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联通“新时空”营造通信新体验(论文文献综述)
徐卫[1](2020)在《现代绘画中的两种震惊 ——以马格利特和波丘尼为例》文中认为作为现代性体验的“震惊”体验最初产生于19世纪工业城市的发展以及随之而出现的大众生活,拥挤嘈杂的公共空间与最新的科学技术不断地改变人类生存状态与感知模式,使得传统经验结构不可避免地走向衰落。作为审美体验的“震惊”是对作为社会体验的“震惊”的反映,同时,前者内在于后者。本文论及三种“震惊”:1,作为现代生活体验的震惊感;2,马格利特作品中的震惊因素;3,波丘尼作品中的震惊因素。后两种震惊均属于作为现代性体验的震惊体验的整体范畴,但两者在气质上截然相反。本雅明的相关思想可以为我们对马格利特和波丘尼作品中的震惊因素的考察提供契机。一方面,本雅明对现代都市生活、超现实主义以及未来主义有都有相关的论述;另一方面,本雅明对现代世界中人类的处境及自我救赎保持关切。本文第二、三部份相互呼应,通过“线性时间的弯曲与昨日时空的死亡”、“物的拟人化与人的机器化”、“意义的断裂感与动力的连续性”三组不同视角,分别阐述马格利特和波丘尼作品中的震惊因素。在随后的第五部分,本文试图证明,马格利特作品中的震惊可以被视为对波丘尼作品中的震惊的否定性回应。两者的差异被归纳为“救赎与虚无”、“回望与开拓”的对立,同时,这两组对立体现出人类面对现代社会的演进图景时的矛盾心态。波丘尼作品中的震惊因素来源于人对技术时代的拥抱热情,在不断的开拓与革新中,“震惊”便意味着与过去的决裂;而马格利特作品中的震惊因素则激发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并迫使人在生存的意义危机中寻找救度的可能。前者指向的是经验的破碎、灵韵的消失、生存的快乐与虚无;而后者指向的是经验的修复、灵韵的恢复以及生存的幸福与意义感。在马格利特的作品中,“启迪”无处不在;而在波丘尼的作品中,对现代世界的讴歌贯穿始终。在第六章,笔者将对两种震惊因素做出总结,并提出自己的见解。面对现代世界的扩张,矛盾心态是普遍存在的。重要的或许不是在两股相反的力量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而是从根本上反思震惊的本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毕竟,作为审美体验的震惊体验只是人类全部震惊体验的一部分,而全部的震惊体验也只是人类所有体验(经验)的一部分。
刘茜[2](2020)在《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下,人们身处一个全球化浸透、信息化泛滥、消费狂欢的时代,物的极大丰富使西方发达国家呈现出与之相适应的消费社会形态。这一时代进程超越了社会结构、空间地理位置、政治状况等因素的局限,对全球产生着影响。纳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中国也成为了商品消费的“新战场”。这一消费为主导型的社会状况,一方面加深了商品化与市场化程度,另一方面转变了人们的审美、行为、心理和价值追求。从设计领域来看,扮演“消费同谋”角色的当代商业景观,作为社会、市场、文化、审美等的综合载体,呈现出符号、艺术、物质价值诉求等的多重转向。西方商业景观由理性主义主导下“均衡而规则”的形态结构转变为当下“多元”、“错综”、“夸张”、“新奇”的形态主流表达。在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下,中国的当代商业景观也呈现出相似的形态趋向,指涉含混、标新立异、材料新奇的丰富视觉呈现,成为时尚的追逐对象,其形态呈现的背后昭示出一种全新的时代观念。消费社会的全球化影响,给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其步入某种发展的误区。以消费社会为语境,于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特征、构成、塑造研究的基础上寻求活态的文化自信的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方向,是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此外,由于商业景观本身文化性和体系的薄弱,与此相关的深入研究成果较少,大量研究聚焦于设计的风格、形式与功能,未涉及社会的宏观层面,因此,以当代社会发展和人类精神为视野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及发展的思考,将更具时代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消费社会学作为社会学意义上的理论工具,来研究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无疑是将其从商业空间的设计营造,拓展至社会生活价值和意义构建的层面。文章在分析当代社会语境嬗变、消费社会理论阐释和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价值诉求的基础上,综合运用实地调研、文献分析、语言学等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结合设计语言的理论和城市空间意象的研究,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构建与分析。首先,在限定当代商业景观研究对象的基础上,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并构建了语汇——语法——修辞——语义的研究架构。其次,在语汇部分以商业景观道路、边界、区域、节点、标志物的形态为对象,展开对其形态特征、构成和塑造的分析;在语法部分主要从场地结构、空间关系、比例尺度、要素关联等方面展开阐述;在修辞部分以譬喻、夸张、引用、错综为典型,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核心修辞手法的研究;在语义表达部分以形态语言的特征分析和修辞为基础,阐述了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蕴含的语义内涵。最后,文章探讨了消费社会对全球产生影响的视域下,中国当代商业景观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总的来看,本论文主要具有以下五个创新点:一、从时代语境出发,展开对当代商业景观形态的研究,超越设计形式与功能研究的局限,从宏观抽象的视野探寻其与消费社会的深度关联;二、探索性地引入语言学的方法,构建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语法、修辞研究体系,并阐明了时代性的语义内涵;三、客观树立对消费社会的价值评判,并将其纳入设计实践构思的网状关系之中;四、在中西方设计与形态对比研究基础上,提出时代语境下基于中国特色的当代商业景观发展启示,避免对西方设计盲目的接受与模仿;五、开创性地对数百个当代商业景观案例形态进行整理、绘制与分析,为后续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研究提供了基础与便利。总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是对消费社会这一时代进程的社会结构、文化、审美、市场等的综合呈现。它作为城市的“名片”以及人们休闲、购物、社交的重要场所,亟待我们营造一种生态、经济、历史、文化和谐共生的活态商业景观“桃花源”。
郭缨[3](2018)在《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现代工业社会形成以影像为中心呈现的景观格局,视觉以前所未有的爆发力量成为感官主宰,引导人类生存方式逐渐视像化,人类感官平衡逐渐消解。感官失衡触发听觉失聪、嗅觉失灵,引致文化紊乱、认知出偏。尤其是听觉能力的人为钝化和屏蔽,严重影响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向度和维度。上世纪60年代,麦克卢汉就发现了这种趋势,并呼喊“重回听觉”,希望引发人们对听觉问题的关注。麦克卢汉认为:重回部落时代,人们经历的最大变革是从眼睛到耳朵的过渡,即声觉空间的回归。20世纪后半期,西方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兴起“听觉转向”的多学科交叉研究,同样呼唤听觉回归以改善文化失衡现状。然而,麦克卢汉的声音和“听觉转向”的出现并未形成应然回响。视觉至上继续从生活场景向文化现象穿透,世界被高度视觉化,视觉文化形成对人的“围困”,造成人类认知体系陷入严重路径依赖,形成“单向度的人”。打破视觉霸权地位,恢复人类感官平衡迫在眉睫。媒介技术与文化形态息息相关。互联网技术的兴起和勃发引领人类进入移动传播时代,移动化以颠覆性力量重构了社会传播结构和传播逻辑、改变了人与媒介之间的关系。移动智能技术广泛嵌入人们日常生活之中,为探讨听觉回归和媒介感官平衡提供了新的契机和窗口。基于这一时代背景,论文提出了如下问题:在移动传播时代,媒介感官失衡的传播现状是否有所改变,听觉媒体是否实现了回归,如何实现回归,以及新型听觉传播方式在人和社会之间产生了怎样的互动模式和互动关系。媒介环境学为回答上述命题提供了基础性理论支撑,即将媒介视为一种环境,关注技术、符号、信息等如何对人、社会和文化产生影响,以及强调媒介嵌入社会生活的影响。本文以“媒介即环境”为理论框架,以听觉回归的“必要性——可能性——回归路径”为主要脉络,以移动听觉媒体为观照对象,以日常生活中移动听觉媒体与人的互动为重点,通过运用深度访谈法、焦点小组访谈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试图探析破除视觉霸权、解析听觉回归的紧要性和可能性。经对历史和现实的立体考察,论文提出了以下发现:在移动传播环境中,听觉媒体呈现出从形态、类型到使用方式、使用习惯等方面的新特征,移动性变革促使听觉媒体从终端、产品、空间、场景四个维度形成听觉回归的技术路线和生态系统。在新型“感知——符号”环境中,个体创造力被激活、身份和价值被唤醒,个人与媒体间的关系被重新定义。进一步深入访谈和分析发现,移动听觉媒体以参与形成日常生活中个体与自我、个体与他人、个体与城市(地方)关系的方式形成独特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其陪伴功能、交往功能和连接功能被有效强化,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稠密。听觉正以多元化方式渗入人们日常生活点滴之中,使麦克卢汉所谓“重回部落时代”的生活和交往方式逐渐实现。在媒介技术推动下,移动听觉媒体广泛普及和使用比率全面上升,人类的听觉正在被重新激活和唤醒,听觉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得到全新延展,一个更具开放性、参与性、陪伴性和个性化的声觉文化正在强力消解对视觉及其效果的迷恋。伴随着听觉回归和人类倾听能力的复苏,一个感官均衡的“全觉体验”时代正在来临。
郑佳佳[4](2018)在《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哈尼梯田因生活在这里的各族人民“再生产整个自然界”而得以塑造。人的实践活动以及社会发展使得体现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的大地景观始终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景观变化过程往往也是人类文明的积淀历程。景观不断变化的特性决定了认识景观、呈现景观的困难。面对大量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呈现具有丰富的自然、社会、历史、文化内涵的哈尼梯田景观,协助游客建立对梯田文化景观的审美、释读与尊重就成为了实现哈尼梯田保护与发展的最为重要的任务。引导人们进一步行动或进一步理解其代表的事物意义的物象即是标识。标识以静态及动态的形式存在。文字书写可以是标识,人们的一些行为在特定的如旅游的场域中也可能转换为文化的标识。景观标识是景观呈现的浓缩,同时也可以成为景观的一部分。景观标识是引导人们认识、理解与欣赏景观及其社会文化意义的指示性符号。景观标识之所以是重要的,就在于若没有此类符号,深刻而丰富的景观文化内涵就难以为大众游客所理解。因而,景观标识的设立从根本上讲是一种新形式的文化书写行为,对当地社会文化景观等进行言说的目的在于让潜在的读者即游客能够通过对这些言说的理解去认识当地的文化。哈尼梯田的景观标识可分为提供介绍性信息的公共标识、提供专门化信息的旅游标识、作为程式化表现的文化展演以及得到片段式呈现的日常生活四类。当前的景观标识系统中,公共标识的解释力不足、旅游标识的信息错漏、文化展演对文化神圣性的消解以及日常生活的被误读是景观标识存在的四类主要问题。更为严重的是,公共标识、旅游标识等文字标识高比率地出现表述错误,这使得肩负着指示和引导游客进行文化理解、文化释读功能的景观标识难以实现其预设目的。标识信息传递出现错误并不会因为其普遍常见而成为人们必须理所当然地加以接受的问题。这类被人们视为“常识”的现象必须得到深入的探讨和分析。景观标识是纽结着地方与世界、传统与现代、行动与表征的符号系统。准确建立景观标识对于标识设立者、游客及村民三种人群的意义重大。然而,标识设立中存在认知误区,设立标识的目的模糊,文本缺乏整合,规训阐释随意,文化信息的加工实践中出现大量纰缪。游客在场却在景观标识中缺位,放弃了对景观标识的阅读与理解将促使视觉陷阱制造更多的理解困难,互动中的游客、村民等不同群体尝试实现文化理解却面临着诸多困境。只有准确的景观标识才能使传统村落文化得以恰当的显现,使过去服务于内部的信息在对外进行表述时能够通畅传递,也可以使缺乏逻辑的景观解读得以避免。由于反映世界变化的知识及信息存在延时性与不确定性,因此,准确建立景观标识需要传播方式的创新。各式各样的景观标识都起着指述、表现与传递信息的功能。对于包含了生态多样性、历史悠久性、文化多元性、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性等多重要素的哈尼梯田而言,仅仅依靠某一种景观标识或者说某一个群体单独对梯田景观进行呈现都是难以实现的。事实上,由于卷入到这场全新的文化书写中的标识设立者、游客以及村民的多样性,又由于人的实践活动的节律性,多种社会行动主体共同对哈尼梯田景观采取复调式呈现就是必须的。只有当各类景观标识之间建立起互补、对比、照应等多重协作关系,哈尼梯田的景观标识才能在真正意义上引导和帮助游客对梯田文化景观进行理解与释读,才能成为一种有价值的知识生产与知识传播。
季景涛[5](2014)在《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创作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今社会,由于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人们的生存已趋于“数字化生存”的“虚拟现实”方式,并深刻影响到包括景观设计与建造在内的各个领域。景观作为一个高度复杂的有机系统,内容涵盖较为广泛,包括建筑、户外装置等在内的其他领域或事物,有时也会成为景观本身。本文选取从环境与人的关系层面来研究景观,研究对象既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自然景观、园林景观、景观建筑,也包括电影、游戏等其他艺术中涉及的景观(场景),人们可对其进行五感体验、路径选择、精神沉浸获得相关的景象与意境。本文采用学科交叉、分层解析、典型例证与综合归纳等研究方法,首先对技术和哲学思想影响下的虚拟现实观进行系统建构和阐释,并以此为中心视角和理论基础,综合建构景观创作的过程模型,总结提出以概念和形态、规则和操作、输出和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方法以及体验设计、互动展示、反馈分析的三种技术导入模式。然后,结合过程方法总体导向,深入研究景观空间创作在要素拓展、秩序重构、意境生成这三个方面方法,并在完成景观形态新认知建构的基础上,形成非线性生成和拓扑式变形的形态创作方法,最终建立和完善景观创作的动态循环创新机制,为当今景观创作中的“虚拟现实”技术与概念引入提供理论与实践性依据和参考。面向景观创作的虚拟现实观建构方面,论述了虚拟现实观的技术、艺术及审美方面的主要内涵,梳理出“逆”世界融合下的系统性景观空间思维、新认知建构下的非线性景观形态思维、多感知交互下的综合性景观体验思维,由此构成了本文深入研究的理论基石,实现了虚拟现实观与景观创作的具体关联,为后文研究景观创作方法奠定基础。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创作过程方法方面,将景观创作视为一个动态过程,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分别论述景观创作过程的历史演变,系统建构创作过程模型。结合过程方法概念,总结并提出以概念和形态、规则和操作、输出和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方法以及相关技术导入模式。整体上解析了景观创作的全过程创新,形成了具有综合性、创新性、整体性和过程性的系统创作方法,为深入研究景观空间与形态创作具体方法提供总体指导。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空间创作方法方面,在分析超时空影响下景观空间要素拓展及空间秩序重构方式的基础上,结合主体的体验方式以及非物质概念特点,总结并提出了景观空间的虚实、通感、共生、游牧四种意境的生成类型,为设计师及公众在景观实践中的空间设计和体验意境生成提供方向上的导引和方法上的借鉴。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形态创作方法方面,联系典型的景观创作案例,综合解析并提出景观形态的新认知建构,在此基础上梳理出虚拟现实观影响下的景观形态生成、拓扑变形与调控的创作方法,为设计师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和相关概念介入到景观形态创作中提供方法借鉴。综上,本文以虚拟现实技术发展和应用所引发的观念变化为背景,系统提出、解析并建构了信息时代面向景观创作的虚拟现实观,构成了本文理论创新的主要内容。在此理论基础上,系统论述景观创作过程导向方法与技术导入模式以及景观空间与形态的创作方法,形成了基于虚拟现实观的创作方法基本内容和框架,构成了本文创作方法方面创新内容。当前,虚拟现实技术迅速发展并渗透应用至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引起了人类存在及景观创作的各个方面的重大变化,因此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此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可为设计师及公众深入理解与把握景观创作中的虚拟现实观及相关技术应用的概念导入提供系统参考,一定程度上也明确了信息时代数字化景观创作的未来发展趋势和目标方向。
娜娅[6](2011)在《中国联通新产品推广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联通为例》文中指出近年来,在技术发展与用户需求的共同驱动下,通信业变革和转型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格局和竞争环境更加复杂激烈。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式增长深刻地改变着产业生态环境,单一语音业务竞争已经成为历史,市场展现的是个融合和综合兼具的全新空间。外部宏观经济形势、国际国内产业发展、行业市场竞争和监管环境都在持续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在此背景下,运营商如何融合或综合出适应市场、并增加市场竞争筹码的创新产品,成为三大运营商共同的课题。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自重组后加大对新产品推广的力度,在综合分析客户与市场发展趋势、公司战略要求的基础上,确定新产品的推广发展思路,并对新产品特征及发展策略进行了重新梳理。本文对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现状进行了分析,从中发现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方面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进而对中国联通新产品开发的未来推广提出了建议。
石易[7](2010)在《全力以赴 备战亚运》文中研究说明今天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第16届亚运会在广州正式拉开序幕。第10届亚残运会也将于12月12日至19日在广州市举办。在备战亚运的两百多个日子里,广东通信业齐心协力,团结一致,发挥各自的优势,早准备、早部署、早行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前期准备工作,正满怀信心地步入实战?
杨荣海[8](2010)在《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增长最快的两大产业。在中国,随着电信产业第四次重组的完成以及3G牌照的发放,移动互联网在技术和业务上逐渐趋于成熟,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增长步伐加快,开展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时机已经成熟。本文的写作正是以电信重组和3G牌照的发放为背景,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对怀化联通发展的内外环境分析,运用SWOT分析工具,确定了怀化联通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定位,最后提出了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相关策略:(1)强化移动互联网价值链管理,是未来怀化联通发展的关键。作为价值链上的主导者,怀化联通应建立上下游生态竞争环境,围绕着客户的需求和竞争形成紧密的伙伴关系。(2)加强产品和服务的管理,基本策略包括:产品多样化、服务个性化和业务融合化。(3)加强渠道合作。怀化联通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合作策略可以主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来实现:合作伙伴的选择、合作模式的探讨、合作伙伴的管理、合作伙伴的评价。(4)强化终端策略,有利于怀化联通构建手机供应、销售渠道、运营平台、业务和内容提供等完整的产业链,获得价值最大化。(5)2/3G网络协调发展,互为依托、互相支撑,避免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
陆石标[9](2010)在《案例研究:东莞联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文中研究指明企业社会责任日益得到企业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从企业社会责任近期的演变来看,消费者运动是企业社会责任推动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劳工运动、环保运动成为了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三股主要力量。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也一直以来都是企业社会责任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企业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包括向消费者提供安全可靠的产品、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的价格公允合理、确保消费者获得有关产品的充分信息、保障消费者自由选择产品和服务的权利以及保证消费者具有申诉的权利。而在国内市场经济体系的完善过程中,企业包括电信运营企业在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方面都存在不少有待改进之处。在20世纪80年代前,国外也一般认为,包括电信、电力、铁路、管道煤气、自来水供应等涉及到全程全网的行业都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并据以在这些行业长期保持垄断经营的状态。因此在20世纪80年代前,各国电信市场一般由政府企业或政府授权的企业进行垄断经营。但垄断经营的电信企业由于缺乏外部的竞争压力,电信企业在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方面差强人意。同时各种管理上的低效率大大抵消了规模效益。因此20世纪80年代中期各国都陆续开始了以开放竞争、电信企业私有化为特征的电信改革。与此相似,国内通信行业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前由当时的邮电部独家垄断经营。通信供需矛盾十分突出,消费者装电话要批条子、找关系、走后门,各行各业、广大群众都怨声载道。为深化邮电行业改革,加快电信行业的发展,打破电信行业的垄断格局,推动电信企业更好地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 199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中国联通。肩负起在电信行业引入竞争机制、提高通信保障能力、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和提升服务水平的重任。在这一背景下,中国联通1997年在东莞市设立了中国联通东莞分公司(简称东莞联通,以下同),并于1998年开始为公众提供移动通信服务,打破了当时东莞邮电局在该领域的独家垄断局面。本文主要展现了东莞联通投入运营十二年以来,东莞联通作为中国电信行业改革的产物,在完善网络建设、创新产品设计、改进服务思路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同时也分析了东莞联通在在承担东莞电信行业改革重任、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使命,包括在消费者通信权益保障方面、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方面、提高消费者服务水平方面以及普及消费者使用现代通信技术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在促进东莞通信产业自身长足的发展所发挥的积极作用。基本实现了当初国家改革电信行业、成立东莞联通的初衷。本文最后也通过分析指出了包括东莞联通在内的电信运营企业在履行对消费者责任方面仍然存在的问题,以及东莞联通未来需要改进和完善的不足之处。
彭岩[10](2010)在《3G时代通信企业移动客户忠诚度研究 ——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文中研究表明近两年,通信行业的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经过行业重组、全业务的正式运营以及3G牌照的发放,各家通信企业迎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在买方市场中,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实行以客户为中心的营销策略。根据调查,企业吸引一位新客户所花的成本是维系一位现有客户的五至十倍。提高客户忠诚度是各家通信企业急需要解决的课题。在校大学生是社会的新生力量,交流面广,网络传播性强,提高大学生客户忠诚度有利于对企业的正面形象的传播,帮助企业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本文以在校大学生群体为样本,对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忠诚度模型。通过对客户忠诚度的文献参考,结合通信企业的行业新环境以及在校大学生的特点,首先分析对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的影响因素,包括客户满意、竞争壁垒以及情感依赖,建立假设模型。然后根据模型设计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的问卷,运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对问卷的统计结果进行信度和效度的分析后,对模型进行假设检验,采用结构方程以及回归系数分析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进而修正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模型。然后根据模型内各因素之间的关系,对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的提高提出相应的策略。
二、联通“新时空”营造通信新体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通“新时空”营造通信新体验(论文提纲范文)
(1)现代绘画中的两种震惊 ——以马格利特和波丘尼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现代生活与震惊体验 |
2.1 经验与体验 |
2.2 都市与震惊 |
2.2.1 偶然性 |
2.2.2 工人与赌徒 |
2.3 对震惊的接受与防御 |
2.3.1 刺激与震惊 |
2.3.2 适应与反应 |
第3章 马格利特绘画中的震惊因素 |
3.1 线性时间的弯曲 |
3.2 物的拟人化 |
3.3 意义的断裂感 |
第4章 波丘尼绘画中的震惊因素 |
4.1 昨日时空的死亡 |
4.2 人的机器化 |
4.3 动力的连续性 |
第5章 两种震惊的对比 |
5.1 救赎与虚无 |
5.1.1 经验的破碎与修复 |
5.1.2 灵韵的覆灭与恢复 |
5.1.3 走向虚无或者走向救赎 |
5.2 回望与开拓 |
5.2.1 两种偶然性 |
5.2.2 世俗启迪与现代赞歌 |
5.2.3 新天使与城市废墟 |
第6章 结语 |
6.1 作为商品的震惊体验 |
6.2 两种震惊持续并存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成果 |
(2)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社会背景 |
1.1.2 经济背景 |
1.1.3 行业背景 |
1.2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概况 |
1.3.2 国内研究概况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分析 |
1.4.2 实证研究 |
1.4.3 跨学科综合研究 |
1.5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框架 |
1.5.2 论文创新点 |
1.6 概念阐释 |
1.6.1 消费社会 |
1.6.2 语境 |
1.6.3 当代 |
1.6.4 景观 |
1.6.5 商业景观设计 |
1.6.6 形态语言 |
第2章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与消费社会的内在关联 |
2.1 消费社会的时代语境 |
2.1.1 全球化的浸透 |
2.1.2 信息化的泛滥 |
2.1.3 消费的狂欢 |
2.2 消费社会的理论阐释 |
2.2.1 社会结构的视角——消费社会符号化 |
2.2.2 艺术文化的视角——日常生活审美化 |
2.2.3 个体行为的视角——日常行为求“新”化 |
2.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价值诉求 |
2.3.1 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价值转向 |
2.3.2 当代商业景观的艺术价值转向 |
2.3.3 当代商业景观的物质价值转向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嬗变 |
3.1 前消费社会的商业景观发展历史脉络 |
3.1.1 传统溯源 |
3.1.2 近现代变迁 |
3.2 消费社会语境下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更新 |
3.2.1 当代商业景观的非理性化思维 |
3.2.2 当代商业景观的视觉形象裂变 |
3.2.3 解构主义商业建筑的影响 |
3.3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形态语言的构成 |
3.3.1 当代商业景观设计的构成 |
3.3.2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内容 |
3.3.3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构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汇 |
4.1 语汇概述 |
4.1.1 概念 |
4.1.2 构成 |
4.1.3 特点 |
4.2 商业景观道路 |
4.2.1 道路形态的特征 |
4.2.2 道路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3 商业景观边界 |
4.3.1 边界形态的特征 |
4.3.2 边界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4 商业景观区域 |
4.4.1 区域形态的特征 |
4.4.2 区域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5 商业景观节点 |
4.5.1 节点形态的特征 |
4.5.2 节点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6 商业景观标志物 |
4.6.1 标志物形态的特征 |
4.6.2 标志物形态的构成与塑造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法 |
5.1 语法概述 |
5.1.1 概念 |
5.1.2 构成 |
5.1.3 特点 |
5.2 场地结构 |
5.2.1 轴线 |
5.2.2 序列 |
5.2.3 等级 |
5.2.4 界面 |
5.3 空间关系 |
5.3.1 空间组合 |
5.3.2 空间联系 |
5.4 比例尺度 |
5.4.1 空间尺度 |
5.4.2 时间尺度 |
5.5 要素关联 |
5.5.1 建筑要素的关联 |
5.5.2 新旧要素的关联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语义 |
6.1 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的修辞手法 |
6.1.1 譬喻 |
6.1.2 夸张 |
6.1.3 引用 |
6.1.4 错综 |
6.2 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内涵 |
6.2.1 精神诉求的质变 |
6.2.2 审美标准的泛化 |
6.2.3 历史意识的放逐 |
6.2.4 生活方式的多元 |
6.3 本章小结 |
第7章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设计批判与反思 |
7.1 中国商业景观溯源 |
7.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状况 |
7.2.1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符号化 |
7.2.2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影像化 |
7.2.3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求“新”化 |
7.3 中西当代商业景观发展的比较 |
7.4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批判 |
7.5 中国当代商业景观的机遇与挑战 |
7.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实践情况 |
(3)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提出 |
1.2 核心概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4 创新点与难点 |
2 媒介感官失衡与呼唤听觉回归 |
2.1 倾听缺席:视觉至上引致感官失衡 |
2.2 声达心通:以听觉扭转感官失衡现状 |
2.3 立足当下:移动性重塑传播环境 |
本章小结 |
3 媒介即环境:听觉回归的研究路径 |
3.1 媒介环境学基本理念简述 |
3.2 媒介环境学中的“涉听”论述 |
3.3 “媒介即环境”的三个理解维度 |
本章小结 |
4 听觉激活:作为感知—符号环境的听觉媒体 |
4.1 作为感知环境的听觉媒体 |
4.2 作为符号环境的听觉媒体 |
4.3 听觉回归的基础:终端、产品、空间与场景 |
本章小结 |
5 听觉浸润:作为社会环境的听觉媒体 |
5.1 听觉陪伴:生活与情感世界的忠实朋友 |
5.2 听觉社交:个人与他人沟通的桥梁 |
5.3 听觉连接:丰富城市听觉体验 |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讨论 |
6.1 主要内容和发现 |
6.2 未来展望 |
6.3 贡献、局限与思考 |
附录1 图表索引 |
附录2 焦点小组访谈情况说明 |
附录3 深度访谈基本情况说明 |
一、样本选择 |
二、深度访谈提纲 |
三、访谈对象基本信息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
(4)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 哈尼梯田核心区研究综述 |
(二) 文化信息传递及旅游研究综述 |
(三) 符号研究综述 |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五、田野点概况 |
(一) 元阳县 |
(二) 哈尼梯田核心区主要旅游村寨 |
六、核心观点 |
第一章 作为景观的哈尼梯田景观标识 |
第一节 景观标识及其分类 |
一、景观 |
二、景观标识 |
三、景观标识的分类 |
第二节 公共标识景观 |
一、哈尼梯田核心区的介绍性信息 |
二、公共标识与社会发展的同步 |
三、公共标识的解释力不足 |
第三节 旅游标识景观 |
一、哈尼梯田核心区的专门化信息 |
二、旅游标识与旅游发展的同步 |
三、旅游标识的信息错漏 |
第四节 程式化表现的展演景观 |
一、走向艺术真实 |
二、“内”“外”关系的联结 |
三、神圣性的消散 |
第五节 片段式呈现的生活景观 |
一、包罗万象的日常生活 |
二、生活世界的编码与解码 |
三、日常与非日常的混淆 |
小结 |
第二章 景观标识设立的认知与实践 |
第一节 信息传递的认知 |
一、标识设立目的的模糊 |
二、标识文本内容的混乱 |
三、文化阐释的随意规训 |
第二节 文化信息的加工 |
一、文化信息的随意增补 |
二、文化信息的无心删减 |
三、文化信息的族性修饰 |
第三节 形式对内容的僭越 |
一、文本书写的多层级性脱节 |
二、“出场”胜于一切 |
三、生活世界中的“课题”抽离 |
小结 |
第三章 景观标识的阅读与理解 |
第一节 表层的引导与内涵的缺位 |
一、文化书写的表层化 |
二、游客差异性的漠视 |
三、内涵性引导的缺位 |
第二节 导致误解的视觉陷阱 |
一、视觉印象的赋魅 |
二、缺乏理解的观览 |
三、偏误信息的形成 |
第三节 通往文化理解的尝试 |
一、探索共享意义 |
二、创造融合契机 |
三、寻找符号系统 |
小结 |
第四章 景观标识对村落的影响 |
第一节 景观标识的进入与传统村落的显现 |
二、从自然到非自然的蘑菇房 |
三、从幕后到台前的生活世界 |
第二节 内部信息的外部化表述张力 |
一、处于交往表层结构中的地名信息 |
二、处于交往中层结构中的仪式物信息 |
三、处于交往深层结构中的婚嫁信息 |
第三节 他者的进入与时空格局的改写 |
一、由具象走向抽象的时序符号 |
二、由浑然一体走向机械切分的空间秩序 |
三、全域旅游的推行及时空格局新整体的重塑 |
小结 |
第五章 梯田世界的变化与知识传播的创新 |
第一节 梯田知识生产的延时性 |
一、对梯田传承保护的刻板理解 |
二、对梯田发展变化的滞后把握 |
三、对梯田符号自我的长期建构 |
第二节 梯田信息传递的不确定性 |
一、收讯者类型的多样性 |
二、交往关系的不稳定性 |
三、“中间人”的个性化阐释 |
第三节 梯田知识传播的创新原则 |
一、梯田本土知识的征用与超越 |
二、梯田知识接受路径的拓展 |
三、梯田知识生产困境的克服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创作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数字化生存方式的嬗变 |
1.1.2 虚拟现实哲学的复兴 |
1.1.3 景观数字化创作的崛起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基本概念阐释 |
1.3.1 景观 |
1.3.2 景观空间 |
1.3.3 景观形态 |
1.3.4 景观创作 |
1.3.5 虚拟现实技术 |
1.3.6 虚拟现实观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相关的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相关的研究现状 |
1.5 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2章 面向景观创作的虚拟现实观 |
2.1 虚拟现实观的思想源流 |
2.1.1 哲学思想理论溯源 |
2.1.2 社会文化迅速发展 |
2.1.3 受众心理传受逆变 |
2.2 虚拟现实观的技术动因 |
2.2.1 技术初步探索阶段 |
2.2.2 技术质变融入阶段 |
2.2.3 技术集成应用阶段 |
2.3 虚拟现实观的基本内涵 |
2.3.1 虚拟现实观的技术内涵 |
2.3.2 虚拟现实观的艺术内涵 |
2.3.3 虚拟现实观的审美内涵 |
2.4 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创作新思维 |
2.4.1 逆世界融合下的系统性景观空间思维 |
2.4.2 新认知建构下的非线性景观形态思维 |
2.4.3 多感知交互下的综合性景观体验思维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创作过程方法 |
3.1 景观创作过程的释义与演进 |
3.1.1 前工业时代的景观创作过程 |
3.1.2 工业时代的景观创作过程 |
3.1.3 信息时代的景观创作过程 |
3.2 创作过程模型的建构与应用 |
3.2.1 景观创作过程模型建构的背景 |
3.2.2 景观创作过程的模型建构 |
3.2.3 景观创作过程模型的应用 |
3.3 基于虚拟现实观的创作过程导向方法 |
3.3.1 以概念和形态为导向的过程方法 |
3.3.2 以规则和操作为导向的过程方法 |
3.3.3 以输出和结果为导向的过程方法 |
3.4 基于虚拟现实观的创作过程技术导入模式 |
3.4.1 体验设计模式 |
3.4.2 互动展示模式 |
3.4.3 反馈分析模式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空间创作方法 |
4.1 超时空概念下的景观空间要素拓展 |
4.1.1 空间界面的互动性关联 |
4.1.2 空间尺度的自由性延展 |
4.1.3 空间环境的动态性变化 |
4.2 超时空概念下的景观空间秩序重构 |
4.2.1 空间序列的虫洞式互通 |
4.2.2 空间节奏的体验式控制 |
4.2.3 空间组织的参数化实现 |
4.3 非物质概念下的景观空间意境生成 |
4.3.1 空间单元的虚实意境 |
4.3.2 空间体验的通感意境 |
4.3.3 空间整体的共生意境 |
4.3.4 空间沉浸的游牧意境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形态创作方法 |
5.1 景观形态的新认知建构 |
5.1.1 新逻辑建构 |
5.1.2 新体验建构 |
5.1.3 新意象建构 |
5.2 景观形态的非线性生成 |
5.2.1 混沌式生成 |
5.2.2 分布式生成 |
5.2.3 涌现式生成 |
5.3 景观形态的拓扑式变形 |
5.3.1 折叠式变形 |
5.3.2 柔化式变形 |
5.3.3 力动式变形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中国联通新产品推广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联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中国联通新产品发展概述 |
1.1 中国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
1.1.1 中国固定电话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
1.1.2 中国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
1.1.3 中国数据和多媒体通信技术发展历程 |
1.2 中国联通发展概述 |
1.2.1 中国联通公司发展轨迹 |
1.2.2 中国联通公司经营业务及产品目录 |
1.2.3 中国联通经营业绩和市场份额 |
1.3 中国联通新产品开发现状 |
1.3.1 中国联通新产品概述 |
1.3.2 中国联通产品推出历程 |
1.3.3 中国联通新产品体系 |
第二章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现状 |
2.1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发展概述 |
2.1.1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基础网络建设情况 |
2.1.2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全业务运营情况 |
2.1.3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信息业务发展情况 |
2.2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思路及策略 |
2.2.1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思路 |
2.2.2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目标 |
2.2.3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策略 |
2.3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情况 |
2.3.1 3G新产品推广情况 |
2.3.2 专项新产品推广情况 |
2.3.3 融合新产品推广情况 |
2.4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所遇到的问题 |
2.4.1 省、市两级没有形成新产品推广合力 |
2.4.2 支撑部门对新产品系统维护滞后 |
2.4.3 产品链上下游服务商支撑不到位 |
第三章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营销环境分析 |
3.1 宏观环境分析 |
3.1.1 国家政策法律对新产品推广的影响 |
3.1.2 社会经济增长对新产品推广的影响 |
3.1.3 通信技术不断发展和进步带来影响 |
3.1.4 社会人文环境及消费心理带来影响 |
3.2 微观环境分析 |
3.2.1 需求环境分析 |
3.2.2 竞争环境分析 |
3.2.3 产业链分析 |
3.2.4 其他影响因素分析 |
3.3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的内部环境分析 |
3.3.1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新产品推广的优势 |
3.3.2 中国联通内蒙古分公司联通新产品推广的劣势 |
第四章 中国联通新产品开发引入对策和建议 |
4.1 大力推进营销创新 |
4.2 强化支撑体系创新 |
4.3 打造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金色价值链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相关研究综述 |
1.2.1 移动互联网概念 |
1.2.2 移动互联网产业价值链 |
1.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模式 |
1.2.4 移动互联网业务类型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4 结构安排 |
第2章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现状分析 |
2.1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概况 |
2.2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现状 |
2.3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3G问卷调查 |
2.4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3章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环境分析 |
3.1 移动互联网宏观环境分析 |
3.1.1 移动互联网政策环境分析 |
3.1.2 移动互联网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移动互联网社会环境分析 |
3.1.4 移动互联网技术环境分析 |
3.2 移动互联网行业环境分析 |
3.2.1 我国移动互联网行业发展概述 |
3.2.2 运营商竞争环境分析 |
3.3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发展移动互联网业务SWOT分析 |
3.3.1 优势分析 |
3.3.2 劣势分析 |
3.3.3 机遇分析 |
3.3.4 威胁分析 |
第4章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市场需求及定位分析 |
4.1 移动互联网业务市场需求分析 |
4.2 中国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预测 |
4.2.1 预测思路和方法 |
4.2.2 怀化联通移动用户总量预测 |
4.2.3 怀化联通移动互联网用户数预测 |
4.3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市场细分与定位分析 |
4.3.1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细分 |
4.3.2 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市场定位分析 |
第5章 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对策 |
5.1 价值链管理策略 |
5.2 产品与服务策略 |
5.2.1 产品多样化 |
5.2.2 服务个性化 |
5.2.3 业务融合化 |
5.3 渠道与合作策略 |
5.4 终端策略 |
5.5 2G/3G协调发展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关于怀化联通3G业务的调查问卷 |
(9)案例研究:东莞联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表目录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2.1 企业社会责任概述 |
1.2.2 国外文献研究 |
1.2.3 国内文献研究 |
1.3 电信企业对消费者责任概述 |
1.3.1 保障消费者通信权益的责任 |
1.3.2 降低消费者使用成本的责任 |
1.3.3 改进消费者服务水平的责任 |
1.3.4 促进现代通信技术普及的责任 |
1.4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案例正文 |
第二章 东莞联通的成立和发展 |
2.1 东莞联通成立的背景和历程 |
2.1.1 东莞联通成立的背景 |
2.1.2 东莞联通的发展历程 |
2.2 东莞联通和东莞电信业的发展 |
2.2.1 东莞电信产业的发展 |
2.2.2 东莞电信应用的普及情况 |
第三章 东莞联通与消费者责任相关工作 |
3.1 东莞联通相关业务的发展 |
3.1.1 GSM移动通信业务的推出 |
3.1.2 固网通信业务的推出 |
3.1.3 CDMA移动通信业务的推出 |
3.1.4 3G业务的推出 |
3.2 东莞联通相关服务的改进 |
3.2.1 首推低柜服务 |
3.2.2 消费者权益保障活动 |
3.2.3 消费者关怀活动 |
3.3 东莞联通对消费者服务的体制优化 |
案例分析 |
第四章 东莞联通履行对消费者社会责任分析 |
4.1 东莞联通与消费者通信权力保障分析 |
4.1.1 基础电信需求保障能力提升 |
4.1.2 先进通信技术的推广应用 |
4.2 东莞联通对通信成本改进分析 |
4.2.1 整体通信成本改进分析 |
4.2.2 个人消费者通信成本的改进 |
4.2.3 商务消费者通信成本的改进 |
4.3 东莞联通对行业服务水平改进分析 |
4.3.1 行业服务意识改进分析 |
4.3.2 行业服务效率改进分析 |
4.3.3 行业服务质量改进分析 |
4.4 东莞联通与现代通信技术普及关系分析 |
第五章 存在不足和改进建议 |
5.1 东莞联通履行对消费者社会责任面临的问题 |
5.1.1 承担消费者社会责任与自身能力不匹配 |
5.1.2 整合产业链履行责任仍有不足 |
5.2 对东莞联通履行消费者责任的改进建议 |
5.2.1 需做大做强,提高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 |
5.2.2 需强化上下游产业链的管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3G时代通信企业移动客户忠诚度研究 ——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目的 |
1.3 选题意义 |
1.3.1 通信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需要 |
1.3.2 市场竞争的需要 |
1.3.3 社会发展的需要 |
1.4 本文所应用的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问卷调查法 |
1.4.3 定量分析法 |
1.4.4 定性分析法 |
1.4.5 系统分析法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忠诚度理论 |
2.1.1 忠诚度的内涵 |
2.1.2 忠诚度的分类 |
2.1.3 客户忠诚的价值 |
2.2 忠诚度理论的发展情况 |
2.2.1 国外忠诚度的发展 |
2.2.2 国内忠诚度的发展 |
2.2.3 国内外忠诚度观点总结 |
第三章 3G时代下通信企业发展与客户忠诚度的关系 |
3.1 3G简介 |
3.1.1 3G的概念 |
3.1.2 3G时代的技术特点 |
3.1.3 3G时代的通信技术应用特点 |
3.2 3G时代下通信企业迎来的机遇和挑战 |
3.2.1 国家通信政策 |
3.2.2 通信行业的重组 |
3.2.3 3G技术的应用 |
3.2.4 通信行业替代竞争 |
3.3 3G时代下通信企业的客户忠诚度 |
3.3.1 客户忠诚度的概念 |
3.3.2 客户忠诚度对通信企业的重要性 |
3.4 3G时代的通信环境对客户忠诚度的影响 |
第四章 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实证研究 |
4.1 3G时代大学生移动客户分析 |
4.1.1 大学生群体的特点 |
4.1.2 3G时代大学生移动客户的消费特点 |
4.1.3 3G时代下研究大学生移动客户的意义 |
4.2 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模型建立 |
4.2.1 忠诚度模型的指标选取 |
4.2.2 忠诚度模型的构建 |
4.3 大学生客户忠诚度实证分析 |
4.3.1 大学生客户问卷设计 |
4.3.2 问卷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5.1 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模型结论 |
5.2 3G时代大学生移动客户忠诚度策略 |
5.2.1 提升大学生移动客户的忠诚度策略 |
5.2.2 对其他行业客户的借鉴意义 |
5.3 论文局限性 |
参考文献 |
附录:大学生移动客户调查问卷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联通“新时空”营造通信新体验(论文参考文献)
- [1]现代绘画中的两种震惊 ——以马格利特和波丘尼为例[D]. 徐卫.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3)
- [2]消费社会语境下的当代商业景观形态语言研究[D]. 刘茜.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1)
- [3]移动传播时代听觉回归研究[D]. 郭缨.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1)
- [4]哈尼梯田景观标识的人类学研究[D]. 郑佳佳. 云南大学, 2018(01)
- [5]基于虚拟现实观的景观创作方法研究[D]. 季景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6]中国联通新产品推广问题研究 ——以内蒙古联通为例[D]. 娜娅. 内蒙古大学, 2011(01)
- [7]全力以赴 备战亚运[N]. 石易. 人民邮电, 2010
- [8]中国联通怀化分公司移动互联网发展策略研究[D]. 杨荣海. 中南大学, 2010(05)
- [9]案例研究:东莞联通履行对消费者的社会责任[D]. 陆石标. 华南理工大学, 2010(03)
- [10]3G时代通信企业移动客户忠诚度研究 ——以大学生群体为研究对象[D]. 彭岩.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