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绞盘和车辆,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实现钢丝绳在无负载情况下正常收放。该绞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线口;绞盘本体,所述绞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绕线轮以及缠绕于所述绕线轮且从所述出线口伸出的钢丝绳;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主动夹紧轮和从动夹紧轮,所述主动夹紧轮与所述从动夹紧轮之间形成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夹持空间;所述绕线轮与所述主动夹紧轮传动配合以驱动所述主动夹紧轮转动。该绞盘主要用于无论在有无负载的情况下均能正常工作。
主设计要求
1.一种绞盘,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线口;绞盘本体,所述绞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绕线轮以及缠绕于所述绕线轮且从所述出线口伸出的钢丝绳;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主动夹紧轮和从动夹紧轮,所述主动夹紧轮与所述从动夹紧轮之间形成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夹持空间;所述绕线轮与所述主动夹紧轮传动配合以驱动所述主动夹紧轮转动。
设计方案
1.一种绞盘,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线口;
绞盘本体,所述绞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绕线轮以及缠绕于所述绕线轮且从所述出线口伸出的钢丝绳;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主动夹紧轮和从动夹紧轮,所述主动夹紧轮与所述从动夹紧轮之间形成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夹持空间;所述绕线轮与所述主动夹紧轮传动配合以驱动所述主动夹紧轮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夹紧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动夹紧轮,所述绕线轮与所述主动夹紧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带轮传动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轮齿;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绕线轮的轮齿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夹紧轮同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绞盘包括连接所述绕线轮的底座;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主动夹紧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从动夹紧轮固定连接于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夹紧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绕所述主动夹紧轮一周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从动夹紧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绕所述从动夹紧轮一周的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轮具有靠近所述底座的上轮盘和远离所述底座的下轮盘,所述钢丝绳缠绕在所述上轮盘和所述下轮盘之间;所述绕线轮的轮齿设置在所述上轮盘的外壁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主动夹紧轮和所述从动夹紧轮设置在所述出线口处,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出线口相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绞盘,其特征在于,
所述出线口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相对的两个板体,两个所述板体相对的方向与所述绕线轮的轴向方向平行,两个所述板体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出线口相对;
所述主动夹紧轮和所述从动夹紧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开口相对。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绞盘。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绞盘和车辆。
背景技术
在更换车辆的备胎或上下带动其他负载时,往往利用绞盘来进行操作。
目前,以更换备胎为例,在使用绞盘时,操作者转动绞盘的旋转轴,以使绞盘的绕线轮转动,从而带动缠绕于绕线轮的钢丝绳放出,以将备胎放下,更换备胎后,将更换下来的车轮通过反向转动绞盘的旋转轴悬挂至原备胎位置。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操作者往往在放下备胎后,没有将更换下来的车轮升至原备胎位置,而是直接放置到后备箱中,那么在转动绞盘的旋转轴收回钢丝绳时,钢丝绳无负载状态下在绞盘内处于蓬松的状态,易发生钢丝绳在绞盘内部缠绕卡死现象,导致绞盘失效。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绞盘和车辆,实现钢丝绳在无负载情况下正常收放。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绞盘,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出线口;
绞盘本体,所述绞盘本体包括位于所述壳体内的绕线轮以及缠绕于所述绕线轮且从所述出线口伸出的钢丝绳;
夹紧机构,所述夹紧机构包括主动夹紧轮和从动夹紧轮,所述主动夹紧轮与所述从动夹紧轮之间形成供所述钢丝绳穿过的夹持空间;所述绕线轮与所述主动夹紧轮传动配合以驱动所述主动夹紧轮转动。
具体地,所述夹紧机构位于所述壳体内。
具体地,所述绕线轮通过传动机构连接于所述主动夹紧轮,所述绕线轮与所述主动夹紧轮的转动方向相同;
所述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或带轮传动机构。
具体地,所述绕线轮的外壁上设置有轮齿;
所述传动机构包括第一传动齿轮和第二传动齿轮,所述第一传动齿轮与所述绕线轮的轮齿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第一传动齿轮相啮合,所述第二传动齿轮与所述主动夹紧轮同轴连接。
具体地,所述绞盘包括连接所述绕线轮的底座;
所述第一传动齿轮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第二传动齿轮和所述主动夹紧轮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所述从动夹紧轮固定连接于第三转轴,所述第三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底座。
具体地,所述主动夹紧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绕所述主动夹紧轮一周的第一弧形凹槽,所述从动夹紧轮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绕所述从动夹紧轮一周的第二弧形凹槽,所述第一弧形凹槽与所述第二弧形凹槽形成所述夹持空间。
具体地,所述绕线轮具有靠近所述底座的上轮盘和远离所述底座的下轮盘,所述钢丝绳缠绕在所述上轮盘和所述下轮盘之间;所述绕线轮的轮齿设置在所述上轮盘的外壁上。
具体地,所述主动夹紧轮和所述从动夹紧轮设置在所述出线口处,所述夹持空间的开口与所述出线口相对。
具体地,所述出线口处设置有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相对的两个板体,两个所述板体相对的方向与所述绕线轮的轴向方向平行,两个所述板体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所述支架还包括与所述安装空间连通的开口,所述开口与所述出线口相对;
所述主动夹紧轮和所述从动夹紧轮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空间内,所述夹持空间与所述开口相对。
另一方面,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绞盘。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绞盘和车辆,绞盘中,通过设置夹紧机构以实现始终夹紧钢丝绳,其中,夹紧机构包括主动夹紧轮和从动夹紧轮,主动夹紧轮与绕线轮传动配合,当操作者转动绞盘的旋转轴时,带动绕线轮转动,则会驱动主动夹紧轮转动,此时钢丝绳在主动夹紧轮的旋转推动下放出或收回,从动夹紧轮与主动夹紧轮的转动方向相反,由于主动夹紧轮与从动夹紧轮始终夹紧钢丝绳,因此钢丝绳在无负载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缠绕卡死现象,能够正常收放,从而保证绞盘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绞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绞盘处于拆分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绞盘外部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绞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绞盘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绞盘,包括:壳体6,壳体6具有出线口61;绞盘本体,绞盘本体包括位于壳体6内的绕线轮1以及缠绕于绕线轮1且从出线口61伸出的钢丝绳2;夹紧机构4,夹紧机构4包括主动夹紧轮41和从动夹紧轮42,主动夹紧轮41与从动夹紧轮42之间形成供钢丝绳2穿过的夹持空间;绕线轮1与主动夹紧轮41传动配合以驱动主动夹紧轮41运动。
其中,绞盘可用来更换车辆的备胎,绞盘包括底座5和壳体6,底座5和壳体6连接构成腔体,绕线轮1位于腔体内,腔体外位于底座5的底部设置有旋转轴7,操作者通过转动旋转轴7以带动绕线轮1转动,绕线轮1上缠绕有钢丝绳2,钢丝绳2的一端从壳体6上的出线口61伸出,用于带动备胎升降。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设置夹紧机构4,用于夹紧钢丝绳2,夹紧机构4包括主动夹紧轮41和从动夹紧轮42,主动夹紧轮41与绕线轮1传动配合,可以设计为主动夹紧轮41通过传动机构3连接于绕线轮1,或者,可以在主动夹紧轮41和绕线轮1上分别设置传动配合的结构,如相互啮合的轮齿等,以使绕线轮1转动时带动主动夹紧轮41转动。
对于从动夹紧轮42,可有两种设计方式:一种是设计与绕线轮1连接的传动结构以带动从动夹紧轮42朝向与主动夹紧轮41相反的方向转动,但转速相同。另一种设计方式是从动夹紧轮42未连接任何传动结构,当主动夹紧轮41转动时,挤推着钢丝绳2放出或收回,则从动夹紧轮42随之转动,从动夹紧轮42主要起到夹紧钢丝绳2的作用。相比之下,后一种设计方式简化设计,降低成本,同时避免了从动夹紧轮42与主动夹紧轮41转速不一致的风险,更易于实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绞盘,通过设置夹紧机构4以实现始终夹紧钢丝绳2,其中,夹紧机构4包括主动夹紧轮41和从动夹紧轮42,主动夹紧轮41与绕线轮1传动配合,当操作者转动绞盘的旋转轴7时,带动绕线轮1转动,则会驱动主动夹紧轮41转动,此时钢丝绳2在主动夹紧轮41的旋转推动下放出或收回,从动夹紧轮42与主动夹紧轮41的转动方向相反,由于主动夹紧轮41与从动夹紧轮42始终夹紧钢丝绳2,因此钢丝绳2在无负载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缠绕卡死现象,能够正常收放,从而保证绞盘的正常使用。
具体地,夹紧机构4位于壳体6内,壳体6对夹紧机构4具有一定的防护作用,且无需改变壳体6外部结构,不影响壳体6外部的空间布置。对比公开号为CN207002094U的专利,该专利中采用夹持机构配合弹性机构以夹紧缠绕于绕线轮的钢丝绳,弹性机构位于壳体外,易受损,且需要改变壳体的结构以使弹性机构与夹持机构相配合,而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无需改变壳体的结构,设计、加工等均方便;并且夹紧机构4全部设置在壳体6内,使得绞盘的结构更加紧凑。
具体地,绕线轮1通过传动机构3连接于主动夹紧轮41,绕线轮1与主动夹紧轮41的转动方向相同;传动机构3为齿轮传动机构或带轮传动机构。
参见图1,当传动机构3为齿轮传动机构时,齿轮传动机构可包括多个相互啮合的齿轮,相应的,绕线轮1的外壁上设置有轮齿,与齿轮传动机构的一齿轮啮合,主动夹紧轮41可与齿轮传动机构的另一齿轮同轴连接,绕线轮1通过齿轮传动机构带动主动夹紧轮41一同转动,以完成钢丝绳2的收放。
参见图4,当传动机构3为带传动机构时,带传动机构可包括皮带301和带轮302,相应的,绕线轮1可设计为皮带轮,与皮带301传动连接,主动夹紧轮41可与带传动机构的带轮302同轴连接,绕线轮1通过带传动机构带动主动夹紧轮41一同转动,以完成钢丝绳2的收放。
传动机构3还可以有其他组合形式,只要是绕线轮1转动能够使传动机构3带动主动夹紧轮41朝向与绕线轮1相同的方向转动即可,此处暂不作限定。
具体地,参见图1,传动机构3采用齿轮传动机构,绕线轮1的外壁上设置有轮齿11,传动机构3包括第一传动齿轮31和第二传动齿轮32,第一传动齿轮与绕线轮1的轮齿相啮合,第二传动齿轮32与第一传动齿轮31相啮合,第二传动齿轮32与主动夹紧轮41同轴连接。齿轮传动控制更加精准,可靠性更强,且占用空间较少,设计简单,易于实现。
具体地,绞盘包括连接绕线轮1的底座5;第一传动齿轮31固定连接于第一转轴33,第一转轴33转动连接于底座5;第二传动齿轮32和主动夹紧轮41固定连接于第二转轴34,第二转轴34转动连接于底座5;从动夹紧轮42固定连接于第三转轴43,第三转轴43转动连接于底座5。其中,将各齿轮和夹紧轮分别与转轴固定连接,则避免了键连接设计等,可保证传动精度,且连接坚固结实。
具体地,主动夹紧轮41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绕主动夹紧轮41一周的第一弧形凹槽411,从动夹紧轮42的外壁上设置有环绕从动夹紧轮42一周的第二弧形凹槽421,第一弧形凹槽411与第二弧形凹槽421形成夹持空间。
由于钢丝绳2通常截面为圆形,因此在主动夹紧轮41和从动夹紧轮42的外壁上分别设置第一弧形凹槽411和第二弧形凹槽421,第一弧形凹槽411和第二弧形凹槽421形成近似圆柱形空间,利于与钢丝绳2充分接触,使得夹紧钢丝绳2的效果更好,且钢丝绳2不易沿夹紧轮的轴向方向乱窜。
具体地,第一弧形凹槽411和第二弧形凹槽421均为圆弧形凹槽,第一弧形凹槽411和第二弧形凹槽421的直径均小于钢丝绳2的直径。其中,圆弧形凹槽与钢丝绳2接触的更加充分,可将圆弧形凹槽的直径设计得小于钢丝绳2的直径,且无需过小,这样设计使得夹紧钢丝绳2的效果更好。
具体地,绕线轮1具有靠近底座5的上轮盘12和远离底座5的下轮盘13,钢丝绳2缠绕在上轮盘12和下轮盘13之间;绕线轮1的轮齿设置在上轮盘12的外壁上,由于上轮盘12至底座5的空间相比下轮盘13至壳体6的空间较大,将轮齿设置在上轮盘12上可保证第一传动齿轮31和第二传动齿轮32的厚度较厚,利于保证第一传动齿轮31和第二传动齿轮32的强度,从而保证有效的啮合传动。
具体地,主动夹紧轮41和从动夹紧轮42设置在出线口61处,夹持空间的开口与出线口61相对,钢丝绳2从夹持空间穿过后可直接伸出出线口61,保证钢丝绳2更加顺利的收放。
具体地,参见图2和图5,出线口61处设置有支架8,支架8包括相对的两个板体81,两个板体81相对的方向与绕线轮1的轴向方向平行,两个板体81之间具有安装空间,支架8还包括与安装空间连通的开口82,开口82与出线口61相对;主动夹紧轮41和从动夹紧轮42转动连接在安装空间内,夹持空间与开口82相对。
其中,支架8可通过壳体6与底座5之间连接的铆钉9固定连接在壳体6内,第一转轴33、第二转轴34和第三转轴43均分别穿接于两个板体81,且能够相对于两个板体81转动,第一转轴33、第二转轴34和第三转轴43通过支架8与底座5转动连接。夹紧机构和传动机构均位于两个板体81之间的安装空间内,支架8对夹紧机构和传动机构起到有效的支撑和保护作用,使得夹紧机构和传动机构工作可靠。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绞盘。
其中,绞盘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均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车辆,参见图1至图5,其绞盘中,通过设置夹紧机构4以实现始终夹紧钢丝绳2,其中,夹紧机构4包括主动夹紧轮41和从动夹紧轮42,主动夹紧轮41与绕线轮1传动配合,当操作者转动绞盘的旋转轴时,带动绕线轮1转动,则会驱动主动夹紧轮41转动,此时钢丝绳2在主动夹紧轮41的旋转推动下放出或收回,从动夹紧轮42与主动夹紧轮41的转动方向相反,由于主动夹紧轮41与从动夹紧轮42始终夹紧钢丝绳2,因此钢丝绳2在无负载的情况下不会出现缠绕卡死现象,能够正常收放,从而保证绞盘的正常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308168.7
申请日:2019-03-11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11(北京)
授权编号:CN209583481U
授权时间:20191105
主分类号:B66D 1/74
专利分类号:B66D1/74;B66D1/14;B66D1/36;B66D1/28
范畴分类:32F;32G;
申请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100102 北京市朝阳区望京街10号院3号楼8层801室
发明人:马东辉;宋明星;赵亮;刘立国
第一发明人:马东辉
当前权利人:北京车和家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王伟锋;刘铁生
代理机构:11348
代理机构编号:北京鼎佳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