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本文包含了内生制度论文开题报告文献综述、选题提纲参考文献及外文文献翻译,主要关键词:制度,内生,经济增长,溢价,牧民,温州,工业经济。
内生制度论文文献综述
李志云,朱宪辰[1](2017)在《内生制度绩效的跨文化差异——基于非物质偏好的分析框架》一文中研究指出面对合作困境,主流的思路基本是延续着庇古的传统,从当事人之外的约束和激励入手,引入博弈规则(惩或奖)使得局中各方"说真话","诱导"他们提高绩效。然而,实证研究表明"同一博弈规则,与外生强加的相比,由成员参与制定的内生制度下合作水平更高",即内生溢价。但是,在东方社会却表现出相反的垂直溢价。在明确跨文化差异的前提下,本文将文化价值因素纳入经济分析,提出区别于物质利益考量的好恶评价,作为一种非物质偏好,纳入个体决策效用构成,以解释制度绩效,并展望有关好恶评价的度量方法以及经验支撑,以期为转型社会探索合乎"民情"的制度改良路径,进而实现经济绩效的"溢价"提供一种微观理论基础。(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17年02期)
周留征,刘江宁,王明雁[2](2016)在《基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收入分配分析》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通过建立收入分配博弈模型将收入分配制度内生化,进而分析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过程中起到的不同作用,以给管理者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提供启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员工越强硬,且其威胁的可信度越高,其执行威胁所付出的成本越小,其在博弈中对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就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从而迫使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有利于普通员工的收入分配制度。(本文来源于《经济与管理研究》期刊2016年06期)
马汴京[3](2012)在《集体工业经济、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基于120个大中城市的经验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使用城市数据检验了内生制度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和获得政绩以提高晋升概率,地方官员有激励为非国有投资提供非正式产权保护;改革开放初期集体工业比重影响了地方官员对非国有产权保护的态度,可以视为今天制度的工具变量。IV结果表明:在控制国有化、出海运输成本、产业结构、政策等变量后,物权保护水平不同可以稳健地解释中国城市间大部分经济绩效差距。(本文来源于《制度经济学研究》期刊2012年01期)
彭涛,魏建[4](2011)在《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一文中研究指出达龙·阿西莫格鲁(Daron Acemgolu)、青木昌彦(Masahiko Aoki)和阿夫纳.格雷夫(Avner Greif)的内生制度变迁理论为制度变迁理论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微观基础。在这叁位学者中,阿西莫格鲁强调了制度变迁中的政治因素,青木昌彦突出了共同信念的核心地位,格雷夫则以文化的变迁为主线,叁者共同将制度作为社会发展的内生结果,但他们在研究视角、方法、制度变迁传导机制的界定和对多重均衡问题的处理上各不相同。(本文来源于《经济社会体制比较》期刊2011年02期)
曹诗卉[5](2011)在《经济增长中内生制度的功效》一文中研究指出经济增长之于人类社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人们对经济增长源泉的探索亦从未止步。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当重新审视各国经济增长所面临的大环境时,会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与过去截然不同的越来越变革的时代,由此,一个影响增长的重要变量开始进入主流经济增长理论的视野,那就是制度。中国的发展奇迹便是一个制度影响增长的例证。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实施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由此开始了高速的经济增长,这不由得让人将中国的增长奇迹与此番经济制度的转型关联起来。因此,本文主要从变迁的角度对中国经济增长中制度的功效进行了分析、验证。首先,沿着各学派对于增长内因的探求轨迹,本文对这一议题进行了延伸,从制度内生的视角构建了一条制度影响经济的路径:“制度——技术进步——经济增长”,希望能对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有所揭示。其次,文章对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文章采用因子分析法用五个市场化指标构筑了制度因素,然后将之囊括在一个包含物质资本、劳动力和技术进步(R&D)的多因素计量分析模型中,借取中国1978年以来的经济发展数据,利用协整理论对时间序列进行了实证分析,最后得出中国经济增长与制度存在长期协整关系,并且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的重要结论。最后,文章从构建制度因素所包含的对外开放和交换的市场化、产权市场化、投资市场化、金融市场化以及产业结构市场化五个因素的角度,总结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并提出要创建良好的外商投资环境和开放型的对外贸易制度、加快健全产权制度、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制度、构造市场化的金融制度、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促进产业结构优化的政策建议。(本文来源于《华东师范大学》期刊2011-04-01)
石莹[6](2010)在《传统观念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固化:内生制度理论角度的解释》一文中研究指出从我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来看,性别歧视现象还将持续存在。不仅如此,就业歧视还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泛化"趋势。基于新古典理论框架所提出的理论模型,无论这些理论是在完全竞争条件下,还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等因素而形成的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对就业歧视问题进行的研究,它们都是将就业歧视看作是外生给定的,模型本身无法解释就业歧视为什么会长期存在。劳动力市场中的性别歧视之所以会长期存在,内生制度变迁理论认为,首先是人们的意识形态、思维方式受到传统文化和习俗的影响。当性别差异、男女有别这类思想渗透进人们的意识形态之后,人们自然而然的就会按照这种意识形态的要求来采取行动,当人们预期到这种行为方式是一种共同知识的时候,就会形成指导人们行为的非正式制度,从而加深性别歧视对人们的影响。之所以改变不了这种歧视性的意识形态,在性别歧视中还因为存在雇主节约交易成本、法律缺失以及被歧视对象的反抗乏力。(本文来源于《山东社会科学》期刊2010年11期)
韦惠兰,吴香炼[7](2009)在《内生制度与草地可持续管理——以甘南玛曲为例》一文中研究指出牧区内生制度对高原草原的持续发展和生态多样性保持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采用演化博弈理论研究牧区内生制度的供给、结构和维护问题。在历史的长河中,古代游牧民族与恶劣自然环境抗争培养了他们合作的行为倾向,而丰富的放牧经验培养了牧民的智慧,二者结合产生了有利于草原发展的内生制度。内生制度规定了社区牧民对草地资源的占有、使用和管理,廉价的信息流通是设计良好的制度得以存续的根本。(本文来源于《生态经济》期刊2009年12期)
宋建勋洪开开,王宏旭,林龙[8](2008)在《内生制度与政府规则: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的启示》一文中研究指出基层民主主要来源于并持续发展于民间力量的主动需求和实际探索,从中央政府的合法性认可和宏观指导,到地方政府的推动和支持,它始终是民间、中央和地方叁方力量互动、交汇和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从应对紧迫性公共矛盾问题到涵具规范价值的制度的渐进、积累的民主发展过程。$(本文来源于《学习时报》期刊2008-10-06)
周杰[9](2008)在《内生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本文是关于内生制度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在文中采用中国经济1952年—2005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从正式制度和非正式制度两方面考虑,使用主成分方法构建制度指标Ⅰ和Ⅱ,运用TSLS技术实证检验了内生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检验结果表明这一影响是显着的和稳健的,同时发现已有对我国制度变迁速度的研究存在偏误和不一致情况。在具体的行文中引言部分阐述了本文的选题背景、研究目的、论文结构、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等内容,并且对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研究的有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第二部分内生制度模型与数据来源。简述了经济学界关于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模型的设定,具体介绍了本文所用的内生制度模型。然后说明了本文制度指标的构建、工具变量和控制变量的选择,并就文中各变量的数据来源进行说明。第叁部分内生制度模型的回归与检验。首先进行了制度内生性的Wu Hausman检验,其次是工具变量外生性的Sargan检验,之后根据第二部分中介绍的模型进行回归,同时验证了模型的稳健性。最后,第四部分是结论和政策含义。(本文来源于《内蒙古大学》期刊2008-05-30)
郑克国[10](2007)在《企业内生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一文中研究指出制度经济学认为,良好的制度是一切效率的基础,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主要依靠一套合理、高效并被有效落实的企业制度安排。在制度变迁的过程中,企业为降低内部要素间交易费用、自发产生的组织配置秩序即企业内生制度,其范畴主要包括产权制度、组织制度、管理制度、企业文化等四要素,这四个方面的制度变迁从根本上导致了企业资源配置方式的不断变化。本文综合了新古典主义经济学与制度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从上述四个方面研究了企业内生制度变迁过程及创新模式并探讨了内生制度与外生制度的互动性关系,试图寻求能够提高企业运行效率的企业制度创新途径,并进一步提出能够促进内生制度变迁的外部环境因素的政策性建议。(本文来源于《吉林大学》期刊2007-04-01)
内生制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通过建立收入分配博弈模型将收入分配制度内生化,进而分析管理者和普通员工在收入分配制度的决定过程中起到的不同作用,以给管理者制定收入分配制度提供启示。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普通员工越强硬,且其威胁的可信度越高,其执行威胁所付出的成本越小,其在博弈中对管理者的策略选择就会造成更大的影响,从而迫使管理者更倾向于选择有利于普通员工的收入分配制度。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内生制度论文参考文献
[1].李志云,朱宪辰.内生制度绩效的跨文化差异——基于非物质偏好的分析框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7
[2].周留征,刘江宁,王明雁.基于内生制度变迁理论的收入分配分析[J].经济与管理研究.2016
[3].马汴京.集体工业经济、内生制度与经济增长——基于120个大中城市的经验研究[J].制度经济学研究.2012
[4].彭涛,魏建.内生制度变迁理论:阿西莫格鲁、青木昌彦和格雷夫的比较[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1
[5].曹诗卉.经济增长中内生制度的功效[D].华东师范大学.2011
[6].石莹.传统观念对劳动力市场中的歧视固化:内生制度理论角度的解释[J].山东社会科学.2010
[7].韦惠兰,吴香炼.内生制度与草地可持续管理——以甘南玛曲为例[J].生态经济.2009
[8].宋建勋洪开开,王宏旭,林龙.内生制度与政府规则:浙江基层民主发展的启示[N].学习时报.2008
[9].周杰.内生制度对中国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8
[10].郑克国.企业内生制度变迁与创新研究[D].吉林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