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拉深工艺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数值,工艺,参数,有限元,变薄,起皱,曲面。
拉深工艺论文文献综述
王东涛[1](2019)在《缸体拉深工艺分析与成形优化的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以铁路货车用制动缸缸体拉深为研究对象,首先利用传统的工艺方法对拉深参数进行计算,然后利用Pro/E软件和JSTAMP/NV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分析拉深成形过程并确定最终的成形方案。模具制造完成后对模具进行现场拉深试验,根据试验结果进行分析,调整拉深的工艺参数,最终获得理想的制件。试验结果表明,有限元分析法能够降低模具设计、制造、调试的周期,但理论计算法与有限元分析法得到的结果均不是最理想的,由于模具制造精度、原材料力学性能波动等影响,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进一步修正。(本文来源于《模具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张建民,王娜,张淳,郎利辉[2](2019)在《一种阶梯型铝合金零件拉深工艺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一种阶梯型铝合金零件成形过程中工序多、成品率低等问题,文中根据传统的计算方法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该类零件进行计算及不同拉深工艺的有限元分析,得出该种零件较优的成形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知,采用充液拉深成形该阶梯型铝合金零件,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减薄,实现零件一次性成形,并提高零件成品率。(本文来源于《机械设计》期刊2019年S1期)
贺全智,李辉[3](2019)在《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筒形件变薄拉深工艺优化与预测》一文中研究指出为探究减薄率、凹模锥角与拉深速度3个工艺参数对筒形件变薄拉深成形质量的影响,以变薄拉深筒形件的力学性能(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与布氏硬度)为目标函数,设计多组正交试验方案。基于灰色关联度,计算各个目标函数的关联系数与关联度,对工艺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并得到最优参数组合;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GM (0,N)灰色预测模型对目标函数进行预测。结果表明:当减薄率为45%、凹模锥角为15°、拉深速度为10 mm·s~(-1)时,变薄拉深后筒形件的抗拉强度为679 MPa,屈服强度为623 MPa,布氏硬度为221 N·mm~(-2);工艺参数对变薄拉深筒形件力学性能的影响顺序为:减薄率>凹模锥角>拉深速度;利用GM (0,N)灰色预测模型对筒形件力学性能能实现较为精确的快速预测,预测误差较小,建模简单快速。(本文来源于《塑性工程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袁博,李辉[4](2019)在《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筒形件变薄拉深工艺参数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利用Simufact. forming有限元仿真软件,以变薄拉深工艺中第1道次减薄比、凹模锥角和拉深速度3个工艺参数为自变量,以筒形件的外圆度误差与壁厚偏差为优化目标进行数值模拟,设计3水平3因素的正交试验。基于灰色关联分析法,计算各工艺参数对筒形件尺寸精度的关联系数与关联度,进行多目标优化得到最优工艺参数组合。结果表明,变薄拉深冷成形工艺中,当第1道次减薄比为70%、凹模锥角为10°、拉深速度为10 mm·s~(-1)时,筒形件的尺寸精度较高。变薄拉深工艺参数对筒形件尺寸精度的影响顺序为:第1道次减薄比>凹模锥角>拉深速度。经过试验验证,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的相对误差小于10%,证明了有限元仿真有良好的可靠性,可为实际生产做出指导。(本文来源于《锻压技术》期刊2019年05期)
胡垚,章争荣,董勇,蒋小丹,张予昕[5](2019)在《SUS304/Al1050/SUS430复合迭层板拉深工艺参数对筒壁起皱的影响》一文中研究指出生产中发现SUS304/Al1050/SUS430复合板拉深成形中与轧制方向成90°方向的筒壁存在起皱的现象。为了解决起皱的问题,首先测量了各层板的力学数据并导入到Dynaform中,采用正交试验方法研究了凹模圆角半径、板料直径、摩擦系数和压边力等因素对复合板筒壁起皱的影响。然后根据优化模拟结果设计出防止筒壁起皱的最佳工艺参数,同时采用增加拉延筋的方法解决筒壁起皱。试验结果表明,复合板的最优工艺参数组合为:凹模圆角半径14 mm,板料直径355 mm,摩擦系数0.2,压边力170 kN。在此工艺下,增加拉延筋,筒壁起皱得到解决,工件质量得到提高。(本文来源于《热加工工艺》期刊2019年09期)
关玉明,赵越,崔佳,于盼,李朝[6](2019)在《软包锂电池电芯封装铝塑膜外壳拉深工艺》一文中研究指出通过拉深试验对铝塑膜材料特性进行分析,在DYNAFORM软件中定义铝塑膜材料属性并进行仿真试验。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影响铝塑膜拉深成形性能的各工艺参数进行显着性分析,采用响应曲面法、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和多目标粒子群优化算法相结合的方法对影响铝塑膜成形性能显着的参数(如压边力、模具圆角半径、摩擦因数和拉深速度)进行优化,优化后的铝塑膜拉深成形时,其壳体最薄处厚度为55μm。试验验证了铝塑膜拉深成形工艺优化的结果可行。(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9年08期)
杨然[7](2019)在《内凹底盒形件充液拉深工艺数值模拟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异形薄壁铝合金钣金件成形在汽车轻量化技术发展中成为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而铝合金盒形件作为汽车领域中的典型零件,因其各部位变形差异较大等问题增加了成形难度。主动周向加压充液拉深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软模成形技术。本文将探索在盒形件板料法兰区外缘施加可控的周向压力,降低板料的减薄率,改变壁厚不变线的位置,成形出理想零件的充液拉深新工艺。以5A06铝合金内凹底盒形件为研究对象,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工件的成形工艺进行了深入研究。针对不易成形的内凹底部分,在充液拉深初期,采用预胀工艺,分析不同预胀高度和预胀压力的匹配关系对内凹底部分缺陷形式、减薄率、贴模性的影响规律。结合有限元离散化思想提出一种表征工件贴模性的新方法。模拟结果表明:合理的预胀高度和预胀压力能有效减弱内凹底处的破裂和褶皱,在减薄率合适的范围内,使得板料最大程度地贴靠凸模。在预胀高度6mm预胀压力6MPa的基础上对液室压力的加载路径进行研究,分析液室压力对工件缺陷以及对角线处和直边中心线处截面壁厚分布的影响规律,确定30MPa为合理的液室压力。模拟结果表明:合理的液室压力能在保证内凹底顶部成形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工件凸模圆角处的破裂和棱边转角处的起皱,从而使得壁厚分布均匀,明显改善盒形件的成形效果。研究了主动周向加压充液拉深工艺对成形内凹底盒形件的不同形状板料的作用效果。提出一种在数值模拟软件中通过设置局部坐标系进行周向压力施加的方法,揭示了不同周向压力对不同形状板料的缺陷形式、壁厚不变线以及板料边界流动情况的影响规律。模拟结果表明:周向压力的施加对不同形式的缺陷都有一定幅度的改善,同时能够有效抑制板料的过度减薄,随着周向压力的增大,不同形状板料的壁厚不变线均向盒形件底部下移,使壁厚分布更加均匀,同时增大了板料的边界运动;其中,圆形切弓形状板料的直边部分和圆角部分板料流动量的差值较小,有效减弱直边部分的起皱现象,周向压力30MPa时,能够得到成形效果更好的内凹底盒形件。(本文来源于《哈尔滨理工大学》期刊2019-03-01)
王成勇,姚圆圆,程明,安自仁[8](2018)在《基于活动拉深筋过拉深工艺的高强钢S梁扭曲回弹控制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CAE分析与现场调试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高强钢变截面S梁拉延后的扭曲回弹规律,发现拐角特征是S梁发生扭曲回弹的关键影响因素。通过对拐角截面的应力和变形分析,解释了拐角造成扭曲回弹的原因,并设计了成形筋,以控制拐角造型引起的扭曲回弹。在设计成形筋的基础上,比较了变压边力和活动拉深筋过拉深两种工艺方案对S梁扭曲回弹的改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活动拉深筋过拉深工艺对S梁扭曲回弹的改善更有效。(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8年23期)
毛耀本,孔晓华,李宪宾,杨乐,王宁[9](2018)在《方盒形件混合分块压边拉深工艺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提高盒形件拉深成形过程中的成形件质量及成形极限。方法提出混合分块压边方法,即将法兰区的4个直边区和4个圆角区沿周向分开进行压边,并在每个圆角区分别采用径向分块压边。采用有限元方法,结合正交试验,对压边圈的分块位置及压边力的分配方案进行优化设计,并通过实验比较分别采用混合分块压边方法和整体压边方法时方盒形件拉深成形的抑制起皱效果及成形极限。结果有限元模拟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分块压边方法,成形件皱纹最大幅值及最大减薄率显着减小,板料最小厚度增加,有效降低了成形件的起皱和破裂风险。结论新方法抑制起皱的效果显着优于普通压边方法,在合理的工艺条件下,板料的成形极限也得到明显的提高。(本文来源于《精密成形工程》期刊2018年06期)
周金俊,柳亚输,曹冬林[10](2018)在《农用拖拉机油箱下壳拉深工艺分析及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对农用拖拉机油箱下壳的拉深成形过程进行了工艺分析及模具设计。在此基础上利用Dynaform5.5软件进行数值模拟,修正计算结果并确定最终的拉深工艺参数。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提高了工作效率,节约了大量人力和物力。(本文来源于《福建农机》期刊2018年02期)
拉深工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为解决一种阶梯型铝合金零件成形过程中工序多、成品率低等问题,文中根据传统的计算方法结合有限元仿真软件,对该类零件进行计算及不同拉深工艺的有限元分析,得出该种零件较优的成形方案。通过有限元分析可知,采用充液拉深成形该阶梯型铝合金零件,可以有效地控制零件减薄,实现零件一次性成形,并提高零件成品率。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拉深工艺论文参考文献
[1].王东涛.缸体拉深工艺分析与成形优化的研究[J].模具技术.2019
[2].张建民,王娜,张淳,郎利辉.一种阶梯型铝合金零件拉深工艺探讨[J].机械设计.2019
[3].贺全智,李辉.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筒形件变薄拉深工艺优化与预测[J].塑性工程学报.2019
[4].袁博,李辉.基于灰色关联度的筒形件变薄拉深工艺参数优化[J].锻压技术.2019
[5].胡垚,章争荣,董勇,蒋小丹,张予昕.SUS304/Al1050/SUS430复合迭层板拉深工艺参数对筒壁起皱的影响[J].热加工工艺.2019
[6].关玉明,赵越,崔佳,于盼,李朝.软包锂电池电芯封装铝塑膜外壳拉深工艺[J].中国机械工程.2019
[7].杨然.内凹底盒形件充液拉深工艺数值模拟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8].王成勇,姚圆圆,程明,安自仁.基于活动拉深筋过拉深工艺的高强钢S梁扭曲回弹控制研究[J].中国机械工程.2018
[9].毛耀本,孔晓华,李宪宾,杨乐,王宁.方盒形件混合分块压边拉深工艺研究[J].精密成形工程.2018
[10].周金俊,柳亚输,曹冬林.农用拖拉机油箱下壳拉深工艺分析及优化[J].福建农机.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