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一种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包括入口烟道,吸附仓,插板阀,出口烟道和吸附结构;入口烟道、吸附仓和出口烟道依次串联相连通;入口烟道的前端和出口烟道的后端分别连接于烟气的原烟道;吸附仓内部安装有插板阀,吸附结构安装在插板阀闸板上。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烟气流通截面积,进而改变烟气流动速度,利用吸附结构来降低烟气中焦油,实现焦炉烟气除焦油的目的,进而为后续焦炉烟气脱硝治理提供保证。烟气从一个烟道突然进入一个截面积大于烟道的空腔时,烟气会减速,甚至做短暂的停留,延长吸附结构与烟气接触时间,有利于焦油吸附,这样大量的焦油会吸附在吸附结构上,烟气得到净化。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烟道(1),吸附仓(2),插板阀(3),出口烟道(4)和吸附结构(5);所述入口烟道(1)、吸附仓(2)和出口烟道(4)依次串联相连通;所述入口烟道(1)的前端和所述出口烟道(4)的后端分别连接于烟气的原烟道;所述吸附仓(2)内部安装有插板阀(3),所述吸附结构(5)安装在插板阀(3)闸板上。
设计方案
1.一种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入口烟道(1),吸附仓(2),插板阀(3),出口烟道(4)和吸附结构(5);所述入口烟道(1)、吸附仓(2)和出口烟道(4)依次串联相连通;所述入口烟道(1)的前端和所述出口烟道(4)的后端分别连接于烟气的原烟道;所述吸附仓(2)内部安装有插板阀(3),所述吸附结构(5)安装在插板阀(3)闸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烟道(1)的截面积与出口烟道(4)的截面积相同;所述吸附仓(2)的截面积大于入口烟道(1)的截面积两倍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板阀(3)包括有框架(301)、固定环(302)、丝杆(303)、螺母(304)、手轮(305)、闸板(306),所述固定环(302)呈圆环形,经由螺栓和螺母(304)固定于框架(301)上,框架(301)安装于吸附仓(2)中;所述丝杆(303)贯穿固定于所述吸附结构(5)中心处,所述丝杆(303)的后部设有手轮(305);转动手轮(305)可将吸附结构(5)从吸附仓(2)中抽出或插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闸板(306)为格栅状,烟气可以自由穿过;所述吸附结构(5)为长条状,安装在闸板(306)上;所述吸附结构(5)表面上涂刷高分子材料。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属于焦炉烟气治理环保领域。
背景技术
焦炉烟气是焦炉加热用煤气在焦炉内燃烧的产物,一般焦炉加热用的煤气为焦炉煤气或高炉煤气;其成分复杂,含有氮氧化物(NO-X)、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氰化氢、残氨、酚以及煤尘、焦油等。焦炉由于其生产工艺的特殊性,NO-X浓度较高,一般可达到500-1000mg\/Nm3<\/sup>,有的甚至高达1300mg\/Nm3<\/sup>,其中NO占90%-95%,NO2占5%-10%。据统计我国每年有800亿m3<\/sup>焦炉煤气用于炼焦的热源,要排出带二氧化硫,NO-X的烟气约6720亿m3<\/sup>,为此国家出台了《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根据《炼焦化学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GB16171-2012)中规定,自2015年1月1日起,焦炉烟囱排放二氧化硫小于50mg\/m3<\/sup>(机焦、半焦炉),NO-X小于500mg\/Nm3<\/sup>(机焦、半焦炉),颗粒物小于50mg\/m3<\/sup>。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治理已提上日程。
选择性催化还原法脱硝(SCR)是当前主流烟气脱硝技术,脱除效率高,运行稳定。原理是利用催化剂,在一定温度下,以氨作为还原剂,利用还原剂的选择性,优先与氮氧化物发生反应,将氮氧化物还原成氮气和水。催化剂是SCR工艺核心,按照温度使用窗口可以分为高温催化剂(450-600℃以上)、中温催化剂(320-450℃)、低温催化剂(120-300℃),其中低温催化剂与焦炉出口烟气温度较为匹配,广泛用于焦炉烟气治理。然而,因为焦炉烟气中含有焦油成分,焦油会凝结,SCR系统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常常会发生催化剂表面附着一层黑色粘稠焦油,脱硝效率下降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通过改变烟气流通截面积,进而改变烟气流动速度,利用吸附结构来降低烟气中焦油,实现焦炉烟气除焦油的目的,进而为后续焦炉烟气脱硝治理提供保证。烟气从一个烟道(出入口烟道截面积相等)突然进入一个截面积大于烟道的空腔时,烟气会减速,甚至做短暂的停留,延长吸附结构与烟气接触时间,有利于焦油吸附,这样大量的焦油会吸附在吸附结构上,烟气得到净化。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包括入口烟道,吸附仓,插板阀,出口烟道和吸附结构;入口烟道、吸附仓和出口烟道依次串联相连通;入口烟道的前端和出口烟道的后端分别连接于烟气的原烟道;吸附仓内部安装有插板阀,吸附结构安装在插板阀闸板上。
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以下附加技术特征:
优化的:入口烟道的截面积与出口烟道的截面积相同;吸附仓的截面积大于入口烟道的截面积两倍以上。
优化的:插板阀包括有框架、固定环、丝杆、螺母、手轮、闸板,固定环呈圆环形,经由螺栓和螺母固定于框架上,框架安装于吸附仓中;丝杆贯穿固定于吸附结构中心处,丝杆的后部设有手轮;转动手轮可将吸附结构从吸附仓中抽出或插入。
优化的:闸板为格栅状,烟气可以自由穿过;吸附结构为长条状,安装在闸板上;吸附结构表面上涂刷有比表面积大、吸附焦油能力强、耐高温的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材料可解析再生。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通过改变烟气流通截面积,进而改变烟气流动速度,延长吸附结构与烟气接触时间,有利于焦油吸附,实现焦炉烟气除焦油的目的,进而为后续焦炉烟气脱硝治理提供保证。本实用新型具有安装方便,适应性强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抽出吸附结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插入吸附结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入口烟道,2吸附仓,3插板阀,4出口烟道,5吸附结构,301框架,302固定环,303丝杆,304螺母,305手轮,306闸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并且能够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实用新型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同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性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一种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包括入口烟道1,吸附仓2,插板阀3,出口烟道4和吸附结构5;入口烟道1、吸附仓2和出口烟道4依次串联相连通;入口烟道1的截面积与出口烟道4的截面积相同;吸附仓2的截面积大于入口烟道1的截面积两倍以上。入口烟道1的前端和出口烟道4的后端分别连接于烟气的原烟道;吸附仓2内部安装有插板阀3,吸附结构5安装在插板阀3闸板上。
插板阀3包括有框架301、固定环302、丝杆303、螺母304、手轮305、闸板306,固定环302呈圆环形,经由螺栓和螺母304固定于框架301上,框架301安装于吸附仓2中;丝杆303贯穿固定于吸附结构5中心处,丝杆303的后部设有手轮305;转动手轮305可将吸附结构5从吸附仓2中抽出或插入。
闸板306为格栅状,烟气可以自由穿过;吸附结构5为长条状,安装在闸板306上;吸附结构5表面上涂刷高分子材料。
焦炉烟气除焦油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焦炉烟气从入口烟道1进入吸附仓2,流径截面积突然变大,烟气流速降低,甚至停留;插板阀3位于吸附仓2内,插板阀3闸板上安装有吸附结构5,吸附结构5可以吸收烟气中的焦油,从而达到除焦油目的。当吸附结构5吸附饱和时,可转动手轮305取出,用于解析再生,实现资源循环利用。
尽管已经对上述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33842.5
申请日:2019-01-09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87(西安)
授权编号:CN209714522U
授权时间:20191203
主分类号:B01D45/02
专利分类号:B01D45/02;B01D46/00;B01D50/00
范畴分类:23A;
申请人:陕西大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陕西大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锦业路与丈八一路十字东北角旺都第一幢D座4单元22层
发明人:谭月;郭小虎;李媛;杜媛;杜显超;张小龙
第一发明人:谭月
当前权利人:陕西大秦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代理人:周发军
代理机构:34120
代理机构编号:合肥顺超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4120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