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丹草栽培利用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何万荣,马东旺,张鑫,孙强,席琳乔,段震宇[1](2021)在《密度对阿拉尔地区高丹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试验在新疆阿拉尔地区采用膜下滴灌技术种植高丹草"SX-19",设计9个种植密度,分别为2.33×105、2.18×105、2.03×105、1.88×105、1.73×105、1.58×105、1.43×105、1.28×105、1.13×105穴/hm2。测定不同种植密度下的产草量、粗蛋白(CP)、粗脂肪(EE)、酸性洗涤纤维(ADF)、中性洗涤纤维(NDF)、粗灰分(Ash)含量,采用灰色关联度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显示,种植密度为1.43×105穴/hm2时,高丹草的鲜草、干草产量最高,分别为79.08、20.89 t/hm2;种植密度为1.88×105穴/hm2时,高丹草的CP含量和EE含量最高,分别为5.90%、7.72%;种植密度为2.03×105穴/hm2时,高丹草的ADF含量最低,为28.92%,Ash含量最低,为7.79%;种植密度为1.28×105穴/hm2时,高丹草的NDF含量最低,为53.50%,相对饲用价值(RFV)最高,为115.40。研究表明,高丹草"SX-19"在阿拉尔地区覆膜滴灌的适宜种植密度为1.43×105~1.88×105穴/hm2。
吴国芳[2](2021)在《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高丹草(Sorghum-sudangrass hybrid)杂种优势强、营养价值高、适口性好、可多次刈割利用,是重要的一年生饲用作物。但因其幼嫩茎叶中含有一定量的氢氰酸,家畜采食过量易产生中毒现象。因而培育低氢氰酸含量的高丹草是重要育种目标。在课题组前期对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主效QTL PA7-1定位研究基础上,我们用高丹草(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对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定位研究发现了另一个相关的主效QTL PA 7-2。进而采用BSA-SSR方法和低氢氰酸含量目标性状QTL侧翼的SSR标记,从高丹草群体1200个分离单株中筛选建立了等位基因重组QIRs群体,经套袋自交得到F3分离群体,并从中筛选出130个F3重组株构建了精细定位群体。本试验重点对PA 7-1和PA7-2这两个主效QTL进行了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挖掘和功能分析。主要结果如下:1.从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的1200个F2群体单株中各选10个低氰与高氰植株的DNA等量混合建立基因池,并以亲本为对照筛选得到SSR适宜引物11对。用这11对引物对F2分离群体1200个单株及其双亲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共得到多态性条带位点253个。2.利用这253个多态性标记构建了一个基于高丹草F2群体的连锁群图谱,其覆盖基因组长度211.5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0.84 cM。QTL定位检测到4个与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相关的QTLs,只有PA 7-1和PA 7-2为主效QTL,其遗传贡献率分别为57.4%和47.1%。3.采用QTL侧翼SSR标记对1200个F2单株进行筛选,分别建立了 2个PA 7-1和PA7-2的QIRs群体,各包含379和121个重组株。利用单粒传法分别获得了 F2:3群体,基于该群体再次进行QTL定位,验证了 PA7-1和PA7-2的稳定性。4.为缩短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区间,利用高丹草130个F3重组单株的精细定位群体分别进行了精细定位。最终将PA7-1确定在标记SORBI4G4-120和SORBI4G4-680之间,包含8个SSR标记;将PA7-2确定在标记Sobic.8g1-600和XM00242-400之间,包含6个SSR标记。5.对PA7-1的8个和PA7-2的6个SSR标记片段进行回收、纯化、测序及与已知的高粱基因组比对分析,首次建立了PA7-1和PA7-2高分辨率的物理图谱。将PA7-1确定在高粱第4号染色体的203.6 kb基因组区域内,该区间包含了 18个候选基因;将PA7-2确定在高粱8号染色体上18.4 kb和25.5 kb的区域内,以及该染色体上克隆BAC 88M4基因AY661656.1上,它们共包含了 5个候选基因。6.通过RT-PCR表达水平验证发现,PA7-1有2个基因XM 021458168.1和XP021313843.1,PA7-2有1个基因AY661656.1,这3个基因在低氰的父本红壳苏丹草和F2植株的苗期、分蘖期和拔节期中均有显着表达,表明它们是调控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性状的重要候选基因。
李兴龙[3](2021)在《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针对西北黄土高原丘陵区饲草紧缺、种植模式单一和土壤退化等问题,研究不同光合类型禾本科和豆科草种混播对饲草种间竞争、生产性能和土壤化学特性的影响。构建适宜种植的混播系统,以期提高该区域饲草高产优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并为西北高原丘陵区草地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本试验于2019至2020年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头营镇徐河村进行,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C3+C3型豆禾配置模式(C3+C3混播模式):BM组合: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AV组合:燕麦(Avena sativa)+箭筈豌豆(Vicia sativa);C3+C4型豆禾配置模式(C3+C4混合模式):ZD组合:玉米(Zea mays)+拉巴豆(Dolichos lablab)、SD组合: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Sudanense)+拉巴豆,混播比例均为1:1,以相应草种单播为对照。取得的主要结果如下:各混播处理下,土地当量比(LER)均显着高于1(P<0.05),地上生物量(GW)均高于对应单播处理。ZD组合的GW年均值相较于其它混播处理均为最高,为29.27t·hm-2,该组合的增产率显着高于其它3种混播组合(P<0.05)。混播系统增产率从大到小依次为ZD(62.83%)>SD(52.29%)>BM(39.26%)>AV(27.22%),AV组合中燕麦的组分增产贡献率最高(142.79%)。ZD组合中玉米的增产率为75.19%,显着高于其它混播中禾草的增产率(P<0.05)。C3+C3混播模式BM组合中紫花苜蓿的相对产量(RY)、竞争比率(CR)和侵袭力(AG)显着大于无芒雀麦,其余3种混播组合中均表现出禾本科草的RY、CR和AG大于豆科饲草。C3+C4混合模式中,高丹草对拉巴豆的侵袭力高于玉米。玉米和拉巴豆的RY均大于1,并且拥有最高的LER(1.38),表明玉米(C4)+拉巴豆(C3)组合资源利用效率最高,群落结构最稳定。2019和2020年,与单播相比,混播处理提高了饲草的粗蛋白(CP)、粗脂肪(CF)、粗灰分(Ash)和相对饲喂价值(RFV),降低了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ADF)。其中,ZD组合的CP、CF和RFV增长率均为最高,增长率分别为19.45%、20.60%和17.80%,而ADF和NDF的降低率则显着大于其它组合(P<0.05);AV组合的Ash含量较单播降低了4.77%,其它组合的Ash含量均有所增加,增加了5.55%~9.78%。BM组合的CP含量和RFV均为最高,均显着高于单播无芒雀麦(P<0.05),C3+C3混播模式的CP含量均高于C3+C4混播模式。各混播处理下,ZD组合的CF含量年均值最高,较单播玉米提高了13.52%。所有处理中BM组合的Ash、NDF和ADF含量年均值均为最低,与其它混播组合比较,分别降低了1.95%~13.6%、5.50%~18.61%和8.37%~18.60%,混播处理能够优化饲草营养品质。通过相关分析表明,饲草营养品质与生物量关系密切。浅层土壤(0~20 cm)养分含量高于深层土壤(20~40 cm),呈现表聚性。且2019年0~40 cm土层土壤养分含量高于2020年。与单播相比,不同混播模式对浅层和深层土壤的养分积累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P<0.05),ZD组合的土壤养分含量增加效果最为显着,其碱解氮(Ava.N)、速效磷(A-P)和速效钾(A-K)增加率分别为9.30%、12.77%和6.64%,均高于其它组合。C3+C3模式相对C3+C4混合模式更有利于深层土壤有机质(SOM)、全氮(TN)、全磷(TP)和全钾(TK)的积累。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酶活性具有一定的影响,混播处理较单播增加了浅层和深层的土壤酶活性,土壤酶活性与土层深度呈负相关。C3+C3混播模式下BM组合在0~40 cm土层的土壤过氧化氢酶(CAT)、碱性磷酸酶(ALP)、脲酶(UER)和蔗糖酶活性(SUC)均高于AV、ZD和SD组合。此外,C3+C4混合模式中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提升效果优于C3+C3混播模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各养分含量和土壤酶活性之间相互联系密切,协同促进饲草的生长和发育,从而增加饲草生物量。对不同混播模式下的饲草生物量、品质、土壤指标及各指标的增加率进行灰色关联度综合评价。结果表明,BM组合能有效改善饲草营养品质,提高土壤肥力;ZD组合可以高效提高草地生产力,与单播相比,混播优势显着。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该区域不同需求选择不同模式进行种植。综合混播种间竞争和饲草地上生物量,推荐玉米+拉巴豆为较优种植模式。为提高饲草品质,改善土壤环境,无芒雀麦+紫花苜蓿更适合西北地区及类似地区推广应用。
贺春贵[4](2021)在《甜高粱概念辨析及栽培群概念在饲用高粱品种研究中的应用》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我国草食畜牧业的快速发展,甜高粱作为一种饲草作物再次引起人们的兴趣,相关研究和交流增多,但对甜高粱一词的应用、理解常不一致。本文参考国内外一些主要文献,概括提出了甜高粱常见的3种概念及其含义。其一,作为一个通俗概念,甜高粱是指栽培高粱中茎内含甜汁液、有甜味的任何一种或一类高粱;其二,作为植物分类学的概念,甜高粱是指具有一定形态学、生物学特征的特定种、亚种或变种;其三,作为以特定应用为目的概念,甜高粱是指栽培高粱中,其茎内汁液含糖量达到特定要求的一类品种,包括杂交种或常规种或地方品种等。由于分类系统更新和品种多样化等原因,与甜高粱相关的饲用高粱的品种类型名称变化很大,一定程度也引起了概念混乱。建议在饲用高粱中应用《国际栽培植物命名法规》中的"栽培群"概念和方法进行品种归类,以使甜高粱等不同类型饲用高粱的概念更加明晰易用。
张艺[5](2020)在《基于混料试验设计的高丹草丸粒化产品质量优化研究》文中指出农业部部长韩长斌曾表示:从奶制品源头提升质量是推动中国奶业关键手段。而在数百年的发展中,质量是一个内涵不断发展的概念,不论是对该内涵的理解还是各种质量理论的实践应用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从源头提升奶制品质量与产量,本研究将沧州市南大港主要种植作物之一的耐盐碱的牧草—高丹草结合丸粒化技术,即高丹草丸粒化产品作为研究对象,利用混料试验设计方法,通过评价和改进优化丸粒化产品的配方工艺,来提升高丹草丸粒化产品的质量,从而为沧州南大港试验站的播种—作物生长—产量,提供一站式参考。研究结果显示:(1)在F1主成分上,方案6排名第一、在F2主成分上,方案4处理组排名第一、在F3主成分上,方案1处理组排名第一、在综合主成分F上排名第一的处理组是方案1;(2)当采用15.5%吸水树脂、52.9%花生壳粉、31.7%凹凸棒土进行丸粒化操作时,该产品在F1指标上较原方案中排名第一的处理提高3%,在F2指标上较原方案中排名第一的配方工艺提高了11%,在F3指标上较原方案排名第一的处理提高了20%,在综合质量上提高了2%。综上所述,本课题从实际出发,直接针对河北省沧州市“粮改饲政策”,解决该市南大港区由于土壤盐碱、春旱夏涝的特点而产生播种—出苗困难,产量少的难题,显着提高了南大港试验站牧草的产量和品质,不仅我国发展生态草牧业和环境修复具有重要意义,对我国奶业振兴计划的实施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从科学研究的角度出发,在愈发强调中国创新、创造的今天,掌握和应用混料试验设计这个工具方法即是对质量工作效率的提升,更是提升生产制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宋凤阁,刘贵波[6](2020)在《调整株行距及覆膜对春播高丹草生产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为探讨海河平原区覆膜种植对春播高丹草(Sorghum bicolor×Sorghum sudanense)生产性能的影响,本研究在春播雨养条件下,以"等行距+不覆膜"处理为对照,测定了"调整株行距+不覆膜"、"调整株行距+覆膜"处理下高丹草主要农艺性状、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结果表明,"调整株行距+覆膜"处理下的出苗率、单株干重、干草产量以及播后一个月内0~20 cm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均显着高于其它2个处理(P<0.05);与对照"等行距+不覆膜"处理相比,"调整株行距+覆膜"处理可使一个月内0~20 cm土壤温度平均升高2.3℃,土壤含水量平均提高13.8%,出苗率提高32.3%,干草产量提高15.6%。综上所述,高丹草"宽窄行、双株、覆膜"栽培技术可在海河平原区推广应用。
马史琛[7](2020)在《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论文采用沙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利用极性有机溶剂二氯甲烷提取供试材料幼苗根系分泌物,采用气象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测定其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砂培盆栽法种植供试牧草与作物品种4周后,制备幼苗浸提液,划分浸提液浓度为:0.25dwg·L-1,0.5dwg·L-1,1dwg·L-1,2dwg·L-1(1dwg·L-1代表1L蒸馏水中含有1g幼苗干物质提取物),蒸馏水作为空白试验对照,总共5个浓度梯度,所有供试品种两两相互之间进行种子萌发试验。通过对23种不同品种牧草与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化感物质成分测定与供试品种相互之间他感效应检测,旨在了解牧草与作物幼苗化感物质的成分种类,并筛选相互间他感效应明显的品种,可为进一步研究他感作用机制,延长牧草与作物种植年限、田间管理、合理轮作及为生产选育低自毒品种等提供理论依据。取得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23种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差异较大。测定出甘农5号紫花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67种;甘农9号紫花苜蓿55种;阿尔冈金紫花苜蓿104种;一年生紫花苜蓿蒺藜苜蓿37种;陇燕1号燕麦59种;白燕7号燕麦124种;丹麦444燕麦49种;德美亚玉米60种;陇单339玉米34种;陇单8号玉米69种;德胜高粱52种;海牛高粱51种;牛魔王高粱35种;陇春bJ103小麦37种;西旱3号小麦33种;甘啤5号皮大麦36种;甘肃红豆草13种;捷达黑麦草19种;宁农苏丹草60种;得力高丹草29种;墨西哥玉米92种;新哥莱德草地早熟禾22种;大力士杂交甜高粱95种。2、牧草或作物种内品种之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且他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在幼苗浸提液浓度为2dwg·L-1时最强;不同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大多表现为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低促高抑”现象,浸提液浓度低于0.5dwg·L-1时为表现为正效应,浸提液浓度高于1dwg·L-1时表现为负效应,且负效应强度随浸提液浓度的升高而增强(2dwg·L-1>1dwg·L-1)。3、部分牧草与作物存在特性他感效应。4种苜蓿作为供体品种,白燕7号燕麦作为受体品种时,苜蓿品种与白燕7号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而当白燕7号作为供体品种对苜蓿品种皆表现为负效应;苜蓿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表现变化规律不明显;玉米与高粱品种间他感效应普遍表现为负效应;宁农苏丹草作为浸提液供体对大部分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他感效应表现为副效应,而作为受体时,其它牧草与作物品种对宁农苏丹草既有表现低促高抑的,也有表现负效应的;草地早熟禾作为受体品种时,其他所有品种对其皆表现为负效应;甘啤5号皮大麦作为供体,对多个品种(苜蓿、燕麦、玉米、甘肃红豆草、捷达黑麦草、宁农苏丹草)都表现低促高抑。4、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的关系。供试材料间他感效应表现差异取决于根系分泌物的相近程度与,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多,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由于累加作用而增大,故他感效应表现为负效应;供试材料间共有的根系分泌物越少,他感效应检测时共有的根系分泌物浓度累加作用小,故他感效应表现为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
范美超[8](2020)在《高丹草收获及青贮加工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为探索出一套成熟的高丹草种植、收获、加工调制策略,为内蒙古土默特地区高丹草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指导。本试验以冀草2号、冀草6号、冀草8号、JC-008和JC-009等5个高丹草品种为试验材料,展开相关研究。通过综合分析:各品种在包头地区的适应性;刈割技术对高丹草产量、营养成分等的影响;高丹草青贮时不同添加剂、不同发酵天数对青贮品质的影响;干草和青贮调制技术对高丹草营养保存率的差异,得出以下结论:1.在土默特地区综合利用价值最优的高丹草品种为JC-008。2.高丹草按高度刈割,其饲草品质好,但是产量低,较适合刈割后直接用于家畜青饲,其中按130 cm刈割,较为适合;按生育时期刈割,其饲草产量高,但品质有所下降,可用于调制青贮或干草,其中在乳熟期刈割,较为适合。3.添加乳酸菌和蔗糖混合促进剂,高丹草青贮饲料品质最佳;高丹草适宜的青贮发酵天数为60 d,其青贮品质优于发酵天数为120 d及180 d的青贮饲料。4.高丹草调制青贮饲料,除可溶性糖外,其他可消化营养成分的保存率均高于调制干草;但调制干草不仅可以较好地保存可溶性糖,并且可完全去除高丹草中的氢氰酸。
牛亚青青[9](2020)在《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为深入开展高丹草杂交改良、培育综合性状优良的新品种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以课题组前期育成的蒙农青饲1号、蒙农青饲2号、蒙农青饲3号、蒙农4号、蒙农5号、蒙农6号、蒙农7号、蒙农8号、蒙农9号、蒙农10号、蒙农11号、蒙农12号及蒙农13号高丹草品种为材料,重点对各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进行分析评价。主要结果如下:1.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平均生育期124~159d;平均株高175.55~414.82cm;平均鲜草产量123270.7~159584.4kg/hm2;平均分蘖数为3.33~8.33个。2.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茎叶鲜草的氢氰酸含量为3.11~30.12mg/kg,其中有5个属低氰(氢氰酸含量<15mg/kg)的高丹草品种,可青刈饲喂家畜;茎叶比为2.33~4.41,其中蒙农11号和蒙农13号高丹草的茎叶比均较小,草质优。3.13个蒙农系列高丹草品种拔节期鲜草粗蛋白质含量为9.11%~15.09%、粗纤维含量为24.07%~36.09%、无氮浸出物含量为28.93%~43%,并富含磷、钙等营养成分,饲用价值高,其中蒙农7号高丹草的营养品质含量最为均衡。4.13个蒙农高丹草系列品种的花粉可育率均大于94%,育性均很高;其PMCMⅠ染色体配对行为规则(2n=2x=10Ⅱ),且环状二价体频率均高于棒状二价体,染色体遗传稳定。5.试验筛选出13对SSR适宜引物,PCR扩增得到稳定清晰的多态性位点285个,多态性比率占92.8%。用筛选出的引物AH46构建了可清晰区别各品种的SSR指纹图。以GD值0.62为基准,将13个材料分为五类:蒙农青饲1号、蒙农10号、蒙农12号、蒙农13号高丹草为一类;蒙农青饲2号、蒙农4号、蒙农5号、蒙农7号和蒙农9号为一类;蒙农6号和蒙农8号高丹草为一类;蒙农青饲3号和蒙农11号高丹草号各单独为一类。
黄田田[10](2020)在《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饲草产质量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文中提出针对河套灌区小麦收获后土地利用率低、饲草缺乏的现状,本研究以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丹草2种饲草为试验材料,选取河套灌区常规施用化肥农田和连续5年施用有机肥农田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大田试验。试验设饲用油菜单作、高丹草单作、饲用油菜//高丹草3种种植模式,进行不施肥和施肥2种处理,系统研究间作种植模式下饲草产质量与土壤养分、土壤有机碳组分及土壤酶活性的关系。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间作结合施肥可以显着提升饲草产量。常规农田和有机农田中,产量最高的处理分别为间作结合施化肥处理和间作结合施有机肥处理,说明间作和施肥均可提升饲草产量。常规农田施化肥处理下,间作较单作鲜草产量提高12.06%-71.06%,干草产量提高12.92%-56.30%;有机农田在施有机肥处理下,间作较单作鲜草产量提高16.06%-23.41%,干草产量提高 10.49%-21.40%。(2)间作可显着提升饲草品质。间作混收较饲用油菜单作显着提高了饲草粗脂肪含量和粗蛋白含量,分别提高了 10.44%-50.53%和24.06%-65.28%,降低了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间作结合有机肥饲草品质显着提升,结合施化肥饲草品质降低。常规农田不施肥处理粗脂肪、粗蛋白含量显着高于施化肥处理,相对饲用价值差异不显着;在有机农田中,不施肥处理下粗脂肪含量较高,施有机肥处理下粗蛋白含量、相对饲用价值显着高于不施肥处理。(3)间作结合施肥可显着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常规农田和有机农田间作种植模式下0-20cm 土层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磷养分含量和20-40cm 土层有效磷含量均显着提高。常规农田施用化肥较不施肥增加了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全氮、全磷养分含量,有机农田施用有机肥较不施肥显着提升了土壤0-20cm 土层碱解氮、有效磷、全磷、全钾和20-40cm 土层有效磷、全磷含量。(4)间作结合施肥显着提高了土壤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其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提升显着,高达52.21%,且间作结合施肥可显着增强土壤酶活性。常规农田施用化肥显着提升了 0-20cm 土层总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含量及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蛋白酶、碱性磷酸酶活性,20-40cm土层可溶性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也显着提升。有机农田施用有机肥较不施肥相比,仅增加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和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间作结合有机肥处理显着提高了土壤纤维素酶、蔗糖酶、碱性磷酸酶活性,其中纤维素酶活性增加显着,增幅为11.83%-22.74%。(5)麦后复种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常规农田效益最高的处理为间作结合化肥处理,有机农田效益最高的处理为间作结合有机肥处理。
二、高丹草栽培利用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丹草栽培利用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密度对阿拉尔地区高丹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1.2.1 试验地概况 |
1.2.2 试验设计 |
1.2.3 田间管理 |
1.2.4 物候期及农艺性状调查 |
1.2.5 营养品质分析 |
1.3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密度处理对高丹草产量及含水量的影响 |
2.2 不同密度处理对高丹草品质农艺性状的影响 |
2.3 不同密度处理对高丹草常规养分及相对饲用价值的影响 |
2.4 不同密度处理综合评价分析 |
3 讨论 |
4 结论 |
(2)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高丹草概述 |
1.2 氢氰酸 |
1.2.1 非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2.2 生氰糖苷类氰化物 |
1.3 QTL定位 |
1.3.1 QTL定位原理及步骤 |
1.3.2 QTL定位的方法 |
1.3.3 QTL定位验证 |
1.3.4 QTL精细定位 |
1.3.5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分析 |
1.4 高丹草QTL定位研究进展 |
1.5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群体构建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与种植 |
2.1.2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1.3 DNA提取及BSA基因池的建立 |
2.1.4 SSR适宜引物的筛选及PCR扩增 |
2.1.5 数据统计与处理 |
2.1.6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开发 |
2.1.7 遗传群图谱的构建和QTL定位分析 |
2.1.8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QIRs等位基因重组群体的构建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氢氰酸含量测定 |
2.2.2 基因组DNA纯度的电泳检测 |
2.2.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引物的筛选及多态性分析 |
2.2.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相关SSR分子标记的获得 |
2.2.5 高丹草遗传图谱构建及氢氰酸含量QTL定位 |
2.2.6 QIRs群体获得 |
2.3 讨论 |
2.3.1 BSA法评价 |
2.3.2 SSR分子标记及遗传图谱研究 |
2.3.3 QTL定位准确性 |
2.3.4 等位基因重组株QIRs分析 |
2.4 小结 |
3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群体构建 |
3.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3.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3.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3.1.5 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 |
3.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3.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3.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3.2.4 PA7?1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3.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3.2.6 PA7?1 的精细定位 |
3.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3.2.8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建立与候选基因分析 |
3.3 讨论 |
3.3.1 主效QTL PA7?1 的稳定性 |
3.3.2 主效QTL PA7?1 精细定位的准确性 |
3.3.3 低氢氰酸含量性状候选基因 |
3.4 小结 |
4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群体构建 |
4.1.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开发 |
4.1.3 F_3精细定位群体DNA提取、氢氰酸含量测定 |
4.1.4 高丹草连锁群构建 |
4.1.5 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 |
4.1.6 主效QTL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散穗高粱×红壳苏丹草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分析 |
4.2.2 F_(2: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QTL定位 |
4.2.3 F_3群体氢氰酸含量性状变异 |
4.2.4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内标记的SSR特异引物的筛选 |
4.2.5 基于高丹草F_3精细定位群体连锁群构建及QTL定位 |
4.2.6 PA7?2 的精细定位 |
4.2.7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序列测定和分析 |
4.2.8 PA7?2 精细定位区间序列比对、物理图谱构建与候选基因分析 |
4.3 讨论 |
4.3.1 PA7?1 和PA7?2 的加性效应 |
4.3.2 精细定位可行性分析 |
4.4 小结 |
5 PA7?1 和PA7?2 精细定位区间候选基因表达水平验证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植物总RNA的提取 |
5.1.3 cDNA的合成 |
5.1.4 半定量RT?PCR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氢氰酸含量差异 |
5.2.2 总RNA的提取和检测 |
5.2.3 候选基因的RT?PCR表达验证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结论 |
6.1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1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2 高丹草低氢氰酸含量主效QTL PA7?2 的精细定位和候选基因分析 |
6.3 主要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3)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C_3与C_4植物生理特性的差异 |
1.2.2 混播模式的研究 |
1.2.3 混播种间竞争的研究 |
1.2.4 混播草地生产力的研究 |
1.2.5 混播饲草品质的研究 |
1.2.6 混播土壤化学特性的研究 |
1.2.7 混播土壤生物性状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种间竞争和共存研究 |
2.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2.1.2 供试材料 |
2.1.3 试验设计 |
2.1.4 饲草生物量的测定方法 |
2.1.5 种间关系计算方法 |
2.1.6 数据分析 |
2.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地上生物量和土地当量比 |
2.3 混播组合较单播增产率和组分增产贡献率 |
2.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相对产量 |
2.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竞争比率和侵袭力 |
2.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组分贡献变化率 |
2.7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
3.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3.1.2 供试材料 |
3.1.3 试验设计 |
3.1.4 饲草营养品质的测定 |
3.1.5 数据分析 |
3.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蛋白含量 |
3.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脂肪含量 |
3.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粗灰分含量 |
3.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含量 |
3.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饲草饲喂价值 |
3.7 不同混播组合饲草品质增加率 |
3.8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相关分析 |
3.8.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8.2 C_3+C_4混合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8.3 不同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饲草营养品质的相关分析 |
3.9 讨论 |
第四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4.1.2 供试材料 |
4.1.3 试验设计 |
4.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
4.1.5 数据分析 |
4.2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有机质 |
4.3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氮 |
4.4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磷 |
4.5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全钾 |
4.6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碱解氮 |
4.7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磷 |
4.8 不同混播模式和组合的土壤速效钾 |
4.9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养分含量增加率 |
4.10 讨论 |
第五章 不同光合型饲草混播对土壤生物性状的影响 |
5.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5.1.2 供试材料 |
5.1.3 试验设计 |
5.1.4 土壤化学性状测定方法 |
5.1.5 数据分析 |
5.2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碱性磷酸酶活性的影响 |
5.3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脲酶活性影响 |
5.4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 |
5.5 不同混播模式对土壤蔗糖酶活性的影响 |
5.6 不同混播组合土壤酶活性增加率 |
5.7 不同混播模式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7.1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7.2 C_3+C_3混播模式下生物量与土壤性状的相关分析 |
5.8 讨论 |
第六章 不同饲草混播模式效应的综合评价 |
6.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6.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6.1.2 供试材料 |
6.1.3 试验设计 |
6.1.4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6.2 不同单播与混播草地综合评价 |
6.2.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6.2.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6.2.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
6.3 评价分析混播较单播的增加率 |
6.3.1 建立综合评价体系 |
6.3.2 数据无量纲化处理 |
6.3.3 计算关联度及排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项目来源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个人简介 |
硕士期间主要成果 |
(4)甜高粱概念辨析及栽培群概念在饲用高粱品种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通俗概念中,甜高粱是指栽培高粱茎内含甜汁液有甜味的任何一种或一类高粱 |
2 在植物分类中,甜高粱是指具有一定形态学、生物学特征特的特定种、亚种或变种 |
3 从应用角度看,甜高粱是指栽培高粱茎中汁液含糖量达到特定要求的一类品种,包括杂交种或常规种或地方品种等 |
4 在饲用高粱品种分类中使用栽培群概念的建议 |
(5)基于混料试验设计的高丹草丸粒化产品质量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外研究状况 |
1.2.2 国内研究状况 |
1.3 研究内容 |
1.4 创新点 |
第2章 相关理论综述 |
2.1 混料试验设计 |
2.1.1 概述 |
2.1.2 方差分析 |
2.1.3 响应变量、因子与水平 |
2.1.4 主效应与交互效应 |
2.1.5 试验方案 |
2.2 丸粒化技术 |
第3章 高丹草丸粒化产品质量现状分析及评价 |
3.1 高丹草丸粒化产品工艺流程介绍 |
3.1.1 高丹草丸粒化配方设计 |
3.1.2 高丹草丸粒化产品制备流程 |
3.2 丸粒化产品质量分析 |
3.2.1 丸粒化产品物理性质分析 |
3.2.2 丸粒化产品萌发特性分析 |
3.2.3 丸粒化产品农艺性状分析 |
3.3 丸粒化产品质量评价 |
3.3.1 丸粒化产品质量指标相关性分析 |
3.3.2 丸粒化产品质量指标主成分分析 |
3.3.3 丸粒化产品质量评价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丸粒化产品质量优化效果分析及验证 |
4.1 混料回归模型构建 |
4.2 混料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
4.3 模型预测 |
4.4 优化效果验证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6)调整株行距及覆膜对春播高丹草生产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地自然概况 |
1.2 试验材料 |
1.3 试验设计 |
1.4 试验管理 |
1.5 测定指标与方法 |
1.6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处理对高丹草生产性能影响(第1播期) |
2.1.1 不同处理下高丹草主要农艺性状的动态变化 |
2.1.2 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2.2 不同处理对高丹草生产性能影响(第2播期) |
2.2.1 不同处理下高丹草主要农艺性状的动态变化 |
2.2.2 不同处理下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的变化 |
3 讨论 |
4 结论 |
(7)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项目来源 |
摘要 |
Summary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 国内外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概况 |
1.1 牧草与牧草间的他感作用 |
1.2 牧草与作物间的他感作用 |
2 牧草与作物化感物质的研究进展 |
2.1 化感物质的分类 |
2.2 苜蓿中的化感物质 |
2.3 禾本科牧草或作物中的化感物质 |
2.4 化感物质的提取方法 |
3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前景 |
3.1 培育新品种 |
3.2 建立合理的种植模式 |
3.3 利用牧草的他感作用抑制恶性杂草 |
3.4 生物除草剂、杀虫剂的开发利用 |
第二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测定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2 燕麦幼苗根系分泌物的成分种类分析 |
2.3 玉米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4 高粱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5 小麦与大麦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2.6 其他牧草及作物幼苗根系分泌物成分种类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三章 牧草与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检测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苜蓿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2 燕麦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3 玉米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4 高粱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5 小麦及大麦品种与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他感效应分析 |
2.6 其他牧草或作物品种间他感效应分析 |
3 讨论 |
4 小结 |
第四章 牧草与作物他感效应与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关系分析 |
1 试验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3 讨论与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1 结论 |
2 牧草与作物他感作用的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简介 |
(8)高丹草收获及青贮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高丹草利用现状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高丹草遗传育种的研究 |
1.3.2 高丹草品种比较的研究 |
1.3.3 高丹草栽培生理的研究 |
1.3.4 高丹草收获期的研究 |
1.3.5 高丹草中氢氰酸的研究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 技术路线图 |
2 试验材料及方法 |
2.1 试验地点及概况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设计 |
2.3.1 品种综合利用价值比较试验 |
2.3.2 刈割技术比较试验 |
2.3.3 调制技术对青贮影响试验 |
2.3.4 青贮和干草调制技术比较试验 |
2.4 测定指标及方法 |
2.4.1 农艺性状的测定 |
2.4.2 常规营养成分的测定 |
2.4.3 氢氰酸含量的测定 |
2.4.4 发酵品质的测定 |
2.4.5 微生物计数 |
2.5 数据处理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品种综合利用价值比较分析 |
3.1.1 生育期 |
3.1.2 植株高度 |
3.1.3 生物学特征 |
3.1.4 倒伏率及病虫害抗性 |
3.1.5 鲜草产量 |
3.1.6 营养品质 |
3.2 刈割技术比较分析 |
3.2.1 不同高度刈割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2 不同生育期刈割对营养品质的影响 |
3.2.3 刈割技术对氢氰酸含量的影响 |
3.2.4 刈割技术对产量的影响 |
3.3 调制技术对青贮饲料品质的影响分析 |
3.3.1 刈割技术的影响 |
3.3.2 青贮添加剂的影响 |
3.3.3 青贮发酵天数的影响 |
3.4 高丹草青贮和干草调制技术对比分析 |
3.4.1 干物质含量的差异 |
3.4.2 粗蛋白含量的差异 |
3.4.3 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差异 |
3.4.4 酸性洗涤纤维含量的差异 |
3.4.5 粗脂肪含量的差异 |
3.4.6 可溶性糖含量的差异 |
3.4.7 粗灰分含量的差异 |
3.4.8 氢氰酸含量的差异 |
4 讨论 |
4.1 土默特地区综合利用价值最优的高丹草品种筛选 |
4.2 高丹草刈割技术与其加工利用技术之间的关联 |
4.3 高丹草适宜的青贮饲料调制技术 |
4.4 高丹草调制技术对营养物质保存率的影响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9)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1 前言 |
1.1 国内饲草发展现状 |
1.2 高丹草品种概述 |
1.3 高丹草品种选育的重要性 |
1.4 高丹草品种鉴定技术 |
1.4.1 形态学标记鉴定 |
1.4.2 细胞学标记鉴定 |
1.4.3 生化标记鉴定 |
1.4.4 DNA分子标记鉴定 |
1.5 本试验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目的及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2 试验地及其种植管理 |
2.2.1 试验地基本概况 |
2.2.2 试验设计及田间管理 |
2.3 试验研究方法 |
2.3.1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及品质性状的观测 |
2.3.2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细胞学特性观察 |
2.3.3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SSR分子标记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间的生育期及产量与品质性状分析 |
3.1.1 高丹草产量性状分析及生育期比较 |
3.1.2 高丹草品质性状比较 |
3.2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细胞学观测 |
3.2.1 高丹草花粉育性观察 |
3.2.2 高丹草花粉母细胞PMCM Ⅰ染色体配对构型 |
3.3 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SSR分析 |
3.3.1 高丹草DNA纯度 |
3.3.2 高丹草SSR适宜引物筛选与多态性分析 |
3.3.3 高丹草SSR指纹图的构建 |
3.3.4 高丹草材料的聚类分析 |
4 讨论 |
4.1 高丹草花粉育性与染色体配对构型间的关系 |
4.2 高丹草品种的SSR指纹鉴定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 |
作者简介 |
(10)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饲草产质量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间作对作物产质量的影响 |
1.2.2 间作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 |
1.2.3 间作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4 施肥对作物产质量的影响 |
1.2.5 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1.2.6 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1.2.7 有机饲草发展现状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技术路线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概况 |
2.2 试验设计方法与材料 |
2.3 测试指标与方法 |
2.3.1 植株产质量及方法 |
2.3.2 土壤指标及方法: |
2.4 数据处理及分析方法 |
3 结果与分析 |
3.1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饲草鲜草产量的影响 |
3.2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饲草干草产量的影响 |
3.3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
3.3.1 粗脂肪 |
3.3.2 粗蛋白 |
3.3.3 相对饲用价值 |
3.4 经济效益分析 |
3.5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3.5.1 土壤氮 |
3.5.2 土壤磷 |
3.5.3 土壤钾 |
3.6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3.6.1 总有机碳 |
3.6.2 可溶性有机碳 |
3.6.3 易氧化有机碳 |
3.6.4 颗粒性有机碳 |
3.6.5 微生物生物量碳 |
3.7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3.7.1 纤维素酶 |
3.7.2 过氧化氢酶 |
3.7.3 蔗糖酶 |
3.7.4 蛋白酶 |
3.7.5 碱性磷酸酶 |
3.8 相关性分析 |
3.8.1 饲草鲜重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分析 |
3.8.2 饲草鲜重与土壤有机碳组分相关性分析 |
3.8.3 饲草鲜重与土壤酶活性相关性分析 |
4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饲草产量的影响 |
4.1.2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饲草品质的影响 |
4.1.3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土壤养分的影响 |
4.1.4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 |
4.1.5 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
4.2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介 |
四、高丹草栽培利用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密度对阿拉尔地区高丹草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 何万荣,马东旺,张鑫,孙强,席琳乔,段震宇. 饲料研究, 2021
- [2]高丹草低氢氰酸性状主效QTL PA7-1和PA7-2的精细定位及其候选基因分析[D]. 吴国芳.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1(01)
- [3]西北半干旱区不同光合型草种混播对饲草生产性能和土壤特征的影响[D]. 李兴龙. 甘肃农业大学, 2021
- [4]甜高粱概念辨析及栽培群概念在饲用高粱品种研究中的应用[J]. 贺春贵. 甘肃农业科技, 2021(03)
- [5]基于混料试验设计的高丹草丸粒化产品质量优化研究[D]. 张艺. 河北科技大学, 2020(07)
- [6]调整株行距及覆膜对春播高丹草生产性能的影响[J]. 李源,游永亮,赵海明,武瑞鑫,宋凤阁,刘贵波. 草地学报, 2020(05)
- [7]牧草与作物根系分泌物成分构成与他感效应[D]. 马史琛. 甘肃农业大学, 2020(12)
- [8]高丹草收获及青贮加工技术研究[D]. 范美超.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9]13个高丹草系列品种产量品质性状及细胞学和SSR分析[D]. 牛亚青青.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
- [10]饲用油菜高丹草间作结合施肥对饲草产质量及土壤有机碳组分的影响[D]. 黄田田.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20(02)