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双重性,契丹,南丁格尔,符号,矛盾性,结构,痛痒。
双重性论文文献综述
冯科[1](2019)在《契丹部落联盟时期“王”“汗”称号及其关系——兼论“天皇王—天皇帝”称号及其双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史书记载,契丹部落联盟首领称号为"王"。在唐封王之外,契丹首领以"王"称者,多与有可汗称号者相通。契丹"王"具有指称可汗的义项,显示阿保机"天皇王"具有可汗属性;"天皇王"称号中的"皇",又使其具有"皇帝"属性。"天皇王"称号的双重属性为阿保机所开创,并为耶律德光所继承,进而延续至契丹—辽政权的后世皇帝。由此,契丹人"王""汗"相通的观念逐渐转变为"皇帝"与"(可)汗"互通。学界对契丹文字的解读也显示"王"与"汗"、"皇帝"与"(可)汗"具有互通关系。(本文来源于《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期刊2019年06期)
张再林[2](2019)在《触觉的双重性:“恻隐之心”之所以成为可能》一文中研究指出长期以来,即使从"同情"出发难以解决我与他人如何互为一体的问题,对"恻隐之心"的同情说的解读却依然是"恻隐之心"之所以可能的统治性观点。然而,由于儒家一种更深入的"识痛痒"的仁学的兴起,由于疼痛体验属于触觉而触觉又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特有的感觉"双重性"的特点,这使触觉的"双重性"揭示不啻成为解决"恻隐之心"之所以可能的真正答案。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恻隐之心"何以通向无间尔我的"一体之仁",同时也使"恻隐之心"所具有的诸如直觉性、知行合一、以生训仁以及存在论等等特性也相继无一不得以合理阐明。(本文来源于《浙江社会科学》期刊2019年11期)
陈凌霄[3](2019)在《北宋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双重性及审美趣味》一文中研究指出北宋是中国绘画与美学思想发展的一个高峰,也是重要的转型期,其突出的两个特点就是皇家画院发展的鼎盛和文人画思潮的逐渐兴起。院体画具有"工匠"与"宫廷"的双重性,技法上要求精细的职业作画技巧,趣味上是皇家宫廷审美的反映。"文人画"具有"文人"与"士人"的双重性,文人画的核心是作品中蕴含的文人意识,但文人画群体属于士人阶层,在北宋的右文政策和科举制度下,作为阶层属性的"士人"与作为技能特征的"文人"无法割裂。院体画的"宫廷"性和文人画的"士人"性,使得二者均受到皇家意识形态的影响,也是二者相互交流和影响的基础。同时,北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方针,使得士人阶层在政治、文化上都具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代表士人阶层审美趣味的文人画在宋元以后逐渐发展为传统绘画的主流。(本文来源于《中国文学批评》期刊2019年04期)
刘然,吴振兴[4](2019)在《论草莓音乐节仪式传播中的文化双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仪式传播"是传播"仪式观"视角下一种具体传播形式。从这一角度看,草莓音乐节传递了一种"仪式文化",这种文化在草莓音乐节的发展进程中逐渐丰富和完善,因其融合了仪式与传播的特征而体现出一种双重性特点。从人类学意义的符号与仪式、传播学中的媒体直播、巴赫金的狂欢节理论叁大层面来阐释这种矛盾的双重性,对研究草莓音乐节及其仪式传播有重要意义。(本文来源于《科技传播》期刊2019年19期)
刘悦笛[5](2019)在《再现与“视觉的双重性”——贡布里希的错误与沃尔海姆的建树》一文中研究指出英国着名哲学美学家和为"极少主义"命名的艺术理论家理查德·沃尔海姆,在其《艺术及其对象》这部名着中,批驳了艺术的"再现"或者"再现性属性"(representational properties)的缺失。对"再现"的反思,沃尔海姆将火力集中在"错觉论"(the Illusion theory)与"相似(本文来源于《美术研究》期刊2019年05期)
周颖[6](2019)在《激进与保守:南丁格尔的双重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南丁格尔是英国19世纪的传奇人物,但她又是一个有争议的形象,既被塑造为纯洁、温柔、勇敢的提灯女神,又被刻画为冷血无情、野心勃勃的事业女魔。她本人也是一个矛盾体,有相当激进的一面,也有较为保守的一面。天使与魔鬼,是社会习俗评价女性惯用的二元模式,趋于程式化和简单化,无助于我们理解南丁格尔的复杂形象与曲折思路。本文通过辨析女神和女魔形象的失真,进而分析她本人的激进观念和保守立场,力图还原一个复杂、多维、有血有肉的南丁格尔,并从她身上探究维多利亚女性的困境以及她们为走出困境所做的艰难努力。(本文来源于《外国文学》期刊2019年05期)
程杰,石毓智[7](2019)在《汉语兼具动宾和动补双重性的混合构式》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运用"模糊集合"这一数学概念,来确立汉语中的一种混合句式,即兼具有动宾和动补双重特性的语法结构。这种混合构式的外在形式是动宾结构,而其语义关系则与动补结构相同,在其形式和意义双重因素的相互作用下,产生了一系列特殊的语法构造。动宾结构排斥其他受事宾语,这个被允准的受事论元只能在谓语之前出现,诸如把字句、被动句、话题结构、受事主语句等都是安排这个受事论元的具体形式。由此出发可以对学界长期以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做出简单一致的解释。本文的研究有利于深入理解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相互关系问题。(本文来源于《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期刊2019年05期)
张燕玉[8](2019)在《《太太学堂》中的身份符号双重性及其错位》一文中研究指出以莫里哀《太太学堂》中的人物为切入点,揭示其中人物身份符号的双重性及其错位关系,并将这种错位置于剧本结构以及更加广泛的社会结构中进行考查,从一个新的角度解释该剧作的喜剧要素和喜剧效果。(本文来源于《艺苑》期刊2019年04期)
符雅瑞[9](2019)在《“欲望”的双重性——王鼎钧散文《那树》背后的一点思考》一文中研究指出当代散文大师王鼎钧的《那树》,虽是一篇语文教学文本,是我们认识自然、透视人与自然关系的教科书,但从散文的神韵和读者更深层的思考来看,更引发我们对人类欲望的反思:物欲横流的今天,人们应该保持赤子之心,放下私欲,还自然葱茏,给自己安宁。(本文来源于《新课程(中学)》期刊2019年08期)
李晓燕[10](2019)在《矛盾·童年·自由:儿童文学翻译中读者双重性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儿童文学翻译不是一种简单图文的转换,文本本身存在矛盾性的因素,这就不得不思考文本中作者和译者对成年和童年的不同态度,他们的不同看法影响着译文中读者本位的取向,也影响着翻译的自由度。因此,试图从文本、对童年和成年的区别以及译者的自由度来探讨翻译文本中读者双重性。(本文来源于《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期刊2019年08期)
双重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长期以来,即使从"同情"出发难以解决我与他人如何互为一体的问题,对"恻隐之心"的同情说的解读却依然是"恻隐之心"之所以可能的统治性观点。然而,由于儒家一种更深入的"识痛痒"的仁学的兴起,由于疼痛体验属于触觉而触觉又具有"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一特有的感觉"双重性"的特点,这使触觉的"双重性"揭示不啻成为解决"恻隐之心"之所以可能的真正答案。认识到这一点,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恻隐之心"何以通向无间尔我的"一体之仁",同时也使"恻隐之心"所具有的诸如直觉性、知行合一、以生训仁以及存在论等等特性也相继无一不得以合理阐明。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双重性论文参考文献
[1].冯科.契丹部落联盟时期“王”“汗”称号及其关系——兼论“天皇王—天皇帝”称号及其双重性[J].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9
[2].张再林.触觉的双重性:“恻隐之心”之所以成为可能[J].浙江社会科学.2019
[3].陈凌霄.北宋文人画与院体画的双重性及审美趣味[J].中国文学批评.2019
[4].刘然,吴振兴.论草莓音乐节仪式传播中的文化双重性[J].科技传播.2019
[5].刘悦笛.再现与“视觉的双重性”——贡布里希的错误与沃尔海姆的建树[J].美术研究.2019
[6].周颖.激进与保守:南丁格尔的双重性[J].外国文学.2019
[7].程杰,石毓智.汉语兼具动宾和动补双重性的混合构式[J].外国语(上海外国语大学学报).2019
[8].张燕玉.《太太学堂》中的身份符号双重性及其错位[J].艺苑.2019
[9].符雅瑞.“欲望”的双重性——王鼎钧散文《那树》背后的一点思考[J].新课程(中学).2019
[10].李晓燕.矛盾·童年·自由:儿童文学翻译中读者双重性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