对亚硝酸根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2.化合物3和4是含有类Dawson型[SbW18O60]9–多阴离子的锑钨酸盐化合物。分子式分别为: [H2bpy]2[Ni(bpy)(Hbpy)2HSbW18O60]·4H2O (3) [H2bpy]2[Cu(bpy)(Hbpy)2HSbW18O60]·5H2O (4)化合物3和4是同构的,其中,非经典的类Dawson型[SbW18O60]9–多阴离子做为二齿配体,与一维配位阳离子链([Ni(bpy)(Hbpy)2]n4n+对于3或者是[Cu(bpy) (Hbpy)2]n4n+对于4)上的Ni和Cu等过渡金属配位,构筑了首例基于类Dawson型[SbW18O60]9–多阴离子的叁维框架结构化合物。电化学研究表明,化合物4的本体修饰碳糊电极对亚硝酸根的还原具有良好的电催化活性。(本文来源于《东北师范大学》期刊2010-05-01)

于波[8](2006)在《孤对电子杂环类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杂环化合物是指具有环状结构,并且除碳氢原子外,至少还含有一个杂原子的化合物。本文研究的对象主要是含有硫、氮、氧叁类杂原子的孤对电子杂环化合物。这些杂环化合物是严重的污染源,化石燃料中的含硫、含氮化合物是在燃烧过程释放出大量的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是酸雨的成因之一,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的消耗与日俱增,这些化合物造成的污染也越来越严重。生物处理方法由于具有操作条件温和、费用低、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少而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二苯并噻吩(Dibenzothiophene,DBT)是化石燃料中含有的一种典型的有机硫化合物,使用传统的加氢脱硫(Hydrodesulfurization,HDS)难以去除,因此选择DBT作为微生物脱有机硫反应的模式化合物。石油中的含氮化合物主要是咔唑(Carbazole,CA)的各种烷基衍生物,所以生物脱氮的研究是以CA为模式化合物。二苯并呋喃(Dibenzofuran,DBF)是研究二恶英类(dioxin-like)氧杂环环境污染物生物降解的模式化合物。 本工作使用实验室前期分离出来的一株降解DBT的菌株XP为研究对象。菌株XP为常温菌株,可以在30℃左右降解含硫化合物。对XP菌株进行了菌种鉴定,XP菌落生长初期形成短的分枝菌丝体,然后分化成球菌及棒杆菌的形态;菌落有光泽,从奶白色逐渐变为粉红色;XP菌株的分枝菌酸属于红球菌分枝菌酸;脂肪酸类型为无分支,含有饱和及不饱和脂肪酸,同时还含有结核菌脂酸,与数据库中的红平红球菌脂肪酸类型有86.5%的同源性;XP菌株的riboprint模式与模式菌株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DSM 43066~T相似;XP菌株的16S rDNA序列在诊断区(1-500个碱基)与模式菌株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DSM 43066~T的16S rDNA序列100%的同源。通过上述常规的形态学、化学分析法(包括脂肪酸、分枝菌酸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结果(Riboprint pattern和16S rDNA序列的比对),最终确定XP菌株属于红平红球菌,命名为Rhodococcus erythropolis XP。 红平红球菌(Rhodococcus erythropolis)XP可以利用各种硫源,包括部分甲基噻吩、甲基苯并噻吩及全部测试的二苯并噻吩类化合物为唯一硫源生长。通过(本文来源于《山东大学》期刊2006-05-26)

许平,冯进辉,于波,王书宁,李福利[9](2005)在《孤对电子杂环化合物的代谢化学和生物学研究进展》一文中研究指出地球环境特别是化石燃料中存在着大量含硫,氮和氧孤对电子杂环化合物.对孤对电子杂环化合物代谢机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价值.生物法降解这些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化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生物法具有反应专一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可实现许多化学上难以实现的反应.本文结合课题组的近期研究,尝试论述国内外的部分研究进展.(本文来源于《环境化学》期刊2005年06期)

许平,李福利,李力,王书宁,于波[10](2004)在《孤对电子杂环代谢与生物转化生产高值化学品》一文中研究指出化石燃料和地球环境中存在着大量含硫,氮和氧孤对电子杂环化合物。这些化合物大部分是致血液病,致癌,引起呼吸道疾病等的极度毒性化合物。它们一方面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危害人类健康;另一方面又是重要的有机原,如医药中间体和高附加值的香料化合物。生物代谢这些杂环化合物具有较化学法无可比拟的优势,主要表现在生物法具有反应专一性好,反应条件温和,可实现许多化学上难以实现的反应。对孤对电(本文来源于《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期刊2004-11-01)

孤对电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揭示了一种有趣的分子结构现象:在AB_n型多原子分子或离子结构中,若中心原子A的轨道杂化方式为sp~3d,且价层有孤电子对时,孤电子对总是呈叁角双锥的赤道取向;若分子中A、B原子间有重键时,B原子也总是呈赤道取向。探讨了这一现象的内在原因,并通过归纳法论证了这一规律。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孤对电子论文参考文献

[1].李蓉,陈少平,樊文浩,陈彦佐,徐礼彬.孤对电子对碲热电传输性能的影响[J].材料导报.2018

[2].张文广,彭春玉,王祖浩.孤对电子与赤道取向——sp~3d杂化轨道中电子对排列的一种有趣现象[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8

[3].秦志强.分子中含价层孤对电子的原子构型的判断方法[J].化学教育.2015

[4].卜范龙,郭文丽,段旭川.含有孤对电子的路易斯碱作为金化学蒸气发生的催化增敏剂的结构特征及增敏效果[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14

[5].卜范龙.含有孤对电子的路易斯碱作为金的化学蒸气发生催化增敏剂的结构特征及增敏效果进一步研究[D].天津师范大学.2014

[6].郑铮,刘振明.应用HSAB理论通过孤对电子性质对有机化合物亲核性/碱性的定量分析研究(英文)[J].JournalofChinesePharmaceuticalSciences.2011

[7].张巍.杂原子有孤对电子的多钨酸盐过渡金属衍生物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0

[8].于波.孤对电子杂环类环境污染物的微生物降解研究[D].山东大学.2006

[9].许平,冯进辉,于波,王书宁,李福利.孤对电子杂环化合物的代谢化学和生物学研究进展[J].环境化学.2005

[10].许平,李福利,李力,王书宁,于波.孤对电子杂环代谢与生物转化生产高值化学品[C].第一届全国化学工程与生物化工年会论文摘要集(下).2004

论文知识图

磷化物的叁种形式基于羧基官能化介孔材料与聚电解质之...环以含氮杂环取代的化合物硅烯的化学反应化合物12的合成羰基与水分子间氢键示意图

标签:;  ;  ;  ;  ;  ;  ;  

孤对电子论文_李蓉,陈少平,樊文浩,陈彦佐,徐礼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