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调度系统事故判断的应用实现胡畔

电力调度系统事故判断的应用实现胡畔

(鞍山供电公司辽宁鞍山114000)

摘要:在变电站信息量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正确作出事故判断是极为重要的,值班人员须在繁杂的电力运行信息中快捷处理信息,从而保障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运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大规模运用,调度自动化系统智能监控逐渐成为主流,在这种情况下,更要做好相应的事故判断及处理工作。

关键词:电力调度系统;事故判断;应用实现

1电力调度系统事故的产生原因

1.1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缺乏

具体的电力调度管理工作会涉及众多内容,所以过程会比较繁琐,这也意味着工作人员的执行操作一定要严格按照制定的工作流程进行,否则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便会提升,进而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以及电力供应的稳定安全带来负面影响。但工作中依旧有部分工作人员并没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意识,对于电力调度管理工作抱有侥幸心理,这类人为的因素便会大大提高安全事故的发生可能性。

1.2电力调度指令出现错误

科学技术水平的提升,也促使人们双手得到解放,在电力调度工作中许多操作并不需要工作人员亲自到场,只需要调度员将所收集到的大量信息进行认真分析,进而找出问题,通过下达指令去完成操作,无需亲身前往设备一线进行手动操作。但是,这一工作模式虽然能够提高工作效率,但也会带来指令容易出错的情况,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样不能够避免。具体来讲,指令出现错误的原因集中于工作人员对所收集的信息真实性与可靠性未做仔细核实,导致电力调度人员与一线设备操作人员面临人身安全风险。

2事故判断的基本实现

2.1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

我国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在不同领域内都被充分应用,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在实际发展中也加强了对网络技术的应用,网络技术为整个电力企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技术装备配置方案和系统功能规划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是从运行需要、基础条件、电力系统特点的角度出发,根据电力系统发展规划、调度职责分工和调度管理体制而提出的具有经济性和实用性的电力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复杂,是由人机联系系统、计算机系统、远动系统三类系统组成,是集安全分析、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经济调度控制(EDC)和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为一体的自动化系统设备。并且对于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而言,它是通过分层方法进行系统的控制,这种明确分工的方式,使变电运行效率大幅度提高,也增加的运行的安全性。

2.2事故判断的实现

当前的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在判断开关事故时,主要是利用开关跳闸变位信息和事故总信号变位信息实现的,主要是将开关跳闸的前后时间规定好,这样能够观察出相应的故障信号并做出相应的处理。检测到了动作信号后,需要将其划定为事故跳闸,启动事故追忆(PDR),并进行相应的图形、语音等报警信号。由于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信息的技术改进,事故总信

号也逐渐被新型的事物代替。这样使得各种保护动作信号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使用,这就提醒技术人员在判断时要与时俱进,主要包括以下2种判断方式。一是根据定义判断厂站是否为无人值守变电站。若开关跳闸所属厂站是无人值守变电站,并且开关并非利用本系统遥控操作变位的,则需要根据开关检修状态、开关对应远方就地压板信息来实现事故的判断处理。使用这种方法能够满足监控中心需求,但不能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使用。二是根据保护信息对应开关进行判断。观察事故的保护信息对应的开关,若为保护动作需要根据对应的开关是否存在分闸变位,若出现变位则要展开事故判断。根据各种不同的信息数据进行判断,对于一些极为特殊的信息给予足够的重视,例如主变压器的保护信息,一旦某个保护信息出现变动将使得主变压器各侧开关的公共判据以及该类型保护信息的数量较大,因此,在判断此类保护信息的事故时出现了较复杂的对应关系,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难以直接处理。

2.3注意事项

电力系统调动监督控制管理中,需要加强对调度信息的管理。监督控制管理系统应设计有预警机制,保证能够对信息进行及时性处理,保证电网能够有效运行。但从目前现状分析,部分电力系统并没有对信息进行充分管理,管理系统不够完善,未实行分层管理,不能满足电网实际覆盖范围扩大的要求。所以需要将调度监控系统管理能力加强,这样不仅可以加强对各个网点的管理,还能进行及时跟踪,将监控人员工作流程简化。除此之外,还应将人工处理过程简化,加强监控异常情况相关工作流程规范化。例如,相关工作人员需将异常情况进行记录并分析,对信息敏感程度及事故出现原因进行查明,出具薄弱环节数据分析报告。

3电力调度系统事故的预防

3.1提高安全意识

电力企业应注重对内部工作人员素质和专业能力的培养,对于有关电力调度的工作人员及操作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并适时举行专业知识的讲座,及时提升其文化水平,提升知识储备能力。除此之外,电力企业还可以选用专业素质较高的人员定期进行经验交流,并组织有关专业的能力评比,在有效增加员工知识的同时,能够促使员工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氛围,积极推动其充分发挥自身才能,不断优化操作技能与方法,从而为电力企业的健康发展做出贡献。与此同时,企业应提高电力调度操作人员的预见能力,对于有可能发生的情况提前做好应对措施,以便及时解决。例如在雷电季节里,应积极做好防雷准备工作。并在进行现场处理电力调度事故时,了解并掌握现场的天气地理、水文人文等信息,从而确保对事故发生原因及严重程度做出正确判读,从而与有关部门及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有效沟通,快速而科学的建立解决方案,减少企业损失。

3.2加强电力设施保护

电力设施保护是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大问题,有关部门应尽快制定一些业务计划。在对现行的《电力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进行修改时,还应增加电力执法内容,使电力执法合法化。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有必要以各种形式宣传电力法等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人们对供电安全与稳定重要性的认识,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对于网络和新闻媒体的方面,我们要利用网络和新闻媒体的优势,加强舆论引导,对电力设施保护方面的法规进行广泛的宣传,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积极保护电力设施意识,进而保障电力设施安全。总的来说,经济和政治措施都有治标治本的效果,为加强电力设施保护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3.3制定突发事件的灵活应对策略

电力调度运行过程中除了加强以上相对可控的因素管理之外,还必须能够灵活应对一些不可抗的因素,其中最为突出的就是天气,地质等环境因素。很多电力设备都安装在露天的环境中,因此在项目施工的时候,要对当地的地质水情等进行了解研究,预估将来会对电力设备造成的损害,例如当发生下雨下雪等天气变化,或者地震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时,应该采取怎样的风险控制措施,需要工作人员制定相关预案,并且在发生故障时及时检查修复工作,将事故影响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避免造成更大的损失。此外,类似春节等重大节日供电属于特殊供电期,调度人员应当根据往年的数据对当时可能发生的事故和供电需求变化进行科学预测,做到灵活应变,降低事故风险。

4结束语

电网容量的不断增大以及运行效益的关注,使得电网调度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得到了较好的改善,这样才能对相关的设备进行检查,并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分析,出现异常后作出相应的改进措施。结合这些情况,调度人员和监控人员实施电网的监控时应该时刻保持高度注意力,保证电网的正常运行。

参考文献

[1]陈洁.关于做好电力调度安全操作与事故处理工作的思考[J].信息系统工程,2017,12:100-101.

[2]沈欢.浅析电力调度自动化中事故及处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1:109.

[3]张倩莹.地方电力调度管理中的风险及其对策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6.

标签:;  ;  ;  

电力调度系统事故判断的应用实现胡畔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