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马鞭草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及选题提纲参考文献,主要关键词:中草药牙膏,马鞭草,配方,感官评价
马鞭草论文文献综述
黄彩霞,王璇,林明月,何金娇[1](2019)在《马鞭草中草药牙膏的制备》一文中研究指出探索研制马鞭草中草药牙膏的最优配方。以马鞭草为原料,考察不同配比的碳酸钙、甘油、马鞭草提取物和羧甲基纤维素(CMC)对牙膏感官性能的影响,并对牙膏的去污能力和稳定性进行了检测。最优配方为马鞭草提取物1. 5wt%、甘油25wt%、碳酸钙40wt%、 CMC1. 6wt%、苯甲酸钠0. 1wt%、 K12 2. 4wt%、糖精钠0. 2wt%和香精0. 4wt%。制备得到的牙膏膏体光亮细腻,呈褐色,气味如桔,拉丝现象明显,去污能力强,稳定性好。(本文来源于《科技视界》期刊2019年30期)
阮小英[2](2019)在《柳叶马鞭草的栽培与应用》一文中研究指出柳叶马鞭草是马鞭草科马鞭草属的一至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植株开花后叶片转为细长呈柳叶状而得名,原产于南美洲。茎直立细长,一般春末至秋季开花,理论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全年开花。它的花梗很长,因此又有长茎马鞭草、高茎马鞭草、一丈马鞭草等别名,野外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的河岸、湿地、废弃农田等空旷处。(本文来源于《花木盆景(花卉园艺)》期刊2019年09期)
王晓宇,段文贵,林桂汕,康国强,商明昊[3](2019)在《(Z)-/(E)-马鞭草烯酮肟醚的合成及抑菌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将α-蒎烯选择性氧化制备马鞭草烯酮,对羰基进行肟化和分离,再发生亲核取代反应,合成得到40个新型(Z)-/(E)-马鞭草烯酮肟醚(4a~4t,包括20对Z/E异构体),采用~1H NMR、~(13)C NMR、FT-IR、UV-vis和ESI-MS对目标化合物进行了结构表征,并测试其抑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质量浓度50 mg/L下,目标化合物对8种植物病原菌均显示出不同程度的抑菌活性,其中化合物(E)-4r(R=2,6-Cl)对苹果轮纹病菌的抑制率为77.8%,化合物(E)-4s(R=2,6-F)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抑制率为72.7%,化合物(E)-4n(R=p-CN)对玉米小斑病菌的抑制率为70.8%,(Z)-/(E)-异构体对一些植物病原菌的抑制活性显示一定差异。建立了(E)-马鞭草烯酮肟醚化合物对水稻纹枯病菌抑制活性的CoMFA模型(r~2=0.992,q~2=0.507),进行3D-QSAR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模型可用于设计具有潜在高活性的先导化合物。(本文来源于《林产化学与工业》期刊2019年04期)
瞿鸣序[4](2019)在《路边的一株马鞭草》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来源于《山海经》期刊2019年14期)
高浩杰,叶波,赵颖[5](2019)在《中国大陆马鞭草科一新记录变种——朝鲜紫珠》一文中研究指出报道了采自浙江省普陀区东福山岛的中国大陆马鞭草科(Verbenaceae J.St.-Hil.)1新记录变种——朝鲜紫珠(Callicarpajaponica var.luxurians Rehd.),提供了形态描述与图片,简要讨论了该变种的经济价值和濒危程度,列举分析了舟山海岛与台湾、日本间断分布的植物,说明叁地之间植物区系有着密切的联系。凭证标本存放于浙江农林大学植物标本馆(ZJFC)。(本文来源于《西北植物学报》期刊2019年03期)
卢琦,张艺缤,冯晓纯[6](2018)在《冯晓纯教授妙用马鞭草经验拾萃》一文中研究指出冯晓纯教授在临床中依据马鞭草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用于治疗肺炎喘嗽,新生儿黄疸,尿血等疾病,单味药还可治疗口腔炎症,面神经炎,调节免疫,抗真菌、抗氧化等疾病,遣方用药时酌加马鞭草可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来源于《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期刊2018年A3期)
周杨,林莉,郭玉洁,刘烨,张刘宽[7](2018)在《9个马鞭草属植物品种花粉形态电镜扫描观察》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收集了国内外的9个马鞭草属植物品种,利用扫描电镜对这9份材料的花粉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马鞭草属植物花粉均以单粒形式存在,呈扁球形,其赤面观均为椭圆形,极面观均为近叁角形。9种均为叁萌发孔,极轴长为16.65~32.45μm,赤道轴长为32.22~55.57μm。极轴长、赤道轴长、萌发沟宽在品种间的差异都达到了极显着水平,通过品种间变异系数分析,说明马鞭草属植物有着较为一致的P/E值。花粉外壁表面光滑带有小孔。文中根据花粉表面纹饰及花粉体积大小的演化规律判定,马鞭草属植物属于较为原始的种。(本文来源于《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期刊2018年06期)
叶立新,刘玲娟,丁炳扬[8](2018)在《浙江紫珠属(马鞭草科)分类新资料》一文中研究指出马鞭草科Verbenaceae紫珠属Callicarpa主产于亚洲热带和亚热带,我国种类较为丰富。报道了2个新组合:(1)秃红紫珠Callicarpa subglabra(C. P’ei)L. X. Ye et B. Y. Ding应作为独立的种,与红紫珠C. rubella Lindl.的区别在于除嫩枝疏被短柔毛外全体无毛,叶片纸质,倒卵状长圆形或狭椭圆形,中部大多明显收缩,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不呈耳垂状,边缘具锯齿,叶柄长4~6 mm;(2)钝齿红紫珠C. rubella var. crenata(C. P’ei)L. X. YeetB.Y.Ding作为变种处理,与红紫珠的区别在于全体密被有腺多节毛和无腺多节毛,叶片纸质,倒卵状披针形或倒披针形,中部明显收缩,基部心形,呈耳垂状,边缘具细钝锯齿。(本文来源于《浙江林业科技》期刊2018年06期)
高涵,任梦瑶,汪莎莎,于海坤,陈玲[9](2018)在《马鞭草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检测》一文中研究指出本研究以马鞭草为原料,对多酚类物质的提取条件及抗氧化活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对马鞭草中多酚类物质提取率影响最显着的是提取温度,其次为提取时间,最后是提取溶剂。马鞭草中提取率最高的提取条件为:提取温度60℃,提取时间5 h、溶剂采用40%乙醇,此时多酚提取率达到0.402 4 mg/g。在最佳提取条件下获取的粗提液的DPPH清除率为25.74%。(本文来源于《现代食品》期刊2018年18期)
张迪[10](2019)在《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一文中研究指出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工艺。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以乙醇浓度(A)、料液比(B)、提取时间(C)、提取次数(D)为自变量,总黄酮含量为因变量,运用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并通过马鞭草总黄酮对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的清除作用来评价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马鞭草中总黄酮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0%,料液比为1∶35 (g/m L),提取时间为1.5 min,提取次数为2次。在此条件下,总黄酮含量达到(8.282±0.003) mg/g,与模型预测值8.280 mg/g相近。重复性试验结果表明,此方法稳定可靠,总黄酮得率高,适于马鞭草中总黄酮的提取。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表明,当马鞭草中总黄酮浓度为60μg/m L时,其对DPPH、羟基自由基、超氧阴离子3种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74.8%、43.2%、89.5%,表明马鞭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本文来源于《食品工业科技》期刊2019年03期)
马鞭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柳叶马鞭草是马鞭草科马鞭草属的一至多年生草本植物,因其植株开花后叶片转为细长呈柳叶状而得名,原产于南美洲。茎直立细长,一般春末至秋季开花,理论上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全年开花。它的花梗很长,因此又有长茎马鞭草、高茎马鞭草、一丈马鞭草等别名,野外主要分布于北部地区的河岸、湿地、废弃农田等空旷处。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马鞭草论文参考文献
[1].黄彩霞,王璇,林明月,何金娇.马鞭草中草药牙膏的制备[J].科技视界.2019
[2].阮小英.柳叶马鞭草的栽培与应用[J].花木盆景(花卉园艺).2019
[3].王晓宇,段文贵,林桂汕,康国强,商明昊.(Z)-/(E)-马鞭草烯酮肟醚的合成及抑菌活性[J].林产化学与工业.2019
[4].瞿鸣序.路边的一株马鞭草[J].山海经.2019
[5].高浩杰,叶波,赵颖.中国大陆马鞭草科一新记录变种——朝鲜紫珠[J].西北植物学报.2019
[6].卢琦,张艺缤,冯晓纯.冯晓纯教授妙用马鞭草经验拾萃[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
[7].周杨,林莉,郭玉洁,刘烨,张刘宽.9个马鞭草属植物品种花粉形态电镜扫描观察[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18
[8].叶立新,刘玲娟,丁炳扬.浙江紫珠属(马鞭草科)分类新资料[J].浙江林业科技.2018
[9].高涵,任梦瑶,汪莎莎,于海坤,陈玲.马鞭草中多酚类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活性检测[J].现代食品.2018
[10].张迪.响应面法优化马鞭草中总黄酮闪式提取工艺及其体外抗氧化活性[J].食品工业科技.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