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胶框注塑模具及其侧面进胶结构,该侧面进胶结构包括公模板、模仁和四个滑块,所述模仁固定安装在公模板的中心,所述四个滑块滑动安装在公模板上且分别位于模仁的四周,所述四个滑块和模仁组合形成型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主分流道、多个与主分流道相连通的次分流道以及多个与次分流道对应连通的潜伏浇口。本实用新型将胶框的进胶口设计在侧面,保证胶框的正面无凸起的残余料、平整,解决了胶框正面组装液晶玻璃不平整的问题,满足显示器产品的平整度要求。
主设计要求
1.一种胶框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模板、模仁和四个滑块,所述模仁固定安装在公模板的中心,所述四个滑块滑动安装在公模板上且分别位于模仁的四周,所述四个滑块和模仁组合形成型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主分流道、多个与主分流道相连通的次分流道以及多个与次分流道对应连通的潜伏浇口。
设计方案
1.一种胶框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公模板、模仁和四个滑块,所述模仁固定安装在公模板的中心,所述四个滑块滑动安装在公模板上且分别位于模仁的四周,所述四个滑块和模仁组合形成型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主分流道、多个与主分流道相连通的次分流道以及多个与次分流道对应连通的潜伏浇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框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潜伏浇口的进胶口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胶框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四个滑块包括两块短滑块和两块长滑块。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框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短滑块上设置有三个间隔分布的次分流道和三个对应的潜伏浇口。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胶框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滑块上设置有五个间隔分布的次分流道和五个对应的潜伏浇口。
6.一种胶框注塑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侧面进胶结构。
设计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胶框注塑模具及其侧面进胶结构。
背景技术
显示器一般包括背板、光源、光学模组、胶框和液晶面板等零部件,其中胶框是通过注塑成型的。现有的胶框注塑模具采用正面进胶方式,因此胶框的正面会有进胶品的结构存在,造成胶框的正面不平整,从而导致胶框正面组装液晶面板不平整的问题,影响产品整体组装品质。
实用新型内容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证胶框正面平整的胶框注塑模具及其侧面进胶结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一是:一种胶框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包括公模板、模仁和四个滑块,所述模仁固定安装在公模板的中心,所述四个滑块滑动安装在公模板上且分别位于模仁的四周,所述四个滑块和模仁组合形成型腔,所述滑块上设置有主分流道、多个与主分流道相连通的次分流道以及多个与次分流道对应连通的潜伏浇口。
优选地,所述潜伏浇口的进胶口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
优选地,所述四个滑块包括两块短滑块和两块长滑块。
优选地,所述短滑块上设置有三个间隔分布的次分流道和三个对应的潜伏浇口。
优选地,所述长滑块上设置有五个间隔分布的次分流道和五个对应的潜伏浇口。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二是:一种胶框注塑模具,包括上述的侧面进胶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胶框的进胶口设计在侧面,保证胶框的正面无凸起的残余料、平整,解决了胶框正面组装液晶玻璃不平整的问题,满足显示器产品的平整度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图1中胶框与注塑模具的分离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注塑模具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胶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图5是圆形进胶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长方形进胶口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正面进胶和侧面进胶的比较示意图。
图8是液晶玻璃与胶框的组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10、公模板;20、模仁;30、滑块;31、短滑块;32、长滑块;301、主分流道;302、次分流道;303、潜伏浇口;40、型腔;50、胶框;501、主分流道料;502、次分流道料;503、潜伏浇口料;60、液晶面板;A、正面进胶;B、侧面进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1~6所示,一种胶框注塑模具的侧面进胶结构,包括公模板10、模仁20和四个滑块30,所述模仁20通过螺栓固定安装在公模板10的中心,所述四个滑块30滑动安装在公模板10上且分别位于模仁20的四周,所述四个滑块30和模仁20组合形成型腔40,所述滑块30上设置有主分流道301、多个与主分流道301相连通的次分流道302以及多个与次分流道302对应连通的潜伏浇口303。
在本实施例一中,为了方便制作,所述潜伏浇口303的进胶口形状为圆形或长方形,请参考图5~6的潜伏浇口料503末端形状。
在本实施例一中,所述四个滑块30包括两块短滑块31和两块长滑块32,所述短滑块31上设置有三个间隔分布的次分流道302和三个对应的潜伏浇口303,所述长滑块32上设置有五个间隔分布的次分流道302和五个对应的潜伏浇口303。
本实施例一的工作原理如下:注射时,胶料先从主分流道301流入多个次分流道302,再从次分流道302流入潜伏浇口303,最后从潜伏浇口303流入型腔内;脱模时,由于潜伏浇口303的夹角,通过顶出胶框50自动剪切分离胶框50和潜伏浇口料503。如图7所示,由于胶框50的进胶口设置在侧面,因此胶框的正面无进胶口,平整无凸起;如图8所示,当液晶面板60通过双面胶贴合于胶框50正面时同样平整。
实施例二:请参考图1~6,一种胶框注塑模具,包括上述的侧面进胶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设计图
相关信息详情
申请码:申请号:CN201920069749.X
申请日:2019-01-16
公开号:公开日:国家:CN
国家/省市:92(厦门)
授权编号:CN209851489U
授权时间:20191227
主分类号:B29C45/27
专利分类号:B29C45/27;B29L31/34
范畴分类:17J;
申请人:厦门光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第一申请人:厦门光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申请人地址: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厦门火炬高新区(翔安)产业区翔安西路8005号第一层
发明人:袁顺刚;高维兵;冯杰
第一发明人:袁顺刚
当前权利人:厦门光莆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代理人:代理机构:代理机构编号:优先权:关键词:当前状态:审核中
类型名称:外观设计
标签:注塑模具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