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向星政

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浮筒、连接杆、绳索,浮筒包括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第一圆筒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圆板,第二圆筒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第一圆筒内侧壁处对应第二圆板开设有第一弧形槽,第二圆板插入到第一弧形槽内,第二圆筒对应第一圆板处开设有第二弧形槽,第一圆板插入到第二弧形槽内;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安装槽,两个安装槽之间开设有一安装孔,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通过一螺杆进行连接,螺杆的一端安装有一螺母,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上均开设有供连接杆穿出的圆孔,两个浮筒之间还设置有一网格板。具有安装较为简单,可将水面上的垃圾阻隔在红树林外,后期方便对垃圾进行清理的效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1)、安装在浮筒(1)内部且伸出浮筒(1)外部的连接杆(2)、连接两侧连接杆(2)的绳索(3),所述浮筒(1)包括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所述第一圆筒(1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圆板(111),所述第二圆筒(1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121),所述第一圆筒(11)内侧壁处对应第二圆板(121)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12),所述第二圆板(121)插入到第一弧形槽(112)内,所述第二圆筒(12)对应第一圆板(111)处开设有第二弧形槽(122),所述第一圆板(111)插入到第二弧形槽(122)内;所述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安装槽(13),两个所述安装槽(13)内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安装槽(13)之间开设有一安装孔(131),所述第一圆筒(11)与第二圆筒(12)之间通过一螺杆(14)进行连接,所述螺杆(14)的一端安装有一螺母(141),所述第一圆板(111)和第二圆板(121)上均开设有供连接杆(2)穿出的圆孔(15),两个所述浮筒(1)之间还设置有一网格板(4)。

设计方案

1.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浮筒(1)、安装在浮筒(1)内部且伸出浮筒(1)外部的连接杆(2)、连接两侧连接杆(2)的绳索(3),所述浮筒(1)包括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所述第一圆筒(11)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圆板(111),所述第二圆筒(12)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121),所述第一圆筒(11)内侧壁处对应第二圆板(121)开设有第一弧形槽(112),所述第二圆板(121)插入到第一弧形槽(112)内,所述第二圆筒(12)对应第一圆板(111)处开设有第二弧形槽(122),所述第一圆板(111)插入到第二弧形槽(122)内;所述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安装槽(13),两个所述安装槽(13)内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安装槽(13)之间开设有一安装孔(131),所述第一圆筒(11)与第二圆筒(12)之间通过一螺杆(14)进行连接,所述螺杆(14)的一端安装有一螺母(141),所述第一圆板(111)和第二圆板(121)上均开设有供连接杆(2)穿出的圆孔(15),两个所述浮筒(1)之间还设置有一网格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11)相对第二圆筒(12)的侧壁处开设有第一方形槽(114),所述第一圆筒(11)上远离第一方形槽(114)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块(113);所述第二圆筒(12)上对应第一方形槽(114)处开设有第二方形块(123),所述第二圆筒(12)相对第一方形块(113)处开设有一配合第一方形块(113)使用的第二方形槽(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2)包括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所述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位于浮筒(1)内部处均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23),所述限位板(23)的横截面大于圆孔(15)的横截面,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靠近绳索(3)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安装环(24),所述绳索(3)与安装环(24)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远离限位板(23)一侧套接有一螺纹套(25)。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网格板(4)一侧处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固定环(41),所述固定环(41)分别套接在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上,所述网格板(4)靠近浮筒(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L板(42),所述浮筒(1)上对应L板(42)处开设有一放置L板(42)的放置槽(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L板(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竖板(421),所述放置槽(16)的槽底处开设有一竖槽(161),所述竖板(421)插入竖槽(161)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一拿取槽(17)。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孔(15)处均固定连接有一密封圈(151)。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保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海洋自然生态系统中,红树林素有海上森林、海底森林、海岸卫士、海水淡化器等美称,红树林在保护生物多样性,净化水质及海洋固碳等方面起到重要作用;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沿海地区的扩张发展,带来的垃圾污染给红树林带来严重影响,同时海浪潮汐的冲刷不断侵蚀一些简单的防护装置,使防护装置使用寿命减短,不能更好的防护,同时一般的拦截防护没有做到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不能更好的促进红树林的生长等。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664646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底座、定位杆、硬质网、软质网和浮块,底座的两侧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上设有销孔,销孔内贯穿设有固定销,底座上表面中部设有铰座,铰座上端通过活动销活动连接有定位杆,定位杆和底座均设有两个,定位杆底部前后两侧均设有伸缩杆,伸缩杆的侧面套接有弹簧,活动轴延伸出延伸板的一端设有圆盘,卡槽与卡块卡接,活动轴的侧面固定连接有挡板,延伸板的下侧与底座相接的部位固定有底板。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红树林外部呈不规则状,安装底座及定位网整体较为麻烦,而且定位杆与相邻的定位杆之间会产生缝隙,垃圾可能会卡在定位杆内,不方便进行清理,对水质产生不良影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安装较为简单,可将水面上的垃圾阻隔在红树林的外部,后期方便对垃圾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浮筒、安装在浮筒内部且伸出浮筒外部的连接杆、连接两侧连接杆的绳索,所述浮筒包括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所述第一圆筒的一侧固定有第一圆板,所述第二圆筒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所述第一圆筒内侧壁处对应第二圆板开设有第一弧形槽,所述第二圆板插入到第一弧形槽内,所述第二圆筒对应第一圆板处开设有第二弧形槽,所述第一圆板插入到第二弧形槽内;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一安装槽,两个所述安装槽内相对设置,两个所述安装槽之间开设有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通过一螺杆进行连接,所述螺杆的一端安装有一螺母,所述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上均开设有供连接杆穿出的圆孔,两个所述浮筒之间还设置有一网格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先将第一圆板对准第二弧形槽,第二圆板队对准第一弧形槽,然后将第一圆筒按压到第二圆筒上,使第一圆板插入第二弧形槽内,使第二圆板插入到第一弧形槽内,然后将连接杆从第一圆板插入到第二圆板内,将螺杆从安装槽内的圆孔处穿过,然后将螺母旋转拧在螺杆上;将浮筒分为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方便后期进行运输,减少运输成本;垃圾被浮筒与网格板阻隔在外,避免垃圾发生卡接的情况;当水流较急时,水流可能会将浮筒向一侧进行推动,设置网格板,使水流可以从网格板内流出,增加浮筒的稳定性;安装较为简单,可将水面上的垃圾阻隔在红树林的外部,后期方便对垃圾进行清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筒相对第二圆筒的侧壁处开设有第一方形槽,所述第一圆筒上远离第一方形槽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块;所述第二圆筒上对应第一方形槽处开设有第二方形块,所述第二圆筒相对第一方形块处开设有一配合第一方形块使用的第二方形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方形块与第一方形槽配合使用,第二方形块与第二方形槽配合使用,使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连接较为紧密,避免水分从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连接处进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包括第一杆和第二杆,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位于浮筒内部处均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所述限位板的横截面大于圆孔的横截面,第一杆和第二杆靠近绳索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安装环,所述绳索与安装环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先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分别安装到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上,再将第一圆筒安装到第二圆筒上;将连接杆分为第一杆和第二杆,方便将第一杆安装到第一圆板上,将第二杆安装到第二圆板上;而且当浮筒一旦出现损伤后可以通过将第一杆和第二杆分别从第一圆板和第二圆板上拆卸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杆和第二杆远离限位板一侧套接有一螺纹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第一杆与第二杆从浮筒上脱离,使第一杆与第二杆相对浮筒较为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网格板一侧处固定连接有至少两个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分别套接在第一杆和第二杆上,所述网格板靠近浮筒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一L板,所述浮筒上对应L板处开设有一放置L板的放置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放置在水流较急的地方时,水流可能会将浮筒向一侧进行推动,不利于浮筒之间的固定;此时网格板上的L形板放置在放置槽内,使网格板相对浮筒固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L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竖板,所述放置槽的槽底处开设有一竖槽,所述竖板插入竖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了进一步加强L板与浮筒的连接关系,竖板竖直插入到竖槽内,竖板与L板垂直,网格板上的安装环使网格板不会相对浮筒上下移动,而竖板使网格板不会相对浮筒进行上下移动,从而使得L板与浮筒之间连接较为紧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一拿取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方便运输时工人可以通过拿取槽与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进行搬运。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圆孔处均固定连接有一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连接杆与圆孔连接较为紧密,避免水从圆孔处进入到浮筒内。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浮筒浮在水面上,可将垃圾以及杂物阻隔在浮筒外部;

2、设置网格板,使水流可以从网格板内流出,增加浮筒的稳定性;

3、将浮筒分为第一圆筒和第二圆筒,方便进行运输,而且在使用时,如若出现损坏,可快速进行拆除。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用于表现第一圆筒与第二圆筒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用于表现第二圆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用于表现网格板与第一圆筒之间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浮筒;11、第一圆筒;111、第一圆板;112、第一弧形槽;113、第一方形块;114、第一方形槽;12、第二圆筒;121、第二圆板;122、第二弧形槽;123、第二方形块;124、第二方形槽;13、安装槽;131、安装孔;14、螺杆;141、螺母;15、圆孔;151、密封圈;16、放置槽;161、竖槽;17、拿取槽;2、连接杆;21、第一杆;22、第二杆;23、限位板;24、安装环;25、螺纹套;3、绳索;4、网格板;41、固定环;42、L板;421、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包括浮筒1、安装在浮筒1内部且伸出浮筒1外部的连接杆2、连接两侧连接杆2的绳索3。

本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浮筒1受到水的浮力浮在水面上,浮筒1将垃圾阻隔在外,避免其对红树林造成损伤。

参照图2-3,所述浮筒1包括第一圆筒11、第二圆筒12、第一弧形槽112、第二弧形槽122、安装槽13、安装孔131、螺杆14、螺母141。第一圆筒11与第二圆筒12沿竖直中心线对称设置,第一圆筒11的内侧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圆板111,第二圆筒12的内侧壁处远离第一圆板11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圆板121;第一弧形槽112开设在第一圆筒11的内侧壁处且对应第二圆板121,第二圆板121插入第一弧形槽112内;第二弧形槽122开设在第二圆筒12的内侧壁处且对应第一圆板111,第一圆板111插入第二弧形槽122内;安装槽13设置两个个,分别开设在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的外侧壁上;安装孔131开设在两个安装槽13相对处;螺杆14穿过两个安装孔131;螺母141螺纹连接在螺杆14上,将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固定。

参照图2-3,为了使第一圆筒11与第二圆筒12连接较好,在第一圆筒11相对第二圆筒12的侧壁处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块113,第一圆筒11相对第二圆筒12远离第一方形块11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方形槽114;第二圆筒12上对应第一方形槽114处固定连接有第二方形块123,所述第二圆筒12相对第一方形块113处开设有一配合第一方形块113使用的第二方形槽124。

参照图4,第一圆板111和第二圆板121上均开设有一圆孔15,连接杆2从圆孔15插入。

参照图4,为了使连接杆2与圆孔15连接较为紧密,在圆孔15内安装有一密封圈151。

参照图4,连接杆2包括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图2中示出),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为分离状态,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位于浮筒1内部均固定连接有一限位板23,限位板23的横截面积小于圆孔15的横截面;第一杆21与第二杆22远离限位板23一端均固定连接有一安装环24,固定环41从安装环24处安装,然后分别位于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上。

参照图4,为了使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相对第一圆板111和第二圆板121连接较为紧密,在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外部远离限位板23一侧套设有一螺纹套25。

参照图4-5,当放置在水流较急的地方时,水流可能会将浮筒1向一侧进行推动,不利于浮筒1之间的固定;故而在两个浮筒1之间设置有一网格板4,水流可以从网格板4内流过,避免水流对浮筒1产生较大的力;网格板4上对应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处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环41,固定环41分别套接在连接杆2上;为了使网格板4在使用时不会发生偏转,在网格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一L板42,浮筒1上对应L板42处开设有一放置槽16。

参照图5,为了使L板42不会从放置槽16内脱离,在L板4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竖板421,放置槽16的槽底对应竖板421处开设有一竖槽161,竖板421插入竖槽161内。

参照图2,为了方便运输时,对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进行搬运,在第一圆筒11和第二圆筒12的外部均开设有一拿取槽17。

本实施例在使用时,安装时,先将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分别安装到第一圆板111和第二圆板121上,再将第一圆筒11安装到第二圆筒12上;然后将螺纹套25螺纹旋转在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上,将安装环24分别安装在第一杆21和第二杆22上,使L板42位于放置槽16内,竖板421位于竖槽161内,通过绳索3将两个安装环24连接起来,便可完成安装。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设计图

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92171.X

申请日:2019-01-18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84997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E02B 15/06

专利分类号:E02B15/06

范畴分类:36B;26P;

申请人: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081 北京市海淀区紫竹院甲2号

发明人:向星政;丁洪兴;杨超;陶刚石;万如萌

第一发明人:向星政

当前权利人:北京市园林绿化集团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  

一种红树林湿地保护装置论文和设计-向星政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