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亚明
(万源市旧院镇中心小学校万源636700)
【摘要】:创新是时代的主旋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最重要的任务。小学数学作为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它是一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基础学科,它在提高人的推理能力、抽象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等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教育实施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如何实施创新教育呢?下面谈谈我的几点体会。
一、使学生在和谐融洽的气氛中创新
俗话说:“亲其师,则信其道”。人的情感有迁移的功能,在这方面,小学生表现得更为强烈。在课堂教学中,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意识,学生思维和表达方式有差异,要允许思维慢的同学有更多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允许学生有失误和纠正失误的机会。在教学中,老师要特别注意和学生交朋友,要建立起一种民主、平等、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和相互理解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可以无拘无束地充分表达自己,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不怕出错和失败,逐步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的愿望和行为,形成不断探求知识的毅力和恒心。从而使学生处在民主、宽容的教学环境中,确保他们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使他们产生创新的欲望,敢于创新,善于创新。比如,我在教学中有这样一个片断:我在教简算“6+6+5+6+6”时,绝大多数学生列的算式是“6×4+5=29”,但在不同的班,有另外的这两个算式出现“5×5+4=29”、“6×5-1=29”,这两种思路不多见,我敏锐地觉察出这是可贵的创造性思维的萌芽,于是我马上予以了肯定,并趁机鼓励学生:“创新其实并不神秘,也不是某些人的专利,只要能多开动脑筋,我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创造性的人才。”这些话使许多学生得到了鼓舞。
二、使学生好奇求知中创新
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好奇心是创新的潜在动力,是创新意识的萌芽。只有学生对事物有了好奇心,才能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积极思考,主动提出一些新的设想和见解,从而才有可能步入创新的境界。
因此,在教学中老师要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宽松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教学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激发好奇心,引发求知欲。如:我在教学“圆的周长”时,我先请学生拿出他们在课前准备的几个大小不等的圆片,在直尺上滚动,测出圆的周长,记住数据。然后,我说:“只要同学们说出你的圆的直径,我就能很快说出这个圆的周长,谁愿意试试?”学生自然兴趣很浓,他们的表情开始是不在乎,继而是惊讶,然后开始议论,为什么我们一说出圆的直径,老师就能很快地说出圆的周长?难道这里面有什么奥秘吗?这样,由老师的一系列教学过程,把学生的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迅速地提升了起来,他们非常想知道其中的奥秘,这样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事实证明教学效果好极了。
三、鼓励学生积极质疑,在质疑中创新
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从新的角度去看待旧的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质疑是开启知识大门的钥匙,只有质疑,才能常常进行思考,也才能在思考中创新。科学发明都是从问题开始的。“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才会产生冲突,才能“小疑小进,大疑大进”。因此,我们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创设质疑的时间和空间,诱导学生质疑,鼓励学生质疑,最后再引导学生释疑。
我记得有一节教学正比例时,我让学生判断:“圆的周长和直径是否成正比例?”当学生根据正比例的定义进行判断后又提出:“当圆的直径一定时,圆的周长与圆周率成不成正比例?”这样一个问题,问题的提出便引发了一场争论:一部分学生认为是成正比例的,理由是直径是一定的,圆的与圆周率是两种相关的量,而且周长与圆周率的比值等于直径,所以,圆的周长与圆周率是成正比例的;另一部分学生则认为是不成正比例的,理由是尽管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而且也一定,但是当直径一定时,周长也就一定了,这不符合“一个量变化,另一个量也随着变化”的条件,所以是不成正比例的。学生的讨论相当相当激烈,个个争得面红耳赤。面对这种场面,我没有急于弄清“不成正比例”的原因,而是让学生更加深刻地领会正比例的意义。我在想,如果当学生一提出周长与圆周率成正比例时,我就将其一棍子打死,哪里会出现后来的面红耳赤的争论,学生哪里还敢提出不同的意见?那样,在今后的教学中,学生就会完全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也就永远没有创新了。
四、让学生在参与操作中创新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的特点是具体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进行思维活动时,需要有可感知的具体事物来支持。因此,在教学中要特别重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用动手操作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一个探索者。
总之,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的参与是关键,老师的点拨是保证。作为一名老师,要善于把舞台留给学生,课堂要成为学生梦的乐园,让学生固有的灵性得以迸发,原始的激情得以生长,潜在的才能得以发挥,这是学生生存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我们每一位老师应该努力去追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