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空间模态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起落架,摆振,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
空间模态论文文献综述
汪文君,李志蕊,汤阿妮[1](2019)在《起落架摆振的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一文中研究指出为给起落架稳定性合格审定提供依据,国内首次在某民用飞机上进行了摆振试验。试验时,在跑道上安装了激励板,飞机按要求的速度滑过激励板以激励起结构的动态响应。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方法被引入到数据处理中,为剔除虚假模态,稳定图被引入以判别真实模态频率和系统的阶次。最后给出该飞机起落架的模态参数辨识结果。结果表明:激励板能有效地激励起结构的动态响应,结合了稳定图的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给出了较好的辨识结果,起落架未发生摆振。(本文来源于《现代机械》期刊2019年02期)
庄茜,姜楠[2](2018)在《用Tomo-TRPIV测量湍流边界层及拟序结构的空间模态》一文中研究指出层析时间分辨粒子图像测速(Tomographic 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Tomo-TRPIV)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流体无接触测速技术,能够无干扰地测量流场的叁个速度分量的叁维空间分布。本文简要介绍了Tomo-TRPIV技术的基本原理、测量系统的主要组成和测量的主要步骤以及水槽中平板湍流边界层及其拟序结构的测量结果。实验证明,Tomo-TRPIV技术能够很好地测量平板湍流边界层对数律区的瞬时及平均流场,实验发现,在对数律区,平板湍流边界层中的拟序结构的涡量场主要以空间四极子的形式存在,四极子涡旋相互诱导,产生喷射和下扫等猝发事件,维持湍流边界层的发展演化。(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8年03期)
梁家昌[3](2017)在《近500年云南同旱同涝空间模态的演变》一文中研究指出云南位于中国西南部,青藏高原东南缘,受南亚季风、东亚季风和青藏高原季风的综合影响。干旱和洪涝灾害是云南地区的主要气象灾害,严重制约云南社会经济的发展。文章利用云南地区的器测降水和历史文献资料,采用旱涝分等定级法,分别获取了近55年、近160年和近530年云南雨季的旱涝等级序列。应用主成分分析(PCA)对云南近55年、近160年和近530年的旱涝等级序列和帕默尔干旱指数序进行分析,揭示了云南旱涝的主要空间模态;应用线性趋势、系统突变检测(RSD)和小波分析等方法探讨了显着空间模态的时间得分的时间变化规律和可能的周期性;同时应用相关分析、滑动窗口相关分析和时差相关分析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气候因子对云南旱涝变化的影响,并探讨了可能的驱动机制。主要结论如下:1.近55年,云南雨季旱涝有两个显着的空间模态,分别是全区一致型和西北-东南反向型。在全区一致型和西北-东南反向型模态中,滇中地区和滇西北分别是雨季旱涝灾害最严重的地区。雨季第1主成分时间得分呈微弱上升趋势,指示雨季呈现偏旱趋势。在年代际尺度上,雨季旱涝第1主成分时间得分在2009年发生了显着突变,由偏涝转为偏旱。相关分析表明,南亚夏季风和南海夏季风分别是影响雨季全区一致型和西北-东南反向型空间模态的主要因子。2.近160年,云南雨季第1主成分指示的空间模态是全区一致型。雨季第1主成分时间得分呈轻微下降趋势,指示雨季呈偏旱趋势。第1主成分时间得分发生了一次由涝转旱的显着突变,突变时间为1979年。在年代际尺度上,太阳黑子数、南亚夏季风(SASM)、太平洋年代际涛动(PDO)和北大西洋振荡(NAO)均对雨季旱涝灾害发生有显着影响。3.近530年,云南雨季第1主成分指示的空间模态同样是全区一致型。在年代际尺度上,第1主成分时间得分分别在1505年和1652年与1603年和1979年发生了由偏旱到偏涝和由偏涝到偏旱的显着突变。100-190a的百年际周期、6a的年际周期、35a和14a的年代际周期是雨季旱涝的主要周期。雨季旱涝对太阳黑子数变化的响应不明显,太阳黑子数处于峰值期时,云南雨季干旱灾害相对更加频繁。云南气候为冷干-暖湿的模式,当温度较低时云南偏旱,温度较高时云南偏涝。δ18O记录表明雨季旱涝受南亚夏季风降水控制。PDO对雨季旱涝变化也有重要影响。4.1470年以来,在各个尺度上,云南雨季旱涝均有显着的全区一致型的空间模态,滇中地区是云南旱涝灾害最严重的区域。分析表明,太阳活动的强弱变化,是影响雨季旱涝变化的主要外部因子。太阳活动减弱,影响了陆地和海洋表面温度的变化,进而导致海陆间热力性质差异的减小,海-气-陆间相互作用减弱,亚洲夏季风系统也相应减弱,南亚夏季风出现减弱和衰退,导致云南雨季降水减少和严重干旱。(本文来源于《云南师范大学》期刊2017-05-28)
邱胜华[4](2016)在《参考点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效率探讨》一文中研究指出结构模态参数的获取对结构响应分析、状态监测、振动控制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桥梁健康监测领域,基于环境激励的随机子空间方法是模态参数识别中最先进的方法之一。基于参考点的随机子空间方法不仅能很好地适应大型工程结构测点分组测量的特点,而且较传统的随机子空间方法减少了识别过程中的计算量,但对于其识别精度还没有详细考证。文中在阐述该方法相关理论的同时,以一座梁桥的数值模拟算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参考点的随机子空间方法的识别结果准确可靠,并对选择参考通道的方法提出了建议。(本文来源于《公路与汽运》期刊2016年03期)
陈栋军[5](2016)在《确定—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桥梁结构健康监测日益受到重视和推广,结构模态参数识别既是健康监测的前提和基础,也是结构动力识别的主要部分,在整个健康监测系统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性。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作为一种系统辨识方法,目前在桥梁结构中几乎没有运用的先例,本文以此方法在桥梁结构模态参数识别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综述了结构模态参数的随机子空间、确定-随机子空间以及时变结构识别方法。2、详细阐述了确定-随机子空间系统辨识方法的基本理论,并针对结构模态参数时变识别,提出一种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方法,基于MATLAB平台,编制了相应的程序。3、借助某桥塔损伤试验及某斜拉桥振动台试验,运用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方法对各工况下结构模态参数进行了识别,并对比分析。4、研究表明: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可以利用结构激励及结构响应识别其模态参数;结构自振频率会随着结构的损伤逐渐降低、阻尼比有有所增加。5、对于非时变线性结构,结构在试验过程中自振频率保持不变,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与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方法识别结果一致。6、对于时变非线性结构,确定-随机子空间方法频率识别结果偏低,运用确定-随机子空间滑窗算法追踪结构自振频率时可知,随着震动幅值增大,频率首先降低,但降低到一定程度后,随着震动幅值的减小,频率有所回升,到最后地震动结束时,趋于稳定。(本文来源于《西南交通大学》期刊2016-05-01)
Hui,JIN,Jie,XIA,Ya-qiong,WANG[6](2015)在《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算法识别门式起重机结构空间模态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英文)》一文中研究指出目的:采用一种新型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对基于空间模态识别的传感器布置的优化方法进行研究。根据对门式起重机结构动力特性研究,得到更为理想的测点布置方案和优化结果。创新点:1.研究和声搜索算法的参数合理取值范围,提高计算效率;2.利用和声搜索算法结合模态置信度准则对起重机梁的空间模态识别进行研究,提出测点布置的合理优化方案。方法:1.基于一种改进的和声搜索算法与模态置信度准则相结合的方法对最优的传感器布置方案进行研究,通过建立的评估函数对优化得到的布置方案进行评估比较,得到近似最优的测点位置和传感器数目;2.结合门式起重机结构的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对其在二维和叁维空间的振动模态分别进行研究比较,得到更为理想的优化布置方案。结论:1.和声搜索算法具有程序实现简单和搜索能力较强的优点,本研究得到了其参数的合理取值范围,提高了其优化搜索的能力;2.研究得到了较为理想的测点位置和合理的传感器数目;3.根据起重机结构的动力特性,考虑其空间模态可得到更为理想的优化方案和识别能力。(本文来源于《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A(Applied Physics & Engineering)》期刊2015年06期)
成璐,姜楠[7](2015)在《壁面湍流发卡涡包空间模态的TRPIV实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运用高时间分辨率粒子图像测速(Time-resolved PIV简称TRPIV),测量得到平板湍流边界层流向/法向平面内瞬时速度矢量空间分布的时间序列;采用空间局部平均速度结构函数的概念,识别和提取湍流边界层中大尺度发卡涡包结构的空间特征。发现在湍流边界层中不同法向位置多个正负发卡涡包结构同时交替存在。这些分布在不同法向高度的发卡涡包结构之间通过倾斜的涡量剪切层相联系,构成了湍流边界层中内、外区紧密相连、相互作用的一种稳态的分布方式。(本文来源于《实验力学》期刊2015年01期)
庞重光,于炜[8](2013)在《渤海表层悬浮泥沙的空间模态及其时间变化》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整个渤海海域悬浮泥沙分布全貌研究的不足,基于2000—2004年连续5年的354个SeaWiFS反演的渤海表层悬沙浓度资料,经多年月平均得到其季节变化特征;通过经验正交函数分解,给出其空间模态及时间系数,揭示渤海表层悬浮泥沙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随时间的变化。渤海表层悬沙浓度除秦皇岛海域外近岸高,离岸低,辽东湾东岸浓度远大于西岸;冬季浓度最高,春秋次之,除河口海域外夏季浓度最低;河口海域冬夏季均为浓度高值区。经验正交分解显示第一空间模态反映渤海悬沙浓度的总体分布特征,其显着变化周期为12个月,显示渤海表层悬沙的季节变化特征。第二空间模态反映黄河入海径流对渤海表层悬沙浓度分布格局的影响,其周期为6个月,代表黄河口海域悬沙浓度的变化周期。第叁模态显示渤海不同海域悬沙浓度的增加或减小过程并不同步,存在明显的位相差异。(本文来源于《水科学进展》期刊2013年05期)
李永军,马立元,王天辉,段永刚[9](2013)在《一种加权频域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的改进》一文中研究指出为解决频域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方法受噪声影响的问题,提出一种加权频域子空间方法。运用该方法对多次实验得到的频域数据的方差进行估计,把输入、输出频域点估计的方差倒数作为加权系数,构成加权系数矩阵。考虑了输入及输出噪声,根据噪声的频域方差分配权重。为验证改进方法的有效性,在一个二自由度系统上进行了仿真验证。以某变截面轴的模态分析为例,进行了实验验证。仿真及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改进加权算法能够在较强噪声时准确分辨模态参数。(本文来源于《中国机械工程》期刊2013年06期)
马立元,李永军,王天辉,李世龙[10](2012)在《频域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的改进算法》一文中研究指出针对频域子空间算法计算量大而受到的使用限制,提出了一种频域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的计算方法。该方法对输入和输出的频域数据进行分段,再重新计算广义算子,构成新的状态方程,从而实现模态参数辨识。对该方法进行了仿真验证,并利用该方法对某变截面轴进行了模态参数识别,获得了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相一致的计算结果,从而证明了方法的可靠性。该方法能够减小单次计算量,从而能够使频域子空间方法在普通计算设备上实现应用。(本文来源于《太原理工大学学报》期刊2012年06期)
空间模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层析时间分辨粒子图像测速(Tomographic Time-Resolved Particle Image Velocimetry,简称Tomo-TRPIV)技术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先进的流体无接触测速技术,能够无干扰地测量流场的叁个速度分量的叁维空间分布。本文简要介绍了Tomo-TRPIV技术的基本原理、测量系统的主要组成和测量的主要步骤以及水槽中平板湍流边界层及其拟序结构的测量结果。实验证明,Tomo-TRPIV技术能够很好地测量平板湍流边界层对数律区的瞬时及平均流场,实验发现,在对数律区,平板湍流边界层中的拟序结构的涡量场主要以空间四极子的形式存在,四极子涡旋相互诱导,产生喷射和下扫等猝发事件,维持湍流边界层的发展演化。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空间模态论文参考文献
[1].汪文君,李志蕊,汤阿妮.起落架摆振的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J].现代机械.2019
[2].庄茜,姜楠.用Tomo-TRPIV测量湍流边界层及拟序结构的空间模态[J].实验力学.2018
[3].梁家昌.近500年云南同旱同涝空间模态的演变[D].云南师范大学.2017
[4].邱胜华.参考点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方法的效率探讨[J].公路与汽运.2016
[5].陈栋军.确定—随机子空间模态参数识别研究[D].西南交通大学.2016
[6].Hui,JIN,Jie,XIA,Ya-qiong,WANG.基于改进和声搜索算法识别门式起重机结构空间模态的传感器优化布置方法研究(英文)[J].JournalofZhejiangUniversity-ScienceA(AppliedPhysics&Engineering).2015
[7].成璐,姜楠.壁面湍流发卡涡包空间模态的TRPIV实验研究[J].实验力学.2015
[8].庞重光,于炜.渤海表层悬浮泥沙的空间模态及其时间变化[J].水科学进展.2013
[9].李永军,马立元,王天辉,段永刚.一种加权频域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方法的改进[J].中国机械工程.2013
[10].马立元,李永军,王天辉,李世龙.频域子空间模态参数辨识的改进算法[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